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论证20年闪回 9专家拒绝签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1:04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business.sohu.com/20110524/n308324045.shtml
4月15日上午11时,水电专家陆钦侃的追悼会在八宝山竹厅举行,走完98岁人生旅程的陆钦侃告别了送别的冷清人群和曾喧嚣一时的三峡工程论战。

  5月1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会议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 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就被认识到的,而且是可控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副总经理、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袁国林告诉本报记者。

  那场著名的论证开始于1986年6月,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分为14个小组,共412位专家参与,历时3年。同这场论证一同载入史册的,还有拒绝在论证报告中签字的9名专家。

  事实上,陆钦侃并非那9名专家之一,其时他的身份是防洪论证组顾问,而非专家。如今,9位专家的姓名已鲜为人知。幸运的是,他们的名字和部分论证意见被历史档案所保存。“三峡工程事关重大,反对意见理应得到保留。”三峡研究者任星辉说。

  “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出身水利世家的袁国林是三峡工程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如今,早已从三峡工程岗位退休的袁国林对记者感叹,他最关注的三峡问题是移民和环境。

  在当年的论证意见中,给出了“淹没涉及的各县(市)都有潜在容量,移民都可以在本县(市)范围内统筹安排解决”的结论。在当时的移民安置中,还没有如今的社会保障概念。

  “动态移民113万多人,我认为涉及的不仅仅是113万人,因为这是个双向问题,还涉及到移入地区人民的承受问题”,综合经济组专家郭来喜当时认为。时任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的郭来喜本是三峡建设的积极分子,但在参加几次论证会后,变成一个“慎重态度”者。

  在具体意见中,论证报告给出了目前仍在使用的“开发性移民”方针,但也坦承“目前尚无系统的经验”。由于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的重中之重,论证组的专家规模相当庞大,唯一没有签字的专家是时任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司总工的李玉光。

  而为了更好地做好移民工作,论证组还请来了45位地方负责移民、规划工作官员代表,其中唯一没有签字的是时任四川开县移民办主任廖文权。

  对环境的评估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和不同时期。“水库水质变差、支流的富营养化就是水库建成后出现的新问题,但都是可控的。”袁国林说,他尤其向记者强调了水库建成后的水土冲刷问题。

  这亦在当年的论证辩论议题之中。在生态与环境专题论证组中没有签字的顾问侯学煜尤其指出“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侯学煜时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全国人大常任委,于1991年逝世。

  在1988年的论证中,76岁的侯学煜指出:“建坝后,沿江两岸的密集人口,势必要扩大到山坡上找出路,于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有增无减,随之土壤侵蚀,贫瘠化的现象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强度加剧,泥石流、滑坡、干涝灾害也日益加重”。

  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强制性的植树与禁垦指令在多地施行。2005年时,当时生态与环境论证组唯一没有签字的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昌笃等生态学家还被请回三峡,对湖北、重庆段的三峡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了评估。

  “妥善处理防洪、发电、航运关系”

  当年未在报告上签字的综合经济组专家何格高曾在当时国力情形下,考虑能否承担三峡工程。在何格高看来,当时迫切需要满足建设资金的其他工程就包括“2000年前长江干支流航道整治工程”。

  防洪组专家方宗岱于1988年3月20日给中央领导人的一封信中写到,葛洲坝的兴建,原以发电为主,周总理审阅报告时,认为不对,应改为航运第一。李先念同志插话说:“若葛洲坝发生川江碍航,是要拆坝的。”

  为此,葛洲坝工程曾停工两年,做了大量模型实验。在三峡航运问题上,论证组结论认为“围堰发电水位135米及初期水位156米运用期越长,对航运影响越大,应尽量缩短”。

  事实上,1988年的论证结论就已表明,防洪、发电、航运都有各自的要求,有一致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其时,许多航运专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三峡水库经常用于拦蓄一般洪水,或者三峡电站承担调峰任务太重,都将影响三峡工程通航条件,使航运效益受到损害”。论证结论对此表示“慎重对待,妥善处理”。

