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从巴巴罗萨计划到库尔斯克会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5:30:08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武装冲突。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它是一场噩梦般的浩劫;对于军事理论研究来说,它却是一本取之不尽的教科书,在各个方面都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从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悍然发动入侵开始,直到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投降,各种战略决策、战术思想在广阔战场上交织碰撞,无数英勇的部队和强悍的武器在东欧大地上拼死争斗,形成一幅空前绝后的战争全景画。
      在这篇简短的论文中,笔者不可能描述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中的每一个角落,而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最主要的战略问题上:苏德战争的战略转折是怎样产生、怎样完成的?也就是说,战略主动权是怎样逐渐从一度气势汹汹的德军手中,转移到一度处处挨打的苏军手中的?文章将从战争之前的双方动向写起,一直到德军完全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库尔斯克会战为止,不仅阐述“是什么”,更要分析“为什么”。虽然笔者还不能做到十分深刻、客观地分析战争,但我将尽我所能,尽量争取提供一篇有独立观点、有参考价值的论文。

      本文写作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英国人西顿的《苏德战争》;美国时代生活图书的《第三帝国》系列丛书;中国的《陆地鏖战》;“战争的艺术”网站;“德国军事中心”网站;“Young Gung的战争历史世界”网站;“水木清华”论坛等。
      
      一、“巴巴罗萨”:计划与现实

      在纳粹德国入侵苏联之前,他们已经成为西欧大陆的主宰者,只有英国还在空中和海上进行抵抗。巨大的胜利蒙住了希特勒和德军将领的双眼,使他们对德军的一些严重缺陷视而不见:军事生产和后勤体系极不完备,坦克装备急需改进,空军力量不足,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数量仍需增加。在西欧作战中,德军主要通过成功的战略和战术来弥补这些不足,而在西欧被征服后,德国也没有认真改善这些不足。在进攻苏联的前夕,德国装甲兵的主力仍然是“装甲3型”和“装甲4型”,它们的攻防能力比不过英法的主力坦克,更比不过苏联的T-34;而德国军事生产混乱直接导致了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数量不足(德军扩充装甲师是通过削减每个装甲师的规模来进行的),它们在对付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家时会力不从心;德国空军没有战略轰炸机,难以对苏联广阔的腹地进行空中打击。所以说德军相对苏军在装备上和技术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希特勒进攻苏联决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一贯的战略主张。早在二十年代,希特勒就在《我的奋斗》中大肆鼓吹“征服斯拉夫人,为德意志民族扩张生存空间”,甚至露骨地指出他在策划扩张时“第一个想到的目标就是俄罗斯和其周边小国”。希特勒与苏联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并进攻西欧,仅仅是进攻苏联的前奏——好解除德国的后顾之忧,增加其战争潜力。实际上,希特勒一直希望与英国媾和共同攻打苏联,因为“布尔什维克才是他真正的目标”。法国被打败后,苏德战争的爆发就仅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然而德国人的战略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希特勒一直称斯拉夫人为“劣等民族”,吹嘘说“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屋子就会垮下来”。德军将领们虽然对进攻苏联的细节问题有分歧,但他们几乎也都赞成希特勒的观点,即苏联可以被德国通过一场闪电战打败。在德国人看来,攻打苏联只是在与英国作战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德军完全可以在征服苏联后再逼降英国。于是德国人既没有投入足够兵力,又没有为冬季作战做任何准备,甚至没有认真地对苏联进行侦察。他们根本意识不到他们是在投入一场持续四年的、残酷异常的、变化不定的战争当中,这场战争将彻底打碎纳粹德国军队的脊梁骨,决定今后数十年的世界格局。战争爆发前几个月,日本主动提出在远东地区配合对苏联的进攻,希特勒却轻率地拒绝了,他觉得既然德军可以轻易压倒苏联红军,又何必借助日本的力量?在残酷的战争击碎希特勒的速胜迷梦后,他将不得不反过来企求日本人加入反苏联的阵营,而日本人却不会上这个当了。

      现在我们看看希特勒最大的战略冒险——“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德军153个师与仆从国37个师共550万人,动用4300辆坦克,4.72万门火炮以及4980架作战飞机,编为主要的三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下辖29个师和一个装甲集群,由陆军元帅李勃率领,自东普鲁士出发横扫波罗地海诸国后攻下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下辖58个师和两个装甲集群,由陆军元帅鲍克率领,自华沙以东地区出发经过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直逼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下辖47个师和一个装甲集群,由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率领,由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击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另有24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三支军队形成“三叉戟”攻势,在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以西消灭苏军主力,在冬天到来以前推进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在北冰洋之滨)至阿斯特拉罕(在黑海之滨)一线,结束战争。希特勒视苏联的亚洲部分为一块不值得占领的荒地,并且认为只要德国控制了苏联的欧洲部分,苏联政府和军队自然会垮台,不必考虑那以后的军事行动。与之配套的还有芬兰方面和北极圈内的小规模攻势。由于德军统帅部非常自信能在年底前征服苏联,因此没有为苏联冬天的严寒作任何准备,没有准备足够的预备队,工业生产也没有转入战时体制(到1943年才转轨)。参加巴巴罗萨计划的只是德军总兵力的一半,有100多个德军师还在西线留守。由此可见纳粹德国是多么狂妄自大。

      的确,战前的苏联红军正处于比较脆弱的时候。大清洗使苏军失去了大批优秀的中高级军官,军队的机械化程度远低于德国,作战方式也较落后。但苏军也拥有303个师,共537万人的庞大力量(其中60%在西部边境),并拥有T-34、KV-1等高水平的坦克。苏军也拥有自己的机械化作战理论(即“大纵深作战”),只是一直没有经过推广演练而已。更重要的是,苏军拥有非常强大的预备役力量,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扩充一倍兵力;苏联适合服兵役的人口也是德国的三倍以上。战争爆发前,苏联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军队改革,可惜纳粹德国在半路打断了这个改革。总之,虽然苏军有许多弱点,但决不像德国认为的那样软弱。希特勒在战前严重低估了苏联的兵力、生产能力和后备力量,以至拟订了根本不切实际的计划。

