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峡大坝引起的抢水之风最终将使长江变成一条水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27:03
http://www.chinagonet.com/main/view_post.php?pid=2395173


愚人
--------------------------------------------------------------------------------
今天一则国内报道(见倍可亲新闻:《长江变水沟!江西要建大坝抵消三峡影响》)里有一节里引人注目地给出了不远的未来长江的命运:

“随着长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其原因在,长江流域沿岸的气候在最近几年内变得干旱了,不仅是这两天新闻报道里谈到的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的大旱,也包括了长江上游的频仍出现的天旱现象。我们现在还不能把气候剧变的原因全部推给三峡大坝的建立,即使气候的显著变化恰来自于三峡工程完成以后。而事实上,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非长江流域地区,如青藏高原,华北地区的气候都显现了异常现象,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的气候也呈现了异常,这个异常就是,在总趋势的变暖过程里,同时在冬季出现了不同地区极端严寒,在夏春的天旱同时,又在夏秋出现了洪水灾害更加频繁。甚至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这是全球现代化加速,焚烧更多的化石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碳暖室效应,虽然也很像上述三峡工程的情况,恰恰也是在全球化引擎开动以后的九十年代开始,全球的气候异常了。

这个问题只能留给专家学者去研究了,纵然研究的结果是人为造成的,而且多数地球人也信服正是这一原因,恐怕也无法解决。

不问谁是罪魁祸首,我们现在只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长江流域日益严重的,频繁发生的干旱面前,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江西省和鄱阳湖当局声称是三峡大坝把水截了,不放给鄱阳湖,只是该湖的水位逐年减少,以致今天湖底变草原。类似的话湖南省和洞庭湖当局大概也会说。也许干旱不是三峡大坝造成的,但至少在干旱的时候,三峡大坝在蓄水,为了保证发电的正常水位,三峡大坝当局不得不这样干。

那么三峡库区为什么没有水呢?前几天三峡管理委员会把责任推给了三峡上游的各大水坝,是因为他们都不放水,结果三峡库里的进水很少,这边厢三峡大坝又得在下游的抱怨声里不得不放水。三峡当局哀叹到,如果上游不来水,那么在6月8号以后,三峡水库将无水可支持下游。换句话说,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其实三峡当局说的是事实,但也向公众隐瞒了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三峡当局(也就是水电集团的控制者)为了保护三峡库区不被泥沙淤积,粉碎黄万里教授的责难,乃以资金和技术力量鼓励长江上游各支干流上大建水坝,目的在堵住从上游来的泥沙。相信大量泥沙被堵住了,始有一批学者在上游的干支流上调查河水的含泥沙量,用科学的数据有力地驳斥了黄教授的信口开河,例如一篇论文测定了都江堰灌区内柏条河泥沙的颗粒大小与含量。但是,这批学者却不说,这个测量是在都江堰上游以紫坪铺为首的大大小小的水库堵截泥沙以后的结果!

可以这么说,受李鹏影响,由其女公子李小琳为首的水电利益集团堵截泥沙相当成功,他们不但在长江主干流金沙江,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上建立起几十座水电站,例如宜宾之西金沙江面上就有溪洛渡、向家坝等几座大型水坝,而且甚至连一些小山溪都不放过,如果条件不成立,那就把小山溪水改道,用水渠和涵洞的形式收集其水量,集中到大一些的水库里,这样一个现象在长江上游到处都可以看到,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现场上不乏看见有“三峡工程设计院。。。”的牌子。这么搞的结果,泥沙咋不减少?黄万里咋不被有力地驳斥?

