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事变革与国防经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13:12
<P>《瞭望》周刊  (2004-10-11)</P>
<P>最新一期中国《瞭望》周刊发表文双发、陈传君的文章“新军事变革与国防经济发展”,现转载如下。 </P>
<P>  中国现行的国防经济体制离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有相当的距离,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
<P>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当前,探讨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当前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全面提高中国国防实力,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P><B>国防经济建设 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B>
<P>  中国现行的国防经济体制离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有相当的距离,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具体讲,一是国防经济建设相对规模必须以能够基本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并与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相适应;二是压缩一般常规武器生产规模,增大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生产比例,把信息化武器装备生产作为重点来抓;三是在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上,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力争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四是国防生产力布局由过于分散、多元的情况转变为实行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五是军工企业实行“转机建制”改革,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道路。
<P>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是为顺应世界军事变革潮流,对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做出的新概括。
<P>  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我军建设必须实行“科技强军”、“科技练兵”、“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此,作为为军队建设服务的国防经济建设就应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即实行由过去的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P><B>中国国防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B>
<P>  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国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国防经济的发展应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发展,以满足多种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的需要为主要目标,并积累一定的经济、科技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时间在本世纪初。第二步,在更高的军事科技水平上,基本上满足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国防经济提出的各种要求,时间在本世纪中叶。
<P><B>中国国防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B>
<P>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是:在武器装备发展方面,正由机械化装备向信息化装备过渡;在军事组织体制方面,正朝着“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的方向发展;军事人才生成方面,正在积极培养新型军人;在战争形态方面,机械化战争正在向信息化战争转型。根据新时期军事变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各国都在积极调整自己的经济、军事发展战略,以抓住有利时机,加速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以期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夺取主动权。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国防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P>  ●加大国防科研投入,加强国防高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求以技术优势来夺取战略优势。
<P>  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严重后果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军事技术“时代差”。这就给我国新时期国防经济发展和未来作战准备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尽快消除军事技术“时代差”成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认清当今世界国防高技术发展趋势,确定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目标,加快我国国防科技发展速度,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P>  第一、重视关键技术攻关。具体来说,现阶段应重点研究和开发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以战场监视、目标遥控为中心的侦查与传感技术;以传输信号、图像、信息为目的的通信技术等。从我军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军用电子和信息技术落后,在战场监视系统、制导系统、信息化武器系统等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重点攻克这些影响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瓶颈”技术。
<P>  第二、注重威慑力量建设。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空军力量、战略打击力量必须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威慑力量的主体。海空军、导弹部队是技术性强、技术装备要求高、投入大的军兵种,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与国家安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必须从长计议,加强军事高技术研究,有计划、分步骤地装备现代武器,尽快实现海空军与导弹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P>  第三、加快高技术机动装备发展。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速战速决,要求有快速机动装备保障。在当前相对和平环境下,要集中力量装备几支突击力强、反映迅速、机动灵活的“拳头”部队,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的能力,又适应国家安全的需要。
<P>  第四、完善综合保障技术装备。目前我军综合保障技术装备与高技术战争要求有明显差距,后勤装备的整体配套比较差,难以完成保障任务,如海上补给船与作战舰艇比例不合理,影响海上作战。因此,着眼于整体配套,提高整体效益,重视发展高技术的综合保障装备,是我军高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P>  此外,战略打击和防御力量,如中远程导弹、核潜艇、太空卫星预警、反弹道导弹;常规作战力量,如中近程常规导弹、战术导弹和制导炮弹;C3I系统,如计算机网络、通信抗干扰设备等,都是应该兼顾的发展重点。
<P>  总之,国防高科技发展要以效益为中心,力争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高科技成果。同时,还要注意把国防高科技成果运用到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生产中去,变成现实的物质战斗力,提高国防高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益。