      德军是在对敌人没有足够认识、自己也没有足够力量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然而他们的突然袭击大大弥补了这两个缺陷。苏联领导人被德国的外交辞令和虚假情报欺骗了,他们虽然意识到德国对苏联心怀叵测,但万万没想到德国会这么早、这么突然地进攻苏联。他们没想到希特勒不竟然敢于冒两线作战的风险,更没想到希特勒竟然不作好足够准备就敢开战。苏军没有构筑纵深防御体系,大部分机械化部队都分开部署在内地,也没有作好防空准备。当德国人一再在边境挑衅时,斯大林认为这只是希特勒声东击西的花招而已。直到6月21日苏军才察觉到危险,下令进入战备状态,然而此时已经太迟了。

      德国也曾经希望利用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政治矛盾来分化他们的力量,因为战前的苏联也不是铁板一块。但纳粹德国的目标是奴役苏联民族、消灭布尔什维克,这就逼着所有的苏联人都拿起武器来反对他们。德国的铁蹄能踏过很多土地、带来很多灾难,但他们决无法征服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苏联人民为生存和自由而战时,全世界爱好自由和和平的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就注定了德国的失败。当德国士兵不可一世地踏上苏联的国土时,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进行一项必败的事业;他们将面对1亿9千万愤怒的人民,他们将一次次在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下望洋兴叹,他们将在一次次最残酷的战役中充当战争狂人的炮灰,他们不可战胜的光环将被苏联人民狠狠摔在雪地里,他们那套可耻的纳粹思想将被彻底从地球上消灭。

      于是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二、从边境到“台风”

      1941年6月22日是“让全世界屏气凝神”的日子。德军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战争史上最大的军事行动。希特勒再次尝到了突然袭击的甜头:90%的苏联作战飞机在机场上或刚升空就被摧毁,大量苏军在最初几天就被分割包围,斯大林和苏军将领陷入了恐慌和混乱之中。在每个德军选定的正面上,其与苏军相比的兵力优势为2.5比1或更多,苏军二线部队和机械化部队仓促应战,往往遭到被分割围歼的命运。在头三个星期里,德军在苏联西北方向上推进了400至500公里,在西部方向推进了450至600公里,在西南方向上推进了300至 350公里,歼灭了上百万苏军。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在日记中洋洋自得地写道:“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在两周内打赢了战争。”希特勒甚至在此时就开始下令缩编陆军,增加海空军,准备接下来的对英美作战。

      然而苏联的战略纵深和战争潜力绝非波兰和法国能比,他们迅速将所有参战部队整编为西北、西和西南三个方面军,并征召了大量预备队。美国、英国先后发表了谴责德国的声明,并开始商讨对苏联援助。七月下旬,苏军已经开始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其抵抗越来越激烈。苏军没有制空权、没有足够装甲兵、没有战术经验,往往只有运用人海战术,导致伤亡惊人。7月底,大批苏军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包围圈中逃出并组织了斯摩棱斯克会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在南方,德军也遭遇了苏联的多次反突击,丧失了闪电战的大半势头。北方集团军群本来有机会通过突击拿下列宁格勒,但希特勒却要求“毁灭而不是占领”列宁格勒,结果德军陷入了长达三年的列宁格勒攻坚战中。

      这时德军暴露出了战略目标不明确、计划不清晰的致命伤。“巴巴罗萨”计划没有制定出东方战局中各集团军所应遵循的明确的计划、方针、原则和命令,因此在战争开始不久,各集团军群和集团军实际上就已“无章可循”了。它们仅根据临时出现的战略状态和现实情况行动,而不是按照深思熟虑的计划来作战。“三叉戟”攻势使德军兵力不能集中在主要方向,而且希特勒还不断下令分兵去攻占越来越遥远的城市和据点,导致德军兵力越来越分散。德军“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之间相隔太远,战略目标分散,侧翼的安全也无法保证;北方集团军群兵力不足,无法结束列宁格勒的拉锯战,而南方集团军群也被阻止于第聂伯河以西。更重要的是,德军没能完成在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以西消灭苏军主力的目标,大批苏军得以退到内地。如果德军能放弃列宁格勒、顿涅茨盆地、克里木半岛等遥远而缺乏实际价值的目标,将三个集团军群收拢成一个整体,保持更紧密的队形,那么德军在中央的攻势有可能远远超过莫斯科达到伏尔加河,即沃洛格达、高尔基和萨拉托夫一线,歼灭苏联西方面军的主力。即使德军这样做了,也不能彻底瓦解苏联的反抗,何况德军根本没有想到这样做。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武装冲突。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它是一场噩梦般的浩劫;对于军事理论研究来说,它却是一本取之不尽的教科书,在各个方面都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从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悍然发动入侵开始,直到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投降,各种战略决策、战术思想在广阔战场上交织碰撞,无数英勇的部队和强悍的武器在东欧大地上拼死争斗,形成一幅空前绝后的战争全景画。
      在这篇简短的论文中,笔者不可能描述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中的每一个角落,而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最主要的战略问题上:苏德战争的战略转折是怎样产生、怎样完成的?也就是说,战略主动权是怎样逐渐从一度气势汹汹的德军手中,转移到一度处处挨打的苏军手中的?文章将从战争之前的双方动向写起,一直到德军完全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库尔斯克会战为止,不仅阐述“是什么”,更要分析“为什么”。虽然笔者还不能做到十分深刻、客观地分析战争,但我将尽我所能,尽量争取提供一篇有独立观点、有参考价值的论文。

      本文写作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英国人西顿的《苏德战争》;美国时代生活图书的《第三帝国》系列丛书;中国的《陆地鏖战》;“战争的艺术”网站;“德国军事中心”网站;“Young Gung的战争历史世界”网站;“水木清华”论坛等。
      
