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中国统治世界》摘选——中国会成为帝国主义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02:58


不同的地缘环境、历史经历与国家特征,决定了中国与西方对外政策的差异。在本书作者看来,尽管中国希望建设强大的军力,但它并不会随意使用这种力量,也不会成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国家。考虑到“中央王国”观念的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全球地位的上升,它或许会选择通过其他方式在世界各地积极发挥影响力。

大肆扩张并非中国传统

牢记西方和中国行为模式的差异,这很重要。长期以来,前者一直试图向海外扩张势力,直到世界的偏远地区,这种模式起源于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中国正相反,它没有海上扩张的传统,而是以大陆为基地,实施渐进式扩张。

明朝航海家郑和与欧洲早期探险家的目的完全不同,正说明了这一点。直到今天,中国人也没有试图向领土外投放力量,甚至还未能建立一支远洋海军。所以,下面的假设是合情合理的:作为超级大国,中国在未来某个时候将掌握向远方的海洋与陆地进军的能力,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还不是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部分。

另一个因素也会加强中国的保守立场。尽管曾经遭受的屈辱常被视为中国试图雪耻的原因——如同二战前德国的情形,但它也可能成为制约性因素。被侵略和半殖民地化的历史,以及在西方列强压迫下经历了这么多年苦难的事实,很可能让中国人产生谨慎心理。

换句话说,德国的例子对中国并不适用,二者侵略和被侵略的时序根本不同。中国在近代史上是被殖民的对象,而不是殖民者。其结果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许会相当谨慎,甚至在自己的力量足以保证大肆扩张的情况下也会如此。的确,中国曾与苏联、印度和越南发生过战争,但那些大多是边境冲突。

这种制约还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关——忍耐,即按照与西方政治思维截然不同的时间表办事。1972年,周恩来与基辛格谈到法国大革命时,有一句颇具说服力的发言:“这个问题言之过早。”这样的思维方式正是文明国家而非民族国家的特征。

“无侵略性的军事强国”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十分注重这样的策略:封锁敌人、使其困乏,不要直接与之战斗;武力应是最后的手段,使用武力是虚弱而非强大的表现。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的确是中国战略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认为中国的主导战略思想仅仅来自孙子,而不是相反,这种观点同样是误导性的。冲突是人类历史永恒的特性。

美国学者阿拉斯泰尔·伊安·约翰斯顿写道:“我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武经七书》的分析表明,上述两种范式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在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中占有同等地位。”他的观点遭到中国学者的反驳。但不论哪种观点正确,认为中国不会建立强大军事力量的观点是错误的——2003年,一次针对中国一流大学5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49.6%的人相信中国应成为世界军事强国,83%的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还不够强大。

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一方面,未来半个世纪内,中国看起来不可能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历史经验将继续对中国人产生深刻影响,告诫他们做事要谨慎、有节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他们潜意识中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族优越感又会愈发明显。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在获取利益时,帝国色彩或许会渗入其骨髓,但它并不会成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人口数量之庞大、文明之悠久,意味着它对自身地位的观念常常与西方相左。中国人胸怀“中央王国”思想,在很大意义上,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渴望统治世界,因为它相信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当中国成为全球主要大国时,这种思想可能得到强化。其结果是,未来的中国也许不像西方那样具有公开的侵略性;但这并不等于,当试图在世界各地发挥影响时,中国不会那么果断、那么坚决。

不同的地缘环境、历史经历与国家特征,决定了中国与西方对外政策的差异。在本书作者看来,尽管中国希望建设强大的军力,但它并不会随意使用这种力量,也不会成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国家。考虑到“中央王国”观念的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全球地位的上升,它或许会选择通过其他方式在世界各地积极发挥影响力。

大肆扩张并非中国传统

牢记西方和中国行为模式的差异,这很重要。长期以来,前者一直试图向海外扩张势力,直到世界的偏远地区,这种模式起源于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中国正相反,它没有海上扩张的传统,而是以大陆为基地,实施渐进式扩张。

明朝航海家郑和与欧洲早期探险家的目的完全不同,正说明了这一点。直到今天,中国人也没有试图向领土外投放力量,甚至还未能建立一支远洋海军。所以,下面的假设是合情合理的:作为超级大国,中国在未来某个时候将掌握向远方的海洋与陆地进军的能力,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还不是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部分。

另一个因素也会加强中国的保守立场。尽管曾经遭受的屈辱常被视为中国试图雪耻的原因——如同二战前德国的情形,但它也可能成为制约性因素。被侵略和半殖民地化的历史,以及在西方列强压迫下经历了这么多年苦难的事实,很可能让中国人产生谨慎心理。

