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真空管道列车:是炒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31:43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8/20/c_12465858.htm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正研制真空高速磁悬浮列车,并称理论时速可达2万公里。然而该报道的当事人——西南交大教授沈志云院士却否认此事,称至今没有开展任何有关该技术的实质性研究。请关注——真空管道列车:是梦想还是炒作?

    去年8月,某媒体报道的“我国正在研制真空磁悬浮高速列车,时速可达2万公里”,“北京到广州2300公里的路程,可以用2个半小时甚至1个小时到达”的新闻被各大报纸、门户网站纷纷转载,甚至国外的媒体如《欧洲时报》也闻风出动,开始报道“这一可喜的科技成果”。

    该报道中称“记者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研制时速500—600公里的真空高速列车,这种技术预计10年后实现运营。未来两三年内,实验室将推出时速600—1000公里的真空管道高速列车小比例模型。而根据现在的理论研究,这种真空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到2万公里。”

    至今没有开展任何该技术的实质性研究

    报道中涉及了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两院院士沈志云和“该课题组成员张耀平”,但是,笔者在专访了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西南交大沈志云院士后,了解到:一、张耀平并非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成员;二、沈志云所在的实验室和他自己,至今没有开展任何有关真空管道技术的实质性研究;三、某些媒体报道时,混淆了当事人的说法。

    沈志云直言,他所在的实验室和他自己,至今没有开展任何有关真空管道技术的实质性研究,他也从未提到北京到广州走地面交通2个半小时甚至1小时就可到达的的“神话”。“这是某媒体报道时,混淆对他和对张耀平采访的结果,而后者从来不是他所在实验室的成员,业务上没有任何关系。”

    “任何美好的设想提出来总是容易的,而要真正实现则要面对更大的挑战。这里提出的和其他已经有的真空管道技术一样,都不过是一种空谈而已。我只是希望将来有一天,这种‘空谈’会变成现实。”沈志云说。

    真空管道列车实现不容易

    如今,某些实验机构通过媒体宣称真空管道这种技术可以“在10年内实现”“理论上可达2万公里的时速”……那么,真空管道运输技术真是“触手可及的神话”吗?在地面上“日行万里”真的可以不再是梦了吗?沈院士向笔者介绍说,真空管道技术的实现并不容易,但是他也表示,该技术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发展前景。

    据沈志云介绍,真空管道运输技术的原理,就是在地面或地下建一个密闭的管道,用真空泵抽成真空或部分真空。在这样的环境中开行车辆,(不一定是磁浮列车),行车阻力就会大大减小,可有效降低能耗,同时气动噪声也可大大降低,符合环保要求。

    沈志云说:“真空管道运输技术的原理虽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很困难。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培尔在提出磁浮列车概念时,同时也提出了真空管道的设想,至今快90年了。磁浮列车虽做了大量研究,却一直未能真正进入运输市场。真空管道技术更惨,至今在世界范围内连像样的试验研究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些设想方案。不少人热衷于把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申报专利,组建公司,成立研究所,出版书籍,而不去认真探讨为什么不能实现。”

    那么,什么原因阻碍了真空管道技术的发展呢?沈院士说:“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同磁浮列车一样,是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与其他运输方式不兼容,与运输市场格格不入。”

    沈志云谈到真空管道技术的前景时说:“当前的问题是要停止空谈,踏踏实实为真空管道技术的应用找到一个可行的切入点。”

    为“和谐号”进一步提速提供支撑

    沈志云认为,为“和谐号”高速列车的进一步提速提供支撑是真空管道技术发展的最好机遇。“从该列车技术本身来说,进一步提速到时速500公里甚至600公里是有可能的。然而,时速超过400公里在稠密大气层中能耗和噪声严重超标,无法投入商业运营。如果在条件较好的整体道床上加罩,构建密闭管道,通过抽气站抽成0.2-0.1个大气压的低真空,就能实现和谐号高速列车的超高速运行。”

    在沈志云看来,这一方案的最大优点是与我国高速铁路网兼容。同一列高速列车,在有真空管道的区段,超高速运行,到了没有这一装置的区段,仍按普通高速度行驶。“当然,这样做要克服大量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要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没有30到50年,是难以实现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设想,没有向任何方面正式建议过。 ”

    既然这种超高速的真空运输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交通工具,那么,它是否会对其他交通工具造成冲击?沈志云院士明确指出,不是冲击,而是相互补充,在竞争中求得更好的协调发展。例如对高速列车,真空管道将帮助可以达到500甚至600公里时速的世界第四代高速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在未来石油短缺的前提下,真空管道运输将能提供一种大众化的地面超高速交通工具,以弥补飞机之不足。“但也是在30年、50年之后的事。那种说10年之后真空管道运输就会替代高速列车和飞机的“预言”,只是用来在网上炒作,引发一时的轰动而已。”(易立)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8/20/c_12465858.htm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正研制真空高速磁悬浮列车,并称理论时速可达2万公里。然而该报道的当事人——西南交大教授沈志云院士却否认此事,称至今没有开展任何有关该技术的实质性研究。请关注——真空管道列车:是梦想还是炒作?

