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央行新闻收集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55:00
央行:三季度居民炒股意愿降至3年来最低水平


央行9月15日发布的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39.7%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43.1%偏好“储蓄存款”),17.2%倾向于“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存款意愿更高,投资意愿回落。

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比上季提高1.4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央行调查更多内容

今日,央行发布的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偏低,未来上涨预期依然强烈;就业与收入平稳,未来预期谨慎;居民依然感觉当前房价过高,预期未来房价以“稳定”和“继续上涨”为主;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意愿继续升高。

一、物价感受指数

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仍不理想,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4.8%,比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 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26.5%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较上季下降3.5个百分点。

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未来物价预期指数74.8%,比上季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49.6%,较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二、收入感受指数

居民收入增速趋缓,当期收入感受指数50.3%,较上季回落1.8 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54.3%,较上季回落1 个百分点,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不乐观。

三、就业感受指数

居民当期就业感受指数39.1%,比上季下降1.6 个百分点,处于2009 年以来较高水平。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50.2%,较上季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预期下季就业形势“好”或“基本不变”的居民占69.2%,预期“就业差”的占11.9%。

四、储蓄、投资、消费意愿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39.7%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43.1%偏好“储蓄存款”),17.2%倾向于“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存款意愿更高,投资意愿回落。

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比上季提高1.4 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 年以来最低水平。在各类消费中,居民购车意愿高位趋缓,大额商品需求为有监测以来新低,旅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其中,购车意愿为12.9%,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成购车主力;大额商品消费意愿与旅游意愿分别为24.3%和24.2%,较上季分别回落1.6和5.4个百分点。


五、对房价预期与近期购房意愿

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1。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1.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较上季微降0.3个百分点;37.9%的居民预期“上升”,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8%的居民

预期“下降”,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另有13%的居民认为“看不准”,较上季回落1.2个百分点。

未来一季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2%,比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
http://money.163.com/11/0915/09/7E011772002540BQ.html?from=index
责任编辑:NF018(本文来源:证券时报网 ) 央行:三季度居民炒股意愿降至3年来最低水平


央行9月15日发布的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39.7%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43.1%偏好“储蓄存款”),17.2%倾向于“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存款意愿更高,投资意愿回落。

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比上季提高1.4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央行调查更多内容

今日,央行发布的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偏低,未来上涨预期依然强烈;就业与收入平稳,未来预期谨慎;居民依然感觉当前房价过高,预期未来房价以“稳定”和“继续上涨”为主;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意愿继续升高。

一、物价感受指数

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仍不理想,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4.8%,比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 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26.5%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较上季下降3.5个百分点。

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未来物价预期指数74.8%,比上季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49.6%,较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二、收入感受指数

居民收入增速趋缓,当期收入感受指数50.3%,较上季回落1.8 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54.3%,较上季回落1 个百分点,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不乐观。

三、就业感受指数

居民当期就业感受指数39.1%,比上季下降1.6 个百分点,处于2009 年以来较高水平。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50.2%,较上季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预期下季就业形势“好”或“基本不变”的居民占69.2%,预期“就业差”的占11.9%。

四、储蓄、投资、消费意愿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39.7%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43.1%偏好“储蓄存款”),17.2%倾向于“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存款意愿更高,投资意愿回落。

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比上季提高1.4 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 年以来最低水平。在各类消费中,居民购车意愿高位趋缓,大额商品需求为有监测以来新低,旅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其中,购车意愿为12.9%,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成购车主力;大额商品消费意愿与旅游意愿分别为24.3%和24.2%,较上季分别回落1.6和5.4个百分点。


五、对房价预期与近期购房意愿

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1。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1.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较上季微降0.3个百分点;37.9%的居民预期“上升”,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8%的居民

预期“下降”,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另有13%的居民认为“看不准”,较上季回落1.2个百分点。

未来一季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2%,比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
http://money.163.com/11/0915/09/7E011772002540BQ.html?from=index
责任编辑:NF018(本文来源:证券时报网 )
央行调查显示:货币政策趋紧预期“降温”11个百分点

9月15日,根据央行发布的三季度全国银行家、企业家及储户问卷调查,对下季货币政策预期“趋紧”的银行家仍占54.5%。而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仍不理想,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4.8%,较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并且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49.6%,较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维稳几率大

  根据央行调查问卷结果,对于下季货币政策,42.1%的银行家预期将保持现有适度水平,较上季显著上升9个百分点。

  此外,还有3.5%的银行家预期“趋松”,较上季提高2.1个百分点。尽管仍有54.5%的银行家预期 “趋紧”,但其占比已经较上季显著下降11个百分点。同样,对下季利率水平,56.4%的银行家认为将继续 “上升”,较上季下降11.8个百分点;而43.1%的银行家预期与本季“持平”,较上季增加11.5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短期内央行对紧缩政策可能持观望态度。

  此外,三季度当季,企业贷款满意度指数为31.3%,较上季下降1.8个百分点;预期下季贷款“偏紧”的企业家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至39.5%;预期下季借款利率“偏高”的企业家占比提高6.1个百分点至50.6%。

  居民物价上涨预期强烈

  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仍不理想,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4.8%,比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26.5%的居民认为物价 “可以接受”,较上季下降3.5个百分点。

  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健预测,9月份通胀率将保持在6%左右,因为从历史上看,“假期效应”,即中秋节和国庆节通常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推高通胀率。

  事实上,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也依然强烈,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49.6%,较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1.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较上季微降0.3个百分点;37.9%的居民预期 “上升”,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8%的居民预期“下降”,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

http://news.hexun.com/2011-09-16/133416789.html
周小川: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防止经济大波动

2011年9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 发展形势和政策挑战、基金组织改革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和易纲副行长出席了会议。

周小川在发言中指出,上次会议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减弱,经济运行下行风险加大,迫切需要加强全球合作。主要发达国家应尽快出台明晰可信的中期调整战略,提振市场信心,制抵贸易保护主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继续调整结构,增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基金组织应抓住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有关各方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周小川在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过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贸易平衡趋于改善。预计全年经常项目顺差对GDP的比值将进一步明显下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然较强,但短期内也面临物价上涨较快、资本流入较多的挑战。未来,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在谈到基金组织改革时,周小川强调,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入,国际社会对基金组织的作用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基金组织应从寻找此次危机爆发的根源出发,调整监督框架和监督重点。同时,基金组织应继续改善份额和治理结构,尽快推动2010年份额改革一揽子方案的生效,切实保障长期资金的来源,以满足成员国应对危机的需要。此外,基金组织应继续深入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推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多元化,并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控的方向完善。

此前,周小川行长和易纲副行长还分别出席了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第六十五届年会,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G20财长和央行行长晚餐会及G20财政及央行副手会议。(完)

http://finance.qq.com/a/20110925/000285.htm
中国将参与救助欧洲 周小川建议改革IMF表决权

据经济之声报道,在华盛顿举行的今年秋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峰会上,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和央行行长周小川的一举一动都引发世界关注。中方表示,将在解决全球经济危机中发挥正面作用,但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既定方案兑现诺言,提高中国的表决权。


  今年的G20峰会气氛凝重,面临不断恶化的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笼罩这一片阴云。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发言时称,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而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对金砖五国的作用做出回应。

  周小川:我认为,基本上中国会在全球经济从危机中复苏中扮演正面和积极角色,并且能够克服目前的苦难。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魏亮分析了会议背景,认为目前的困难已经无法依靠欧洲和美国自己的力量解决,而本次会议上,中国的态度对全球经济信心的恢复十分关键。

  魏亮:现在这种状况也不是美国一个国家就能解决的,为了抑制这种危机呢实际上在这一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秋季年会,包括20国集团的财长会议,不断地磋商,实际上也就是在防范新一轮空前的危机的出现。

  但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也提醒,既然欧洲美国不能单独解决,仅仅依靠中国也无力回天。

  郭树清:中国在世界确实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是一般的作用,我们就是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就在世界市场的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但是确实也不能把中国的作用估计得过高,因为美国和欧盟加在一起,还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事实上,金砖五国的央行行长也在会议期间进行了磋商,并表示将支持IMF解决欧债危机。不过周小川认为现在提出具体措施还为时尚早。

  周小川:欧元区国家要能够落实7月21日决议,那么现在有些国家还在讨论,还在通过一些程序,来做这个决定,所以你在这个之前,你可以研究,你不好说下一步怎么办。

  谢旭人在大会发言上没有忘记提示,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周小川也表示,希望IMF能按计划提高中国的表决权,完成既定改革措施。

  周小川:他应该落实的时间是2012年春季会,我们强调这一点就是希望这个过程能够按照原来做的承诺和原来的时间表能够顺利实现,不出现意外。

  本次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峰会上,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这金砖五国正在走上国际舞台的核心。随着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发展,我们的话语权也将逐步提升。 (记者何京玉)

