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四建议,283楼:F35分析和未来机型配置,352楼:舰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39:30


(最近查询了更多资料,在283楼对F-35进行了分析,提出新的未来隐形机型配置建议)

(在352楼增加601专家论文《舰载机总体设计主要关键技术概述》,供大家参考设想)

(在884楼谈经过长时间思考后提出的设想:可伸缩边条舰载机(压扁的升力体特征明显的F-22机身、侧面弹舱、全动垂尾、吸除附面层进气道、超巡、较大迎角降落))


一、四代机隐形对地/海攻击的必要性

四代首飞让大家很高兴,但对于今后四代如何使用大家存在不少分歧,进而涉及到采用什么样的装备体系。
不少人认为四代机就干空优的活,对地/海攻击交给三代机中的战斗轰炸型号去完成,这个又一定道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假设对方压根没有空优战机,有地对空和舰对空覆盖远、中、近的防空导弹与火炮体系,此时四代机如果没有对地攻击能力,在三代机的战斗轰炸机型号直接面临地面攻击时四代机却帮不上忙,仍然要承受不小的损失,显然不如四代机本身具有攻击能力更给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已经具有隐形轰炸机情况下还要发展战斗轰炸型的F-35,因为隐形攻击的确有需要,另外,从效费比上来说,四代机如果只干空优的活,在当前研制费用高昂情况下显得非常浪费,所以很明显看到F-15都改战斗轰炸型,所以也能看到美国已经在F-22上挂炸弹。

其实我们国家也一直期望能够对地攻击,君不见歼八上挂炸弹和火箭弹,歼十上也有类似挂载,都是为了能够对地攻击,空军发挥巨大作用,除了空优外,还体现在这些方面。

二、弹舱设计难度

隐形对地攻击必要性知道了,那怎么实现呢?

对于战斗机设计而言,首先考虑空优的活怎么干。空优主要装备空空导弹,这类导弹体积较小,采用的弹舱最好是扁平的,打开舱门就可弹射出去,这样发射速度快,导弹之间一般不互相影响,F-22的弹舱设计就是这类设计的代表。

对于对地/海攻击武器而言,打击目标不少是属于体积大,防护好,需要大家伙才能有效打击,所以这类武器要求的弹舱比较肥厚,因为体积在那里,扁平的弹舱放不下。肥厚与扁平的天然矛盾带给战斗机很大影响,如果不在设计时就考虑周全,今后总会面临各种问题。从挂载角度来看,当然希望所有武器都在飞机重心处,这样武器投放对飞机影响最小,而重心位置就在飞机轴线上,发动机前面一点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发动机、进气道、起落架,扁平的弹舱往这里挤还好办,像F-22是绕着进气道布置,但肥厚的弹舱就很难办,要么把发动机和进气道挤到旁边(T-50可以认为是这方面设计的典型),要么自己往两面靠,(F-35就是往两面靠的典型)。弹舱放在发动机进气道之间不能太宽,所以T-50是前后布置,前后布置的好处是减少的迎风截面积,但导弹离重心远了,导弹发射后对气动影响就变大了。F-35往两边靠后,两边的弹舱与起落架抢占空间,起落架一定要安装在那个位置,所以只好让弹舱让位了,所以弹舱靠前了,弹舱距离重心无论是在纵向还是横向更偏离大了,从而投弹对飞机飞行性能影响会更大。

三、海四(战轰)设计建议

很显然、海四应该是多用途设计,否则航母战斗力就不够强,那该如何设计,尤其是如何布置弹舱呢?

