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YY】修改下巴巴罗萨计划怎么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3:10:38
41年希特勒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德军分三路分别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高加索三个方向进攻。事后证明,这个计划虽然很全面,但德军的兵力不够,补给跟不上,所以我yy了下,想这么修改下这个计划:

把原来的三个方向的进攻缩减为两个,即取消北方集团军。只保留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进攻方向锁定在莫斯科和高加索。

中央集团军仍按原来的设计分两路以装甲集团军打先锋,钳形包抄苏联的西方方面军并在明斯克附近歼灭之,然后视南方集团军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安排。

主攻的方向是南方集团军,要把主要的精锐都用在这个方向上。具体说,就是先下基辅,然后向罗斯托夫进军,打开通往高加索的门户。接下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务必拿下高加索地区,并留一部死死的守住。如果能做到,就意味着德军已经切断了苏军的石油供应线。

希特勒当初之所以失败,高加索方向的进攻不力是一个因素,因德军的兵力在战略上被分散了,北方的列宁格勒的次要方向既没有拿下,又牵扯了很多兵力,所以我的看法是把北方集团军合并到南方集团军,以增加拿下高加索的把握。

做到了这一步,德军就可以从高加索继续南下,从黑海和里海之间一路向南,穿过阿塞拜疆后再分兵两路,一路向东南攻下伊朗,一路向西南由伊拉克到叙利亚再穿过西奈半岛,把活力集中到苏伊士,配合西面的隆美尔的部队两路夹攻英军,如果成功,就意味着及控制了中东的石油,又切断了英国和中东的联系。

各位觉得这样YY怎么样?YY错了轻拍哈。


这是大致的想象图:

41年希特勒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德军分三路分别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高加索三个方向进攻。事后证明,这个计划虽然很全面,但德军的兵力不够,补给跟不上,所以我yy了下,想这么修改下这个计划:

把原来的三个方向的进攻缩减为两个,即取消北方集团军。只保留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进攻方向锁定在莫斯科和高加索。

中央集团军仍按原来的设计分两路以装甲集团军打先锋,钳形包抄苏联的西方方面军并在明斯克附近歼灭之,然后视南方集团军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安排。

主攻的方向是南方集团军,要把主要的精锐都用在这个方向上。具体说,就是先下基辅,然后向罗斯托夫进军,打开通往高加索的门户。接下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务必拿下高加索地区,并留一部死死的守住。如果能做到,就意味着德军已经切断了苏军的石油供应线。

希特勒当初之所以失败,高加索方向的进攻不力是一个因素,因德军的兵力在战略上被分散了,北方的列宁格勒的次要方向既没有拿下,又牵扯了很多兵力,所以我的看法是把北方集团军合并到南方集团军,以增加拿下高加索的把握。

做到了这一步,德军就可以从高加索继续南下,从黑海和里海之间一路向南,穿过阿塞拜疆后再分兵两路,一路向东南攻下伊朗,一路向西南由伊拉克到叙利亚再穿过西奈半岛,把活力集中到苏伊士,配合西面的隆美尔的部队两路夹攻英军,如果成功,就意味着及控制了中东的石油,又切断了英国和中东的联系。

各位觉得这样YY怎么样?YY错了轻拍哈。


这是大致的想象图:

QQ截图未命名01 拷贝.jpg (441.9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1 16:42 上传

还忘了说下,中央集团军在明斯克完成歼灭西方方面军的任务后,前出到斯摩棱斯克,做好向莫斯科的进攻准备,如果南方集团军的进展顺利,就继续向莫斯科进攻,如果不顺利,可以分兵一部向莫斯科佯攻,一部南下增援南方集团军。
德国的战术对于苏联的国土来说有点不合适。
战略纵深太大。个人见解
打赢的可能仍然不大。
BBLS失败不是兵力不足而是后勤不济。受限于运输能力,一个方向上的兵力是不能无限制增加的。
很可惜,不把边境线上的苏军重兵集群吃掉长驱直入的装甲集群连补给都保证不了。
苏联国土太广阔,就算拿下莫斯科又怎么样?跑到远东?中,美,苏三国之所以不会被战胜,不一定是因为这三国有多强,而是因为这三国国土过于广大,跑都跑死了,根本占不完!
windspite 发表于 2011-5-1 20:34