      一、“巴巴罗萨”:计划与现实

      在纳粹德国入侵苏联之前,他们已经成为西欧大陆的主宰者,只有英国还在空中和海上进行抵抗。巨大的胜利蒙住了希特勒和德军将领的双眼,使他们对德军的一些严重缺陷视而不见:军事生产和后勤体系极不完备,坦克装备急需改进,空军力量不足,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数量仍需增加。在西欧作战中,德军主要通过成功的战略和战术来弥补这些不足,而在西欧被征服后,德国也没有认真改善这些不足。在进攻苏联的前夕,德国装甲兵的主力仍然是“装甲3型”和“装甲4型”,它们的攻防能力比不过英法的主力坦克,更比不过苏联的T-34;而德国军事生产混乱直接导致了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数量不足(德军扩充装甲师是通过削减每个装甲师的规模来进行的),它们在对付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家时会力不从心;德国空军没有战略轰炸机,难以对苏联广阔的腹地进行空中打击。所以说德军相对苏军在装备上和技术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希特勒进攻苏联决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一贯的战略主张。早在二十年代,希特勒就在《我的奋斗》中大肆鼓吹“征服斯拉夫人,为德意志民族扩张生存空间”,甚至露骨地指出他在策划扩张时“第一个想到的目标就是俄罗斯和其周边小国”。希特勒与苏联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并进攻西欧,仅仅是进攻苏联的前奏——好解除德国的后顾之忧,增加其战争潜力。实际上,希特勒一直希望与英国媾和共同攻打苏联,因为“布尔什维克才是他真正的目标”。法国被打败后,苏德战争的爆发就仅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然而德国人的战略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希特勒一直称斯拉夫人为“劣等民族”,吹嘘说“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屋子就会垮下来”。德军将领们虽然对进攻苏联的细节问题有分歧,但他们几乎也都赞成希特勒的观点,即苏联可以被德国通过一场闪电战打败。在德国人看来,攻打苏联只是在与英国作战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德军完全可以在征服苏联后再逼降英国。于是德国人既没有投入足够兵力,又没有为冬季作战做任何准备,甚至没有认真地对苏联进行侦察。他们根本意识不到他们是在投入一场持续四年的、残酷异常的、变化不定的战争当中,这场战争将彻底打碎纳粹德国军队的脊梁骨,决定今后数十年的世界格局。战争爆发前几个月,日本主动提出在远东地区配合对苏联的进攻,希特勒却轻率地拒绝了,他觉得既然德军可以轻易压倒苏联红军,又何必借助日本的力量?在残酷的战争击碎希特勒的速胜迷梦后,他将不得不反过来企求日本人加入反苏联的阵营,而日本人却不会上这个当了。

      现在我们看看希特勒最大的战略冒险——“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德军153个师与仆从国37个师共550万人,动用4300辆坦克,4.72万门火炮以及4980架作战飞机,编为主要的三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下辖29个师和一个装甲集群,由陆军元帅李勃率领,自东普鲁士出发横扫波罗地海诸国后攻下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下辖58个师和两个装甲集群,由陆军元帅鲍克率领,自华沙以东地区出发经过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直逼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下辖47个师和一个装甲集群,由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率领,由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击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另有24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三支军队形成“三叉戟”攻势,在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以西消灭苏军主力,在冬天到来以前推进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在北冰洋之滨)至阿斯特拉罕(在黑海之滨)一线,结束战争。希特勒视苏联的亚洲部分为一块不值得占领的荒地,并且认为只要德国控制了苏联的欧洲部分,苏联政府和军队自然会垮台,不必考虑那以后的军事行动。与之配套的还有芬兰方面和北极圈内的小规模攻势。由于德军统帅部非常自信能在年底前征服苏联,因此没有为苏联冬天的严寒作任何准备,没有准备足够的预备队,工业生产也没有转入战时体制(到1943年才转轨)。参加巴巴罗萨计划的只是德军总兵力的一半,有100多个德军师还在西线留守。由此可见纳粹德国是多么狂妄自大。

      的确,战前的苏联红军正处于比较脆弱的时候。大清洗使苏军失去了大批优秀的中高级军官,军队的机械化程度远低于德国,作战方式也较落后。但苏军也拥有303个师,共537万人的庞大力量(其中60%在西部边境),并拥有T-34、KV-1等高水平的坦克。苏军也拥有自己的机械化作战理论(即“大纵深作战”),只是一直没有经过推广演练而已。更重要的是,苏军拥有非常强大的预备役力量,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扩充一倍兵力;苏联适合服兵役的人口也是德国的三倍以上。战争爆发前,苏联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军队改革,可惜纳粹德国在半路打断了这个改革。总之,虽然苏军有许多弱点,但决不像德国认为的那样软弱。希特勒在战前严重低估了苏联的兵力、生产能力和后备力量,以至拟订了根本不切实际的计划。

      德军是在对敌人没有足够认识、自己也没有足够力量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然而他们的突然袭击大大弥补了这两个缺陷。苏联领导人被德国的外交辞令和虚假情报欺骗了,他们虽然意识到德国对苏联心怀叵测,但万万没想到德国会这么早、这么突然地进攻苏联。他们没想到希特勒不竟然敢于冒两线作战的风险,更没想到希特勒竟然不作好足够准备就敢开战。苏军没有构筑纵深防御体系,大部分机械化部队都分开部署在内地,也没有作好防空准备。当德国人一再在边境挑衅时,斯大林认为这只是希特勒声东击西的花招而已。直到6月21日苏军才察觉到危险,下令进入战备状态,然而此时已经太迟了。

      德国也曾经希望利用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政治矛盾来分化他们的力量,因为战前的苏联也不是铁板一块。但纳粹德国的目标是奴役苏联民族、消灭布尔什维克,这就逼着所有的苏联人都拿起武器来反对他们。德国的铁蹄能踏过很多土地、带来很多灾难,但他们决无法征服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苏联人民为生存和自由而战时,全世界爱好自由和和平的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就注定了德国的失败。当德国士兵不可一世地踏上苏联的国土时,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进行一项必败的事业;他们将面对1亿9千万愤怒的人民,他们将一次次在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下望洋兴叹,他们将在一次次最残酷的战役中充当战争狂人的炮灰,他们不可战胜的光环将被苏联人民狠狠摔在雪地里,他们那套可耻的纳粹思想将被彻底从地球上消灭。

      于是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二、从边境到“台风”

