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航天的咆哮:德国无人航天飞机测试成功,太空多一个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7:23:31
德国航天器试飞成功 人类进入太空或更便捷
2012年06月25日 1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报道,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研制的锐边航天器“Shefex II”试飞成功,为人类未来进入太空提供了另一种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运输工具的选择。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发表的公报说,“Shefex II”于当地时间22日21时18分在挪威安岛探空火箭发射场发射。该航天器由一枚长约13米、重约7吨的火箭发射至大约180公里高度后,再高速重返大气层,整个飞行耗时10分钟。

其间,航天器上超过300个传感器每秒将数千个压力、温度等测量信息传回地面。同时,航天器在重返大气层时承受住了2500余摄氏度的高温。

项目负责人魏斯说,这次试飞成功使他们在研发航天器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这种未来航天器将像飞船一样简单,像航天飞机一样飞行可控且造价更加低廉。

“Shefex II”航天器表面由多个平面组成,整体形状类似于有棱边的子弹头。与通常使用有弧度绝热瓦的航天器相比,“Shefex II”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锐边飞行实验项目已有10年历史,“Shefex I”于2005年10月发射升空,当时重返大气层速度为7倍音速。如今,“Shefex II”重返大气层的速度已达11倍音速,即每小时约1.1万公里。航空航天中心计划于2016年发射速度更快的“Shefex III”。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介绍,“锐边飞行实验”的目标是发明一种能在失重状态下长时间进行实验,并最终毫发无损返回地球的小型航天器。
http://news.ifeng.com/mil/air/ht ... 25/15536088_0.shtml



背景资料:

德国航天中心研制“Shefex-Ⅱ”先进航天器

ugmbbc发布于 2010-05-10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近日发表公报说,该中心正在研制一种使用表面主动冷却技术的 “Shefex-Ⅱ”先进航天器,目的是提高航天器返回大气层时的安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
与美国航天飞机圆桶状的机身不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正在 研制的“Shefex-Ⅱ”型实验航天器(Shefex是“先进飞行实验”的英文缩写)外形像个子弹头,但机身如六角铅笔一样有棱边。

美国航天飞机为适应其外形需要在机身表面配备2.5万多块不同形状和弧度的绝热瓦,维护难度很大,这成为航天飞机的一个主要的安全“软肋”。而“Shefex-Ⅱ”航天器的绝热瓦外形相对简单,可以降低航天器隔热系统的维护成本,在太空中临时更换也较容易。此外,德国研究人员还说,他们研制的这种航天器空气动力学性能与航天飞机接近,但体积更小,不需要航天飞机那样的大机翼。

“Shefex-Ⅱ”型航天器在设计上还使用了“泻流冷却”的主动冷却技术。方法是通过绝热瓦上的小气孔向外喷射氮气,从而在机身形成一层气膜,隔绝热空气。

德方研究人员已于6日在位于德国哥廷根的一个大型风洞中对“Shefex-Ⅱ”的样机进行了首次模拟测试,并正在评估测试数据。2011年初,一架约两米长的“Shefex-Ⅱ”型航天器计划从澳大利亚伍默拉沙漠发射场升空,进行首次返回大气层的测试。

“Shefex-Ⅱ”是目前唯一一个完全由德国独立资助并实施的自动控制返回型航天器项目。参与这一项目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技术专家亨德里克·魏斯说,德国在航天器返回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他希望“Shefex-Ⅱ”先进航天器的设计有朝一日能在欧洲航天项目中得到应用。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10664.htm






德国航天器试飞成功 人类进入太空或更便捷
2012年06月25日 1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报道,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研制的锐边航天器“Shefex II”试飞成功,为人类未来进入太空提供了另一种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运输工具的选择。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发表的公报说,“Shefex II”于当地时间22日21时18分在挪威安岛探空火箭发射场发射。该航天器由一枚长约13米、重约7吨的火箭发射至大约180公里高度后,再高速重返大气层,整个飞行耗时10分钟。

其间,航天器上超过300个传感器每秒将数千个压力、温度等测量信息传回地面。同时,航天器在重返大气层时承受住了2500余摄氏度的高温。

项目负责人魏斯说,这次试飞成功使他们在研发航天器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这种未来航天器将像飞船一样简单,像航天飞机一样飞行可控且造价更加低廉。

