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考试卷(200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52:20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㈨㈩三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试题
历史考科
考试时间:80 分钟
作答方式:
-作答注意事项-
˙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时应以
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非选择题用黑色或蓝色笔,在「答案卷」上作答
祝考试顺利
93年指考
历史考科
第1 页
共7 页
第壹部分: 选择题( 占8 0 分)
一、单选题( 70%)
说明:第1至35题,每题选出一个最适当的选项,划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
每题答对得2分,答错或划记多於一个选项者倒扣2/3分,倒扣至本大题之实得
分数为零为止,未作答者,不给分亦不扣分。
1. 台湾许多人名为「太郎」、「次郎」或是「敏郎」等,这些人如此命名之背景为何?
(A) 唐代对人多以「郎」称之,台湾沿袭此传统,亦称人曰「郎」
(B) 继承清代闽南地区的习俗,年轻男子称「郎」,女子称「娘」
(C) 日本殖民统治初期的暂时现象,有人积极日化便以「郎」自称
(D) 应该是皇民化时期受到日本政府鼓励,以日本方式爲子女命名

2. 一篇文告指出:贼人焚烧学宫,破坏孔子神主牌,所到之处,佛寺、道观、城隍庙、社稷坛,
均遭焚毁。所以号召有识之士起来讨伐。这篇文告提到的「贼」,最可能是指:
(A) 元末的白莲教徒(B) 明朝末年的流寇
(C) 清末的太平天国(D) 二㈩世纪初的中共

3. 源自印度的佛教,教义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大乘、小乘两大教派。当佛教传入中国,且经过「佛
教中国化」之後,中国社会普遍流行的是大乘教义。对於这个现象,以下解释何者较为合理?
(A) .度佛教里大乘的势力较大,影响所及,使中国也接受大乘佛教
(B) 大乘佛教流传於.度上层社会,传入中国後,才为中国君主接受
(C) 小乘佛教讲求渡化个人,而大乘强调忠君,所以受中国君主欢迎
(D) 大乘佛教的主张与中国士人理念较相合,所以中国选择大乘义理

4. 一位历史人物曾获得这样的评价:「他将历史推往现代,他的天才与历史的建设性力量合而为
一;德意志和义大利的统一、民主自由政治的确立未必是他的本意,但这些事件皆得益於他的
行动。」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指下列何人?
(A) 拿破仑(B) 梅特涅(C) 俾斯麦(D) 加富尔

5. 明代後期一位来自苏州的考生,到了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位考生可能经历下列何事?
(A) 该生通过乡试後,即获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B) 在茶馆里,该生听北京居民议论着官军与日本的战事
(C) 该生在书肆里购买刚翻译成中文出版的《海国图志》
(D) 为了准备法律判例的考试,该生努力背诵《大明律》

6. 一位法国画家认为:必须越过「巴特农神殿之马」,回归到「童年时代的摇摆木马」。他主张
极力简化形象的轮廓,运用一大片一大片的颜色来表达他对周遭事物的感受。以下哪个名词最
适合称呼这种画风?
(A) 文艺复兴(B) 古典主义(C) 写实主义(D) 达达主义

7. 关羽死後,虽获人民祭祀,但一直局限在地方信仰。至宋代以後,逐渐发展为全国信仰,也获
得官方的褒赠。对於宋代以後关羽信仰的普及,下列解释何者最为合理?
(A) 宋代以後的各朝代,要反抗异族统治,所以推崇关羽忠君爱国的立场
(B) 宋代以後的各朝代因为外患频仍,重夷夏之防,所以都提倡关羽信仰
(C) 除了官方提倡外,桃园结义的异姓结合符合明清移民风气渐盛的环境
(D) 关羽是北方人,关公信仰的普及是中国文化由北而南发展的重要证明

8. 右图是某地区1905 年至1960 年的统计,图中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两条曲线,最可能是以下何者?
(A) 甲为台湾人口出生率,乙为人口死亡率
(B) 甲为泰国稻米出口量,乙为蔗糖出口量
(C) 甲是日本工业生产总值,乙是出口总计
(D) 甲为德国钢铁的产量,乙为煤矿的产量
年代

9. 1810 年初,英国国会通过几个法律,一方面增加税收以弥补国用不足,另一方面为鼓励农业
生产,开始补贴农业活动。制订这些法律的背景为何?
(A) 英国正与法国作战,粮食无法进口,造成短缺,政府乃鼓励生产
(B) 德法等国均有农业补贴,英国农业无法竞争,所以也采相同措施
(C) 当时许多社会主义者活跃,政府补贴农业以免他们响应社会主义
(D) 国会改革後,农民得以参政,政府为增取农民选票,故实施补贴

