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坡民1975河南水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0:10
纪坡民认为国务院的事务管理是在李先念的领导下,而邓负责的是协调工作。而总理也因为病重工作被迫放在一侧。纪坡民认为国务院的事务管理是在李先念的领导下,而邓负责的是协调工作。而总理也因为病重工作被迫放在一侧。
纪坡民对王洪文很轻视,评价不高。
其实最严重的是派性之争。某些靠打倒上台的人75年的解决方案就是把他们撸下来赶走。
纪登奎就是因为在河南关系铁,关系硬,所以在后来不赞同当时某解决四人帮的主席同志的过度宣传下,很快从宣传口被赶走了,而当时党内对纪的一种说法就是纪发展了河南下线,要去河南打游击学林副帅。
   刘建勋,还有河南省委的几位主要领导人,也都和父亲在一起,耿其昌,王维群,戴苏理,赵俊峰,……等省委领导,我都见过。我还和耿其昌说过几句话,记得是他诉苦:"你爸爸一回来,我们就天天跟着他熬夜,经常搞到夜里一两点。他身体好,白天也能睡觉。我跟他可比不了,晚上熬到后半夜,可早上一到六点就醒了,再也睡不着了。天天如此,可真受不了。"
  那时候,我在河南密县一个公社当书记,我父亲来河南,是县委书记告诉我的,我请了个假,去看望父亲。七月底八月初,我也在省委三所,住在一号楼。父亲忙得很,我虽然就住在隔壁房间,可我睡了,他还没回来,我醒了,他走得没影儿了,好几天同他也说不上一句话。我呆着没事,就和秘书警卫们在一起,有时开大会也去听听。我在农村基层工作,直接面对农村的干部群众,粗粗拉拉的作风,已经习惯了;听他们开会讲话,文文气气、磨磨叽叽的,引不起多大兴趣,觉得有点无聊。
  就在这时,发生了"1975年河南水灾"。
  父亲去洛阳轴承厂,我也跟着去了。在厂会议上开会时,一个造反派头头,中年人,是个女的,闯进会议室,大吵大闹;父亲很生气,训了她一顿,大概心情有点烦燥吧,还脱口嚷了一句,滚!当时我就在现场,是亲见亲闻。
  后来,大概有人把这件事汇报到毛主席那里去了。到1976年春"批邓"时,那时的说法叫"打招呼",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其中有这么一句:"对造反派,不要动不动就滚!",我马上想到,这不是批评我父亲吗?主席还有一句更有名的话,"走资派还在走,投降派确实有",听了传达以后,当时我就认为,"走资派还在走",说的是邓小平,"投降派确实有",指的就是纪登奎。
  我父亲和刘建勋还在洛阳,河南南部驻马店地区发生水灾的消息传来,他们立即回郑卅了。调查和解决"派性"的事,自然得先放一放,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灾。回郑卅以后,我不知道父亲上哪儿去了,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发生水灾的事,我也听说了,印象还很深,不过是听秘书们说的。
  直到2011年,刘建勋的儿子刘立强送给我一本《刘建勋纪念文集》,其中第449页记载了"75.8特大洪灾"的情况,我看了以后,才知道我父亲和刘建勋在水灾发生后那几天的行踪:
8月8日晚,我父亲和刘建勋还在洛阳,省委副书记、省革委生产指挥部指挥长王维群突然打来电话报告,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出事了!因通信中断,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我父亲和刘建勋当即连夜返回郑州,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安排布置抗洪救灾,向中央报告,要求派军队支援。
  第二天,8月9日,纪登奎和刘建勋,乘空军13师派来的安 ?24飞机,到达确山县的李新店机场,换乘吉普车走了一二十公里,因桥梁被洪水冲断,又从空军新乡基地调来直升飞机,在驻马店一个学校的操场上降落。
  就像过去打仗一样,指挥位置靠前,才能情况明、反应快、决心下的正确。刘建勋和纪登奎他们两个过去虽然都是"地方干部",可都经历过战争年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刘建勋还当过纵队政委,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先期到达驻马店的,是省委副书记王维群和水利专家陈惺,这时,王维群返回郑州,负责抗洪救灾的后方支援工作,医疗队、防疫、各类物资器材等,当务之急是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组织食品加工,交通断绝了,就用飞机空投。
  当时,省里的抗洪救灾指挥部,就设在驻马店驻军部队一所新建的干休所里。生活设施简陋,伙食也很简单、只有馒头,领导同志和一般干部同吃同住、一起紧张忙碌,就像回到战争年代一样。刘建勋年纪大了、体弱多病,紧张、忙碌、焦虑,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医生劝他吃点安眠药,他说:"我有烟抽就行。"而纪登奎就像还是刘建勋的助手一样,他年富力强,甘心情愿地又让刘建勋抓了一回"壮丁"。当时,最重要的,是尽快准确地把汛情侦查清楚,纪登奎和刘建勋带着水利专家陈惺,那几天主要就是忙的这个事情,情况明,才能下决心,然后抓住抗洪救灾的关键环节作出决策。
  关于水灾的情况,当时我是听几位秘书说的,我父亲的杨秘书,刘建勋的王秘书,他们没有跟首长外出,在省委三所留守当值。
  豫南地区暴雨,三天之内就下了两年多的雨,板挢和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先是漫坝,继而垮塌,滔天洪水瞬间冲向下游的田野,很多村庄都被冲跑了,庄稼就不必说了,京广铁路也冲断了……。这些情况,我当时就听说过。
  水灾的信息,陆续传来,不过,也相当混乱,前后不一,没个准头。水库下游很多村庄,被洪水冲得没影了,死亡的人数,一会儿报来五万,一会儿又报来五万,一时间,说有十几万人淹死了,让人听得心惊肉跳!
