市场空前严峻!纯自主品牌?消亡? 转自搜狐汽车 卢华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59:39
        提示:本文中纯自主品牌是指没有外资背景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合资自主是指具有合资企业背景的自主品牌,如理念、思铭、启辰等。
关键词:宏观恶化、低端萎缩、合资下探、压力空前、自主求生
2011年11月份本人有幸参加在包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并在会上做了《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分析及2012年预测》的报告,对2011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形势做了阐述,主要观点是:2011年是自主品牌转折之年,2012年压力空前!
因为2011年虽然整体市场有近9%的增长,但自主品牌第一次出现下降,当时的判断是自主品牌国内市场下滑2%,实际运行下来是下滑0.6%。关于对2012年自主品牌的形势看法是肯定出现下滑,但具体下滑多少,在会议的间隙中,请教了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和副秘书长崔东树,最后认为可能会在10%左右;当时这个观点在会上报告时,很多与会代表表示惊诧,在乘用车市场形势这么好的情况下,对自主品牌下滑10%的判断难以理解。
2012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罕见的减速,同比增长为-1.1%,这一现象是中国国内乘用车市场5年来首次出现;其中自主品牌更是下滑了12%,纯自主品牌更是下滑15%,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判断。 我想对于整体市场的下滑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宏观经济下行,通胀高企:2012年一季度GDP增速8.1%,相对于2011年9.2%的增速,下滑超过一个百分点,呈明显的经济下行态势,一季度CPI增速为3.8%,处于较高位置,当前经济有滞胀风险;
其次,国内乘用车消费环境不断恶化:油价一季度连续两次上调,上调幅度达9.5%,多个城市已经“破八”,创历史新高;受环保压力、治堵,部分城市陆续推行限行、限购政策,杭州2011年10月8日,在部分路段限行,今年4月底,成都在核心区域内开始限行,上海的牌照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自主品牌除了同比下降以外,还有市场份额下降(30%下降至29.5%)、利润下降(比亚迪-89.9%、长安-79.7%、江淮-69.4%、江铃-13.1%)总结起来,自主品牌呈“三降”特点:同比降、份额降、利润降。
我们不禁要问?自主品牌为何会出现如此局面?原因不外有三:
首先,市场高端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从市场结构来看,10万以下市场占整个市场的份额从2006年的60%下降至2012年一季度的45%;
         其次,自主品牌抗风险能力差;从历史来看, 2004年初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大量工程停工停产,整体市场全年增长16%,而自主品牌当年仅增长1%;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乘用车市场受危机影响,增速也出现骤降,增幅由2007年25%降至2008年的6%,而自主品牌更是惨淡,增速仅为3%。而今年一季度的经济下行、油价上升、各地限行、限购对自主品牌的影响要远大于合资品牌;
         其三:合资企业的市场下探;手段一,推出低端合资车型(部分城市的赛欧最低成交价已经到了4.98万),快速抢夺传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手段二,推出合资自主车型(合资车型换标,比原车型价格降低25%以上,其中启辰D50较颐达下降30%),进一步压缩传统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对于自主品牌严峻的市场形势,有识之士看得非常清楚;
行业专家程远表示担忧:自主品牌企业经营困难,面临被边缘化,甚至有消亡的趋势,一旦这种危险成为事实,意味着中国最大的制造业——汽车产业,将是名存实亡,无疑,这是中国产业的“国难”。
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内资乘用车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假如纯自主品牌真的消亡,对我们将意味着什么?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纯自主品牌消失了,除了是中国产业的“国难”外,那么对我们还将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人均收入3000美元左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日本和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而拉美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多年,但这些国家到目前为止仍然挣扎在人均收入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掌握了自有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有了核心技术和品牌之后,企业盈利能力和效益才不会被成本上升所吃掉。有了核心技术和品牌的能力,才有盈利的主导权。而拉美和东南亚的那些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                                                                        中国的经济将来能不能有效的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关键看中国能不能拥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品牌。
第二,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市场被外资企业所绑架,中国消费者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为什么这么说?道理很简单,中国汽车消费者今天能享受到5万的赛欧,有合资企业规模变大,成本摊薄等因素,但谁也无法否认:十年来,自主品牌对促进合资车型价格下降至合理区间的积极作用。如果自主品牌真的消失了,汽车定价将彻底由外资企业说了算, “18万的普桑”、“10万的赛欧”很可能重现市场,受伤的还是中国消费者。
第三,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工业将永远停留在“大”的层面,不可能真正做“强”;汽车工业的强弱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打开世界汽车百年史,不难发现凡是工业现代化列强、超级军事大国,也都是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等。从历史上看,从工业化中期到最后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没有一个大国、强国不是靠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来完成这一过程与历史使命的。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体系,一个国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国。
80年代,政府以开放国内市场的条件,以上汽、一汽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引进外资,引导外资企业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市场换技术”;其战略目标是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
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中国车企的历史使命是否完成?我们的市场是否换到国外的技术?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消化了多少先进技术,形成了多强独立自主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这里,我不想多做评述,明眼人一看现在所谓的“合资自主”就知道!
