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欲兑现68年前5000万美元存单 银行称已过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3:45:54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210/14118750_0.shtml

市民欲兑现68年前5000万美元存单 银行称已过期(图)

2015-12-10 10:46:27
来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1人参与 6评论





大连卢先生提供的存款说明书、两张存单及两枚印鉴的图片。

原标题:68年前的5000万美元老存单能兑吗?市民求助媒体

中国江苏网12月10日讯 一本落款日期为1947年的存款说明书、红蓝两色两张5000万美元字样的存单,一枚凤头印鉴,一枚龙头印鉴。大连市民卢先生说,原物中本应还有一枚狮头印鉴,这六样东西凑在一起,可以在花旗银行取出5000万美元,而在存单的存款说明书上也标明“如果遗失了一个印鉴,支取金额就要损失1000万美元”。

5000万美元老存单

近日,67岁的大连市民卢先生给《金陵晚报》记者写来一封求助信,源于他手中一套新中国成立前的巨额老存单。之所以求助是因为《金陵晚报》是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老南京”栏目做得也很有特色,自己手上的巨额老存单或许跟新中国成立前的宋氏家族有着莫大的关联。

卢先生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就在亲戚吕先生家中看到这笔存款的整套凭证。亲戚告诉他,这是自己父亲遗留下来的存款,高达5000万美元,“他近年一直在做生意,工作挺忙,委托我承办此事。”

据卢先生介绍,吕氏父子是山东人,吕父多年前遭遇车祸去世,在世时曾向儿子大略提过一次这笔存款。

后来,吕先生找到了这些保存完好的存款凭证,不过遗憾的是,三枚印鉴中已经少了一枚。

在将整套存单托付之前,吕先生曾去信咨询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回复称,“花旗银行新中国成立前的产权和债权,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已按国家规定交给中国银行。本行对新中国成立前之旧账不再负有债务上之责任。”

早两年,卢先生拿着存单及两枚印鉴,去当地的中国银行咨询此事。当地的工作人员回复他,新中国成立前上海花旗银行的资产大部分属于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交于中国银行,但属于国民党的那部分转交给了香港花旗银行。

设计精巧不像伪造

其间,卢先生一路辗转请教了一些金融业相关专家,他们个人觉得,单从整套存单的设计、品相看都相当精美,整套之间的关联设置心思也很巧妙,看上去不像伪造。

在卢先生给记者寄来的照片中,可以见到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红、蓝两张存单,存款说明书,一枚凤头印鉴,以及一枚龙头印鉴的样式。其中,存款说明书颜色已发黄,上面有中英文说明,中文为繁体字。

卢先生告诉记者,存款说明书上标注的是:“宋××先生在1947年11月9号9点30分将黄金存入美利坚合众国花旗银行,合计五千万美元。为使宋先生携带方便,发大关金票一套。”

存款说明书指出,整套凭证“核号一一八,合计六件。一,一一八说明书一本。二,红色正版AK501961。三,蓝色副版AK501962。特配印鉴三枚,龙头、狮身、凤凰型。遗失正版全套作废。遗失副件扣除一千万美元。凭证件在美国各银行、中国上海分行,打银票,兑换流通货币。世界通用,永不作废。”落款为美利坚合众国花旗银行。时间为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九号。

除了存款说明书,红蓝两张五千万美元的票据制版十分精致。编号为AK501961的红色票据,与编号为AK501962的蓝色票据,除颜色、编号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票据上印有繁体字“凭票即付”字样,并印有孙中山头像,票面有凹凸纹。票据下方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印”字样,在字样下方有不起眼的小字“美国钞票公司”。与存款说明书上写有“花旗银行”不同的是,两张票据在明显位置印有“中央银行”字样。

据卢先生介绍,票据逆光可以看到精美的龙凤图案水印。

此外,还有两枚精巧的印鉴,为金属质地,可以立于桌面。卢先生说,一龙一凤两枚印鉴分别刻有中文和英文。

按照存款说明书中的描述,印鉴应该还有一枚狮身印鉴,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遗失。

