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像有些人说的苏27和米29高低搭配,不是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30:05
是否像有些人说的苏27和米29高低搭配,不是的是否像有些人说的苏27和米29高低搭配,不是的
在苏联体系  空军只要防止轰炸机   主要用截击机  类似苏15、31
防空中坚  是29  不是27     
苏联当时有防空军  空军之分
本来想支持一下的,一看2楼就没这念头了
=Enterprise= 发表于 2010-11-27 17:38

……同样的感想,幸好手慢,要不就现眼了。
菜鸟的我表示鸭梨很大
自问自答啊
richie75 发表于 2010-11-27 16:14


    你的说法让我觉得很喜感
我怎么记得MIG-29都是空军的装备……:L
richie75 发表于 2010-11-27 16:14


    为什么我好像记得29是空军的前线歼击机,而27是防空军的装备呐?我记错了?唉……一定是我老年痴呆了。
回复 9# jihui151
楼上正解……
Mig-29是苏联陆军防空航空兵的装备{:jian:}
没高低搭配一说……SU-27是防空军和空军歼击航空兵的主力机种……MIG29是前线歼击航空兵的主力机种……
米29是什么飞机?偶只知道米-8、米-17/171、米-24/35、米-26、米-28等~
尤瑞纳斯 发表于 2010-11-27 19:24


    表欺负人家~  我坚信楼主只是不小心少写了个字而已~
mig29主要是用来抢夺制空权的,su27主要是为了给轰炸机护航什么的,本土防空主要用的是mig25-ming31
看来确实糊涂的不是一个两个.
我好像看见淫材了,挖哈哈

在苏联体系  空军只要防止轰炸机   主要用截击机  类似苏15、31
防空中坚  是29  不是27     
苏联当时有 ...
richie75 发表于 2010-11-27 17:14


老弟你说反啦。
每个国家的空军配置都是由自己特色的,老美用15和16是高低搭配,不等于其他装备两种主力战机的国家也是这个思路。
苏联的27负责国土防空,还要掩护图系列的战略轰炸机,所以航程那么大;29负责前线战役级制空——即便是二战那种上百万部队参战的战役,纵深最多也就几百公里,所以不是米格设计局短视,而是“战役级”本来没要求29航程有多远。要怪也只能怪空军短视,没料到后来的战争根本不是二战那种打法。
至于中国的10和11,似乎既不是老美的高低搭配,又不象苏联的远近搭配,其实是“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的结果:本来80年代启动10号工程时,是要那它做歼8之后的主力战机的,当时想都没想过2000年后会装备两种同代主力战机,自然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搭配”之说;不料90年代风云突变,半路里杀出了个苏27 ,令空军大开眼界爱不释手,几乎又要犯猴子掰苞谷的老毛病,放弃歼10去仿制27了,好在这次高层脑子清楚,坚持两条腿走路,而歼10团队也确实争气,这才搞成了今日的局面。算起来,10和11应该是土洋搭配的结果。
在苏联体系  空军只要防止轰炸机   主要用截击机  类似苏15、31
防空中坚  是29  不是27     
苏联当时有 ...
richie75 发表于 2010-11-27 17:14