<P>  ●加强国防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P>  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
<P>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知识更新加速的要求,着眼新军事变革引起的军事人才宏观配置和素质构成的变革,坚持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人才同时并举、协调共进,通过军地兼容和功能互补,形成以军队自己培养为主、以地方高校培养为辅助、以社会特招为补充的多元育才新格局,面向21世纪培养既懂军事又懂政治、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P>  第二,创新人才发展模式。以世界发达国家军事人才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参照,博采众长,综合创新,从我国和我军的实际出发,形成独特的军事人才发展模式。
<P>  第三,创新人才素质。科学配置有效教育资源,选择有利的不平衡格局并寻找战略重点,以前导产业、先行区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通过谋求关键部位的质量优势,以非均衡发展带动人才整体素质提高。
<P>  第四,创新用人机制。根据新的战斗力标准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政策制度创新,构筑优胜劣汰、尚贤爱才的效应场,使21世纪的“军事人才高地”始终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推动力。
<P>  ●调整和完善国防经济结构及布局。
<P>  调整国防经济结构,就是改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使国防经济有计划、有重点、按比例协调发展,即国防经济大系统所包含的武装力量、国防工业、武器装备、战略物资储备、国防教育等等,各个系统及其各系统内部都必须协调匹配,主次分明,先后有别,井然有序,既不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它部门脱节,又不能在自身内部相互分割,从而达到整体效能最优。
<P>  国防经济布局从内容上讲,包括军事工业布局、军事农业布局、军事交通运输布局等等。由于军事工业布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军事建设和经济建设,其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要着重推进军事工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P>  从战争的要求出发,国民经济中蕴藏的国防经济潜力必须做到随时随地能迅速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以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这一要求只有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动员机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做好国民经济动员的物质准备;二是做好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和思想准备。国民经济能否迅速高效地从平时转入战时,关键在于经济动员这个“转换器”的质量。对此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有一个健全的经济动员组织机构;二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三是要加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提高国民经济的军民兼容度,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四是要加强平时的国防教育,使全体国民做好思想准备。现代高技术战争使国民经济中的国防经济潜力转化实力的时滞过程越来越短,紧张程度越来越高,转化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建立起快速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才能可能改变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减少损失,赢得国防经济潜力迅速转让战争轨道,赢得国防经济实力的迅速扩展,保证战争的胜利。</P><P>《瞭望》周刊  (2004-10-11)</P>
<P>最新一期中国《瞭望》周刊发表文双发、陈传君的文章“新军事变革与国防经济发展”,现转载如下。 </P>
<P>  中国现行的国防经济体制离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有相当的距离,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
<P>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当前,探讨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当前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全面提高中国国防实力,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P><B>国防经济建设 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B>
<P>  中国现行的国防经济体制离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有相当的距离,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具体讲,一是国防经济建设相对规模必须以能够基本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并与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相适应;二是压缩一般常规武器生产规模,增大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生产比例,把信息化武器装备生产作为重点来抓;三是在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上,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力争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四是国防生产力布局由过于分散、多元的情况转变为实行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五是军工企业实行“转机建制”改革,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道路。
<P>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是为顺应世界军事变革潮流,对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做出的新概括。
<P>  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我军建设必须实行“科技强军”、“科技练兵”、“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此,作为为军队建设服务的国防经济建设就应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即实行由过去的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P><B>中国国防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B>
<P>  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国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国防经济的发展应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发展,以满足多种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的需要为主要目标,并积累一定的经济、科技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时间在本世纪初。第二步,在更高的军事科技水平上,基本上满足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国防经济提出的各种要求,时间在本世纪中叶。
<P><B>中国国防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B>
