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家中现1959年十万元存单 银行展开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03:48
在湖州德清县乾元镇幸福村的蔡女士手中,有张1959年的十万元定额存单。

  这张存单是否是真实的?如果是真的,又能兑换多少钱?

  昨天,人民银行德清县支行表示,已就此展开调查。

  1959年的十万元存单

  这张十万元存单正面为淡蓝色,花纹典雅美观。票面上方四分之一处为盆状图案(寓意聚宝盆),盆内的上方为右读“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下的圆形圈内是右读美术体“储蓄”和麦穗、齿轮环抱着的一只“储蓄罐”,圆周两侧为右读“定额存单”,与“储蓄”两字连贯右读为“定额储蓄存单”。

  存单上,还有一行醒目的红字:中国人民银行武康支行,左下角是一枚私印“苗瑞才印”。

  存单正中印着“人民币 十万元”,存入时间是1959年5月27日。

  存单背面有4条“请储户注意”的条款,其中第一条是,本存单不准抵现,禁止流通,不得购买货物。

  盖新房时书中发现存单

  存单的主人是德清县乾元镇幸福村的蔡女士。

  蔡女士今年40多岁,她说前不久,家里翻盖旧房子,她父亲从一本旧的《百家姓》里发现了这张存单。

  这让蔡女士想起一段往事:她的太婆临终前,叮嘱家人一定要把家里的那本《百家姓》收藏好,但具体细节没来得及说,老人就去世了。几十年来,家里人一直都没有去翻过这本书。

  蔡女士的丈夫说,蔡家祖上家境殷实。他猜测,这很可能是祖上留下来的财富,但由于当时蔡家算是地主,成分不好,所以这钱一直不敢拿出来兑取。

  蔡女士说,她带着存单请教过一些老人。老人告诉她,1955年3月1日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1959年的一元钱,等同于现在的一元钱(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而存单上的“苗瑞才”,应该是当时的行长。

  存单有两大疑点

  昨天,人民银行德清支行的姜科长说,他们上周已经接待了蔡女士,她把原单拿来,询问该如何兑换。

  姜科长说,这张存单有许多疑点:一是武康和德清以前是两个县,1958年合并为德清县,怎么会在1959年的存单上,还出现了武康呢?二是1955年币制改革,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面额都很小,当年德清全县发出去的新币只有191万元,个人存款有十万元是个很大的数字。

  “人民银行的业务,后来划给了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资料也拆分过去了,但银行档案资料应该还在的。”姜科长说,已经通知农行和工行查这张存单,但得到反馈说没有这么大的存款。“银行业务开始使用电脑,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把这些资料都录入了电脑,印象中没有这么大笔钱。”

  “这张存单,我们权当它是真的,行里也十分重视,考虑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于是先去查找档案资料,但到目前,还没有答案。”姜科长说。

  银行寻访老同志

  “找不到档案资料,也不能说这张存单就是假的。毕竟银行业务合并、拆分,中间还经历过文革。”姜科长说,当年知道这些业务的,有的已经过世了,活着的也80多岁了。

  人民银行通过访问这些老同志,得知上世纪50年代确实发行过十万元的定额存单,不过不是1959年,而是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之前。

  曾在银行工作的徐炎武老人说,存单印章上的“苗瑞才”,1953年9月至1956年10月担任行长。1959年,苗已经不担任行长了。

  1958年,德清、武康两个县合并之后,武康支行撤销,只有一个千秋营业所,从那儿之后的存单上应该是看不到“中国人民银行武康支行”字样的,存单、公章都应该销毁了。

  德清的几位银行业的老人看过存单后,都认为存单是真的,可能是币改前的旧币。至于时间为什么是1959年,不好解释。老人们猜测,会不会是存单流出来了,后来有人把时间填上去的。