老弟你说反啦。
每个国家的空军配置都是由自己特色的,老美用15和16是高低搭配,不等于其他装备两种主力战机的国家也是这个思路。
苏联的27负责国土防空,还要掩护图系列的战略轰炸机,所以航程那么大;29负责前线战役级制空——即便是二战那种上百万部队参战的战役,纵深最多也就几百公里,所以不是米格设计局短视,而是“战役级”本来没要求29航程有多远。要怪也只能怪空军短视,没料到后来的战争根本不是二战那种打法。
至于中国的10和11,似乎既不是老美的高低搭配,又不象苏联的远近搭配,其实是“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的结果:本来80年代启动10号工程时,是要那它做歼8之后的主力战机的,当时想都没想过2000年后会装备两种同代主力战机,自然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搭配”之说;不料90年代风云突变,半路里杀出了个苏27 ,令空军大开眼界爱不释手,几乎又要犯猴子掰苞谷的老毛病,放弃歼10去仿制27了,好在这次高层脑子清楚,坚持两条腿走路,而歼10团队也确实争气,这才搞成了今日的局面。算起来,10和11应该是土洋搭配的结果。
原来楼主是来科普的。。。
xueyeshengge 发表于 2010-11-27 19:50
好的好的,偶承认偶不厚道~:handshake:D
jihui151 发表于 2010-11-27 18:25
我很认同,尤其是后半句{:jian:}
其实不是的,是前线空军的米格29和国土防空军的苏27,根本原来的目的就没有高低搭配之分。因为米格29一样也是全空域战斗机,只不过用于前线,设计要求上航程要求不高。
截击机(米格-31)
歼击机(米格-29/苏-27)
强击机(苏-25)
轰炸机(图-160/95/22M/苏-24)
米格-29是前线航空兵使用的,美国的前线实际上是海军航母,米格-29定位类似F-18一类的海军舰载歼击机,这是苏联的陆军前线歼击机
苏-27是苏联空军唯一的歼击机
米格-31是防空军用于对抗轰炸机/巡航导弹的一种手段,应该归入S-300防空系统中去,是属于S-300系统中的空中导弹车.
俄国未来的规划是FAK FA/DA两大类
未来航空兵系统-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两大类
那么米格公司负责前线航空兵的无人战机研制,苏霍伊公司负责前线航空兵的有人战机研制,图波列夫负责轰炸机系统的研制,雅克负责教练机的研制
米格-29这类飞机实际上是被无人战机替代了.
苏-27/米格-31最终都要被T-50项目替代

F-18最终要被无人机替代X-47项目
F-15/16/14最终都将被F-22替代
而F-35是属于JSF联合攻击型战斗机项目,是个北约体系的通用战机计划

那么未来
俄国航空系统战斗装备应该是
苏霍伊有人战机+米格无人战机+图波列夫轰炸机

美国航空系统战斗装备应该是
F-22有人战机+无人机+轰炸机+F-35通用战机

欧洲则是
阵风/台风有人战机+无人机+F-35通用战机
根据未来形势的发展
我国的前线实际上就是在东部沿海一带
我国实际上可以购买俄国的图-22M3型轰炸机,维持对美国的后方(关岛)的威慑
=Enterprise= 发表于 2010-11-27 21:28


    乃是坏淫!!!!画圈圈诅咒你……
苏-27和米格-29几乎同时研制和先后装备苏联空军的情况,很容易让人理解成这两种飞机是与美国F-15和F-16类似的高低搭配。不过根据苏联航空兵传统的装备思想和米格-29与苏-27的性能看,两者间并不存在类似F-15和F-16高低搭配的考虑,而是对整体战斗力的优化。米格-29在设计时并没把当时只能使用AIM-9的晴天型F-16A/B作为对手,而是把F-15作为作战目标,米格-29因此被设计成具备超视距拦射和全天候能力的中型战斗机。

  苏联防空军在冷战期间始终将西方的轰炸机和侦察机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但是随着远航程的F-15的大规模装备,可进行空中加油的F-15开始为入侵苏联的攻击机护航,苏联早期拦截机忽视空战能力的设计思想已经无法维持,因此防空军发展了米格-31和苏-27这两种互相配合的新一代战斗机。米格-31作为拥有先进雷达和远程导弹的纯粹拦截机替代旧式的米格-25、雅克-28和图-128,苏-27则作为兼顾了防空拦截和空中优势的新机型取代防空军的苏- 15和米格-23。米格-31主要用来担负苏联国土上缺乏地面雷达和防空导弹保护空域的防空,主要目标是侵入苏联国土的轰炸机、侦察机和低空巡航导弹,它的空战能力很差。苏-27部署的位置相对靠近敌方与苏联国土接近的区域,在担负与米格-31类似防空任务的同时还要准备与敌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可以认为,苏-27的出现是苏联防空军由纯粹国土防空向有限攻势防空转变的结果。

