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坦克工业50年发展对比与反思》的一些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1:30
刚买了《军事力量》第一辑,看了第一篇文章。有些地方和大家探讨一下。值得探讨的地方用蓝色标出。。。。。。。


《中日坦克工业50年发展对比与反思》

转自:军事力量 作者:挥戈


50年前,中日两国几乎是同时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相续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代主力坦克。重新翻阅这段历史,在对多种相关的资料加以汇总后,可以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两个不同地域(中日应该算是同一个地域吧?都算是东亚。这里用不同阵营是不是更好一些?)国家间,在同一领域的技术发展中是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去开发展具有自己特色坦克工业的。

中日两国第一代坦克发展的比较

T-54A的引进和59式坦克的生产

在朝鲜战场上,只有使用过几天日式和美式坦克经验(其实说是经验都非常勉强)的新中国装甲兵在接装组建仅3个月后,凭借手中装备的当时较为先进的T-34/85中型坦克和ИС-2重型坦克,在异国的土地挡住了美军装甲力量的攻击(由于朝鲜地区多山,因此联合国军和志愿军的装甲部队的战斗相对来说还是较少,并且由于朝鲜人民军的装甲部队也参加了战斗。。。。而且坦克之间的正面交锋应该更少。。。。主要还是靠人。。。。。)。挟抗美援朝的余威,中国陆军自50年代中期开始谋划迈向装甲机械化的进程,继已经具备了简单维修T-34/85和ИС-2斯大林等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的基础上,T-54A坦克的引进和仿制生产让中国首次获得了生产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的能力。和日本不同,由于新生的中国几乎找不到拥有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经验的技术人员,因此拜苏联为老师,让老师手把手的传授自己制造坦克的能力成为中国唯一的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50年代中后期,包头重型机械厂(也称作617厂)的建成和投产意味着中国终于具备了自己的坦克制造能力。1956年9月,第一台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1958年底,首批仿制的T-54A(59式)中型坦克的下线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已经终结。1959年,小批量5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式,它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装甲部队拥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好景不长,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了中苏联盟的破裂,而师生分道扬镳的结果导致中国的主要国防工业几乎全部陷于瘫痪状态。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不屈的民族咬紧牙关,凭借自己的智慧继续艰难地摸索着强兵之路。由于苏联人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坦克专家,并撕毁了供应厚装甲板和镍铬材料的合同,59坦克的大批量生产也由于缺乏原需苏方提供的钢材而中断。这就迫使中国人下决心自己研制厚装甲板,传统的装甲钢生产需要大量的镍铬等金属材料,但当时中国基本上不生产镍铬材料,而1辆坦克要耗用近1吨镍,硕大的难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如果进口镍,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当时的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况且,镍在国际上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其使用和出口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可路在哪呢?迷茫之际,地质人员在包头地区发现了稀土元素矿产资源,生产坦克的617厂的科技人员根据以往见到的国外报道的稀土钢资料,建议用稀土代替镍铬,研制稀土装甲板和不用镍铬的炮塔钢,先做三五台份进行实验。这项建议得到了装甲兵和五机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知道后说,先做30台份送到福建前线进行抗弹试验。装甲兵也表示准备购买样车进行试验,这使科技人员受到很大鼓舞。后来,五机部52所和鞍钢分别展开了稀土炮钢和稀土厚装甲板的研制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无镍铬炮塔钢(601型铸造装甲钢)和稀土厚装甲板(603型轧制装甲钢板)。

经靶板穿甲试验,两种装甲钢均达到了镍铬装甲钢的质量水平,中国的第一代装甲钢自此诞生。在此基础上,59式坦克的制造全部实现了国产化,1963年该坦克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质量,1966年起,五机部和冶金部共同组织进行新一代铸造装甲钢的研制。他们采用低钼加铜的技术方案,经过5年努力,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623装甲钢用于取代601装甲钢。与601钢相比,623钢中钼的含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低温韧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定型了601A、622型铸造钢和610、611中、厚型轧制装甲钢,初步形成了中国厚壁坦克装甲钢系列。另外,中国还开发研制了用于轻型装甲车辆的615和616薄型轧制装甲钢。由于其详细内容不属本文范畴,在此不在加笔。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人要感谢赫鲁晓夫,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调侃的说,中国人应该感谢我们的毛主席,呵呵!),我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去钻,这下可好,许多可能本不该由我们过早发明的东西硬是给提前逼出来了(有点儿大国沙文主义的味道了。。。。。)