      1941年6月22日是“让全世界屏气凝神”的日子。德军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战争史上最大的军事行动。希特勒再次尝到了突然袭击的甜头:90%的苏联作战飞机在机场上或刚升空就被摧毁,大量苏军在最初几天就被分割包围,斯大林和苏军将领陷入了恐慌和混乱之中。在每个德军选定的正面上,其与苏军相比的兵力优势为2.5比1或更多,苏军二线部队和机械化部队仓促应战,往往遭到被分割围歼的命运。在头三个星期里,德军在苏联西北方向上推进了400至500公里,在西部方向推进了450至600公里,在西南方向上推进了300至 350公里,歼灭了上百万苏军。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在日记中洋洋自得地写道:“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在两周内打赢了战争。”希特勒甚至在此时就开始下令缩编陆军,增加海空军,准备接下来的对英美作战。

      然而苏联的战略纵深和战争潜力绝非波兰和法国能比,他们迅速将所有参战部队整编为西北、西和西南三个方面军,并征召了大量预备队。美国、英国先后发表了谴责德国的声明,并开始商讨对苏联援助。七月下旬,苏军已经开始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其抵抗越来越激烈。苏军没有制空权、没有足够装甲兵、没有战术经验,往往只有运用人海战术,导致伤亡惊人。7月底,大批苏军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包围圈中逃出并组织了斯摩棱斯克会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在南方,德军也遭遇了苏联的多次反突击,丧失了闪电战的大半势头。北方集团军群本来有机会通过突击拿下列宁格勒,但希特勒却要求“毁灭而不是占领”列宁格勒,结果德军陷入了长达三年的列宁格勒攻坚战中。

      这时德军暴露出了战略目标不明确、计划不清晰的致命伤。“巴巴罗萨”计划没有制定出东方战局中各集团军所应遵循的明确的计划、方针、原则和命令,因此在战争开始不久,各集团军群和集团军实际上就已“无章可循”了。它们仅根据临时出现的战略状态和现实情况行动,而不是按照深思熟虑的计划来作战。“三叉戟”攻势使德军兵力不能集中在主要方向,而且希特勒还不断下令分兵去攻占越来越遥远的城市和据点,导致德军兵力越来越分散。德军“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之间相隔太远,战略目标分散,侧翼的安全也无法保证;北方集团军群兵力不足,无法结束列宁格勒的拉锯战,而南方集团军群也被阻止于第聂伯河以西。更重要的是,德军没能完成在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以西消灭苏军主力的目标,大批苏军得以退到内地。如果德军能放弃列宁格勒、顿涅茨盆地、克里木半岛等遥远而缺乏实际价值的目标,将三个集团军群收拢成一个整体,保持更紧密的队形,那么德军在中央的攻势有可能远远超过莫斯科达到伏尔加河,即沃洛格达、高尔基和萨拉托夫一线,歼灭苏联西方面军的主力。即使德军这样做了,也不能彻底瓦解苏联的反抗,何况德军根本没有想到这样做。
正当战火不断升温时,德国内部也对下一步的作战方案爆发了严重争议:希特勒对于进攻列宁格勒、莫斯科或乌克兰这三个目标的先后顺序似乎一直踌躇不决,前线将领则力主优先进攻莫斯科。如果攻下莫斯科,不但能歼灭西方面军,也会在政治上和士气上给苏联人严重打击,并截断苏联西部的主要交通线;但这样也会在战场中部形成巨大的突出部,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安全无法保证。而此时乌克兰地区的苏联西南方面军正好在德国“中央”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的战线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三角形突出部,德军可以很容易对其进行围歼;另外,攻下乌克兰也有助于截断苏联的经济命脉,获得大量战略资源(尤其是石油)。8月21日,希特勒终于决定停止对莫斯科的进军,命令中央集团军群配备的装甲部队分别调头攻打列宁格勒和乌克兰。这一指令使德军将领气愤不已,总参谋长哈尔德称其“是断送迄今颇有生气的作战的开始”。希特勒因此指责将领“对战争的经济方面一无所知”,将领们则认为希特勒没有摆正军事征服和经济掠夺之间的关系,导致因小失大。事实上,希特勒对苏联经济命脉的进攻没有取得他想象的实效,虽然德军夺取了顿涅茨盆地并一度兵临高加索(都是经济要地),但其作用实在有限。

      虽然争议重重,德军对乌克兰的进攻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由于斯大林错误地下达“决不后退”的命令,苏联西南方面军被合围在杰斯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巨大突出部。苏军将领布琼尼等人陈旧的战术思想加速了苏军的失败。到9月29日,100多万苏军几乎全部被歼(其中66万被俘),苏军将领乘飞机逃离战场,基辅也随之失陷。这是战争初期苏军遭受的最大惨败。在此时,德军已感觉到苏军T-34坦克的巨大威胁,但凭着高超的战术技巧,缺乏重型坦克的德国装甲兵仍然取得了很大战绩。正当德军打扫战场时,苏军以惊人的速度重组了西南方面军,与成立不久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东南方面军退守罗斯托夫。由于德军停止进攻莫斯科,苏联得以重组西方面军,并大大加强了莫斯科周边的防御。列宁格勒方向的战斗却依然未决胜负,苏军在朱可夫率领下利用山川地形严防死守,而德军则显得犹犹豫豫,其闪电战优势在攻坚战中派不上用场。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鲍克元帅的强烈推动下,希特勒终于决定利用冬天到来前不多的时间进攻莫斯科。希特勒的设想是:由南北两个方向包抄进攻,在获得那些经济性的战果之后,莫斯科就会象一个熟透了的桃子一样自动掉入他的手中。于是,攻占莫斯科的“台风行动”于9月正式发布,激动人心的莫斯科保卫战即将开始。

      苏军在战争初期的失败也归咎于战术观念的陈旧。许多将领认为即使开战,也只会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阵地战。苏联在此时还保留了数十个骑兵师,其坦克集团军编制也不健全。苏军对打防御战尤其是大纵深防御战没有准备,开战后斯大林竟要求苏军在绝对劣势的条件下发动反攻,“把战火燃向敌人的国土”,其后果可想而知。直到1942年夏,斯大林才放弃了“不准后退一步”的战略,此战略直接造成苏军在初期损失惊人。可以说苏军是在战争中学习打仗,向德军学习,向“大纵深战略”学习,向自己学习,直到成长为一支完善地进行机械化作战的军队。
      
