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欧元惹得祸--从深层次看美伊战争(推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47:23
一、战争的阴云与迷雾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的各著名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纷纷拿出了自己对今年世界经济走
势的分析,总的来说大家都认为今年的世界经济和主要国家增长率会高于去年,但都无一例
外地要加上一条,就是“海湾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现在还很难估计”。即是说,这些估
计和预测,还都没有把即将爆发的海湾战争的影响加进去。是大家认为影响不大吗?当然不
是!我看是谁也说不清这场战争的可能规模和走势,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美国的理由是伊拉克参与了“9?11”事件,是基地组织
的同谋,但是没有证据。然后是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但是到目前为止,联合国的
核查人员已经进入伊拉克一个月之久,还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伊拉克自己也坚决否认拥有
核子和生化武器,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最近宣称“就是没有证据也要打”,那美国的战争动
机是什么呢?有人猜测是为了石油,那么伊拉克的存在是否影响了美国的石油供应呢?或者
说,美国目前是否已经失去了对国际石油的控制了呢?
  
  说不清的还有攻伊的时机问题。据说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仅五天,就作出了打击
伊拉克的计划,但整整一年过去了,美国在海湾却没有动静,目前虽然在调兵遣将,但直到
一月末兵力才可能到达15万人,而据美国和国际军事专家估计,攻伊需要的兵力在35万人左
右。目前美国媒体放消息说,根据可靠渠道的信息,攻伊时间可能在2月,但按照美国目前
的兵力调动情况,2月份也打不起来,那么美国在等待什么事情呢?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开始走软,国际油价也一个劲往上涨,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害
怕美国在海湾动武会引发又一次在美国本土的严重恐怖活动,以及石油供应短缺。美元走软
和油价上涨都对美国经济的复苏造成沉重打击,战争还没有打响已经是如此,战争打响了对
美国经济的伤害恐怕会更大,以美国人的精明不会算不清这笔帐,那么美国愿意付出如此代
价,期待的是什么结果呢?

  这些问题本就似一团团迷雾,使人们看不清美国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使世界经济走
势受到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形势的干扰,无独有偶,1月10日,又发
生了北朝鲜断然宣布退出国际反核扩散条约的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去年10月初美国特使访朝
的时候,朝方官员宣称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11月17日,朝鲜官方电台又宣称朝鲜已经掌握
了核武器,虽然在此之后朝官方一再解释朝鲜的意思是“我们有权拥有核武器”,但已在国
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在此情形下,美国被迫宣布中止对北朝鲜的重油供应,结果又遭到北
朝鲜的进一步报复,于12月下旬赶走了联合国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核查人员,并重新揭开了宁
边的核反应堆。美国对北朝鲜的强硬一让再让,国务卿鲍威尔去年12月17日公开表示美国没
有对北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紧接着布什总统在12月31日的元旦讲话中重申美国不会对
朝动武和愿意以对话形式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问题。而北朝鲜并不领情,终于在今年1月
10日宣布退出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一边是北朝鲜公然宣称自己拥有核武器,并且不接受任何国际组织核查与美国的任何对
话要求,一边是伊拉克卑恭谦辞,不仅否认自己拥有核武器,也敞开大门迎接联合国的核查
人员,甚至同意美国的中情局人员来参与核查,甚至连总统府都允许核查人员进入,即使这
样,美国仍然不干,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1月15日的话讲“没有证据就是证
据”,找不着证据也挡不住美国对伊动武。为什么同样以毁灭大规模杀伤武器为理由,美国
对待北朝鲜和伊拉克的态度区别会如此之大呢?由此引出的问题之一,是美国对伊动武的目
的,是否真的是为了对付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对国家?其次是美国目前对北朝鲜的软
弱是否只是“缓兵之计”,是因为攻伊而忙不过来,而将把打击北朝鲜放在打击伊拉克之
后?如果是如此,中国人以及日、韩等国倒真应该紧张了,因为北朝鲜已经拥有几百枚短、
中程导弹,而且可能真的拥有核武器,美国攻朝亦可能动用核武,这与美国在远离中国的伊
拉克打仗,对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透过重重迷雾,分析、判断与看清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海湾战争
和朝鲜半岛核危机对世界、东亚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呢?(作者:王建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
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4 22:56:11编辑过]
一、战争的阴云与迷雾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的各著名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纷纷拿出了自己对今年世界经济走
势的分析,总的来说大家都认为今年的世界经济和主要国家增长率会高于去年,但都无一例
外地要加上一条,就是“海湾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现在还很难估计”。即是说,这些估
计和预测,还都没有把即将爆发的海湾战争的影响加进去。是大家认为影响不大吗?当然不
是!我看是谁也说不清这场战争的可能规模和走势,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美国的理由是伊拉克参与了“9?11”事件,是基地组织
的同谋,但是没有证据。然后是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但是到目前为止,联合国的
核查人员已经进入伊拉克一个月之久,还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伊拉克自己也坚决否认拥有
核子和生化武器,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最近宣称“就是没有证据也要打”,那美国的战争动
机是什么呢?有人猜测是为了石油,那么伊拉克的存在是否影响了美国的石油供应呢?或者
说,美国目前是否已经失去了对国际石油的控制了呢?
  
