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王辉:中日两国坦克工业50年的发展对比与反思(上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7:30
<P>最新消息,挥戈的《军事力量》已经送印厂了,我求得一份校对过的打印稿(珍品啊)。这期的内容少做了一些调整:

1、《中日坦克工业50年的发展与反思(上)》、《东方斐迪南——浅析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技术特点和运用》、《随风而逝——洛克希德的F-104“星”式战机》、《台湾空军作战能力解析》、《如何了结战斗机的机动性能》、《燃烧的天空——东线德军的Fw190(1)》、《打开尘封的记忆》(哈哈,这篇文章爽死了)、《1880-1914年间的德国海军》。
王辉:中日两国坦克工业50年的发展对比与反思(上)---节选版
50年前,中日两国几乎是同时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相续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代主力坦克。重新翻阅这段历史,在对多种相关的资料加以汇总后,可以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两个不同地域国家间,在同一领域的技术发展中是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去开发展具有自己特色坦克工业的。

中日两国第一代坦克发展的比较
T-54A的引进和59式坦克的生产
在朝鲜战场上,只有使用过几天日式和美式坦克"经验"(其实说是经验都非常勉强)的新中国装甲兵在接装组建仅3个月后,凭借手中装备的当时较为先进的T-34/85中型坦克和ИС-2重型坦克,在异国的土地挡住了美军装甲力量的攻击。挟抗美援朝的余威,中国陆军自50年代中期开始谋划迈向装甲机械化的进程,继已经具备了简单维修T-34/85和ИС-2"斯大林"等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的基础上,T-54A坦克的引进和仿制生产让中国首次获得了生产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的能力。和日本不同,由于新生的中国几乎找不到拥有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经验的技术人员,因此拜苏联为"老师",让"老师"手把手的传授自己制造坦克的能力成为中国唯一的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50年代中后期,包头重型机械厂(也称作617厂)的建成和投产意味着中国终于具备了自己的坦克制造能力。1956年9月,第一台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1958年底,首批仿制的T-54A(59式)中型坦克的下线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已经终结。1959年,小批量5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式,它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装甲部队拥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好景不长,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了中苏联盟的破裂,而师生分道扬镳的结果导致中国的主要国防工业几乎全部陷于瘫痪状态。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不屈的民族咬紧牙关,凭借自己的智慧继续艰难地摸索着强兵之路。由于苏联人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坦克专家,并撕毁了供应厚装甲板和镍铬材料的合同,59坦克的大批量生产也由于缺乏原需苏方提供的钢材而中断。这就迫使中国人下决心自己研制厚装甲板,传统的装甲钢生产需要大量的镍铬等金属材料,但当时中国基本上不生产镍铬材料,而1辆坦克要耗用近1吨镍,硕大的难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如果进口镍,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当时的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况且,镍在国际上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其使用和出口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可路在哪呢?迷茫之际,地质人员在包头地区发现了稀土元素矿产资源,生产坦克的617厂的科技人员根据以往见到的国外报道的稀土钢资料,建议用稀土代替镍铬,研制稀土装甲板和不用镍铬的炮塔钢,先做三五台份进行实验。这项建议得到了装甲兵和五机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知道后说,先做30台份送到福建前线进行抗弹试验。装甲兵也表示准备购买样车进行试验,这使科技人员受到很大鼓舞。后来,五机部52所和鞍钢分别展开了稀土炮钢和稀土厚装甲板的研制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无镍铬炮塔钢(601型铸造装甲钢)和稀土厚装甲板(603型轧制装甲钢板)。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质量,1966年起,五机部和冶金部共同组织进行新一代铸造装甲钢的研制。他们采用低钼加铜的技术方案,经过5年努力,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623装甲钢用于取代601装甲钢。与601钢相比,623钢中钼的含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低温韧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定型了601A、622型铸造钢和610、611中、厚型轧制装甲钢,初步形成了中国厚壁坦克装甲钢系列。另外,中国还开发研制了用于轻型装甲车辆的615和616薄型轧制装甲钢。由于其详细内容不属本文范畴,在此不在加笔。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人要感谢赫鲁晓夫,如果不是被逼急了,我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去钻,这下可好,许多可能本不该由我们过早发明的东西硬是给提前逼出来了。