10. 西元六世纪时,某些修会有「工作即祈祷」的原则,希望终止之前自虐的苦修行为。当时该会
的修士藉以代替苦修的工作为何?
(A) 缮写书本,保存文献(B) 前往亚、非各地传教
(C) 建立大学,培育人才(D) 组织群众,收复圣城

11. 学者指出:宋元以来,闽浙沿海出现一些经济繁荣的大城巿,如泉州,但是,到了明清时期,
这些大城巿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然而,同一时期的沿海地区却出现了一些规模不大的
城巿。关於这个现象,哪一个解释较为合理?
(A) 受到日本崛起的影响,沿海城巿的商业机能被日本吸收
(B) 受到西班牙殖民菲律宾影响,海上贸易机能萎缩的结果
(C) 受到阿拉伯人垄断南洋贸易的影响,商业功能被其取代
(D) 受到朝廷对外政策的影响,正式通商被走私贸易所取代

12. 一位大使向皇帝陈明:「敝国皇帝仰赖贵国的支持,才能解决此次争端。如果对匈牙利及俄国
的战争无法避免,我国相信贵国一定会站在我国这一边。俄国应当没有战争的决心,但是他的
盟邦可能会趁机火上加油。」这种说法的背景应当是:
(A) 1861年起列强讨论克里米亚半岛问题(B) 1900年中英两国协商结束义和团事变
(C) 1903年英法两国讨论日俄战争的发展(D) 1914年德奥两国讨论解决巴尔干问题

13. 清代台湾某地方志记录南部平埔族社会,将「某个现象」的出现视为平埔族公有制社会解体的
.象。此处「某个现象」最可能是以下何者:
(A) 乞丐的出现(B) 保甲的设置(C) 头目的选举(D) 各社间的冲突

14. 某大学的学生开始进行接管大学的工作。学生们指出:接管後可以一扫受教育然後往上爬的价
值观,彻底粉碎保守派的奴才教育基础。这最可能是在甚麽时空下发生的事?
(A) 五四运动中,上海学生接管圣约翰大学(B) 满洲国灭亡後,中国学生接管东北大学
(C) 二二八事件中,台北学生接管台湾大学(D) 中共建国後,南京学生接管中央大学

15. 一个思潮出现之後,引起许多人的讨论。一位德国诗人认为那是一种疾病;另一位法国小说家
却认为那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融合怪异和悲剧性或庄严,是生命的完整的真理。他们谈论的
是下列的那个文学思潮?
(A) 理性主义(B) 古典主义(C) 浪漫主义(D) 写实主义

16. 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他类型的
建筑遗址。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
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後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关於此一变化,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 族长权威的萎缩(B) 族长权威的扩张(C) 财产公有制强化(D) 私有财产制萌芽

17.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
以周封伯禽於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
者最为适当?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18. 根据记载:西元四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罗马城赠予当地主教,史称「君士坦丁的奉献」,
并有文件传世。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瓦拉(L. Valla)却证明这份文件是後人伪造。瓦拉
最可能用来证明其观点的方法是:
(A) 比对语法(B) 访问耆老(C) 化验墨水(D) 检查纸张

19. 在人口大迁移以後,有一位政治人物,刻意使用当地的土语与当地人士交谈,藉以拉近彼此的
距离。然而当地的士人平时却争相使用洛阳之方言,以为这才是高级语言。这最可能是在那一
个时代发生的?
(A) 东晋北方士族因为五胡之乱而避居江南,乃有这种现象
(B) 隋炀帝时一面营建东都,一面巡幸江南,造成这种现象
(C) 唐代武则天营建东都,笼络江南士人,以打击关陇集团
(D) 北宋士人居开封後,怀念故都洛阳风土,不忘故乡语言

20. 有位君主热爱军队,认为这是国家强大的基础,他平素生活简单,将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放在国
家建设上;在此同时,另一位君主则从事宫殿建设,兴建大型公共建筑,并追求国家强大。这
两位君主作法似乎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想法应该是何者?
(A) 伸张自由民权(B) 强调绝对君权(C) 建立共和政体(D) 确立君主立宪

