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磁悬浮:将做秀进行到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41:37
<P>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来源:白鲨在线 </P>
<P>作者简介: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候选人,在最权威的《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在《经济学家茶座》等报章杂志上发表经济散文若干,致力于用简单的经济模型分析复杂的现实,希冀通过经济思想的传播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并对政府政策和社会现象发表评论。 在网上流行的文章有《杨小凯:华人经济学界的“骄杨”》(《经济学家茶座》精华本收入),以及近期在新华社《环球》杂志上的多篇文章,均被新浪网全文转载。

新华社《环球》系列之九

近代以来,国人一直期望中国能在某些领域实现“世界第一”,摆脱落后的面貌。最近几年,“磁悬浮”这个关键词,再一次将“中国”和“世界第一”连在一起。耗资89亿人民币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元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商业运营中最快的列车”和“世界上第一列商用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列车还被收录到吉尼斯世界大全。不少国人为此意气风发、扬眉吐气。然而仔细想来,这一浩大工程只不过是一次奢侈的做秀而已。
首先,从经济原则的角度看,上海磁悬浮是一个注定要亏损的项目。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行大约30公里的路程,设计时速可达430公里/小时,单向运行时间大约8分钟,年最大客运量为1.5亿人次。从技术性能上看,上海磁悬浮列车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既然是“商用”磁悬浮,我们当然更要考虑它的投入产出效果。让我们给上海磁悬浮算一笔经济帐。该工程总耗资8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50亿元,每年的利息大约是3亿元。以现在的票价50元计,即便单程日均客流量8000人次,每天收入也就40万元,每年收入约1.5亿元。假设每年的广告收入等于每年的设备折旧费、人头费、管理费等运营费用,那么上海磁悬浮的年收入连利息也不够还,这还忽略了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如果上述数据正确,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上海磁悬浮项目是一个商业上完全失败的项目!不知道为什么一向精明的上海人这次偏偏干起了亏损的买卖?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据说参与建设该项目的上海宝钢等8家集团公司,还得到了政府保证的6%的年收益率。看来,财大气粗的上海出手就是不一样。
其实,务实的外国人早就看透了磁悬浮这个“商业陷阱”。要知道,磁悬浮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一种成熟技术了,但是为什么全世界包括提供核心技术的德国却至今没有建磁悬浮?难道资本家们忘却了他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是的。资本家们深谙市场经济的要诀,市场只欢迎最适用的技术,而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想当年,铱星通信技术曾被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为1998年最佳产品之一,但是铱星公司却最终破产,而技术上稍逊一筹但市场上略胜一筹的海事卫星公司却顽强地得以生存。殷鉴不远,却视而不见,因为花的是公家的钱。
其次,从公共财政的角度看,庞大的公共工程应该充分体现民意。上海磁悬浮项目的本意,首先是改善上海的交通条件。但是,通往浦东机场的磁悬浮项目却没有给居民带来足够的交通便利。旅客们反映,如果坐地铁到龙阳站下,再打车前往机场,总共需要30元,而乘坐磁悬浮列车需要50元,并且下车后还要拖着行李走10分钟的路。此外,还存在路标指示不明、始发站离市中心较远以及轨道下沉等种种问题。根据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的报告,磁悬浮列车的一半乘客是中外观光游客和商务考察团队。上海磁悬浮列车从原本的交通工具蜕变成一个单纯的旅游景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磁悬浮列车平时的上座率只有六分之一了。说得难听些,上海磁悬浮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又一“门面工程”而已。花了纳税人天文数字般的银子,不知道上海市该如何给纳税人一个交待?又或者,如果纳税人知道建成后的磁悬浮是这个样子,他们还会同意搞这个华而不实的项目吗?如果用这笔大钱来建设性价比更合理的公交、地铁或者轻轨,是不是更体现了民意?
最后,从国民心态的角度看,国人离健全的大国心态还很遥远。从汉唐盛世到近代的积贫积弱,这一落差使得我们似乎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愿望,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大国实力。北京、上海和深圳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世界”,但是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和富丽堂皇的公共工程真的能代表当下的中国吗?一方面,中国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1400万下岗工人,300万失学儿童;另一方面,各地却在大干快上各种连发达国家也望而却步的大型工程。据悉,除了上海,北京、杭州、宁波和大连等地也不甘落后,拟建或已经立项要建更长、更贵的磁悬浮项目。媒体披露,拟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建一条长达1300公里、耗资4000亿元的京沪线。一想到这个野心勃勃的宏伟计划,我就不得不佩服中国人敢于“打肿脸充胖子”的勇气。磁悬浮列车不是涉及国家发展战略的项目,我们也没有掌握其核心技术,它充其量就是一种奢侈的旅游或者交通工具而已,我们有必要如此“慷国家之大慨”吗?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很多国民和领导,喝了几口洋酒,飘飘然就以为自己是神仙了。如果真的要在外人面前争一口气,我看用建磁悬浮的巨额资金来消除中国的贫困、失学和失业,完全会有更好的效果。</P><P>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来源:白鲨在线 </P>
<P>作者简介: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候选人,在最权威的《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在《经济学家茶座》等报章杂志上发表经济散文若干,致力于用简单的经济模型分析复杂的现实,希冀通过经济思想的传播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并对政府政策和社会现象发表评论。 在网上流行的文章有《杨小凯:华人经济学界的“骄杨”》(《经济学家茶座》精华本收入),以及近期在新华社《环球》杂志上的多篇文章,均被新浪网全文转载。

