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党力”视角下的国民党失败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2:39:36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中国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是无疑一个困扰许多专家学者的问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史学的单一学科框架,延伸到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各有所长的学者们依据自己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各种答案。

而来自社科院的学者王奇生则用一本修订版的《党员、党权与党争》向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党力”。

作者通过广搜博采和坚实的史实考订,对国民党自改组、“容共”、清党、至转型、蜕变衰微的来龙去脉作了一次内在梳理,通过对国民党的阶级基础、党治结构、党政关系、政治录用、派系纷争、党团抗衡乃至党员群体分析的细致研究,从各个侧面讲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剖析得透彻明了。

书中选择的时间节点是1924~1949年。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国民党的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在引入了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模式和“以党建国”理论逐步完善之后,国民党由一个区域性的执政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直到1949年国民党的衰败。

在作者看来,国民党虽然具有强烈的一党独裁和政权垄断意识,但其“党力”相对于中国的国家规模而言,并不强大。国民党的组织系统和党机器,长期处于派系纷争和软弱涣散状态,其离散而有限的“党力”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执政行为。

由于“党力”不足,国民党方面的政治触角只能停留在上层和城市,县以下农村基层社会任由土豪劣绅和地痞流氓打着其旗号胡作非为,此外,还不得不大量吸纳北洋旧官僚进入其各级政权系统,使北洋官场旧习得以在其政权中演习下来。

基于此,作者认为国民党政府内部,军权日趋膨胀,党权日趋低落,从中央到地方,军权凌驾于党政之上,以党治国徒有其表。按照国民党党治体系的法理序列,应该是党-政-军,而实际上演变为军—政-党,支撑其政府存在的主要力量并不是党员和党机器,而是军人和武力。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引用了大量原始资料,包括50种档案、年鉴、会议记录、工作报告,90种资料汇编、日记年谱、文集、忆述资料,还有38种报刊。尤其难得的是,全书还有36幅图表,举凡国民党党员成分、信仰、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兼职、薪俸、地域分布等方面,都有数量统计,这在其他相关著作中式很少见到的。

纵观近几年的近代史和国民党党史研究,大多从国民党的治国主张及其在中国的实际运作入手,也就是“党治史”,本书则跳出了传统窠臼,转而研究它是如何发展党员、管理党员、从事党的组织建设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治党史”。

本次出版的是修订增补本,最大的改变是在史料方面吸收了更多的历史档案和近年来逐步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并就国民党中央高层的党统之争开辟了专门的篇章论述。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中国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是无疑一个困扰许多专家学者的问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史学的单一学科框架,延伸到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各有所长的学者们依据自己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各种答案。

而来自社科院的学者王奇生则用一本修订版的《党员、党权与党争》向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党力”。

作者通过广搜博采和坚实的史实考订,对国民党自改组、“容共”、清党、至转型、蜕变衰微的来龙去脉作了一次内在梳理,通过对国民党的阶级基础、党治结构、党政关系、政治录用、派系纷争、党团抗衡乃至党员群体分析的细致研究,从各个侧面讲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剖析得透彻明了。

书中选择的时间节点是1924~1949年。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国民党的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在引入了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模式和“以党建国”理论逐步完善之后,国民党由一个区域性的执政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直到1949年国民党的衰败。

在作者看来,国民党虽然具有强烈的一党独裁和政权垄断意识,但其“党力”相对于中国的国家规模而言,并不强大。国民党的组织系统和党机器,长期处于派系纷争和软弱涣散状态,其离散而有限的“党力”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执政行为。

由于“党力”不足,国民党方面的政治触角只能停留在上层和城市,县以下农村基层社会任由土豪劣绅和地痞流氓打着其旗号胡作非为,此外,还不得不大量吸纳北洋旧官僚进入其各级政权系统,使北洋官场旧习得以在其政权中演习下来。

基于此,作者认为国民党政府内部,军权日趋膨胀,党权日趋低落,从中央到地方,军权凌驾于党政之上,以党治国徒有其表。按照国民党党治体系的法理序列,应该是党-政-军,而实际上演变为军—政-党,支撑其政府存在的主要力量并不是党员和党机器,而是军人和武力。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引用了大量原始资料,包括50种档案、年鉴、会议记录、工作报告,90种资料汇编、日记年谱、文集、忆述资料,还有38种报刊。尤其难得的是,全书还有36幅图表,举凡国民党党员成分、信仰、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兼职、薪俸、地域分布等方面,都有数量统计,这在其他相关著作中式很少见到的。

纵观近几年的近代史和国民党党史研究,大多从国民党的治国主张及其在中国的实际运作入手,也就是“党治史”,本书则跳出了传统窠臼,转而研究它是如何发展党员、管理党员、从事党的组织建设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治党史”。

本次出版的是修订增补本,最大的改变是在史料方面吸收了更多的历史档案和近年来逐步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并就国民党中央高层的党统之争开辟了专门的篇章论述。

和共产党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是党指挥枪,一个是枪指挥党!
  个人认为,KMT之所以会出现枪指挥党,与常凯申长期未能掌握党机器有关。

  常凯申当年的上位,也是风云际会,机缘巧合,孙中山安排的几位继承人都有各种问题,让他钻了空子,而此后,他的位置也一直不稳,多次遭遇元老派,改组派、胡汉民派甚至其他军事力量的挑战,握住枪杆子成为必然选择。
回复 2# aaagggzzz
精辟。
武力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个道理袁世凯不懂,蒋中正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