21. 西亚某个建於十六世纪的清真寺,以绘有人像等各种图形的瓷器碎片作为建材。几位同学对此
单位:万人
发表意见,以下那个说法是对的?
(A) 这些瓷器因为绘有人像,被反对偶像崇拜的回教徒敲碎,作为建材
(B) 这些瓷器掠自拜占庭,伊斯兰教义禁止使用瓷器,故改为建材使用
(C) 这些瓷器来自中国与日本,因为长途运输破损,才被改作建材使用
(D) 这些瓷器来自印度,因上有印度教的符号而被敲碎,作为建材使用

22. 一位思想家指责世人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而就没有了是非;又认为人心是自私的,人若
不自私,岂不就是无心了吗?这位思想家最可能属於那一个学派?
(A) 朱熹学派(B) 东林学派(C) 阳明学派(D) 公羊学派

23. 下表是某国海军的成长状况,这应该是哪一国的情况?
数目
年度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6 18 22 31 43 71 129.5 241.5
(A) 中国(B) 日本(C) 英国(D) 俄国

24. 某种政体揭櫫的理想是:阶级、种族、贫富的分别都消失了,人人平等,社会形成一个没有分
别的大团体。这个政体是下列何者?
(A) 自由民主(B) 极权政体(C) 专制政体(D) 法治社会

25. 20 世纪某史家撰文考证: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初,曾向突厥借兵并且称臣,才得以迅速进入长安,
建立政权。这位史家指称李渊「初虽从之,终将反之」。後来,有人认为这位史家描述的情节,
颇有影射「时事」的意味。这里所谓的「时事」,最可能是指哪一个历史事件:
(A) 中国接受了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
(B)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南京政府的态度
(C) 中共1949年建国之後宣布对苏联一面倒
(D) 1949年在台湾的国民政府接受美国保护

26. 某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虽有元首,国务由总理主持,但大小政事必须根据该国与「帝国」的协
议而行,外交也必须配合「帝国」的政策;这个国家虽有警察与军队,却同时需要负担「帝国」
在该国驻军的费用。这种情况是:
(A) 北美洲独立後的状况(B) 日本侵略朝鲜後的状况
(C) 满洲国成立後的状况(D) 印度在独立之前的状况

27. 一位政治人物曾表示:「如果义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
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的思想背景为何?
(A) 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罗马教宗鼓动战争时的计画
(B) 十六世纪义大利计画对外扩张时对法国游说的说词
(C) 十八世纪拿破仑计画并吞欧洲时采行的义大利政策
(D) 二十世纪前半叶法国政府领导人主张的义大利政策

28. 某个时期,军队从地方的农民中徵调,并由所在地方政府协助户籍管理;但日常的军事训练,
由中央直辖的地方军事机关来负责,地方政府不得干预,形成「兵出地方,权归中央」。这是
哪个时期的制度?
(A) 汉(B) 唐(C) 元(D) 明

29. 某年美国总统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是否同意中华民国政府派兵参战的要求。这是在那一
场战争中发生的事?
(A) 对日抗战(B) 印巴之战(C) 韩战(D) 波湾战争

30. 一份文契上说:「郭土火因与妻玉娘不和,愿将玉娘退还娘家,由玉娘之父交付身价银二百圆
正,此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关於这件文书,我们应有何认识?
(A) 婚姻可以买与赎,显见这是一种买卖婚姻,普遍存在於父权社会中
(B) 这种情形常见於男多女少的华人移民社会,如清代台湾与南洋地区
(C) 从文书中得知女性可以改嫁,显示女性意识抬头与社会对女性的尊重
(D) 这份文书显示明确的交易观念,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31. 下表是某地区两个城市的人口数目,请问这两个城市最可能位於何处?
1801年1850年
甲77000人303000人
乙71000人242000人
(A) 日本的港口城市大阪及神户(B) 英格兰的利物浦及曼彻斯特
(C) 台湾北部的台北城与淡水港(D) 德国的港口汉堡及法兰克福

32. 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其命令被视为最高权力,其权柄却也因此常被亲近者侵
夺。在侵夺皇帝权柄者当中,哪一类是通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政治角色?
(A) 蕃帅(B) 宦官(C) 权臣(D) 外戚

33. ㈩㈨世纪中,欧洲各国工业化的程度尽管出现了差异,但是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这
个共同的问题是:
(A) 人口快速增加(B) 种族冲突频繁(C) 极权政治兴起(D) 缺乏天然资源

34. 有人主张中日两国应以生命合作为口号,因为:「日本既得南洋,所得物资已富,不必复取之
中国,战期则势必延长,战局且势必扩大……中国非举生命与日本合作,则不足以表示中国之
友谊。」这种说法的时代背景是:
(A) 清末李鸿章主持国家大政时所提倡的「联日制俄」
(B) ㈧国联军之後,国人保皇派主张联合日本对抗欧美
(C) 民国初年,青年学子希望效法日本明治维新的想法
(D) 二次大战时期,社会上一部分亲日人士的对日态度