个人认为海四选择常规布局更具优势。虽然J20采用了鸭式布局获得了良好的气动效果,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机身窄长对航母起降不利,鸭翼位于前面对弹舱发射导弹不利,相对而言传统结构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在弹舱布置上,一定需要创新。

很显然,从布局上来看,发动机只能横向移动不大的距离,进气道可以弯曲,但弯曲程度不能太大,这些东西一旦位置确定,飞机截面大小就确定,比较难以改变,比较容易用来进行飞机修型的,就是油箱,即利用油箱来让整个机身截面分布更合理一些。

个人的设想是:
发动机采用窄间距布置,相互比较靠近;前机体类似F-23,进气道类似T-50,进气道与前机身像F-22那样贴合,从而形成升力体特征更为明显的机身;较宽的机身使得起落架位置可以外靠,采用向前收起方式;弹舱分为4个弹舱,两个格斗弹舱,位于进气道侧壁和机翼过渡处,在起落架前面,两个中程/对地/对海攻击弹舱,位于起落架与发动机之间,主翼下方,机身侧壁处,可容纳3枚中程弹或者对海攻击弹。

22.JPG
这样布置的优势:

1、整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升力体,整体升力特性好。
2、进气道为S形,机身下部是个整个平面,隐身比T-50好。
3、主弹舱位置距离重心只在横向上有偏离,在纵向上重合,对气动设计有利。
4、主弹舱采用较深结构,中程弹采用前后、上下交错排列,在发射时利用舱门结构展开来放置互相影响;对地/对海攻击弹在上部挂载,但距离舱门距离较近,抛出距离短。
5、格斗弹弹舱、主弹舱不像T-50那样穿越机身中部承力结构,对机身结构有好处,有利于降低结构重量。
6、拦阻钩可设置在机腹(T-50会与弹舱冲突),实现钩挂。
7、机身可缩短,对航母起降有利。
8、结构效率高,发动机、机翼结构成整体设计,弹舱结构不会成为薄弱环节,为增加弹舱付出结构代价小,也对上舰付出结构代价小。
9、采用哥特式大边条,满足航母起降低速性能要求。

总之,通过将弹舱融入升力体特性非常突出的机体加上S形进气道,从而获得更高的结构效率、更小表面积(与T-50相比,节省了两台发动机靠内两侧的面积)来减小阻力,降低重量和提高生阻比,降低上舰付出结构代价。


设想的海四尺寸:

上单翼布局:
长度:19.5米
翼展:14米
机身厚度:1.5米(相当于发动机装机后的结构厚度)

(最近查询了更多资料,在283楼对F-35进行了分析,提出新的未来隐形机型配置建议)

(在352楼增加601专家论文《舰载机总体设计主要关键技术概述》,供大家参考设想)

(在884楼谈经过长时间思考后提出的设想:可伸缩边条舰载机(压扁的升力体特征明显的F-22机身、侧面弹舱、全动垂尾、吸除附面层进气道、超巡、较大迎角降落))


一、四代机隐形对地/海攻击的必要性

四代首飞让大家很高兴,但对于今后四代如何使用大家存在不少分歧,进而涉及到采用什么样的装备体系。
不少人认为四代机就干空优的活,对地/海攻击交给三代机中的战斗轰炸型号去完成,这个又一定道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假设对方压根没有空优战机,有地对空和舰对空覆盖远、中、近的防空导弹与火炮体系,此时四代机如果没有对地攻击能力,在三代机的战斗轰炸机型号直接面临地面攻击时四代机却帮不上忙,仍然要承受不小的损失,显然不如四代机本身具有攻击能力更给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已经具有隐形轰炸机情况下还要发展战斗轰炸型的F-35,因为隐形攻击的确有需要,另外,从效费比上来说,四代机如果只干空优的活,在当前研制费用高昂情况下显得非常浪费,所以很明显看到F-15都改战斗轰炸型,所以也能看到美国已经在F-22上挂炸弹。

其实我们国家也一直期望能够对地攻击,君不见歼八上挂炸弹和火箭弹,歼十上也有类似挂载,都是为了能够对地攻击,空军发挥巨大作用,除了空优外,还体现在这些方面。

二、弹舱设计难度

隐形对地攻击必要性知道了,那怎么实现呢?