  徐炎伍说,1959年,个人储户手里有10万元是不得了的事情。记者查询到,德清县志记载,1957年,全县农村储蓄为11万元,1962年为29万元。

  如果是真的,50多年过去了,利率变动那么大,当年又没有电脑计算利率,当年的10万元,现在能兑取多少钱?“要算的话,总是算得清的。”姜科长说,无论如何,先调查清楚了再说,如果有这个存单,肯定是要兑付的,何况人民银行还在的,一定要保护储户的权益。

  今天,他们将来杭州,请教钱币收藏协会的人员。

http://news.sohu.com/20110927/n320639260.shtml在湖州德清县乾元镇幸福村的蔡女士手中,有张1959年的十万元定额存单。

  这张存单是否是真实的?如果是真的,又能兑换多少钱?

  昨天,人民银行德清县支行表示,已就此展开调查。

  1959年的十万元存单

  这张十万元存单正面为淡蓝色,花纹典雅美观。票面上方四分之一处为盆状图案(寓意聚宝盆),盆内的上方为右读“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下的圆形圈内是右读美术体“储蓄”和麦穗、齿轮环抱着的一只“储蓄罐”,圆周两侧为右读“定额存单”,与“储蓄”两字连贯右读为“定额储蓄存单”。

  存单上,还有一行醒目的红字:中国人民银行武康支行,左下角是一枚私印“苗瑞才印”。

  存单正中印着“人民币 十万元”,存入时间是1959年5月27日。

  存单背面有4条“请储户注意”的条款,其中第一条是,本存单不准抵现,禁止流通,不得购买货物。

  盖新房时书中发现存单

  存单的主人是德清县乾元镇幸福村的蔡女士。

  蔡女士今年40多岁,她说前不久,家里翻盖旧房子,她父亲从一本旧的《百家姓》里发现了这张存单。

  这让蔡女士想起一段往事:她的太婆临终前,叮嘱家人一定要把家里的那本《百家姓》收藏好,但具体细节没来得及说,老人就去世了。几十年来,家里人一直都没有去翻过这本书。

  蔡女士的丈夫说,蔡家祖上家境殷实。他猜测,这很可能是祖上留下来的财富,但由于当时蔡家算是地主,成分不好,所以这钱一直不敢拿出来兑取。

  蔡女士说,她带着存单请教过一些老人。老人告诉她,1955年3月1日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1959年的一元钱,等同于现在的一元钱(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而存单上的“苗瑞才”,应该是当时的行长。

  存单有两大疑点

  昨天,人民银行德清支行的姜科长说,他们上周已经接待了蔡女士,她把原单拿来,询问该如何兑换。

  姜科长说,这张存单有许多疑点:一是武康和德清以前是两个县,1958年合并为德清县,怎么会在1959年的存单上,还出现了武康呢?二是1955年币制改革,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面额都很小,当年德清全县发出去的新币只有191万元,个人存款有十万元是个很大的数字。

  “人民银行的业务,后来划给了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资料也拆分过去了,但银行档案资料应该还在的。”姜科长说,已经通知农行和工行查这张存单,但得到反馈说没有这么大的存款。“银行业务开始使用电脑,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把这些资料都录入了电脑,印象中没有这么大笔钱。”

  “这张存单,我们权当它是真的,行里也十分重视,考虑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于是先去查找档案资料,但到目前,还没有答案。”姜科长说。

  银行寻访老同志

  “找不到档案资料,也不能说这张存单就是假的。毕竟银行业务合并、拆分,中间还经历过文革。”姜科长说,当年知道这些业务的,有的已经过世了,活着的也80多岁了。

  人民银行通过访问这些老同志,得知上世纪50年代确实发行过十万元的定额存单,不过不是1959年,而是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之前。

  曾在银行工作的徐炎武老人说,存单印章上的“苗瑞才”,1953年9月至1956年10月担任行长。1959年,苗已经不担任行长了。

  1958年,德清、武康两个县合并之后,武康支行撤销,只有一个千秋营业所,从那儿之后的存单上应该是看不到“中国人民银行武康支行”字样的,存单、公章都应该销毁了。

  德清的几位银行业的老人看过存单后,都认为存单是真的,可能是币改前的旧币。至于时间为什么是1959年,不好解释。老人们猜测,会不会是存单流出来了,后来有人把时间填上去的。

