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看看BBC视角中的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4:02
比亞年輕人眼中的中國
玉川

BBC中文網記者



在贊比亞大學,我請大學生談談他們對中國的看法。
當贊比亞剛剛獨立之際,中國向這個年輕的非洲共和國提供大量無息貸款,派去了醫療專家,為贊比亞修建了包括坦讚鐵路在內的大型基礎設施。中國的形像在大多數贊比亞人的眼裏,無疑是他們在東方的朋友。

此一時,彼一時,40年過去了,中國在贊比亞的存在依然赫赫在目,但是無償援助的年代已經是歷史了。中國在贊比亞乃至非洲其他國家援建的項目和來這裏淘金的私人企業都要追求經濟效益。那麼,今天,中國在贊比亞年輕一代眼中是什麼樣的形像呢?

中國產品與中國形像
我來到盧薩卡的贊比亞大學與幾位大學生攀談起來。朗巴·蒂莫西是贊比亞大學學生會副主席,是教育專業的大四學生。他說,中國當年對贊比亞的支持直到今天仍然使年輕一代贊比亞人珍惜和感謝。但是談到21世紀的中讚關係,蒂莫西說,

「在21世紀,人們的觀念和行事方法都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純粹援助,而是考慮到資本主義了。人們到這裏來是為了做生意,求利潤。不過,說到中國,我仍然感到,在世界經濟困難時期,中國向贊比亞基礎設施和銅礦業投入大量資金,有利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現在兩國的關係基礎是合作與互利。」

他最後說,他對中國最大的期望是給贊比亞年輕人提供更多到中國學習的機會。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是贊比亞未來的希望。

不過,在讚大校園裏,不少學生對大量湧入贊比亞市場的中國產品的質量表示不滿,並說,中國的形像在某種程度上是通過中國製造的產品傳達的。

幾位學生這樣說:

「人人都知道,中國產的衣服,洗一次顏色就掉了,中國產的收音機用幾次就壞了,而中國來的手機,人人都知道,使用壽命很短。這是我為什麼不喜歡中國製造的東西。」

「跟西方進口商品相比,中國貨不禁用。不過,至少中國產品便宜,使很多贊比亞人買得起過去他們根本不敢奢想擁有的產品。但是,隨著贊比亞經濟的發展,恐怕今後就不會有很多人繼續買低質量的中國貨了。」

「中國專家」

坎多巴·姆約瓦酷愛中國文化,被同學們暱稱「中國專家」。
在贊比亞大學校園裏,我遇到了一個被學生們暱稱為「中國專家」的男生,他叫坎多巴·姆約瓦。我問這位學經濟學的學生為什麼對中國這麼感興趣呢?

「我對中國感興趣首先是中國對贊比亞的援助,特別是坦讚鐵路。我曾經乘坐過坦讚列車。從那以後我就開始關注中國與贊比亞以及整個非洲的關係。從而對中國這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都開始感興趣了。 毛澤東在我眼裏是個偉人,他使中國變成了一個統一和強大的國家。學習中國的歷史和發展,使我得到啟發。」

對於今天中國在非洲的存在和影響,有西方媒體和學者稱其為「新殖民主義」。我問姆約瓦,他怎麼看?

「我不認為這是什麼「新殖民主義」。他們之所以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中國給非洲一些國家提供了低息或無息貸款。從而認為,中國想把非洲置於他們的影響之下。但是我根本不相信這種說法。中國在非洲並不想當殖民時期的宗主國。」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接受了很多來自非洲各國的年輕留學生。克里斯·穆庫帕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經在中國學習多年,講一口流利的漢語。現在他在一家由中國公司投資的水泥廠工作。他以自己在中國學習的經歷為例,認識到贊比亞最缺乏的是技術人材。他希望通過交流項目,會有更多贊比亞年輕人有機會到中國學習。他也認為,通過中國公司在贊比亞的運作,贊比亞人能學到他們所需要的技術。

文化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贊比亞投資、做生意和工作,中國文化影響也在這裏越來越明顯。在盧薩卡,我參觀了一個贊比亞中文國際學校。這個學校不僅向在這裏工作生活的中國人的孩子教授中文,而且因為越來越多的贊比亞人對學習中文的興趣,這個中文學校還專門為贊比亞人開設中文班。


越來越多的贊比亞人希望學習中文。
這個贊比亞中文國際學校是在盧薩卡的中國企業家挑頭主辦的。經營餐館業的劉秀義是學校的董事之一。

她說,「來中文學校學習的不僅有贊比亞人,還有毛裏求斯人和印度人。其中不少人是希望將來到中國學習工作,或是到中國在贊比亞的公司裏工作。有些人就是喜歡中國文化。」

劉秀義說,不僅是中文,還有很多贊比亞人希望學習中國烹調和武術。這些都會列在學校發展藍圖中。

在贊比亞的採訪結束後,我不禁想到英國《衛報》記者卡羅爾在有關中國人在贊比亞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話:顯然,中國人將在這里扎下去。這是否對非洲大陸有益尚有待觀察。與其他外國投資者不同,中國在非洲既沒有實行殖民政策,不對非民主當地政府指手畫腳,也並不致力於使非洲脫貧。中國人來這裏就是為了他們的商業和戰略利益,腳踏實地,不動感情。比亞年輕人眼中的中國
玉川

BBC中文網記者



在贊比亞大學,我請大學生談談他們對中國的看法。
當贊比亞剛剛獨立之際,中國向這個年輕的非洲共和國提供大量無息貸款,派去了醫療專家,為贊比亞修建了包括坦讚鐵路在內的大型基礎設施。中國的形像在大多數贊比亞人的眼裏,無疑是他們在東方的朋友。

此一時,彼一時,40年過去了,中國在贊比亞的存在依然赫赫在目,但是無償援助的年代已經是歷史了。中國在贊比亞乃至非洲其他國家援建的項目和來這裏淘金的私人企業都要追求經濟效益。那麼,今天,中國在贊比亞年輕一代眼中是什麼樣的形像呢?