  说不清的还有攻伊的时机问题。据说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仅五天,就作出了打击
伊拉克的计划,但整整一年过去了,美国在海湾却没有动静,目前虽然在调兵遣将,但直到
一月末兵力才可能到达15万人,而据美国和国际军事专家估计,攻伊需要的兵力在35万人左
右。目前美国媒体放消息说,根据可靠渠道的信息,攻伊时间可能在2月,但按照美国目前
的兵力调动情况,2月份也打不起来,那么美国在等待什么事情呢?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开始走软,国际油价也一个劲往上涨,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害
怕美国在海湾动武会引发又一次在美国本土的严重恐怖活动,以及石油供应短缺。美元走软
和油价上涨都对美国经济的复苏造成沉重打击,战争还没有打响已经是如此,战争打响了对
美国经济的伤害恐怕会更大,以美国人的精明不会算不清这笔帐,那么美国愿意付出如此代
价,期待的是什么结果呢?

  这些问题本就似一团团迷雾,使人们看不清美国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使世界经济走
势受到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形势的干扰,无独有偶,1月10日,又发
生了北朝鲜断然宣布退出国际反核扩散条约的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去年10月初美国特使访朝
的时候,朝方官员宣称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11月17日,朝鲜官方电台又宣称朝鲜已经掌握
了核武器,虽然在此之后朝官方一再解释朝鲜的意思是“我们有权拥有核武器”,但已在国
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在此情形下,美国被迫宣布中止对北朝鲜的重油供应,结果又遭到北
朝鲜的进一步报复,于12月下旬赶走了联合国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核查人员,并重新揭开了宁
边的核反应堆。美国对北朝鲜的强硬一让再让,国务卿鲍威尔去年12月17日公开表示美国没
有对北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紧接着布什总统在12月31日的元旦讲话中重申美国不会对
朝动武和愿意以对话形式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问题。而北朝鲜并不领情,终于在今年1月
10日宣布退出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一边是北朝鲜公然宣称自己拥有核武器,并且不接受任何国际组织核查与美国的任何对
话要求,一边是伊拉克卑恭谦辞,不仅否认自己拥有核武器,也敞开大门迎接联合国的核查
人员,甚至同意美国的中情局人员来参与核查,甚至连总统府都允许核查人员进入,即使这
样,美国仍然不干,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1月15日的话讲“没有证据就是证
据”,找不着证据也挡不住美国对伊动武。为什么同样以毁灭大规模杀伤武器为理由,美国
对待北朝鲜和伊拉克的态度区别会如此之大呢?由此引出的问题之一,是美国对伊动武的目
的,是否真的是为了对付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对国家?其次是美国目前对北朝鲜的软
弱是否只是“缓兵之计”,是因为攻伊而忙不过来,而将把打击北朝鲜放在打击伊拉克之
后?如果是如此,中国人以及日、韩等国倒真应该紧张了,因为北朝鲜已经拥有几百枚短、
中程导弹,而且可能真的拥有核武器,美国攻朝亦可能动用核武,这与美国在远离中国的伊
拉克打仗,对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透过重重迷雾,分析、判断与看清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海湾战争
和朝鲜半岛核危机对世界、东亚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呢?(作者:王建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
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4 22:56:11编辑过]
二、再论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自古用兵非好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延续。美国在海外用兵
从来都有明确的目的,但这些目的往往不能宣之于口,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清
什么是美国最根本的经济利益,而离开了这一点就会被美国的许多表面文章与战略佯动所迷
惑。

  看清美国最根本的经济利益,必须从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历史高度来认识。我在2002
年3月曾写过一篇题为《警惕全球金融风暴》的文章,提出了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观点,
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又有了一些新认识,这些认识更坚定了我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看
清美国的信心。

  我的主要观点是,世界资本主义曾经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历史阶
段,但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还是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因
此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运行规律、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等等,都是围绕物质产品
的生产和流通产生的。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
工业化”时代,70年代中期,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
进入到这一时代,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二战后确立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货币脱离黄金,世界货币体系开始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
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的主体。例如, 1970年,在美国的货币交易中与物质生产和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还占到
80%,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仅仅5年,就演变成“倒二八”,即与生产流通有关
的交易比重只剩下20%,根据有关资料,到1997年已经只剩下0?7%。1985~2000年,美国
的物质生产只增加了50%,但是货币却增长了三倍,即是说,货币增长率是物质生产增长率
的6倍。从全球看,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
交易只占1%。此外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全球的货币存量已相当于全球GDP年总值的60倍。这
些情况都说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已经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到非物质生产部门,由此
引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也许可把这个新阶段叫做“虚拟资本主义”。

  首先,传统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环节再
回到货币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资本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担负着创造剩余价值的
职能,但是在“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货币脱离了黄金,资本的膨胀可以摆脱物质生产
过程的束缚,产业资本和物质生产过程就变得可有可无了。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主义
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
干的倒霉事情。”(《资本论》第二卷第68页)。在货币与物质生产相联系的年代,虽然也
有所谓生息资本,但那只是货币资本对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割,而在进入虚拟资
本主义时代后,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炒作也可以实现货币资本“帐面价值”的增值,因此货币
资本真正实现了从货币资本出发而不需要与物质生产相关联就又回到货币资本的过程,可以
不再干物质生产那些“倒霉的事情”。