对卢先生的这套老存单进行鉴定过的大连市古玩文物交流协会鉴定师王老师,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套老存单看起不像假的,可惜印章少了一个。此外,花旗银行在这份存单的统计资料中,缺少印章。

总董事长并非宋一平

《金陵晚报》记者注意到,存款说明书共10页,最后一页上标注着这样的信息:宋一平先生原籍:南京市御道街六十八号住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董事长。

一笔新中国成立前5000万美元的巨额存单、南京、宋氏、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董事长……这一切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宋氏家族。

卢先生说,如果真有宋一平此人,且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董事长一职,那么文史档案馆很可能会查到。

如果真有宋一平此人,其后人及亲属是否健在,这张存单何故流落他乡?

南京师范大学民国史专家经盛鸿教授告诉记者,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是1924年8月16日在广州成立的,当时叫做广州大元帅府中央银行,首任行长为宋子文。此后,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先后在南京、重庆、上海等地办公,历任行长(总董事长)有宋子文、孔祥熙、俞鸿钧、贝祖贻、张嘉璈、刘政芸等人。

该存款说明书上注明的是“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九日”,当时,担任中央银行总董事长的是张嘉璈,而不是宋一平。

张嘉璈,字公权,江苏宝山人,1889年生。张嘉璈是民国历史上著名的银行家、实业家。他的二哥张君劢是民国时期颇为活跃的政治家;二妹张嘉玢,即张幼仪,是中国第一家女子银行——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也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第一位妻子。

抗战胜利后,张嘉璈出任中央银行总裁、中央信托局理事长等职。1948年5月辞职,1949年5月移居澳大利亚。1953年赴美。1979年10月15日病逝。

经盛鸿说,1947年的时候,中央银行的总部设在上海,而不是南京,因此即便这个“宋一平”是该行的总董事长,他的住所也不会是在““南京市御道街六十八号”,而应该是上海。

记者查到,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一个名人叫做宋一平。他是湖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过国务院副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其人生履历中与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并没有任何交集。

有效兑付期已过30年

新中国成立前一笔5000万美元的老存单,如果是真的,这笔巨款究竟去哪里兑现?

据了解,对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有效存单,1984年8月28日《人民日报》第二版曾经给出过兑付公告。

该《关于侨资、外资银行清偿在华未了负债的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审理侨资、外资银行(包括原在华已依法停业、清理的侨资、外资银行)清偿在华未了各项外币负债事宜。

公告称,“在华侨资、外资银行新中国成立前或初期自营业务的各项外币负债的清偿事宜,一律按照国务院1982年12月《关于责成中国银行清偿收回的美国解冻的美元资产》的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代理对客户审核和清偿。债权人应持有关债权凭证,向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办理登记,登记清偿期自1984年9月1日起至1985年8月31日止。逾期未向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提供有关债券凭证办妥登记手续或领取款项的,一律不再予以清偿,未清偿的债款统一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上缴中央金库。”该公告落款为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

对于这样的结果,卢先生表示已经知晓,他遗憾地表示,当时亲戚和自己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公告。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210/14118750_0.shtml

市民欲兑现68年前5000万美元存单 银行称已过期(图)

2015-12-10 10:46:27
来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1人参与 6评论


b4625d801e96a15[1].jpg (24.28 KB, 下载次数: 2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10 23:41 上传




大连卢先生提供的存款说明书、两张存单及两枚印鉴的图片。

原标题:68年前的5000万美元老存单能兑吗?市民求助媒体

中国江苏网12月10日讯 一本落款日期为1947年的存款说明书、红蓝两色两张5000万美元字样的存单,一枚凤头印鉴,一枚龙头印鉴。大连市民卢先生说,原物中本应还有一枚狮头印鉴,这六样东西凑在一起,可以在花旗银行取出5000万美元,而在存单的存款说明书上也标明“如果遗失了一个印鉴,支取金额就要损失1000万美元”。

