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闻话题讨论收集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44:33
主要收集国内银行的新闻话题 。估计会比较有意思。。呵呵主要收集国内银行的新闻话题 。估计会比较有意思。。呵呵
储户51万遭伪造银行卡窃取 银行被判全额赔偿

据新华社9月11日电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法院日前对一起储蓄合同纠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的银行卡骗取储户存款51万余元,银行被判决赔偿储户全部损失。

  2009年11月,不法分子伪造市民谢某的银行卡和一代身份证,在某国有商业银行福州市仓山区一处营业网点成功办理重写磁业务。随后,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的银行卡和身份证,在该银行营业厅柜台取款50万元,在ATM机上连续8次取款共计1.8万元。

  福州市中级法院认为,伪卡能够成功交易,足以表明银行在安全方面存在疏漏。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重写磁及取款业务时,只核对了开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未联网核查比对照片,致未能鉴别出假身份证,从而向犯罪分子支付了讼争款项。法院终审判决:银行向谢某赔偿51.8万元,并偿付利息。
http://news.qq.com/a/20110912/000025.htm
真难得。。这新闻


陶冬:银行去中介 经济去实业

2011年09月14日 09:15
来源:国际经济时报

不要预言通胀何时见顶,见顶之后可能还有新顶;不要预言增长何时触底,触底之后也许又有新底。不要预言货币政策何时转松,任何定向宽松估计都是技术性的,货币环境正常化才是今后若干年的主调;不要预言房价何时反弹,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对房价其实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笔者看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弱增长周期,它的背后乃是弱信贷周期、弱出口周期、弱房地产周期、弱中小企业周期。

目前中国经济,除了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化之外,存在着两大症结--银行去中介化和经济去实业化。这两大症结不除,经济很难回到双位数的增长。

许多人认为,现在银根很紧,笔者不以为然。这里有三组数字,比较眼下的金融环境与雷曼倒闭之前的环境,暂且假设雷曼危机前的金融水平处相对正常状态。从贷款及货币供应看,今天的新增贷款GDP比率是20.4%,雷曼前为17.8%;今天的总贷款GDP比率是120%,雷曼前为99%;M2GDP比率,今天为182%,雷曼前为153%。从利率角度看,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雷曼前为7.5%;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雷曼前为4.1%。从这两组数据看,目前的货币环境远松于雷曼倒闭前的水平。

第三组数字则显著不同。今天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1%,雷曼前为17.5%;一月期上海同业拆借利率目前水平也大幅高过三年前的水平。这组数字的确偏紧,不过这仅反映出银行体系内资金短绌,全社会范围内流动性并不差;这仅反映出银行无法将资金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最有需要的企业与个人手中,并不代表金融领域内的投机者缺少资金。

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似乎出现了弱化。当储蓄进入银行,第一个20%被锁进央行的准备金账户,动耽不得。第二个20%借给了地方融资平台,如今只有不断续期才能使贷款不变坏帐,也动耽不得了。第三个20%去了信托基金,央行限制贷款额度,银行便以投资的名义将资金注入信托,最终进入房地产项目,大多资金也被死锁,动耽不得。第四个20%给了大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不缺钱,投资速度也已放缓,于是资金的周转速度下降,货币效率下降。只有最后的20%,仍在银行全权和自由掌控之中。假如一个人的肺部坏死五分之四,他一定跑不快,这便是中国银行[2.92 -0.68% 股吧 研报]业目前的资金分配效率。

银行正在去中介化,在美、欧、日均有发生,现在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中国也有所显现。这个的结果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只能影响金融世界,药效却达不到实体经济的所有部位。

政府的四万亿财政刺激,曾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拉出一道亮丽的增长曲线,但是随着财政开支正常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已经由绚灿走向平淡。此时人们突然意识到民间投资并没有像过去的几个周期那样出现强劲扩张。2010年中国经济的最大意外,在笔者看来是民营企业家不再投资实业了,一夜之间全成为创投专家。工资?升、成本涨、监管趋严,令实业经营愈来愈困难,一年的苦心经营抵不上在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一轮炒作。到了今年,连国营企业也不投资了,大家都去放高利贷。


经济去实业化。过度流动性,带来资产价格的暴涨。对资本回报不切实际的预期,令资金流向投机领域。这个在逐渐制造产业空洞化,令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失衡,将中国推向日本30年前的老路。

银行去中介化、经济去实业化,此时哪怕货币政策有所宽松,经济增长真的可以很快恢复双位数增长吗?中国经济现在最需要的是结构转型,是扭转部门间的失衡,是货币环境的正常化。