而真正甘心做市场、做技术、做品牌的正是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纯自主品牌企业,这些企业才是中国汽车界真正的脊梁,这些成长中的“中国脊梁”正受到合资企业以及其帮手的围剿,如果纯自主品牌一旦被“围歼”,一旦在市场消失,那么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梦想将化为泡影。
正如一汽老厂长耿昭杰所说:“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我想,耿厂长所说的“品牌”,应该是纯自主品牌,而绝非“合资自主”。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纯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市场离不开纯自主品牌;而一个致力于崛起的大国更加需要强大的纯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如何由弱变强?我想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讲;首先从自主品牌企业层面来讲,企业自身应顺应市场潮流,苦练内功,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次,我们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多宽容、多理解,毕竟自主品牌起步时间并不长,多给一些时间让自主品牌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为自主品牌需要中国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也需要自主品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我们的政府给予自主品牌支持:
在韩国、日本,公务车一律使用自主品牌,日本天皇、首相和大臣的“座驾”都由丰田、日产等提供;在印度,政府各级官员都必须使用国产汽车;在俄罗斯,官员若乘坐进口轿车出行会被认为“有损国体”;只要社会上的体面人带头坐自主品牌车,“让坐自主品牌车成为一件体面事”,自主品牌就能赢得市场,这比给他们贷多少款都管用。对自主品牌的最大支持,莫过于各级领导带头坐自主品牌车(程远语)。
在政策上,坚决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在公务车采购上,绝大部分购买的是合资车型;如果这项政策能够真正执行,那么自主品牌企业每年可以新增几十万的销量,可以暂时解决自主品牌的生存问题;
在舆论导向上,积极宣传自主品牌的正面形象,给国民塑造开良好的价值取向;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在其文章中表示:“媒体记者每年诬蔑内资企业的文章近200篇,而贬低内资企业的文章成千上万,对汽车消费者进行误导”;在这种舆论环境中,试问,我们消费者放心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如何成长?
我们期待纯自主品牌的春天,期待纯自主品牌在市场中散发勃勃生机,期待纯自主品牌为中国的成功崛起贡献力量!   (全文结束)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2091-15411952-1.html                                 提示:本文中纯自主品牌是指没有外资背景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合资自主是指具有合资企业背景的自主品牌,如理念、思铭、启辰等。
关键词:宏观恶化、低端萎缩、合资下探、压力空前、自主求生
2011年11月份本人有幸参加在包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并在会上做了《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分析及2012年预测》的报告,对2011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形势做了阐述,主要观点是:2011年是自主品牌转折之年,2012年压力空前!
因为2011年虽然整体市场有近9%的增长,但自主品牌第一次出现下降,当时的判断是自主品牌国内市场下滑2%,实际运行下来是下滑0.6%。关于对2012年自主品牌的形势看法是肯定出现下滑,但具体下滑多少,在会议的间隙中,请教了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和副秘书长崔东树,最后认为可能会在10%左右;当时这个观点在会上报告时,很多与会代表表示惊诧,在乘用车市场形势这么好的情况下,对自主品牌下滑10%的判断难以理解。
2012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罕见的减速,同比增长为-1.1%,这一现象是中国国内乘用车市场5年来首次出现;其中自主品牌更是下滑了12%,纯自主品牌更是下滑15%,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判断。 我想对于整体市场的下滑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宏观经济下行,通胀高企:2012年一季度GDP增速8.1%,相对于2011年9.2%的增速,下滑超过一个百分点,呈明显的经济下行态势,一季度CPI增速为3.8%,处于较高位置,当前经济有滞胀风险;
其次,国内乘用车消费环境不断恶化:油价一季度连续两次上调,上调幅度达9.5%,多个城市已经“破八”,创历史新高;受环保压力、治堵,部分城市陆续推行限行、限购政策,杭州2011年10月8日,在部分路段限行,今年4月底,成都在核心区域内开始限行,上海的牌照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自主品牌除了同比下降以外,还有市场份额下降(30%下降至29.5%)、利润下降(比亚迪-89.9%、长安-79.7%、江淮-69.4%、江铃-13.1%)总结起来,自主品牌呈“三降”特点:同比降、份额降、利润降。
我们不禁要问?自主品牌为何会出现如此局面?原因不外有三:
首先,市场高端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从市场结构来看,10万以下市场占整个市场的份额从2006年的60%下降至2012年一季度的45%;
         其次,自主品牌抗风险能力差;从历史来看, 2004年初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大量工程停工停产,整体市场全年增长16%,而自主品牌当年仅增长1%;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乘用车市场受危机影响,增速也出现骤降,增幅由2007年25%降至2008年的6%,而自主品牌更是惨淡,增速仅为3%。而今年一季度的经济下行、油价上升、各地限行、限购对自主品牌的影响要远大于合资品牌;
         其三:合资企业的市场下探;手段一,推出低端合资车型(部分城市的赛欧最低成交价已经到了4.98万),快速抢夺传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手段二,推出合资自主车型(合资车型换标,比原车型价格降低25%以上,其中启辰D50较颐达下降30%),进一步压缩传统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对于自主品牌严峻的市场形势,有识之士看得非常清楚;
行业专家程远表示担忧:自主品牌企业经营困难,面临被边缘化,甚至有消亡的趋势,一旦这种危险成为事实,意味着中国最大的制造业——汽车产业,将是名存实亡,无疑,这是中国产业的“国难”。