换句话说,德国的例子对中国并不适用,二者侵略和被侵略的时序根本不同。中国在近代史上是被殖民的对象,而不是殖民者。其结果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许会相当谨慎,甚至在自己的力量足以保证大肆扩张的情况下也会如此。的确,中国曾与苏联、印度和越南发生过战争,但那些大多是边境冲突。

这种制约还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关——忍耐,即按照与西方政治思维截然不同的时间表办事。1972年,周恩来与基辛格谈到法国大革命时,有一句颇具说服力的发言:“这个问题言之过早。”这样的思维方式正是文明国家而非民族国家的特征。

“无侵略性的军事强国”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十分注重这样的策略:封锁敌人、使其困乏,不要直接与之战斗;武力应是最后的手段,使用武力是虚弱而非强大的表现。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的确是中国战略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认为中国的主导战略思想仅仅来自孙子,而不是相反,这种观点同样是误导性的。冲突是人类历史永恒的特性。

美国学者阿拉斯泰尔·伊安·约翰斯顿写道:“我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武经七书》的分析表明,上述两种范式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在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中占有同等地位。”他的观点遭到中国学者的反驳。但不论哪种观点正确,认为中国不会建立强大军事力量的观点是错误的——2003年,一次针对中国一流大学5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49.6%的人相信中国应成为世界军事强国,83%的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还不够强大。

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一方面,未来半个世纪内,中国看起来不可能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历史经验将继续对中国人产生深刻影响,告诫他们做事要谨慎、有节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他们潜意识中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族优越感又会愈发明显。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在获取利益时,帝国色彩或许会渗入其骨髓,但它并不会成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人口数量之庞大、文明之悠久,意味着它对自身地位的观念常常与西方相左。中国人胸怀“中央王国”思想,在很大意义上,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渴望统治世界,因为它相信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当中国成为全球主要大国时,这种思想可能得到强化。其结果是,未来的中国也许不像西方那样具有公开的侵略性;但这并不等于,当试图在世界各地发挥影响时,中国不会那么果断、那么坚决。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潜意识仍以中央王国自居2010年02月11日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 [英] 马丁·雅克

译者 张莉 刘曲

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不同,中国在历史上一直以“文明实体”的形象存在。本书作者认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虽然历经内部动荡与外来挑战,它仍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营造大众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等问题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突出体现在两方面:国家和教育。从儒家学说中可以找到二者的根源。首先,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共产党执政时期,国家均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和守护者,并被赋予巨大的权威和合法性。国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维护中华文明的统一,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虽然在现实中,国家权力不可能像理想中那样,但它的巨大影响不容否定。

中国教育的特征同样根源于传统文化。自孟子以来,中国人一直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在孩童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他们就能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自我修养。中国人很重视对孩子技能的培养,西方人则更看重孩子的创造力。因此,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相比,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较高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是他们使用表意文字的结果,要记住好几千个汉字,还得能完美地遣词造句。

两千多年来,随着历史的沉浮,今天的中国文化已经大为不同。但从另一个层面说,中国文化仍是相对稳定和容易感知的,它在历史表达、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中医、饮食、政府与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有体现,成为影响中国人喜好的主要因素。

内忧外患没消灭传统

研究显示,自公元前221年开始,中国有1074年处于统一状态,其中有673年处于高度统一状态,分裂的时间为470年。中国在过去1000年里曾遭受几次较大规模的入侵,但它们使中国文化更为包容,并且得到强化、恢复和传承。在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中华文化仍具有优越性,这些少数民族都日益汉化。即便是外来的印度佛教,也在几百年内“中国化”了。

西方文化大约在1850年开始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但侧重点不同:西方的优势在于科学知识方面,这在当时明显优于传统的儒家文明,使后者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最终,在所有努力失败后,中国转向了共产主义,更确切地说,转向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领导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公开批判,然而其隐性影响始终存在,在人们判断事物时暗中发挥着作用。

直至今日,在历经动荡、战乱和重生后,中国仍明确地保有历史特征。巨大的成就令其增强了自信,不仅开始勾勒现代性的蓝图,还将重拾文化遗产。儒家思想不仅没有消逝,还逐步复苏并尝试寻找自身在当今世界的意义,以及提供道德教化的能力。