      三、犁不开的冻土

      即使在台风行动开始后,希特勒仍然坚持“莫斯科不是首要目标”。从两翼包抄莫斯科的德军装甲部队钳子张的太大,想在莫斯科背后合拢包围圈,但由于恶劣的气候和苏联军队异乎寻常的斗志,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入秋之后,苏联的土地在秋雨下变得异常泥泞,德军装甲部队前进速度大大减缓,而苏军却拥有适应泥泞地形的坦克;等到寒冬将秋季的泥沼冻硬时,德军坦克恢复了生机,但缺乏冬衣的德军步兵却陷入了空前的灾难——纳粹德国终于为后勤准备不周付出了代价。10月, 德军发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合围了红军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大部,这也是1941年德军最后一场大胜利。此时又是朱可夫迅速第三次组建西方面军,并从后方抽调了大批预备队,组建大纵深防御。此时希特勒又命令北路赫特装甲集群先攻占加里宁,而不是争分夺秒地向莫斯科进军;南路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则绕开了莫斯科西南的门户图拉,一心想绕到莫斯科背后。到12月初,战线已缩小到莫斯科周围约三百公里长的圆弧上,鲍克元帅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克里姆林宫的红星;然而如潮水般涌来的苏军预备队打碎了德军的梦想。

      实际上,德军失败的不仅是因为天气寒冷,也是因为缺乏预备队。朱可夫有远东的18个装备1700辆坦克和1500架飞机的精锐师作预备队,中央集团军群却被迫投入了最后一个营的预备队。如果德国能把西线的精锐部队从一开始就派往东线的话,还是有希望打垮苏军预备队的;但是过于轻敌的希特勒直到德军遭受惨败后才这样做。12月5日,希特勒终于同意停止对莫斯科的进攻,苏军开始在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附近的广阔战线上发动反击,德军遭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惨败。但希特勒“不准撤退”的命令在一定程度上击退了苏军的攻势,德军并没有像当年拿破仑一样一溃千里,而是建立了新的防线,其中有些地方离莫斯科只有100公里。此时又是斯大林犯了战略错误,他认为德军的力量已经耗尽了,苏军完全可以利用冬季攻势消灭其主力,甚至结束战争。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很快被德军的顽强防御所击破,虽然苏军在冬季反攻中歼灭了50万以上的德军,纳粹德国却依然占据着战略优势,只等待春暖花开时便可重新进攻。当进攻莫斯科的努力失败后,鲍克元帅等一批德军高级将领被免职。

      与此同时,德军在南方的攻势也达到了极限。基辅会战后,南方集团军群迅速占领了顿涅茨盆地、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攻入了克里木半岛,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守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到第二年才完全控制克里木。此时冬天快要来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希特勒却向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下达了一堆完全脱离实际的指令:占领罗斯托夫、占领高加索、推进到伏尔加河,占领许多个遥远而缺乏战略意义的据点。龙德施泰特元帅称他接到这个命令时“忍不住要哈哈大笑”,因为这简直是痴人说梦。11月底,由于战线太长、缺乏补给、天气严寒以及苏军的反攻,德军不得不从罗斯托夫撤退,龙德施泰特也随即被免职。这再度体现了德军战略思想的谬误:到处分兵,不断进攻,战线拉的太长,主要目标不明确,对敌人缺乏足够认识。此后,希特勒开始在东线安插自己的亲信为统帅,并越来越多地干涉具体作战事务,更加刚愎自用、脱离实际。1941年的战事结束,苏军损失了500多万士兵,德军损失在80万左右。

      人们一直在讨论:德军如果在8月就直接攻击莫斯科,而不是向南北方向分兵,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成果?那时的莫斯科守军是很难挡住德军的,然而正如我上面指出的,德军会形成巨大的中央突出部,侧翼会暴露出来。但是西南方面军未必敢袭击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因为南方集团军群可以趁虚而入,攻占第聂伯河以西的苏军突出部,西南方面军的后路就被截断了。按照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思想,德军应该马不停蹄地直取莫斯科,再向两翼分兵形成更加广阔的纵深包围,战果会比基辅会战大的多,或许能全部围歼苏军主力。然而德军有没有能力合拢和消化如此巨大的包围圈还是个问题,即使真完成了这个计划,德军也会受到极大消耗,而苏军却还有很多战略预备队,胜负仍未可知。当然,攻占莫斯科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可是希特勒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这一点。同时,苏军将无法迅速向两翼运动其兵力,这样列宁格勒和顿河方向的苏军就不能很快得到增援,很可能被德军击破。但是德军的战线会变得更长,补给更难跟上,兵力显得更加单薄,莫斯科的胜利也无法带给他们整场战争的胜利。

      “台风行动”并不是一个注定失败的行动,希特勒的贪得无厌在很大程度上毁了它。德军不仅想拿下莫斯科,还想合围西方面军,占领莫斯科周围的重要城市,目标不明确,兵力不集中。每当一个战略目标快要获得时,德军经常提前分兵去攻占其它目标,以至断送近在眼前的胜利——在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也都是如此。德军总是趋向于把攻势用到极限而不留后路,而克劳塞维茨说过:“进攻方的力量用尽时,就是它的灾难降临之时。”当寒冬肆虐时,攻陷莫斯科已经显得不切实际,即使攻下也难以在漫长的冬天中守住;德军完全可以在距莫斯科100公里的弧形地段上转入防御,这总比在苏军转入反攻后再仓促构筑防御要强。寒冬也给苏军带来了不便,当德军在战壕或城市里驻守着时,寒冷给他们带来的损失会缩小很多,后勤供应也能加强。如果德军能避免在冬季的巨大损失,他们在1942年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当然,主动停止进攻也会给苏军整顿防御的时间,更多的苏联预备队会投入战斗,然而德军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调集自己的预备队。总之,德军有能力在1941年攻下莫斯科或至少不蒙受惨败,但这决不意味着他们能很快结束战争,苏联也决不会因为丢失了莫斯科就向希特勒屈膝投降。

      在此值得着重指出,德军过度低估了苏联惊人的后备力量。在进攻莫斯科以前,苏军已经损失300多万人,对比德军战前得到的情报,苏联陆军已经不复存在了。然而苏联可以轻易动员1000万以上的后备部队,还有1亿9千万人民作后盾。所以德军消灭的苏军尽管数量惊人,苏联却还能一次一次重组军队。苏联的军工生产能力也是惊人的,何况他们还得到了盟国的大量援助。苏德战争正在演变成一场消耗战,这样打下去德国失败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虽然莫斯科保卫战还不足以完成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但已经给它埋下了伏笔。
      