5000万美元老存单

近日,67岁的大连市民卢先生给《金陵晚报》记者写来一封求助信,源于他手中一套新中国成立前的巨额老存单。之所以求助是因为《金陵晚报》是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老南京”栏目做得也很有特色,自己手上的巨额老存单或许跟新中国成立前的宋氏家族有着莫大的关联。

卢先生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就在亲戚吕先生家中看到这笔存款的整套凭证。亲戚告诉他,这是自己父亲遗留下来的存款,高达5000万美元,“他近年一直在做生意,工作挺忙,委托我承办此事。”

据卢先生介绍,吕氏父子是山东人,吕父多年前遭遇车祸去世,在世时曾向儿子大略提过一次这笔存款。

后来,吕先生找到了这些保存完好的存款凭证,不过遗憾的是,三枚印鉴中已经少了一枚。

在将整套存单托付之前,吕先生曾去信咨询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回复称,“花旗银行新中国成立前的产权和债权,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已按国家规定交给中国银行。本行对新中国成立前之旧账不再负有债务上之责任。”

早两年,卢先生拿着存单及两枚印鉴,去当地的中国银行咨询此事。当地的工作人员回复他,新中国成立前上海花旗银行的资产大部分属于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交于中国银行,但属于国民党的那部分转交给了香港花旗银行。

设计精巧不像伪造

其间,卢先生一路辗转请教了一些金融业相关专家,他们个人觉得,单从整套存单的设计、品相看都相当精美,整套之间的关联设置心思也很巧妙,看上去不像伪造。

在卢先生给记者寄来的照片中,可以见到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红、蓝两张存单,存款说明书,一枚凤头印鉴,以及一枚龙头印鉴的样式。其中,存款说明书颜色已发黄,上面有中英文说明,中文为繁体字。

卢先生告诉记者,存款说明书上标注的是:“宋××先生在1947年11月9号9点30分将黄金存入美利坚合众国花旗银行,合计五千万美元。为使宋先生携带方便,发大关金票一套。”

存款说明书指出,整套凭证“核号一一八,合计六件。一,一一八说明书一本。二,红色正版AK501961。三,蓝色副版AK501962。特配印鉴三枚,龙头、狮身、凤凰型。遗失正版全套作废。遗失副件扣除一千万美元。凭证件在美国各银行、中国上海分行,打银票,兑换流通货币。世界通用,永不作废。”落款为美利坚合众国花旗银行。时间为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九号。

除了存款说明书,红蓝两张五千万美元的票据制版十分精致。编号为AK501961的红色票据,与编号为AK501962的蓝色票据,除颜色、编号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票据上印有繁体字“凭票即付”字样,并印有孙中山头像,票面有凹凸纹。票据下方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印”字样,在字样下方有不起眼的小字“美国钞票公司”。与存款说明书上写有“花旗银行”不同的是,两张票据在明显位置印有“中央银行”字样。

据卢先生介绍,票据逆光可以看到精美的龙凤图案水印。

此外,还有两枚精巧的印鉴,为金属质地,可以立于桌面。卢先生说,一龙一凤两枚印鉴分别刻有中文和英文。

按照存款说明书中的描述,印鉴应该还有一枚狮身印鉴,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遗失。

对卢先生的这套老存单进行鉴定过的大连市古玩文物交流协会鉴定师王老师,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套老存单看起不像假的,可惜印章少了一个。此外,花旗银行在这份存单的统计资料中,缺少印章。

总董事长并非宋一平

《金陵晚报》记者注意到,存款说明书共10页,最后一页上标注着这样的信息:宋一平先生原籍:南京市御道街六十八号住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董事长。

一笔新中国成立前5000万美元的巨额存单、南京、宋氏、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董事长……这一切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宋氏家族。

卢先生说,如果真有宋一平此人,且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董事长一职,那么文史档案馆很可能会查到。

如果真有宋一平此人,其后人及亲属是否健在,这张存单何故流落他乡?