  徐炎伍说,1959年,个人储户手里有10万元是不得了的事情。记者查询到,德清县志记载,1957年,全县农村储蓄为11万元,1962年为29万元。

  如果是真的,50多年过去了,利率变动那么大,当年又没有电脑计算利率,当年的10万元,现在能兑取多少钱?“要算的话,总是算得清的。”姜科长说,无论如何,先调查清楚了再说,如果有这个存单,肯定是要兑付的,何况人民银行还在的,一定要保护储户的权益。

  今天,他们将来杭州,请教钱币收藏协会的人员。

http://news.sohu.com/20110927/n320639260.shtml
真假难辨。59年的十万块真不是个小数。
这种骗术多了去了,还是没有长进啊
真是想钱想疯了
补个图:存单的正反面

1.jpg

2.jpg
存单正面,“一九五九年5月27日”,有这种大小写混一起写法的吗?
59年十万岂止不是小数字。。相当于现在10亿我都怀疑是不是说少了

随随便便就能翻出来。。。比游击队长的欠条。。
这个数目确实很大了

1959年的10万RMB,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笔小钱。
这年头,什么事都有。
放到现在这不得几千万
风月傲雪 发表于 2011-9-27 11:52
放到现在这不得几千万
“记者查询到,德清县志记载,1957年,全县农村储蓄为11万元,1962年为29万元。”

恐怕,远远不止几千万啊~
这种说是几十年前某某银行的存款证,最初见是花旗银行,後来有香港汇丰,现在玩到国内银行。前两者玩到当诈骗坐牢的都有。
sourapple 发表于 2011-9-27 11:54
“记者查询到,德清县志记载,1957年,全县农村储蓄为11万元,1962年为29万元。”

恐怕,远远不止几千 ...
那看来得至几十亿了:L
看单子确实不像是造假
还是游击队借条可靠。
风月傲雪 发表于 2011-9-27 11:58
那看来得至几十亿了
看单子确实不像是造假
你怎么知道的?就因为这发生在中国吗


打赌吃键盘,这存单是假的!
当年花旗银行的假存单骗了多少人啊~~~
造存单的人连citybank和citibank都搞错,还是骗了那么多人~~~

打赌吃键盘,这存单是假的!
当年花旗银行的假存单骗了多少人啊~~~
造存单的人连citybank和citibank都搞错,还是骗了那么多人~~~
我怀疑是把一九五一改成一九五九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1-9-27 13:46
我怀疑是把一九五一改成一九五九


我提出几个怀疑:
1.拾萬元整,而不是拾萬元。标准写法是在金额后写一个整字,表示金额到此结束。
2.日期中存在着中文和数字混合写法。正规写法中不会存在这样的。
3.存单上印刷字体有点模糊但章印和拾萬元着三个字非常清楚。这个疑点很大。
4.私印有但无公章。公章代表是银行行为。私印代表是谁来干这个事情的。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1-9-27 13:46
我怀疑是把一九五一改成一九五九