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1/09-25/3351806.shtml
央行就美参院通过涉人民币汇率议案立项预案答问


 中新网10月4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美国国会参议院10月3日程序性投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议案》立项预案答记者问。

  该负责人表示,美国国会参议院于10月3日程序性投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议案》立项预案。对此,我们深表遗憾。

  我们认为,全球不平衡问题原因众多,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民币汇率,中美投资和贸易的结构不同、中美储蓄率和消费率不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链分工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等都可能是比汇率更重要的因素。

  近年来,中国坚持“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政策,出台了增加消费、发展服务业、完善社保、卫生、住房、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扩大国内需求。这些措施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改善了国际收支平衡。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稳步下降,2007年该比例为10.1%,2009年、2010年分别降至5.2%和5.2%,2011年上半年为2.8%。去年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灵活性显著增强,如果考虑国内通胀因素,人民币实际汇率已大幅度升值,并趋近均衡水平。实践证明,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也有利于国际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我们将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市场信心有待提振的情况下,一个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外部环境对世界各国来说都至关重要。美国国会参议院此时通过汇率议案不仅解决不了美国储蓄不足、贸易赤字和高失业率等问题,而且可能严重影响中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进程,并可能导致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贸易战。从美国自身的实践教训看,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更容易导致问题的复杂化,对经济复苏和市场信心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希望美国政府、国会和各界有识之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汇率问题进一步升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我们应该维护良好的中美关系发展势头,共同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做出贡献。(完)
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1/10-04/3368454.shtml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破6.35 再创汇改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10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483元,1欧元对人民币8.658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8.2725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586元,1英镑对人民币9.9364元,人民币1元对0.48967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4.9642俄罗斯卢布。http://finance.qq.com/a/20111011/002713.htm
央行回应:对人民币汇率无端指责或严重影响汇率改革

2011年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对人民币汇改的历程和成果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撰写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报告,以事实和数据反驳了美方关于我操纵汇率、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在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10.1%后明显回落,2010年为5.2%,2011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2.8%。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现将该研究报告对外公布,以供各界准确认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和未来改革的方向。http://money.163.com/11/1012/09/7G5GQN3H00253B0H.html?from=index
央行规范人民币FDI结算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境外投资者和银行可依法直接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管理办法》在保持与现行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管理制度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市场化监管思路,切实促进投资便利化。《管理办法》明确,境外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以人民币来华投资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银行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直接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人民币资金结算业务,相关金融服务手续更加便利。

境外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可直接向银行申请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包括用于新设立企业出资、并购境内企业、股权转让以及对现有企业进行增资、提供股东贷款,银行可直接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上述业务。

根据《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将建立信息共享和管理机制,加强事后监管,推动对资金使用的延伸检查,强化银行的风险防范责任。央行将积极稳妥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切实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任晓) http://money.163.com/11/1015/01/7GCARPSC00253B0H.html?from=index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9.80万亿元

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9.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770亿元,同比多增184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562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848亿元,同比少增392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9825亿元,同比少增984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397亿元,同比少137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515亿元,同比少113亿元。


从结构看,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8.0%,同比高1.0个百分点;外币贷款占比4.9%,同比高2.5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10.9%,同比高6.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9%,同比低3.4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10.0%,同比低7.7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8.6%,同比低0.3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3.6%,同比高0.3个百分点。(完)

注: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国债登记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责任编辑:NF016(本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 http://money.163.com/11/1020/15/7GQMNNGE00253B0H.html?from=index


央行就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征求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4日起就《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暂行办法》称,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支付机构可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合作银行。确定作为备付金银行的商业银行,应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或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监管标准。

《暂行办法》明确,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应与支付机构自有资金分户管理。客户备付金应全额存放在备付金银行账户,且只能用于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支付机构以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形式存放客户备付金的,应确保其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的客户备付金足够满足日常支付业务需要,且其在备付金合作银行以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形式存放的客户备付金的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暂行办法》提出,支付机构存放在备付金存管银行的客户备付金不得低于其接受的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50%。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为最近30日内支付机构所有备付金银行账户的日终平均余额。

《暂行办法》所指支付机构,是指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所指客户备付金,是指客户预存或留存在支付机构的货币资金以及由支付机构为客户代收或代付的货币资金。(任晓)

http://finance.people.com.cn/h/2011/1105/c227865-3659966784.html



---------------------------------------------------------------
http://bank.hexun.com/rmyh/玩资金松动吗

央行就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征求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4日起就《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暂行办法》称,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支付机构可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合作银行。确定作为备付金银行的商业银行,应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或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监管标准。

《暂行办法》明确,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应与支付机构自有资金分户管理。客户备付金应全额存放在备付金银行账户,且只能用于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支付机构以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形式存放客户备付金的,应确保其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的客户备付金足够满足日常支付业务需要,且其在备付金合作银行以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形式存放的客户备付金的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暂行办法》提出,支付机构存放在备付金存管银行的客户备付金不得低于其接受的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50%。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为最近30日内支付机构所有备付金银行账户的日终平均余额。

《暂行办法》所指支付机构,是指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所指客户备付金,是指客户预存或留存在支付机构的货币资金以及由支付机构为客户代收或代付的货币资金。(任晓)

http://finance.people.com.cn/h/2011/1105/c227865-3659966784.html



---------------------------------------------------------------
http://bank.hexun.com/rmyh/玩资金松动吗


央行: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合法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16:19  新华网
  如何看待当前民间借贷——专访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王宇、王培伟)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民间借贷有何特点?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风险?政府将如何规范其发展,新华社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问:什么是民间借贷,这一资金拆借行为与正规金融相比有何特点?

  答: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概念,它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泛指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民间借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和个人财富逐步积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正规金融尚不能百分之百满足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相比,民间金融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如信息搜集和加工成本低,手续便捷、方式灵活、交易成本低,灵活的贷款催收方式和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等。可以说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特别是缓解了一些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形成多层次信贷市场,是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一个补充渠道。

  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发展,应该将这类经批准从事专业放贷业务的机构或组织从一般意义的民间借贷主体中分离出来,作为专业放贷人对待。

  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合法性

  问:民间借贷是否符合我国现有法律?什么样的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对于高利贷我国有何相关政策规定?

  答: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构筑了民间借贷合法存在与发展的法律基础和制度环境。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有自由借贷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如果违约,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

  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民间借贷也会伴生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主要由公安、司法等部门通过行政及司法手段予以处罚和打击。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洗钱、金融传销、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

  问:如何界定高利贷行为?对于畸高利率我国如何处罚?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对借贷双方因利率问题产生的争议,如畸高利率等,司法机构可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判定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可依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以高利转贷罪论处。

  民间借贷应规范化阳光化

  问:民间借贷有哪些风险,政府对民间借贷如何规范和管理?

  答: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但是,由于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集资、洗钱犯罪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修订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引导和规范。

  对于民间借贷,应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一是对合理、合法的民间借贷予以保护。二是对投资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借贷活动,各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引导。三是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高利转贷、金融传销、洗钱、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司法部门介入,严厉打击。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试点与完善民间借贷跟踪监测体系,以期为经济决策及宏观调控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各有关部门多年来十分关注和重视培育、发展贷款零售商市场。下一步将致力于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鼓励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满足社会多元化融资需求。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与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金融与法律素质,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注意舆论导向,对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进行必要提示,使社会公众清醒认识到高收益潜藏的高风险,防止发生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引发风险事件。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10/161923446393.shtml

央行: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合法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16:19  新华网
  如何看待当前民间借贷——专访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王宇、王培伟)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民间借贷有何特点?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风险?政府将如何规范其发展,新华社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问:什么是民间借贷,这一资金拆借行为与正规金融相比有何特点?

  答: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概念,它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泛指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民间借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和个人财富逐步积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正规金融尚不能百分之百满足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相比,民间金融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如信息搜集和加工成本低,手续便捷、方式灵活、交易成本低,灵活的贷款催收方式和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等。可以说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特别是缓解了一些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形成多层次信贷市场,是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一个补充渠道。

  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发展,应该将这类经批准从事专业放贷业务的机构或组织从一般意义的民间借贷主体中分离出来,作为专业放贷人对待。

  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合法性

  问:民间借贷是否符合我国现有法律?什么样的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对于高利贷我国有何相关政策规定?

  答: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构筑了民间借贷合法存在与发展的法律基础和制度环境。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有自由借贷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如果违约,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

  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民间借贷也会伴生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主要由公安、司法等部门通过行政及司法手段予以处罚和打击。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洗钱、金融传销、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

  问:如何界定高利贷行为?对于畸高利率我国如何处罚?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对借贷双方因利率问题产生的争议,如畸高利率等,司法机构可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判定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可依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以高利转贷罪论处。

  民间借贷应规范化阳光化

  问:民间借贷有哪些风险,政府对民间借贷如何规范和管理?