南京师范大学民国史专家经盛鸿教授告诉记者,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是1924年8月16日在广州成立的,当时叫做广州大元帅府中央银行,首任行长为宋子文。此后,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先后在南京、重庆、上海等地办公,历任行长(总董事长)有宋子文、孔祥熙、俞鸿钧、贝祖贻、张嘉璈、刘政芸等人。

该存款说明书上注明的是“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九日”,当时,担任中央银行总董事长的是张嘉璈,而不是宋一平。

张嘉璈,字公权,江苏宝山人,1889年生。张嘉璈是民国历史上著名的银行家、实业家。他的二哥张君劢是民国时期颇为活跃的政治家;二妹张嘉玢,即张幼仪,是中国第一家女子银行——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也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第一位妻子。

抗战胜利后,张嘉璈出任中央银行总裁、中央信托局理事长等职。1948年5月辞职,1949年5月移居澳大利亚。1953年赴美。1979年10月15日病逝。

经盛鸿说,1947年的时候,中央银行的总部设在上海,而不是南京,因此即便这个“宋一平”是该行的总董事长,他的住所也不会是在““南京市御道街六十八号”,而应该是上海。

记者查到,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一个名人叫做宋一平。他是湖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过国务院副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其人生履历中与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并没有任何交集。

有效兑付期已过30年

新中国成立前一笔5000万美元的老存单,如果是真的,这笔巨款究竟去哪里兑现?

据了解,对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有效存单,1984年8月28日《人民日报》第二版曾经给出过兑付公告。

该《关于侨资、外资银行清偿在华未了负债的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审理侨资、外资银行(包括原在华已依法停业、清理的侨资、外资银行)清偿在华未了各项外币负债事宜。

公告称,“在华侨资、外资银行新中国成立前或初期自营业务的各项外币负债的清偿事宜,一律按照国务院1982年12月《关于责成中国银行清偿收回的美国解冻的美元资产》的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代理对客户审核和清偿。债权人应持有关债权凭证,向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办理登记,登记清偿期自1984年9月1日起至1985年8月31日止。逾期未向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提供有关债券凭证办妥登记手续或领取款项的,一律不再予以清偿,未清偿的债款统一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上缴中央金库。”该公告落款为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

对于这样的结果,卢先生表示已经知晓,他遗憾地表示,当时亲戚和自己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公告。
47年5000万绿纸是什么概念啊。。。。那个党国大员的家底。。
潘家园出品
记者是真单纯还是装SB呢?
当时美国人的月收入也就几十美元吧。
骗人把戏玩几十年了
如果那上面只印了50W美金那说不定还有人同情他。
霏菲飞 发表于 2015-12-10 23:43
47年5000万绿纸是什么概念啊。。。。那个党国大员的家底。。
47年国民党大员也不太可能有这样的家底。
这个数字可吹大了 当时可造一艘重巡洋舰

想想现在造一条伯克级 那是得什么样的财富
作为对比:
企业号航空母舰1900万美元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3180万美元(38财年)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7300万美元(40财年)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2700万美元,
南达科他号战列舰7700万美元
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4420万美元,
奥马哈级轻巡洋舰810万美元
海伦娜号轻巡洋舰1500万美元
克里夫兰号轻巡洋舰3150万美元
本森级驱逐舰650万美元(38财年)
弗莱切级驱逐舰1000万美元(40财年)
狂热的血 发表于 2015-12-11 08:10
47年国民党大员也不太可能有这样的家底。
5000万美元  当时足以写入史书了

著名的几次美国贷款 也就这个量级
当时光头的美元贷款才一亿。。


最关键的是,花旗银行有没有鉴定出这存单是不是真的,感觉文章对这点模糊处理了。不找原银行,却到处问些什么金融专家,说什么“感觉”像是真的,这是想误导民众么?