这样一来,等于把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移给了上游各大小水库,可以设想,没有多少年,这些水库都将报废,早于三峡的报废时间。牺牲肯定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至少现在我要蓄水发电,你们三峡大坝休想再让我做出牺牲!于是我们就看见三峡大坝自己叫苦不迭,口呼冤枉。

如同上面一样,我们也不去追究谁的责任了,我们仅仅在这里估计一下未来长江的前景。

未来已经浮现在面前,江西省当局表面上开了个头,将鄱阳湖的北端湖口筑一道堤,以保持不让鄱阳湖水在天旱时注入长江。江西这样干,相信湖南也会这样干,湖北也可能效法,于是沿着长江中下游,大家都来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纷纷筑坝拦堰。三峡自己早就这么干了,我们所补充的就是,上游一系列的大小水库都已经悄悄地这样干了。

那么长江干流里还剩多少水?

数年前,因为黄河主干上各地拦水,致使黄河在山东东营断流。于是黄河打起了长江的主意,所谓南水北调任务之一,但现在看来,长江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又能调多少水给黄河?

长江的水位一旦显著减小,最直接造成的后果将是,长江航运无法维持以往的规模。长江水位持续减少,将使长江口海水倒灌到南京,甚至更上游,这将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化。

其他后果就不必多说了。

http://www.chinagonet.com/main/view_post.php?pid=2395173


愚人
--------------------------------------------------------------------------------
今天一则国内报道(见倍可亲新闻:《长江变水沟!江西要建大坝抵消三峡影响》)里有一节里引人注目地给出了不远的未来长江的命运:

“随着长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其原因在,长江流域沿岸的气候在最近几年内变得干旱了,不仅是这两天新闻报道里谈到的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的大旱,也包括了长江上游的频仍出现的天旱现象。我们现在还不能把气候剧变的原因全部推给三峡大坝的建立,即使气候的显著变化恰来自于三峡工程完成以后。而事实上,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非长江流域地区,如青藏高原,华北地区的气候都显现了异常现象,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的气候也呈现了异常,这个异常就是,在总趋势的变暖过程里,同时在冬季出现了不同地区极端严寒,在夏春的天旱同时,又在夏秋出现了洪水灾害更加频繁。甚至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这是全球现代化加速,焚烧更多的化石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碳暖室效应,虽然也很像上述三峡工程的情况,恰恰也是在全球化引擎开动以后的九十年代开始,全球的气候异常了。

这个问题只能留给专家学者去研究了,纵然研究的结果是人为造成的,而且多数地球人也信服正是这一原因,恐怕也无法解决。

不问谁是罪魁祸首,我们现在只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长江流域日益严重的,频繁发生的干旱面前,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江西省和鄱阳湖当局声称是三峡大坝把水截了,不放给鄱阳湖,只是该湖的水位逐年减少,以致今天湖底变草原。类似的话湖南省和洞庭湖当局大概也会说。也许干旱不是三峡大坝造成的,但至少在干旱的时候,三峡大坝在蓄水,为了保证发电的正常水位,三峡大坝当局不得不这样干。

那么三峡库区为什么没有水呢?前几天三峡管理委员会把责任推给了三峡上游的各大水坝,是因为他们都不放水,结果三峡库里的进水很少,这边厢三峡大坝又得在下游的抱怨声里不得不放水。三峡当局哀叹到,如果上游不来水,那么在6月8号以后,三峡水库将无水可支持下游。换句话说,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其实三峡当局说的是事实,但也向公众隐瞒了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三峡当局(也就是水电集团的控制者)为了保护三峡库区不被泥沙淤积,粉碎黄万里教授的责难,乃以资金和技术力量鼓励长江上游各支干流上大建水坝,目的在堵住从上游来的泥沙。相信大量泥沙被堵住了,始有一批学者在上游的干支流上调查河水的含泥沙量,用科学的数据有力地驳斥了黄教授的信口开河,例如一篇论文测定了都江堰灌区内柏条河泥沙的颗粒大小与含量。但是,这批学者却不说,这个测量是在都江堰上游以紫坪铺为首的大大小小的水库堵截泥沙以后的结果!