“Shefex II”航天器表面由多个平面组成,整体形状类似于有棱边的子弹头。与通常使用有弧度绝热瓦的航天器相比,“Shefex II”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锐边飞行实验项目已有10年历史,“Shefex I”于2005年10月发射升空,当时重返大气层速度为7倍音速。如今,“Shefex II”重返大气层的速度已达11倍音速,即每小时约1.1万公里。航空航天中心计划于2016年发射速度更快的“Shefex III”。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介绍,“锐边飞行实验”的目标是发明一种能在失重状态下长时间进行实验,并最终毫发无损返回地球的小型航天器。
http://news.ifeng.com/mil/air/ht ... 25/15536088_0.shtml



背景资料:

德国航天中心研制“Shefex-Ⅱ”先进航天器

ugmbbc发布于 2010-05-10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近日发表公报说,该中心正在研制一种使用表面主动冷却技术的 “Shefex-Ⅱ”先进航天器,目的是提高航天器返回大气层时的安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
与美国航天飞机圆桶状的机身不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正在 研制的“Shefex-Ⅱ”型实验航天器(Shefex是“先进飞行实验”的英文缩写)外形像个子弹头,但机身如六角铅笔一样有棱边。

美国航天飞机为适应其外形需要在机身表面配备2.5万多块不同形状和弧度的绝热瓦,维护难度很大,这成为航天飞机的一个主要的安全“软肋”。而“Shefex-Ⅱ”航天器的绝热瓦外形相对简单,可以降低航天器隔热系统的维护成本,在太空中临时更换也较容易。此外,德国研究人员还说,他们研制的这种航天器空气动力学性能与航天飞机接近,但体积更小,不需要航天飞机那样的大机翼。

“Shefex-Ⅱ”型航天器在设计上还使用了“泻流冷却”的主动冷却技术。方法是通过绝热瓦上的小气孔向外喷射氮气,从而在机身形成一层气膜,隔绝热空气。

德方研究人员已于6日在位于德国哥廷根的一个大型风洞中对“Shefex-Ⅱ”的样机进行了首次模拟测试,并正在评估测试数据。2011年初,一架约两米长的“Shefex-Ⅱ”型航天器计划从澳大利亚伍默拉沙漠发射场升空,进行首次返回大气层的测试。

“Shefex-Ⅱ”是目前唯一一个完全由德国独立资助并实施的自动控制返回型航天器项目。参与这一项目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技术专家亨德里克·魏斯说,德国在航天器返回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他希望“Shefex-Ⅱ”先进航天器的设计有朝一日能在欧洲航天项目中得到应用。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10664.htm






背景资料提供: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研发SHEFEX II锐边航天器自定义飞行控制系统
2010年9月2日 23:06 发表

与此前航天器不同,实验型“锐边”航天器(SHEFEX II)在重返大气层期间将会实施主动控制。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为其研制了一个自定义空气动力飞行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对飞行器返回地球时进行控制。

由DLR飞行系统研究院研制的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安置在SHEFEX II前部的“鸭式”(canards)控制面,该控制面可用于主动控制飞行器。初步地面测试已成功完成,目前子模型准备集成到SHEFEX II上并执行进一步的试验。

极端的空气动力负荷与热负荷
DLR飞行系统工程师称,电机飞行控制系统对于未来再入飞行器而言具有极大的潜力。DLR研制的样机非常紧凑且轻便。此举向研制更廉价、更有效的再入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又迈进一步。
鸭式控制系统能自动调整再入飞行器的状况和流动条件,这与能够改变飞行高度的飞机上的控制界面方式一样。但在100~20千米高度的条件下情况却有所不 同——这时导向滑板系统是活动的。新的导向滑板系统要暴露于极端空气动力负荷与热负荷环境下。其组件必须能抵挡高热、大加速度和高度空气动力负荷。这会使 标准组件解体并燃烧殆尽。
再入系统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这些系统必须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具备可靠性。SHEFEX II在再入大气层阶段能达到近3千米/秒的速度。因此“鸭式”模型(硬件)需要足够稳固,以抵抗这样的极端条件。
与此同时,软件方面也需要在严格的实验任务中可靠地工作,在控制模式下将飞行器安全带回地球。