兵员不足的问题主要是中央集团军方面,多数部队都远没有达到满员。南方集团军确实补给困难,主要是油料。即使攻占了迈科普,随部队而来的采油队的专业人员与工程师也没有找到短期内可恢复生产的油田。这说明,苏军对迈科普的破坏是很成功的。
南瓜样猫猫 发表于 2011-5-2 00:03


    42年苏军的南方方面军吸取了教训,为防止被合围,他们跑的比德国人还快。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1-5-2 02:44


    我的这个主题yy的主要方向不是莫斯科,而是高加索,拿下高加索比拿下莫斯科更有意义。
如果一开始就盯着高加索的话那么进攻时间表很大程度上会被苏联牵着走,在战场上让敌方指挥体系几乎不受干扰的做出反应那很快己方的战略计划就玩不起来了,还是得对莫斯科方向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不然其他目标都完成不了。战争就是双方互相干扰对方意志的实现与完成己方战略目标的实现。要是都盯着高加索那很可能会打成添油战术,一个方向上的兵力不能无限制增加,我觉得现有兵力应该够了。
    德军在哪么大的敌人境内作战可不可以像日军那样玩机动支援使每个方向上的己方部队比敌人少但是战斗开始时总是可以具有局部兵力优势呢?那样的话我们就不用这样争论啦。[:a2:]
哈揖 发表于 2011-5-2 08:15

41年大部分战役德军都是比苏军多的,不满员是因为打得激烈推进又太快。晕,你不会想让德国人开出石油来直接加到坦克的油箱里吧。就地解决的只可能有粮食和住宿,事实上德国人就是这么做的。后勤已经只保证弹药和油料了都忙不过来,再增兵让新来的部队喝西北风去么?
这个话题我得咨询下,在迈科普有可用油田的情况下,从德国拉来设备建立炼油厂的可能性有多大?时间上快不快?如果很快可以做到的话,对德军的油料补给是绝大的好处。
qmsqms 发表于 2011-5-2 09:36


    这个yy的意思也是两个方向的进军:莫斯科方向和高加索方向。只不过高加索方向是主要方向,莫斯科方向是次要方向,它的作用是牵制苏军的主力,在南方进展顺利地情况下,也可以变成真正的进攻,拿下莫斯科总是有好处的。
拿下莫斯科应是这场战争的唯一好处,要是真的打下高加索难道苏军还可以让德军从容利用不成?就好像有句话讲得:“在箭雨下耕田的农民哪个时代都没看见过。”莫斯科方向和高加索方向哪个方向为主我都觉得会打成消耗战,要解决苏联没有5年搞不定,现在网上那些一锤子买卖方案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哈揖 发表于 2011-5-2 10:52

我还以为迈科普在哪,查了下居然是在高加索。还是先证明能解决掉当面的苏军再来谈这个问题吧。

我还以为迈科普在哪,查了下居然是在高加索。还是先证明能解决掉当面的苏军再来谈这个问题吧。
windspite 发表于 2011-5-2 11:55



    1942年8月6日,德军攻占了迈科普,但是希特勒在高加索方向更重要的目标是外高加索的石油重地巴库。在高加索战役中,德军在8月末失去了空中优势,因A集团军群的大部分作战飞机被调往了斯大林格勒。
我还以为迈科普在哪,查了下居然是在高加索。还是先证明能解决掉当面的苏军再来谈这个问题吧。
windspite 发表于 2011-5-2 11:55



    1942年8月6日,德军攻占了迈科普,但是希特勒在高加索方向更重要的目标是外高加索的石油重地巴库。在高加索战役中,德军在8月末失去了空中优势,因A集团军群的大部分作战飞机被调往了斯大林格勒。
qmsqms 发表于 2011-5-2 11:09


    如果是这样,拿下莫斯科的结果也一样,苏联人不会长期置首都于不顾,德军还是要面临凶猛的反击的。当年的拿破仑攻下过莫斯科,事实证明照样不能战胜,还不如拿下油田来得实在点。
纳尼?!