  影响航运的重要因素还在于泥沙淤积。在此问题上,两位重量级人物选择了保留意见,他们是陆钦侃和方宗岱,其时二人分别担任防洪论证组顾问和专家。

  “陆钦侃在民国时期曾被派往美国学习水利,就是当时准备修建三峡工程”,三峡研究者任星辉说,“在三峡工程上马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陆钦侃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操守,转而谋求‘改良’,呼吁保留大坝的导流底孔”。

  知名泥沙专家方宗岱于1991年去世,在当年的论证中,方宗岱本应进入泥沙组,却被安排在防洪组,但他仍将意见集中在泥沙问题上,指出“三峡是细沙、粗沙和卵石胶结在一起,很难冲排”。

  水利专家刘国纬回忆,在三门峡工程改建中,方宗岱力主打开全部12个底孔,“经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如今,三峡工程同样留有22个导流底孔。

  “三峡工程不宜早上”

  时任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伍宏中因工作关系未能参加论证专家会,亦没有签字。他在给论证组的一份书面意见中认为,三峡是一个好的电源站,远比建设火电来得经济,是应该开发的。但他在做了三峡积极建设和适当推后的比较后,认为后者较为经济,即以先开发西南和中南一批较经济的水电站,再开发三峡水电站,比较有利。

  时任水利电力部外事司咨询的程学敏因健康原因未能参加最后一次论证会,但他表示“不拟签字”,原因是他认为论证的造价资料都是初步的,经济论证可靠性不足。

  作为电力组的专家和综合规划与水位组的顾问,时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的覃修典均未签字。覃修典是我国水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我国最早的几座水电站以及新中国第一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者,于1994年去世。

  在覃修典看来,三峡工程不应急于建设,他在一份书面意见中说,“三峡如果没有上游工程补偿调节,三峡本身库容相对很小,调蓄能力很低。这种不稳定电力要大范围长距离输送,质量上是难以保护的。因此不宜早上,大上。”

  世易时移,国内的经济翻番式增长,并出现了“电荒”。综合经济组专家何格高当年拒绝签字,理由是担心三峡工程会否占用“全国为解决2000年前缺电局面正在建设或已经筹建的水、火、核电站”的建设资金。对于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情况下多发电,何格高曾给出一个三峡工程和溪洛渡、向家坝、枸皮滩三个水电站相比较的方案。他计算后认为,三个水电站比三峡工程可多得保证出力(指水电站在多年运行期间所能提供的具有一定保证率的电力)100万千瓦,年发电量67.8亿千瓦小时,而移民数却少99万人,淹地少33.7万亩。

  这一比较,被同组另两位拒绝签字的专家郭来喜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黄元镇所认同。

  2006年,三峡总公司负责建设的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相继开工,但三峡总公司一位原负责人告诉记者,仅仅移民安置费用标准,就比三峡工程高了数倍。

  如今,电荒与干旱同时袭来,蓄水发电与航运、防洪灌溉的矛盾再次拷问三峡大坝。

(责任编辑:王洪宁)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business.sohu.com/20110524/n308324045.shtml
4月15日上午11时,水电专家陆钦侃的追悼会在八宝山竹厅举行,走完98岁人生旅程的陆钦侃告别了送别的冷清人群和曾喧嚣一时的三峡工程论战。

  5月1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会议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 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就被认识到的,而且是可控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副总经理、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袁国林告诉本报记者。

  那场著名的论证开始于1986年6月,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分为14个小组,共412位专家参与,历时3年。同这场论证一同载入史册的,还有拒绝在论证报告中签字的9名专家。

  事实上,陆钦侃并非那9名专家之一,其时他的身份是防洪论证组顾问,而非专家。如今,9位专家的姓名已鲜为人知。幸运的是,他们的名字和部分论证意见被历史档案所保存。“三峡工程事关重大,反对意见理应得到保留。”三峡研究者任星辉说。

  “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出身水利世家的袁国林是三峡工程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如今,早已从三峡工程岗位退休的袁国林对记者感叹,他最关注的三峡问题是移民和环境。