<P>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是:在武器装备发展方面,正由机械化装备向信息化装备过渡;在军事组织体制方面,正朝着“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的方向发展;军事人才生成方面,正在积极培养新型军人;在战争形态方面,机械化战争正在向信息化战争转型。根据新时期军事变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各国都在积极调整自己的经济、军事发展战略,以抓住有利时机,加速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以期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夺取主动权。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国防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P>  ●加大国防科研投入,加强国防高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求以技术优势来夺取战略优势。
<P>  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严重后果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军事技术“时代差”。这就给我国新时期国防经济发展和未来作战准备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尽快消除军事技术“时代差”成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认清当今世界国防高技术发展趋势,确定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目标,加快我国国防科技发展速度,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P>  第一、重视关键技术攻关。具体来说,现阶段应重点研究和开发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以战场监视、目标遥控为中心的侦查与传感技术;以传输信号、图像、信息为目的的通信技术等。从我军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军用电子和信息技术落后,在战场监视系统、制导系统、信息化武器系统等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重点攻克这些影响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瓶颈”技术。
<P>  第二、注重威慑力量建设。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空军力量、战略打击力量必须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威慑力量的主体。海空军、导弹部队是技术性强、技术装备要求高、投入大的军兵种,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与国家安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必须从长计议,加强军事高技术研究,有计划、分步骤地装备现代武器,尽快实现海空军与导弹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P>  第三、加快高技术机动装备发展。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速战速决,要求有快速机动装备保障。在当前相对和平环境下,要集中力量装备几支突击力强、反映迅速、机动灵活的“拳头”部队,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的能力,又适应国家安全的需要。
<P>  第四、完善综合保障技术装备。目前我军综合保障技术装备与高技术战争要求有明显差距,后勤装备的整体配套比较差,难以完成保障任务,如海上补给船与作战舰艇比例不合理,影响海上作战。因此,着眼于整体配套,提高整体效益,重视发展高技术的综合保障装备,是我军高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P>  此外,战略打击和防御力量,如中远程导弹、核潜艇、太空卫星预警、反弹道导弹;常规作战力量,如中近程常规导弹、战术导弹和制导炮弹;C3I系统,如计算机网络、通信抗干扰设备等,都是应该兼顾的发展重点。
<P>  总之,国防高科技发展要以效益为中心,力争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高科技成果。同时,还要注意把国防高科技成果运用到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生产中去,变成现实的物质战斗力,提高国防高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益。
<P>  ●加强国防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P>  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
<P>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知识更新加速的要求,着眼新军事变革引起的军事人才宏观配置和素质构成的变革,坚持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人才同时并举、协调共进,通过军地兼容和功能互补,形成以军队自己培养为主、以地方高校培养为辅助、以社会特招为补充的多元育才新格局,面向21世纪培养既懂军事又懂政治、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P>  第二,创新人才发展模式。以世界发达国家军事人才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参照,博采众长,综合创新,从我国和我军的实际出发,形成独特的军事人才发展模式。
<P>  第三,创新人才素质。科学配置有效教育资源,选择有利的不平衡格局并寻找战略重点,以前导产业、先行区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通过谋求关键部位的质量优势,以非均衡发展带动人才整体素质提高。
<P>  第四,创新用人机制。根据新的战斗力标准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政策制度创新,构筑优胜劣汰、尚贤爱才的效应场,使21世纪的“军事人才高地”始终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推动力。
<P>  ●调整和完善国防经济结构及布局。
<P>  调整国防经济结构,就是改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使国防经济有计划、有重点、按比例协调发展,即国防经济大系统所包含的武装力量、国防工业、武器装备、战略物资储备、国防教育等等,各个系统及其各系统内部都必须协调匹配,主次分明,先后有别,井然有序,既不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它部门脱节,又不能在自身内部相互分割,从而达到整体效能最优。
<P>  国防经济布局从内容上讲,包括军事工业布局、军事农业布局、军事交通运输布局等等。由于军事工业布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军事建设和经济建设,其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要着重推进军事工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P>  从战争的要求出发,国民经济中蕴藏的国防经济潜力必须做到随时随地能迅速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以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这一要求只有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动员机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做好国民经济动员的物质准备;二是做好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和思想准备。国民经济能否迅速高效地从平时转入战时,关键在于经济动员这个“转换器”的质量。对此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有一个健全的经济动员组织机构;二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三是要加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提高国民经济的军民兼容度,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四是要加强平时的国防教育,使全体国民做好思想准备。现代高技术战争使国民经济中的国防经济潜力转化实力的时滞过程越来越短,紧张程度越来越高,转化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建立起快速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才能可能改变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减少损失,赢得国防经济潜力迅速转让战争轨道,赢得国防经济实力的迅速扩展,保证战争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