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不要轻易“盖棺论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1:16
2008年07月22日 09:17北京日报
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界冲破了许多禁区,过去不能摸、不能碰的问题,现在可以摸、可以碰了;过去不能进行异向思考的问题,现在可以进行异向思考了。这是很大的进步。然而,时至今日,历史研究的大门并没有彻底敞开,原因有很多,在史学理论方面,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定论”。
在史学研究中,常
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如“历史早已有结论”、“已有定论”,等等,与之相关的,还有个专门的词语——“盖棺论定”。在这些“定论”或“结论”面前,不少史学工作者不仅失去了主体意识,一切要以此为准,而且还要顺着这个方向广搜材料,为这些结论与定论作证,甚至有意无意地阉割、歪曲历史事实以顺从或迎合这些结论或定论,其结果是导致历史失真,并由此带来一系列荒谬。这种对“盖棺论定”已经形成迷信的思维模式在人物研究中表现尤甚。有些史学工作者虽然也承认不可能对历史人物下最终的定论,可是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方法,包括其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法、下结论的方式等等,让人感觉到其都未能脱离“盖棺论定”模式的窠臼。我认为,这种“盖棺论定”模式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盖棺论定”思维不利于人物研究深化、发展。
既然认为某个观点是最终的定论,那就必然不允许发展,不允许别人提出新的看法。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肯定会有所改变,一时成为“定论”了,有了新材料、新发现,就要重新审视。而主张“定论”者是否定这一点的,或者是虽然不否定,但也不愿意与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人特别重视教科书,我们可以称之为“教科书情结”,很多人认为众多历史人物已经有“固定”的形象,就是由于教科书的影响。多少年以来,历史教科书被视为最权威的“历史”,可是几十年以来的历史“统编教材”,关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却也在不断的修改。事情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也会无穷无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永远是不会有定论的。
中国有句古话:“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武则天死后留下一块“无字碑”,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无法猜测。但她的做法却很明智。任何人的功和过,都不认“金口玉言”,都要接受后人的评头论足。而后人复后人,无穷尽也。任何一代人如果下了“定论”,就等于剥夺了更多后人评说的权利。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的。哪怕是刻在了碑上,后人也有“颠覆”它的可能。
持“定论”者则否认这一点,使很多本来很容易评价的历史人物反而变得模糊起来。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时间,我们对陈独秀的评价就是如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贡献是很大的。后来,他犯了错误,受到了党纪处分。在相当长时间里,评价陈独秀,只能讲后期的错误,抹杀或回避前期的功劳,结果连当时的史实也讲不清楚。政治文件上对他如何讲,史学家们也怎么讲,以政治决议代替史学研究,极大地损害了史学的声誉!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点,刘少奇等多少人的所谓“罪行”是曾经写进政治决议的,在当时看来似乎是“盖棺论定”了,但后来不都因为是错误的而翻案了吗?无论政治决议还是历史研究,最终都要服从真理。
其次,“盖棺论定”思维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没有看到变化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一旦“盖棺论定”成为人们的共同思想意识之后,就容易使人们的思维弱化,不愿意去思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有的研究者总是认为自己能得出定论,以自己的思考代替读者的思考,让读者相信他的思考是惟一的,使读者形成一种惰性的思维习惯,慢慢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因为只有一种答案,就不需要判断,只需要把书本上的结论记下来就可以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一个人的思维穷尽了一切,其他人不必动脑筋,只要吃喝就行,自然省了很多事情。可至今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历史上有想这样做的人,但是却使自己的认识离真理越来越远。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声称自己的结论是“至上真理”的人,往往很快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而恰恰是认为自己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的学者们的成果,反而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显示其生命力。
我们都知道,史学界在人物评价问题上,曾提出过阶段论、方面论、综合论等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应该说都有其合理性,但如果这些分析方法最后要达到“定论”的地步,就不科学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没有任何的帮助。
由于受定论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总要分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而且人们一般认为一切过错都应是反面人物造成的,并天真地以为,只要没有反面人物,任何事情都会顺利地进行,按照人们预想的道路向前发展。这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而只要一个人被定为反面人物,就永远不能翻身,纵使你有再多的好处,也还是反面人物,是个坏人。我们强调历史地看问题,可是我们的很多评价并没有体现这一点,而只是按照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去评价人,给人贴标签!
历史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对历史客体整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从局部和现象开始,逐步地接近与认识它,使历史认识呈现出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层到深层,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路径。这其中每个局部、每个具体的历史认识,只要是真实地反映特定历史内容的,都具有真理性,都是历史认识的相对真理。另外,也必然有一部分历史现象暂时不被认识或暂时不可能被认识,而要到人们历史认识的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才能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可能是绝对的、永恒的。
既然历史人物评价中最终意义上的“盖棺论定”是不可能的,一旦强制“定论”之后又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我们就需要避免人物评价中的那种绝对化的“盖棺论定”倾向。(刘克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题:谈谈“盖棺论定”)2008年07月22日 09:17北京日报
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界冲破了许多禁区,过去不能摸、不能碰的问题,现在可以摸、可以碰了;过去不能进行异向思考的问题,现在可以进行异向思考了。这是很大的进步。然而,时至今日,历史研究的大门并没有彻底敞开,原因有很多,在史学理论方面,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定论”。