35. 二㈩世纪,甲国的民选总统有意徵收乙国某民营公司在甲国拥有的大片未开发土地,以分配给
本国农民,因而得罪了乙国。乙国於是在甲国策动政变,推翻甲国政府。甲国与乙国各是何国?
(A) 瓜地马拉、美国(B) 波兰、苏联(C) 韩国、美国(D) 埃及、英国
二、多选题( 10%)
说明:第36至40题,每题各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选项,
划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每题2分,各选项独立计分,每答对一个
选项,可得0.4分,每答错一个选项,倒扣0.4分,完全答对得2分,整题未作
答者,不给分亦不扣分。在选项外划记者,一律倒扣0.4分。倒扣至本大题之
实得分数为零为止。

36. 导游说:「罗马人在这里留下许多遗迹,有引水的管道、竞技场,各种神庙建筑。」这位导游
可能在何处?
(A) 法国南部(B) 西班牙西南部(C) 非洲北部
(D) 波兰北部(E) 义大利南方

37. 甲:「除非在一个统一的教会之下,否则一个国家不可能团结於一个国王之下,服从同一部法
律。」因此规定:其国内某些教派信徒仍可以居住在其管辖的境内,但不得公开集会。在此同
时,乙表示:「欢迎那些因为信仰而遭到迫害的人到我的国境内安居乐业,我不会对他们携带
的财产课税,他们会受到国民一样的待遇。」这两段话如何解读?
(A) 这是罗马公教与犹太教的冲突
(B) 这是基督新教与犹太教信徒的冲突
(C) 这是法国国王与境内新教徒的冲突
(D) 甲是希特勒,乙是美国总统
(E) 甲是法国国王,乙是某德意志领主

38. 1944 年,汪伪政权驻东京的大使馆召开一次领事会议,请该使馆辖下所有领事馆派员参加。当
时有哪些地方应当派员出席?
(A) 汉城(B) 台北(C) 横滨(D) 长春(E) 重庆

二、中国历史上,有关户口制度的规范均出於政策的考量,例如甲时期中规定:祖父母、父母若
在时,子孙不得析户分产别籍异财,但也不许亲等疏远者冒为同户。乙时期却因人民「故意
析产分家」而一再强调:祖父母、父母若在,子孙不得分户析财。丙时期中却处罚同一户籍
内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而不分户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排列:甲、乙、丙三个时期由早到晚的先後顺序。(2分)
2. 在10个字之内说明乙时期人民「故意析产分家」的动机为何? (2分)
三、在维也纳会议几个主要参与国集会讨论时,各国政治领袖分别就自身的重要利益表达意见。
甲:欧陆的事务与我何干?我只希望专注於内政及海外贸易。
乙:有些人计画破坏秩序,我要以一切力量扑灭他们挑起的「燎原之火」。
丙:我要利用各国的冲突,来恢复我国的地位,结束我们的孤立。
丁:我一定要把波兰弄到手,让世人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东边的落後国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丙、丁分别为哪三国的代表? (各2分,共6分)
2. 乙所指的「燎原之火」是什麽? (2分)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㈨㈩三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试题
历史考科
考试时间:80 分钟
作答方式:
-作答注意事项-
˙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时应以
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非选择题用黑色或蓝色笔,在「答案卷」上作答
祝考试顺利
93年指考
历史考科
第1 页
共7 页
第壹部分: 选择题( 占8 0 分)
一、单选题( 70%)
说明:第1至35题,每题选出一个最适当的选项,划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
每题答对得2分,答错或划记多於一个选项者倒扣2/3分,倒扣至本大题之实得
分数为零为止,未作答者,不给分亦不扣分。
1. 台湾许多人名为「太郎」、「次郎」或是「敏郎」等,这些人如此命名之背景为何?
(A) 唐代对人多以「郎」称之,台湾沿袭此传统,亦称人曰「郎」
(B) 继承清代闽南地区的习俗,年轻男子称「郎」,女子称「娘」
(C) 日本殖民统治初期的暂时现象,有人积极日化便以「郎」自称
(D) 应该是皇民化时期受到日本政府鼓励,以日本方式爲子女命名

2. 一篇文告指出:贼人焚烧学宫,破坏孔子神主牌,所到之处,佛寺、道观、城隍庙、社稷坛,
均遭焚毁。所以号召有识之士起来讨伐。这篇文告提到的「贼」,最可能是指:
(A) 元末的白莲教徒(B) 明朝末年的流寇
(C) 清末的太平天国(D) 二㈩世纪初的中共