  答: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但是,由于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集资、洗钱犯罪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修订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引导和规范。

  对于民间借贷,应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一是对合理、合法的民间借贷予以保护。二是对投资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借贷活动,各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引导。三是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高利转贷、金融传销、洗钱、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司法部门介入,严厉打击。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试点与完善民间借贷跟踪监测体系,以期为经济决策及宏观调控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各有关部门多年来十分关注和重视培育、发展贷款零售商市场。下一步将致力于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鼓励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满足社会多元化融资需求。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与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金融与法律素质,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注意舆论导向,对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进行必要提示,使社会公众清醒认识到高收益潜藏的高风险,防止发生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引发风险事件。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10/161923446393.shtml
央行报告暗示政策重心转向 稳物价首要任务淡出

[导读]流动性管理转向优化,央行报告暗示政策重心转向。专家认为,准备金率下调可期,信贷投放约束将放松。


央行:物价调控不能松懈
来源:东方宽频所属栏目:财经夜行线
记者 刘振冬 北京报道

16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这份重要的政策声明中,许多政策口径发生了较大转变,“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如期加入,而“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一提法则淡出,并首次提出“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分析师表示,稳物价已不是当前政策的首要任务,调结构和稳增长的重要性凸显,宏观政策有必要进行预调微调。下一阶段,政策操作将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以补充外汇占款供应量下降。如果外部环境继续恶化,将促使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提及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参数调整,将有利于放松差别准备金政策对信贷投放的约束。

三季度报告对未来政策展望的表述是,“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此前,在9月30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声明中,央行仍强调“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央行当时表示,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注意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对于上述两个声明中明显的措辞变化,经济学家认为这表明了央行政策重心的转移。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华中炜接受《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既往控制通胀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控制农产品价格,二是管住货币,三是控制总需求,从目前的数据看这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效。现在,物价下行、经济放缓的趋势得以确认,前期货币紧缩的力度也比较大,所以稳物价已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他预测明年CPI在3%至4%。

三季度报告对流动性管理的态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取向变化。报告表示,“继续优化流动性管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资本流动的变化,合理安排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当水平,合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

此前,央行对流动性管理的表述,或是“有效”或是“强化”。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声明中,央行表示,“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在《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表示,“加强流动性管理”。

“对于流动性而言,目前的资本流动发生较大变化,10月份外汇占款大幅下滑,所以流动性管理有必要从‘加强’转向‘优化’,防止货币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华中炜说。

三季度报告还透露了另一个重要调整,即央行将调整差别准备金政策的有关参数。

央行表示,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分析师认为,如果调整有关参数,更大的可能是适度放松差别准备金政策对银行信贷投放的约束。

对于未来的政策操作,华中炜表示,10月央行扩大了M2余额核算口径,加入“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这一调整为央行未来“下调准备金率但同时扩大准备金率缴存范围”的政策组合提供了可能。
http://finance.qq.com/a/20111117/000527.htm
央行首提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存准金率或下调

称CPI同比涨幅有继续回落的可能;货币政策近期已开始逐步微调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昨天,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首次提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对比二季度的措辞,央行并未提及“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控重心发生微妙变化。



央行:货币政策继续稳健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来源:东方宽频所属栏目:财经早班车

物价稳定基础不牢固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作用下,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CPI自8月起连续回落,10月份跌至5.5%。央行认为,8月份以来CPI环比增速显现放缓迹象,目前看同比CPI涨幅有继续回落的可能。若国内外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物价涨幅回落还可能加快。不过央行仍然认为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

“当前物价仍在较高水平,尤其是在全球极度宽松的货币条件仍将持续、前两年国内需求扩张较快的大环境下,通胀预期短期内难以轻易改变。”央行表示。此外,目前经济内在扩张的压力依然存在,物价调控不能松懈,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中国劳动力成本、服务业及非贸易品价格等可能会有持续和刚性上升的过程,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加剧通胀预期,物价对总需求扩张的敏感性也会更强。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宋启超表示,由于前期紧缩的持续,加上食品价格季节性等因素,通胀正处于阶段性的快速下降进程,明年通胀形势将明显好转,中国将告别高通胀时代。

货币政策微妙变化

CPI逐步回落之际,货币政策的方向也发生微妙变化。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于下一阶段调控思路表述中,今年一、二季度报告中重点提出的“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未出现。

央行昨天表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近期,央行已经开始逐步微调货币政策。央票利率连续三期下降,10月份信贷投放环比大幅上涨20%,资金面紧张局面得以缓解。

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调控政策的关注点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从抑制通胀逐步向兼顾经济增长转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已进入前瞻把握和审慎平衡的阶段。
http://finance.qq.com/a/20111117/000970.htm

■ 分析

存准金率下调概率上升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通胀的回落,为政府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提供了空间。近期央行也频频释放微调信号,而专家预测最快今年年底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面临着通胀下降,但经济增速却因为外界形势不明朗和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因素可能迅速下滑的大环境,中国应该尽快放松货币政策,来保证经济的软着陆。他预测央行将很快调降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是关键时间窗口。

国泰君安分析报告指出,1年期央票利率低于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释放了降息的信号,预计接下来将会看到存准率的下调、然后是基准利率的下降。目前年底下调存准率的概率显著上升,而2012年1季度以后存在降息可能。



央行:货币政策继续稳健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来源:东方宽频所属栏目:财经早班车
但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目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时尚早,他表示,但从短期来看,政策完全反转的时机尚未成熟,毕竟目前的通胀率仍高于4%的官方目标。更重要的是,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依然保持在8.5%-9%的水平,政府还没有必要通过降息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全面放松货币政策。野村证券指出,今年内央行将保持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不变,但会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微调。

动态、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方式可能成为央行的首选。央行昨天在报告中也透露“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刘利刚认为,为了给中小企业减负,央行将对中小型银行采取幅度更大的准备金率调降幅度。

■ 相关

央行称目前货币供应适量

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M2增速快速下滑,已经从上年末19.7%的高位回调至今年9月末的13%,市场担心货币供应量的萎缩将影响到经济增长。不过,央行昨天表示,考虑金融创新导致的货币供应量低估,当前的货币总量与实体经济需要基本相适应。

“在上一轮稳健货币政策时期(1998-2007 年)M2增速平均为15.9%,在加入金融创新等因素后,目前实际货币增速只比这一平均水平略低一些。”央行表示,如果再考虑到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货币存量,以及中国经济增速趋稳,那么现在的货币总量与实体经济的需要是基本相适应的。

目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企业与居民投资渠道日渐丰富,分流了企业与居民存款,使货币供应量有所低估,央行也正在逐步扩大M2的统计范围。刚刚公布的10月份M2数据中,央行首次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纳入M2统计范围。

此外,央行还指出,银行表外理财资金、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存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供应。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275亿元,同比增长45.7%。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央行接下来可能将银行表外理财资金、境外金融等机构在境内的存款等数据逐步纳入M2中。(苏曼丽)

全球经济面临三大风险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央行昨天发行的报告指出,欧债危机、美国政治僵局和恶化的金融状况、发达经济体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全球经济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

央行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导致金融市场 持续动荡,若危机进一步向核心国家蔓延,可能引发全球系统性风险,目前欧元区正在会同IMF等国际机构探讨如何加速实施纾困方案,如果危机的救助和处理能取得市场认可的成效,将有助于提振信心,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除了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整顿的政治僵局、持续疲弱的住房市场及不断恶化的金融状况也为全球经济带来风险,目前的状况可能持续抑制美国的复苏势头,从而影响全球经济。此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加剧跨境资本无序流动和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全球金融稳定。

在这种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制定难度加大。央行表示,虽然商品价格近期趋稳,但由于需求较为旺盛,主要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仍有可能维持在高位。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希望加息以抑制通胀上涨,而另一方面由于发达经济体利率普遍较低,加息可能吸引更多热钱涌入。

http://finance.qq.com/a/20111117/000970_1.htm
报告称10月份1800亿“热钱”流出中国


本报讯 欧债危机或已经引发热钱回流欧美。央行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4869万亿元,较9月份减少248.92亿元,这是2007年12月以来外汇占款首次下降。

但专家表示,我国仍然存在资本项目管制,热钱集中大量流出不太可能。

报告称10月1800亿热钱流出

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4869万亿元,据此计算,当月外汇占款下降了248.92亿元,而9月则新增2473亿元。中国前次单月外汇占款下降在2007年12月,当月下降额约2300亿元。

此前因人民币升值和美元疲软令中国面临巨大的“热钱”流入压力,今年前九个月,月均新增外汇占款约3258亿元,较去年月均新增2720亿元继续扩大。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月度外汇占款减少确实罕见,2007年出现此情况是因为财政部用特别国债注资中投所致。