  在实际过程中,股票、债券、外汇和房地产等虚拟资产的所有者,往往是以这些资产为
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然后再到市场上去炒作,经过多次资产与货币的交换,资产价格
就获得升值,而新的资产拥有人又可以用这些已经升值了的资产作抵押,从商业银行获得更
多的贷款,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需求的产生已经主要不是来自于物质生产与
流通规模的扩张,而是来自资产价格的膨胀,70年代以来各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又极大地
放大了各类资产价格的膨胀速度。由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
可以摆脱物质生产的限制,因此从理论上讲,可以无限制地满足虚拟经济膨胀对货币的需
求,这就是自8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资产与货币供应增长率大大超过其物质
产品增长率的根本原因。

  这个过程也是产业资本家向金融资本家复归的过程。本来,从货币资本家演化出产业资
本家,是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进步,马克思由此提出了产业资本“居高”的理论。但是到
了“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货币资本的膨胀比起产业资本的扩张速度要高得多和轻松得
多,就引起产业资本家向货币资本家的回归。美国在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这样的事情,例
如最先引发企业丑闻的安然公司,本来也是一家规模庞大和经营不错的国际能源公司,但是
在虚拟经济恶性膨胀的形势下经不起诱惑而“怦然心动”,大量进行场外能源衍生产品交
易,为此不惜造假。2000年安然公司的营业额中与能源物质生产有关的部分居然只占到
3%,难怪有人说安然已经变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美国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其金融子公司
原本的业务内容是进行汽车贷款业务,但就是这么个资本和人员只占全公司3%的单位,由
于参与了证券市场业务,所创造的利润居然能占到通用公司的30%,以至于在通用公司的许
多高层领导都在想“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造汽车”。

  所以,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金融资本家又重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国
家利益也由此更集中表现为金融资本家的利益。美国在90年代初以来长期奉行“强势美元政
策”,就是因为只有保持美元的强势,才能吸引世界各国的投资持续不断地流向美国,从而
把美国的股票、债券和地产价格推高,从而符合美国金融垄断寡头的利益。至于产业资本家
由于高价美元政策而导致产品出不去、进口又挡不住的恶劣形势,那只好是说声“对不起”
了。美国在整个90年代GDP总值增加了4万多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制
造业在全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从90年代初期的24%掉到目前的18%,美国目前的商品进口
已相当于国内制造业产出的40%。2000年美国的资产泡沫也开始破灭,但美国的强势美元政
策并没有变,因此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困境不仅没有改善,还在经济衰退中更加恶化。2001
年美国的制造业是3?5%的负增长,刚刚过去的2002年又下降了0?6%。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
1月份新公布的数字,在去年12月美国又新增了10?1万失业人口,其中6?5万都是制造业工
人。到去年四季度,美国的企业投资已经连续下降了七个季度,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回升迹
象,因此今年美国的制造业仍然可能是下降局面。美国政府如此不顾本国物质产业生产部门
的衰退而坚持强势美元,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是谁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其次,“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更加寄生与腐朽。虚拟资产只是一张“纸”,
或者是电脑硬盘中的一个记录信号,本来是再增值也不能当饭吃,为什么会成为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狂热追求的目标呢?这是因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用债券、股票、外汇和地产
等虚拟资产来与其他国家交换物质产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拥有“硬通货”,其他国家的
政府、企业和居民则都需要借助这些“硬通货”来进行国际贸易的计价、结算和作为外汇储
备与储蓄,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发行的货币会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持有,但这些货币往
往不会停留在国外,而主要是以购买资产的形式流回货币发行国,以求生息,这些回流的货
币就会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际收支的资本项下形成顺差,并被用于从国外进口产品的支
付。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资产价格越高,就越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虽然也需要对国外
的资产持有人支付利息或红利,但仍然是以货币形态支付,所以仍然是用虚拟资产与他国交
换物质产品。所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更加寄生与腐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可以不事生产,仅凭创造货币资产的游戏就无偿地占有和剥削他国人民所创造的物质产
品。

第三,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霸权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在“虚拟资本主义”
时代以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霸权,主要是为了独占生产物质产品的资源与市场,
争夺的焦点则集中于控制国际贸易的流向。而在这个新阶段,争夺的内容则从物质产品转向
国际资本,争夺的焦点也转移到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向。因为并不是所有拥有“硬通货”的资
本主义国家,都可以充分享受到虚拟经济带来的好处,而只有拥有“货币霸权”的国家才能
作到,在当代,拥有货币霸权国家只有美国。有资料说明,美国一个国家自1996年以来,就
通过国际资本的流入再转为支付进口,消耗掉了全球每年70%以上的剩余产品或净储蓄。

  美元在二次战后就已经取得了“世界货币”的地位。直到目前,美元在国际结算和储备
货币中仍然占有60~70%的比重。然而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以前,更具体的说是在90年
代初以来虚拟经济疯狂发展以前,仅凭美元的特殊地位也不可能如此大规模地掠夺他国人民
创造的剩余产品。因为在这一时期,美国只能用从经常项下输出美元,还作不到从资本项下
向国外大规模输出虚拟资产,而经常项下的逆差平均年份也就在200~300亿美元左右。美国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才出现贸易逆差的急剧扩大,这与国际资本流入的急剧扩大和国内资产泡
沫的膨胀是同时发生的,也是互为条件的。国际资本流入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欧
元统一过程中从欧洲流出了大量避险资金,根据有关资料,1996~2000年,美国吸纳的国际
资本大约有2?3万亿美元,其中70%是从欧洲流入的。这些从国外流入的国际资本,主要是
在美国“新经济”概念的吸引下,流入证券市场购买美国资产,从而创造了美元的持续强势
与美国股市的异常繁荣。