1963年,装甲兵提出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中型坦克的要求。经组织论证后,在1964年,由五机部60所、617厂负责,展开了中国新型第一代中型坦克(以下简称新一代)的自行研制工作。后因文革的干扰,进展速度缓慢,直到1968年才完成了总体论证以及车体和部分零部件的设计试验工作。1969年,新一代坦克被列为反坦克武器重点研制项目,由617厂等2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会战组,再次进行总体论证,并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一些当时的新技术,使得新型一代坦克在火力、火控、夜视、观瞄以及机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1970年,新一代坦克的样车问世,在经过局部修改设计后于197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该坦克采用新型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以脱壳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等新型弹种,增强了坦克攻击能力。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研制配备了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机,极大地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为了提高机动性能,616厂和70研究所在59式坦克12150L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设计。在研制中,创造性地应用了深ω型燃烧室,在总体结构方面,加大了喷油泵柱塞直径;上、下曲轴箱改为带水腔冷却结构,并加强了传动系的轴类和齿轮零件的强度;攻克了液力耦合器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由520马力提升到了580马力。该发动机于1974年定型,命名为12150L-7型柴油机。为了提高夜战能力,还为坦克装备了炮长红外瞄准镜、车长红外夜视仪等新型观瞄仪器。作为自己独立研制的第一代坦克,69式坦克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坦克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客观地讲,在性能上早期的69式坦克只相当于苏军T-55坦克的水平,整体性能略低于T-62坦克。由于和59式坦克相比,性能没有质的提高,只有一个团的69式坦克小批量装备部队(于80年代全部退役),然后,工业部门将其列入外贸坦克清单,并相继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数种改型坦克用于出口。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研制一种在性能上与59式坦克高不了哪去的坦克居然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呢?笔者以为,当年苏联人只是交给了我们如何去制造(确切地讲是仿造)坦克,至于这种坦克为什么要这么造?老师还没来得急完全教会学生就和学生翻脸了。加之老师授业时暗地里留了一手(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坦克的制造技术并具有独自开发坦克的能力,就得需要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检验摸索和充实自己,而这一过程可能是坎坷和漫长的。另外,文革的干扰因素也是导致69坦克进程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可谓是内忧外患。9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通过该坦克的实践终于掌握了独立开发坦克的能力(要说独立开发有点大了,应该是升级版或者是加强版,升级后就发现已经过时了。。。。也正是这个原因陆军没有换装。。。。。)。同时,以69式坦克为基础展开的第二代坦克的研发指明了走具有中国特色装甲技术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有一点很有意思,尽管69式坦克没有得到中国陆军的青睐,但是80年代中期,69坦克的外贸型却大放异彩,据国外统计,仅销往中东的69-II系列坦克就达到了2,600辆之多(应该说国货之所以能卖出去主要还是便宜。。。。。或者说性价比高。。。。。)

(根据国家的一贯做法,保密,因此评论不多。。。还是比较欣赏作者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比官方的资料强多了。。。。)

重整军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8日,美军陆续进驻日本,开始了对日军的单独占领。为了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美对日本推行了非军事化政策。遣散了740万日军,销毁了大量武器弹药。取缔了大本营、军令部、参谋本部、海军省、陆军省等军事中枢机构,废除了兵役法、国防保安法、国防总动员法等军事法律以及战时经济控制法令。取缔秘密警察,解散了在乡军人会等军国主义团体,逮捕战犯,清除军国主义分子,禁止一切军工生产,力求使日本成为手无寸铁的国家。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苏对立逐渐表面化,世界进入东西方冷战时代。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企图独霸中国、并通过控制中国达到称霸亚洲的美梦。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作用突出起来,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开始发生变化,由非军事化政策变为使日本成为美国远东兵工厂的政策(用兵工厂不太合适,毕竟银子是要美国自己人赚的,叫远东的军事基地或者登陆场比较合适,到现在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让日本尽量不自行研发的武器,能用美国的就用美国的),并准备重新武装日本。1950年1月1日,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了一份告日本国民书,声称《日本国宪法》不意味着自卫权的放弃。暗示将允许日本重新武装。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先后于26、30日下令美军出兵干涉,从此大批驻日美军调往朝鲜战场,当时驻日美军已不足一个师,为填补空缺,使日本成为美军的兵站基地,维持日本的国内治安,美国决定加强日本的治安体系。7月8日麦克阿瑟向日本首相吉田茂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日本警察力量的信件》,指令日本在50天内,建立一支7.5万人的警察部队,增加8,000名海上保安厅人员,从而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 951年9月8日,日美两国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而建立了日美安全保障体系。8月1日,保安厅正式成立,日本首相吉田茂兼任保安厅长官。1954年3月8日,《日美相互防御援助协定》签订。日本政府允许对发展和保持本国及自由世界的防卫力量做出贡献。据此,1954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简称防卫二法)7月1日,保安厅改为防卫厅,保安队和警察队改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防卫二法彻底改变了保安部队及警察后备力量的性质,明确规定自卫队的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和平、独立与安全,使其不受直接或间接侵略。对防卫(军事行动)也作了新规定。自此,变相重整军备的日军加紧了国产化武器系统的研发和装备。