  在当年的论证意见中,给出了“淹没涉及的各县(市)都有潜在容量,移民都可以在本县(市)范围内统筹安排解决”的结论。在当时的移民安置中,还没有如今的社会保障概念。

  “动态移民113万多人,我认为涉及的不仅仅是113万人,因为这是个双向问题,还涉及到移入地区人民的承受问题”,综合经济组专家郭来喜当时认为。时任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的郭来喜本是三峡建设的积极分子,但在参加几次论证会后,变成一个“慎重态度”者。

  在具体意见中,论证报告给出了目前仍在使用的“开发性移民”方针,但也坦承“目前尚无系统的经验”。由于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的重中之重,论证组的专家规模相当庞大,唯一没有签字的专家是时任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司总工的李玉光。

  而为了更好地做好移民工作,论证组还请来了45位地方负责移民、规划工作官员代表,其中唯一没有签字的是时任四川开县移民办主任廖文权。

  对环境的评估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和不同时期。“水库水质变差、支流的富营养化就是水库建成后出现的新问题,但都是可控的。”袁国林说,他尤其向记者强调了水库建成后的水土冲刷问题。

  这亦在当年的论证辩论议题之中。在生态与环境专题论证组中没有签字的顾问侯学煜尤其指出“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侯学煜时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全国人大常任委,于1991年逝世。

  在1988年的论证中,76岁的侯学煜指出:“建坝后,沿江两岸的密集人口,势必要扩大到山坡上找出路,于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有增无减,随之土壤侵蚀,贫瘠化的现象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强度加剧,泥石流、滑坡、干涝灾害也日益加重”。

  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强制性的植树与禁垦指令在多地施行。2005年时,当时生态与环境论证组唯一没有签字的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昌笃等生态学家还被请回三峡,对湖北、重庆段的三峡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了评估。

  “妥善处理防洪、发电、航运关系”

  当年未在报告上签字的综合经济组专家何格高曾在当时国力情形下,考虑能否承担三峡工程。在何格高看来,当时迫切需要满足建设资金的其他工程就包括“2000年前长江干支流航道整治工程”。

  防洪组专家方宗岱于1988年3月20日给中央领导人的一封信中写到,葛洲坝的兴建,原以发电为主,周总理审阅报告时,认为不对,应改为航运第一。李先念同志插话说:“若葛洲坝发生川江碍航,是要拆坝的。”

  为此,葛洲坝工程曾停工两年,做了大量模型实验。在三峡航运问题上,论证组结论认为“围堰发电水位135米及初期水位156米运用期越长,对航运影响越大,应尽量缩短”。

  事实上,1988年的论证结论就已表明,防洪、发电、航运都有各自的要求,有一致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其时,许多航运专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三峡水库经常用于拦蓄一般洪水,或者三峡电站承担调峰任务太重,都将影响三峡工程通航条件,使航运效益受到损害”。论证结论对此表示“慎重对待,妥善处理”。

  影响航运的重要因素还在于泥沙淤积。在此问题上,两位重量级人物选择了保留意见,他们是陆钦侃和方宗岱,其时二人分别担任防洪论证组顾问和专家。

  “陆钦侃在民国时期曾被派往美国学习水利,就是当时准备修建三峡工程”,三峡研究者任星辉说,“在三峡工程上马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陆钦侃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操守,转而谋求‘改良’,呼吁保留大坝的导流底孔”。

  知名泥沙专家方宗岱于1991年去世,在当年的论证中,方宗岱本应进入泥沙组,却被安排在防洪组,但他仍将意见集中在泥沙问题上,指出“三峡是细沙、粗沙和卵石胶结在一起,很难冲排”。

  水利专家刘国纬回忆,在三门峡工程改建中,方宗岱力主打开全部12个底孔,“经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如今,三峡工程同样留有22个导流底孔。

  “三峡工程不宜早上”

  时任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伍宏中因工作关系未能参加论证专家会,亦没有签字。他在给论证组的一份书面意见中认为,三峡是一个好的电源站,远比建设火电来得经济,是应该开发的。但他在做了三峡积极建设和适当推后的比较后,认为后者较为经济,即以先开发西南和中南一批较经济的水电站,再开发三峡水电站,比较有利。