可以这么说,受李鹏影响,由其女公子李小琳为首的水电利益集团堵截泥沙相当成功,他们不但在长江主干流金沙江,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上建立起几十座水电站,例如宜宾之西金沙江面上就有溪洛渡、向家坝等几座大型水坝,而且甚至连一些小山溪都不放过,如果条件不成立,那就把小山溪水改道,用水渠和涵洞的形式收集其水量,集中到大一些的水库里,这样一个现象在长江上游到处都可以看到,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现场上不乏看见有“三峡工程设计院。。。”的牌子。这么搞的结果,泥沙咋不减少?黄万里咋不被有力地驳斥?

这样一来,等于把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移给了上游各大小水库,可以设想,没有多少年,这些水库都将报废,早于三峡的报废时间。牺牲肯定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至少现在我要蓄水发电,你们三峡大坝休想再让我做出牺牲!于是我们就看见三峡大坝自己叫苦不迭,口呼冤枉。

如同上面一样,我们也不去追究谁的责任了,我们仅仅在这里估计一下未来长江的前景。

未来已经浮现在面前,江西省当局表面上开了个头,将鄱阳湖的北端湖口筑一道堤,以保持不让鄱阳湖水在天旱时注入长江。江西这样干,相信湖南也会这样干,湖北也可能效法,于是沿着长江中下游,大家都来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纷纷筑坝拦堰。三峡自己早就这么干了,我们所补充的就是,上游一系列的大小水库都已经悄悄地这样干了。

那么长江干流里还剩多少水?

数年前,因为黄河主干上各地拦水,致使黄河在山东东营断流。于是黄河打起了长江的主意,所谓南水北调任务之一,但现在看来,长江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又能调多少水给黄河?

长江的水位一旦显著减小,最直接造成的后果将是,长江航运无法维持以往的规模。长江水位持续减少,将使长江口海水倒灌到南京,甚至更上游,这将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化。

其他后果就不必多说了。

放心 这个跟胡二代无关。反正他只有1-2年了。
没事
反正没人能管事,那就自己管自己的事吧:D
最终是哪年?你第200代孙子看得见不?
水电的确搞得太多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太大
我只想知道这两年是不是有不怕死的千年一遇大洪水来挑战三峡大坝:D
广东要和广西搞好关系,珠江不要步黄河长江的后尘。:b
m_sy 发表于 2011-6-1 17:24
我只想知道这两年是不是有不怕死的千年一遇大洪水来挑战三峡大坝
大旱之后通常都有大涝

但也向公众隐瞒了一个重要的地方,


内幕似的文章,小时候管这个叫“小道消息”,很刺激。。。
但也向公众隐瞒了一个重要的地方,


内幕似的文章,小时候管这个叫“小道消息”,很刺激。。。
北斗七星高 发表于 2011-6-1 17:16
水电的确搞得太多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太大
胡说,专家说了,三峡那么大的水电对自然只有10公里的影响;P
变成水沟了,正好给重庆的拜尔做排环保水用
三峡水库连个小湖泊都比不上吧,比阳澄湖大吗?
等洪水来的时候又会再来个三峡热的。
还在炒三峡大坝呀:L
研究拉尼娜现象的科学家表示鸭梨巨大。。。。
piranha 发表于 2011-6-1 22:33
三峡水库连个小湖泊都比不上吧,比阳澄湖大吗?
看到句话我不禁笑了;P;P