      四、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对苏联军民的鼓舞是巨大的,斯大林和很多将领们从此再也没有动摇必胜的信心,苏军士气空前高涨,而德军则笼罩着失败的愁云。1942年初,苏军在反攻中取得了很大战果,现在轮到斯大林被冲昏头脑了。他不顾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反对,坚持在春夏仍对德军采取攻势,甚至要在1942年内把德军赶出苏联。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很快遭到报应:反攻在维亚兹马地域受阻,先期突入维亚兹马的部分红军被歼;春末夏初,德军在克里木抢先突击,击溃苏克里木方面军(在这里发生了苏德战争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不久之后,苏西南方面军发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遭到惨败,突击集团的3个集团军被合围。苏军在南方的广阔战线上又处于全线崩溃的边缘,士气非常低落。

      1月,希特勒拟订了1942年的德军战略。德军的战略重心将放在南方,将南线部队编成A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分别进攻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攻下斯大林格勒后,再北上攻击古比雪夫和莫斯科,争取在年底前结束战争。德军将领认为这个计划和当时德军作战能力的差距太大,分散了兵力,但希特勒仍然坚持己见。之所以远道去攻占高加索油田,是因为德国石油本来就严重不足,盟军的轰炸更减小了石油产量,希特勒甚至说:“如果得不到高加索的石油,我将考虑在今年内结束战争。”德国资源不足、后备力量不够、两面受敌的弱点已经彻底暴露。到这个时候,希特勒仍然不肯正视苏联的实力。当部下告诉他苏军在伏尔加河以西仍然可以集结100万以上兵力、苏联的坦克产量已经达到每月1000辆时,他甚至咆哮着下令不准再对他读这些“失败主义言论”。德国军工生产效率低下,前线迟迟得不到补充装备,新型装甲车和飞机的研制也还远未完成,远远比不上苏联方面的军工进展。苏联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山以东还有很多工业基地,德国轰炸机根本无法染指,而德国自己的工业基地却经常被盟军轰炸。德军抽调了大量空军保卫本土,这就削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制空权。当然,如果德军真能完成这个计划,也能切断苏联的重要经济命脉,再次给苏军沉重一击,很有希望赢得战争。然而即使他们能占领苏联一时,也不可能永远压迫苏联的广大人民。

       此处有一个历史细节很容易被忽视,即德军没能在北极圈作战中拿下摩尔曼斯克不冻港,只能眼睁睁看着盟军的船队载着援助物资不断驶进港口。这些援助物资不仅包括武器装备,也包括粮食、工业原材料等,为苏联坚持抗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1941年以后,德军似乎从来没有试图再攻击摩尔曼斯克(他们在夏天是很有希望拿下它的),只是对它周围的铁路搞了一点小破坏。这个小战场的行动,其实对整个战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方向的进展非常顺利,迅速攻陷了大批地区。但是苏军放弃了战争初期“决不后退”的战略,改为大踏步地向内线转移,避免被德军合围,使德军的进攻锋芒打不到自己身上。德军先后击溃了苏军西南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防御,但并没有歼灭其主力,于8月逼近到斯大林格勒附近。这时希特勒又犯了两个致命的战略错误:他认为斯大林格勒已唾手可得,便命令第四装甲集团军转而增援高加索方向,大大削弱了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兵力;他过于看重斯大林格勒这个其实并不具备多少战略意义的城市,在那里和苏联军民打起了城市拉锯战,不但放弃了德军运动战的优势,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当战线拖的太长的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瓦砾间艰难行进时,苏军又动员了大批战略预备队,因为日本已经陷入太平洋战争,所以很多部署在远东防备日本的苏军得以转向对付德国。

      高加索方向的德军一开始也春风得意,最快推进速度在每天50公里以上。但德军的战略目标——外高加索油田离其后方距离太远(从罗斯托夫到外高加索和从纳粹德国到罗斯托夫的距离一样远),苏军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瓦解德军攻势。德军一路攻占了不少油田和炼油厂,但其设备大部分被运走或破坏,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即使德军能占领完整的油田,他们也难以将石油运回国去。当德军开到高加索山脉时,他们已经超出了补给线,又遭到外高加索方面军的迎头痛击。此时斯大林格勒方向苏军已占据优势,希特勒不得不把第四装甲集团军调到斯大林格勒去。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后,A集团军群面临着被切断后路的危险,只能结束在高加索方向的攻势,从曼施泰因为他们艰难保护住的通道撤回顿河流域。事实证明,对高加索方向的攻击是德军最大的败笔之一,使大批德军投入到偏离主战场的目标中去,使德军后勤系统背上沉重负担,又没有取得任何实效。这些兵力如果用来攻击莫斯科或斯大林格勒,本来是可以获得更大成效的。

