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们需要怎样的反思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8:44
<P>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被认为是积极的有益的反思行为,人们认为这种反思行为有助于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国民性,并通过对两者的批判促进两者向现代化演进,当然,这种初衷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这种反思却往往被不正确的方法论扭曲为非理性的宣泄,甚至成为有些人自卑、自渎情结的外在表现,而背离真正科学的反思精神。</P>
<P> 某些使用着不科学的方法进行所谓反思的人往往以鲁迅为榜样,标榜自己是鲁迅批判精神的传承者,可以看出鲁迅在这方面的巨大影响力。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已经成为所谓的民族自我反思精神的典型代表,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评论和批判几乎已经成为关于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定论了,虽然这些批判在当时有过积极的意义,但是其中表现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和个人的局限性和反思方法的缺陷所造成的偏颇,已经为科学地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化和国民性形成了障碍。</P>
<P>我们知道鲁迅是通过其文学作品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观点的.鲁迅的文学作品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无法否认的,其反思和批判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文学终究是文学,不管是小说也好、杂文也好,由于它追求其作品给受者的强烈冲击感,使其对事物的描述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的夸张、变形和对某一片面的刻意强调等等特点,文学作品对事物的描述,是无法当然也不要求其达到对对象的科学阐述的水平,因此对某种事物全面正确的认识,文学的描述不能代替相应的科学研究。同理,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阴暗面的描述自有其文学上的意义,但是代替不了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科学研究。而后人往往把鲁迅的这种文学性的描述所表达的观点,作为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特征的科学结论。某些人以鲁迅的结论作为金科玉律,如有人提出异议,就将此人定性为反对鲁迅的复古主义者,谬之大已。</P>
<P>    由于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影响深远,并深入人心,鲁迅已经被某些以自虐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主张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为主要工作,而又没有鲁迅的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的学术势力协持为人质了,谁反对他们就是反对鲁迅。鲁迅已经成了他们卑劣观点和低下水平的挡箭牌了。君不见以鲁迅精神传承者自居的余杰,却是鼓吹以基督教精神改变中国文化,为美国9.11事件中国人的态度痛心疾首,为北大学生向克林顿尖锐提问深以此为耻的货色。</P>
<P>而以上种种因素将使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科学的认识,和在正确认识和总结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优缺点,促进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铸和升华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消极作用。由于某些人借助鲁迅的巨大影响力兴风作浪,这种消极作用的效果是十分有害的。因此,下文主要通过对鲁迅的某些结论的剖析,揭示这种文学性的批判和反思的非科学性。</P>
<P>    第一、关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P>
<P>1、 鲁迅文学活动的活跃期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他的创作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五四运动的深刻影响。五四运动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反封建是主题之一,而在反封建的过程中,对以儒家思想为首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标志性口号是“打倒孔家店”,由于当时中国相比与西方的极端落后的现实,和学者们急欲改变中国现状的迫切心情,使得学者们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时无法摆脱浮躁、片面性的心态,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掺进更多的主观的、非理性色彩,而客观、理性的批判则少之又少。
  
鲁迅也不例外。鲁迅的成名之作《狂人日记》,提出了一个尖锐的命题:“礼教吃人”,而在《孔乙己》、《祝福》两篇文章则以具体的文学形象的描写为这个命题提供了注解。在这几篇文章中,反映出鲁迅对中国文化消极面的敏感和对其改造的迫切愿望。但是,以科学的方法论来衡量,鲁迅只是看到了儒家思想消极的一面,而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考察对儒家思想的源始主张及其流变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匆忙作出的这个结论是缺乏根据的。对文化下一个结论的前提是必须对这个文化有全面和深刻的研究和认识,不能以偏盖全。而《狂人日记》以其出色的艺术感染力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其(“礼教吃人”)片面的结论的深刻印象,不能以理性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全面地考察一种文化,而只是凭借主观意愿将该文化的某一方面加以文学性的夸大,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以科学结论被接受的。因此不管鲁迅是否客观真实揭示了儒家思想的本质,但是从他由于他的结论的得出是借助文学手段而不是科学的方法论,他的结论是不应该被当作科学结论而被接受的。事实上,西方现代作家如卡夫卡、艾略特等人把现代社会描绘成荒诞的城堡和肃杀的荒原。人们在肯定他们的高度的文学成就时,并没有将他们的文学性描绘当成对现代社会总体的科学的结论,而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社会学和社会哲学去完成,这种区分是十分严格的。</P>