最关键的是,花旗银行有没有鉴定出这存单是不是真的,感觉文章对这点模糊处理了。不找原银行,却到处问些什么金融专家,说什么“感觉”像是真的,这是想误导民众么?
这妓者的智商该充值了。
就充这张5000万美元存单
作者根本搞不明白几十年前的5000万美刀是个神马概念
爱无限 发表于 2015-12-11 14:22
作者根本搞不明白几十年前的5000万美刀是个神马概念
哥们你这签名是谁啊
ifsean 发表于 2015-12-11 14:38
哥们你这签名是谁啊
李泰林 字数补丁
5000W。数目太大了
忽悠,纯粹忽悠!
看标题,银行的回答就有问题,什么叫已过期,只有真实的存单才有过期一说,难道银行认可了其真实性?
1950年,美国的 GDP 才 2900 亿美元。
5000 万美元,还是现金存款,那得多大款啊。
jsweilvshi 发表于 2015-12-11 16:43
看标题,银行的回答就有问题,什么叫已过期,只有真实的存单才有过期一说,难道银行认可了其真实性?
这要看妓者想怎么写了
jsweilvshi 发表于 2015-12-11 16:43
看标题,银行的回答就有问题,什么叫已过期,只有真实的存单才有过期一说,难道银行认可了其真实性?
据我所智,银行一般为了保险,对这种情况先不会说真假,看年份,肯定是过期,把自己先摘出来,如果再要问,才会说需要找人鉴定,
关宁铁骑 发表于 2015-12-11 10:28
当时光头的美元贷款才一亿。。
这个,不正说明了,有什么把其中的一半给吞了么?当然,当头的怎么会把这些钱存在自己的帐户上让人抓着把柄呢?

于是,就有了某人存在五千万米元这回事。

怎么样?哥们,要不你出点钱?咱去找找印章。然后我分一点?

别说这是骗局啊,你没看报纸吗?妓者都证明了,这是真的。你不能不信。
屁股决定脑袋1 发表于 2015-12-11 10:51
这妓者的智商该充值了。
我倒是觉得不光妓者,连主编也收了钱帮骗子做事。

什么叫少个印章少给一千万?有哪个银行敢这和干?要证明合法所有,全额支付。要么一分不给。
当年的5000万美元啊。。。
5000万美元?!在当时的中国!
尼玛,这笔钱在当时中国,拉伙人分疆裂土完全够吧?
我觉得这个和什么孙中山宝藏一类的骗术差不多,忽悠中老年人的
好歹比红军借条用心点,至少用上彩印了
2015-12-12 15:56 上传

去美国告他,5000万咋折腾都行,敢不敢?
楼上都说数目太大,我看不见得
这个可以拿去哪家银行兑?
这个可以拿去哪家银行兑?
地府银行,冥府银行~~~~
完全就是个笑话罢了
微博上还一大帮子脑残骂银行和政府贪了这笔钱不给人兑现,还有说二战后瑞士银行满世界找被屠杀的犹太人后裔,要把大战前犹太人存的钱还给他们,真不知瑞士银行其实是以保护客户商业机密为由,据不告诉尚在人世的犹太遇难者亲友钱的下落,据说狡猾的瑞士人大赚了一笔。
5000万美元,光头哭晕在厕所,早知充公了内战起码还能多打两年。
jsweilvshi 发表于 2015-12-11 16:43
看标题,银行的回答就有问题,什么叫已过期,只有真实的存单才有过期一说,难道银行认可了其真实性?
银行的意思是,80-90年代还有人玩这种骗术,银行可回应一下,现在过了档期了,懒得回应了
武神 发表于 2015-12-12 15:56
楼上都说数目太大,我看不见得
这个比较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