在史学研究中,常
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如“历史早已有结论”、“已有定论”,等等,与之相关的,还有个专门的词语——“盖棺论定”。在这些“定论”或“结论”面前,不少史学工作者不仅失去了主体意识,一切要以此为准,而且还要顺着这个方向广搜材料,为这些结论与定论作证,甚至有意无意地阉割、歪曲历史事实以顺从或迎合这些结论或定论,其结果是导致历史失真,并由此带来一系列荒谬。这种对“盖棺论定”已经形成迷信的思维模式在人物研究中表现尤甚。有些史学工作者虽然也承认不可能对历史人物下最终的定论,可是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方法,包括其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法、下结论的方式等等,让人感觉到其都未能脱离“盖棺论定”模式的窠臼。我认为,这种“盖棺论定”模式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盖棺论定”思维不利于人物研究深化、发展。
既然认为某个观点是最终的定论,那就必然不允许发展,不允许别人提出新的看法。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肯定会有所改变,一时成为“定论”了,有了新材料、新发现,就要重新审视。而主张“定论”者是否定这一点的,或者是虽然不否定,但也不愿意与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人特别重视教科书,我们可以称之为“教科书情结”,很多人认为众多历史人物已经有“固定”的形象,就是由于教科书的影响。多少年以来,历史教科书被视为最权威的“历史”,可是几十年以来的历史“统编教材”,关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却也在不断的修改。事情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也会无穷无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永远是不会有定论的。
中国有句古话:“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武则天死后留下一块“无字碑”,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无法猜测。但她的做法却很明智。任何人的功和过,都不认“金口玉言”,都要接受后人的评头论足。而后人复后人,无穷尽也。任何一代人如果下了“定论”,就等于剥夺了更多后人评说的权利。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的。哪怕是刻在了碑上,后人也有“颠覆”它的可能。
持“定论”者则否认这一点,使很多本来很容易评价的历史人物反而变得模糊起来。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时间,我们对陈独秀的评价就是如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贡献是很大的。后来,他犯了错误,受到了党纪处分。在相当长时间里,评价陈独秀,只能讲后期的错误,抹杀或回避前期的功劳,结果连当时的史实也讲不清楚。政治文件上对他如何讲,史学家们也怎么讲,以政治决议代替史学研究,极大地损害了史学的声誉!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点,刘少奇等多少人的所谓“罪行”是曾经写进政治决议的,在当时看来似乎是“盖棺论定”了,但后来不都因为是错误的而翻案了吗?无论政治决议还是历史研究,最终都要服从真理。
其次,“盖棺论定”思维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没有看到变化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一旦“盖棺论定”成为人们的共同思想意识之后,就容易使人们的思维弱化,不愿意去思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有的研究者总是认为自己能得出定论,以自己的思考代替读者的思考,让读者相信他的思考是惟一的,使读者形成一种惰性的思维习惯,慢慢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因为只有一种答案,就不需要判断,只需要把书本上的结论记下来就可以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一个人的思维穷尽了一切,其他人不必动脑筋,只要吃喝就行,自然省了很多事情。可至今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历史上有想这样做的人,但是却使自己的认识离真理越来越远。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声称自己的结论是“至上真理”的人,往往很快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而恰恰是认为自己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的学者们的成果,反而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显示其生命力。
我们都知道,史学界在人物评价问题上,曾提出过阶段论、方面论、综合论等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应该说都有其合理性,但如果这些分析方法最后要达到“定论”的地步,就不科学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没有任何的帮助。
由于受定论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总要分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而且人们一般认为一切过错都应是反面人物造成的,并天真地以为,只要没有反面人物,任何事情都会顺利地进行,按照人们预想的道路向前发展。这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而只要一个人被定为反面人物,就永远不能翻身,纵使你有再多的好处,也还是反面人物,是个坏人。我们强调历史地看问题,可是我们的很多评价并没有体现这一点,而只是按照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去评价人,给人贴标签!
历史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对历史客体整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从局部和现象开始,逐步地接近与认识它,使历史认识呈现出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层到深层,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路径。这其中每个局部、每个具体的历史认识,只要是真实地反映特定历史内容的,都具有真理性,都是历史认识的相对真理。另外,也必然有一部分历史现象暂时不被认识或暂时不可能被认识,而要到人们历史认识的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才能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可能是绝对的、永恒的。
既然历史人物评价中最终意义上的“盖棺论定”是不可能的,一旦强制“定论”之后又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我们就需要避免人物评价中的那种绝对化的“盖棺论定”倾向。(刘克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题:谈谈“盖棺论定”)
如果有利益需求的话,一般都会“盖棺”。等到相关的利益需求已经淡化了,就会出现“翻案”。这种现象是好是坏我们不评价,不过一般情况这种情况是客观地存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人类,是很有意思的生物……
此一时彼一时也,就看统治者的意图了。可以在你活着的时候说你是叛徒把你搞死然后等死后再来平反昭雪,历史永远也没有对错。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价值观会有所不同。想全面地盖棺定论,何其难也。
楼主的帖子放在历史区,再看看历史区某斑竹言必称“国务院白皮书、中学历史教科书”,感觉真的好讽刺……
嘿嘿,秦丞相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原帖由 大老虎 于 2008-7-23 19:23 发表
嘿嘿,秦丞相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秦丞相注定是被利用牺牲的小人。
统治者都需要高大一些形象来引导舆论么。