哈哈,鄱阳湖、洞庭湖为什么会缺水?当地政府就是头号元凶,他们还好意思贼喊捉贼,还要发国难财,真是不要脸到极致!
鄱阳湖1954年的水域面积是5100平方公里一度缩小至3900平方公里。洞庭湖曾经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全盛时期的水域面积是6000平方公里到解放初期尚有4350平方公里,而到如今只有2840平方公里,连第一的交椅都让给别人了。
这些湖是怎么变小的?围湖造田!接下来洪灾、旱灾加剧也就可以理解了。鄱阳湖、洞庭湖等可以视为一个天然的大水桶,由于是天然形成,它们的水域面积原先是由长江水系的自然水文、气象情况决定的,洪水期蓄水,湖的最大面积便是桶的容积,干旱时水面缩减露出的土壤集聚了大量的养份,是动植物生存的天堂,沿岸人民的农耕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原本也可以从季节性耕种或者放牧中受益。但是地方上起先为了多产粮提政绩,现在为了多圈地好盖楼,通过围湖造地把这个桶越拆越小,而且不单是桶小了由于围湖造出的耕地和占用耕地后开发的工业等都需要用水,水的需求量自然要变大。桶小了,喝水的和尚却变多了。要想让桶里的水不干也就很难了。同样,到了汛期,由于桶小了,原来装得下的水现在自然要满出来。
这样的局面,围湖造地是主因,否则即便拉尼娜现象严重,两个湖也会有更多的涵养空间不至于干得那么厉害。请注意,湖区面积缩减都是以平方公里为单位的,鄱阳湖平均水深8.4米,洞庭湖平均水深6-7米,大家可以算一下,围湖围掉的水是多少亿立方米?三峡库区的总库容392亿立方米,跟这个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他们居然还好意思把责任嫁祸给三峡,企图再修大坝这样的坝造出来,先不说大工程后面的大腐败问题,技术角度,一会加剧两湖的生态灾难;二是加重长江水系的水利协调难度,说白了这个桶还要变更小,但有了这个坝,旱时抢水,涝时放水,下游人民就要遭殃,为他们两省的老爷们升官发财来买单。而责任却可以全推给中央搞的三峡,用心可谓歹毒!

哈哈,鄱阳湖、洞庭湖为什么会缺水?当地政府就是头号元凶,他们还好意思贼喊捉贼,还要发国难财,真是不要脸到极致!
鄱阳湖1954年的水域面积是5100平方公里一度缩小至3900平方公里。洞庭湖曾经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全盛时期的水域面积是6000平方公里到解放初期尚有4350平方公里,而到如今只有2840平方公里,连第一的交椅都让给别人了。
这些湖是怎么变小的?围湖造田!接下来洪灾、旱灾加剧也就可以理解了。鄱阳湖、洞庭湖等可以视为一个天然的大水桶,由于是天然形成,它们的水域面积原先是由长江水系的自然水文、气象情况决定的,洪水期蓄水,湖的最大面积便是桶的容积,干旱时水面缩减露出的土壤集聚了大量的养份,是动植物生存的天堂,沿岸人民的农耕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原本也可以从季节性耕种或者放牧中受益。但是地方上起先为了多产粮提政绩,现在为了多圈地好盖楼,通过围湖造地把这个桶越拆越小,而且不单是桶小了由于围湖造出的耕地和占用耕地后开发的工业等都需要用水,水的需求量自然要变大。桶小了,喝水的和尚却变多了。要想让桶里的水不干也就很难了。同样,到了汛期,由于桶小了,原来装得下的水现在自然要满出来。
这样的局面,围湖造地是主因,否则即便拉尼娜现象严重,两个湖也会有更多的涵养空间不至于干得那么厉害。请注意,湖区面积缩减都是以平方公里为单位的,鄱阳湖平均水深8.4米,洞庭湖平均水深6-7米,大家可以算一下,围湖围掉的水是多少亿立方米?三峡库区的总库容392亿立方米,跟这个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他们居然还好意思把责任嫁祸给三峡,企图再修大坝这样的坝造出来,先不说大工程后面的大腐败问题,技术角度,一会加剧两湖的生态灾难;二是加重长江水系的水利协调难度,说白了这个桶还要变更小,但有了这个坝,旱时抢水,涝时放水,下游人民就要遭殃,为他们两省的老爷们升官发财来买单。而责任却可以全推给中央搞的三峡,用心可谓歹毒!


三峡电力为了发电可以蓄水,江西为了防洪、抗旱修个坝有什么不可以的,且人家拦的是湖水,与干流关系不大,反正专家都说气候影响最多就是10公里的,怕什么?