新华社《环球》系列之九

近代以来,国人一直期望中国能在某些领域实现“世界第一”,摆脱落后的面貌。最近几年,“磁悬浮”这个关键词,再一次将“中国”和“世界第一”连在一起。耗资89亿人民币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元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商业运营中最快的列车”和“世界上第一列商用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列车还被收录到吉尼斯世界大全。不少国人为此意气风发、扬眉吐气。然而仔细想来,这一浩大工程只不过是一次奢侈的做秀而已。
首先,从经济原则的角度看,上海磁悬浮是一个注定要亏损的项目。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行大约30公里的路程,设计时速可达430公里/小时,单向运行时间大约8分钟,年最大客运量为1.5亿人次。从技术性能上看,上海磁悬浮列车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既然是“商用”磁悬浮,我们当然更要考虑它的投入产出效果。让我们给上海磁悬浮算一笔经济帐。该工程总耗资8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50亿元,每年的利息大约是3亿元。以现在的票价50元计,即便单程日均客流量8000人次,每天收入也就40万元,每年收入约1.5亿元。假设每年的广告收入等于每年的设备折旧费、人头费、管理费等运营费用,那么上海磁悬浮的年收入连利息也不够还,这还忽略了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如果上述数据正确,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上海磁悬浮项目是一个商业上完全失败的项目!不知道为什么一向精明的上海人这次偏偏干起了亏损的买卖?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据说参与建设该项目的上海宝钢等8家集团公司,还得到了政府保证的6%的年收益率。看来,财大气粗的上海出手就是不一样。
其实,务实的外国人早就看透了磁悬浮这个“商业陷阱”。要知道,磁悬浮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一种成熟技术了,但是为什么全世界包括提供核心技术的德国却至今没有建磁悬浮?难道资本家们忘却了他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是的。资本家们深谙市场经济的要诀,市场只欢迎最适用的技术,而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想当年,铱星通信技术曾被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为1998年最佳产品之一,但是铱星公司却最终破产,而技术上稍逊一筹但市场上略胜一筹的海事卫星公司却顽强地得以生存。殷鉴不远,却视而不见,因为花的是公家的钱。
其次,从公共财政的角度看,庞大的公共工程应该充分体现民意。上海磁悬浮项目的本意,首先是改善上海的交通条件。但是,通往浦东机场的磁悬浮项目却没有给居民带来足够的交通便利。旅客们反映,如果坐地铁到龙阳站下,再打车前往机场,总共需要30元,而乘坐磁悬浮列车需要50元,并且下车后还要拖着行李走10分钟的路。此外,还存在路标指示不明、始发站离市中心较远以及轨道下沉等种种问题。根据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的报告,磁悬浮列车的一半乘客是中外观光游客和商务考察团队。上海磁悬浮列车从原本的交通工具蜕变成一个单纯的旅游景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磁悬浮列车平时的上座率只有六分之一了。说得难听些,上海磁悬浮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又一“门面工程”而已。花了纳税人天文数字般的银子,不知道上海市该如何给纳税人一个交待?又或者,如果纳税人知道建成后的磁悬浮是这个样子,他们还会同意搞这个华而不实的项目吗?如果用这笔大钱来建设性价比更合理的公交、地铁或者轻轨,是不是更体现了民意?