  苏联空军的攻势作战是依托在机械化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与陆军机械化兵团配合作战。冷战期间的苏联空军并没建立起北约式的独立空中攻势的思想和战术体系,战斗机作战基本被局限在战役范围之内。苏联空军前线战斗机在战斗中基本是依靠地面指挥系统引导作战,而500千米几乎是苏联战术航空兵指挥系统的覆盖极限,因此苏联空军的苏-27也不可能超过这一范围作战。在考虑米格-29和苏-27区别时还要注意到苏联对空军和防空军的不同定位,其中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苏联先后发展的图-126和A-50预警机都是用来装备防空军而不是空军,从这可看出苏联对空军的战斗机更偏重于利用地面指挥引导,对于在广阔领土范围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则提供了更灵活的引导措施。苏-27装备苏联空军并不是为了远程制空的攻势作战,而为图-22M和苏-24这些采用低空突防战术的攻击机护航对苏-27来说也意义不大。苏-27对苏联空军的意义,除了可在性能上压制F-15(米格-29只能对抗却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外,其载弹量多和航程远的优势也可提高苏联战斗机的持续作战能力。苏-27在战斗力上毫无疑问要超过体积小和航程有限的米格-29,但其高昂售价却不符合苏联空军战斗机适应大规模作战的要求,因此苏-27的性能优势无法动摇米格-29在苏联空军中的主力地位。  
某期  专家   学习了
 记:苏-30当初也是作为苏联防空军的拦截战斗机设计的,拦截战斗机用双座机型的必要性是什么?

  江:苏-30的目的是提高防空拦截的自主作战能力,苏联防空军不可能在整个国土上部署完善的警戒雷达、防空导弹和拦截战斗机,所以必须要拥有能独立搜索和攻击的拦截机填补这个空隙。这类拦截机不需多好的飞行性能却必须有完善的雷达和足够大的航程,雅克-28、米格-25、图-128和米格-31都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发展的专用机型。

  苏-30的出现只是为利用增加的后座雷达系统操作员提高飞机的独立搜索能力,用来填补单座防空战斗机和地面引导系统的空隙。苏联防空军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装备更新计划,其中拦截机的发展是以米格-31和苏-27替代大量早期机型。防空战斗机的性能改善不但能降低所需战斗机数量,而且采用先进机载雷达还可降低对地面雷达的引导要求,将拦截线前推以对抗西方航空兵。双座机增加的雷达操纵员所起到的作用与原本的地面防空引导员类似,米格-31可依靠后座雷达操纵员和数据链构成的宽正面警戒雷达搜索区域,而单座苏-27却难以摆脱对地面引导的依赖,双座的苏-30在这时就有条件独立承担作战任务,或者在国土防空作战时作为空中引导站来协调和引导多架单座苏-27。

  记:苏-30后来又被改进为苏-30MK多用途战斗机,目的是什么?

  江:苏联解体后的条件迫使俄空军不能按计划装备苏-30,迫使苏-30的设计和生产单位必须靠出口来生存,因此出口前景看好的苏-27/30系列就转而以国外市场为重点。最初的苏-30是完全按苏联式防空要求发展的拦截机,专用性太强,对其它国家难有吸引力,而苏-24战斗轰炸机对于迫切需要纵深攻击力的国家又显得过时和落后。因此俄罗斯开发了苏-30MK这型以对地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出口目标是需要重型战术攻击机又不容易从西方获得的国家。但在改进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记:拿苏-30MK和苏-34来比,对地打击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地形跟随飞行品质及大载弹量时的航程上。即只差在攻击途中,但攻击时的效能应差距不大。