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内资乘用车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假如纯自主品牌真的消亡,对我们将意味着什么?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纯自主品牌消失了,除了是中国产业的“国难”外,那么对我们还将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人均收入3000美元左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日本和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而拉美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多年,但这些国家到目前为止仍然挣扎在人均收入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掌握了自有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有了核心技术和品牌之后,企业盈利能力和效益才不会被成本上升所吃掉。有了核心技术和品牌的能力,才有盈利的主导权。而拉美和东南亚的那些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                                                                        中国的经济将来能不能有效的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关键看中国能不能拥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品牌。
第二,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市场被外资企业所绑架,中国消费者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为什么这么说?道理很简单,中国汽车消费者今天能享受到5万的赛欧,有合资企业规模变大,成本摊薄等因素,但谁也无法否认:十年来,自主品牌对促进合资车型价格下降至合理区间的积极作用。如果自主品牌真的消失了,汽车定价将彻底由外资企业说了算, “18万的普桑”、“10万的赛欧”很可能重现市场,受伤的还是中国消费者。
第三,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工业将永远停留在“大”的层面,不可能真正做“强”;汽车工业的强弱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打开世界汽车百年史,不难发现凡是工业现代化列强、超级军事大国,也都是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等。从历史上看,从工业化中期到最后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没有一个大国、强国不是靠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来完成这一过程与历史使命的。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体系,一个国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国。
80年代,政府以开放国内市场的条件,以上汽、一汽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引进外资,引导外资企业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市场换技术”;其战略目标是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
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中国车企的历史使命是否完成?我们的市场是否换到国外的技术?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消化了多少先进技术,形成了多强独立自主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这里,我不想多做评述,明眼人一看现在所谓的“合资自主”就知道!
而真正甘心做市场、做技术、做品牌的正是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纯自主品牌企业,这些企业才是中国汽车界真正的脊梁,这些成长中的“中国脊梁”正受到合资企业以及其帮手的围剿,如果纯自主品牌一旦被“围歼”,一旦在市场消失,那么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梦想将化为泡影。
正如一汽老厂长耿昭杰所说:“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我想,耿厂长所说的“品牌”,应该是纯自主品牌,而绝非“合资自主”。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纯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市场离不开纯自主品牌;而一个致力于崛起的大国更加需要强大的纯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如何由弱变强?我想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讲;首先从自主品牌企业层面来讲,企业自身应顺应市场潮流,苦练内功,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次,我们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多宽容、多理解,毕竟自主品牌起步时间并不长,多给一些时间让自主品牌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为自主品牌需要中国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也需要自主品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我们的政府给予自主品牌支持:
在韩国、日本,公务车一律使用自主品牌,日本天皇、首相和大臣的“座驾”都由丰田、日产等提供;在印度,政府各级官员都必须使用国产汽车;在俄罗斯,官员若乘坐进口轿车出行会被认为“有损国体”;只要社会上的体面人带头坐自主品牌车,“让坐自主品牌车成为一件体面事”,自主品牌就能赢得市场,这比给他们贷多少款都管用。对自主品牌的最大支持,莫过于各级领导带头坐自主品牌车(程远语)。
在政策上,坚决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在公务车采购上,绝大部分购买的是合资车型;如果这项政策能够真正执行,那么自主品牌企业每年可以新增几十万的销量,可以暂时解决自主品牌的生存问题;
在舆论导向上,积极宣传自主品牌的正面形象,给国民塑造开良好的价值取向;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在其文章中表示:“媒体记者每年诬蔑内资企业的文章近200篇,而贬低内资企业的文章成千上万,对汽车消费者进行误导”;在这种舆论环境中,试问,我们消费者放心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如何成长?