对于战斗机设计而言,首先考虑空优的活怎么干。空优主要装备空空导弹,这类导弹体积较小,采用的弹舱最好是扁平的,打开舱门就可弹射出去,这样发射速度快,导弹之间一般不互相影响,F-22的弹舱设计就是这类设计的代表。

对于对地/海攻击武器而言,打击目标不少是属于体积大,防护好,需要大家伙才能有效打击,所以这类武器要求的弹舱比较肥厚,因为体积在那里,扁平的弹舱放不下。肥厚与扁平的天然矛盾带给战斗机很大影响,如果不在设计时就考虑周全,今后总会面临各种问题。从挂载角度来看,当然希望所有武器都在飞机重心处,这样武器投放对飞机影响最小,而重心位置就在飞机轴线上,发动机前面一点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发动机、进气道、起落架,扁平的弹舱往这里挤还好办,像F-22是绕着进气道布置,但肥厚的弹舱就很难办,要么把发动机和进气道挤到旁边(T-50可以认为是这方面设计的典型),要么自己往两面靠,(F-35就是往两面靠的典型)。弹舱放在发动机进气道之间不能太宽,所以T-50是前后布置,前后布置的好处是减少的迎风截面积,但导弹离重心远了,导弹发射后对气动影响就变大了。F-35往两边靠后,两边的弹舱与起落架抢占空间,起落架一定要安装在那个位置,所以只好让弹舱让位了,所以弹舱靠前了,弹舱距离重心无论是在纵向还是横向更偏离大了,从而投弹对飞机飞行性能影响会更大。

三、海四(战轰)设计建议

很显然、海四应该是多用途设计,否则航母战斗力就不够强,那该如何设计,尤其是如何布置弹舱呢?

个人认为海四选择常规布局更具优势。虽然J20采用了鸭式布局获得了良好的气动效果,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机身窄长对航母起降不利,鸭翼位于前面对弹舱发射导弹不利,相对而言传统结构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在弹舱布置上,一定需要创新。

很显然,从布局上来看,发动机只能横向移动不大的距离,进气道可以弯曲,但弯曲程度不能太大,这些东西一旦位置确定,飞机截面大小就确定,比较难以改变,比较容易用来进行飞机修型的,就是油箱,即利用油箱来让整个机身截面分布更合理一些。

个人的设想是:
发动机采用窄间距布置,相互比较靠近;前机体类似F-23,进气道类似T-50,进气道与前机身像F-22那样贴合,从而形成升力体特征更为明显的机身;较宽的机身使得起落架位置可以外靠,采用向前收起方式;弹舱分为4个弹舱,两个格斗弹舱,位于进气道侧壁和机翼过渡处,在起落架前面,两个中程/对地/对海攻击弹舱,位于起落架与发动机之间,主翼下方,机身侧壁处,可容纳3枚中程弹或者对海攻击弹。

22.JPG
这样布置的优势:

1、整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升力体,整体升力特性好。
2、进气道为S形,机身下部是个整个平面,隐身比T-50好。
3、主弹舱位置距离重心只在横向上有偏离,在纵向上重合,对气动设计有利。
4、主弹舱采用较深结构,中程弹采用前后、上下交错排列,在发射时利用舱门结构展开来放置互相影响;对地/对海攻击弹在上部挂载,但距离舱门距离较近,抛出距离短。
5、格斗弹弹舱、主弹舱不像T-50那样穿越机身中部承力结构,对机身结构有好处,有利于降低结构重量。
6、拦阻钩可设置在机腹(T-50会与弹舱冲突),实现钩挂。
7、机身可缩短,对航母起降有利。
8、结构效率高,发动机、机翼结构成整体设计,弹舱结构不会成为薄弱环节,为增加弹舱付出结构代价小,也对上舰付出结构代价小。
9、采用哥特式大边条,满足航母起降低速性能要求。

总之,通过将弹舱融入升力体特性非常突出的机体加上S形进气道,从而获得更高的结构效率、更小表面积(与T-50相比,节省了两台发动机靠内两侧的面积)来减小阻力,降低重量和提高生阻比,降低上舰付出结构代价。


