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文章:到了本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5:37:19
http://newsletters.ftchinese.com ... d=14393&url=~38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快速腾飞,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1978年至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并在2010年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早在2006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再考虑到中国钢铁、太阳能光电板等工业品产量及风电年装机容量高居全球第一,而军费开支、石油进口高居全球第二的现状,不难理解为何还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欧美国家早已不再把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看待。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4270美元的水平,并首次超过世界银行当年界定的中高收入(Upper Middle Income)国家3976美元的分界线,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仅才达到美国当前水平的10%。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离真正意义发达国家的距离还相当遥远。鉴于中国经济游离在传统的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范畴之外,中国其实更适合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混合经济体(Hybrid Economy)。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方面,中国“国富民贫”的现状还很难被国内长期以来不包容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彻底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利益预计会越来越向发达国家阵营及能源消费国集团靠拢。毫不奇怪的是,中国政府几十年来奉为金科玉律的诸多内政、外交准则已经和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实力越来越不匹配。因此,中国短期内在内政、外交方面都面临着进行重大调整的压力。对18大后中国新的领导层来说,这不但是他们即将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他们展现自己领导才能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中国经济腾飞始于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邓小平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后,第二年就以对越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表明了与前苏联阵营彻底决裂的立场,并因而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对中国改革开放全方位的支持。在冷战后期国际、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邓小平本着政治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方式,最终选择了将改革开放局限在经济领域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虽然中国与西方国家阵营的关系在1989年后出现了大幅倒退。不过,冷战胜利后的美国,综合国力在全球没有国家可以匹敌,当时高度自信的美国并无意对国力远远落后的中国发动新一轮冷战。到了本世纪初,虽然美国逐步意识到了来自中国快速崛起的压力。不过,由于美国2001年后深陷“9.11”事件的泥潭,一度无暇东顾。而中国历届政府也很好地把握了这段难能可贵的窗口期,中国综合国力也因此成功地达到了全球第二的水平。

  等到美国奥巴马政府近年来决定从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中尽快抽身,并提出重返亚洲的战略后,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最重要和复杂的双边关系。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构成了重大挑战。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浪潮早已使得中美经济紧密到了休戚与共的地步。未来几十年内,中美关系预计会在竞争性合作(Competitive Cooperation)及合作性竞争(Cooperative Competition)之间周期性波动。如果中美双方的领导层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他们将不但完全能够避免两个国家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重大冲突,而且还有不小的可能性最大化双方的共同利益。

  鉴于中、美两国国力差距快速缩减、两国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及各自所处发展阵营的重要地位,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在本世纪初提出了两国集团(Group of Two或G2)的概念。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作为中美之间的一个非正式特殊关系,外交政策专家开始对该概念在经济领域外的含义进行了更广泛的研究探讨。两国集团比较有名的倡导者包括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前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及世界银行第十一任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等人。

  两国集团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过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当前真实的国际秩序。虽然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能源消费国及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统计数据,中美两国当前只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3%、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37%、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2%。由于以上关键性指标没有一项能够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寓意中美全球共治的两国集团概念刚一出台,就有着名不正、言不顺的硬伤。而做为中美两国中国力相对落后的中国,如果现在就开始全盘接受这一概念,更是有树大招风之嫌。

  由于美国在冷战后一度陷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9.11”事件后又错误地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加上2008年底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当前的相对国力较冷战刚刚结束时已经有了显著的下降。虽然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的地位短期内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撼动,不过冷战过后美国一家独大的国际政治格局基本已经结束,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正式步入了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从笔者长期研究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角度来看,当前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拯救国集团(Group of CURE)的基础上,而该集团具体包括中国(China)、美国(United States)、俄罗斯(Russia)及欧盟(European Union)。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出版的《2011年世界能源展望》,拯救国集团不但代表当前全球经济总量的57%、能源消费总量的55%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9%,而且预计到了2035年,该集团还能继续贡献全球经济总量的55%、能源消费总量的52%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4%。鉴于该集团以上重大指标在未来几十年内全部都能占据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拯救国集团因此比两国集团能够更好地代表本世纪中叶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及能源秩序。