61式坦克的研发

1954年,日本刚组建自卫队时,美国提供了一大批曾在二战中使用过的旧式坦克装甲车辆,包括470辆M24霞飞轻型坦克和360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由于这些坦克技术性能落后,部件补给困难、.作不便,因此陆上自卫队发出了开发国产坦克以更换这些坦克的迫切呼声。当年年底,防卫厅技术本部开始了本国战后第一代新型坦克的设计工作。次年,日本防卫厅根据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计划的需要,正式决定研制国产坦克。当时,防卫厅对战后首次发展坦克的困难和有利条件进行了充分地评估。例如,尽管日本战后没有独立的坦克工业,同时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通过维修和拆修美军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术,加之战前本国曾有研制、制造坦克的基础以及拥有一批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日本防卫厅对发展国产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是呀,个人认为这才是后来日本的坦克发展逐步超过中国的原因,敌人的技术实力还是很强的。。。。)。防卫厅对战后国产坦克的性能要求是必须能够适应日本本土作战,必须要能够与苏制的T-54/55坦克相匹敌。研制的国产坦克称之为STA(意为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样车),因STA的研制时间紧迫,故部件的研制与样车的研制是同时进行的。技术研究本部根据STA的设计方案,按实际尺寸于1955年10月先制成了木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从1955年12月开始到1960年1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其中,1956年完成了STA1型样车,1957年完成了STA2型样车。这两种车均采用了铸造炮塔、扭杆式悬挂、液力变矩器和新型转向装置等,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以试验数据为基础,1960年1月,厂方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制,试制出了STA3和STA4两辆样车,试验以后,于1960年4月7日交付防卫厅进行各种试验和改进,两次试制共制造出STA1、STA2、STA3、STA4等4辆样车并进行了技术与使用试验。在正式定型前,又对第二次整车试制的STA3和STA4两辆样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终于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为61式坦克。该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装备,最初优先装备一部分陆上自卫队直属部队以及北海道部队。到1975年2月,13年间总共生产了560辆(一说是559辆)。伴随日本第二代坦克74式的不断入役,自1984年12月开始,61式坦克开始逐渐退出现役。该坦克的研制总经费按照1962年货币值计算约为5亿日元,每辆坦克的价格约为7,000万日元。


61式坦克和59式坦克的技术特点比较

拿61式和59式坦克相比,其技性能反差就如同现在拿日本的74式坦克与俄式T-90坦克相比一样。周所周知,59式就是中国产的T-54A,而T-54/55坦克是苏军战后装备的第一代主力坦克,作为20世纪50年代最杰出的坦克,T-54/54先后销往近50个国家和地区,总产量达50,000余辆,直到1981年,前苏联的鄂木斯克坦克厂(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仍在生产T-55坦克,而当时其后续者T-62坦克早已停产。作为苏式坦克的经典之作,到现在仍有许多国家在对T-54/55坦克系列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其变型家族已经非常庞大,并仍在扩展。而与其同代的坦克基本上现在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了。