<P> 其实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古典儒家思想家在构建理想社会型态时,在强调尊重基于人性的,有节制的自然欲望的同时,把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的主要的维持力和动力,把等级制作为社会效率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强调的等级制社会不是阶级压迫、阶级斗争的适应性平台,不是使欲望不断扩展延伸的阶梯,而是更强调各阶层社会成员成为指向社会整体利益的特定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的载体,强调了一种各尽所能的奉献精神。社会位置越高,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享受越多。并且强调个人的所为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在这里,孔孟荀探讨了各个社会位置人们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规则,并要求社会成员都能具有自我表现反省的意识。孔孟荀企图以社会稳定、规范,仁爱、公正为目的,将其作为维持人们亲和关系的纽带,并运用“礼”以直观外露的形式强化这种关系,这种等级社会可称为责任和义务的等级制社会。虽然这个关于理想国家的设计没有突出强调人的平等性,但是仍然不失为一种企图超越人类以私欲为维持力和动力的社会型态的伟大构想。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伟大构想致命缺陷是,这种社会的存在和运行完全基于社会各位置成员的主观良知和严格的自省自律,并没有客观化的他律机制保障其存在和运行,因此,当以此构想构建的社会很快就变质,成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的等级社会,人们把社会等级作为实现自身欲望的阶梯,并且为争取更多的利益相互斗争,这种等级制社会可称为利益与权势的等级制社会。</P>
<P> 可见,儒家思想从本源上说是伟大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但是儒家思想也有自身的缺点,并在后世也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了,因此我们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批判一定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区分其精华和糟粕,不要把婴儿和污水一起倒掉,不能以偏激代替理性的分析。</P>
<P> 2、鲁迅的杂文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大意是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在西方大大改变了其社会经济的面貌,而在中国,罗盘被用于风水术,火药被用于制造爆竹,中国人没有用这两项发明于有益于社会的方面。这个论断主要是为了强调中国人缺乏科学精神。但是从科学方法论角度看,这个论断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有意无意的回避,鲁迅没有对历史进行详细的研究后,就得出了这个片面的结论,其实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将这两种技术用于航海和军事的国家。我不知到鲁迅得出这个结论是由于对历史知识的无知,还是为其结论歪曲历史,反正这两者都是不科学的。而后人将鲁迅这种文学性的、不全面掌握历史,或者罔顾历史事实下结论的所谓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学风影响至今,很多人都以鲁迅为榜样对传统文化进行所谓的批判。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不能只凭自己的好恶剪裁历史,对证明自己的材料反复举例,而对不利于自己结论的材料视而不见,这不是科学的精神。</P>
<P>3、还有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的,比如他们以西方的对个人利益和对个体生命的高度重视,来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舍身取义等观念,并认为这是对个人利益和个体生命的粗暴践踏;又比如以西方的美学观念“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来反对中国美学观念“神似高于形式”,(其实艺术的发展早已证明“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是条死胡同)。鲁迅也曾批评过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艺术。其实他们不懂得,各个民族和国家不可能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只要遵守人类的普世伦理准则的价值观完全可以并存,而价值观的优劣对比,应该着眼于其对社会和其它作用对象的,整体的和全局的作用和影响来评判。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价值观可能都能对其作用对象有相似的作用和影响,不存在先进价值观唯一性的普适性证明。比如重视个人利益的美国和重视群体价值的日本和四小龙都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因此,价值观之间不能互为标准评判对方,即使某种价值观被证明对其作用对象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不能以此为标准评判其它的价值观的优劣。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对具体情况的深入研究和考察。</P>
