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和中航发动机签“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协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20:01
北航和中航发动机签“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协议


2012-10-25 作者: 来源:北航  

“中航发动机”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国安和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张广军副校长讲话中航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讲话10月24日,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发动机”)与我校在新主楼会
“中航发动机”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国安和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张广军副校长讲话 中航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讲话 10月24日,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发动机”)与我校在新主楼会议中心签署了“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联合培养协议”。中航工业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我校副校长张广军出席了签约仪式,“中航发动机”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国安和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简称“发动机定制班”)是中航发动机和北航瞄准未来航空发动机人才储备的全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北航研究生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中航发动机的倡导和共同努力下,2012年完成了第一届定制班的招生,并带动兄弟院校也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定制班学员。本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这种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将常态化开展,并将实现每年固定开班招生,以满足国家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战略需求。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工作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极端严酷环境中。在高可靠性、高效率的双重要求下,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不仅需要集成从基础研究、先期技术研究到型号研制全过程的系统研究成果,而且在学科上还涉及内流气动力学、结构与固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控制学、材料学、制造工艺学等众多学科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综合”特点。研制周期长、多专业综合的产品特点,使得航空发动机专业技术人才在培养和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在注重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重视学科的交叉性,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广泛积累知识和技术,这就形成了航空发动机人才成长周期长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民用大飞机急需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国防需求,使得航空发动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航空发动机企业在人才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专业技术人才在总量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
中航发动机-北航航空发动机定制班按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定位于培养航空发动机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具体专业方向由中航发动机下属研究所、专业厂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订单”的方式提出,主要包括航空发动机总体、气动、结构、传热、燃烧、数值模拟、材料、工艺等方向。中航发动机和北航根据“订单”需求,在考入北航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中进一步面试选拔,面试委员会由来自北航和中航发动机的教授和专家共同组成。在考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挑选“高分数,高能力,高志向”的有志于投身航空发动机事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加入该班。张广军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北航将集中优势师资,确保定制班的各培养环节严格执行到位,实现个性化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
中航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在讲话中指出,中航工业发动机为定制班的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同时提供专业实习和课题研究条件。在谈到定制班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张广军副校长表示,北航已经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量身定做了“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并选择高水平的业务骨干教师担任定制班班主任。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在学校和企业各有一位导师,根据企业技术攻关需求,开展相关的课题和论文研究。理论和专业课学习期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北航;专业实习和课题研究期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以致用,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答辩委员会由双方的教授、专家组成,学生在完成论文答辩后,进入中航工业发动机所属研究所和企业工作。
首届航空发动机定制班招生36人,2012年9月份已经全部入学报到,在学校导师帮助下,目前已完成了选课并进入课程学习阶段。协议签署仪式后,双方相关领导和代表与首届定制班学生代表亲切合影。
航空发动机定制班的设立是北航贯彻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试点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是继“大飞机班”之后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又一次重大尝试,是为行业输送紧缺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
(文/研究生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摄影/靳鹏飞)








http://www.cannews.com.cn/2012/1025/228140.html北航和中航发动机签“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协议


2012-10-25 作者: 来源:北航  

“中航发动机”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国安和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张广军副校长讲话中航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讲话10月24日,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发动机”)与我校在新主楼会
“中航发动机”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国安和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张广军副校长讲话 中航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讲话 10月24日,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发动机”)与我校在新主楼会议中心签署了“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联合培养协议”。中航工业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我校副校长张广军出席了签约仪式,“中航发动机”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国安和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简称“发动机定制班”)是中航发动机和北航瞄准未来航空发动机人才储备的全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北航研究生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中航发动机的倡导和共同努力下,2012年完成了第一届定制班的招生,并带动兄弟院校也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定制班学员。本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这种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将常态化开展,并将实现每年固定开班招生,以满足国家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战略需求。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工作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极端严酷环境中。在高可靠性、高效率的双重要求下,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不仅需要集成从基础研究、先期技术研究到型号研制全过程的系统研究成果,而且在学科上还涉及内流气动力学、结构与固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控制学、材料学、制造工艺学等众多学科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综合”特点。研制周期长、多专业综合的产品特点,使得航空发动机专业技术人才在培养和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在注重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重视学科的交叉性,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广泛积累知识和技术,这就形成了航空发动机人才成长周期长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民用大飞机急需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国防需求,使得航空发动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航空发动机企业在人才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专业技术人才在总量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
中航发动机-北航航空发动机定制班按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定位于培养航空发动机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具体专业方向由中航发动机下属研究所、专业厂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订单”的方式提出,主要包括航空发动机总体、气动、结构、传热、燃烧、数值模拟、材料、工艺等方向。中航发动机和北航根据“订单”需求,在考入北航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中进一步面试选拔,面试委员会由来自北航和中航发动机的教授和专家共同组成。在考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挑选“高分数,高能力,高志向”的有志于投身航空发动机事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加入该班。张广军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北航将集中优势师资,确保定制班的各培养环节严格执行到位,实现个性化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
中航发动机党组书记陈锐在讲话中指出,中航工业发动机为定制班的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同时提供专业实习和课题研究条件。在谈到定制班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张广军副校长表示,北航已经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量身定做了“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并选择高水平的业务骨干教师担任定制班班主任。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在学校和企业各有一位导师,根据企业技术攻关需求,开展相关的课题和论文研究。理论和专业课学习期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北航;专业实习和课题研究期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以致用,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答辩委员会由双方的教授、专家组成,学生在完成论文答辩后,进入中航工业发动机所属研究所和企业工作。
首届航空发动机定制班招生36人,2012年9月份已经全部入学报到,在学校导师帮助下,目前已完成了选课并进入课程学习阶段。协议签署仪式后,双方相关领导和代表与首届定制班学生代表亲切合影。
航空发动机定制班的设立是北航贯彻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试点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是继“大飞机班”之后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又一次重大尝试,是为行业输送紧缺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
(文/研究生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摄影/靳鹏飞)








http://www.cannews.com.cn/2012/1025/22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