中国人拒绝自我贬低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以身份认同危机为特征,受困于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分歧,常将自身的落后与劣等地位联系起来。中国人也曾一度蒙羞,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是劣等民族,他们明白中国文化的含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就是中国特质的魅力。这种魅力也使得其他认同基础(如区域、阶层、语言)相形见绌——这一点可以拿印度做反例。它使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否则,整个国家将会被方言、风俗、种族、地理状况、气候、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搞得四分五裂。

因此,将中国视为普通的民族国家,就无法发现问题的实质所在。美国汉学家白鲁恂认为:“在成为民族国家以前,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实体。”文明国家塑造的政治与传统民族国家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大一统的思想在文明国家中更加根深蒂固。作为一个文明国家,中国能够包容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就是典型的例子。

文明国家的兴衰不仅与历史有关,也与民族国家密切相关。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西方民族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干扰文明国家,今天则成为后者行事的指南和标尺。但无论如何,只要中国人在潜意识里继续把自己的国家视为中央王国,中国的性质就与别国不同。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潜意识仍以中央王国自居2010年02月11日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 [英] 马丁·雅克

译者 张莉 刘曲

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不同,中国在历史上一直以“文明实体”的形象存在。本书作者认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虽然历经内部动荡与外来挑战,它仍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营造大众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等问题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突出体现在两方面:国家和教育。从儒家学说中可以找到二者的根源。首先,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共产党执政时期,国家均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和守护者,并被赋予巨大的权威和合法性。国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维护中华文明的统一,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虽然在现实中,国家权力不可能像理想中那样,但它的巨大影响不容否定。

中国教育的特征同样根源于传统文化。自孟子以来,中国人一直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在孩童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他们就能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自我修养。中国人很重视对孩子技能的培养,西方人则更看重孩子的创造力。因此,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相比,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较高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是他们使用表意文字的结果,要记住好几千个汉字,还得能完美地遣词造句。

两千多年来,随着历史的沉浮,今天的中国文化已经大为不同。但从另一个层面说,中国文化仍是相对稳定和容易感知的,它在历史表达、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中医、饮食、政府与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有体现,成为影响中国人喜好的主要因素。

内忧外患没消灭传统

研究显示,自公元前221年开始,中国有1074年处于统一状态,其中有673年处于高度统一状态,分裂的时间为470年。中国在过去1000年里曾遭受几次较大规模的入侵,但它们使中国文化更为包容,并且得到强化、恢复和传承。在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中华文化仍具有优越性,这些少数民族都日益汉化。即便是外来的印度佛教,也在几百年内“中国化”了。

西方文化大约在1850年开始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但侧重点不同:西方的优势在于科学知识方面,这在当时明显优于传统的儒家文明,使后者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最终,在所有努力失败后,中国转向了共产主义,更确切地说,转向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领导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公开批判,然而其隐性影响始终存在,在人们判断事物时暗中发挥着作用。

直至今日,在历经动荡、战乱和重生后,中国仍明确地保有历史特征。巨大的成就令其增强了自信,不仅开始勾勒现代性的蓝图,还将重拾文化遗产。儒家思想不仅没有消逝,还逐步复苏并尝试寻找自身在当今世界的意义,以及提供道德教化的能力。

中国人拒绝自我贬低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以身份认同危机为特征,受困于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分歧,常将自身的落后与劣等地位联系起来。中国人也曾一度蒙羞,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是劣等民族,他们明白中国文化的含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就是中国特质的魅力。这种魅力也使得其他认同基础(如区域、阶层、语言)相形见绌——这一点可以拿印度做反例。它使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否则,整个国家将会被方言、风俗、种族、地理状况、气候、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搞得四分五裂。

因此,将中国视为普通的民族国家,就无法发现问题的实质所在。美国汉学家白鲁恂认为:“在成为民族国家以前,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实体。”文明国家塑造的政治与传统民族国家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大一统的思想在文明国家中更加根深蒂固。作为一个文明国家,中国能够包容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就是典型的例子。

文明国家的兴衰不仅与历史有关,也与民族国家密切相关。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西方民族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干扰文明国家,今天则成为后者行事的指南和标尺。但无论如何,只要中国人在潜意识里继续把自己的国家视为中央王国,中国的性质就与别国不同。

哪里可以买到?
回复 2# hsjd


这里有 书还算值得一看
    http://down.ch.gongchang.com/2010-02-06/dangzhgtongzhshj.rar
这个马丁拍中国人的马屁都快拍到天上去了,参考消息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登一篇他的文章
ltygoo 发表于 2010-2-25 23:49