  但是,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虚拟资本主义”也不例外,它在给美国带
来经济繁荣和货币霸权好处的同时,也有其先天不足的病根,就是为了维持这种经济繁荣与
货币霸权的地位,美国必须保持国际资本向美国的单向流动。强势美元与美国资产价格的上
升实际也只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果,一旦国际资本流出,经济繁荣就走到了尽头,美元势必
疲软,股市势必崩溃,其他资产价格也会一落千丈,美国就无法再用虚拟资产确保锦衣玉食
的生活。美国目前的商品进口已相当于国内消费的30%,进口的消费品更相当于国内消费的
40%,2002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已接近5000亿美元,即美国必须保持每天净流入13亿美元左
右的国际资本,才能够维持对进口帐单的支付。所以失去货币霸权的结果就是美国的国民消
费水平要猛降30~40%,对美国经济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将相当于1929~1933年的大危机,
甚至更严重。

  第四,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出现了新形态,在这种运行状态下
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已经不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证券、外汇、地产
等虚拟资产的供应过剩危机,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引发金融系统崩溃,这个现象从90年代初日
本的资产泡沫破灭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都具有周期的特征,
即在爆发危机后总会出现复苏和繁荣,但日本自从90年代初期爆发金融危机开始,至今已经
历了12个年头,不仅始终没有走出衰退,反而有危机深化的趋势,按现价计算,日本的GDP
总值已经倒退到90年代中期的水平,证券市场的市值更是倒退到80年代中期的水平,说明虚
拟经济危机所造成的衰退,可能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长期内都走不出来。

  从全球范围看,90年代初期开始,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出现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
国际金融寡头裹挟长期以来用虚拟经济创造的庞大货币资本,象洪水猛兽一样在世界各国的
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90年代的10年中,世界接连不断的爆发了一场场金融与货币危机,先
是1990年日本由资产泡沫破灭引起的金融危机,然后是1992年的英镑危机,1995年的墨西哥
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2000以来的阿根庭和委内
瑞拉金融危机。从2000年4月开始,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为起点,美国主要资本市
场的股票指数也出现狂泻,金融危机的风暴已经开始席卷到美国。

  到目前为止美国之所以还没有出现金融系统的崩溃,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资产泡沫还没有
彻底破掉,是房地产泡沫的兴起还在支持美国经济的繁荣。这与日本在股市泡沫破灭后出现
的情况极为类似,日本在1990年2月股市蹦盘后,从股市逃离出来的资金又进入了房地产,
大约在两年后,房地产泡沫也破了,才进入以后长达10年的萧条。有资料说明,从2000年初
以来,美国股市大约蒸发掉了7万亿美元市值,但房地产又出现了约3万亿美元的增值,这在
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股市泡沫破灭的影响,使“财富效应”所产生的消费热潮仍能持续一段时
间。但从去年三季度以来,住房投资已经出现了连续下降,在美国的许多主要城市,房屋租
金的上涨已开始低于房产价格的上涨,此外,去年11月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第一次出现了负增
长,当月的减少额度高达22亿美元,这些都是美国房地产泡沫也走到了尽头的标志,而房地
产泡沫的破灭,则预示着美国很可能和日本一样,进入一个难于确定其复苏期限的长衰退
期。与日本不同的是,日本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个人负债并不多,而美国的消费繁荣
则几乎全部是建立在个人负债的基础上。此外,日本即便在资产泡沫极度膨胀的年代,其物
质产业的发展状态也不错,泡沫破了还能靠物质产业的增长支撑国家经济,而美国在资产泡
沫形成的过程中却伴随着本国物质产业的严重衰退。所以,美国如果爆发金融风暴,其程度
与后续影响可能会比日本惨烈得多。

  言至于此,我们已经可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在作出一些概括:第一,在世界资本主义
的新阶段,美国的国家利益集中体现为用其所创造的庞大虚拟资产与其他国家交换物质产
品,因此必须拥有世界货币霸权;第二,货币霸权的内容就是维持国际资本向美国的单向流
动,美国如果不能维持其货币霸权,出现了国际资本转向外流,则庞大的虚拟资产不仅不会
继续给美国经济带来好处,还会因资产泡沫的破灭引发金融风暴;第三,如果发生金融崩
溃,则会使美国进入长期严重衰退。

  美国会爆发金融风暴并非只是假设,因为美国的货币霸权地位正在受到欧元统一的威
胁,捅破美国资产泡沫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向欧洲,从美元流向欧元。

  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所谓“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
超级大国。但是美国的“超”只体现在其拥有军事霸权与货币霸权,就经济与贸易而论,欧
盟国家在80年代末期就已经与美国旗鼓相当。但是在国际货币舞台上,欧洲货币只能扮演小
角色。在“冷战”时代,欧盟各国为了寻求美国的军事保护,还不敢与美国分庭抗礼,而在
来自东方的威胁解除后,欧盟国家则要团结起来寻求与其经济规模相称的国家地位。欧元的
出现,固然有欧盟国家希望藉此来整合欧洲的目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与美元争夺世界
货币霸权。

  当1992年欧盟国家提出要建立欧元的时候,美国人根本不相信这会成为可能,其实就是
欧洲人自己也缺乏信心,否则就不会出现欧洲资本出于避险目的向美国的大规模流动。但
是,1999年欧元开始进入使用,2002年欧元现钞又顺利进入流通,这些都标志着欧元的成
功。欧洲整合的成功不仅限于经济层面,也扩展到政治层面,不仅已经提出了欧盟“宪法条
约草案”,并且决定将在明年接纳10个新成员国,届时,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欧
洲”,不仅将在人口和幅员面积上超过美国,也将在经济规模上超过美国。