  过了几天,报来的消息,又说没有那么多。杨秘书说的一个例子,到今天我还记得:有一个公社,有几万人,开始说,全完了,一个人也没剩下,都淹死了;过了两天又报告,联系上了,人找到了,绝大多数逃出来了,只死了几百人。这也是我在当时听说的情况。
  杨秘书还对我谈过这样一个情况:水库垮坝,库水下泄,滔天洪水突然涌来,下游较近的村庄,死得人最多,而且大都是老人、妇女、孩子,逃出来的,则是年青力壮的男人;下游较远的村庄,死的人就少一些,老人、妇女、小孩大都跑到安全的地方了,死的反而是年富力强的男子。
  我问扬秘书,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对我说:水库垮坝正是半夜,来不及发出警报,洪水冲进村庄时,人们还在睡梦中,许多人刚惊醒就被冲跑了;大家各自惊惶逃命,老人、妇女和孩子,体力弱、跑不及,就淹死了,年青力壮的男人体力好,有些人就逃出来了。而下游较远的村庄,洪水到来前,收到了县和公社的警报,农村基层组织,大队支部,基干民兵,动员起来了,组织群众疏散,往地势较高的地方跑,老人、妇女、孩子先走,大都逃出来了;而洪水来到时,有些干部和民兵因为组织群众疏散留在后面没跑出来,就被冲走了,因此,死的反而是年富力强的男子。我在农村基层工作,这些事情能听明白。
  对此,我很感慨。那个时候,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和动员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如今有些人把当年的农村基层干部说得不成个样子,不符合实际情况。倒是如今,说农民自由,是真的自由了,这不能说不好,可是,却没有懂得哈耶克说的那个"自由秩序原理",农村改革,基层组织基本瘫痪了,不是无政府,也是个半无政府,把农村搞成个一盘散砂、乱糟糟的局面。
  那时的农村基层,思想和组织的情况比较好,除了宣传教育,对干部的管理也相当严格。我还记得一件"文革"以前听说的事:1963年河南豫东地区发大水时,有一个公社党委书记,没有组织群众疏散,而是自已找了一条船、带上老婆孩子逃命了,可见那时也有相当混账的干部。省委书记刘建勋得知后,大发雷霆,当即宣布:将这个公社党委书记开除党籍、撤职查办,并且通报全省。那一年我高中毕业,觉得刘建勋平日挺和蔼可亲的,想不到发起威来这么凶!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河南水灾发生后,中央专门派出"中央慰问团",团长是纪登奎,付团长有乌兰夫,还有农业部长沙风和水电部长钱正瑛。这件事当时就听说了,可我呆在省委三所像关禁闭一样,没有见过他们。后来知道,"中央慰问团"到达河南的时间,是1975年8月12日。不过,这时纪登奎到河南已经十几天了,得知水灾后,就在为抗洪救灾的事紧张忙碌,也有好几天了。
  "中央慰问团"到河南后,立即投入抗洪救灾的工作。当天,纪登奎和刘建勋就同慰问团的乌兰夫、沙风、钱正瑛一起,乘直升飞机到板桥等毁损的水库,亲自查看决堤的口子,估计损失的规模,研究抢险救灾的措施,也慰问受灾地区的群众。水利专业的事,钱正瑛是内行。所以,虽然名义上是中央派来的"慰问团",实际是发号施令的,就是"中央抗洪救灾指挥部"。
  《新史录》记者石磊所谓对我的所谓"采访",我已经申明全无此事。不过,我们还是看看他这篇所谓"采访"是怎么说的吧:
  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河南省革委会主任刘建勋接到急电后立即向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报告险情。纪登奎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副总理李先念办公室。
  当年的情况,我前面已有概述。这篇"采访",此处最明显的错误是:
  第一,水灾发生时,纪登奎就在河南,天天和刘建勋在一起,水灾的信息,他们两位是同时得知的,纪登奎并不需要刘建勋向他报告什么险情。
  第二,得知水灾的信息后,纪登奎给李先念打电话,这有可能,但是,他不可能"立即赶往副总理李先念办公室",因为他并当时不在北京,连"中央慰问团"8月13日回北京向李先念汇报灾情,纪登奎也没有同行回京。
  《新史录》这位石磊记者冒用我的名义编出来的故事,在这里"漏馅"了,而且是"硬伤"。对玩笔杆子的人来说,这是大忌。这位石磊记者不讲职业道德且不说,故事也编得实在不象回事。而且,这位石磊记者就没有想想,我既然可以接受他的"采访",对他的造谣构陷,也就可以进行澄清和辩诬。
我在此补充一条,也是纪坡民所没有注意到的,那便是某人编造的段子中关于万里的去向。我就在下一帖中进行说明。
在相关的描述万里的材料中,就明确的指出了为了解决郑州局的铁路问题,纪登奎,万里三度到郑州,而第三次去郑,正是纪坡民文头所见的纪登奎从浙江去郑州的史实。
在1975河南大灾之时,万里和纪登奎都滞留郑州,某些别有用心编造的和万里桥牌段子也大概是天方夜谭了。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11-2 01:33
纪坡民对王洪文很轻视,评价不高。
其实最严重的是派性之争。某些靠打倒上台的人75年的解决方案就是把他们 ...
纪登奎确实是能干,当年我是亲眼目睹他在浙江解决派性问题的。
是天灾还是人祸
辣瓜大扁头 发表于 2013-11-6 14:24
纪登奎确实是能干,当年我是亲眼目睹他在浙江解决派性问题的。
您老贵庚?
翱翔精灵 发表于 2013-11-19 14:30
您老贵庚?
年过半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