没错,捧杀型的
二、八月到了吗?
老子就是天下第一,就是追求唯我独尊。
就应该有老子就是天下第一,唯我独尊 的思想
这个一定看...
我们本来就是中央帝国
请问 地球的中央在哪里呢???
战争这东西是没有如果 假设 或者当什么的 热爱国家是好事 但是过于幻想国家的强大 有点自欺欺人了! 中央王国那要看以什么为中心 以亚洲为中心的话 中国就在地图的中央 以欧洲为中心的话 欧洲就在地图的中央了
中国人的心中,总有一种天朝上国的思想
可悲,可叹, 可怜
马丁。杨
还是外国和尚好念经啊
外国的歪嘴和尚该杀
001a 发表于 2010-2-24 14:04

这个好像不全,请问有没有全的?
同求 有全的沒
yianjushi 发表于 2010-5-23 18:28


    这个 不止 我们中国人
美国的天之选民 俄罗斯的弥赛亚情节
还有 阿拉伯 以色列 法国 德国
每一个 国家和民族 都认为自己是
独一无二的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 不同
和羞耻的
不错!
教主集合贴;P
这本书部分观点说的有点过了
美国汉学家白鲁恂认为:“在成为民族国家以前,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实体。”

这一句话可圈可点~~
说中央王国那是贬低中国,中国从来就只有天下,没有国家的。

西方这些蛮夷不过得势百年而已,就觉得自己不得了了?
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不同,中国在历史上一直以“文明实体”的形象存在。本书作者认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虽然历经内部动荡与外来挑战,它仍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营造大众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等问题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突出体现在两方面:国家和教育。从儒家学说中可以找到二者的根源。首先,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共产党执政时期,国家均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和守护者,并被赋予巨大的权威和合法性。国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维护中华文明的统一,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虽然在现实中,国家权力不可能像理想中那样,但它的巨大影响不容否定。

中国教育的特征同样根源于传统文化。自孟子以来,中国人一直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在孩童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他们就能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自我修养。中国人很重视对孩子技能的培养,西方人则更看重孩子的创造力。因此,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相比,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较高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是他们使用表意文字的结果,要记住好几千个汉字,还得能完美地遣词造句。

两千多年来,随着历史的沉浮,今天的中国文化已经大为不同。但从另一个层面说,中国文化仍是相对稳定和容易感知的,它在历史表达、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中医、饮食、政府与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有体现,成为影响中国人喜好的主要因素。

内忧外患没消灭传统

研究显示,自公元前221年开始,中国有1074年处于统一状态,其中有673年处于高度统一状态,分裂的时间为470年。中国在过去1000年里曾遭受几次较大规模的入侵,但它们使中国文化更为包容,并且得到强化、恢复和传承。在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中华文化仍具有优越性,这些少数民族都日益汉化。即便是外来的印度佛教,也在几百年内“中国化”了。

西方文化大约在1850年开始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但侧重点不同:西方的优势在于科学知识方面,这在当时明显优于传统的儒家文明,使后者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最终,在所有努力失败后,中国转向了共产主义,更确切地说,转向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领导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公开批判,然而其隐性影响始终存在,在人们判断事物时暗中发挥着作用。

直至今日,在历经动荡、战乱和重生后,中国仍明确地保有历史特征。巨大的成就令其增强了自信,不仅开始勾勒现代性的蓝图,还将重拾文化遗产。儒家思想不仅没有消逝,还逐步复苏并尝试寻找自身在当今世界的意义,以及提供道德教化的能力。

中国人拒绝自我贬低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以身份认同危机为特征,受困于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分歧,常将自身的落后与劣等地位联系起来。中国人也曾一度蒙羞,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是劣等民族,他们明白中国文化的含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就是中国特质的魅力。这种魅力也使得其他认同基础(如区域、阶层、语言)相形见绌——这一点可以拿印度做反例。它使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否则,整个国家将会被方言、风俗、种族、地理状况、气候、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搞得四分五裂。

因此,将中国视为普通的民族国家,就无法发现问题的实质所在。美国汉学家白鲁恂认为:“在成为民族国家以前,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实体。”文明国家塑造的政治与传统民族国家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大一统的思想在文明国家中更加根深蒂固。作为一个文明国家,中国能够包容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就是典型的例子。

文明国家的兴衰不仅与历史有关,也与民族国家密切相关。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西方民族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干扰文明国家,今天则成为后者行事的指南和标尺。但无论如何,只要中国人在潜意识里继续把自己的国家视为中央王国,中国的性质就与别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