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总师:已完成2030年动力发展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23:28
航空发动机事业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只有甘于吃苦、勤于奉献,才能在广大科技人员中树立起先进形象,带动和形成一支甘于吃苦和乐于奉献的、过硬的科技人员队伍。”中航工业动力所总设计师、副所长刘永泉这样定义领导干部的先进性,而他也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荣获了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

近年来,动力所随着多型号研制并行开展,各项科研任务资源使用冲突加剧。刘永泉作为主持全所科研管理的领导,他大力倡导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率。他深知一个协调、完善的科研管理环境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动力所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建成科研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建立所长协调例会制度,深入推进矩阵式项目管理,倡导设计、加工、装配、试验、管理精细化,试点开展量化考核等,极大地推动了全所科研管理水平的跃升。

刘永泉在领导型号攻关任务中,统一思想,理顺技术思路,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内外的技术优势,集思广益,先后组织提出了多个技术方案;他高度关注研制进展,深入科研一线,及时了解情况,科学组织攻关方案的实施。在发动机研制遇到困难、科研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他顾全大局,果断决定,全力保障发动机的研制节点,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将人力、物力尽可能全部投入到发动机研制中,他和参研同事们夜以继日艰苦努力下,发动机攻关方案得到较好的实施。

在刘永泉的主持下,动力所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机网络和软硬件系统,加速搭建技术平台。研究所陆续投入使用了高性能并行计算机、200多台工作站;完成开发并应用了以PDM技术为平台的发动机数字化设计系统;建设并顺利运行了所综合办公(OA)系统和物资管理等系统;在试制工厂广泛应用ERP系统等,明显改善了发动机设计手段。其中,PDM技术的应用已居行业内领先地位。刘永泉始终致力于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发动机核心技术的融合,他推动信息化建设顶层规划的完善,协调各系统功能开发和实际应用。组织开展门户系统、设计与制造协同平台、资源管理、试验数据管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等项目建设,实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平台二期、发动机实物技术状态管理系(AMRO)上线运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发动机研制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刘永泉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动力所2030年及“十二五”航空动力发展规划,制定了所内各专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他大胆启用优秀青年技术骨干,放手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尽快掌握专业技术,他是年轻人的好榜样和好老师,一支年轻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刘永泉大力倡导知识管理,组织科研人员不断积累、挖掘、共享和传承发动机研制中积累的宝贵知识,总结发动机研制使用故障和经验教训。他以身作则,亲历亲为,撰写《某型发动机研制使用经验总结与启示》,为推动自主研制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动力所的知识管理制度及规划不断完善,开通了知识管理系统平台,设立了基层知识管理人员,所的知识管理稳步推进。

刘永泉坚持以“完成一个型号,培养一批人才”为指导思想,结合重点型号研制任务,给年轻技术人员以实践锻炼的机会,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凝聚和稳定人才队伍。从设计人员、专业组长、主任、副总师到总设计师,通过发动机型号的研制,一大批年轻人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迅速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进行科学实践,通过实践成长起来的队伍最可宝贵的。

刘永泉以动力所的持续发展为己任,积极筹划加强所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有实践经验老同志的作用,参与培养选拔了一批年轻的副总师和青年干部,为我国今后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准备了人才力量。(栋宣)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6/02/6782407_0.shtml“航空发动机事业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只有甘于吃苦、勤于奉献,才能在广大科技人员中树立起先进形象,带动和形成一支甘于吃苦和乐于奉献的、过硬的科技人员队伍。”中航工业动力所总设计师、副所长刘永泉这样定义领导干部的先进性,而他也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荣获了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

近年来,动力所随着多型号研制并行开展,各项科研任务资源使用冲突加剧。刘永泉作为主持全所科研管理的领导,他大力倡导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率。他深知一个协调、完善的科研管理环境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动力所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建成科研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建立所长协调例会制度,深入推进矩阵式项目管理,倡导设计、加工、装配、试验、管理精细化,试点开展量化考核等,极大地推动了全所科研管理水平的跃升。

刘永泉在领导型号攻关任务中,统一思想,理顺技术思路,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内外的技术优势,集思广益,先后组织提出了多个技术方案;他高度关注研制进展,深入科研一线,及时了解情况,科学组织攻关方案的实施。在发动机研制遇到困难、科研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他顾全大局,果断决定,全力保障发动机的研制节点,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将人力、物力尽可能全部投入到发动机研制中,他和参研同事们夜以继日艰苦努力下,发动机攻关方案得到较好的实施。

在刘永泉的主持下,动力所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机网络和软硬件系统,加速搭建技术平台。研究所陆续投入使用了高性能并行计算机、200多台工作站;完成开发并应用了以PDM技术为平台的发动机数字化设计系统;建设并顺利运行了所综合办公(OA)系统和物资管理等系统;在试制工厂广泛应用ERP系统等,明显改善了发动机设计手段。其中,PDM技术的应用已居行业内领先地位。刘永泉始终致力于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发动机核心技术的融合,他推动信息化建设顶层规划的完善,协调各系统功能开发和实际应用。组织开展门户系统、设计与制造协同平台、资源管理、试验数据管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等项目建设,实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平台二期、发动机实物技术状态管理系(AMRO)上线运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发动机研制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刘永泉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动力所2030年及“十二五”航空动力发展规划,制定了所内各专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他大胆启用优秀青年技术骨干,放手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尽快掌握专业技术,他是年轻人的好榜样和好老师,一支年轻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刘永泉大力倡导知识管理,组织科研人员不断积累、挖掘、共享和传承发动机研制中积累的宝贵知识,总结发动机研制使用故障和经验教训。他以身作则,亲历亲为,撰写《某型发动机研制使用经验总结与启示》,为推动自主研制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动力所的知识管理制度及规划不断完善,开通了知识管理系统平台,设立了基层知识管理人员,所的知识管理稳步推进。

刘永泉坚持以“完成一个型号,培养一批人才”为指导思想,结合重点型号研制任务,给年轻技术人员以实践锻炼的机会,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凝聚和稳定人才队伍。从设计人员、专业组长、主任、副总师到总设计师,通过发动机型号的研制,一大批年轻人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迅速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进行科学实践,通过实践成长起来的队伍最可宝贵的。

刘永泉以动力所的持续发展为己任,积极筹划加强所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有实践经验老同志的作用,参与培养选拔了一批年轻的副总师和青年干部,为我国今后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准备了人才力量。(栋宣)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6/02/6782407_0.shtml
新闻无聊
2030的远景规划啊
2030的远景规划啊
规划容易落实难,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不是白叫的。
希望可以做到
按照我的惯例,能实现70%就很好啦
还是得靠606啊 目前是最强大的研究所
太长了 看得头晕啊
有远景规划的好处就是,好让元老院掏银子~~
有机会,有目标
LZ图怎么没有转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