<P>4、还有人盲目信服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带有歧视性的结论,比如黑格尔说中国哲学只是处于前哲学阶段,没有系统性的哲学体系,比如马克思韦伯说中国文化中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因素,中国经济只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等等。其实,这些学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极为肤浅,看黑格尔的论述,他可能只看过《论语》和《老子》,对中国整个的哲学史根本没入门,其实中国哲学早已有了深刻和体系性的逻辑架构,直到今天仍不失其意义,并且其真实的价值还远未发掘出来。比如老庄哲学和理学都是以本质论为核心,而认识论、伦理观、价值观无不围绕本质论展开,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根植于本质论,这种高度的体系化的哲学思维方式,直到德国古典哲学阶段才得以重新显现。而且黑格尔论述的世界哲学史是为了证明其以所谓的“绝对理念”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的正确性,中国和其他东方哲学只能被摆在其哲学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上。马克思韦伯就是为了证明只有新教伦理才能造就资本主义精神,而其它宗教和文化无法造就资本主义精神,才对中国的文化和经济进行评述,但是透过其论述可以发现,他仅仅根据儒家和道家的教条,而没有通过翔实的史料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本身,也就是说,他仅仅通过文化推测现实本身,并以被推测出的现实证明中国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缺乏历史学家应有的严谨精神。其实中国早在宋朝就有了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据宋代西方人在中国泉州旅行的经历写成的《光明之城》的描述看,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商人的竞争精神被推崇,甚至有了女权思想的萌芽。(当然这本书的真伪还有争议,仅供参考)

就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极为浅薄的理解和充满先验论色彩得出的结论被一些国人奉为圭旨,并成为批判中国文化的引用标准。这种风气在学术界很普遍,一些人已经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了。不管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如何,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且可能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使其结论有错误、浅见和偏见的成份,不能简单地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性结论。关键还是要自己从对实际情况的具体研究中得出结论。

    第二、关于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P>
<P>1、鲁迅的《阿Q正传》具有无可争议的高度的艺术性,更以所谓深刻反映中国国民劣根性著称于世,对中国学术界甚至对中国普通民众的自我反省的行为影响至深。人们常常通过列举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中的种种缺点,以为这就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表现。当然鲁迅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否表明阿Q的行为和思想方式特指中国人的劣根性,还是人类共同的缺点,但是从效果看,阿Q的行为和思想方式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真实写照。</P>
<P> 这种这个结论毕竟还是文学性的结论,只能在文学所能表达的领域中有积极作用。而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其实是有本质性错误的,因为所谓的国民劣根性是指该国民众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根深蒂固的,明显有别于或者超出其他国家民众的恶劣特性,因此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从本质上要求进行全人类范围内各个国家国民性的比较性研究,只有通过基于心理学的这种比较性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中国的国民劣根性,而现在通过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中的种种缺点进行单方面举例来揭示国民劣根性的方式是不科学的,而且,从现实看,这样的方法得出的所谓国民劣根性往往揭示了人性的普遍的缺点。比如说:“中国人都有两个眼睛”是否能够作为中国人的特性,需要比较其他国家人的相貌才能下结论,而事实上有两个眼睛是人类的共同特征。</P>
<P> 2、当然,也有人通过几个国家民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比较来归纳中国的国民劣根性,但是很多比较都不是以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到政治经济制度对民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更重要的影响力,而仓促地将比较结果归结于传统文化造成的国民劣根性。比如人们曾经将美国和日本公司员工的勤奋和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的懒惰进行对比,证明懒惰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表现之一,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两者是在完全不同的机制下行为,在这里,企业的管理制度是造成这两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懒惰是同样不可能存在的。同理,人们又将国有企业内复杂的人事关系视为中国人精于窝里斗的证据,其实这同样反映了国有企业基于所有制形成的固有的弊端,而在规范合理的企业制度下,中国企业同样可以形成健康合理的人际关系。</P>
<P> 3、很多比较都不是以在相似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到文明发展水平对民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的影响力,如某些人把今日中国人的一些陋习和西方人的文明举止作比较,得出中国人有聚众喧哗和不爱卫生等等劣根性的陋习,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和西方相比,还处于相对较低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上,同时,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对人民众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更重大影响,因此不能把文明水平不同的群体的行为和思想差异单纯地归结为国民性的差异。他们不知道英国人知道20世纪初还在往地毯上吐痰呢,同理,也不能拿大城市人的文明水平去证明贫困山区的民众的种种陋习是劣根性的表现吧。</P>
<P>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反思传统文化和国民的劣根性,我们决不容忍任何不负责任的自虐性言论打着反思的旗号贬低我们的文化和我们本身。