1963年,装甲兵提出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中型坦克的要求。经组织论证后,在1964年,由五机部60所、617厂负责,展开了中国新型第一代中型坦克(以下简称新一代)的自行研制工作。后因“文革”的干扰,进展速度缓慢,直到1968年才完成了总体论证以及车体和部分零部件的设计试验工作。1969年,新一代坦克被列为反坦克武器重点研制项目,由617厂等2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会战组,再次进行总体论证,并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一些当时的新技术,使得新型一代坦克在火力、火控、夜视、观瞄以及机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1970年,新一代坦克的样车问世,在经过局部修改设计后于197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该坦克采用新型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以脱壳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等新型弹种,增强了坦克攻击能力。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研制配备了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机,极大地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为了提高机动性能,616厂和70研究所在59式坦克12150L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设计。在研制中,创造性地应用了深“ω”型燃烧室,在总体结构方面,加大了喷油泵柱塞直径;上、下曲轴箱改为带水腔冷却结构,并加强了传动系的轴类和齿轮零件的强度;攻克了液力耦合器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由520马力提升到了580马力。该发动机于1974年定型,命名为12150L-7型柴油机。为了提高夜战能力,还为坦克装备了炮长红外瞄准镜、车长红外夜视仪等新型观瞄仪器。作为自己独立研制的第一代坦克,69式坦克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坦克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客观地讲,在性能上早期的69式坦克只相当于苏军T-55坦克的水平,整体性能略低于T-62坦克。由于和59式坦克相比,性能没有质的提高,只有一个团的69式坦克小批量装备部队(于80年代全部退役),然后,工业部门将其列入外贸坦克清单,并相继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数种改型坦克用于出口。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研制一种在性能上与59式坦克高不了哪去的坦克居然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呢?笔者以为,当年苏联人只是交给了我们如何去制造(确切地讲是仿造)坦克,至于这种坦克为什么要这么造?“老师”还没来得急完全教会学生就和学生翻脸了。加之“老师”授业时暗地里留了一手(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坦克的制造技术并具有独自开发坦克的能力,就得需要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检验摸索和充实自己,而这一过程可能是坎坷和漫长的。另外,“文革”的干扰因素也是导致69坦克进程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可谓是“内忧外患”。
69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通过该坦克的实践终于掌握了独立开发坦克的能力。同时,以69式坦克为基础展开的第二代坦克的研发指明了走具有中国特色装甲技术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有一点很有意思,尽管69式坦克没有得到中国陆军的青睐,但是80年代中期,69坦克的外贸型却大放异彩,据国外统计,仅销往中东的69-II系列坦克就达到了2,600辆之多......
......拿61式和59式坦克相比,其技性能反差就如同现在拿日本的74式坦克与俄式T-90坦克相比一样。周所周知,59式就是中国产的T-54A,而T-54/55坦克是苏军战后装备的第一代主力坦克,作为20世纪50年代最杰出的坦克,T-54/54先后销往近50个国家和地区,总产量达50,000余辆,直到1981年,前苏联的鄂木斯克坦克厂(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仍在生产T-55坦克,而当时其后续者T-62坦克早已停产。作为苏式坦克的经典之作,到现在仍有许多国家在对T-54/55坦克系列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其变型家族已经非常庞大,并仍在扩展。而与其同代的坦克基本上现在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了。即便是保守估计,世界范围内的T-54/55坦克到2010年以前仍不会完全退出现役,其最新改型可能将服役期限延长至2020年左右,届时将和AK-47一道共创武器发展史上的传奇。