3. 源自印度的佛教,教义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大乘、小乘两大教派。当佛教传入中国,且经过「佛
教中国化」之後,中国社会普遍流行的是大乘教义。对於这个现象,以下解释何者较为合理?
(A) .度佛教里大乘的势力较大,影响所及,使中国也接受大乘佛教
(B) 大乘佛教流传於.度上层社会,传入中国後,才为中国君主接受
(C) 小乘佛教讲求渡化个人,而大乘强调忠君,所以受中国君主欢迎
(D) 大乘佛教的主张与中国士人理念较相合,所以中国选择大乘义理

4. 一位历史人物曾获得这样的评价:「他将历史推往现代,他的天才与历史的建设性力量合而为
一;德意志和义大利的统一、民主自由政治的确立未必是他的本意,但这些事件皆得益於他的
行动。」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指下列何人?
(A) 拿破仑(B) 梅特涅(C) 俾斯麦(D) 加富尔

5. 明代後期一位来自苏州的考生,到了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位考生可能经历下列何事?
(A) 该生通过乡试後,即获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B) 在茶馆里,该生听北京居民议论着官军与日本的战事
(C) 该生在书肆里购买刚翻译成中文出版的《海国图志》
(D) 为了准备法律判例的考试,该生努力背诵《大明律》

6. 一位法国画家认为:必须越过「巴特农神殿之马」,回归到「童年时代的摇摆木马」。他主张
极力简化形象的轮廓,运用一大片一大片的颜色来表达他对周遭事物的感受。以下哪个名词最
适合称呼这种画风?
(A) 文艺复兴(B) 古典主义(C) 写实主义(D) 达达主义

7. 关羽死後,虽获人民祭祀,但一直局限在地方信仰。至宋代以後,逐渐发展为全国信仰,也获
得官方的褒赠。对於宋代以後关羽信仰的普及,下列解释何者最为合理?
(A) 宋代以後的各朝代,要反抗异族统治,所以推崇关羽忠君爱国的立场
(B) 宋代以後的各朝代因为外患频仍,重夷夏之防,所以都提倡关羽信仰
(C) 除了官方提倡外,桃园结义的异姓结合符合明清移民风气渐盛的环境
(D) 关羽是北方人,关公信仰的普及是中国文化由北而南发展的重要证明

8. 右图是某地区1905 年至1960 年的统计,图中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两条曲线,最可能是以下何者?
(A) 甲为台湾人口出生率,乙为人口死亡率
(B) 甲为泰国稻米出口量,乙为蔗糖出口量
(C) 甲是日本工业生产总值,乙是出口总计
(D) 甲为德国钢铁的产量,乙为煤矿的产量
年代

9. 1810 年初,英国国会通过几个法律,一方面增加税收以弥补国用不足,另一方面为鼓励农业
生产,开始补贴农业活动。制订这些法律的背景为何?
(A) 英国正与法国作战,粮食无法进口,造成短缺,政府乃鼓励生产
(B) 德法等国均有农业补贴,英国农业无法竞争,所以也采相同措施
(C) 当时许多社会主义者活跃,政府补贴农业以免他们响应社会主义
(D) 国会改革後,农民得以参政,政府为增取农民选票,故实施补贴

10. 西元六世纪时,某些修会有「工作即祈祷」的原则,希望终止之前自虐的苦修行为。当时该会
的修士藉以代替苦修的工作为何?
(A) 缮写书本,保存文献(B) 前往亚、非各地传教
(C) 建立大学,培育人才(D) 组织群众,收复圣城

11. 学者指出:宋元以来,闽浙沿海出现一些经济繁荣的大城巿,如泉州,但是,到了明清时期,
这些大城巿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然而,同一时期的沿海地区却出现了一些规模不大的
城巿。关於这个现象,哪一个解释较为合理?
(A) 受到日本崛起的影响,沿海城巿的商业机能被日本吸收
(B) 受到西班牙殖民菲律宾影响,海上贸易机能萎缩的结果
(C) 受到阿拉伯人垄断南洋贸易的影响,商业功能被其取代
(D) 受到朝廷对外政策的影响,正式通商被走私贸易所取代