  有鉴于此,中国领导人有必要就新的国际秩序对本国的小多边合作机制进行适度调整。由于中国长期习惯于发展中国家领头羊的自我定位,最近一段时期中国小多边合作的侧重点过多地放到了金砖集团(BRICS Group–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及基础四国(BASIC Countries – 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上面。不过如果考虑到金砖集团及基础四国中的国家全部属于未来力图成为世界强国的第二梯队国家并且各自国家利益迥异,中国与以上国家进行的小多边合作不但实质性内容不多、未来提升空间有限,而且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将来必然会越来越难于应对。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至少是在能源与环境领域,中国如果将未来小多边合作机制的侧重点放到拯救国集团上,那么,中美两国可以在以煤炭产业链、核能及气候变化为中心的重大能源及环境议题上进行深入的实质性合作。而中俄两国在提高能效及能源安全领域合作空间巨大。最后,中欧不但在清洁能源技术及环境立法方面可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而且欧盟可以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给中国提供各种宝贵的经验。

  在拯救国集团为侧重点的国际小多边合作机制下,中国可以在该框架下协调解决各种重大的全球性贸易、安全、能源及环境问题。以此为基础,中国经济及综合国力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稳健增长的可能性必将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那么,到了本世纪中叶,中美共治未尝不能成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

  注:本文由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授权发表。http://newsletters.ftchinese.com ... d=14393&url=~38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快速腾飞,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1978年至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并在2010年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早在2006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再考虑到中国钢铁、太阳能光电板等工业品产量及风电年装机容量高居全球第一,而军费开支、石油进口高居全球第二的现状,不难理解为何还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欧美国家早已不再把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看待。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4270美元的水平,并首次超过世界银行当年界定的中高收入(Upper Middle Income)国家3976美元的分界线,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仅才达到美国当前水平的10%。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离真正意义发达国家的距离还相当遥远。鉴于中国经济游离在传统的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范畴之外,中国其实更适合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混合经济体(Hybrid Economy)。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方面,中国“国富民贫”的现状还很难被国内长期以来不包容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彻底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利益预计会越来越向发达国家阵营及能源消费国集团靠拢。毫不奇怪的是,中国政府几十年来奉为金科玉律的诸多内政、外交准则已经和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实力越来越不匹配。因此,中国短期内在内政、外交方面都面临着进行重大调整的压力。对18大后中国新的领导层来说,这不但是他们即将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他们展现自己领导才能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中国经济腾飞始于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邓小平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后,第二年就以对越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表明了与前苏联阵营彻底决裂的立场,并因而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对中国改革开放全方位的支持。在冷战后期国际、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邓小平本着政治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方式,最终选择了将改革开放局限在经济领域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虽然中国与西方国家阵营的关系在1989年后出现了大幅倒退。不过,冷战胜利后的美国,综合国力在全球没有国家可以匹敌,当时高度自信的美国并无意对国力远远落后的中国发动新一轮冷战。到了本世纪初,虽然美国逐步意识到了来自中国快速崛起的压力。不过,由于美国2001年后深陷“9.11”事件的泥潭,一度无暇东顾。而中国历届政府也很好地把握了这段难能可贵的窗口期,中国综合国力也因此成功地达到了全球第二的水平。

  等到美国奥巴马政府近年来决定从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中尽快抽身,并提出重返亚洲的战略后,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最重要和复杂的双边关系。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构成了重大挑战。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浪潮早已使得中美经济紧密到了休戚与共的地步。未来几十年内,中美关系预计会在竞争性合作(Competitive Cooperation)及合作性竞争(Cooperative Competition)之间周期性波动。如果中美双方的领导层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他们将不但完全能够避免两个国家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重大冲突,而且还有不小的可能性最大化双方的共同利益。