而作为T-54/55的分支,中国59式坦克系列将会为这笔传奇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严格的讲,61式坦克其实可以说是M47坦克的缩小版或简化版,对照两者的性能对比表,无论在火力、防护力还是机动性上,61式坦克均无法与59式坦克相抗衡。到1975年9月74式坦克装备部队之前的十几年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中国装甲力量的优势对于日军而言是无可比拟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地反差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两国装甲兵组建的起点和定位所决定的。在组建自己的装甲力量时,中国人的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苏军模式的装甲作战理论的灌输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一开始从装备的选择到对有针对性目标的作战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注入给学生的,而“老师”的经验均是取自当年和西方最强大的装甲力量作战时的切身体会。中国地域的辽阔性又决定了其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在这一点上,“老师”开始的时候就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恒心和毅力。当“老师”摔开手的时候,失去依托的学生在迈开独立的步伐时虽然有些踉跄,但是在其蹒跚的步伐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对手,他们所看到的是世界上第三大装甲力量的崛起。
曾经在中国大陆上驰骋、撒野的日军装甲兵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20年后,中国的装甲力量会发展到令其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步。当获准重整军备后,其强烈的自尊心促使其竭尽全力、不惜代价的发展国产化装备。在61式坦克开始研制之时,日本完全可以选择美制的M48坦克,但是日本人仍旧选择了走自行研发的道路。纵观日本自卫队三军装备的发展不难看出,只要自己具备研发的可能性,日本人就一定会选择走装备国产化的路子,除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解决不了技术难题,否则日本人是不会放弃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走的路子基本上是大致相同的。
61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最大意义,是揭开了日本坦克发展国产化的序幕。尽管,研制之初,日本人还是比较重视坦克的技术指标的,但其精力很快被狂热的国产化思绪摆弄得迷失了方向,等冷静的凉风使高烧的脑袋降温之后,日本人才清醒地意识到61式坦克与世界级坦克拉开了技术差距。其实,比较中、日两国发展坦克出发点就再明白不过了,如前所述,中国一开始就以苏军的装甲作战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后,再展开适合于自己的主战装备的研发之路。其装甲目标的锁定对象开始是美军最先进的M48和M60,后来被逼无奈不得不将“老师”最先进的T-62也锁定了进去(69式坦克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之一)。所以,中国装甲技术平台的选择,一开始就是相当高的。反观日本的61式坦克,一方面,战败后的自卑感加之岛国狭隘的防御观念束缚了其装甲力量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在自卑感变生出的自我感驱使下,完全国产化的迫切性凌驾于战技指标之上,这样一来,两国战后第一代坦克的发展从一开始日本就已经棋输一着。
可能日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61式坦克入役不久,日本展开了本国第二代坦克——74式坦克的研制......
......20世纪60年代,正是战后第二代坦克发展的顶峰时期,许多国家的第二代坦克相继问世,并将以往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优点集于一身,推动了坦克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69坦克的研发基本告一段落之后,1967年4月,中国开始对新型第二代坦克的战技指标进行论证,当时的科研人员也许并没有想到,在整个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中,前前后后居然让两代科技人员消耗了近三十年的春秋。纵观二代坦克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先期样车系列、定型车系列和外贸车系列三条线,这三条线又相互穿插、互为基础,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车辆体系。先期样车系列(以下称为前二代)由于整车性能和部件结构存在不少问题,最终均未能定型,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第三代坦克的前期预研样车。定型车系列由69式坦克改进而成,于80年代末装备部队。外贸车系列则由定型车改进而成,有些还大量吸收了前二代样车和第三代坦克的技术,其中85IIAP坦克大量出口,后又改进成96式坦克装备中国军队。可以说中国第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坦克发展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曲折的,因此对中国今后装甲车辆的发展也最具有借鉴意义。