</P><P>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被认为是积极的有益的反思行为,人们认为这种反思行为有助于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国民性,并通过对两者的批判促进两者向现代化演进,当然,这种初衷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这种反思却往往被不正确的方法论扭曲为非理性的宣泄,甚至成为有些人自卑、自渎情结的外在表现,而背离真正科学的反思精神。</P>
<P> 某些使用着不科学的方法进行所谓反思的人往往以鲁迅为榜样,标榜自己是鲁迅批判精神的传承者,可以看出鲁迅在这方面的巨大影响力。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已经成为所谓的民族自我反思精神的典型代表,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评论和批判几乎已经成为关于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定论了,虽然这些批判在当时有过积极的意义,但是其中表现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和个人的局限性和反思方法的缺陷所造成的偏颇,已经为科学地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化和国民性形成了障碍。</P>
<P>我们知道鲁迅是通过其文学作品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观点的.鲁迅的文学作品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无法否认的,其反思和批判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文学终究是文学,不管是小说也好、杂文也好,由于它追求其作品给受者的强烈冲击感,使其对事物的描述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的夸张、变形和对某一片面的刻意强调等等特点,文学作品对事物的描述,是无法当然也不要求其达到对对象的科学阐述的水平,因此对某种事物全面正确的认识,文学的描述不能代替相应的科学研究。同理,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阴暗面的描述自有其文学上的意义,但是代替不了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科学研究。而后人往往把鲁迅的这种文学性的描述所表达的观点,作为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特征的科学结论。某些人以鲁迅的结论作为金科玉律,如有人提出异议,就将此人定性为反对鲁迅的复古主义者,谬之大已。</P>
<P>    由于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影响深远,并深入人心,鲁迅已经被某些以自虐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主张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为主要工作,而又没有鲁迅的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的学术势力协持为人质了,谁反对他们就是反对鲁迅。鲁迅已经成了他们卑劣观点和低下水平的挡箭牌了。君不见以鲁迅精神传承者自居的余杰,却是鼓吹以基督教精神改变中国文化,为美国9.11事件中国人的态度痛心疾首,为北大学生向克林顿尖锐提问深以此为耻的货色。</P>
<P>而以上种种因素将使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科学的认识,和在正确认识和总结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优缺点,促进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铸和升华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消极作用。由于某些人借助鲁迅的巨大影响力兴风作浪,这种消极作用的效果是十分有害的。因此,下文主要通过对鲁迅的某些结论的剖析,揭示这种文学性的批判和反思的非科学性。</P>
<P>    第一、关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P>
<P>1、 鲁迅文学活动的活跃期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他的创作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五四运动的深刻影响。五四运动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反封建是主题之一,而在反封建的过程中,对以儒家思想为首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标志性口号是“打倒孔家店”,由于当时中国相比与西方的极端落后的现实,和学者们急欲改变中国现状的迫切心情,使得学者们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时无法摆脱浮躁、片面性的心态,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掺进更多的主观的、非理性色彩,而客观、理性的批判则少之又少。
  
鲁迅也不例外。鲁迅的成名之作《狂人日记》,提出了一个尖锐的命题:“礼教吃人”,而在《孔乙己》、《祝福》两篇文章则以具体的文学形象的描写为这个命题提供了注解。在这几篇文章中,反映出鲁迅对中国文化消极面的敏感和对其改造的迫切愿望。但是,以科学的方法论来衡量,鲁迅只是看到了儒家思想消极的一面,而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考察对儒家思想的源始主张及其流变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匆忙作出的这个结论是缺乏根据的。对文化下一个结论的前提是必须对这个文化有全面和深刻的研究和认识,不能以偏盖全。而《狂人日记》以其出色的艺术感染力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其(“礼教吃人”)片面的结论的深刻印象,不能以理性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全面地考察一种文化,而只是凭借主观意愿将该文化的某一方面加以文学性的夸大,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以科学结论被接受的。因此不管鲁迅是否客观真实揭示了儒家思想的本质,但是从他由于他的结论的得出是借助文学手段而不是科学的方法论,他的结论是不应该被当作科学结论而被接受的。事实上,西方现代作家如卡夫卡、艾略特等人把现代社会描绘成荒诞的城堡和肃杀的荒原。人们在肯定他们的高度的文学成就时,并没有将他们的文学性描绘当成对现代社会总体的科学的结论,而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社会学和社会哲学去完成,这种区分是十分严格的。</P>