      11月,希特勒任命曼施泰因元帅为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此时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已岌岌可危,苏军非常巧妙地掩饰了其作战意图,在德军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战略部署,在朱可夫的率领下打垮了斯大林格勒两侧的罗马尼亚军队,合围了德国第六集团军。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德军不仅攻不下斯大林格勒,也不可能保住在夏季攻势中获得的土地,连高加索方向德军的退路都可能被切断。此时曼施泰因深邃的战略眼光却又看到了其他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苏军只顾着围攻德军第六集团军,却没有以机械化部队为攻击矛头,击打德军南翼脆弱的交通线和补给线(它们都要通过第聂伯河上的铁路桥),截断整个德军南翼的后路;这样一来,从高加索到伏尔加河上的德军,包括斯大林格勒方向和整个A集团军群在内的德军,以及仆从国的四个集团军,将会遭到彻底致命的一击,德军南翼将彻底崩溃。然而苏军第一次抓到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机会,反而看不到更大的胜利前景。但是曼施泰因认为,如果德军不是死守斯大林格勒,而是采取另一个大规模的机动,其结果也可以完全歼灭整个南线的苏军:放弃在夏季攻势中占领的土地,从战场东面的突出部撤到第聂伯河下游,吸引苏军的追击。由于缩短了战线,德军就有了更多可调用的兵力,在苏军追击过程中突然袭击其侧翼,将其挤压到黑海沿岸,将大撤退变成一个合围歼灭战,彻底粉碎南翼苏军。而南翼集中了苏军的大部分家底,一旦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曼施泰因元帅的确是非凡的战略家,这一计划虽然不能保证全歼南翼苏军(因为德军很难完全合拢和消化包围圈),但至少能使苏军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与此同时,苏联的后备力量也已接近极限,不得不大量抽调17岁左右的人去当兵,苏军统帅也不敢再大规模使用人海战术了。如果苏军再次被大规模围歼,苏联已不可能再迅速将其重编,德军将前所未有地接近胜利。战局已发展到非常微妙的关头,胜负只有一线之隔。但希特勒拒绝撤退,拒绝放弃斯大林格勒,拒绝缩短德军那过于漫长的战线,这就丧失了获胜的希望。德军被迫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冲锋以试图解救第六集团军,最近时曾前进到离被围德军只有几十公里处。但是希特勒到此时仍不允许第六集团军撤退,甚至叫嚷“德军不从占领过的土地上撤退”,他还幻想“或许明天曼施泰因的部队就能开进斯大林格勒”。在这种赌徒心理下,曼施泰因在自己也面临被围的情况下终于无功而返,南翼德军的力量几乎被耗尽。由于曼施泰因高超的指挥艺术,苏军没能围歼前来增援的德军,顿河集团军群通过顽强的战斗重新建立了防线,保护了高加索A集团军群的推路。1943年2月,包围圈中的德军停止了最后抵抗,轴心国共损失150万人之多。这就是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中最重要的一点,从那以后,整个苏德战争乃至整个二战的局面都不一样了。

      1942年底,苏军还发动了针对德军在莫斯科方向的勒热夫突出部的战役,由于德军顽强抵抗加之天气恶劣,并没有打开局面。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伤亡严重,导致其无力增援斯大林格勒战场,不久后自动放弃了勒热夫突出部。1942年的主要战事——斯大林格勒会战持续到次年2月才结束,由于德军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失误和苏军强大的后备能力、正确的战略部署,战略主动权终于开始转入苏联人的手里。然而德军决不会拱手让出主动权,在完全占据战略优势之前,苏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残酷程度决不逊色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争夺。
      
      五、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

      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希特勒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以进攻来结束东线战争已不可能。”但他希望至少能够体面地结束战争。1943年初,德国工业全面进入战争状态,在军备部长施佩尔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的指挥下,德国坦克、飞机、火炮的产量大大增长,同时更多的后备部队被调往东线。更重要的是,德军威力巨大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已经正式装备部队,尤其是虎式坦克的性能超过了所有的苏军坦克,希特勒希望能用它挽回败局。但是虎式和豹式的产量都太小,短期内仍无法抵消苏军的优势。

      1943年2月,希特勒终于同意将德军撤出高加索和顿涅茨盆地。但苏军已经占据主动,以绝对优势兵力不断攻破漏洞百出的德军防线。苏军在前进中也蒙受了很大损失,并且拉长了战线,这就陷入了曼施泰因的圈套。他已经说服希特勒作出必要的撤退,以集结足够的兵力。当苏军对第聂伯河下游进行大迂回时,他们的毫无保障的右翼遭到了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毁灭性打击。曼施泰因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按照师的数目是一比八)击打在苏军的侧翼和结合部上,打垮了第涅伯河附近的敌人。接着德军从三个方向夹击位于第聂伯河和顿涅茨河之间的苏军西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迅速土崩瓦解,但是由于德军兵力不足,大部分苏军逃出了包围圈。在这个胜利的鼓舞下,曼施泰因继续向北进攻,打击哈尔科夫一线敌军的南翼,又迫使苏军主动放弃哈尔科夫。得手后的德军不断前进,企图在泥泞季节到来前占领更多土地。但由于德军实在缺乏兵力,又在反击中蒙受了重大损失,已经无法扩大战果了。苏军被迫放弃在列宁格勒方向的攻势,增援哈尔科夫方向几乎全面崩溃的战线。随着苏军援兵的到来和泥泞季节的降临,德军停止了哈尔科夫反击战。这一战役大大减慢了苏军战略反攻的脚步,并直接造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形成。如果没有这场战役,苏军可能在1943年初就能完全击溃南翼的德军,完成战略转折,那么纳粹德国的灭亡也将提前至少一年。但哈尔科夫战役还是无法挽回德军在整个战场上的劣势。

      这时曼施泰因已经意识到德军如果继续跟苏军拼消耗,必败无疑,只能尽快对苏军进行一系列打击,使苏联丧失继续作战的勇气,才能体面地结束战争。此时他提出了“先攻”和“后攻”两个方案:主动放弃顿涅茨盆地,吸引苏军进攻,再打一次类似哈尔科夫战役的歼灭战,是为“后攻”,但这样很难判断苏军主攻方向,等于拱手让出战略主动权;或者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兵力主动夹击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因为这一突出部纵深很狭小,一次突击足以切断苏军退路,也可以缩短德军的战线。但古德里安对曼施泰因的进攻计划表示反对,因为德军缺乏足够的装甲兵(1943年初整个东线德军只剩495辆坦克!),不如等待虎式和豹式坦克积攒到一定数目之后再进攻。但战局的发展已经使德国耗不起时间了,因为盟军很可能在1943年开辟第二战场,届时德军会更加不利;另外,纳粹德国也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轴心国的士气。4月,希特勒签发了“卫城行动”指令,要求德军以钳型攻势摧毁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由于德军前段时间损耗太严重,补充兵力和装备又不能很快到齐(尤其是虎式和豹式坦克产量太小),加上当年的泥泞季节很晚才结束,结果德军直到7月才发动了这一攻势。此时苏军已调来大量预备队充实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又建设了非常完备的纵深防御体系;更重要的是,苏军已经探悉了德军进攻库尔斯克的计划,可以说德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7月5日,德军终于发动了对库尔斯克的大规模进攻。由于苏军早有准备,进攻一开始就遇到猛烈的抵抗。德军和苏军在广阔战场上展开殊死拼杀,德军一度在虎式和豹式坦克的引导下突破苏军第一道防御,但由于德军伤亡过大且无足够的装甲预备队,导致无力继续前进。苏联空军在战役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开战不久后即取得了战场制空权。7月12日,苏军和德军在普罗霍洛夫卡展开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德军虽然取得了战术胜利,却因缺乏预备队而无法突破苏军下一道防线,而苏军则源源不断地调兵遣将,使德军合围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的希望落空。此后,苏军在库尔斯克北翼发动了对奥廖尔突出部的进攻,结果这部分德军不但无法合围苏军,自己反而面临被围;幸亏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将军从容不迫地撤出了突出部的德军,否则德军很可能会全线瓦解。与此同时,传来了盟军在西西里登陆的消息,希特勒不得不抽调大量部队去增援意大利,其中包括至关重要的党卫队坦克集团军,库尔斯克的德军兵力更加薄弱了。由于曼施泰因的坚持,德军并没有停止库尔斯克会战,但他们胜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此时的苏军早已不再是1941年战术陈旧、缺乏经验的苏军了,他们在“大纵深作战”的理论指引下,其机械化战术素养已不在德军之下。1942年以后,苏军已很少采用人海战术,而是通过空军、炮兵、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的巧妙配合进行宽正面、大纵深突破,使德军毫无还手之力。