仔细分析中国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其中有许多挫折、无奈、经验及教训。如在前二代坦克的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考虑中国当时现有的工业基础和设计能力,过多的追求高新技术于一身。在前二代坦克系列中的第一台样车上(122中型坦克),就采用了许多当时的高新技术:120毫米火炮、液力传动装置、液压操纵装置和液气式悬挂装置等。从设计者的构思来看,该坦克是中国融合先进坦克设计技术摆脱苏联模式的一次尝试(没办法,当时来自老师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技术指标提得很高,反应出中国要在坦克车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愿望,但由于脱离了本国的实际工业基础和设计能力,导致许多部件过不了关,最后不得不终止研制,耽误了二代坦克发展近4年的时间。后来发现,即便是在其基础上降低了技术指标的样车仍就超出了当时中国具备的技术水平,当无情的结果再次宣告了失败之后,时间又消逝了约4年。由此可见,不考虑国情,一味追求过高的高新技术,不但不能加快,反而耽搁了坦克车辆的发展,恰得其反地拉大了中国装甲车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文革”中,由于整个装甲兵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初步形成的装甲作战理论和装备发展体系近乎土崩瓦解,导致刚刚步入正轨的中国坦克发展基本上陷入了停顿状态。这造成中国装甲兵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60年代初的5年左右逐渐拉到了70年代初的10年左右,尽管“文革”中,中国也曾经尝试过进行新型坦克(包括前二代)的研制工作,但受各种因素的阻扰,几次冲击均以失败告终。好不容易组建的设计队伍被肢解的破碎淋漓,当“文革”的浩劫结束之际,中国坦克的技术水平基本上仍踏步不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几乎整整20年。70年代末,和西方关系的缓和使闭塞了多年的中国人有机会去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当许多人已经将中国看做北约第17国预选国的时候,西方的装甲兵作战理念和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随之,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技术被引进到中国,无意间中国成为东西方坦克技术的交汇点,而交汇成果推动了中国坦克技术的进步。但是这些成果同样需要时间去消化和验证,后续二代坦克的开发就是在原有的坦克设计基础上结合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的又一次尝试,可这时,时间已经到了80年代初,也就是说当世界各坦克生产大国正致力于发展战后第三代坦克的时候,中国才重新拾起搁置多年的第二代坦克系列的研发工作......</P>
<P>......相比较而言,88式坦克炮塔内的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这是由于炮塔的尺寸和轮廓所决定的。但反过来说,88坦克炮塔的受弹面积要较74式坦克大一些。幸好,88式坦克在设计时,作为提高防护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以减小坦克轮廓来尽可能的降低被命中的概率,而是一旦被击中后,怎样较少被摧毁的概率。.......
......谈88式坦克的防护,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1987年,中国根据外贸的要求在二代坦克的另一分支——85-II坦克的基础上开发了“风暴”系列坦克,与80-II和88式坦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风暴”坦克一改中国传统的铸造炮塔结构,采用了焊接式复合装甲炮塔和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从理论上讲,该坦克要比2年以后才能服役的88式坦克高出一个技术等级,然而,2年以后装备中国装甲部队的第二代坦克却仍是88式坦克,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当时完全可以在“风暴”坦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即可达到列装要求。但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却没有发生。90年代以后,中国装甲部队中又出现了88式坦克的改型——88B和88A坦克,尽管这两种坦克改装了新型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和最先进的105毫米坦克炮弹,但是假如最初在选择二代坦克时,被选中的是“风暴”的改型的话,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安装有焊接式复合炮塔(实现了炮塔尾舱的弹药隔舱化)并配有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再加上稳像式火控的88式坦克于89年装备中国的装甲部队。几年以后,换装了120毫米坦克炮(身管与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相同),并采用了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的88A坦克投入现役,不久(应该是在97年左右),换装了1,000马力发动机、强化型炮塔(还加装了反应装甲)和猎歼式火控系统的88B也投入现役。这并不是什么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做到的。如果按照上述假设来发展的话,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不会被消磨和牵扯太多,我们的路也不会兜那么大的圈子。实践证明,一些曾经正确但不被重视的路又在被迫和无奈中被认可,只不过在回到这条路上时,时间的风蚀已经让这条路失去了最初的模样......