最后,从国民心态的角度看,国人离健全的大国心态还很遥远。从汉唐盛世到近代的积贫积弱,这一落差使得我们似乎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愿望,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大国实力。北京、上海和深圳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世界”,但是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和富丽堂皇的公共工程真的能代表当下的中国吗?一方面,中国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1400万下岗工人,300万失学儿童;另一方面,各地却在大干快上各种连发达国家也望而却步的大型工程。据悉,除了上海,北京、杭州、宁波和大连等地也不甘落后,拟建或已经立项要建更长、更贵的磁悬浮项目。媒体披露,拟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建一条长达1300公里、耗资4000亿元的京沪线。一想到这个野心勃勃的宏伟计划,我就不得不佩服中国人敢于“打肿脸充胖子”的勇气。磁悬浮列车不是涉及国家发展战略的项目,我们也没有掌握其核心技术,它充其量就是一种奢侈的旅游或者交通工具而已,我们有必要如此“慷国家之大慨”吗?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很多国民和领导,喝了几口洋酒,飘飘然就以为自己是神仙了。如果真的要在外人面前争一口气,我看用建磁悬浮的巨额资金来消除中国的贫困、失学和失业,完全会有更好的效果。</P>
<P>现在好歹京沪高速回归成熟的轮轨了,但是沪杭高速铁路还是要采取磁悬浮列车呀。</P><P>不知道最后能怎么样,这个东西成本不降下来就不应该普及。</P>
<P>据说沪杭磁悬浮又开始了</P>
上海的磁悬浮只是一个试验性质的东西,也是为将来的高速铁路准备和积累经验。当然在京沪线上用磁悬浮几乎是无法收回投资的,这和沿线的经济情况紧密相关,但是像沪宁,沪杭这些线路上用磁悬浮应该是可以实现盈利的
<P>楼主贴的文章的那个作者只考虑前,眼光不够远,考虑问题不够全面</P><P>楼上的说的不错</P><P>举个简单的例子</P><P>上海浦东机场-杭州有了磁悬浮,那浙江几乎就不用再建造大型的国际机场了(因为运输可以用铁路或者海运,船运)</P>
<P>除了上海世界上海没有悬浮技术商业运作的成功先例,更加不要说货运的悬浮运输</P><P>至于杭州不要大型国际机场~~~~~也许这是两个城市乃至国家统一协调的事情</P><P>另外机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之一~~~~</P><P>本来在我的帖子回了忠国恭民很多,可惜似乎超过100字,忘记保存,找不到了寒</P>
<P>基本观点是</P><P>1、悬浮技术用于本来只有170公里的上海到杭州的客运更加不经济,甚至相对于上海到北京的悬浮更加不经济。</P><P>2、我们需要高速交通,但是一定要用如此昂贵的悬浮技术吗?</P><P>3、铁路交通是全局性的,是否应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交通状况更加恶劣的北方以及其他铁路运段</P><P>4、长三角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真的发展到了需要用400亿(暂且认为是400亿)来给其近一步加速的程度?</P><P>5、60年~~~也许我理解不够高,60年即使作为国家投资,收回成本的时间是否也长了一些,况且运营情况真的能够保证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吗?</P><P>6、最后认为如果真的要开一套磁悬浮,北京到上海优于杭州到上海更加优于上海的磁悬浮</P><P>7、我始终认为磁悬浮是比较科幻的,在中国如今的经济和基础条件,特别是国内消费水平的情况下,少建不建为妙。</P><P>完全个人观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 1:13:13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香</I>在2004-12-1 1:04:00的发言:</B>