谁敢乱改这计划的!!!

不是日耳曼人不给力
实在是斯拉夫人太狡猾
你的中央集团军群有被毛子合围的危险,南方集团军群应该是掩护中央的侧翼,而不是过早的转向中亚
红猪侠 发表于 2011-5-2 14:08


    可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德军突然发动进攻,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中央集团军在攻到斯摩棱斯克前,已经完成了比亚为斯托克和明斯克的围歼战,其后中央集团军的坦2集和南方集团军的坦1集又完成了基辅的包围,前后大约近百万的苏军被歼,还不包括向莫斯科进军过程中的不良斯克和维亚兹马的歼灭战,德军的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之间以及身后的威胁已经基本清除了。
苏联不是从一个方向进攻能灭掉的。因此指望德国从东面进攻,那是不可能胜利的。
必须有一支力量从中亚进攻,才能造成苏联的全面被动。否则费力不讨好。
嗯嗯,等我在钢铁雄心3上面实施之;元首万岁。。。。
侧翼啊侧翼   要是列宁格勒重兵集团反攻入东普鲁士甚至波兰,摧毁后方铁路物资仓库兵站呢?

要是列宁格勒方面攻击中央集团军侧翼和后方呢?  需要临时调动多少军队救火?  还是一直保持一支预备队?
那集中兵力又有什么价值?
xiashengqin 发表于 2011-5-2 17:21


    日本被张鼓峰一战打怕了,不敢北顾。否则的话,它从远东地区进攻,和德国东西呼应,倒是最有利的局面。
哈揖 发表于 2011-5-3 09:01

远东太远了点。必须突入乌拉尔工业区。乌拉尔真是斯大林的杰作呀。此人实实在在是历史的巨人。
angel7th 发表于 2011-5-2 17:39

侧翼的问题确实没法。巴巴罗萨计划本是很全面的,但德国限于战前的情报不准,对在苏联可能面对的各种困难估计不足,战争的物资准备和人员准备也不够充分,没有办法全面实现巴巴罗萨计划。

北面的侧翼进攻只能这么看了:那里道路状况很差,大兵团特别是装甲部队的运动很受限制,他们在德军突然进攻的情况下,很难做出快速的反应。实在不行,只能靠中央集团军自行解决问题了,以当时德军的战斗力来说,苏联的北方面军长途跋涉的前来救援,也会面临补给不上的问题,说不定会被全歼的。那样列宁格勒方向会变得很虚弱。
xiashengqin 发表于 2011-5-3 09:07

中亚地区一直是英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德国在那里没有盟友,这也是占领整个高加索(包括外高加索)地区的意义所在吧。
哈揖 发表于 2011-5-3 09:17
这就超出了德国的能力了。所以这个计划如果仅限于东面,必然失败,高加索过于远了,侧翼没法保证,要突进到高加索并巩固战果,必须占领斯大林格勒。以后就是历史重演了。特别是加上碰到斯大林这种对手,早已经布好局了,在乌拉尔搞了个后勤工业基地。所以希特勒基本无解。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比布哈林这种书生高明的地方,不是一个档次的。
斯大林刚出道没多久,就策划过抢银行,并且成功实施。此人不愧为三巨头之一。
你写列国志,感觉到历史巨人的威力吗?比如司马错。


如果过于追求超过自己能力的目标,最后结果必然是失败。比如当今的美国。而斯大林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精细。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是这种人。