  时任水利电力部外事司咨询的程学敏因健康原因未能参加最后一次论证会,但他表示“不拟签字”,原因是他认为论证的造价资料都是初步的,经济论证可靠性不足。

  作为电力组的专家和综合规划与水位组的顾问,时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的覃修典均未签字。覃修典是我国水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我国最早的几座水电站以及新中国第一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者,于1994年去世。

  在覃修典看来,三峡工程不应急于建设,他在一份书面意见中说,“三峡如果没有上游工程补偿调节,三峡本身库容相对很小,调蓄能力很低。这种不稳定电力要大范围长距离输送,质量上是难以保护的。因此不宜早上,大上。”

  世易时移,国内的经济翻番式增长,并出现了“电荒”。综合经济组专家何格高当年拒绝签字,理由是担心三峡工程会否占用“全国为解决2000年前缺电局面正在建设或已经筹建的水、火、核电站”的建设资金。对于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情况下多发电,何格高曾给出一个三峡工程和溪洛渡、向家坝、枸皮滩三个水电站相比较的方案。他计算后认为,三个水电站比三峡工程可多得保证出力(指水电站在多年运行期间所能提供的具有一定保证率的电力)100万千瓦,年发电量67.8亿千瓦小时,而移民数却少99万人,淹地少33.7万亩。

  这一比较,被同组另两位拒绝签字的专家郭来喜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黄元镇所认同。

  2006年,三峡总公司负责建设的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相继开工,但三峡总公司一位原负责人告诉记者,仅仅移民安置费用标准,就比三峡工程高了数倍。

  如今,电荒与干旱同时袭来,蓄水发电与航运、防洪灌溉的矛盾再次拷问三峡大坝。

(责任编辑:王洪宁)
事后诸葛亮们为啥不事前提出避免全球旱灾的伟大设想?
三峡大坝,改变了环境,现在恶果越来越大,应该撤掉一部分
砖家?
一群XX、、。
Spokesman 发表于 2011-5-24 09:47


    政治要求上三峡,谁拦得住?搞不好就成反革命了

政治要求上三峡,谁拦得住?搞不好就成反革命了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1-5-24 19:41

胡说八道之前不会好好查查资料?

人大投票是哪一年?反对票一堆,谁成反革命了?
政治要求上三峡,谁拦得住?搞不好就成反革命了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1-5-24 19:41

胡说八道之前不会好好查查资料?

人大投票是哪一年?反对票一堆,谁成反革命了?
回复 6# Spokesman


    小屁孩懂什么,还是玩过家家去吧
发生水灾,怪三峡;发生了旱灾,怪三峡,原来,没修三峡的时候,长江两岸是风调雨顺呀!
关键三峡是TG造的-.-
回复 7# 要大炮不要黄油
============
装13的,到天涯去……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1-5-24 21:25
你就装吧,再装也是狗屁不通。
没三峡就不旱不涝么?

水电站对自然的破坏是巨大的 但是不建怎么办
LZ转帖中提到的移民和库区地质灾害问题,才是三峡工程出现问题的核心。试想,这些移民是为国家重点工程作出重大牺牲,就地靠后安置的,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变差(缓坡改陡坡),生产和收入水平必然严重下降。虽然有临时性的补偿,但永久性的经济损失无法弥补。而且与城市郊区拆迁户的补偿相比,更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
isee660 发表于 2011-5-24 17:34
你把人类的力量想象得太过伟大了!三峡工程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大旱和大涝绝对不是三峡能够形成的!