  江:攻击机在战斗中最危险的就是向目标飞行的这段航程,既然对手在攻击机性能下降的进攻航线上都无法阻止攻击机的突防,那么依靠飞机本身的飞行性能、电子对抗和护航战斗机的掩护就可基本保证返航的安全。苏-30MK载弹航程和突防能力不如苏-34,但机动性能优势使其在面对拦截时的生存力要比苏-34 好。不过目前它在火控系统上的缺陷限制了纵深对地打击力,独立作战的苏-30MK在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时还会在导引方式上存在限制,可以说苏-30MK等于是在苏-27UB强化的机体上简单加装了苏-24M的武器。即便说苏-34能用的武器苏-30都能用,苏-34能探测的目标苏-30也都能探测,但是苏- 34的对地攻击力却不是苏-30MK能比拟的。因为苏俄空军自己准备替代苏-24的先进战斗轰炸机是苏-34,而在开发中途将苏-30转变为战斗轰炸机是为出口需要,但是俄罗斯在设计苏-30MK时没有合适的多功能雷达,设计单位为赶时间就只能对现有雷达修补凑合,这就造成了苏-30MK名不副实。

  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并没有真正可靠的多功能机载雷达,当时只有用在苏-24M和图-22M3上的对地雷达能满足攻击机需要,而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同期也没有完善的多功能雷达。欧洲开发的"狂风"的攻击型和防空型采用了不同雷达,美国F-15E、F/A-18和F-16这些多用途战斗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同样需要利用导航/瞄准吊舱来辅助机载雷达。可以看到俄在推销苏-30MKI和MKK时经常拿雷达的对空功能和R-77导弹作为卖点,对地武器虽然有Kh-31等战术导弹却没有较为系统的导航/瞄准装置,目前也提供不了可供改进的电子设备。用户在使用苏-30MK系列时也暴露出其在低空突防和雷达对地功能方面的缺陷。而今年服役的苏-34上才装备有真正满足需要的机载雷达。
SU27是干嘛用的
记:苏-30MKK和苏-30MKK2的机动性远高于苏-34,您为什么认为它们仍应算攻击机而不是F-15E那样的多用途战斗机?

  江:虽然F-15E和苏-30MK属于同级别的多用途战斗机,但是苏-30MK为获得多用途能力在性能上所造成的影响比F-15E要大的多。F- 15E是为接替F-111而在F-15D基础上发展的强化攻击型,在技术指标和系统综合方面比较平衡。F-15单座和双座型结构上的差异在飞行性能上的表现并不明显,F-15E改进后的增重问题也被发动机推力的增加所弥补。但是苏-27UB/30双座舱巨大的体积在飞行性能上的影响非常明显,俄罗斯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停滞也使苏-30缺乏改进性能缺陷的条件。苏-30MKK因气动上的变化导致机动性比单座苏-27SK明显降低,它的水平机动性靠气动布局还保持在一定的标准,但对于阻力和推重比变化较敏感的垂直机动性指标上则有了明显下降,无论迎头超视距攻击还是近距格斗性能与单座苏-27的差距都比较明显,在格斗机动性能上只处于二代到三代之间的位置。苏-30在同样外挂载荷下的机内油最大航程也比苏-27有明显下降。

  苏-30MKK保持空战能力是靠先进的导弹,而这些导弹装在单座型苏-27SK上会有更好的效果。俄罗斯在改装米格-29M2双座舱时在修改前机身的措施上与F-15E类似,在气动性能上的代价远小于比苏-27S增加一个乘员的苏-27UB。这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在苏-27的基础上发展出同时保持对空和对地能力的改进型。但是将单纯对空的苏-30改进为苏-30MK的市场迫切性没给俄设计师留下发展空间,这就导致与F-15正在性能上出现了本质差异。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虽然F-15E和苏-30MK都具备空战能力,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都不鼓励用F-15E和苏-30这类飞机去执行制空任务,也没有一个国家真正放弃战斗轰炸机这个机种。俄罗斯不可能用苏-34去执行空战任务,也不会让它单独面对防空战斗机的拦截,因此专用设计使苏-34在突防和对地攻击战斗力上达到了最优化。

  记:苏-30MKK上的雷达采用了H001的改进型H001VE,增加了雷达的功能和制导主动雷达导弹的能力,那么早期苏-27SK的雷达是否可加装这些功能?还是需要整个更换雷达?