数据显示,10月,中国贸易顺差为170.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83.34亿美元,两者之和约1600亿元。中金公司在最新策略周报中估计,10月热钱的流出规模约1800亿元。

欧美经济动荡“吸走”热钱

赵庆明分析认为,10月份外汇占款减少与国际上看空中国经济,尤其是9月末香港人民币NDF报价出现逆转等因素有关,导致居民更倾向于持有外汇和积极购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因对中国经济增长“硬着陆”、地方债风险的担忧,国际资本可能正流向美元资产寻求避险,而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贬值预期使得一些投机资本逃离中国,这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减少。

中金报告指出,考虑到外需放缓、美元走强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已不大,外汇占款未来将出现趋势性的减少。赵庆明也预测,未来几个月仍有可能出现外汇占款净减少,但由于我国仍然存在资本项目管制,所谓的热钱流出不太可能大量集中发生。

货币政策调控获得更大空间

过去几年央行创造性地推出和发行央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保持流动性的相对稳定。在货币政策微调阶段,作为流动性主要来源之一的外汇占款下降使得进一步放松资金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或呼之欲出。


赵庆明认为,央行外汇占款少增、不增甚至净减少将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创造更大的空间。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央行就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因为当初的上调也主要是为了对冲增量的外汇占款。

去年以来,央行多次调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保持市场合理适度的流动性供给。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外汇占款下降规模较之前每月增加两三千亿相比,作用有限,不会对货币总投放量构成较大影响。货币条件并不会因为外汇占款的减少而发生大的变化,年底前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 苏曼丽 ) 责任编辑:NN044http://news.163.com/11/1122/04/7JEG56G600014AED.html
央行称农信社存准率恢复正常 不能理解为下调

浙江鄞州银行等5家小型农村合作银行下调存准率的消息将连日来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推向了高潮。



央行:农信社存准率恢复正常不能理解为下调
来源:东方宽频所属栏目:财经早班车
昨日有报道称,浙江省鄞州银行等5家小型农村合作银行获准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16.5%下调至16%,自11月25日起生效。

调准预期升温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向浙江、江苏多家银行求证,江苏如皋农信社授信部总经理展爱云、长江商业银行董事长朱惠健、某国有银行浙江温州支行行长的回答均讳莫如深,表示“不清楚”或“未接到此类通知”。

央行从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释放流动性,到传闻中的农村合作银行下调存准率,政策微调似乎正在层层加码。

不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农村合作银行下调存准率“是央行通过调整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参数实现的下调,符合预期,年内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小”。

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宋颂兴教授看来,在物价仍高而信贷资金趋紧的情况下,差别下调存准率是灵活并具有针对性的手段,那些为小微企业、公共保障以及“三农”等薄弱环节信贷服务的一些中小银行的存准率可以适当调降。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也透露出差别化下调存准率的信号,表示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根据各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经营稳健性状况以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对实施近一年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有关调控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本次拿浙江农村合作银行试验,也有试探市场的意思在里面,为银行逐步放松货币政策做准备。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差别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前期运用还是比较利好的,然而这毕竟不是个正常的市场行为,从长远看是不利的。在欧美债危机的冲击下,目前保增长已成为大部分国家的共识。若中国外围环境继续恶化,就有全面调整货币政策的需要。”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仅是恢复正常

面对市场猜测四起,中国人民银行已出面解释。据中国经济网2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表示,浙江省6家农村合作银行将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这一举措不能理解为下调其存款准备金率。

人民银行解释称,近年来,人民银行对农村合作银行实施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每年11月对农村合作银行当年前三季度的信贷情况进行评估,对支农信贷投放力度不能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村合作银行执行比正常水平高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11月25日起,经评估对全国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其中浙江省6家)执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现为16.5%),期限一年。今年11月到期后,人民银行对其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16%)。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http://finance.qq.com/a/20111124/000233.htm
央行确认下调浙江六银行准备金率 流动性将放松


下调

人行确认6家银行取消差别准备金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23日表示,人民银行对浙江省6家农村合作银行恢复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合作银行实施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每年11月对农村合作银行当年前三季度的信贷情况进行评估,对支农信贷投放力度不能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村合作银行执行比正常水平高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11月25日起,经评估对全国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其中浙江省6家)执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现为16.5%),期限一年。今年11月到期后,人民银行对其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16%)。

申银万国银行业分析师倪军表示“此次下调浙江省农信机构的存准率,使其在当前恢复正常存准率,可以理解为央行对丧失信贷造血能力的区域进行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根据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浙江地区出现存款负增长920亿,而贷款增长1246亿元,对此,申银万国银行业分析师推算,浙江地区资金流失至少在2000亿左右。该分析师认为,“全国10月份存款继续负增长,考虑到浙江的经济外向性,浙江金融机构的存款流失应该更加严重。另外,受贷存比考核的限制,浙江省区域性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当前的调控必须保持银行流动性充裕。”

事实上,央行从2004年4月起开始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去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发布的考核办法称,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对考核达标机构实施具有正向激励特征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而正向激励政策就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可按低于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执行”。

但也有分析指出,信贷投放是双向监管,不仅受制于央行的规模控制,还取决于银监会的监管红线。对于浙江省尤其是宁波地区,下调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资金客观上带来的调节效果可能是杯水车薪。“以鄞州银行为例,400亿存款下调0.5%释放资金只有2个亿,因此,根据浙江省三季度的存贷款数据推断,要放松其信贷约束,关键还是看银监会对贷存比的监管态度。”申银万国银行业分析师进一步认为。

浙江银监局副局长包祖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今年第四季度,监管部门加大力度鼓励银行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浙江省地区也不例外,银行除了对小企业授信额度提高之外,还将存量贷款进一步投放到小企业中,总的来看,力度还是很大的。”

扩充

信贷资金宽松迹象明显

事实上,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信贷环境就开始出现宽松迹象。央行统计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5868亿元,同比多增175亿元,且较上一月增加了1168亿元,环比增幅为24.85%。最为明显的是,10月21日至27日这5个工作日内,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信贷猛增600多亿元。

在信贷额度增加的背后,银行信贷投放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今年第四季度,不少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授信额度提高,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浦发银行温州分行10月份新增小企业贷款1.6亿元,其中单户贷款余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新增0.84亿元,新增小微企业授信户数为36户。

另外,继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发行了1100亿元小企业金融债之后,深发展将小企业金融债的额度由此前的2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同时,总额有25亿元的哈尔滨银行小企业金融债也正在等待银监会的审批。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强调,当前银行信贷资金要立足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将允许银行适当扩充信贷资金投放。

同时,近日,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山东、吉林等地调研时表示,“当前货币信贷工作要在保持总量基本稳定、合理适度的基础上着力优化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胡晓炼提出,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根据各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经营稳健性状况以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对调控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并对调控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并且要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三农”、民生等薄弱环节以及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供给。

空间

年末流动性放松力度将加大

从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年末放松流动性还有空间。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负增长248.92亿元。分析人士认为,这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打开了空间,也为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公式相关参数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将与胡晓炼提出的“对调控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不谋而合。

东方证券金麟称,“10月外汇占款下降表明热钱有开始流出的迹象,同时这也预示着银行增量存贷比会进一步恶化。一旦外汇占款进一步下降,银行就将不得不从资金业务抽取流动性来补贴存贷业务。当增量存贷比上升到80%以上后,由于还需要缴纳20%以上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因此存款的现金流已经无法满足信贷的投放,而必须从资金业务上抽取现金流来支持,因此当前的调控政策必须保持银行流动性宽裕。”

从目前国内状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趋势已经显现“这主要是由国内实际消费下降、贸易顺差显著缩小和投资增速下滑三方面造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当前,政府必须调整政策防止经济大幅度放缓,在控制物价上涨也已逐渐淡出第一位调控目标的情况下,最应该解决的是资金结构失衡问题,在未来两个月适当放松货币流动性紧缩力度,增加银行贷款以及财政政策力度。

“从货币政策来看,2011年初政府新增贷款目标是7.5万亿,但截至十月数额才达到5万亿左右。根据十几年来的模式,贷款都是年初大幅投放,下半年投放量很少,11月12月根本不放,而今年11月份新增贷款可能会达到五六千亿。”李扬进一步表示。

尽管今年1至10月,中国财政收入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已提前两个月完成预算目标,并且增速远远超过8%的目标。但是,即使财政支出四季度猛增,财政存款从央行流向商业银行,也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宽裕。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如果国际金融市场 不突然崩溃,出口需求不出现骤降,中国仍然会继续执行政策微调。