笔者并非全面看淡中国经济,但是必须指出经济进入了弱周期这一事实。经济周期就像树木荣枯一样,是经济生活中的一部分。弱周期势必带来一些痛苦,但是这恰恰是结构调整的契机,为下一个上升周期奠定基础。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均进入了增长的弱周期,均在前一段时间超高速的增长之后遭遇到瓶颈。各国经济调整的力度和增长回软的程度不一样,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也各不相同。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增长回落比较温和。打一个比喻,中国的增长跪下来了,不过其他国家则躺下了,相比之下中国还是高个子。但是与自己过往的纪录相比,毫无疑问中国的增长速度会慢下来,企业的盈利水准会降下来。《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914/4582247.shtml

陶冬:银行去中介 经济去实业

2011年09月14日 09:15
来源:国际经济时报

不要预言通胀何时见顶,见顶之后可能还有新顶;不要预言增长何时触底,触底之后也许又有新底。不要预言货币政策何时转松,任何定向宽松估计都是技术性的,货币环境正常化才是今后若干年的主调;不要预言房价何时反弹,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对房价其实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笔者看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弱增长周期,它的背后乃是弱信贷周期、弱出口周期、弱房地产周期、弱中小企业周期。

目前中国经济,除了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化之外,存在着两大症结--银行去中介化和经济去实业化。这两大症结不除,经济很难回到双位数的增长。

许多人认为,现在银根很紧,笔者不以为然。这里有三组数字,比较眼下的金融环境与雷曼倒闭之前的环境,暂且假设雷曼危机前的金融水平处相对正常状态。从贷款及货币供应看,今天的新增贷款GDP比率是20.4%,雷曼前为17.8%;今天的总贷款GDP比率是120%,雷曼前为99%;M2GDP比率,今天为182%,雷曼前为153%。从利率角度看,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雷曼前为7.5%;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雷曼前为4.1%。从这两组数据看,目前的货币环境远松于雷曼倒闭前的水平。

第三组数字则显著不同。今天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1%,雷曼前为17.5%;一月期上海同业拆借利率目前水平也大幅高过三年前的水平。这组数字的确偏紧,不过这仅反映出银行体系内资金短绌,全社会范围内流动性并不差;这仅反映出银行无法将资金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最有需要的企业与个人手中,并不代表金融领域内的投机者缺少资金。

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似乎出现了弱化。当储蓄进入银行,第一个20%被锁进央行的准备金账户,动耽不得。第二个20%借给了地方融资平台,如今只有不断续期才能使贷款不变坏帐,也动耽不得了。第三个20%去了信托基金,央行限制贷款额度,银行便以投资的名义将资金注入信托,最终进入房地产项目,大多资金也被死锁,动耽不得。第四个20%给了大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不缺钱,投资速度也已放缓,于是资金的周转速度下降,货币效率下降。只有最后的20%,仍在银行全权和自由掌控之中。假如一个人的肺部坏死五分之四,他一定跑不快,这便是中国银行[2.92 -0.68% 股吧 研报]业目前的资金分配效率。

银行正在去中介化,在美、欧、日均有发生,现在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中国也有所显现。这个的结果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只能影响金融世界,药效却达不到实体经济的所有部位。

政府的四万亿财政刺激,曾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拉出一道亮丽的增长曲线,但是随着财政开支正常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已经由绚灿走向平淡。此时人们突然意识到民间投资并没有像过去的几个周期那样出现强劲扩张。2010年中国经济的最大意外,在笔者看来是民营企业家不再投资实业了,一夜之间全成为创投专家。工资?升、成本涨、监管趋严,令实业经营愈来愈困难,一年的苦心经营抵不上在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一轮炒作。到了今年,连国营企业也不投资了,大家都去放高利贷。


经济去实业化。过度流动性,带来资产价格的暴涨。对资本回报不切实际的预期,令资金流向投机领域。这个在逐渐制造产业空洞化,令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失衡,将中国推向日本30年前的老路。

银行去中介化、经济去实业化,此时哪怕货币政策有所宽松,经济增长真的可以很快恢复双位数增长吗?中国经济现在最需要的是结构转型,是扭转部门间的失衡,是货币环境的正常化。

笔者并非全面看淡中国经济,但是必须指出经济进入了弱周期这一事实。经济周期就像树木荣枯一样,是经济生活中的一部分。弱周期势必带来一些痛苦,但是这恰恰是结构调整的契机,为下一个上升周期奠定基础。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均进入了增长的弱周期,均在前一段时间超高速的增长之后遭遇到瓶颈。各国经济调整的力度和增长回软的程度不一样,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也各不相同。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增长回落比较温和。打一个比喻,中国的增长跪下来了,不过其他国家则躺下了,相比之下中国还是高个子。但是与自己过往的纪录相比,毫无疑问中国的增长速度会慢下来,企业的盈利水准会降下来。《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914/45822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