  江: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对于雷达火控的要求比半主动制导导弹要宽松,西方国家在原本采用半主动制导导弹的战斗机上改装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并不需要大的更改工作量。但是苏-27SK所使用的H001火控雷达在技术水平上只相当于苏联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标准(美国70年代中期),将它改进以满足发射R- 77不存在大的困难,但在使用效果上仍无法满足要求。与其浪费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去改装H001还不如用新一代多功能火控雷达取代,而且用新雷达整体更换还可直接解决系统兼容等方面的软件问题。现在为H001进行改进要看是否值得。

记:苏-30MKK2是以对海攻击为主,其雷达的性能是否比H001VE低?

  江:苏-30MKK2在技术性能上应该说要比苏-30MKK更先进也更完善,这一方面是因为苏-30MKK2在机载航电设备上有所改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过了苏-30MKK磨合。苏-30MKK2确实在使用上更偏重对海上目标的攻击能力,不过这是由使用方的作战任务决定而不是受到其它因素的限制。苏 -30MKK与苏-30MKK2在总体性能上没本质区别,时间较早的苏-30MKK在火控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上不如苏-30MKK2。
记:印度苏-30MKI的雷达在使用中就出现很多设计上的问题。

  江:俄罗斯在困顿的情况下将军火出口作为生存基础,在很多装备技术的出口工作中完全放弃了苏联时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通过比较俄大肆推销的苏- 35/37、苏-34/32FN和S-400这些装备出口推销的时间和真正完成试验的时间,可以感觉到俄高技术装备出口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风险。苏- 30MKI和苏-30MKK是出口苏-30系列的两个主线,虽然苏-30MKI和苏-30MKK在火控系统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苏-30MKK在可靠性和技术成熟性上明显超过了苏-30MKI,效费比更高。

  俄罗斯对于可动前翼与推力矢量这些技术缺乏完善的应用试验,印度目前接收的苏-30MKI在机体设计上是比较可靠的,但航电设备和推力矢量不成熟却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麻烦。如按苏联时期对装备技术性能和飞机后勤保障的要求看,性能低于预期的苏-30MKI更适合作为技术验证机。三翼面和推力矢量导致结构重量增加,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些措施的作用,而且对飞机的可靠性和维护性造成很大麻烦。俄罗斯空军在发展自己装备的苏-27SM时采用的是苏-27的基本设计,三翼面和推力矢量并没得到俄空军和大多数国际用户的接受。

  我们可以注意到苏-30MKI在装备印度后相当时间里配备的武器仍以对空为主,而印度空军也始终将苏-30MKI作为重型制空战斗机来使用,这就给人矛盾的感觉。如果印度想获得空中优势战斗机则应选择综合战斗力更好的单座苏-37,如果想获得攻击机那么苏-30MKI的前翼和推力矢量价值并不大。矛盾的思想导致苏-30MKI在性能和战术应用上都无法达到最优化。印度空军在装备规模上接近三个大国,完全可采用不同类型的作战飞机以获得整体战斗力的最优化。印度如果采购80架苏-37和60架苏-30MKK,将会比140架苏-30MKI战斗力更强也更便宜,这也正是三个大国在装备重型战斗机时采用的方式:F-15C、F-15E;苏-27SM、苏-34;苏-27SK、苏-30MKK。通过印度与这些国家在装备规划上的不同可以看出印度空军装备思想的稚嫩。
记:不过从目前的通胀趋势看,战斗机只会越来越贵,军费购买力只会越来越低,因此大规模空军也应以多用途战斗机为主,来最大限度地挖掘装备潜力。
以上  来自  专家访谈
  本来原认为10、11可以高低搭配 可是专家一科普   不是那么回事
另外就是针对  是否发展(山寨)中国苏-30MKK  我是不赞成的  现在更不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