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入侵法国的战术运用,以及被夸大的敦刻尔克胜利大撤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55:38






现在的人可能看经济书得多,看军事书的少。
为了读者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用goole地图制作了一张,德国入侵法国前的兵力部署及进攻路线图(各位球迷,你看这张图像不像球场前锋跑动示意图),并在网上查到一张(也是我查到的唯一的一张)德国入侵路线图以及法国的兵力部署图。
一   进攻法国
我们先看第一张示意图,
德国将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军,
1.        其右翼的B集团军28个师对应荷兰的10个师及比利时的22个师,比例基本为1:1。同时比利时过度自信拒绝英法联军进驻本国,从而使英法联军只能远离此战场,为以后英法联军驰援比利时被德国切断后路打下伏笔。

2.        中路的A集团军44个师,也是德国的主攻方向,对应法国第一集团军(51个师)的右翼,具体数量没有查到相应的资料,我估计可能为其集团军兵力的1/2---1/3也就是17到25个师,比例为2:1强,为以后“倍则分之”创造了条件
德国的主攻方向为中路的A集团军,从兵力部署上看法国已经处于劣势,同时德国又利用法国人对阿登山区的过度自信而疏于防范的弱点,为法国的失败埋下祸根。在德军强渡马斯河攻占色当之后急速向西推进切断了增援比利时的英法联军与B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将联军合围于敦刻尔克,

3.        而德国左翼用于牵制的C集团军为17个师,负责佯动主要就是牵制法军,法国方面为43个师比例为1:2弱,此犯“守则不足”之忌,而这43个师后来还拒绝向西面抽调兵力。
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德国的得意之作,也是法国的最大败笔,德国用17个师牵制了法国近一半的兵力,我就纳闷,法国有那么坚固的大栅栏为何还要投入那么大的兵力,唯一的解释就是贝当吃错药了。
4.        后备军 德国47个师  法国9个师  比例为5:1。德国方面高达1/3的机动比例,为多变的战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而法国方面仅为1/10。这也就是甘末林在回答丘吉尔追问预备队在哪里时只能耸耸肩而已。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战术上英法联军已经棋错一着,内部协调又相互掣肘,而德国在小胡子的调教下,士气上可是“上下同欲”,联军岂有不败之理。
       二     敦刻尔克撤退
至于小胡子为何不乘胜攻击敦刻尔克,我认为他是不敢打,原因有两点,军事上的顾虑,心理上的不知彼此和准备不足。
首先军事上的顾虑,我们从第一张示意图上可以看到法国兵力部署,在德国从色当急速向西推进完成包围敦刻尔克的时候,法国在德军南部还有第一集团军的10个师,以及在马奇诺防线后的第三集团军18个师再加上溃退下拉大约10个师,约有兵力38个师,如果德军全力攻击敦刻尔克,将会为法国组织起这38个师提供有效的时间,那将对德军A集团军造成极大的威胁,再者说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那是困兽,穷寇莫追,困兽莫斗这的道理小胡子应当知道,
再者心理上的两个没想到,没想到自己的部队士气那么高,没想到法国的战时协调能力这么差,与一战时的法国是天壤之别。
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毕,而6月3日德国向法国全面发起进攻,从之一点也可以看出,在敦刻尔克的联军已经不对德军的A集团军构成军事压力之后,小胡子才敢对法国实施下一步战役。因此可以说,小胡子是从军事上的考虑,故意放走英法联军的。
如果联军方面能将南部的38个师的兵力组织起来,敦刻尔克再加以配合,二战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但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战后的宣传故意夸大敦刻尔克大撤退,说什么上下同心完成这一壮举,只不过是英法政治家为自己的不作为找的借口和托词而已。



W020100522777381504470.jpg (63.37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图2

2011-7-10 00:41 上传



德国入侵法国.JPG (138.89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图1

2011-7-10 00:41 上传



现在的人可能看经济书得多,看军事书的少。
为了读者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用goole地图制作了一张,德国入侵法国前的兵力部署及进攻路线图(各位球迷,你看这张图像不像球场前锋跑动示意图),并在网上查到一张(也是我查到的唯一的一张)德国入侵路线图以及法国的兵力部署图。
一   进攻法国
我们先看第一张示意图,
德国将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军,
1.        其右翼的B集团军28个师对应荷兰的10个师及比利时的22个师,比例基本为1:1。同时比利时过度自信拒绝英法联军进驻本国,从而使英法联军只能远离此战场,为以后英法联军驰援比利时被德国切断后路打下伏笔。