SHEFEX II计划在2011年从澳大利亚发射

DLR的研究人员正与其他研究院和工业合作伙伴协力研发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他们设计并实施这个系统,建造再入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研究飞行控制算法。
“鸭式”模型由星载计算机、调节器、密封条、动力供应、电缆线路、结构和软件组成。这些单独的组件已经过多次评估和测试,如真空试验、振动测试、功能与 性能试验、机械试验等。软件也在地面模拟环境下经过了测试。迄今结果显示,导向滑板系统已达到了下一阶段完成系统所需要的成熟级别。
最后一个阶段——测试整个系统将在DLR的Oberpfaffenhofen 进行。SHEFEX II将在2011年从澳大利亚发射至200千米的高空。整个SHEFEX II试验将持续10分钟,DLR飞行系统工程师的测试时间将小于60秒。(陈菲 许红英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75206
=====================================================================

德国SHEFEX-2锐边航天器成功完成振颤试验(下) 2012-04-25[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2012年4月23日报道]

在高速下的振动与旋转


通过在阿斯特里姆奥托布伦公司实验室进行的试验,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太空飞行器在发射和随后飞行中所能承受的负载。


MORABA的约翰·特纳解释说:“为在飞行中确保自身稳定,火箭必须持续旋转。”工程师们使飞行器在旋转中保持平衡,类似于使汽车车轮保持平衡。


对振动器的评估也是最终机械试验的一部分。在发射后的前几秒,火箭有效载荷会经历剧烈振动,振动器就是用来模拟这种环境的。


他表示,每次试验后,都会检验每个细节是否运转正常。


再入技术的试验计划


研究人员正将SHEFEX-1的经验用于SHEFEX-2任务中,SHEFEX-1太空飞行器于2005年10月27日从安达亚岛发射。SHEFEX-2将以比第一次任务快1倍的速度飞行,首次在再入阶段得到有效控制,实验时间是第一次任务的2倍。第三次SHEFEX任务计划目前也正在进行中。


这三次任务的目标是在进行一段时间微重力实验之后,设计新型可无损地返回地球(也就是可重复使用)的再入飞行器。


“太空返回实验”(REX)自由飞行器被视为该技术初步应用的例证。到2020年,这种外形的太空滑翔飞行器能在微重力实验中飞行数天,并着陆在普通机场。


亨德里克•维斯说:“这将填补TEXUS探空火箭飞行中数分钟微重力,与国际太空站上持久微重力之间的缺口。”(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陈菲 侯丹)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75207



有图没有啊  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样子
不错,又有一个新选择
大黄猪 发表于 2012-6-25 12:00
有图没有啊  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样子

凤凰网这个链接带一个小图,看过其他介绍图片很漂亮,像带翅膀的子弹头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嘿嘿,跟白兔合作没多久,就整出这样一个玩意...
兔子用此技术换回了神马?
嘿嘿,跟白兔合作没多久,就整出这样一个玩意...
兔子用此技术换回了神马?
这个跟我们有啥关系?你乐观过头了点。
该航天器由一枚长约13米、重约7吨的火箭发射至大约180公里高度后,再高速重返大气层,整个飞行耗时10分钟。不知道这样的火箭能当货运飞船的话,能带多少东西去太空站
东海黑鱼 发表于 2012-6-25 12:12
这个跟我们有啥关系?你乐观过头了点。
只允许老外说我们山寨它们?:D
您一点不幽默
NASA-DLR框架协议包含了所有航空航天相关科研领域的合作。航天方面的重点为地球观测和在太空环境中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太空业务化运行和行星研究。合作的内容包括联合发展太空运输系统和科研平台,以及探空火箭和气球业务
  
  航空研究特别关注基于计算机的仿真和航空的天气影响,为此对研究用飞机如何调整运转和任务,制定了计划。DLR期待与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在飞行控制系统领域进行密切合作。此外,协议还包含科研人员和科学数据的交换,并将在青年科研人员培养上开展更密切的合作。
  
  协议还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机遇,延续近年来的成功开发(如雷达技术)。其中将包括TanDEM-X可能的后续任务TanDEM-L,这项任务将通过监测全球生物数量,为气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未来德国研究人员与NASA月球科学学会(NLSI)将开展密切合作,共享行星研究,尤其是月球研究领域的技术经验,将主要关注月球探测的可能性,并在联合对月球进行全面的地质与物理探测的基础上,研究在月球上构建基础设施的方案。(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侯丹 王宜晓)

http://www.cannews.com.cn/2010/1209/86940.html
参与这一项目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技术专家亨德里克·魏斯说,德国在航天器返回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让三大流氓情何以堪啊