</P><P>最新消息,挥戈的《军事力量》已经送印厂了,我求得一份校对过的打印稿(珍品啊)。这期的内容少做了一些调整:

1、《中日坦克工业50年的发展与反思(上)》、《东方斐迪南——浅析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技术特点和运用》、《随风而逝——洛克希德的F-104“星”式战机》、《台湾空军作战能力解析》、《如何了结战斗机的机动性能》、《燃烧的天空——东线德军的Fw190(1)》、《打开尘封的记忆》(哈哈,这篇文章爽死了)、《1880-1914年间的德国海军》。
王辉:中日两国坦克工业50年的发展对比与反思(上)---节选版
50年前,中日两国几乎是同时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相续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代主力坦克。重新翻阅这段历史,在对多种相关的资料加以汇总后,可以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两个不同地域国家间,在同一领域的技术发展中是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去开发展具有自己特色坦克工业的。

中日两国第一代坦克发展的比较
T-54A的引进和59式坦克的生产
在朝鲜战场上,只有使用过几天日式和美式坦克"经验"(其实说是经验都非常勉强)的新中国装甲兵在接装组建仅3个月后,凭借手中装备的当时较为先进的T-34/85中型坦克和ИС-2重型坦克,在异国的土地挡住了美军装甲力量的攻击。挟抗美援朝的余威,中国陆军自50年代中期开始谋划迈向装甲机械化的进程,继已经具备了简单维修T-34/85和ИС-2"斯大林"等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的基础上,T-54A坦克的引进和仿制生产让中国首次获得了生产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的能力。和日本不同,由于新生的中国几乎找不到拥有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经验的技术人员,因此拜苏联为"老师",让"老师"手把手的传授自己制造坦克的能力成为中国唯一的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50年代中后期,包头重型机械厂(也称作617厂)的建成和投产意味着中国终于具备了自己的坦克制造能力。1956年9月,第一台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1958年底,首批仿制的T-54A(59式)中型坦克的下线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已经终结。1959年,小批量5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式,它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装甲部队拥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好景不长,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了中苏联盟的破裂,而师生分道扬镳的结果导致中国的主要国防工业几乎全部陷于瘫痪状态。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不屈的民族咬紧牙关,凭借自己的智慧继续艰难地摸索着强兵之路。由于苏联人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坦克专家,并撕毁了供应厚装甲板和镍铬材料的合同,59坦克的大批量生产也由于缺乏原需苏方提供的钢材而中断。这就迫使中国人下决心自己研制厚装甲板,传统的装甲钢生产需要大量的镍铬等金属材料,但当时中国基本上不生产镍铬材料,而1辆坦克要耗用近1吨镍,硕大的难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如果进口镍,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当时的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况且,镍在国际上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其使用和出口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可路在哪呢?迷茫之际,地质人员在包头地区发现了稀土元素矿产资源,生产坦克的617厂的科技人员根据以往见到的国外报道的稀土钢资料,建议用稀土代替镍铬,研制稀土装甲板和不用镍铬的炮塔钢,先做三五台份进行实验。这项建议得到了装甲兵和五机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知道后说,先做30台份送到福建前线进行抗弹试验。装甲兵也表示准备购买样车进行试验,这使科技人员受到很大鼓舞。后来,五机部52所和鞍钢分别展开了稀土炮钢和稀土厚装甲板的研制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无镍铬炮塔钢(601型铸造装甲钢)和稀土厚装甲板(603型轧制装甲钢板)。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质量,1966年起,五机部和冶金部共同组织进行新一代铸造装甲钢的研制。他们采用低钼加铜的技术方案,经过5年努力,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623装甲钢用于取代601装甲钢。与601钢相比,623钢中钼的含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低温韧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定型了601A、622型铸造钢和610、611中、厚型轧制装甲钢,初步形成了中国厚壁坦克装甲钢系列。另外,中国还开发研制了用于轻型装甲车辆的615和616薄型轧制装甲钢。由于其详细内容不属本文范畴,在此不在加笔。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人要感谢赫鲁晓夫,如果不是被逼急了,我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去钻,这下可好,许多可能本不该由我们过早发明的东西硬是给提前逼出来了。
1963年,装甲兵提出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中型坦克的要求。经组织论证后,在1964年,由五机部60所、617厂负责,展开了中国新型第一代中型坦克(以下简称新一代)的自行研制工作。后因“文革”的干扰,进展速度缓慢,直到1968年才完成了总体论证以及车体和部分零部件的设计试验工作。1969年,新一代坦克被列为反坦克武器重点研制项目,由617厂等2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会战组,再次进行总体论证,并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一些当时的新技术,使得新型一代坦克在火力、火控、夜视、观瞄以及机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1970年,新一代坦克的样车问世,在经过局部修改设计后于197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该坦克采用新型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以脱壳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等新型弹种,增强了坦克攻击能力。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研制配备了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机,极大地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为了提高机动性能,616厂和70研究所在59式坦克12150L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设计。