  鉴于中、美两国国力差距快速缩减、两国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及各自所处发展阵营的重要地位,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在本世纪初提出了两国集团(Group of Two或G2)的概念。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作为中美之间的一个非正式特殊关系,外交政策专家开始对该概念在经济领域外的含义进行了更广泛的研究探讨。两国集团比较有名的倡导者包括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前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及世界银行第十一任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等人。

  两国集团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过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当前真实的国际秩序。虽然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能源消费国及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统计数据,中美两国当前只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3%、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37%、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2%。由于以上关键性指标没有一项能够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寓意中美全球共治的两国集团概念刚一出台,就有着名不正、言不顺的硬伤。而做为中美两国中国力相对落后的中国,如果现在就开始全盘接受这一概念,更是有树大招风之嫌。

  由于美国在冷战后一度陷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9.11”事件后又错误地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加上2008年底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当前的相对国力较冷战刚刚结束时已经有了显著的下降。虽然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的地位短期内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撼动,不过冷战过后美国一家独大的国际政治格局基本已经结束,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正式步入了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从笔者长期研究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角度来看,当前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拯救国集团(Group of CURE)的基础上,而该集团具体包括中国(China)、美国(United States)、俄罗斯(Russia)及欧盟(European Union)。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出版的《2011年世界能源展望》,拯救国集团不但代表当前全球经济总量的57%、能源消费总量的55%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9%,而且预计到了2035年,该集团还能继续贡献全球经济总量的55%、能源消费总量的52%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4%。鉴于该集团以上重大指标在未来几十年内全部都能占据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拯救国集团因此比两国集团能够更好地代表本世纪中叶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及能源秩序。

  有鉴于此,中国领导人有必要就新的国际秩序对本国的小多边合作机制进行适度调整。由于中国长期习惯于发展中国家领头羊的自我定位,最近一段时期中国小多边合作的侧重点过多地放到了金砖集团(BRICS Group–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及基础四国(BASIC Countries – 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上面。不过如果考虑到金砖集团及基础四国中的国家全部属于未来力图成为世界强国的第二梯队国家并且各自国家利益迥异,中国与以上国家进行的小多边合作不但实质性内容不多、未来提升空间有限,而且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将来必然会越来越难于应对。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至少是在能源与环境领域,中国如果将未来小多边合作机制的侧重点放到拯救国集团上,那么,中美两国可以在以煤炭产业链、核能及气候变化为中心的重大能源及环境议题上进行深入的实质性合作。而中俄两国在提高能效及能源安全领域合作空间巨大。最后,中欧不但在清洁能源技术及环境立法方面可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而且欧盟可以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给中国提供各种宝贵的经验。

  在拯救国集团为侧重点的国际小多边合作机制下,中国可以在该框架下协调解决各种重大的全球性贸易、安全、能源及环境问题。以此为基础,中国经济及综合国力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稳健增长的可能性必将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那么,到了本世纪中叶,中美共治未尝不能成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

  注:本文由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授权发表。
共治?拿点实际的出来再说吧
不可能共治的,如果是中美势均力敌那就是新的冷战。直到其中一家内变。
共治不一定,分治倒是肯定的。:)
一山不容二虎,一妻不容二夫
不对啦,中国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灭亡了,很多人都这么说的,中国一年不崩溃个三五十次,出门都不好意思跟鬼子棒子巴子打招呼。
duankongzhiren 发表于 2012-4-19 14:24
不对啦,中国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灭亡了,很多人都这么说的,中国一年不崩溃个三五十次,出门都不好意思跟鬼子 ...
年年都说崩溃,我都听不下去了
请问楼主,FT中文网的网页您是怎么打开的呀,这段时期估计平西王的问题,打不开嘛,求方法谢谢
ljylg 发表于 2012-4-19 14:13
一山不容二虎,一妻不容二夫
好女不嫁二男
这是迷魂汤,不能喝的
标准嘴上忽悠兔子的文章。。。手底下恨不得对兔子下死手呢!
十年內终结美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