如果过于追求超过自己能力的目标,最后结果必然是失败。比如当今的美国。而斯大林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精细。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是这种人。
xiashengqin 发表于 2011-5-3 09:43


    同意你的说法,这个意图过于宏大,超过了德军的能力,我只是想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德军有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

PS:司马错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
北方集团军群不仅是中央集团军群侧翼安全的保证,更重要的是,攻占波罗的海沿海国家,对于轴心国方面政治资本的积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拿下列宁格勒,这个象征共产主义事业的中心所在,其意义非凡。这些都已不是简单的从军事方面考虑的了,政治思维是元首和将军们产生分歧的根源。。。
还有一个纯军事问题“补给”进入苏联,铁路连接不上,陆路运输量小损耗严重,苏联也没几条大的公路,运输成本太高看,因此德军一开始就必须打通波罗的海沿海通道,使得军用补给物资,通过波罗的海沿海航线,转运陆路,这样极大的缩小运输成本。。。
哈揖 发表于 2011-5-3 09:57
我觉得应该把兵力集中在北路,联合背靠芬兰这是一个优势。南路和中路开始必须取守势,打防守反击,或者是有限攻势,总之必须配合北路。最后从北往南打。至于石油之类的,暂时不要太执着。
记得好像毛主席有过设想的。
哈揖 发表于 2011-5-3 09:08

历史上已经说明,在东线最初的边境战斗中,苏军是靠前部署的。
假如苏军不以占领而是以砸烂德军后方的坛坛罐罐的话,发动一定规模的决死突击是能做到的。
战前红军的战争设想不就是用进攻消灭侵略者吗?

而且波罗的海三国还是相对比较富裕的,基础设施会好一些。

如果你制定计划,东普鲁士放多少军队?
别的不知道,但是苏联飞机的铝是保住了。然后基洛夫工厂的怪物们源源不断的向南压过来、、、、、、
为什么非要打高加索?二战中德国靠罗马尼亚油田支撑了几年,即使拿下油田,得用多久才能维护生产?
angel7th 发表于 2011-5-3 11:35

巴巴罗萨的原部署是这样的:

北方集团军群有二十六个师,其中有三个装甲师,三个摩托化师;中央集团军五十个师,其中有九个装甲师、六个摩托化师。南方集团军群从两个方向发动进攻,一个从波兰南部,一个从罗马尼亚。 共有四十一个德国师,其中有五个装甲师、三个摩托化师。另外还包括相当于十四个师的罗马尼亚部队。

  除了这些师,还有二十八个德国师(其中有两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留在后方,作为陆军总部的预备队。在芬兰,有大约八个德国师。总计,东线的德国军队(不包括芬兰的驻军)共有一百四十五个师,其中有十九个装甲师、十四个摩托化师,德国的盟国还提供了相当于四十个师的兵力。

这就是说,在战役刚开始时,即使苏联从列宁格勒方向杀向波兰,德军也有预备的二十八个师对付它,比较难办的是它不袭扰波兰的基地,而是用于进攻中央集团军的侧翼,那时中央集团军的侧翼掩护部队也有两个装甲部队,赫特的第3装甲集群就部署在北面,它能不能足以对付苏军的威胁是个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原北方集团军群的二十六个师,从理论上就可以转入南方集团军。
历史上已经说明,在东线最初的边境战斗中,苏军是靠前部署的。
==================================================

正是由于这样的部署,才会使德国人一上来就采取钳形攻势消灭了成建制的大批苏军的。
xiashengqin 发表于 2011-5-3 11:12


    兵力集中北路,只能是个守势,芬兰人热衷的是收回被苏联占据的领土,在做到这一切后,就再也不愿意前进了。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1-5-3 15:08


    因为这一方向不仅有巴库(外高加索)的石油,还有乌克兰的煤和丰富的粮食,经济价值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