在研制中,创造性地应用了深“ω”型燃烧室,在总体结构方面,加大了喷油泵柱塞直径;上、下曲轴箱改为带水腔冷却结构,并加强了传动系的轴类和齿轮零件的强度;攻克了液力耦合器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由520马力提升到了580马力。该发动机于1974年定型,命名为12150L-7型柴油机。为了提高夜战能力,还为坦克装备了炮长红外瞄准镜、车长红外夜视仪等新型观瞄仪器。作为自己独立研制的第一代坦克,69式坦克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坦克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客观地讲,在性能上早期的69式坦克只相当于苏军T-55坦克的水平,整体性能略低于T-62坦克。由于和59式坦克相比,性能没有质的提高,只有一个团的69式坦克小批量装备部队(于80年代全部退役),然后,工业部门将其列入外贸坦克清单,并相继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数种改型坦克用于出口。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研制一种在性能上与59式坦克高不了哪去的坦克居然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呢?笔者以为,当年苏联人只是交给了我们如何去制造(确切地讲是仿造)坦克,至于这种坦克为什么要这么造?“老师”还没来得急完全教会学生就和学生翻脸了。加之“老师”授业时暗地里留了一手(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坦克的制造技术并具有独自开发坦克的能力,就得需要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检验摸索和充实自己,而这一过程可能是坎坷和漫长的。另外,“文革”的干扰因素也是导致69坦克进程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可谓是“内忧外患”。
69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通过该坦克的实践终于掌握了独立开发坦克的能力。同时,以69式坦克为基础展开的第二代坦克的研发指明了走具有中国特色装甲技术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有一点很有意思,尽管69式坦克没有得到中国陆军的青睐,但是80年代中期,69坦克的外贸型却大放异彩,据国外统计,仅销往中东的69-II系列坦克就达到了2,600辆之多......
......拿61式和59式坦克相比,其技性能反差就如同现在拿日本的74式坦克与俄式T-90坦克相比一样。周所周知,59式就是中国产的T-54A,而T-54/55坦克是苏军战后装备的第一代主力坦克,作为20世纪50年代最杰出的坦克,T-54/54先后销往近50个国家和地区,总产量达50,000余辆,直到1981年,前苏联的鄂木斯克坦克厂(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仍在生产T-55坦克,而当时其后续者T-62坦克早已停产。作为苏式坦克的经典之作,到现在仍有许多国家在对T-54/55坦克系列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其变型家族已经非常庞大,并仍在扩展。而与其同代的坦克基本上现在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了。即便是保守估计,世界范围内的T-54/55坦克到2010年以前仍不会完全退出现役,其最新改型可能将服役期限延长至2020年左右,届时将和AK-47一道共创武器发展史上的传奇。而作为T-54/55的分支,中国59式坦克系列将会为这笔传奇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严格的讲,61式坦克其实可以说是M47坦克的缩小版或简化版,对照两者的性能对比表,无论在火力、防护力还是机动性上,61式坦克均无法与59式坦克相抗衡。到1975年9月74式坦克装备部队之前的十几年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中国装甲力量的优势对于日军而言是无可比拟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地反差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两国装甲兵组建的起点和定位所决定的。在组建自己的装甲力量时,中国人的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苏军模式的装甲作战理论的灌输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一开始从装备的选择到对有针对性目标的作战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注入给学生的,而“老师”的经验均是取自当年和西方最强大的装甲力量作战时的切身体会。中国地域的辽阔性又决定了其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在这一点上,“老师”开始的时候就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恒心和毅力。当“老师”摔开手的时候,失去依托的学生在迈开独立的步伐时虽然有些踉跄,但是在其蹒跚的步伐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对手,他们所看到的是世界上第三大装甲力量的崛起。
曾经在中国大陆上驰骋、撒野的日军装甲兵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20年后,中国的装甲力量会发展到令其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步。当获准重整军备后,其强烈的自尊心促使其竭尽全力、不惜代价的发展国产化装备。在61式坦克开始研制之时,日本完全可以选择美制的M48坦克,但是日本人仍旧选择了走自行研发的道路。纵观日本自卫队三军装备的发展不难看出,只要自己具备研发的可能性,日本人就一定会选择走装备国产化的路子,除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解决不了技术难题,否则日本人是不会放弃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走的路子基本上是大致相同的。
61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最大意义,是揭开了日本坦克发展国产化的序幕。尽管,研制之初,日本人还是比较重视坦克的技术指标的,但其精力很快被狂热的国产化思绪摆弄得迷失了方向,等冷静的凉风使高烧的脑袋降温之后,日本人才清醒地意识到61式坦克与世界级坦克拉开了技术差距。其实,比较中、日两国发展坦克出发点就再明白不过了,如前所述,中国一开始就以苏军的装甲作战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后,再展开适合于自己的主战装备的研发之路。其装甲目标的锁定对象开始是美军最先进的M48和M60,后来被逼无奈不得不将“老师”最先进的T-62也锁定了进去(69式坦克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之一)。所以,中国装甲技术平台的选择,一开始就是相当高的。反观日本的61式坦克,一方面,战败后的自卑感加之岛国狭隘的防御观念束缚了其装甲力量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在自卑感变生出的自我感驱使下,完全国产化的迫切性凌驾于战技指标之上,这样一来,两国战后第一代坦克的发展从一开始日本就已经棋输一着。
可能日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61式坦克入役不久,日本展开了本国第二代坦克——74式坦克的研制......