所以给秦翻案的注定是那些贰心的文人,写写秦,抒发一下心中的不得已,那人钱财就要与人消灾么,业余时间给自己也翻翻案。
历史老实说,百分百正确的已经不在这世界上很多年了
对某些人物的不盖棺定论实际就是盖棺定论.
]]
1,文章是我转的,目的是希望对历史人物的讨论注意避免作者提到的某些倾向.
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然受到时代的局限,资料的局限,研究者的学识,等等条件限制
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就会有不公允,乃至不正确的地方,需要新近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
4,为什么不轻易"盖棺论定",你们就想到翻案,想到秦侩呢?文章中并没有提到这个人啊?
公论是怎样产生的,请曼谷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盖棺论定一词要与“周公尚恐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联系起来看。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建立在他所作的事之上。他只要存在一天,就不能对他进行最后的审判。只有等他死后,我们才能根据他做的事,给他一个定论。
对于身处事外的我们,有时候可以对他们有清晰的认识,有时候则相反,陷于历史的迷雾之中,难以评价一些事的功过是非。
但是有些最基本的大是大非,还是可以判断的了的。
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8-7-27 10:23 发表
盖棺论定一词要与“周公尚恐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联系起来看。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建立在他所作的事之上。他只要存在一天,就不能对他进行最后的审判。只有等他死后,我们才能根据他做的事,给他一个定论。
对 ...