三峡电力为了发电可以蓄水,江西为了防洪、抗旱修个坝有什么不可以的,且人家拦的是湖水,与干流关系不大,反正专家都说气候影响最多就是10公里的,怕什么?
变成水沟 我信

北京今年人均100立方米用水都没了  伟大的黄河水利工程。。。

10年后 上海能和北京差不多

meiyuzhixi 发表于 2011-6-2 13:57
三峡电力为了发电可以蓄水,江西为了防洪、抗旱修个坝有什么不可以的,且人家拦的是湖水,与干流关系不大, ...


这算什么逻辑?江西造孽,让下游人民买单。长江的重要支流赣江,就是流经鄱阳湖再汇入长江的,还说与干流没关系。扯淡。
meiyuzhixi 发表于 2011-6-2 13:57
三峡电力为了发电可以蓄水,江西为了防洪、抗旱修个坝有什么不可以的,且人家拦的是湖水,与干流关系不大, ...


这算什么逻辑?江西造孽,让下游人民买单。长江的重要支流赣江,就是流经鄱阳湖再汇入长江的,还说与干流没关系。扯淡。
tulipe 发表于 2011-6-2 14:40
这算什么逻辑?江西造孽,让下游人民买单。长江的重要支流赣江,就是流经鄱阳湖再汇入长江的,还说与干 ...
按三峡的逻辑,水满自然就流入干流的,年流量不变滴。;P
bensonie 发表于 2011-6-2 14:22
变成水沟 我信

北京今年人均100立方米用水都没了  伟大的黄河水利工程。。。
黄河的问题其实也是全流域用水负担过重,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全国第八大淡水湖乌梁素海因为河套灌区灌溉用水污染,水质下降到无法使用,导致工农业用水只能从黄河取水,加重了黄河用水分配的紧张,而被污染的乌梁素海,最好的治理方式就是放黄河水冲刷,但是由于冲刷后黄河水质会下降,用水有配额,所以一直无法实施,只能眼看这么个大湖的水质进一步恶化,加剧黄河用水紧张,这就是恶性循环!
所以,我觉得,中国有必要一定程度上剥离地方政府的水域治理权,像米国那样建立跨地方的全流域管理委员为,统筹国内大江大河的水资源利用、沿岸开发等这样才能有效抑制现在这种地方政府为了一己私利,霸占流域资源的恶性循环。这样才能拯救长江黄河,让乌梁素海活起来、让鄱阳湖、洞庭湖恢复当年万顷碧波造福全流域的格局。

meiyuzhixi 发表于 2011-6-2 14:47
按三峡的逻辑,水满自然就流入干流的,年流量不变滴。


那江西有本事别从鄱阳湖里面抽水。你这种叫逞口舌之快。根本不是为了谁的福祉。鄱阳湖、洞庭湖的干旱成因我前面的回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地方自己圈地才是水旱灾害更加严重的真正主因。现在不但占了下游人民的便宜,到了受灾还要全国支援,然后还要把责任推给三峡当替罪羊。老表的账算得好精啊!
某些人不过为了反三峡来装“环保义士”,真正到了保护环境、解决洪涝灾害的根子问题的时候,就来装没看见了。什么东西!
meiyuzhixi 发表于 2011-6-2 14:47
按三峡的逻辑,水满自然就流入干流的,年流量不变滴。


那江西有本事别从鄱阳湖里面抽水。你这种叫逞口舌之快。根本不是为了谁的福祉。鄱阳湖、洞庭湖的干旱成因我前面的回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地方自己圈地才是水旱灾害更加严重的真正主因。现在不但占了下游人民的便宜,到了受灾还要全国支援,然后还要把责任推给三峡当替罪羊。老表的账算得好精啊!
某些人不过为了反三峡来装“环保义士”,真正到了保护环境、解决洪涝灾害的根子问题的时候,就来装没看见了。什么东西!

tulipe 发表于 2011-6-2 14:58
那江西有本事别从鄱阳湖里面抽水。你这种叫逞口舌之快。根本不是为了谁的福祉。鄱阳湖、洞庭湖的干旱成 ...