  美国在21世纪的战略是维持“单极”世界格局,即不允许任何霸权对美国形成挑战。欧
元以及欧盟的整合成功当然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在美国已经酝酿着巨大资产泡沫危机的条件
下,欧元的成功并不只是会分享美国的货币霸权,而是会导致“一盛一衰”的局面,会因国
际资本从美国流向欧洲从而捅破美国的资产泡沫,使美国由于爆发金融风暴而陷入长期衰
退,其结果是欧洲取代美国而掌握世界霸权,美国则会向日本一样沦为世界的“二流”国
家。

  在欧元启动前夕美国就已经看清了欧元启动成功后的可怕前景,因此在欧元启动仅仅两
个多月后就发动了科索沃战争。美国进行科索沃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制
造战争恐惧,阻吓国际资本流向欧洲。欧元在启动初期的10天内就对美元升值了近19%,但
在科索沃战争开始立即迅速下滑,在其后的两年中,最低曾接近0?8欧元兑1美元上下,即从
启动时的最高点下跌了40%。欧元对美元的一路下跌,的确曾动摇过欧洲各国和国际资本的
持有者对欧元能否整合成功的信心。

  从这点来说,在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帝国主义战争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就是从为
控制资源转向为控制资本,而科索沃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为控制国际资本流向所打响的第一
枪。

  但是2000年4月以来美国的资产泡沫开始破裂,2001年又相继发生了大公司造假和“9?
11”事件,美国经济由此开始进入衰退。欧洲的经济虽然也不好,但股市相对于美国健康,
也没有出现普遍的公司丑闻,利率水平也高于美国,因此从2001年开始,国际资本出现了流
出美国的趋势,2002年下半年则出现了加速的趋势,欧元也随之对美元逐步坚挺起来。2002
年7月,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超出平价,之后虽有回落,但在11月后就稳定地停在平价以上,
到今年1月已出现加快上升趋势。去年初还有许多人预测,欧元对美元可能要到今年年中才
能达到1:1?08的水平,但在1月20日以后,已轻松地升到1:1?074。对欧元的这种强势,美
国从经济上已难有所作为。

  所以,美国所能采取的唯一手段就是再发动一次战争,以打击国际资本向欧洲的转移。
美国发动打击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正在于此。为什么在去年7月欧元超出平价后美国还没有动
手?原因是美国打击欧元的战争必须考虑两个条件,一是欧元出现强势,一是国际资本在欧
洲“落地”,即开始购买欧洲资产。如果只是欧元上涨而没有购买欧洲资产,国际资本就只
是停留在货币形态,或者说虽然离开了美元却也没有进入欧洲,但如果这些货币转为欧洲资
产就难以回头了。美国的战争时机,就是选择在国际资本开始在欧洲落地的时候。从去年四
季度起,每个月净流入欧洲的国际资本都在150亿欧元以上,并开始购买欧洲的债券,这是
自1995年以后欧洲资本大规模流向美国后第一次趋势明确的转向,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
美国的资产泡沫很快就会破掉,金融风暴就会扫荡美国。所以,美国动手的时机已经到
了。
三、打软欧元还是打垮欧元?

  美国进行此次海湾战争的目的应该是打垮欧元而不是打软欧元,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
因为打垮欧元与打软欧元所需的战争力度与政治结果会有很大不同。打软欧元的重点在于经
济方面,只要打得国际资本回头就行,但是上次科索沃战争的经验证明,只要欧元不垮,欧
元的软就是暂时的,凭借欧元,欧洲的经济整合步伐不会停下来,东扩的步伐也不会停下
来,美元的世界霸权就始终受到来自欧元的威胁,美国就总得考虑发动新的战争来打击欧
元,只有打垮欧元才能一劳永逸。欧元是欧盟实行经济与政治统一的动力源泉,欧元不复存
在,欧盟自然瓦解。

  英国目前还没有加入欧元,在这次攻伊战争中仍然与美国跟得最紧,但是如果欧盟经济
整合与东扩的步伐不停,英国早晚也会为形势所迫加入欧元,如果是如此,下次美国再要做
同样的事,英国就很难再跟得这样紧了。此外,发动一场战争总需要借口,前面是科索沃的
民族问题,后面是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下一次打击欧元还能找到什么借口
呢?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阶段欧盟国家还不是一个整体,还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军事方
面更远非美国的对手,可一旦欧盟作大势成,美国再想通过战争手段撼动欧元就没那么容易
了。所以,美国这次打击欧元的机会可能是打垮欧元的最后机会,美国进行第二次海湾战争
的目的不会仅仅停留在打软欧元,而是要打垮欧元,瓦解欧盟。

  那么美国怎样才能达到打垮欧元的目的呢?上次对欧元的打击是通过科索沃战争,科索
沃位处欧洲腹地,美国进行科索沃战争对欧洲的安全局势造成威胁,由此阻吓了国际资本流
向欧洲。伊拉克虽然也离欧洲不远,但毕竟隔着地中海,打击伊拉克对欧洲安全虽有影响,
但也不大,那么美国打击伊拉克怎么才能影响到欧元呢?