<P> 其实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古典儒家思想家在构建理想社会型态时,在强调尊重基于人性的,有节制的自然欲望的同时,把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的主要的维持力和动力,把等级制作为社会效率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强调的等级制社会不是阶级压迫、阶级斗争的适应性平台,不是使欲望不断扩展延伸的阶梯,而是更强调各阶层社会成员成为指向社会整体利益的特定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的载体,强调了一种各尽所能的奉献精神。社会位置越高,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享受越多。并且强调个人的所为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在这里,孔孟荀探讨了各个社会位置人们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规则,并要求社会成员都能具有自我表现反省的意识。孔孟荀企图以社会稳定、规范,仁爱、公正为目的,将其作为维持人们亲和关系的纽带,并运用“礼”以直观外露的形式强化这种关系,这种等级社会可称为责任和义务的等级制社会。虽然这个关于理想国家的设计没有突出强调人的平等性,但是仍然不失为一种企图超越人类以私欲为维持力和动力的社会型态的伟大构想。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伟大构想致命缺陷是,这种社会的存在和运行完全基于社会各位置成员的主观良知和严格的自省自律,并没有客观化的他律机制保障其存在和运行,因此,当以此构想构建的社会很快就变质,成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的等级社会,人们把社会等级作为实现自身欲望的阶梯,并且为争取更多的利益相互斗争,这种等级制社会可称为利益与权势的等级制社会。</P>
<P> 可见,儒家思想从本源上说是伟大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但是儒家思想也有自身的缺点,并在后世也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了,因此我们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批判一定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区分其精华和糟粕,不要把婴儿和污水一起倒掉,不能以偏激代替理性的分析。</P>
<P> 2、鲁迅的杂文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大意是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在西方大大改变了其社会经济的面貌,而在中国,罗盘被用于风水术,火药被用于制造爆竹,中国人没有用这两项发明于有益于社会的方面。这个论断主要是为了强调中国人缺乏科学精神。但是从科学方法论角度看,这个论断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有意无意的回避,鲁迅没有对历史进行详细的研究后,就得出了这个片面的结论,其实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将这两种技术用于航海和军事的国家。我不知到鲁迅得出这个结论是由于对历史知识的无知,还是为其结论歪曲历史,反正这两者都是不科学的。而后人将鲁迅这种文学性的、不全面掌握历史,或者罔顾历史事实下结论的所谓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学风影响至今,很多人都以鲁迅为榜样对传统文化进行所谓的批判。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不能只凭自己的好恶剪裁历史,对证明自己的材料反复举例,而对不利于自己结论的材料视而不见,这不是科学的精神。</P>
<P>3、还有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的,比如他们以西方的对个人利益和对个体生命的高度重视,来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舍身取义等观念,并认为这是对个人利益和个体生命的粗暴践踏;又比如以西方的美学观念“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来反对中国美学观念“神似高于形式”,(其实艺术的发展早已证明“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是条死胡同)。鲁迅也曾批评过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艺术。其实他们不懂得,各个民族和国家不可能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只要遵守人类的普世伦理准则的价值观完全可以并存,而价值观的优劣对比,应该着眼于其对社会和其它作用对象的,整体的和全局的作用和影响来评判。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价值观可能都能对其作用对象有相似的作用和影响,不存在先进价值观唯一性的普适性证明。比如重视个人利益的美国和重视群体价值的日本和四小龙都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因此,价值观之间不能互为标准评判对方,即使某种价值观被证明对其作用对象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不能以此为标准评判其它的价值观的优劣。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对具体情况的深入研究和考察。</P>