<P>第一,到京沪线才不经济,除了沪宁,津京,和山东部分地区外,其余的地区消费量会非常小,所以整个客流量不会很大。


<P>第二,上海的线路30km 每公里算平均1元(现在是1元多,但是沪杭线的成本肯定要低一些,),那到杭州的费用基本上就是170元。但是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如果开车,停车费,高速公路费,油费。加起来至少100元,算上车辆折旧,成本也不会比170元低。而且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所以从经济,时间角度看,单人成本上不会比开车差。


<P>第三,交通是全局性的,但是领导是地域性的....


<P>第四,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是否需要这样大的投入,当年沪宁高速投入77个亿,没几个人觉得值。但是现在看呢。


<P>第五,收回投资如果直接看磁悬浮的利润是不完全正确的,还要看到对周边经济的影响,现在都知道上海的交通状况限制了他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下浦东机场到上海市中心和到杭州的时间相仿的话,肯定会对杭州的经济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至于货运完全可以用普通铁路线和水运特别是通过卢潮港代替。


<P>第六,每天从上海出发到北京的人和到杭州的那个多?而且北京到上海还面临更快速的飞机的竞争。


<P>第七,磁悬浮是比较超前了点,上磁悬浮有很多条件,当地的经济情况,人口密度,人口流动程度.... 外国人不用不一定是不好或者是用不起,难道非要外国人有了我们才能有么,只要当地的经济能够支撑起这样的东西,并且能够带来较好的发展,为什么就不能用?</P>

<P>
<P>觉得一些观点也有道理</P>
<P>1、上海到杭州的旅客运输客流量真的很大,这点我赞同,因为2002年我多次往返两个城市</P>
<P>2、但是如果使用时速300km+的高速轮轨是否更加经济</P>
<P>3、交通是全局性的,领导是地域性的~~~这似乎本身就是问题,超越了我们讨论的范围,只好搁置</P>
<P>4、个人观点,高速公路和悬浮铁路在某些方面不具有可比性,最重要的一点,悬浮铁路本身不具有货运的用途,而真正能够带动周边经济的似乎货运因素更加重要</P>
<P>5、同上。</P>
<P>6、这点我赞同,起初考虑只是单位造价的成本和公里数的比较,现在考虑的确上海到杭州的铁路基于旅客运输的人员数量以及铁路线维护费用来说,比较上海到北京,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性</P>
<P>7、掌握完善技术的德国和日本以前到现在没有使用悬浮技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相较于更加成熟的轮轨技术,在性费比上存在问题,就是因为商业运作的困难才没有真正实施,现在只是有一个未来计划,而且更加致力的是实验室内的降低运营成本的研究工作,外国没有的中国可以有,但是在德国和日本因为经济因素没有实施的项目,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承受能力,似乎不应该使用,特别是在主要技术基于进口的前提下,更加不应该实施</P>
<P>8、整理了一下思路,质疑的主要是悬浮技术,针对上海杭州的发展要求以及日益增加的旅客运输压力,是否可以考虑同样使用技术更加成熟,更加经济的轮轨技术!</P>
<P>突然想起一条新闻:上海到北京的合同给了法国,还有一个项目给了德国~~使用悬浮技术,是不是就是这条铁路,不会吧~~~这个项目刚刚进入论证阶段阿~~是假新闻还是我记忆出了问题~~</P>
从长远打算,磁悬浮是发展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 9:36:57编辑过]
<P>完全胡说。</P><P>我就住在花木,步行到磁悬浮就10分钟左右。从龙阳路打出租到浦东国际机场走高速(外环)95左右,不走高速90左右,可以讲价,最好的时候50-60元。30元要是能到浦东机场,笑死人le!</P><P>现在凭机票坐磁悬浮40元。所以一个人去机场的时候还是比较划算,但是2-4个人还是打出租合算。</P>
<B>以下是引用<I>lving</I>在2004-12-1 0:28:00的发言:</B>