......20世纪60年代,正是战后第二代坦克发展的顶峰时期,许多国家的第二代坦克相继问世,并将以往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优点集于一身,推动了坦克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69坦克的研发基本告一段落之后,1967年4月,中国开始对新型第二代坦克的战技指标进行论证,当时的科研人员也许并没有想到,在整个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中,前前后后居然让两代科技人员消耗了近三十年的春秋。纵观二代坦克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先期样车系列、定型车系列和外贸车系列三条线,这三条线又相互穿插、互为基础,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车辆体系。先期样车系列(以下称为前二代)由于整车性能和部件结构存在不少问题,最终均未能定型,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第三代坦克的前期预研样车。定型车系列由69式坦克改进而成,于80年代末装备部队。外贸车系列则由定型车改进而成,有些还大量吸收了前二代样车和第三代坦克的技术,其中85IIAP坦克大量出口,后又改进成96式坦克装备中国军队。可以说中国第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坦克发展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曲折的,因此对中国今后装甲车辆的发展也最具有借鉴意义。
仔细分析中国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其中有许多挫折、无奈、经验及教训。如在前二代坦克的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考虑中国当时现有的工业基础和设计能力,过多的追求高新技术于一身。在前二代坦克系列中的第一台样车上(122中型坦克),就采用了许多当时的高新技术:120毫米火炮、液力传动装置、液压操纵装置和液气式悬挂装置等。从设计者的构思来看,该坦克是中国融合先进坦克设计技术摆脱苏联模式的一次尝试(没办法,当时来自老师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技术指标提得很高,反应出中国要在坦克车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愿望,但由于脱离了本国的实际工业基础和设计能力,导致许多部件过不了关,最后不得不终止研制,耽误了二代坦克发展近4年的时间。后来发现,即便是在其基础上降低了技术指标的样车仍就超出了当时中国具备的技术水平,当无情的结果再次宣告了失败之后,时间又消逝了约4年。由此可见,不考虑国情,一味追求过高的高新技术,不但不能加快,反而耽搁了坦克车辆的发展,恰得其反地拉大了中国装甲车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文革”中,由于整个装甲兵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初步形成的装甲作战理论和装备发展体系近乎土崩瓦解,导致刚刚步入正轨的中国坦克发展基本上陷入了停顿状态。这造成中国装甲兵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60年代初的5年左右逐渐拉到了70年代初的10年左右,尽管“文革”中,中国也曾经尝试过进行新型坦克(包括前二代)的研制工作,但受各种因素的阻扰,几次冲击均以失败告终。好不容易组建的设计队伍被肢解的破碎淋漓,当“文革”的浩劫结束之际,中国坦克的技术水平基本上仍踏步不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几乎整整20年。70年代末,和西方关系的缓和使闭塞了多年的中国人有机会去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当许多人已经将中国看做北约第17国预选国的时候,西方的装甲兵作战理念和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随之,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技术被引进到中国,无意间中国成为东西方坦克技术的交汇点,而交汇成果推动了中国坦克技术的进步。但是这些成果同样需要时间去消化和验证,后续二代坦克的开发就是在原有的坦克设计基础上结合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的又一次尝试,可这时,时间已经到了80年代初,也就是说当世界各坦克生产大国正致力于发展战后第三代坦克的时候,中国才重新拾起搁置多年的第二代坦克系列的研发工作......</P>
<P>......相比较而言,88式坦克炮塔内的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这是由于炮塔的尺寸和轮廓所决定的。但反过来说,88坦克炮塔的受弹面积要较74式坦克大一些。幸好,88式坦克在设计时,作为提高防护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以减小坦克轮廓来尽可能的降低被命中的概率,而是一旦被击中后,怎样较少被摧毁的概率。.......