设想的海四尺寸:

上单翼布局:
长度:19.5米
翼展:14米
机身厚度:1.5米(相当于发动机装机后的结构厚度)
T-50填坑版。。
HH-9AA 发表于 2011-1-29 00:42


    是在T-50图上改的,因为我用WINDOWS画笔最好改。

但这不是T-50填坑,因为发动机位置、弹舱位置都不同;机头和机身过渡也不同;进气道也更长,有S形,进气道侧面用于设置弹舱,而不是在机身中央结构中设置。

  总体上比T-50湿面积更小,结构上效率更高(个人期望,但不敢肯定)

   那位朋友感兴趣可以用CG图来画。
海4 更需要短距起降 因此更需要鸭翼。
楼主的设计光这一条就可以枪毙了
xtal 发表于 2011-1-29 00:53


    可惜能够短距起降的F-22、F-35C都不是鸭式布局。

   短距起降也可以靠矢量推力来实现,更高的结构效率降低重量也对进场速度降低有好处。

   另,前面没有说明将采用边条翼布局,虽然没有鸭翼,但有哥特式边条,可满足起降要求。
加个鸭翼变海四,多放两个弹变歼轰四
不一定啊,老瓦是滑越不代表TC今后的HM也是滑越吧?
老瓦先用15将就一阵,等国产弹射HM出来了,海四也差不多了
TSQ 发表于 2011-1-29 00:55
那是建立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动机的前提下的,谢谢。
J10的发动机比F16 F15 EF2000都差吧。
但是J10靠着鸭翼 照样短距起降性能优秀。

我们不可能指望海4上舰的时候发动机赶上或者超过美国。所以要获得优秀的短距起降
只能是鸭翼。
顺便 TVC对短距起降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尾翼配平和TVC配平一样会带来损耗
xtal 发表于 2011-1-29 00:59


    不错,F-35C发动机很强大,但F-35C的推重比并不高,但仍然可以起降。

   航母起降未必靠的是发动机推力,还是在气动设计,早期美国的A-6、A-7之类的,推重比真的不怎么样,不一样在航母上用得好好的。

   话说除了阵风外,当前航母上还真没有第二家用鸭式布局在航母上起降的(SU-33是三翼面)。

   不能说那么绝对啊,不能说我们发挥了鸭翼的优势,就认为鸭翼适合所有场合。具有多任务特点的战斗机,传统结构有其优势。
TSQ 发表于 2011-1-29 01:05
推重比不高?不高就能不收起落架不开加力,然后让F16开加力才能追上?这种表现没法让人相信F35推重比差
A6 A7根本是不能超音速 机翼为亚音速以及更低速彻底优化,这你也拿来当例子?
重4的细长 又不是因为鸭翼 那是为了超巡闹的。
TSQ 发表于 2011-1-29 01:05
你这话好一比啊。
要是放在去年,还可以变成如下格式。
当前没有一种四代是鸭翼的。。。。。。所以。。。。。。
这样下去天朝得研发4种丝带了,重型空优已经有了,然后是中型多用途/外贸,接下来是海四,最后还要有以四代为基础的战轰…

- 发送自我的Xperia X10i
其实只要有弹射器,有没有鸭翼无所谓,毕竟E2都能飞起来。
继续鼓吹无人战轰,尤其是对海对空对陆上固定目标。
LZ这样设计机体是短了些,可又太宽了。歼轰机弹仓实际上就用T50的串列设计最好,填平腹部,弹仓加宽加厚,发动机三分之一宽度叠于弹仓上部,既有效控制宽度又可控制厚度和长度,俯视类似YF23,沟留在上部。弹仓上面和翼身融合处可装大量燃油,进气道上反S,隐身和航程都有保证。俄国不这样搞恐怕是和他们对T50的用途定位有关,他们的首要追求还是空优,所以机体很扁并留下一道大腹沟。而较窄的弹仓虽然长度够,还是仅能容下6枚导弹量,看来深度也不佳,难以装下大型的对面弹。
宝中宝 发表于 2011-1-29 02:33