德国的航天的的确确是人类的始祖
该航天器由一枚长约13米、重约7吨的火箭发射至大约180公里高度后,再高速重返大气层, ...
记者用这东西都能推出让人类进入太空更便捷,我做个风筝就能让跨洋飞行更环保,成本更低,挑战波音空客了
大黄猪 发表于 2012-6-25 12:00
有图没有啊  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样子
找度娘。。。
天空飞机而已,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太空探索还是巨型火箭更有优势~


SHEFEX II计划在2011年从澳大利亚发射
============================
看到这里就可以不看了

前苏联N1至少试射了4次,这玩意几次啊?

SHEFEX II计划在2011年从澳大利亚发射
============================
看到这里就可以不看了

前苏联N1至少试射了4次,这玩意几次啊?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2-6-25 12:25
SHEFEX II计划在2011年从澳大利亚发射
============================
看到这里就可以不看了
你可以不看了,不过全球都知道德国的底子和能力,所以你就接着自己找理由吧

这次的理由是发射次数,哈哈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31
你可以不看了,不过全球都知道德国的底子和能力,所以你就接着自己找理由吧

这次的理由是发射次数,哈 ...


德国还是把自己绑在欧空局一起玩比较好,这和技术无关,纯粹政治问题

还有一点,这玩意试射的时候只是sharp-edged test flight,连近地轨道都没入

真说到火箭和载人航天,我真不认为他的技术比苏联更强——这是要做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31
你可以不看了,不过全球都知道德国的底子和能力,所以你就接着自己找理由吧

这次的理由是发射次数,哈 ...


德国还是把自己绑在欧空局一起玩比较好,这和技术无关,纯粹政治问题

还有一点,这玩意试射的时候只是sharp-edged test flight,连近地轨道都没入

真说到火箭和载人航天,我真不认为他的技术比苏联更强——这是要做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不错 ,放大了再说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2-6-25 12:32
德国还是把自己绑在欧空局一起玩比较好,这和技术无关,纯粹政治问题

真说到火箭和载人航天,我真不 ...
呦呦,那个酸啊

技术比前苏联更强,具体说说强在哪里啊,哈哈

元器件这块,请问您欧洲谁比较强啊,哈哈

德国底子在那里,加上国际协作,俄罗斯还是要思量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39
呦呦,那个酸啊

技术比前苏联更强,具体说说强在哪里啊,哈哈


你一个没入近地轨道的东西怎么和人家飞船相比?我给你看一个图:The
green, red and blue colours represent the trajectories and
flight times while the coloured bars indicate the payload
manoeuvre times for ranges of 1000, 900 and 550 km
respectively.

看清楚人家的水平了吧
和加加林的飞船都比不了
就实际发射次数来说,俄罗斯,美国才是主流

元器件这块,请问您欧洲谁比较强啊,哈哈
============================
元器件强就一定好?
设计呢?可靠性呢?
M16越战时可靠性不如AK47你别告诉我是元器件的原因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39
呦呦,那个酸啊

技术比前苏联更强,具体说说强在哪里啊,哈哈


你一个没入近地轨道的东西怎么和人家飞船相比?我给你看一个图:The
green, red and blue colours represent the trajectories and
flight times while the coloured bars indicate the payload
manoeuvre times for ranges of 1000, 900 and 550 km
respectively.

http___www.spaceflight.esa.jpg (36.9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6-25 12:42 上传


看清楚人家的水平了吧
和加加林的飞船都比不了
就实际发射次数来说,俄罗斯,美国才是主流

元器件这块,请问您欧洲谁比较强啊,哈哈
============================
元器件强就一定好?
设计呢?可靠性呢?
M16越战时可靠性不如AK47你别告诉我是元器件的原因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39
呦呦,那个酸啊

技术比前苏联更强,具体说说强在哪里啊,哈哈
你是指V2的底子吗?给你足够的零件你就能整出新火箭出来?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2-6-25 12:42
你一个没入近地轨道的东西怎么和人家飞船相比?我给你看一个图:

看清楚人家的水平了吧
德国是二战战败国,受很大条件限制,但是披着欧盟的合资外套做了不少研究了,第一次没有必要暴露全部验证而已,你还当成人家极限,这是偏见啊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47
德国是二战战败国,受很大条件限制,但是披着欧盟的合资外套做了不少研究了,第一次没有必要暴露全部验证 ...