......谈88式坦克的防护,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1987年,中国根据外贸的要求在二代坦克的另一分支——85-II坦克的基础上开发了“风暴”系列坦克,与80-II和88式坦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风暴”坦克一改中国传统的铸造炮塔结构,采用了焊接式复合装甲炮塔和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从理论上讲,该坦克要比2年以后才能服役的88式坦克高出一个技术等级,然而,2年以后装备中国装甲部队的第二代坦克却仍是88式坦克,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当时完全可以在“风暴”坦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即可达到列装要求。但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却没有发生。90年代以后,中国装甲部队中又出现了88式坦克的改型——88B和88A坦克,尽管这两种坦克改装了新型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和最先进的105毫米坦克炮弹,但是假如最初在选择二代坦克时,被选中的是“风暴”的改型的话,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安装有焊接式复合炮塔(实现了炮塔尾舱的弹药隔舱化)并配有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再加上稳像式火控的88式坦克于89年装备中国的装甲部队。几年以后,换装了120毫米坦克炮(身管与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相同),并采用了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的88A坦克投入现役,不久(应该是在97年左右),换装了1,000马力发动机、强化型炮塔(还加装了反应装甲)和猎歼式火控系统的88B也投入现役。这并不是什么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做到的。如果按照上述假设来发展的话,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不会被消磨和牵扯太多,我们的路也不会兜那么大的圈子。实践证明,一些曾经正确但不被重视的路又在被迫和无奈中被认可,只不过在回到这条路上时,时间的风蚀已经让这条路失去了最初的模样......
</P>
<P>别登了,有个目录就行了,大家都买,支持辉戈</P>
<P>janewwl兄,打开尘封的记忆是?</P>
我说人家还没出你就泻 是不是不地道啊![em01]
<P>呵呵~~~~</P><P>也不能这样说啊~~~~</P><P>在厦门~~~</P><P>这样的书一本也买不到!!!!!</P><P>midog_wlw@sohu.com</P><P>可以的话发给我吧~~</P><P>即使这样~~</P><P>没人会拒绝实体书的!!!!!!</P>
好,文章很好,期待买到新书
盗版就是这样炼成的~!
<P>呵呵,我不转也能从其他地方看到此文.</P><P>原出处似乎在SB.</P><P>军事力量,我还是很期待的,等书出来希望坛里的同好人手1本!</P><P>另外, 回shh, 我也不清楚.</P>
<P>打开尘封的记忆,是与Y国作战的经历。作者是刀口。</P>
看了本文,坚定了我买此书的决心。可是哪里买啊?
强人8少啊
<P>哈哈,过两天偶就去拿书了。</P>
王辉很聪明,利用青少年的仇日情绪XXXXXXXXXXXXXX
<P>王辉应该来个中日汽车工业五十年对比。汽车可以让你爽,或者卖了钱买面包还是爽</P><P> 坦克这东西。。。嘿嘿嘿</P><P> 中日坦克对撞怕是你我这辈人看不到的,又何必比来比去呢!</P><P> 不如比比制造坦克相关的电子工业,冶金工业,自动化,光学,内燃机等等</P>
<B>以下是引用<I>吃饱了</I>在2004-6-9 1:30:00的发言:</B>
王辉很聪明,利用青少年的仇日情绪XXXXXXXXXXXXXX

<P>
<P>上面的站者说话不腰疼啊,军事类的书籍是完全靠发行来养活自己的,要是写你说的那样类型的文章做内刊好了,拿出来卖连印刷厂的开机数都不够,军事类的当然是普及未先,然后才是照顾发烧友,其次显示作者水平,不要弄颠倒了。</P>
<P>做这个东西不要老是为自己想,这是要市场接受的,不是你一个人买王辉就有钱不饿肚子了,明白?</P>
55555555555555 一定要买!!!!!!!!!!!!!!!!
是啊,大家最好都来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