12. 一位大使向皇帝陈明:「敝国皇帝仰赖贵国的支持,才能解决此次争端。如果对匈牙利及俄国
的战争无法避免,我国相信贵国一定会站在我国这一边。俄国应当没有战争的决心,但是他的
盟邦可能会趁机火上加油。」这种说法的背景应当是:
(A) 1861年起列强讨论克里米亚半岛问题(B) 1900年中英两国协商结束义和团事变
(C) 1903年英法两国讨论日俄战争的发展(D) 1914年德奥两国讨论解决巴尔干问题

13. 清代台湾某地方志记录南部平埔族社会,将「某个现象」的出现视为平埔族公有制社会解体的
.象。此处「某个现象」最可能是以下何者:
(A) 乞丐的出现(B) 保甲的设置(C) 头目的选举(D) 各社间的冲突

14. 某大学的学生开始进行接管大学的工作。学生们指出:接管後可以一扫受教育然後往上爬的价
值观,彻底粉碎保守派的奴才教育基础。这最可能是在甚麽时空下发生的事?
(A) 五四运动中,上海学生接管圣约翰大学(B) 满洲国灭亡後,中国学生接管东北大学
(C) 二二八事件中,台北学生接管台湾大学(D) 中共建国後,南京学生接管中央大学

15. 一个思潮出现之後,引起许多人的讨论。一位德国诗人认为那是一种疾病;另一位法国小说家
却认为那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融合怪异和悲剧性或庄严,是生命的完整的真理。他们谈论的
是下列的那个文学思潮?
(A) 理性主义(B) 古典主义(C) 浪漫主义(D) 写实主义

16. 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他类型的
建筑遗址。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
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後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关於此一变化,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 族长权威的萎缩(B) 族长权威的扩张(C) 财产公有制强化(D) 私有财产制萌芽

17.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
以周封伯禽於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
者最为适当?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18. 根据记载:西元四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罗马城赠予当地主教,史称「君士坦丁的奉献」,
并有文件传世。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瓦拉(L. Valla)却证明这份文件是後人伪造。瓦拉
最可能用来证明其观点的方法是:
(A) 比对语法(B) 访问耆老(C) 化验墨水(D) 检查纸张

19. 在人口大迁移以後,有一位政治人物,刻意使用当地的土语与当地人士交谈,藉以拉近彼此的
距离。然而当地的士人平时却争相使用洛阳之方言,以为这才是高级语言。这最可能是在那一
个时代发生的?
(A) 东晋北方士族因为五胡之乱而避居江南,乃有这种现象
(B) 隋炀帝时一面营建东都,一面巡幸江南,造成这种现象
(C) 唐代武则天营建东都,笼络江南士人,以打击关陇集团
(D) 北宋士人居开封後,怀念故都洛阳风土,不忘故乡语言

20. 有位君主热爱军队,认为这是国家强大的基础,他平素生活简单,将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放在国
家建设上;在此同时,另一位君主则从事宫殿建设,兴建大型公共建筑,并追求国家强大。这
两位君主作法似乎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想法应该是何者?
(A) 伸张自由民权(B) 强调绝对君权(C) 建立共和政体(D) 确立君主立宪

21. 西亚某个建於十六世纪的清真寺,以绘有人像等各种图形的瓷器碎片作为建材。几位同学对此
单位:万人
发表意见,以下那个说法是对的?
(A) 这些瓷器因为绘有人像,被反对偶像崇拜的回教徒敲碎,作为建材
(B) 这些瓷器掠自拜占庭,伊斯兰教义禁止使用瓷器,故改为建材使用
(C) 这些瓷器来自中国与日本,因为长途运输破损,才被改作建材使用
(D) 这些瓷器来自印度,因上有印度教的符号而被敲碎,作为建材使用

22. 一位思想家指责世人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而就没有了是非;又认为人心是自私的,人若
不自私,岂不就是无心了吗?这位思想家最可能属於那一个学派?
(A) 朱熹学派(B) 东林学派(C) 阳明学派(D) 公羊学派

23. 下表是某国海军的成长状况,这应该是哪一国的情况?
数目
年度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6 18 22 31 43 71 129.5 241.5
(A) 中国(B) 日本(C) 英国(D) 俄国

24. 某种政体揭櫫的理想是:阶级、种族、贫富的分别都消失了,人人平等,社会形成一个没有分
别的大团体。这个政体是下列何者?
(A) 自由民主(B) 极权政体(C) 专制政体(D) 法治社会

25. 20 世纪某史家撰文考证: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初,曾向突厥借兵并且称臣,才得以迅速进入长安,
建立政权。这位史家指称李渊「初虽从之,终将反之」。後来,有人认为这位史家描述的情节,
颇有影射「时事」的意味。这里所谓的「时事」,最可能是指哪一个历史事件:
(A) 中国接受了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
(B)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南京政府的态度
(C) 中共1949年建国之後宣布对苏联一面倒
(D) 1949年在台湾的国民政府接受美国保护