2.        中路的A集团军44个师,也是德国的主攻方向,对应法国第一集团军(51个师)的右翼,具体数量没有查到相应的资料,我估计可能为其集团军兵力的1/2---1/3也就是17到25个师,比例为2:1强,为以后“倍则分之”创造了条件
德国的主攻方向为中路的A集团军,从兵力部署上看法国已经处于劣势,同时德国又利用法国人对阿登山区的过度自信而疏于防范的弱点,为法国的失败埋下祸根。在德军强渡马斯河攻占色当之后急速向西推进切断了增援比利时的英法联军与B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将联军合围于敦刻尔克,

3.        而德国左翼用于牵制的C集团军为17个师,负责佯动主要就是牵制法军,法国方面为43个师比例为1:2弱,此犯“守则不足”之忌,而这43个师后来还拒绝向西面抽调兵力。
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德国的得意之作,也是法国的最大败笔,德国用17个师牵制了法国近一半的兵力,我就纳闷,法国有那么坚固的大栅栏为何还要投入那么大的兵力,唯一的解释就是贝当吃错药了。
4.        后备军 德国47个师  法国9个师  比例为5:1。德国方面高达1/3的机动比例,为多变的战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而法国方面仅为1/10。这也就是甘末林在回答丘吉尔追问预备队在哪里时只能耸耸肩而已。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战术上英法联军已经棋错一着,内部协调又相互掣肘,而德国在小胡子的调教下,士气上可是“上下同欲”,联军岂有不败之理。
       二     敦刻尔克撤退
至于小胡子为何不乘胜攻击敦刻尔克,我认为他是不敢打,原因有两点,军事上的顾虑,心理上的不知彼此和准备不足。
首先军事上的顾虑,我们从第一张示意图上可以看到法国兵力部署,在德国从色当急速向西推进完成包围敦刻尔克的时候,法国在德军南部还有第一集团军的10个师,以及在马奇诺防线后的第三集团军18个师再加上溃退下拉大约10个师,约有兵力38个师,如果德军全力攻击敦刻尔克,将会为法国组织起这38个师提供有效的时间,那将对德军A集团军造成极大的威胁,再者说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那是困兽,穷寇莫追,困兽莫斗这的道理小胡子应当知道,
再者心理上的两个没想到,没想到自己的部队士气那么高,没想到法国的战时协调能力这么差,与一战时的法国是天壤之别。
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毕,而6月3日德国向法国全面发起进攻,从之一点也可以看出,在敦刻尔克的联军已经不对德军的A集团军构成军事压力之后,小胡子才敢对法国实施下一步战役。因此可以说,小胡子是从军事上的考虑,故意放走英法联军的。
如果联军方面能将南部的38个师的兵力组织起来,敦刻尔克再加以配合,二战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但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战后的宣传故意夸大敦刻尔克大撤退,说什么上下同心完成这一壮举,只不过是英法政治家为自己的不作为找的借口和托词而已。

我想小胡子是想通过海军和空军阻截住英法撤军,准备一锅端了,只可惜他错误的估计了英国的海军潜力,或者说英国民间的潜力,短时间把英法联军全部撤出,从这点来说,的确是奇迹,放在今天也不可想象。另外胡子另一个失误是自己海军的薄弱,如果当时德国水面舰艇还有日德兰海战那样的力量的话,敦克尔克撤退只是一个笑话。

jy00244743 发表于 2011-7-10 08:08
我想小胡子是想通过海军和空军阻截住英法撤军,准备一锅端了,只可惜他错误的估计了英国的海军潜力,或者说 ...

本来就是个笑话
胜利大撤退真阴弟TM有脸说啊!和千古空一格公的胜利转进有和分别?换成在中华文明圈早被喷死了。还胜利大撤退…
jy00244743 发表于 2011-7-10 08:08
我想小胡子是想通过海军和空军阻截住英法撤军,准备一锅端了,只可惜他错误的估计了英国的海军潜力,或者说 ...

本来就是个笑话
胜利大撤退真阴弟TM有脸说啊!和千古空一格公的胜利转进有和分别?换成在中华文明圈早被喷死了。还胜利大撤退…
jy00244743 发表于 2011-7-10 08:08
我想小胡子是想通过海军和空军阻截住英法撤军,准备一锅端了,只可惜他错误的估计了英国的海军潜力,或者说 ...
从德国在挪威北部海军惨败的表现,以及随后对英国的空战来看,小胡子压根就没有指望他的海军
戈林胖子夸下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