江西自古就从鄱阳湖抽水,现在反而不行?长江上游就没有抽水圈地行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上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等地都可以建四座巨型水电站,凭什么江西就不行了?人家不就想修个坝嘛,又不是拦水发电,怕什么?
tulipe 发表于 2011-6-2 14:58
那江西有本事别从鄱阳湖里面抽水。你这种叫逞口舌之快。根本不是为了谁的福祉。鄱阳湖、洞庭湖的干旱成 ...


江西自古就从鄱阳湖抽水,现在反而不行?长江上游就没有抽水圈地行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上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等地都可以建四座巨型水电站,凭什么江西就不行了?人家不就想修个坝嘛,又不是拦水发电,怕什么?
从98年起鄱阳湖、洞庭湖就开始大规模退田还湖了,到现在都10多年了,今年干旱还赖当地政府圈地围湖,不厚道吧
meiyuzhixi 发表于 2011-6-2 15:08
江西自古就从鄱阳湖抽水,现在反而不行?长江上游就没有抽水圈地行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上的乌东德、 ...
呵呵,都这么玩,到时候一起玩死,等着向咸海看齐吧
tulipe 发表于 2011-6-2 15:22
呵呵,都这么玩,到时候一起玩死,等着向咸海看齐吧
没事,专家说了,没事滴:victory:

kpi 发表于 2011-6-2 15:16
从98年起鄱阳湖、洞庭湖就开始大规模退田还湖了,到现在都10多年了,今年干旱还赖当地政府圈地围湖,不厚道 ...


您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些中科院对鄱阳湖区退田还湖后情况的一些研究和报告。
这里就有一篇09年的相关研究
http://www.rmcjzz.com/qikan/manage/wenzhang/091703.pdf
虽然开展了十年退田还湖,但是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98年到02年间真正意义上的“退田还湖”工
作进展并不顺利。02年后中央的资金和政策接连下来才开始有实质性的成果,而2000年后随着房地产市场启动以及国家对耕地政策的收紧,还湖退耕的效果又受到对冲: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出现了湿地的大面积增加,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非退田还湖地区,这说明退田还湖政策并非该时段湿地增加的唯一原因。事实上,由于连年遭受洪灾,农民种粮亏本,湖区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大增,造成大量湖区耕地抛荒,圩内渍水也无力抽干,这也是非退田还湖地区出现湿地大量增加的原因。
在退田还湖的后期(2000~2005年),湿地向耕地的转化重新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式。鄱阳湖区湿地总面积不仅没有继续增加,反而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双退圩堤及自由湖面区域的湿地面积并未减少,说明双退圩堤尚未发生大规模的返迁复种现象。但是,在重点圩堤、单退圩堤内部,湿地减少的趋势非常明显”
报告的原文里还有图表,看起来更清楚。
洞庭湖更惨,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遥感测量数据:
“通过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后(1996年、2004年)两期TM遥感影像分析,进行湿地变化及湿地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减少了3753.99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213.19km^2,人工湿地减少了2540.80km^2。围垦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工湿地(水稻田)大面积减少,旱地面积大量增加,同时芦苇和林地面积增加。外湖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的减少和林地面积的迅速增加,主要源于苔草滩地的减少,同时林地逐渐向泥滩地方向发展。退田还湖工程对湿地的减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区域内的围湖造田现象。从整体上来看,洞庭湖区的天然湿地仍处于退化状态。”
也就是说,这个在地质学上尚处于沉降期,面积理应越来越大的湖实际还在越来越小。

kpi 发表于 2011-6-2 15:16
从98年起鄱阳湖、洞庭湖就开始大规模退田还湖了,到现在都10多年了,今年干旱还赖当地政府圈地围湖,不厚道 ...