楼上别说的大绝对,很多问题要过n年才会出现的,楼上有专家说会使旱涝灾害增多

楼上别说的大绝对,很多问题要过n年才会出现的,楼上有专家说会使旱涝灾害增多
lairuo 发表于 2011-5-25 10:47
你可以先研究一下都江堰过了多少年了。
要允许有不同意见,如此而已。
要允许有不同意见,如此而已。
Spokesman 发表于 2011-5-25 11:38


    都江堰好像不是水库吧?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BD%E6%B1%9F%E5%A0%B0
等到夏天拉闸限电的时候在来看吧
小尘尘 发表于 2011-5-25 17:06
人为改变地表的水流走向、分配比例,比三峡的变化不差多少。
老农 发表于 2011-5-25 09:23
我呸,移民到上海崇明来的有很大一堆呢。
去年才扯完175米蓄水位淹没重庆的高论,转眼被抽脸,隔一年这些打着自然保护旗号的魔小丑们又钻出来了?
lairuo 发表于 2011-5-25 10:47

三峡的问题,除了已经知道的,你的N年的预言跟2012一样可笑。
Oct 发表于 2011-5-26 09:20

   阿Q在街上喊上两嗓子“革命了,革命了”,那感觉叫一个爽。

   现在那些个货,叫嚷着“三峡要出事了,三峡要出事了”,爽啊!
其它409名都被妓者活埋了。


三峡工程移民太多造成问题是真的。但是连旱灾什么也推它头上就太扯了。我怀疑背后有舆论操纵。

气候异常是全球性的,不只中国这样

三峡工程移民太多造成问题是真的。但是连旱灾什么也推它头上就太扯了。我怀疑背后有舆论操纵。

气候异常是全球性的,不只中国这样
戍卫部队 发表于 2011-5-25 17:15


    现在全国电力产能是过剩的
电力输送环节出了问题,利益集团摆不平
lairuo 发表于 2011-5-25 10:47


   三峡大坝蓄水量在世界上才排第25,前面那么多大坝,很多都建成使用半个多世纪了……
邪恶的TG不是在造三峡,而是造地球灾难制造中心。
9位专家很多么?难道有人认为修水利工程只需要水工专业就够了么?
地质、水文、动能、水工(坝工、水道、厂房、施工等)、机电、金结、移民、环评、水保、经评,还有其他专业,任何一个工程不同阶段评审的时候每个专业出现几名反对或者要求完善设计的专家都是正常的。
9名专家,平均下来一个专业还不到一个。
楼上其实你看最后一段,就明白,这文章实在是自己打自己脸.这几位中所提的反对意见,现在其实都不存在了,他们担心的就是三峡占用太多水电建设资金,认为效率不高,可是事实确实不仅三峡如期蓄水发电,连他们主张修建的水电站都早建设了. 记者不过是利用这几位专家的名头,贬损三峡大坝罢了.最后出来说要拷问三峡大坝,至少也应打对脸才是.
那么多相关方面的专家出几个反对意见很正常吧?而且哪里有说会引起全流域的旱涝?只有一个有说从向水线上移民从而砍伐林木有可能造成区域的旱涝增加。砍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会加剧旱涝难道说错了?一个大工程各方面影响巨大,事先论证考虑各种后果难道不对?都一个劲的叫好就是有良心的专家了是吗?把相关方面的专家的意见和一些无关专家为喷而喷的言论相提并论,不管有理没理一律谩骂,这种做法和茅老贼满口喷粪没有本质区别。
现在的记者,全都应该叫娱记。
吃饭有可能会噎死的,楼上有几位先生不要吃饭了!!!
洪灾和旱灾,普通人会挑哪一个?正因为98的惨重损失,才促成了三峡上马。不住长江边的人,当然很NB地说三峡搞出了旱灾,但是当洪水扑来时,你喜欢水灾还是旱灾?
Spokesman 发表于 2011-5-24 19:54
胡说八道之前不会好好查查资料?

人大投票是哪一年?反对票一堆,谁成反革命了?
胡扯,当年水利部的反对的专家全部下野,支持的专家步步高升。
阴阳怪气的在边上说闲话容易,真干实事难
611研究员 发表于 2011-5-31 14:11
胡扯,当年水利部的反对的专家全部下野,支持的专家步步高升。
都反对修三峡了,还逼着去修三峡,有点不人道啊。
你知道反对的专家下野了?你是什么人?反对者的儿子还是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