中國產品與中國形像
我來到盧薩卡的贊比亞大學與幾位大學生攀談起來。朗巴·蒂莫西是贊比亞大學學生會副主席,是教育專業的大四學生。他說,中國當年對贊比亞的支持直到今天仍然使年輕一代贊比亞人珍惜和感謝。但是談到21世紀的中讚關係,蒂莫西說,

「在21世紀,人們的觀念和行事方法都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純粹援助,而是考慮到資本主義了。人們到這裏來是為了做生意,求利潤。不過,說到中國,我仍然感到,在世界經濟困難時期,中國向贊比亞基礎設施和銅礦業投入大量資金,有利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現在兩國的關係基礎是合作與互利。」

他最後說,他對中國最大的期望是給贊比亞年輕人提供更多到中國學習的機會。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是贊比亞未來的希望。

不過,在讚大校園裏,不少學生對大量湧入贊比亞市場的中國產品的質量表示不滿,並說,中國的形像在某種程度上是通過中國製造的產品傳達的。

幾位學生這樣說:

「人人都知道,中國產的衣服,洗一次顏色就掉了,中國產的收音機用幾次就壞了,而中國來的手機,人人都知道,使用壽命很短。這是我為什麼不喜歡中國製造的東西。」

「跟西方進口商品相比,中國貨不禁用。不過,至少中國產品便宜,使很多贊比亞人買得起過去他們根本不敢奢想擁有的產品。但是,隨著贊比亞經濟的發展,恐怕今後就不會有很多人繼續買低質量的中國貨了。」

「中國專家」

坎多巴·姆約瓦酷愛中國文化,被同學們暱稱「中國專家」。
在贊比亞大學校園裏,我遇到了一個被學生們暱稱為「中國專家」的男生,他叫坎多巴·姆約瓦。我問這位學經濟學的學生為什麼對中國這麼感興趣呢?

「我對中國感興趣首先是中國對贊比亞的援助,特別是坦讚鐵路。我曾經乘坐過坦讚列車。從那以後我就開始關注中國與贊比亞以及整個非洲的關係。從而對中國這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都開始感興趣了。 毛澤東在我眼裏是個偉人,他使中國變成了一個統一和強大的國家。學習中國的歷史和發展,使我得到啟發。」

對於今天中國在非洲的存在和影響,有西方媒體和學者稱其為「新殖民主義」。我問姆約瓦,他怎麼看?

「我不認為這是什麼「新殖民主義」。他們之所以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中國給非洲一些國家提供了低息或無息貸款。從而認為,中國想把非洲置於他們的影響之下。但是我根本不相信這種說法。中國在非洲並不想當殖民時期的宗主國。」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接受了很多來自非洲各國的年輕留學生。克里斯·穆庫帕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經在中國學習多年,講一口流利的漢語。現在他在一家由中國公司投資的水泥廠工作。他以自己在中國學習的經歷為例,認識到贊比亞最缺乏的是技術人材。他希望通過交流項目,會有更多贊比亞年輕人有機會到中國學習。他也認為,通過中國公司在贊比亞的運作,贊比亞人能學到他們所需要的技術。

文化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贊比亞投資、做生意和工作,中國文化影響也在這裏越來越明顯。在盧薩卡,我參觀了一個贊比亞中文國際學校。這個學校不僅向在這裏工作生活的中國人的孩子教授中文,而且因為越來越多的贊比亞人對學習中文的興趣,這個中文學校還專門為贊比亞人開設中文班。


越來越多的贊比亞人希望學習中文。
這個贊比亞中文國際學校是在盧薩卡的中國企業家挑頭主辦的。經營餐館業的劉秀義是學校的董事之一。

她說,「來中文學校學習的不僅有贊比亞人,還有毛裏求斯人和印度人。其中不少人是希望將來到中國學習工作,或是到中國在贊比亞的公司裏工作。有些人就是喜歡中國文化。」

劉秀義說,不僅是中文,還有很多贊比亞人希望學習中國烹調和武術。這些都會列在學校發展藍圖中。

在贊比亞的採訪結束後,我不禁想到英國《衛報》記者卡羅爾在有關中國人在贊比亞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話:顯然,中國人將在這里扎下去。這是否對非洲大陸有益尚有待觀察。與其他外國投資者不同,中國在非洲既沒有實行殖民政策,不對非民主當地政府指手畫腳,也並不致力於使非洲脫貧。中國人來這裏就是為了他們的商業和戰略利益,腳踏實地,不動感情。
贊比亞铜矿

口水.................
坚持当前的非洲政策一百年不动摇!非洲的未来是和TG紧密联系在一起的![:a4:]
俺们这里的援赞医疗队中的一些人就在赞落地生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