我提出几个怀疑:
1.拾萬元整,而不是拾萬元。标准写法是在金额后写一个整字,表示金额到此结束。
2.日期中存在着中文和数字混合写法。正规写法中不会存在这样的。
3.存单上印刷字体有点模糊但章印和拾萬元着三个字非常清楚。这个疑点很大。
4.私印有但无公章。公章代表是银行行为。私印代表是谁来干这个事情的。
1959年有10W比现在有10亿还有稀罕很多吧
单可能是真的,但钱很难是真的。
公元一九五九年……有这么写的么?
存单的人连citybank和citibank都搞错,还是骗了那么多人~~~
====================================
见过有我告诉他是骗局,还死活不信,想钱都想疯了.
旧币十万吧,算10元,存到现在也翻了好多倍了,取给他
pinglee 发表于 2011-9-27 17:55
旧币十万吧,算10元,存到现在也翻了好多倍了,取给他
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了,59年不可能存10万旧币的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1-9-27 13:46
我怀疑是把一九五一改成一九五九
这个推测比较靠谱,和文中很多事实能对的上,但是好像和行长的印章有点对不上。行长好像是53到56年在任。
这个推测比较靠谱,和文中很多事实能对的上,但是好像和行长的印章有点对不上。行长好像是53到56年在任。
除非行长是空降的,不然53年行长的章在51年的存单上出现一点都不奇怪
要是连单子看着都像假的,还敢往外拿呀?
存单的正面,“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从右至左的写法,跟第一套人民币的写法也是一样的。

而从1955年开始,官方的报纸等就改为从左至右的写法了,比如这时期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也是从左至右的。。

从这点来看,存单非常可疑。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1-9-27 13:46
我怀疑是把一九五一改成一九五九
51至59跨度8年存单样式可能改变,造假者这么干胆子可不小。除非是个行家,明确知道这几年的样式没变。(币值都变了,单子变一下也并非不可能)

从几个老工作人员的说法看,存单样式应该没什么问题。但51年行长又没上任,真是麻烦。

这个单子有流水号,银行档案如果没有丢失的话应该能查到底单,本底对照自然会真相大白。


当年的10万元(币值变更后的)确实值钱,但也没到现在10亿元的程度。以一个人工月20元计算大致和现在有100倍的差距。实际还没到,因为当时生活上还有调拨分配的东西,而且能买到的生活物资也不会超过现在的2000元。房子上省一大块倒是真的。我觉得按60倍到70倍换算应该差不多吧,这样这笔钱大致相当于双色球摸了个1等奖。

当时有些人还是很有钱的,不过都是原‘资本家’或高级职工(忘了原话怎么说的,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吧),没票的自行车卖2百多,还是能卖出去的。不过后来这些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但60年以前,应该还是比普通人滋润一点。

当年的10万元(币值变更后的)确实值钱,但也没到现在10亿元的程度。以一个人工月20元计算大致和现在有100倍的差距。实际还没到,因为当时生活上还有调拨分配的东西,而且能买到的生活物资也不会超过现在的2000元。房子上省一大块倒是真的。我觉得按60倍到70倍换算应该差不多吧,这样这笔钱大致相当于双色球摸了个1等奖。

当时有些人还是很有钱的,不过都是原‘资本家’或高级职工(忘了原话怎么说的,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吧),没票的自行车卖2百多,还是能卖出去的。不过后来这些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但60年以前,应该还是比普通人滋润一点。
头疼啊   要去库房里翻箱倒柜了~~~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1-9-27 13:46
我怀疑是把一九五一改成一九五九
有可能,旧币比新币是一万比一
可能是用旧人民币定额存单改的,十万元,在50年代是笔何等巨大的数字,相当于一个县的储蓄总额。看编号都到了9703689.,900多万张10万元存单,乖乖,就是当时美国全国银行总存款也可能比不上。
几位楼上说了各种疑点,我倒觉得你们看帖子不认真!帖子内容说了这存单给老职工看过了都说是真的,只是对时间有疑问。
小小一张纸,可疑点比不可疑点还多。。。
qwedrt 发表于 2011-9-27 10:24
存单正面,“一九五九年5月27日”,有这种大小写混一起写法的吗?
"一九五    年     月     日" 是印刷出來的, 其他字手寫, 這種混寫法很常見.
要想知道真假其实也不难:五九年10万元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县级银行肯定是不可能发行这种无记名的占全县存款额90%的大额存单,而且有价证券的印制,都是在特定的厂家,到上级银行和印刷厂翻翻档案,肯定能找到有关资料。
不知真假
就是一张10块钱的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