您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些中科院对鄱阳湖区退田还湖后情况的一些研究和报告。
这里就有一篇09年的相关研究
http://www.rmcjzz.com/qikan/manage/wenzhang/091703.pdf
虽然开展了十年退田还湖,但是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98年到02年间真正意义上的“退田还湖”工
作进展并不顺利。02年后中央的资金和政策接连下来才开始有实质性的成果,而2000年后随着房地产市场启动以及国家对耕地政策的收紧,还湖退耕的效果又受到对冲: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出现了湿地的大面积增加,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非退田还湖地区,这说明退田还湖政策并非该时段湿地增加的唯一原因。事实上,由于连年遭受洪灾,农民种粮亏本,湖区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大增,造成大量湖区耕地抛荒,圩内渍水也无力抽干,这也是非退田还湖地区出现湿地大量增加的原因。
在退田还湖的后期(2000~2005年),湿地向耕地的转化重新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式。鄱阳湖区湿地总面积不仅没有继续增加,反而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双退圩堤及自由湖面区域的湿地面积并未减少,说明双退圩堤尚未发生大规模的返迁复种现象。但是,在重点圩堤、单退圩堤内部,湿地减少的趋势非常明显”
报告的原文里还有图表,看起来更清楚。
洞庭湖更惨,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遥感测量数据:
“通过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后(1996年、2004年)两期TM遥感影像分析,进行湿地变化及湿地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减少了3753.99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213.19km^2,人工湿地减少了2540.80km^2。围垦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工湿地(水稻田)大面积减少,旱地面积大量增加,同时芦苇和林地面积增加。外湖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的减少和林地面积的迅速增加,主要源于苔草滩地的减少,同时林地逐渐向泥滩地方向发展。退田还湖工程对湿地的减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区域内的围湖造田现象。从整体上来看,洞庭湖区的天然湿地仍处于退化状态。”
也就是说,这个在地质学上尚处于沉降期,面积理应越来越大的湖实际还在越来越小。
meiyuzhixi 发表于 2011-6-2 15:28
没事,专家说了,没事滴
我对于拿不出可靠证据的专家一向不鸟的,对于某些歪曲为能事的人也一样。
长江、黄河要想有救必须真正实施全流域独立统筹规划。
tulipe 发表于 2011-6-2 15:41
您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些中科院对鄱阳湖区退田还湖后情况的一些研究和报告。
这里就有一篇09年的相关研究
...
拜读了你推荐的文章。不过我的理解和你有所不同。

里面很清楚地说,“大多数分蓄洪区都是在堤防承受能力接近极限时才会启用”,所以从土地资源利用角度来说,单退圩内平时开发耕种,“有助于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耕地进行高效利用”,所以“单退圩堤内部,湿地减少的趋势非常明显”并不意味着有效分洪蓄洪面积的减少,反而是作者肯定的一种做法。
双退圩未发生大规模的返迁复种现象,正说明退田还湖工作抓得紧,抓住了关键矛盾。至于单退圩,反正只是大洪水时才会被淹的,考虑到移民压力和库区农业生产的实际,平时拿来生产何乐不为。
还有个问题洞庭湖、鄱阳湖如果造湖口大坝,将和三峡一样面临泥沙淤积的问题:
洞庭湖每年约有1.29 亿m3 的泥沙量入湖,有近1 亿m3 泥沙积于洞庭湖内。1951 年以来, 泥沙淤积总量超过40 亿m3 , 湖底平均淤高了1 m 多。鄱阳湖年均泥沙淤积量1301.5 万t, 湖床平均每年淤高2.6 mm, 40 年来大约淤高了0.114 m。
可见,如果湖口大坝修成,泥沙淤积将会更加严重,两个湖的湖底将进一步淤高,而且这种淤积是不均匀的,泥沙将在坝口更快淤高,进一步抬升两湖相对长江的水位落差,时间一长将使两湖变成“悬湖”,彻底割断长江与两湖间的水体交流。将来就算想让长江补水都没有机会了。
kpi 发表于 2011-6-2 16:10
双退圩未发生大规模的返迁复种现象,正说明退田还湖工作抓得紧,抓住了关键矛盾。至于单退圩,反正只是大洪 ...
无语了,你还张口就来啊。好好看下我发的link好不好,报告第二页有“鄱阳湖区主要圩堤分类示意图”,你去看下双退圩在图上只有多大面积?整个湖区如果是块大饼,双退圩区只占两粒芝麻的面积,与重点圩堤、单退圩堤面积比简直都可以忽略掉!
长江口建一个低水头大坝吧,只要2米。阻断咸潮