我们期待纯自主品牌的春天,期待纯自主品牌在市场中散发勃勃生机,期待纯自主品牌为中国的成功崛起贡献力量!   (全文结束)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2091-15411952-1.html                        
不认同。
前几天做公司内部培训,刚刚讲过这些年从车展看出的进步:
03、04年,外资品牌是主流,自主品牌除了风云、QQ等小车,基本是皮卡改SUV;
06、07年,合资品牌是主流,自主品牌纷纷展示新一代A级车,预示A级以下市场成功开拓;
今年车展,自主品牌B级车井喷。
我一直相信中国汽车工业进步是个大趋势,不为别的,只需看看有这么多人为这个行业努力。要说“消亡”,给个理由先。
纯自主品牌很多时候纯属自己糟践自己。完全搞不懂他们的到底想怎么样......
另外,政府还要怎么支持才算支持?难道要靠行政命令?
政府少在里面添乱就行了,比如那个莫名其妙的“合资自主”,比如那些专为企业公关设置的“准入门槛”。
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买自主车的大多数都是工薪阶层的p民,还有三线城市,农村的消费者,销量下跌说明他们没钱了
自主品牌今年不乐观啊,市场下滑,利润急剧下滑,开销加大,这样下去早晚难以为继
自主品牌今天跟政府,企业,消费者都有关系,现在说谁对错都是没用
这个时候就要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政府,强制性政府机关单位采购自主品牌汽车
自主定义为没有任何合资背景,启程,宝骏这类伪自主刷在门外
支持自主汽车领军企业,不光是一汽东风,像吉利,比亚迪,奇瑞都要给予政策扶持
对于自主汽车零配件产业要重点扶持和产业投入,这也关系到自主品牌未来
自主品牌之中最可惜就是华晨了,起了那么个大早
哎,自主品牌的今天是政府和哪些我们所谓的买办阶层一手造成的
羸弱的自主品牌怎么可能斗得过国际汽车巨头,自主品牌不加以支持
反而支持国外品牌,尊驰和骏捷都早就要换代了,可是华晨玩不起了
如果政府早5年力挺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何至于今天这样
今年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再加上国内贫富越来越严重,购买国产车这一阶层影响非常大
windrarara 发表于 2012-5-16 11:02
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买自主车的大多数都是工薪阶层的p民,还有三线城市,农村的消费者,销量下跌说明他们没钱了
换一种想法。自主车销量下跌一是因为底层消费者消费能力上升,开始考虑价位更高的合资品牌,二是合资品牌价格下探蚕食自主车市场。
吉利去年的一般盈利来自政府补贴,政府这几年力度很大的
换一种想法。自主车销量下跌一是因为底层消费者消费能力上升,开始考虑价位更高的合资品牌,二是合资品牌 ...
确实有合资自主捣乱的原因,但底层消费者消费能力上升不太可能......
windrarara 发表于 2012-5-16 14:06
确实有合资自主捣乱的原因,但底层消费者消费能力上升不太可能......
这个可以有,以俺老家那疙瘩为例,以前小县城、农村家庭买车一般也就是考虑到几万块钱,现在可以比较轻松的到10W甚至20W,到了10W这个级别悦动、凯越等合资品牌的低端车型就可以考虑了。
照目前的消费氛围来看,自主品牌消亡是很可能的事情啊。
mousekingkh 发表于 2012-5-16 15:00
这个可以有,以俺老家那疙瘩为例,以前小县城、农村家庭买车一般也就是考虑到几万块钱,现在可以比较轻松 ...
别人看你的车首先看牌子,比如凯越吧,如果细细的去研究它的功能,配置它还真没啥优点,但是一句“我这车是别克”比什么都管用。

所以你10万买瑞麒G5,买东方之子它都是奇瑞,都不如我8万的合资车来的响亮。

一般看到自主车先想会不会有啥缺点,毛病啊,只要找到一样不称心,就很容易否定。

如果合资车,大体一看挺顺眼的话,价位合适,一般也就接受了。很少有人去研究其缺点。

品牌影响能掩盖多少问题啊。
慈悲为怀 发表于 2012-5-16 09:46
不认同。
前几天做公司内部培训,刚刚讲过这些年从车展看出的进步:
03、04年,外资品牌是主流,自主品牌 ...