此外,11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达到2009年3月以来新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分析称“从分类数据看主要回落动力是内部需求减速,预期的外部需求放缓目前看尚不明显。但外部需求回落会成为下一步主要增速回落因素,内外部需求的同时回落会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当前通胀压力和增长复苏的同步回落,给政策调整以赢得软着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正如王岐山副总理强调‘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接下来市场会同时受到经济数据回落与政策微调的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蔡颖)
http://finance.qq.com/a/20111124/000985.htm
消息称姜建清将接替周小川 对其经济责任审计已完成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 ... 11124/5130414.shtml
凤凰网财经 > 财经资讯 > 内地“金”官大换班 > 正文   站内
2011年11月24日 16:42
来源:财经网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资料图)

知情人士分析,接替周小川的,很可能是工行行长姜建清,“姜赴任央行还存在不确定性,在‘十八大’前应该会有结果”。

【《财经》综合报道】中国新一轮金融人事布局拉开了大幕。随着三大金融监管部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会”主席同时更替,一场期待中的金融新政正在酝酿。

据时代周报报道,在三会换帅之际,63岁的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去留引人关注,“汇改”、“利率市场化”仍是央行未来亟待解决的难题。知情人士分析,接替周小川的,很可能是工行行长姜建清,“姜赴任央行还存在不确定性,在‘十八大’前应该会有结果”。

同时据媒体报道,审计部门已于6月启动了对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的经济责任审计,分多个组对十几个省市分行进行了审计,该审计已于9月底完成。

工行的领导班子一直十分稳定,姜建清主政工行已经长达11年,在其任上,工行完成了股改上市,成为市值最大的银行。各界预计,姜建清调赴新的岗位应只是时间问题。

简历:

姜建清,男,汉族,生于1953年2月。管理学博士。1970年参加“上山下乡”在江西农村务农,后来又到河南一个煤矿工作了3年,1979年回到上海。1993年姜建清出任中国工商银行[4.28 0.94% 股吧 研报]上海市分行副行长,1995年任上海城市合作银行行长,1999年7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2000年2月任党委书记、行长职务,接替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刘廷焕。

姜建清在任工行期间,工行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跻身亚洲最大、全球前五大上市银行。除此之外,工行“A+H模式”是对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将促进工行实现完全市场化经营,并把中国银行[2.90 0.35% 股吧 研报]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行动推向新高峰。“A+H”创造25项历史记录。



央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全面转向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2010年初起,中国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5次。本次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准率,为三年来的首次下调,意味着中国紧缩的货币政策正式转向。

本次下调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由21.5%的历史高位回落至21%,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则降至17.5%。按10月末中国79.21万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计算,本次下调将释放3690.5亿元资金。

中国国家主席HJT于11月12日在APEC峰会上强调,当前形势下中国必须坚定不移保增长、促稳定,尤其是要努力实现强劲增长,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此后,央行发布的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也将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事实上,11月23日,中国央行就已下调浙江省6家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称,获得定向放松的银行此前都是由于支农贷款指标未能完成而被实施了惩罚性上调存准率,本次下调是取消了此前的惩罚,不能把对这些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向正常水平的恢复理解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但分析人士指出,央行选择从农信机构开始下调差别存款准备金,体现了政策适度微调的方向,属于结构性宽松手段。

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和外围经济的下滑,三季度来中国经济下行、通胀回落的趋势明显。汇丰23日发布的11月PMI预览指数跌至48.0,创32个月以来新低。而10月CPI同比增速也连续三个月下滑,回落至为5.5%。机构预计,11月CPI同比增速将进一步降至4.3%-4.5%,通胀回落将为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提供空间。

此外,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减少249亿元,为2008年以来外汇占款首次下降。国泰君安发布报告称,扣除10月170亿美元顺差和83亿美元的FDI后,10月从外汇占款口径计算出来的热钱流出高达293亿美元。目前热钱的流出及货币政策的重新宽松,意味着年底前准备金率随时都有下调可能。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网易财经连线时表示,央行此次下调存准率是为释放部分流动性对冲热钱外流对国内流动性的负面冲击。

接受网易财经连线的多位经济学家认为,存准率未来仍有下调空间。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认为,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存准率还将有2-4次的下调可能,但不会出现频繁大幅下调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由于外汇占款有所下降,预计未来存准率还有2-3次下调可能。

今年历次货币政策调控

时间 措施
1月14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月8日 加息0.25个百分点
2月18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月25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5日 加息0.25个百分点
4月17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5月12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14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7月6日 加息0.25个百分点
12月5日 下调存款金率0.5个百分点
http://money.163.com/11/1130/19/7K4MR0SR00252G50.html


央行公开承认房价拐点初现 担忧恐慌性抛售风险




央行公开承认房价拐点初现

银行和房企能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但担忧引发恐慌性抛售及连锁反应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调查统计司在11月底召集了由中国银监会统计部、10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以及3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中房驰昊公司代表参与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座谈会。央行在昨日发布的会议简报中称,房价拐点已初现端倪,并援引部分商业银行和房企的发言称,其能够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带来的冲击,但担忧房价下跌带来的恐慌性抛售和连锁反应。

这恰与银监会于11月中旬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出的“当季房地产业新增贷款环比首次出现负增长”数据相吻合。

值得关注的是,正值2011年年关,近十个城市的限购政策还有不足一月便到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即将走入下一个窗口期。

银行与开发商能承受房价跌三成

央行昨日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篇《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的新闻稿件中称,该次座谈会于11月24日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央行调查统计司撰写的《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金融业影响的调查报告》。

这两篇报告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有部分参会商业银行代表认为,银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带来的冲击,但是房价下跌20%后会不会诱发恐慌性抛售、抛售现象出现后有关方面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连锁反应,是银行和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

“部分商业银行的表态说明银行也了解房地产市场若出现全面下跌的话,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银行对严重后果还是有担忧的。”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表示,当前楼市降价已蔓延至二手房交易市场,这是楼市不景气的明显标志,下一步房价或将继续调整。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最新数据已显示,11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2018元人民币/平方米,创下了近15个月以来的新低。

关注房企自有资金状况

央行还援引参会代表的话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内房价走势的重要因素。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而言,银行更关注企业自有资金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这项指标比资产负债率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杠杆。

楼市的持续调控已令开发商日益感觉到资金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11月上旬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企业本年资金来源达68429亿元,同比增长20.2%,该增速已连续第二月出现放缓;11月18日发布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显示环比首次下跌0.14个百分点。

11月17日,银监会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也显示,房地产业新增贷款环比首次出现负增长,报告虽未披露当季房地产业新增贷款的具体数额,但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进,目前部分城市房屋销售量已经出现下滑,房价有所回落,土地流拍或底价成交现象明显增多,开发企业资金链趋紧”。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银监会要求银行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变化,增加风险排查和实地走访频度,全面掌握授信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的融资情况,加强对土地、房产等押品的及时估值和持续管理。

今年11月30日,央行突然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首次调降。此举标志货币政策转向拐点出现,始于2010年的一轮紧缩货币政策已阶段性完成,令房地产行业看见了一丝曙光。但人民日报周四文章指出,房地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并不说明楼市调控放松,也难以改变未来房价下降的趋势。

多地严控预售资金

新华社消息称,天津市新修订的《天津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从12月1日正式施行。该办法所称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时,购房人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支付的全部房价款。

天津将对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实行全程监管,监管期限自核发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开始,至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后止。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存入监管账户,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直接收存房价款。每笔预售资金进入监管账户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监管系统申请提取重点监管资金以外的资金,优先用于项目工程有关建设。重点监管资金包括用于支付建筑安装、区内配套建设等费用的预售资金。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石家庄、天津、哈尔滨、广州、青岛等多个城市已陆续开始实行预售资金监管措施。

但是,在市场风传“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变向”的环境下,天津市预售资金管理办法的出台,至少意味着即便中央暂无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也不代表房地产调控缺少操作空间。

业内专家表示,预售资金监管的立意在于控制开发商的现金流,防范烂尾楼的出现,使开发商利用预售资金拿地再开发等高风险行为受到监管。

“一般来讲,开发商在销售楼盘的时候,往往会设立多头账户,让购房的客户将资金汇到不同的账户上面,从而进行避税。而预售资金监管后,所有的售房资金全部汇到一个账户上面,开发商基本没有办法避税,这会大大挤压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一业内人士说道,“实施预售资金监管意味着在开发商已被收紧贷款的环境下,必将影响其资金运用、资金走向和现金流平衡策略。如果政策调整持续,或将促使资金链相对紧张的开发商加快推盘销售,在短期内增加市场供应。”

多城市限购令月内到期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逐步深入,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出现明显松动,房价下行拐点基本明确。作为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效果最显著的一剂猛药,部分城市的限购政策将在今年年底到期。