说一个无关的,金山有一处海滩,居然清澈透明,外面是不是建了堤坝,
使坝内泥沙沉淀了?
kpi 发表于 2011-6-2 16:07
拜读了你推荐的文章。不过我的理解和你有所不同。

里面很清楚地说,“大多数分蓄洪区都是在堤防承受能 ...
但湿地的减少将导致水体涵养能力的下降,耕地是用水的,湿地的蓄水的。站在防汛、应对洪峰的角度看,或许湿地减少不会影响有效分洪面积,但是。作为一个季节性水量变化显著的湖,湿地的减少耕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枯水期供水紧张的加剧。

造汽 发表于 2011-6-2 16:20
长江口建一个低水头大坝吧,只要2米。阻断咸潮

说一个无关的,金山有一处海滩,居然清澈透明,外面是不是 ...


其实对于长江口的生态来说,一定量的咸潮是很重要的,关键还是保证上游来水的水质,否则这个坝也要越早越高才行了。从生态角度,这样的大坝虽然是低水头的,但一样会影响底栖生物的交流,影响长江口的生态环境。同时,长江口的新生陆地过程还在自然进行,造坝将人为改变天然的陆地生成过程,时间久了甚至可能使得堤内航道变窄
金山那个是早了堤的,说白了就是圈一小块地方出来为了搞旅游开发来投资治理。但是堤外污染依然严重。这种小面积高投入的个例,根本没法推广。
造汽 发表于 2011-6-2 16:20
长江口建一个低水头大坝吧,只要2米。阻断咸潮

说一个无关的,金山有一处海滩,居然清澈透明,外面是不是 ...


其实对于长江口的生态来说,一定量的咸潮是很重要的,关键还是保证上游来水的水质,否则这个坝也要越早越高才行了。从生态角度,这样的大坝虽然是低水头的,但一样会影响底栖生物的交流,影响长江口的生态环境。同时,长江口的新生陆地过程还在自然进行,造坝将人为改变天然的陆地生成过程,时间久了甚至可能使得堤内航道变窄
金山那个是早了堤的,说白了就是圈一小块地方出来为了搞旅游开发来投资治理。但是堤外污染依然严重。这种小面积高投入的个例,根本没法推广。
俺就起了怪了,“空调说”和“天气异常”说如果都成立的话,这左右互搏这门功夫哪个厉害呢?{:soso_e120:}
tulipe 发表于 2011-6-2 16:19
无语了,你还张口就来啊。好好看下我发的link好不好,报告第二页有“鄱阳湖区主要圩堤分类示意图”,你去 ...
拜托你自己看清楚点哦,莫把湖区看成单退区了。

单退圩本来的设计目标就是“退人不退田”、“低水种养,高水蓄洪”,减轻移民压力。三峡移民100多万都要了老命,现在移民还没有达到重庆平均生活水平,鄱阳湖区600多万人呢。
meiyuzhixi 发表于 2011-6-2 16:36
一则老新闻:三峡水库将使重庆冬暖夏凉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25日15:42 重庆晚报
要支持立项的时候就什么都挑好的说呗。其实他们的说法很多不也是靠猜,背后根本没有哪怕是模型试验的数据,更何况即便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气象数据模型都不敢说自己能准确预测库区对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吧。
鄱阳湖那个工程其实也一样,想立项了就找好的说,真搞出来了,过两年恐怕是一个局面。
tulipe 发表于 2011-6-2 16:43
要支持立项的时候就什么都挑好的说呗。其实他们的说法很多不也是靠猜,背后根本没有哪怕是模型试验的数据 ...
看来你也认为当年三峡立项时很多所谓依据也不过是满嘴跑火车罢了;P

同志啊: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