    去年8月,某媒体报道的“我国正在研制真空磁悬浮高速列车,时速可达2万公里”,“北京到广州2300公里的路程,可以用2个半小时甚至1个小时到达”的新闻被各大报纸、门户网站纷纷转载,甚至国外的媒体如《欧洲时报》也闻风出动,开始报道“这一可喜的科技成果”。

    该报道中称“记者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研制时速500—600公里的真空高速列车,这种技术预计10年后实现运营。未来两三年内,实验室将推出时速600—1000公里的真空管道高速列车小比例模型。而根据现在的理论研究,这种真空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到2万公里。”

    至今没有开展任何该技术的实质性研究

    报道中涉及了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两院院士沈志云和“该课题组成员张耀平”,但是,笔者在专访了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西南交大沈志云院士后,了解到:一、张耀平并非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成员;二、沈志云所在的实验室和他自己,至今没有开展任何有关真空管道技术的实质性研究;三、某些媒体报道时,混淆了当事人的说法。

    沈志云直言,他所在的实验室和他自己,至今没有开展任何有关真空管道技术的实质性研究,他也从未提到北京到广州走地面交通2个半小时甚至1小时就可到达的的“神话”。“这是某媒体报道时,混淆对他和对张耀平采访的结果,而后者从来不是他所在实验室的成员,业务上没有任何关系。”

    “任何美好的设想提出来总是容易的,而要真正实现则要面对更大的挑战。这里提出的和其他已经有的真空管道技术一样,都不过是一种空谈而已。我只是希望将来有一天,这种‘空谈’会变成现实。”沈志云说。

    真空管道列车实现不容易

    如今,某些实验机构通过媒体宣称真空管道这种技术可以“在10年内实现”“理论上可达2万公里的时速”……那么,真空管道运输技术真是“触手可及的神话”吗?在地面上“日行万里”真的可以不再是梦了吗?沈院士向笔者介绍说,真空管道技术的实现并不容易,但是他也表示,该技术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发展前景。

    据沈志云介绍,真空管道运输技术的原理,就是在地面或地下建一个密闭的管道,用真空泵抽成真空或部分真空。在这样的环境中开行车辆,(不一定是磁浮列车),行车阻力就会大大减小,可有效降低能耗,同时气动噪声也可大大降低,符合环保要求。

    沈志云说:“真空管道运输技术的原理虽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很困难。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培尔在提出磁浮列车概念时,同时也提出了真空管道的设想,至今快90年了。磁浮列车虽做了大量研究,却一直未能真正进入运输市场。真空管道技术更惨,至今在世界范围内连像样的试验研究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些设想方案。不少人热衷于把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申报专利,组建公司,成立研究所,出版书籍,而不去认真探讨为什么不能实现。”

    那么,什么原因阻碍了真空管道技术的发展呢?沈院士说:“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同磁浮列车一样,是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与其他运输方式不兼容,与运输市场格格不入。”

    沈志云谈到真空管道技术的前景时说:“当前的问题是要停止空谈,踏踏实实为真空管道技术的应用找到一个可行的切入点。”

    为“和谐号”进一步提速提供支撑

    沈志云认为,为“和谐号”高速列车的进一步提速提供支撑是真空管道技术发展的最好机遇。“从该列车技术本身来说,进一步提速到时速500公里甚至600公里是有可能的。然而,时速超过400公里在稠密大气层中能耗和噪声严重超标,无法投入商业运营。如果在条件较好的整体道床上加罩,构建密闭管道,通过抽气站抽成0.2-0.1个大气压的低真空,就能实现和谐号高速列车的超高速运行。”

    在沈志云看来,这一方案的最大优点是与我国高速铁路网兼容。同一列高速列车,在有真空管道的区段,超高速运行,到了没有这一装置的区段,仍按普通高速度行驶。“当然,这样做要克服大量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要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没有30到50年,是难以实现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设想,没有向任何方面正式建议过。 ”

    既然这种超高速的真空运输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交通工具,那么,它是否会对其他交通工具造成冲击?沈志云院士明确指出,不是冲击,而是相互补充,在竞争中求得更好的协调发展。例如对高速列车,真空管道将帮助可以达到500甚至600公里时速的世界第四代高速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在未来石油短缺的前提下,真空管道运输将能提供一种大众化的地面超高速交通工具,以弥补飞机之不足。“但也是在30年、50年之后的事。那种说10年之后真空管道运输就会替代高速列车和飞机的“预言”,只是用来在网上炒作,引发一时的轰动而已。”(易立)
就说TG不会这么好骗…
扯蛋 卡住了怎么办?
这么好骗
有些人的脑子开始大跃进了。
主要是成本问题
不如从天上飞
刘一倒啥都来了
怎么可以这样的。这样的话。让张菊怎么开展工作啊
必须开展研究。好让日本的东海新干线通过啊
对比一下石油运输吧,既然有了管道输油的技术,但是油轮依然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