26. 某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虽有元首,国务由总理主持,但大小政事必须根据该国与「帝国」的协
议而行,外交也必须配合「帝国」的政策;这个国家虽有警察与军队,却同时需要负担「帝国」
在该国驻军的费用。这种情况是:
(A) 北美洲独立後的状况(B) 日本侵略朝鲜後的状况
(C) 满洲国成立後的状况(D) 印度在独立之前的状况

27. 一位政治人物曾表示:「如果义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
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的思想背景为何?
(A) 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罗马教宗鼓动战争时的计画
(B) 十六世纪义大利计画对外扩张时对法国游说的说词
(C) 十八世纪拿破仑计画并吞欧洲时采行的义大利政策
(D) 二十世纪前半叶法国政府领导人主张的义大利政策

28. 某个时期,军队从地方的农民中徵调,并由所在地方政府协助户籍管理;但日常的军事训练,
由中央直辖的地方军事机关来负责,地方政府不得干预,形成「兵出地方,权归中央」。这是
哪个时期的制度?
(A) 汉(B) 唐(C) 元(D) 明

29. 某年美国总统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是否同意中华民国政府派兵参战的要求。这是在那一
场战争中发生的事?
(A) 对日抗战(B) 印巴之战(C) 韩战(D) 波湾战争

30. 一份文契上说:「郭土火因与妻玉娘不和,愿将玉娘退还娘家,由玉娘之父交付身价银二百圆
正,此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关於这件文书,我们应有何认识?
(A) 婚姻可以买与赎,显见这是一种买卖婚姻,普遍存在於父权社会中
(B) 这种情形常见於男多女少的华人移民社会,如清代台湾与南洋地区
(C) 从文书中得知女性可以改嫁,显示女性意识抬头与社会对女性的尊重
(D) 这份文书显示明确的交易观念,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31. 下表是某地区两个城市的人口数目,请问这两个城市最可能位於何处?
1801年1850年
甲77000人303000人
乙71000人242000人
(A) 日本的港口城市大阪及神户(B) 英格兰的利物浦及曼彻斯特
(C) 台湾北部的台北城与淡水港(D) 德国的港口汉堡及法兰克福

32. 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其命令被视为最高权力,其权柄却也因此常被亲近者侵
夺。在侵夺皇帝权柄者当中,哪一类是通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政治角色?
(A) 蕃帅(B) 宦官(C) 权臣(D) 外戚

33. ㈩㈨世纪中,欧洲各国工业化的程度尽管出现了差异,但是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这
个共同的问题是:
(A) 人口快速增加(B) 种族冲突频繁(C) 极权政治兴起(D) 缺乏天然资源

34. 有人主张中日两国应以生命合作为口号,因为:「日本既得南洋,所得物资已富,不必复取之
中国,战期则势必延长,战局且势必扩大……中国非举生命与日本合作,则不足以表示中国之
友谊。」这种说法的时代背景是:
(A) 清末李鸿章主持国家大政时所提倡的「联日制俄」
(B) ㈧国联军之後,国人保皇派主张联合日本对抗欧美
(C) 民国初年,青年学子希望效法日本明治维新的想法
(D) 二次大战时期,社会上一部分亲日人士的对日态度

35. 二㈩世纪,甲国的民选总统有意徵收乙国某民营公司在甲国拥有的大片未开发土地,以分配给
本国农民,因而得罪了乙国。乙国於是在甲国策动政变,推翻甲国政府。甲国与乙国各是何国?
(A) 瓜地马拉、美国(B) 波兰、苏联(C) 韩国、美国(D) 埃及、英国
二、多选题( 10%)
说明:第36至40题,每题各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选项,
划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每题2分,各选项独立计分,每答对一个
选项,可得0.4分,每答错一个选项,倒扣0.4分,完全答对得2分,整题未作
答者,不给分亦不扣分。在选项外划记者,一律倒扣0.4分。倒扣至本大题之
实得分数为零为止。

36. 导游说:「罗马人在这里留下许多遗迹,有引水的管道、竞技场,各种神庙建筑。」这位导游
可能在何处?
(A) 法国南部(B) 西班牙西南部(C) 非洲北部
(D) 波兰北部(E) 义大利南方