根据此前全国各地的限购政策来看,包括厦门、福州、海口、青岛、石家庄、合肥、中山、苏州等城市在颁布“限购令”时都曾明确,12月31日为限购政策执行的“有效期限”。

这些限购令即将到期的城市,当地政府至今尚未对明年限购是否继续执行明确表态。青岛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限购政策到期后是否延展,需视国家宏观政策而定。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也称,石家庄“限购令”截止时间暂时定为今年12月31日,并不是说12月31日一到,该政策就完全取消,到时要根据国家政策与市场变化情况综合考虑,确定“限购令”是否需要延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年底部分城市的“限购令”到期后,明年仍将继续执行。比如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主任凌斌就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合肥的限购令明年仍会继续执行,但限贷政策可能会放松。

在房价迎来拐点之际,各地的土地出让计划频现流标。有迹象显示,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开始有所行动。比如,杭州经济开发区近期出台文件,提出对经济开发区企业员工首套购房发放补贴;重庆重提购房退税,强调对首次置业补贴;北京下调土地竞买保证金并放宽交款时限,并放松土地出让中关于保障房的配建条件等。不过,目前地方政府的松绑基本上没有触碰限购与限贷的调控红线。

在此之前,已有广东佛山和四川成都两处地方政府“试水”调控红线而宣告失败的案例。

责任编辑:NF076(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忻尚伦) http://money.163.com/11/1203/04/7KASMP2J00253B0H.html?from=index

央行公开承认房价拐点初现 担忧恐慌性抛售风险




央行公开承认房价拐点初现

银行和房企能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但担忧引发恐慌性抛售及连锁反应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调查统计司在11月底召集了由中国银监会统计部、10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以及3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中房驰昊公司代表参与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座谈会。央行在昨日发布的会议简报中称,房价拐点已初现端倪,并援引部分商业银行和房企的发言称,其能够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带来的冲击,但担忧房价下跌带来的恐慌性抛售和连锁反应。

这恰与银监会于11月中旬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出的“当季房地产业新增贷款环比首次出现负增长”数据相吻合。

值得关注的是,正值2011年年关,近十个城市的限购政策还有不足一月便到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即将走入下一个窗口期。

银行与开发商能承受房价跌三成

央行昨日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篇《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的新闻稿件中称,该次座谈会于11月24日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央行调查统计司撰写的《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金融业影响的调查报告》。

这两篇报告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有部分参会商业银行代表认为,银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带来的冲击,但是房价下跌20%后会不会诱发恐慌性抛售、抛售现象出现后有关方面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连锁反应,是银行和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

“部分商业银行的表态说明银行也了解房地产市场若出现全面下跌的话,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银行对严重后果还是有担忧的。”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表示,当前楼市降价已蔓延至二手房交易市场,这是楼市不景气的明显标志,下一步房价或将继续调整。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最新数据已显示,11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2018元人民币/平方米,创下了近15个月以来的新低。

关注房企自有资金状况

央行还援引参会代表的话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内房价走势的重要因素。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而言,银行更关注企业自有资金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这项指标比资产负债率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杠杆。

楼市的持续调控已令开发商日益感觉到资金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11月上旬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企业本年资金来源达68429亿元,同比增长20.2%,该增速已连续第二月出现放缓;11月18日发布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显示环比首次下跌0.14个百分点。

11月17日,银监会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也显示,房地产业新增贷款环比首次出现负增长,报告虽未披露当季房地产业新增贷款的具体数额,但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进,目前部分城市房屋销售量已经出现下滑,房价有所回落,土地流拍或底价成交现象明显增多,开发企业资金链趋紧”。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银监会要求银行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变化,增加风险排查和实地走访频度,全面掌握授信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的融资情况,加强对土地、房产等押品的及时估值和持续管理。

今年11月30日,央行突然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首次调降。此举标志货币政策转向拐点出现,始于2010年的一轮紧缩货币政策已阶段性完成,令房地产行业看见了一丝曙光。但人民日报周四文章指出,房地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并不说明楼市调控放松,也难以改变未来房价下降的趋势。

多地严控预售资金

新华社消息称,天津市新修订的《天津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从12月1日正式施行。该办法所称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时,购房人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支付的全部房价款。

天津将对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实行全程监管,监管期限自核发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开始,至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后止。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存入监管账户,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直接收存房价款。每笔预售资金进入监管账户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监管系统申请提取重点监管资金以外的资金,优先用于项目工程有关建设。重点监管资金包括用于支付建筑安装、区内配套建设等费用的预售资金。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石家庄、天津、哈尔滨、广州、青岛等多个城市已陆续开始实行预售资金监管措施。

但是,在市场风传“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变向”的环境下,天津市预售资金管理办法的出台,至少意味着即便中央暂无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也不代表房地产调控缺少操作空间。

业内专家表示,预售资金监管的立意在于控制开发商的现金流,防范烂尾楼的出现,使开发商利用预售资金拿地再开发等高风险行为受到监管。

“一般来讲,开发商在销售楼盘的时候,往往会设立多头账户,让购房的客户将资金汇到不同的账户上面,从而进行避税。而预售资金监管后,所有的售房资金全部汇到一个账户上面,开发商基本没有办法避税,这会大大挤压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一业内人士说道,“实施预售资金监管意味着在开发商已被收紧贷款的环境下,必将影响其资金运用、资金走向和现金流平衡策略。如果政策调整持续,或将促使资金链相对紧张的开发商加快推盘销售,在短期内增加市场供应。”

多城市限购令月内到期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逐步深入,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出现明显松动,房价下行拐点基本明确。作为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效果最显著的一剂猛药,部分城市的限购政策将在今年年底到期。

根据此前全国各地的限购政策来看,包括厦门、福州、海口、青岛、石家庄、合肥、中山、苏州等城市在颁布“限购令”时都曾明确,12月31日为限购政策执行的“有效期限”。

这些限购令即将到期的城市,当地政府至今尚未对明年限购是否继续执行明确表态。青岛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限购政策到期后是否延展,需视国家宏观政策而定。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也称,石家庄“限购令”截止时间暂时定为今年12月31日,并不是说12月31日一到,该政策就完全取消,到时要根据国家政策与市场变化情况综合考虑,确定“限购令”是否需要延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年底部分城市的“限购令”到期后,明年仍将继续执行。比如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主任凌斌就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合肥的限购令明年仍会继续执行,但限贷政策可能会放松。

在房价迎来拐点之际,各地的土地出让计划频现流标。有迹象显示,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开始有所行动。比如,杭州经济开发区近期出台文件,提出对经济开发区企业员工首套购房发放补贴;重庆重提购房退税,强调对首次置业补贴;北京下调土地竞买保证金并放宽交款时限,并放松土地出让中关于保障房的配建条件等。不过,目前地方政府的松绑基本上没有触碰限购与限贷的调控红线。

在此之前,已有广东佛山和四川成都两处地方政府“试水”调控红线而宣告失败的案例。

责任编辑:NF076(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忻尚伦) http://money.163.com/11/1203/04/7KASMP2J00253B0H.html?from=index
央行官员泄密牵出内幕 博时等六家机构陷老鼠仓

 【《财经》综合报道】据北京商报称,央行原官员伍超明因泄密被判刑六年。据了解共有15位证券市场人士从伍超明处获取过这些泄密数据,除包括一名学者、一名证券媒体记者和一名央行天津分行人士外,其余12人分别来自6家知名证券投资、管理和咨询机构,这6家机构分别是:博时基金、安信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和财富证券。

  尽管目前尚未有博时基金等6家机构相关老鼠仓的任何证据和指控,不过有律师表示,想要查明其实并不难。“内幕交易一般指三种行为:1、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2、透露内幕信息;3、建议或暗示他人买卖。博时基金等基金证券公司有没有上述情形,是很容易调查的。”广东经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名伟说。

  关于伍超明泄密案,检方的指控表明,伍超明作为央行原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副主任,其任职期间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向15位业内人士故意泄密多达224次,泄密的数据包括当时未公开的CPI等核心宏观经济数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裁定伍超明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这也是目前国内被查实的首例金融监管层高官宏观经济数据泄密的案件。

【作者:《财经》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王娟) http://finance.caijing.com.cn/2011-12-05/111484733.html
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四日触及跌停

网易财经12月5日讯 人民币对美元周一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触及日交易区间下限,由于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出口减弱的担忧不断升温,投资者继续买入美元这一避险货币。

美元开盘触及人民币6.3666元的日交易区间上限,上周五尾盘报人民币6.3597元。某亚洲银行驻上海的交易员表示,受围绕中国金融系统风险(如房价下跌和潜在不良贷款)的担忧影响,有迹象表明资本正持续流出中国市场。

此外,中国央行上调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也对美元构成提振。

中国央行今日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设在人民币6.3349美元,高于上周五的6.3310元。随着经济数据的快速滑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大幅降低,最近两日,尽管央行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走高,但现货市场却并不买账,人民币汇率连续四日出现跌停。11月以来,由于美元的反弹和人民币自身的疲软,中间价基本维持在6.35一带,但在经过上周连续两日超100个基点的反弹后,人民币再度涨至6.34以上。