        看看自主品牌现在除了外形,什么进步了?
慈悲为怀 发表于 2012-5-16 09:54
另外,政府还要怎么支持才算支持?难道要靠行政命令?
政府少在里面添乱就行了,比如那个莫名其妙的“合资 ...
              虽然不喜欢韩国车,但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路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政府就是要扶植本国后起工业,没有政府扶持 ,日本韩国的汽车企业起步阶段就垮了。当务之急是把一些合资厂子清出去。


政府给了很多补贴 奇瑞 吉利一半盈利是靠政府补贴的 说白了就是大家的税钱。。。
不过杯具的是:看看四月销量榜,奇瑞还在靠QQ和老掉牙的瑞虎撑门面。搞了一堆外形火星人用的车。。。
吉利好些,EC7还算表现可以,不过其他车型就没戏了。还要努力吧。
比亚迪FO也在帮着撑门面,S6估计是审美疲劳了,销量大幅下滑。
长城发展的还可以,不过动力系统一点自主的意思都没有,H6好不容易出了个自动的,结果是韩国进口的4AT和老三菱发动机配。。。对技术没追求啊
其他自主的没见什么起色,广汽那个SUV非要定价那么高,只卖了几百辆,国货还是继续自强吧,不然真的难。。。

政府给了很多补贴 奇瑞 吉利一半盈利是靠政府补贴的 说白了就是大家的税钱。。。
不过杯具的是:看看四月销量榜,奇瑞还在靠QQ和老掉牙的瑞虎撑门面。搞了一堆外形火星人用的车。。。
吉利好些,EC7还算表现可以,不过其他车型就没戏了。还要努力吧。
比亚迪FO也在帮着撑门面,S6估计是审美疲劳了,销量大幅下滑。
长城发展的还可以,不过动力系统一点自主的意思都没有,H6好不容易出了个自动的,结果是韩国进口的4AT和老三菱发动机配。。。对技术没追求啊
其他自主的没见什么起色,广汽那个SUV非要定价那么高,只卖了几百辆,国货还是继续自强吧,不然真的难。。。
     和军事版一样,中国汽车工业要是过不了发动机这一关(还有变速箱)一切都是扯淡
先把“合资自主”这些个破屄伪军先给废掉!   
我就想问问who&when,产业升级升哪去了?
汽车工业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不扶持,房地产倒是一路火
mousekingkh 发表于 2012-5-16 15:00
这个可以有,以俺老家那疙瘩为例,以前小县城、农村家庭买车一般也就是考虑到几万块钱,现在可以比较轻松 ...
既然有人从买得起自主品牌的水平上升到买得起合资品牌的水平
那也应该有另一批人从原来买不起车的水平上升到买得起低端自主车的水平了嘛。
所为的 合资自主 谁想的孬点,  你一合资企业还再搞一个“自主”,搞出的是谁的自主呀 想不通呀
杂种生出来的还是杂种,话说合资企业其实根本没指望合资自主怎么发展,它们绝不会卖一辆回自己国家,但是挂上自主这个牌坊就是想彻底掐死自主品牌的而已
我觉得自主可以使用迂回战术,先在出口方面做出点成就,让牌子在国外打响后国人自然肯买帐了
纯自主车要想彻底翻身还需要等一场动力革命,类似于安卓系统一出来诺基亚翻船国产山寨纷纷上位
批准“合资自主”的人是一个怪物。政府公务用车,军队用车应该优先采购自主车,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windrarara 发表于 2012-5-16 11:02
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买自主车的大多数都是工薪阶层的p民,还有三线城市,农村的消费者,销量下跌说明他们没钱了
难道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decebalus 发表于 2012-5-16 19:08
别人看你的车首先看牌子,比如凯越吧,如果细细的去研究它的功能,配置它还真没啥优点,但是一句“我这车 ...
这就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买车就为个面子,只要过得去,谁会费尽心机去考虑里子。
关键是这些年自主品牌野蛮生长,只为捞钱,不为造车,到清算的时候了,相信熬过去之后会有自主企业做大做强的。
国家扶持不给力,企业产品不给力,想占领市场真的不容易!
主要是一些车深入人心了
就好像以前成都的“拓拓er”“长安er"
现在长安也出B级车了,我要真花15万买个长安B级车。老家人一问起来你买个什么车啊,我说买个长安。他们脑子里浮现的肯定是那款比QQ还老的微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