  是通过石油。

  欧盟国家除英国北海地区有一些石油,连煤炭都不多,因此60%以上的能源都需要进
口,如果不包括英国,石油进口依赖率更高达80~90%,其中德国最高,达到98%。对高度
依赖进口石油的欧盟国家来说,能源供应短缺必然会沉重打击欧洲的经济增长,从而使欧洲
国家的财政经济情况发生严重困难。为了解决增长、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欧洲国家的财政
赤字就必然会扩大。欧元的“软肋”在于欧元区国家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
政策。“稳定与增长公约”(即“马约”)虽然也要求参与欧元的国家必须把年度公共赤字
限制在年度GDP的3%以下,累积赤字要在年度GDP的60%以下,但只能要求成员国采取自律
的形式,而无法向建立欧洲央行一样,建立统一的财政部,使公共赤字可以进行有效的统一
控制。在欧元启动的时候,欧元区国家的平均赤字水平在2?4%,但去年欧元区的核心国家
德、法两国,都由于国内经济情况不好,德国的赤字水平已突破了3%,达到3?75%,法国
则达到2?8%,正向3%*近。如果欧元区的经济情况继续恶化,成员国的公共赤字恐怕都难
以控制,“稳定与增长”公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欧元的基础就会动摇。

  此外,欧洲央行为了稳定货币,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2%,一旦超出这个
水平就要收紧银根。进口能源在欧洲国家的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如果因国际石油供应短缺
而造成国际油价上涨,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必然难以控制,欧洲央行如果为了稳定货币而采
取紧缩措施,就会进一步窒息欧洲经济。2000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欧元区的通胀
率一度超过2%,上涨的原因80~90%是因为石油进口价格提高,这也是欧洲经济复苏虽然
面临重重困难,欧洲央行却始终不敢放松货币政策的原因。

  伊拉克虽然是世界重要产油国,在海湾地区的石油产量和蕴藏量都居沙特之后。如果美
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大约会减少世界每天200万桶的石油供应,但从全世界范围看,
还有700万桶的后备能力,主要掌握在OPEC国家手中,仅沙特就可以立即增加300万桶的日产
量,一旦出现国际石油供应短缺,OPEC国家的平抑油价机制就会启动,所以仅仅打击伊拉克
还不会造成世界石油供应的紧张。

  这正是这次海湾战争的可怕之处。因为美国的战争目的是通过战争造成石油短缺,进而
摧垮欧元,如果国际石油“短而不缺”,美国的战争目的就没有达到,由此可以判断,美国
肯定还有其他“后招”,就是把战火烧到其他产油国家。

  我们应当注意到,美国在“9?11”事件后不久就宣布了伊拉克、伊朗和北朝鲜为“邪恶
轴心”,美国也早就宣布了非洲的重要产油国利比亚是“恐怖国家”,而这三个重要的石油
出口国,其产量加起来正好等于世界石油的全部后备产量。去年10月份以来,OPEC的重要成
员国委内瑞拉又因国内动乱而石油出口断绝,如果把这4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加起来,就会大
大超出世界石油的后备能力,这样就会造成人为的全球石油供应短缺,从而对欧洲经济造成
致命影响。所以,第二次海湾战争与上一次可能很不一样,会出现扩大化的趋势,先打伊拉
克、后面是伊朗,可能还会扩大到利比亚。在打击伊拉克开始后,美国也会面临伊斯兰国家
恐怖组织的报复,美国可以说正在等待这样的报复,就可以为战争的扩大化找到合理借口,
以取得国内民众的支持。美国将会根据战争对欧洲经济与欧元的影响,确定扩大打击的范围
与步骤。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委内瑞拉动乱的背后已经浮现出美国的影子,可以说,美国早就在
为通过国际油价来打击欧元作了铺垫。

  目前在欧洲虽然也有反战的强烈呼声,但主要是欧洲国家的政府与民众反感美国的单边
主义行为和担心恐怖组织的战火烧进家门。对于美国进行第二次海湾战争的险恶用心,欧盟
的主要国家可能还没有真正察觉到,否则也不会出现意大利、西班牙等几个欧洲国家跟随英
国发表所谓拥护美国的攻伊的“八国联合声明”。可如果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伊朗和利比亚等
国家,真正会打垮欧元乃至影响到欧洲经济的生存,欧盟国家会无动于衷吗?起码作为欧洲
统一发动机的法、德两国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联合其他国家奋起反抗,而且很可能与阿拉
伯国家联手抗美。战争的结果固然有可能以欧元解体告终,但也不能排除反而促进欧盟国家
团结的前景,欧盟国家可能会以接受海湾产油国家请求保护的名义出兵海湾地区,以保护自
己的石油供应,甚至会对美国反施石油禁运,战争的规模与范围就可能会变得难以控制,这
是否会酿成世界大战呢?

  美国在二战中之所以可以在欧洲轻松取胜,是因为利用了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斗得两
败俱伤的时机,而这次欧美经济力量的对比则有着根本不同,欧盟国家也有能力迅速把经济
实力转换为军事实力,美国毕竟是在远离本土的地方作战,能否最终胜出也很难说。美国当
然也会对战争前景进行分析,也未始看不到这场战争的可怕前景,但美国拥有“冷战”结束
后世界唯一的军事霸权,欧盟国家所有的军费加起来也大不过美国,所有的航母加在一起也
不足美国的零头,况且还有英国站在美国一边。如果美国“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不打可
能死得更快”,又怎能不出手呢?