与中间价的反弹走势相反的是,上周最后三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交易市场出现了连续跌停。

据外汇交易员反映,现在市场买入美元的情况非常普遍。9月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以及避险资金的推崇,美元指数从73.55美元一路反弹至80美元下方,而非美货币走势均趋弱。同时人民币内在面临着出口低迷的压力,特别是11月以来,升值步伐以大为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对欧元区债务危机不断恶化发出警告,避险情绪提升推动国际汇市美元大幅走高。在这一背景下,本周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暂别连续走升势头,出现小幅回落。

http://money.163.com/11/1205/12/7KGRJMBK00253K1I.html?from=index
央行外汇占款8年来首降 10月余额减少893.4亿

12月6日,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新增的10月数据显示,央行10月累积外汇占款余额为23.29万亿元,比9月余额减少了893.4亿元。

这是央行外汇占款近八年来月度余额首次出现下降。远远超过之前公布的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规模。央行此前公布,10月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份至今三年多来的首次负增长。

上次央行外汇占款回落出现在2003年,从当年11月的3.13万亿元回落至12月的2.98万亿元,下降了1450亿元。

对于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大幅下降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受人民币贬值预期和国际资本流出中国有关。

1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却触及6.3666这一日交易区间下限,这也是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触及跌停。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向网易财经表示,由于境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资金开始从境内流出到香港等资金市场套取汇差,人民币在NDF市场的贬值预期使得外资机构的资本流出。

他指出,海外NBF市场做空气氛比较浓,带动境内资金市场贬值;另一方面,在境内市场美元便宜,而在境外套期市场美元显得比较贵,资金流向海外市场套利而出现的套期行为。

东方证券银行业研究员王鸣飞也向网易财经表示,央行外汇占款回落与热钱流出有关。

【何为央行外汇占款与金融机构外汇占款】

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两个市场上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因而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

一是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其中前一种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后一种外汇占款属于整个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购汇行为,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与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相对应,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变化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下的"外汇"一项。我们日常所说的外汇储备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的人民币货币、资金各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中央银行购汇→形成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2、整个银行体系购汇→形成全社会外汇储备→形成社会资金投放。

责任编辑:NF076(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胡雯) http://money.163.com/11/1206/14/ ... om=money?from=index
3000亿美元 中国出手救欧美
(2011-12-10)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工商时报报道,在欧债危机未解、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大增的情势下,根据路透昨(9)日引述北京消息,中国大陆官方已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筹建新的外汇投资机构,初始资本规模约达3,000亿美元,以“华美”及“华欧”两大基金,进军欧美市场。

  中国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将分头对欧美两大市场出手救市,以3,000亿美元投资基金买进欧美资产,协助欧美度过不稳的债务危机。

  而受此刺激,周五原本走势迟缓的欧洲股市精神一振,全面翻扬,德、法等欧洲主要股市涨幅都在1%以上。美股周五也告大涨,道琼指数上扬逾百点。密西根大学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升至67.7,创6月以来新高,也有助涨势。

  周五欧股与欧元走势震荡,主要是因为之前欧盟高峰会寻求化解欧债危机的协议并无新意,使市场失望。不过有专家指出,在该协议中,包括欧元区在内的欧盟国家同意对国际货币基金(IMF)提供贷款,供其对欧元区债务国住行纾困,有助中国与巴西等新兴国家对其伸出援手。专家指出,欧盟此一决定将使中国等新兴国家提供援助意愿升高。

  大陆过去对外投资主力是2007年9月成立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在日前访欧时表示,中投有意投资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基础建设,并且是涉及股权的投资。中投的表态,显示中方将采取新的计划进入欧洲市场。

  而昨日传出由中国人民银行筹设的这家外汇投资机构,目前营运方式不得而知,只知总部将选在上海,并将利用发债方式筹集资金,也就是在中国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然后用筹集的人民币资金从人行或其他银行机构购买外汇用以海外投资。

  报道指出,“华美”及“华欧”这两大基金运作将类似中国外管局在香港设立的投资公司运作的华安基金。华安基金主要投资为海外市场的股票和债券等。

  今年4月人行行长周小川就曾表示,“谁都知道鸡蛋不应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表示中国应设立新投资机构,让巨额外汇存底拥有更好投资收益。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外汇存底余额逾3.2兆美元,曾有讯息,庞大外汇存底中有三分之二投资于美元计价资产。为分散投资风险,已经将五分之一外汇存底投资于欧元资产。

  【记者黄欣、王晓伯/综合报道】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12/taiwan111210c.shtml
央行: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622亿元

一、广义货币增长12.7%,狭义货币增长7.8%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8.14万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当月净投放现金738亿元,同比多投放133亿元。

二、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622亿元,外币贷款增加8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7.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人民币贷款余额54.0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4.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622亿元,同比多增7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3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3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1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1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60亿元。外币贷款余额5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当月外币贷款增加8亿美元。

三、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247亿元,外币存款增加41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8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0%。人民币存款余额7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和6.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247亿元,同比少增262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10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731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3763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当月外币存款增加41亿美元。

四、银行间市场利率明显回落

11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8.08万亿元,日均成交8216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加2.1%。

11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49%,比上月低0.2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52%,比上月低0.23个百分点。

注1:当月数据为初步数。

注2:贷款余额已扣除2011年3月份核销历史政策性财务挂账924亿元。

注3:2011年10月份起,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http://money.163.com/11/1214/15/7L8AL03E00253B0H.html?from=index
证监会央行外汇局等发布小QFII试点办法

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天(16日)联合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允许符合一定资格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作为试点机构,运用其在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在经批准的人民币投资额度内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初期试点额度约为人民币200亿元。

证监会表示,试点初期将从对境内证券市场较为熟悉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做起。其中根据《试点办法》,在投资运作方面,试点机构可以再经批准的投资额度内投资于人民币金融工具,为控制风险,试点初期不少于募集资金规模80%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包括各类债券及固定收益类基金,不超过募集规模20%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及股票类基金。

http://money.163.com/11/1216/18/7LDQ7M58002540BQ.html?from=index
近七成居民认为物价高 购房意愿跌近最低点


2011年第4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

一、物价感受指数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6.5%,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7 和2.7 个百分点。68.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3.2 和5.1 个百分点,29.6%的居民认为“可以接受”,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3.2 和4.9 个百分点。

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大幅回落,未来物价预期指数65.4%,低于上季和去年同期9.4 和16.3 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36.8%,较上季度大幅下降12.8 个百分点。

二、收入感受指数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50.9%,较上季回升0.5 个百分点。目前该指数处于50%临界值以上的较低区间,表明居民收入情况不够理想

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55.3%,较上季提高1 个百分点,主要是中低收入和高收入居民家庭对收入预期的改善带动了该指数的回升。

三、就业感受指数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居民当期就业感受指数39.8%,较上季提高0.7 个百分点,处于2009 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50.6%,较上季提高0.3 个百分点,其中预期下季就业形势“好”或“基本不变”的居民占69.7%,预期“就业差”的占11.4%。

四、储蓄、投资、消费意愿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4%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35.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47.2%偏好“储蓄存款”), 17.6%倾向于“更多消费”。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偏好“房地产投资”的居民为16.5%,较上季大幅下降7.1 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不再是居民的投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投资“基金、理财产品” 22.5%,其他依次为“债券投资” 16.4% “股票投资” 9.7%;其中,债券投资已连续6 个季度上升。在各类消费中,居民购车意愿为13.9%,处于调查以来较高位;大额商品消费意愿与旅游意愿分别为24.8%和20.6%,较上季分别回落0.5 和3.6 个百分点。

五、对房价预期与购房意愿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居民对当前房价感受变化不大,对房价上涨预期出现大幅回落。72.9%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2.8 个百分点。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6.2%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 20.8%的居民预期“下降”,19%的居民预期“上升”,这一比例较上季下降了18.9 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与上海两地居民预期房价下降的比重大增,分别达28.5%和26.8%,较上季各大幅提高14.3 和22.8 个百分点。未来3 个月内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3.9%,比上季小幅下降0.3 个百分点。接近监测以来的最低点(13.2%,2008 年第3 季度)。这一结果表明,目前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房地产调控成效凸显。

http://finance.qq.com/a/20111222/002588.htm
央行:经济热度指数跌破临界值 通胀预期大降

昨日,央行公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银行家、企业家和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一方面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已大幅回落;但另一方面,银行家、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热度有所降低。

这一结果,似乎预示着经济正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通胀得到控制并稳步回落;经济增长即使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也在预期之内。