<P>基本观点是</P>
<P>1、悬浮技术用于本来只有170公里的上海到杭州的客运更加不经济,甚至相对于上海到北京的悬浮更加不经济。</P>
<P>2、我们需要高速交通,但是一定要用如此昂贵的悬浮技术吗?</P>
<P>3、铁路交通是全局性的,是否应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交通状况更加恶劣的北方以及其他铁路运段</P>
<P>4、长三角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真的发展到了需要用400亿(暂且认为是400亿)来给其近一步加速的程度?</P>
<P>5、60年~~~也许我理解不够高,60年即使作为国家投资,收回成本的时间是否也长了一些,况且运营情况真的能够保证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吗?</P>
<P>6、最后认为如果真的要开一套磁悬浮,北京到上海优于杭州到上海更加优于上海的磁悬浮</P>
<P>7、我始终认为磁悬浮是比较科幻的,在中国如今的经济和基础条件,特别是国内消费水平的情况下,少建不建为妙。</P>
<P>完全个人观点。</P>

<P>但从这个项目上来说可能是不值,但考虑到别的因素,值不值就不是这么好下结论了。</P>
做为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技术,我主张利用沪杭磁悬浮拿下他掌握他,但前提是经济上可承受.
<P>眼光要放长远...........</P><P>磁悬浮的未来发展空间要比轮轨大的多..............</P><P>如果磁悬浮在一个空气压力很低的管道内运行,完全可以达到比现在的客机还要快的速度,这一点,轮轨永远也做不到..............</P><P>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在中国的主要城市群内部,甚至在中国的主要城市之间用运行时速高达500公里的磁悬浮相互连接会是一种什么概念.......</P><P>德国的常导磁悬浮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现在的造价高是因为建造的里程少,德国不用磁悬浮是因为德国那么点小破地方的交通已经非常发达,根本用不上............</P><P>这种东西一旦大量生产成本会很便宜,无非就是些线圈和钢板,而且磁悬浮没有摩擦,使用寿命要长的多,维护起来也方便.........</P><P>历史上落后国家超越先进国家都是因为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或者体制...........</P><P>中国人要有一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当然前提是科学的决策,但是这个决策不要仅仅看一城一地的得失,眼光要放长远...............</P>
中国人多,东部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磁悬浮最好的最有希望的建设地区,只是目前时机还不够成熟,长期来看机会还是有的。
把这个问题分解一下,从国家角度,企业角度和社会群众的角度来分析。我认为,更多的分歧来自于将企业利益和群众利益混淆。上海磁悬浮到底是不是绣头呢?问老百姓就清楚了。
<P>用一下磁悬浮并非一个上海市决定的,是从全国角度来决定的</P><P>其含义是:</P><P>一.验证技术,为更大的工程决策提供技术依据.</P><P>二.掌握相关技术及培养人才</P><P>三.如果在短距离使用成功如沪杭,沪宁,京津塘。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在一小时以内的人员可以巨量流动的城市圈有什么意义吧</P>
<P>对。</P><P>就像地铁、公交都是赔钱的,</P><P>但是谁敢说把这个砍掉?</P><P>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要分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