    机身其实并不宽多少,初步估计机身最宽处大约5米(两台发动机窄间距大约占3米空间,两侧两个主弹舱占1米空间),比F22最宽处4.6米宽不了多少。
当然这个估计有点不是很准确,或者还更大,但个人认为已经足够。

T50填平中部机身方式我考虑过,我看到的问题是着舰钩没有地方设置。

当然不考虑上舰T50填平算是一个较好的思路,我相信俄罗斯人也想过,不过他们为什么没有采用?是不是有什么缺点?

T50弹舱与发动机有三分之一重叠看上去不错,个人担心这样会增加后部机身厚度,重叠设计是不是会影响发动机的维修?另外这样也没有解决着舰钩的问题。
补充说明一下:
虽然为了画起来方便在T50图上改的,但采用的是上单翼。T50不是上单翼,就结构来说是发动机斜装在机翼中间,上下位置更接近中单翼。

另:欢迎大家也谈自己的海四设想。
drd4188 发表于 2011-1-29 02:10

记得有过报道,说E2也试验过滑跃,而且能滑,不过估计距离会比较长。至于超虫,更是肯定能滑,跑到印度投标舰载机,不能滑,能成么。
隐形攻击机, 或称战轰四, 海四之类的确相当需要. 实际上, 隐形对攻击机效能之重要性甚至高于战斗机, 而且其研发的技术难度较后者低些. 这也是米先研发F117之原因. 但是这里须着重指出: 我国在隐形机研发方面经验并不太多, J-20作为我国在研的第一加隐形机, 集中了大量最新, 最高的技术, 需集中精力完善, 成熟. 隐形攻击机即使要研发也应在J-20研发完成之后进行, 从技术的成熟性, 工程的可行性, 成本的可控制性上讲, 未来的重型战轰四也应在J-20基础上适当改进而来. 至于中四, 海四, 现在太早, 届时再俩所竞争上岗.

机身其实并不宽多少,初步估计机身最宽处大约5米(两台发动机窄间距大约占3米空间,两侧两个主弹 ...
TSQ 发表于 2011-1-29 05:22

F22最宽4.6米是包括翼身融合段的,你设想的方案如包含融合段恐怕要超过6米,这样看倒象飞翼设计了,实际上B2就是这样的.
我那个设想最大问题是机身后部厚度.由于弹仓截面不是矩形而更像拱门,其两边可以短一些,两侧发动机叠切于起拱点,既可减低宽度又可降低厚度.纵向看,发动机只要向后探出弹仓2.5米左右,机体尾部就可形成不太突兀的向上收束(2.5米收束0.5米).在这2.5米的机体尾部中间安放着舰勾那是太从容了.
另外,你对中四的设想与我的完全一样,看来我们考虑了相同的问题,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对歼轰重四的设想你再考虑一下我的设想,画个草图看看.
机身其实并不宽多少,初步估计机身最宽处大约5米(两台发动机窄间距大约占3米空间,两侧两个主弹 ...
TSQ 发表于 2011-1-29 05:22

F22最宽4.6米是包括翼身融合段的,你设想的方案如包含融合段恐怕要超过6米,这样看倒象飞翼设计了,实际上B2就是这样的.
我那个设想最大问题是机身后部厚度.由于弹仓截面不是矩形而更像拱门,其两边可以短一些,两侧发动机叠切于起拱点,既可减低宽度又可降低厚度.纵向看,发动机只要向后探出弹仓2.5米左右,机体尾部就可形成不太突兀的向上收束(2.5米收束0.5米).在这2.5米的机体尾部中间安放着舰勾那是太从容了.
另外,你对中四的设想与我的完全一样,看来我们考虑了相同的问题,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对歼轰重四的设想你再考虑一下我的设想,画个草图看看.
我的想法和LZ你差不多,但我认为在J20的全动V型尾翼成熟后,已经没必要设置专门的平尾了,对于中四来说要严格控制结构重量,所以传统的平尾估计会取消,另外为了增加短距起飞的抬头力矩,可以设置类似T50的可动边条前缘,其他和我想的一样,握个手。
有T50的味道