房地产已非居民投资首选

报告显示,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大幅回落,未来物价预期指数65.4%,低于上季和去年同期9.4个和16.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36.8%,较上季度大幅下降12.8个百分点。

事实上,居民作出上述预期的基础在于CPI在7月达到本轮通胀最高点6.5%之后,即进入下行通道。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CPI降至4.2%,这已经比7月的峰值低了2.3个百分点。

东北证券研究报告称,曾经的高通胀压力在食品、货币和需求三因素共同下拉下,压力明显降低,预计2012年CPI降至3.1%,PPI降至2.1%。

“房地产投资不再是居民的投资首选。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偏好‘房地产投资’的居民为16.5%,较上季大幅下降7.1个百分点。”报告称,取代房地产的是投资“基金、理财产品”22.5%,其他依次为“债券投资”16.4%,“股票投资”9.7%。

从储蓄、投资、消费意愿来看,央行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4%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35.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47.2%偏好“储蓄存款”),17.6%倾向于“更多消费”。

根据央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当前,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为3.5%。这比11月4.2%的CPI低0.7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当前依然处于负利率状态。

经济“偏冷”感受上升

央行对银行家的调查显示,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继续下降,两年来首次跌入临界值50%以下,为48%。其中,23.6%的受访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这比上季度上升11.8 个百分点。

而对企业家的调查也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延续回落趋势,本季较上季下降6个百分点至41.7%,已连续两个季度位于50%的景气临界值以下。受访企业家中,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偏冷”的企业家占比为24.8%,较上季度上升6.7个百分点。

对下季货币政策,56%的银行家预期将保持适度水平;14.4%的银行家预期“趋松”,较上季提高10.9个百分点;29.6%的银行家预期“趋紧”,较上季下降24.8个百分点。

http://finance.qq.com/a/20111223/000276.htm
央行行长: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 减少依赖性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石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5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应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性,同时,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 对几家知名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对危机做出预警颇有微词,与此同时,舆论对于评级机构所用评级程序及模型的科学性均提出质疑。

  “实际上,经济中很多复杂的现象决定了不见得真正就有那样的高人有那样的神仙,能够做的比大家高明很多。”在25日举行的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周小川说。

  周小川建言,对于拥有强大信息搜集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大型金融机构,与其依赖于知名评级机构的结论,不如更多的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的顺周期性和盲目跟风的状况”。

  普遍认为,评级业更倾向于在整个经济周期循环过程中起到顺周期的作用,即“好的时候都说好,坏的时候加重估计”,进而在短期内加大经济波动振幅。

  但周小川也提醒,要减少对评级的依赖,首先要清理各种各样的监管规定和内部规章制度,使之更有利于大型金融机构自主判断。其次,研究改革评级行业的收费模式。从而改变评级行业内部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特别是改变所谓“出钱买评级”的现象。

  周小川同时强调,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甚至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他坦言,这是个中长期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但需要“从脚下做起”。

  据知,近年来,以大公国际为代表的本土评级机构逐渐走向前台。尽管此前,大公国际对于美国、希腊等国家信用风险预警均领先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但其可信度却频遭国际舆论质疑。

  周小川认为,涉及本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评级,如果需要选择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时候,可从制度上规定,至少应是国际与本土评级机构“双模式”的方式进行。同时,应在一些国内空白领域及潜力巨大领域支持国内评级机构发挥更大作用,如债券市场的发展等
http://finance.qq.com/a/20111225/000804.htm
货币政策要有保有压 控制地方基建规模

温--家--宝说,中央已经明确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因时因势进行预调微调,要有紧有松,有保有压。关键是钱要用对地方,要保国家重点项目,保在建续建项目,压缩产能过剩行业,压缩高污染、高耗能和重复建设。有的地方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要加以控制,项目也要有保有压。

http://money.163.com/12/0103/17/7MS496OQ00251OB6.html?from=index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qgjrgzhy.htm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qgjrgzhy.htm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 温对金融改革作部署

http://news.163.com/12/0107/18/7N6EK0LK00014JB6.html
央行:去年新增贷款7.47万亿 M2同比增长13.6%

[导读]央行网站8日发布《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称,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901亿元。其中,M2的增幅低于年初16%的目标。

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3.6 %,狭义货币增长7.9%

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11月末高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8.98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11月末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年净投放现金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

二、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882亿美元

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8.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人民币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比11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4.1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90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4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51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05亿元,同比多增1823亿元。年末外币贷款余额53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全年外币贷款增加882亿美元。

三、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63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494亿美元

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人民币存款余额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11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6.7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6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7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5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300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462亿元。年末外币存款余额27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0%,全年外币存款增加494亿美元。

四、银行间市场利率回落

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96.54万亿元,日均成交7861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5%。

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33%,比11月份低0.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1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37%,比11月份低0.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5个百分点。

五、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08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1109亿元

初步统计,2011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1.56万亿元、5212.7亿元、201.5亿元、907.2亿元。

注1:当月数据为初步数。

注2:年末贷款余额及增量已扣除历史政策性财务挂帐924亿元。

注3:2011年10月份起,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http://finance.qq.com/a/20120108/001481.htm
总理2012年1月6日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6963556.html
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孙国锋在其新书中质疑“贷存比不得超过75% ”规定的合理性
http://money.163.com/12/0111/09/7NFR8P2000254L4P.html
央行:落实差别化房贷政策 满足首次购房需求
记者 刘振冬 北京报道

  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上,央行表示,继续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完善融资机制,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央行表示,按照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则,完善金融市场 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金融监督管理,规范市场健康发展。继续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地发展安全、简单、适用的金融衍生产品,为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创造条件,提高其抵御风险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央行表示,在全面梳理、评估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履职现状基础上,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提升信贷政策导向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

http://finance.qq.com/a/20120208/000648.htm

央行要求满足首次购房家庭贷款需求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央行昨日下午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央行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并提出“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这是央行继住建部之后再次释放满足首套房贷需求的信号,此举使市场对于首套房利率放开的预期进一步增加。

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

在此次央行召开的2012年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上,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指出,2012年金融市场工作要围绕“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和稳健货币政策基本要求展开。

在房贷方面,继续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切实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金融服务,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

今年首套房利率下调

事实上,此前,住建部也曾在2011年底表示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优先保证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该表态随后引发市场对首套房利率放松的猜测。住建部和央行连续释放满足首套房贷款需求的信号之下,市场对于首套房利率放开的预期也在增加。

此前2011年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或1.05倍。但从今年开始,多数银行将首套房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据记者了解,去年三四季度需要等待1-2个月的住房贷款,现在基本在1-2周左右能审批完成。

■ 分析

房产人士称大幅优惠或难兑现

针对央行和住建部“满足首次购房贷款需求”的声音,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期待首套房在基准利率上继续放松不太可能,若有中介提出85折优惠应警惕其无法兑现的风险。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指出,目前北京市场首套房各家银行均可以执行基准,少部分银行针对部分客户再次出现了95及9折的优惠。

他分析说,目前房贷的基准利率为7.05%,3年期的定存为5.0%,5年期的定存利率为5.5%,如果执行85折贷款利率,执行的利率为5.99%,基本接近银行的定存利率。

除非银行必须执行定向的针对刚需首套房贷款的政策,或者是银行有大量的信贷额度,否则银行不可能出现接近亏本的资金利用情况。

新年银行信贷额度相对宽松,以及楼市成交持续低迷被认为是北京首套房利率回归基准甚至略有优惠的原因。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从1月8日开始截至日前1个月时间内,仅有浅山香逸花园一个项目入市,入市住宅240套,开发商和购房者观望气氛上升。(苏曼丽)
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2/02/08/012661967.shtml
央行警示通胀风险 今年M2增长目标定为14%左右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央行将201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定在14%左右,略高于2011年。

  去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2月15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了上述目标。报告对今年1月物价水平CPI大幅超出预期作出分析:“2012年1月CPI涨幅超出市场预期,当前通胀预期还不稳定,尤其是存在劳动力等要素供给趋紧的结构性因素,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都可能会固化通胀预期,并使物价对总需求的变化更为敏感。”

  央行称,前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效果已逐步显现,物价涨幅总体保持回稳态势,但对未来通胀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

  特别分析单月CPI的走势,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较为罕见。这显示央行并不是仅仅以春节因素,或某类商品价格上涨来看待当前物价。

  报告还提出可能推动物价的其它因素,如经济内在扩张的压力依然存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仍将延续,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压力。因而,报告认为“仍有必要防范未来物价出现反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会无条件或自动实现,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自今年以来,市场较多人士预期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但央行迟迟未有行动。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报告的总体判断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央行在重申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也提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

  对于具体工具的使用,报告称,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资本流动的变化,合理安排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当水平,合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灵活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促进经济和价格总水平稳定。■ http://economy.caixin.com/2012-02-15/10035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