  石油供应短缺对美国也会有很大影响,但自90年代初以来,美国由于新经济的发展,能
源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已经从9%下降到目前的3%,进口能源也只占20%,而欧盟这两个
指标却高达15%和60%。美国本土石油蕴藏丰富,只是从优先利用国外能源的战略出发减少
了本国生产,又有150天的石油储备,而欧盟国家不仅没有石油,储备也只有90天。此外,
美国从海湾地区的石油进口只占其全部石油进口的四分之一,而欧盟各国的石油进口则大部
分来自海湾。所以战争所造成的海湾地区石油供应量减少不会对美国造成致命伤害,却必定
会对欧洲经济造成窒息,而且时间越长,这种优劣形势的对比就越明显。对即将发生经济窒
息的欧盟国家来说,除了拼命就是交枪,美国的胜算也很大。

  所以,这场战争必然会打大,时间也不会象许多人猜测的那样,在几个星期内就结束,
而是会持续很长,直到美欧之间分出胜负才会结束。(作者:王建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
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
四、“扰乱欧洲、稳定亚洲”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和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是战略还是策
略?如果是策略,美国在完成海湾战争后就会掉过头来收拾北朝鲜,这就会对我国和其他东
亚国家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如前所述,美国的国家利益是仅用玩资产游戏就可以取得他国
的物质产品,维持货币霸权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实现对世界剩余产品的独占,所以判断美国
的国家行为,还要看美国取得剩余产品的来源,这反映为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结构。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贸易逆差中有82%是来自环太平洋地区,其中日、港、韩、台和中
国大陆这5个国家和地区又占了65个百分点,美国对欧盟国家的贸易逆差只占12%,所以,
东亚地区是美国取得物质产品的最主要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所担心的并不是国际资
本流向欧洲,因为国际资本的主体也是虚拟经济的产物,美国所真正担心的是这种流动的结
果,会导致货币霸权易手,亚洲人从此不再喜欢美元,就会断绝了物质产品“进贡”的来
源。

  如果美国在解决海湾问题后又在朝鲜半岛用兵,北朝鲜手中可能真有核弹,战争的结果
就会在东亚地区产生严重的核污染,美国还敢从东亚地区进口产品吗?美国人付出了极大代
价才有可能保住货币霸权,却又不能用它保证自己的物质利益,进行两场战争的结果是“鸡
飞蛋打”,美国人不是疯了吗?美国人当然不是疯子,而是绝顶聪明,持有这种看法的人才
是傻子。

  所以,美国的战略必然是“扰乱欧洲、稳定亚洲”,美国在朝鲜半岛核危机上所表现出
来的步步退让态度不是策略而是战略,东亚地区只要能够充当“美国工厂”的角色,美国是
不会在这一地区发动战争的。

  但是,如果海湾战争演化成美、欧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东亚的国家与地区也很难置
身事外,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说明,如果是世界大战,没有哪个国家不会被卷进去,
特别是大国。二战中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偷袭了珍珠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互相冲突的两
大军事集团必然会对所谓的中立国家采取“非友即敌”的政策。对东亚的国家与地区来说,
如果继续充当“美国工厂”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以物质力量支持美国,不管你主观上如何,
客观上已经站到了美国一边。

  还有石油供应问题。东亚地区除中国大陆的进口石油依赖率在30%上下,日、港、韩、
台等都在90%以上,海湾地区爆发战争,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可以说并不亚于欧洲。即使从保
障起码的石油供应出发,东亚地区也需要向美国靠拢,因为不如此美国只要封锁海上石油运
输线,这些经济体就会垮台。但在海湾国家与欧洲结盟的可能前景下,东亚各经济体如果与
美国结盟又会遭到海湾产油国的石油禁运,结果还是得不到石油。

  如果从海湾地区得不到石油,东亚地区就必须考虑其他来源。美国是石油消费大国,海
湾战争开始后自己尚且不够用,不会为东亚地区提供石油保障,因此唯一的选择是从俄罗斯
的远东地区和中亚地区获得。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仍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有石
油,在这场战乱中自保有余。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的经济明显好转,重要原因是由于国际油
价上涨,通过增加原油出口极大改善了财政经济状况,去年原油出口已超过沙特为世界第
一。如果海湾战争爆发导致石油价格进一步上涨,对俄罗斯来说好处会更大,因此俄罗斯在
战争初期会取观望态度,对欧、美两不相帮,并充分利用油价上涨增加出口,获得好处。此
外,中亚地区的石油蕴藏量也很大,东亚地区也许可以通过与俄罗斯和中亚诸国合作,获得
部分石油供应。东亚地区如果能够保证起码的石油供应,在美、欧冲突中就有可能走出一条
中间路线。

  日、港、韩、台都是高度依赖美、欧市场的出口型经济,但是在战争扩大、持久的前景
下美、欧市场的非军事产品需求都会萎缩,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增长。特别对日本来
说,在长达12年的衰退中,出口是唯一亮点,受到的打击会更大。近年来,在东亚地区,只
有中国能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已经开始突显
出拉动东亚各经济体增长的作用,因此海湾战争的结果,很可能会促进日、港、韩、台以中
国大陆市场为中心的经济整合,促进“西太平洋经济区”的加速形成。在国际经济、政治和
军事冲突日甚的形势下,以中、日为核心的“西太平洋经济区”,其整合的内容也不会仅停
留在经济层面上,而是可能会迅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以求在美、欧军事冲突中自
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4 22:54:23编辑过]
这是鱼干前些日子针对本文写的一些不同意见。