<P>4、还有人盲目信服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带有歧视性的结论,比如黑格尔说中国哲学只是处于前哲学阶段,没有系统性的哲学体系,比如马克思韦伯说中国文化中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因素,中国经济只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等等。其实,这些学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极为肤浅,看黑格尔的论述,他可能只看过《论语》和《老子》,对中国整个的哲学史根本没入门,其实中国哲学早已有了深刻和体系性的逻辑架构,直到今天仍不失其意义,并且其真实的价值还远未发掘出来。比如老庄哲学和理学都是以本质论为核心,而认识论、伦理观、价值观无不围绕本质论展开,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根植于本质论,这种高度的体系化的哲学思维方式,直到德国古典哲学阶段才得以重新显现。而且黑格尔论述的世界哲学史是为了证明其以所谓的“绝对理念”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的正确性,中国和其他东方哲学只能被摆在其哲学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上。马克思韦伯就是为了证明只有新教伦理才能造就资本主义精神,而其它宗教和文化无法造就资本主义精神,才对中国的文化和经济进行评述,但是透过其论述可以发现,他仅仅根据儒家和道家的教条,而没有通过翔实的史料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本身,也就是说,他仅仅通过文化推测现实本身,并以被推测出的现实证明中国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缺乏历史学家应有的严谨精神。其实中国早在宋朝就有了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据宋代西方人在中国泉州旅行的经历写成的《光明之城》的描述看,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商人的竞争精神被推崇,甚至有了女权思想的萌芽。(当然这本书的真伪还有争议,仅供参考)

就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极为浅薄的理解和充满先验论色彩得出的结论被一些国人奉为圭旨,并成为批判中国文化的引用标准。这种风气在学术界很普遍,一些人已经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了。不管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如何,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且可能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使其结论有错误、浅见和偏见的成份,不能简单地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性结论。关键还是要自己从对实际情况的具体研究中得出结论。

    第二、关于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P>
<P>1、鲁迅的《阿Q正传》具有无可争议的高度的艺术性,更以所谓深刻反映中国国民劣根性著称于世,对中国学术界甚至对中国普通民众的自我反省的行为影响至深。人们常常通过列举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中的种种缺点,以为这就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表现。当然鲁迅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否表明阿Q的行为和思想方式特指中国人的劣根性,还是人类共同的缺点,但是从效果看,阿Q的行为和思想方式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真实写照。</P>
<P> 这种这个结论毕竟还是文学性的结论,只能在文学所能表达的领域中有积极作用。而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其实是有本质性错误的,因为所谓的国民劣根性是指该国民众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根深蒂固的,明显有别于或者超出其他国家民众的恶劣特性,因此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从本质上要求进行全人类范围内各个国家国民性的比较性研究,只有通过基于心理学的这种比较性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中国的国民劣根性,而现在通过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中的种种缺点进行单方面举例来揭示国民劣根性的方式是不科学的,而且,从现实看,这样的方法得出的所谓国民劣根性往往揭示了人性的普遍的缺点。比如说:“中国人都有两个眼睛”是否能够作为中国人的特性,需要比较其他国家人的相貌才能下结论,而事实上有两个眼睛是人类的共同特征。</P>
<P> 2、当然,也有人通过几个国家民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比较来归纳中国的国民劣根性,但是很多比较都不是以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到政治经济制度对民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更重要的影响力,而仓促地将比较结果归结于传统文化造成的国民劣根性。比如人们曾经将美国和日本公司员工的勤奋和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的懒惰进行对比,证明懒惰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表现之一,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两者是在完全不同的机制下行为,在这里,企业的管理制度是造成这两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懒惰是同样不可能存在的。同理,人们又将国有企业内复杂的人事关系视为中国人精于窝里斗的证据,其实这同样反映了国有企业基于所有制形成的固有的弊端,而在规范合理的企业制度下,中国企业同样可以形成健康合理的人际关系。</P>
<P> 3、很多比较都不是以在相似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到文明发展水平对民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的影响力,如某些人把今日中国人的一些陋习和西方人的文明举止作比较,得出中国人有聚众喧哗和不爱卫生等等劣根性的陋习,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和西方相比,还处于相对较低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上,同时,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对人民众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更重大影响,因此不能把文明水平不同的群体的行为和思想差异单纯地归结为国民性的差异。他们不知道英国人知道20世纪初还在往地毯上吐痰呢,同理,也不能拿大城市人的文明水平去证明贫困山区的民众的种种陋习是劣根性的表现吧。</P>
<P>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反思传统文化和国民的劣根性,我们决不容忍任何不负责任的自虐性言论打着反思的旗号贬低我们的文化和我们本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