对不起,科学就是注重实证,能力强的A实验室有能力做但没做出来被B实验室抢了,这功劳也不能算A的

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绘图板上再漂亮也没用!
Spokesman 发表于 2012-6-25 12:45
你是指V2的底子吗?给你足够的零件你就能整出新火箭出来?
我说的元器件,不是你说的这种部件,哈哈

这块欧洲最强的一定不是俄罗斯和前苏联

还有印度怎么这么快的进步跟这个有关,多了不说了,哈哈

点到为止,不谈了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2-6-25 12:42
你一个没入近地轨道的东西怎么和人家飞船相比?我给你看一个图:The
green, red and blue colours rep ...
人家楼主是预设了立场。
大多数人,特别是日本人,辩论只会出发于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依托于真理!哈哈。嘎嘎!
戏月清风 发表于 2012-6-25 12:49
人家楼主是预设了立场。
大多数人,特别是日本人,辩论只会出发于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依托于真理!哈哈。 ...
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他拿出已有的成品论证,但是他拿不出来,只会拿计划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2-6-25 12:49
对不起,科学就是注重实证,能力强的A实验室有能力做但没做出来被B实验室抢了,这功劳也不能算A的

没 ...
不好意思,还有一个叫做所谓战略上的韬光养晦,这个不止中国在用,德国也是如此,这点看看宋宜昌的军事大家谈就有概念了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51
不好意思,还有一个叫做所谓战略上的韬光养晦,这个不止中国在用,德国也是如此,这点看看宋宜昌的军事大 ...
我们讨论的是航天科学,不是科幻文学,科学就是注重实证,我要看到实物,不是计划书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2-6-25 12:42
你一个没入近地轨道的东西怎么和人家飞船相比?我给你看一个图:The
green, red and blue colours rep ...
你不懂我说的元器件的意思,算了这个不谈了

看看印度航天火箭背后的帮手就清楚了,印度这几年进步神速,大家都知道背后就那么几家帮助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53
你不懂我说的元器件的意思,算了这个不谈了

看看印度航天火箭背后的帮手就清楚了,印度这几年进步神速 ...


进步是需要实证证明的,韩国一样有别人帮助,但是没人认为他们有进步——因为没有实证证明!

话说回来,韩国也可以搞到比中国更好的元器件喔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53
你不懂我说的元器件的意思,算了这个不谈了

看看印度航天火箭背后的帮手就清楚了,印度这几年进步神速 ...


进步是需要实证证明的,韩国一样有别人帮助,但是没人认为他们有进步——因为没有实证证明!

话说回来,韩国也可以搞到比中国更好的元器件喔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2-6-25 12:55
进步是需要实证证明的,韩国一样有别人帮助,但是没人认为他们有进步——因为没有实证证明!

话说回 ...
韩国和德国是两码事,您不能为了辩论而辩论

德国航天的进步就是欧洲的进步,也是我们需要加强观察的,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了
cnnetspy2000 发表于 2012-6-25 12:10
嘿嘿,跟白兔合作没多久,就整出这样一个玩意...
兔子用此技术换回了神马?
估计是航空发动机技术。
航天技术换航空技术。
戏月清风 发表于 2012-6-25 12:49
人家楼主是预设了立场。
大多数人,特别是日本人,辩论只会出发于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依托于真理!哈哈。 ...
首先建议你讨论本帖主题
第二少针对网友做贴标签的运动
第三德国的进步是十年研发的结果,这点也是欧洲的成果!
180公里高度,不到200公里,还没有完全验证性能吧?
德国也棒子化三哥化了?发了个7吨的探空火箭就吹嘘了?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2:51
不好意思,还有一个叫做所谓战略上的韬光养晦,这个不止中国在用,德国也是如此,这点看看宋宜昌的军事大 ...
德国人要是懂得韬光养晦也不至于两次世界大战输成了光屁股。
glwe 发表于 2012-6-25 13:10
德国也棒子化三哥化了?发了个7吨的探空火箭就吹嘘了?
德国人没吹,倒是德粉吹得厉害。
中德航天合作算是不错了
另:看文有几个不解~这小家伙是“航天飞机”?能反复使用?返回降落的时候是像飞船一样开伞,还是伸出几个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