鱼干不同意有关美国和欧洲会发生大规模冲突的观点,美国和欧洲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在小问题上相互竞争是再所难免的,但一旦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双方的利益绝对是一致的,一荣俱荣谈不上,但一损俱损是必然的。美国打击欧洲对他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理由如下:
1、美国GDP虚高成分太多是没错,但这是整个资本主义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欧洲也不是世外桃源,只不过没有美国的表现那么典型罢了,没有多少本质性区别。
2、欧洲和美国是一体两面,一损俱损,美国今天崩溃,明天就会轮到欧洲。因为,按照本文中的观点,“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向欧洲从而捅破美国的资产泡沫”最终导致“欧洲取代美国而掌握世界霸权”,前者是对的,欧元确实可以做到,但是这样做最欧洲来说同样危险,因为如果美国的资产泡沫破裂的话,首先必然导致的是美元霸权体系的崩溃,这将导致难以想象的是灾难性后果。因为在国际社会中的主要结算方式是用美元的,若美元大幅度贬值乃至完全崩溃,则整个所谓“国际资本”也将随之大幅度贬值乃至崩溃,“国际资本”本身都已经被蒸发掉了,能够流入欧洲的自然也是微乎其微了。欧洲与美国不同,欧洲的主要经济还是靠传统的物质生产与贸易来支撑的,因此当美元崩溃的时候,欧元自然相对升值,而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资产都已经被大面积蒸发,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来临,则欧洲商品也将昂贵的另人不敢问津。因此,此时的欧洲传统贸易市场将萎缩,而美国式的虚拟资本市场则由于国际资本的匮乏而无法建立,最终欧洲的衰退乃至崩溃也将不可避免。
3、美国搞垮欧元将更加糟糕,因为支撑美国虚拟经济繁荣的“国际资本”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欧洲的,欧洲经济崩溃了对美国来讲没有任何好处。美国打垮欧元,必然会迫使来自于欧洲市场的国际资本回抽本国救市,这将使得流入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资本更少。而且欧洲经济的灾难也将大幅度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将更加剧美国经济崩溃的速度。
4、因此,综上所述,美国和欧洲之间在短期内确实存在着相互争夺国际资本的矛盾,但从其长期利益来看,这并非主要矛盾或本质矛盾。美欧相互合作才是其长期繁荣的基础。美国现在所面临问题实际上是整个资本主义共同的问题,欧洲与美国也不过就是五十百步之别罢了。美国今天崩溃了,明天就会轮到欧洲。因此,美国人实际上从来也不担心欧洲经济的,美国真正害怕的是中国的崛起。
5、至于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是一句半句说的清的,但鱼干个人认为这与欧洲无关,主要还要从911上找原因。至于欧洲反战的原因则更多的是因为认为现在的时机不对,且明摆着美国人过于自私,要首先牺牲掉欧洲的利益。对于欧洲来讲,这次到萨首先给他们的感觉是被冷落和被欺骗了,所以,一定要显示一下欧洲独立存在的价值。
今天的新闻中看到法、德都转了向。呵呵,意料之中哦。
其实美欧之间的矛盾是本利益集团之间的内部矛盾,鉴于其中的关系:同语系,共同的信仰,密切的历史等,决定了他们之间在很长的时间内将是一种小范围的斗争,但大范围的合作。
     通过研习历史,人们将会明白:在二十一世纪的上半段将是美国的领导世界的战略的实施及各民族的积极抗争外来因素的强烈撞击。在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美国占优的情况都是各个国家制定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在现阶段,可以说911事件将给美国以足够的借口来进行巩固国家基础,协调集团内部矛盾,对外实施遏制战略及所谓的“民主战争”,为了这个目的,美国将和欧洲在很深的层次上相互妥协,但是由于法国,德国的自古的民族性和优越感的延续,将是这种妥协变得更加的不平稳。法德的“大欧洲”战略就是在这种心理上提出的,当然还有经济上的原因(我将随后发帖说明)。
     但是美国的经济,地理位置,国际影响将是在短期内别国无法匹敌的,这样美国实际上时一种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强制执行者,在有机可得的情况下,英 澳 加 等国家将会积极支持美国,顺应潮流,牟取利益,而法德将会有限反对,但转而支持,前者是表明态度,获取支持,后者是无奈的选择(为了战后的利益)。
     美国的战略在一段的时间内将是尽可能获得战略资源,扩充实力,遏制他国。中亚的进入,海湾的战争,都是这样战略下的步骤,所以美国的执行才会这样不顾国际的影响。有人将会说:美国无法直接占领这些国家呀!但考虑现阶段的科技力量,将使大家明白:”杀人不需见血“的道理。打击阿富汗,得到的是中亚,遏制的是中俄,得利的是印度,牺牲的是巴基斯坦。
进攻伊拉克,得到的是石油,遏制的还是中俄,得利的是日美欧,牺牲的是伊斯兰。
      更主要的是一种游戏规则的出现:国家实力的强盛,将使联合国也无力可施!得到的结果是:上世纪的雅尔塔体系的崩溃!在一段的时间内,世界不会在稳定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平衡力量来保证世界的和平,各个大国将会积极寻求一种新世界的位置,这样世界将进入一种类似
我国战国时期的状况,合作和遏制战略将会到达顶峰。
     结果呢?我还没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