37. 甲:「除非在一个统一的教会之下,否则一个国家不可能团结於一个国王之下,服从同一部法
律。」因此规定:其国内某些教派信徒仍可以居住在其管辖的境内,但不得公开集会。在此同
时,乙表示:「欢迎那些因为信仰而遭到迫害的人到我的国境内安居乐业,我不会对他们携带
的财产课税,他们会受到国民一样的待遇。」这两段话如何解读?
(A) 这是罗马公教与犹太教的冲突
(B) 这是基督新教与犹太教信徒的冲突
(C) 这是法国国王与境内新教徒的冲突
(D) 甲是希特勒,乙是美国总统
(E) 甲是法国国王,乙是某德意志领主

38. 1944 年,汪伪政权驻东京的大使馆召开一次领事会议,请该使馆辖下所有领事馆派员参加。当
时有哪些地方应当派员出席?
(A) 汉城(B) 台北(C) 横滨(D) 长春(E) 重庆

二、中国历史上,有关户口制度的规范均出於政策的考量,例如甲时期中规定:祖父母、父母若
在时,子孙不得析户分产别籍异财,但也不许亲等疏远者冒为同户。乙时期却因人民「故意
析产分家」而一再强调:祖父母、父母若在,子孙不得分户析财。丙时期中却处罚同一户籍
内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而不分户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排列:甲、乙、丙三个时期由早到晚的先後顺序。(2分)
2. 在10个字之内说明乙时期人民「故意析产分家」的动机为何? (2分)
三、在维也纳会议几个主要参与国集会讨论时,各国政治领袖分别就自身的重要利益表达意见。
甲:欧陆的事务与我何干?我只希望专注於内政及海外贸易。
乙:有些人计画破坏秩序,我要以一切力量扑灭他们挑起的「燎原之火」。
丙:我要利用各国的冲突,来恢复我国的地位,结束我们的孤立。
丁:我一定要把波兰弄到手,让世人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东边的落後国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丙、丁分别为哪三国的代表? (各2分,共6分)
2. 乙所指的「燎原之火」是什麽? (2分)
真的好难哦,我只能回答30% 可能是我们没有学这么多的细节,主要精力放在时间上了
<P>很难,但好象比我们的题目要有意义</P>
<P>就这些,难怪没什么高才生!</P>[em18][em18]
也不怎么样
偶觉得不难,
拿它来考我们的高中生我估计70%得不及格
这帮数典忘祖的东西.
好过份的试题
<P>整篇东西中中国现代史寥寥无几,可见WW之心</P>
教的内容不同,考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有人觉得难。
真难!
垃圾题目
<P>用我们的考他们,全都不及格</P><P>学的侧重点不一样,不过他们的好像更侧重于分析,我们侧重记忆</P>
<P>我觉得他们的题目更加灵活!</P><P>而且是考人对事物的分析应用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或者强加过多的政治色彩.</P>
<P>不会吧,我觉得这份题出得不错呢!</P><P>不过要是大陆考这种题,50%都可以考140~150。</P><P>记忆的负担不是太重。</P><P>说实话,我挺喜欢世界史的,大陆题动不动冒段古文,搞不懂是考古文还是历史。</P>
我60分钟做完了,导师看过后说我可以去台湾教历史。[em01]
<P>我觉得题目出得很好。学历史的目的是什么?以史为鉴,重在理解分析,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单纯记一些时间事件等等。</P><P>顺便说一句,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逐渐在淡化中国的历史,尤其是把近代史放在世界历史里,原先高中大学国文里六七成以上都是古文,有的大学甚至达到九成,最近在民进党控制的教育部下比重逐步下降,增加了许多所谓本土文学。长此以往台湾的年轻人对中国的概念愈发疏远了。。。</P>
台独是根本不能搞颠历史的,因为他们没有历史!
第5道选择题我选E,即:该考生在京城著名的牡丹坊(或丽春院,等等)努力报效,终在考试前一天精尽人亡
<P>考到了好多封建习俗问题,我们没学过;再就是跟我们一样懂得 外交关系是建立在国家国力和利益上面;三还涉及到了宗教、文化。</P><P>给楼上一些人:台湾的历史研究并不比大陆差</P>
呼——
历史是以史为鉴,不是象我们有些教育方法灌输思维定势和年代表!
很简单啊
<B>以下是引用<I>tomlos</I>在2004-8-5 0:14:00的发言:</B>

<P>用我们的考他们,全都不及格</P>
<P>学的侧重点不一样,不过他们的好像更侧重于分析,我们侧重记忆</P>

<P>有理!!!</P>
考考他们中国革命史,呵呵,95/100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