      曼施泰因一厢情愿地认为苏军的预备队已经被耗尽,只要德军再坚持一下就能击溃整个南翼的苏军,但这无疑是大错特错了。苏军不仅没有面临崩溃,反而把德军逼回了原来的防线,并吞掉了奥廖尔突出部。此时的曼施泰因仍然认为苏军损失惨重,短期内无力发动进攻,但苏军的优势远远超出他的想象。8月初,苏军发动全面反攻,经过激烈的突击与反突击,收复了哈尔科夫突出部,这标志着库尔斯克会战以德军的彻底失败告终。面对兵力占很大优势、士气高昂、后勤状况良好的苏军,曼施泰因不得不退向第聂伯河,同时也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苏军则马不停蹄地向第聂伯河进军。由于德军撤退指挥得当,迟滞了苏军的攻势,苏军也没有能歼灭德军主力。11月初,苏军以非常小的代价光复了基辅,这个曾经使苏军蒙受重大损失的地方。在撤退中,曼施泰因残忍地实行了“焦土战略”,还将青壮年男子全部赶过第聂伯河,其中许多人在路上就因劳累和受虐待而死去。出于对德军暴行的愤怒,苏军后来在东欧地区也干出了许多不光彩的事。

      可以想象,即使德军能赢得库尔斯克会战,即使希特勒采纳是是“后攻”或干脆采取战略防御的计划,那么德军也不可能赢得战争,顶多是在东线打成一个和局。很快德国还要面临盟军开辟的第二战场,这样就更加捉襟见肘了。虽然德国的军工生产在1943年以后提高的非常快,但那也不足以抵消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巨大优势。到了库尔斯克会战时,纳粹德国其实已经打不赢战争了,而库尔斯克会战使他们彻底失去了与苏联议和的希望。纳粹德国灭亡的命运就此注定。

      会战结束后,朱可夫仔细观察了被缴获的虎式坦克,并感慨道:“如果希特勒认为他可以靠这种坦克赢得战争的话,我是可以理解的。”的确,虎式和豹式是非常强大的,但它们生产、维修和操纵都太复杂,德军始终没能用它来挽回乾坤;相比之下苏联的T-34坦克则价格低、容易制造和维修,终于通过数量优势压倒了德军。苏联还拥有盟国援助的克伦威尔、谢尔曼和丘吉尔等多种坦克,越到后来数量越多,为其大纵深作战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物质基础,德军的虎式、豹式和虎王(战争后期研制成功)只能相形见绌。另外,从虎式开始,德国坦克越来越倾向于牺牲机动性以加强火力和防护力,以至产生了“幼鼠”这样的坦克怪物,走进了死胡同。

      库尔斯克会战就这样结束了。德军尽管避免了被大量围歼的命运,却在南部战线上彻底崩溃,完全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从此以后东线战场的格局就是苏军不断的进攻,德军不断的防御,直到攻克柏林。苏联人民的坚强意志,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后备力量,苏联将领对战略局势的准确判断,苏联士兵的勇敢与素养,苏军采用的先进战术思想(即“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支援,一起促成了这个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而纳粹德国无论在后勤上、战略上、战术上还是道义上都输给了苏联,于是他们的灭亡也就无法避免了。
      
      六、尾声

      东线战争在库尔斯克会战后又持续了两个年头,经过“指环行动”、白俄罗斯战役、罗马尼亚战役、华沙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匈牙利战役,苏军终于杀到希特勒的老巢柏林城下,并通过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粉碎了纳粹德国最后的希望。苏军和英美军队的共同夹击打断了纳粹德国武装力量的脊梁骨,而苏军无疑是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的真正主角。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苏联军民伤亡和被俘达到2600万人以上,其中2000万人是苏联军队。德国在东线的伤亡也超过1000万人。

      这场战争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思索,而我只是力图从宏观上尽可能地描述和分析战争前期和中期的战略问题,作为自己对苏德战争思考的一个小小收获。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我所做的也只能是这些了。对于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中的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前人已经有了很多著述,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人去研究它。

      我在文章中并没有细致描述列宁格勒保卫战、北极圈作战、克里木战役等重要战役,这并非意味着它们不重要。鉴于文章篇幅有限,我必须腾出空间来分析那些更高层面的战略决策,描述在基辅、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的作战,因为正是这些决策和作战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在此我只补充说明一个问题: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和塞瓦斯托波尔的经验证明,擅长于运动战的德军是拙于攻坚战、阵地战的。像列宁格勒那样的静态战和斯大林格勒那样的巷战使德军无法发挥优势,也严重影响了其士气。其实上,德军在战争后期一直没有真正学会防御,结果就是不断被苏军攻破,直到丢失柏林。

      我的文章的标题“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不仅是说明苏德战争战略转折规模之大、意义之重要,也是希望今后再也不要上演类似的历史。我们已经拥有足够厚的战争史、足够多的战例,我希望不再有新的了,直到永永远远。

      让战争和它的死者一道安息吧,未来属于自由与和平,属于爱好和平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