说到这个,当初评价林肯之死的时候也有人说过:“大树倒下量得最准”。
原帖由 曼谷 于 2008-7-27 08:48 发表


(1)和中国五千年的统一强盛的历史相比,改革开放只是对文革的逆反,是大潮流中的小潮流,所以千万别以为改革开放以后,历史上各种臭垃圾就能王八翻个

(2)秦侩啥的都臭了几百年,没有毛和文革时就臭得很, ...

说的好,明借翻案实为反攻倒算。:D
原帖由 雪千寻 于 2008-7-22 10:52 发表
如果有利益需求的话,一般都会“盖棺”。等到相关的利益需求已经淡化了,就会出现“翻案”。这种现象是好是坏我们不评价,不过一般情况这种情况是客观地存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人类,是很有意思的生物……

这点我不同意雪斑斑的.盖棺是利益需求,翻案何尝不是利益需求呢?
不但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定论,连死后也不能定论.是好是坏,就看现实需求了.
此所谓马克思的"时世造英雄"的唯物史观,教科书里面说的,真理呀.英雄,本来就是造出来的.
“若干决议”算不算轻易“盖棺论定”?
原帖由 tcicby 于 2008-7-30 23:46 发表
“若干决议”算不算轻易“盖棺论定”?

这也素现实利益的需求嘛.毛毛在党内影响太深,拔毛会动摇整个党的根基,若党的大树倒了,结果小凳子就要和哥尔巴桥夫一样靠卖书为生了,还能享受一把手的荣耀待遇么?:Q 反之若是全面肯定毛,则复出名不正言不顺,更加没法和"你办事我放心"对抗.要想斗倒两个凡是,什么真理标准的讨论的煽动是必须的.舆论无所谓正确,只要有用就可以了.
总之只要自己有利可图,莫说功过三七开,就是三八开,也能讲出个道理来.:P
原帖由 aspman 于 2008-7-31 07:47 发表
总之只要自己有利可图,莫说功过三七开,就是三八开,也能讲出个道理来


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主的训示。

历史人物的现实作用,就是当好牌位,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了拿进去,别因为这种很平常的事情大惊小怪。
原帖由 曼谷 于 2008-7-27 08:48 发表


(1)和中国五千年的统一强盛的历史相比,改革开放只是对文革的逆反,是大潮流中的小潮流,所以千万别以为改革开放以后,历史上各种臭垃圾就能王八翻个

(2)秦侩啥的都臭了几百年,没有毛和文革时就臭得很, ...


  先把你的嘴洗干净了再说。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8-7-27 08:18 发表
对某些人物的不盖棺定论实际就是盖棺定论.

呵呵,很有哲理!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要,历史人物从棺材里拉出来重新粉墨登场也很“与时俱进”嘛。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8-7-27 10:23 发表
盖棺论定一词要与“周公尚恐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联系起来看。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建立在他所作的事之上。他只要存在一天,就不能对他进行最后的审判。只有等他死后,我们才能根据他做的事,给他一个定论。
对 ...


部分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认为“盖棺”还不到“定论”的时候。

每一件事都会有受益者和受害者,历史人物的作为更会影响很多人,历史人物“盖棺”时还会有大量受影响的人存在,他们的种种评论大多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这时候出来的结论偏颇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影响的人过世后,评价才能回归客观、公正。

所以,我认为在历史人物“盖棺”100~150年后的评价才是真正公正的,这时的评价既不会远离历史真相,又不会背离公正持重的立场,相对而言是最准确的。如果某个历史人物几百年来都是如此,那就实在没有翻出来晒晒的必要了。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7-31 08:00 发表


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主的训示。

历史人物的现实作用,就是当好牌位,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了拿进去,别因为这种很平常的事情大惊小怪。



:handshake 历史的作用,就是为现实服务。
]]
周公尚恐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联系起来看。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建立在他所作的事之上。他只要存在一天,就不能对他进行最后的审判。只有等他死后,我们才能根据他做的事,给他一个定论。
对 ...


这句话说得好:handshake

另,为什么一定要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呢?如果要公正、客观的书写历史人物,就不能盖棺定论。因为盖棺定论本身就是主观性很强的。
原帖由 shutgun 于 2008-8-18 22:05 发表


部分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认为“盖棺”还不到“定论”的时候。

每一件事都会有受益者和受害者,历史人物的作为更会影响很多人,历史人物“盖棺”时还会有大量受影响的人存在,他们的种种评论大多不能站在客观、 ...

难说啊。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8-8-21 13:43 发表



这句话说得好:handshake

另,为什么一定要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呢?如果要公正、客观的书写历史人物,就不能盖棺定论。因为盖棺定论本身就是主观性很强的。

定论吗,如果你是一把锤子,那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
原帖由 aspman 于 2008-7-30 17:13 发表

这点我不同意雪斑斑的.盖棺是利益需求,翻案何尝不是利益需求呢?
不但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定论,连死后也不能定论.是好是坏,就看现实需求了.
此所谓马克思的"时世造英雄"的唯物史观,教科书里面说的,真理呀.英雄,本来就 ...

翻案不一定是百分百的政治经济利益需求,有时候也有真想追求真相的业余爱好者(当然,从自我价值实现或者纯粹的兴趣爱好来说,也是另一种利益,不过,此利益和我们讲的利益还是有些差别的)....
所以不能轻易盖棺定论。除非是为了政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