回复 22# 宝中宝

这几天不能用电脑上网不能画图。
2.5米留给挂钩可能有点少,注意观察几种舰载机,着舰钩的位置并不是延伸到最后,而是稍微靠前一些,估计与舰载着舰过程有关。另,如果是2.5米,那么弹舱是前后串列两个?如果是前后串列两个,那么整体弹舱前移,对重心分布未必有利。
弹舱采用拱门方式可能会与弹翼有干涉。如果协调好或许问题不大。

对于我设想的机身宽度,关于制造中机身中部宽度可能需要考虑制造工艺,到从飞机结构本身而言属于机身部分也不会特别宽,也就是机身截面面积过渡符合气动要求,期望截面积分布更有利于气动性能。

回复 22# 宝中宝

这几天不能用电脑上网不能画图。
2.5米留给挂钩可能有点少,注意观察几种舰载机,着舰钩的位置并不是延伸到最后,而是稍微靠前一些,估计与舰载着舰过程有关。另,如果是2.5米,那么弹舱是前后串列两个?如果是前后串列两个,那么整体弹舱前移,对重心分布未必有利。
弹舱采用拱门方式可能会与弹翼有干涉。如果协调好或许问题不大。

对于我设想的机身宽度,关于制造中机身中部宽度可能需要考虑制造工艺,到从飞机结构本身而言属于机身部分也不会特别宽,也就是机身截面面积过渡符合气动要求,期望截面积分布更有利于气动性能。
27_172013_e13dad14e4dba72.jpg
希望海四就是这个样子。
回复 23# ion


    T50前边条采用有自己的意图,根据国内论文,有改善超音速阻力和增加大迎角机动的用途。不过,到底有多大影响还有待今后观察。

个人认为如果各种关系协调好的话,未必要这个结构。
不用水平尾翼也是一个思路,不过舰载机重视低速性能和着舰大角度降落性能,没有尾翼对这些不利。个人认为还是水平尾翼保留为好。另,飞机设计需要考虑冗余,取消垂直尾翼后可能对冗余不利。

综合而言,还是保留传统结构上的部件,根据作战需求进行优化更可取。
aprilten 发表于 2011-1-29 16:47


        似乎是融合了F22机头和进气道结构和哥特式边条结构,后部又像是传统三代机结构。

这个结构机翼前掠角度比几种四代都小,另外弹舱结构看来未必好布置,因为进气道似乎比较短,进气道后部侧面难以拥有足够弹舱空间,腹部看来有弹舱,结构似乎与F22类似,对多任务似乎不利。

把弹舱结构明确一下大家可以进一步讨论。
回复 1# TSQ


    初步觉得长细比不够.......高速性能不行...
恩 。。估计山寨F22了。现在山寨T50  估计会被喷死的。。
回复 29# 公子戈马甲

我曾经反复思考宋老论文中的长细比,长好说,就是长度,细到底是截面积还是浸湿面积?还是就是单纯的机身要窄。如果俄罗斯T50也注重超巡,那么俺设想的结构的截面积、浸湿面积都要小,对减少阻力有利。机身长度方面,考虑到在航母上使用,为了节省先用空间,所以长度短是有好处的。这个长度与F14类似,相对而言综合起来或许更好。
这里只是提大概设想,没有理论和实际支持,供大家参考。
langge945 发表于 2011-1-29 17:28


    不是山寨T50,前面已经提了很多不同点了。
山寨F22也没有必要,F22的弹舱用来对地和对海很不给力,山寨意义不大。
TSQ 发表于 2011-1-29 18:27


    我是说相当外形 更像F22一点 不会像T50的样子。
回复 31# TSQ


    你是一个爱思考的人 有自己的想法 画图也很强......
     再多想想 .....应该有更好的气动布局方法的.........
    要大胆 解放思维 敢前人所不敢的.......  
langge945 发表于 2011-1-29 18:28


    实际上似乎是把F22给压扁了,但有很大不同:机头压扁变成类似YF23结构,但机身折线更靠上来与进气道融合,机头下部到后面成平面过渡到机身,不像F22的V形直接过渡到机身;进气道压扁,长宽类似或者宽度超过高度;机身压扁,腹部弹舱挤到左右两边,格斗弹舱挤到机身与机翼过渡处;起落架不能向外收起,采用向前收起。

通过这样调整,整体结构设计升力体升力更强,期望结构传力效果更好,从而获得更高升阻比和兼顾隐形特征,加上适应多种弹药的弹舱,期望获取更好的多任务能力,同时付出的结构增重代价也较小。
公子戈马甲 发表于 2011-1-29 18:59


    有想法是真的,想得对不对就不知道了。画图用PROE,自学用得也不好,做效果比其它软件难,好久不用了。

四代气动并不简单,需要协调平衡的东西很多。个人只是在结构设计和布局方面提一些想法而已,能够给相关人员有点启发意义俺就知足了。
回复 35# TSQ
进一步考虑了你的设想,感觉还是缺欠太多.
1.机体太宽.以你设想的一米左右宽的弹仓,不包翼身融合过渡,已达5米左右.然而,1米宽的弹仓很尴尬,对空中距弹很难装下三枚(T50的3枚仓应有1.2米,J20的6枚仓应不小于2.2米),对海就拿YJ-82的尺寸来看,前后交错挂载,一米宽也很紧张,超过400弹径的导弹就没法挂两枚了.这样的能力对于一款重型机是不可想象的.只有达到1.5米宽,0.9米深的弹仓才有合理的挂载能力.
2.横向重心离轴太远.较大的巡航弹重量在1.5吨往上,在离轴两米开外挂大重量,战机滚转,机动能力将严重受损,恐怕只能算轰炸机了.
3.结构强度.在翼根部位布置7X1X0.9米的弹仓结构强度恐怕没法解决.
回复 37# 宝中宝


    1.机体太宽.以你设想的一米左右宽的弹仓,不包翼身融合过渡,已达5米左右.然而,1米宽的弹仓很尴尬,对空中距弹很难装下三枚(T50的3枚仓应有1.2米,J20的6枚仓应不小于2.2米),对海就拿YJ-82的尺寸来看,前后交错挂载,一米宽也很紧张,超过400弹径的导弹就没法挂两枚了.这样的能力对于一款重型机是不可想象的.只有达到1.5米宽,0.9米深的弹仓才有合理的挂载能力.

——采用并排排列宽度自然要大,这里提出上下排列宽度可缩小。
2.横向重心离轴太远.较大的巡航弹重量在1.5吨往上,在离轴两米开外挂大重量,战机滚转,机动能力将严重受损,恐怕只能算轰炸机了.
——如果真挂1.5吨弹,那导弹射程一定不小,远距发射机动性降低点可以接受吧!再说了,战斗机腹部带这么重弹还有足够的机动性也不大可能。所以这个要求对战斗机是不合适的,1.5吨弹恐怕更多是轰炸机的干活。

3.结构强度.在翼根部位布置7X1X0.9米的弹仓结构强度恐怕没法解决.
——这么说,在飞豹的机翼根部挂个保形舱,舱内容纳3枚空空弹,结构强度是不是有保障了?俺设想是上单翼,上单翼结构不被打断,结构强度就有保证。
回复 26# aprilten


    L-15放大版
回复 37# 宝中宝


    弹舱内挂反舰弹攻击一定是高威胁环境,内部左右各挂一个就很不错了,等环境威胁降低,可以外挂来增加携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