即便是保守估计,世界范围内的T-54/55坦克到2010年以前仍不会完全退出现役,其最新改型可能将服役期限延长至2020年左右,届时将和AK-47一道共创武器发展史上的传奇。而作为T-54/55的分支,中国59式坦克系列将会为这笔传奇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个人觉得59式要是再续写什么传奇对于我们倒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严格的讲,61式坦克其实可以说是M47坦克的缩小版或简化版,对照两者的性能对比表,无论在火力、防护力还是机动性上,61式坦克均无法与59式坦克相抗衡(是呀,就像当时M-48也不是很能和T-54/55抗衡一样,那时候的苏军的确是太NB了)。到1975年9月74式坦克装备部队之前的十几年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中国装甲力量的优势对于日军而言是无可比拟的(这也是没得说,就是隔着海过不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地反差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两国装甲兵组建的起点和定位所决定的。在组建自己的装甲力量时,中国人的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苏军模式的装甲作战理论的灌输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不用灌输,事实就是如此,苏军的坦克洪流大败德军和关东军,事实胜于雄辩,另外我们那时候除了用苏联的还能用谁的呢?)。所以,一开始从装备的选择到对有针对性目标的作战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注入给学生的,而老师的经验均是取自当年和西方最强大的装甲力量作战时的切身体会。中国地域的辽阔性又决定了其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在这一点上,老师开始的时候就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恒心和毅力。当老师摔开手的时候,失去依托的学生在迈开独立的步伐时虽然有些踉跄,但是在其蹒跚的步伐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对手,他们所看到的是世界上第三大装甲力量的崛起。曾经在中国大陆上驰骋、撒野的日军装甲兵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20年后,中国的装甲力量会发展到令其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步(这一点看出来社会主义就是比资本主义好!可以大力发展某一种东西。。。)。当获准重整军备后,其强烈的自尊心促使其竭尽全力、不惜代价的发展国产化装备。在61式坦克开始研制之时,日本完全可以选择美制的M48坦克,但是日本人仍旧选择了走自行研发的道路。纵观日本自卫队三军装备的发展不难看出,只要自己具备研发的可能性,日本人就一定会选择走装备国产化的路子,除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解决不了技术难题,否则日本人是不会放弃的(还有一点是更重要的,政治因素。。。)。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走的路子基本上是大致相同的。61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最大意义,是揭开了日本坦克发展国产化的序幕。尽管,研制之初,日本人还是比较重视坦克的技术指标的,但其精力很快被狂热的国产化思绪摆弄得迷失了方向,等冷静的凉风使高烧的脑袋降温之后,日本人才清醒地意识到61式坦克与世界级坦克拉开了技术差距(个人认为倒不仅仅是日本人头脑发热,日本和我们不一样,他有美军撑着,实在不行了还有美军的武器装备,而且美国一开始也不会让日本发展出来比美国强的武器装备来,日本人想完全国产化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他们不像我们一切是零。早期的日军坦克还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其实,比较中、日两国发展坦克出发点就再明白不过了,如前所述,中国一开始就以苏军的装甲作战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后,再展开适合于自己的主战装备的研发之路。

其装甲目标的锁定对象开始是美军最先进的M48和M60,后来被逼无奈不得不将老师最先进的T-62也锁定了进去(69式坦克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之一)。所以,中国装甲技术平台的选择,一开始就是相当高的。反观日本的61式坦克,一方面,战败后的自卑感加之岛国狭隘的防御观念束缚了其装甲力量的发展步伐(不知道为什么说日本人战败了会有自卑感,很多的小日本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失败的。。。我记得当时的一张经典的照片是日本小孩在露天瓦砾堆里面上课。。。。);另一方面,在自卑感变生出的自我感驱使下,完全国产化的迫切性凌驾于战技指标之上,这样一来,两国战后第一代坦克的发展从一开始日本就已经棋输一着(我到不这么认为,日本的坦克发展类似德国的豹I到MBT-70到豹II,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建造实验车,掌握自己的设计能力,应该说小日本还是很狡猾的。。。。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今天的90式,而中国到现在的99式怎么看怎么像T-72。。。。。。倒不是说我们不行。。。。。但是不要轻视战后的日本和德国。。。。)























刚买了《军事力量》第一辑,看了第一篇文章。有些地方和大家探讨一下。值得探讨的地方用蓝色标出。。。。。。。


《中日坦克工业50年发展对比与反思》

转自:军事力量 作者:挥戈


50年前,中日两国几乎是同时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相续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代主力坦克。重新翻阅这段历史,在对多种相关的资料加以汇总后,可以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两个不同地域(中日应该算是同一个地域吧?都算是东亚。这里用不同阵营是不是更好一些?)国家间,在同一领域的技术发展中是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去开发展具有自己特色坦克工业的。

中日两国第一代坦克发展的比较

T-54A的引进和59式坦克的生产

在朝鲜战场上,只有使用过几天日式和美式坦克经验(其实说是经验都非常勉强)的新中国装甲兵在接装组建仅3个月后,凭借手中装备的当时较为先进的T-34/85中型坦克和ИС-2重型坦克,在异国的土地挡住了美军装甲力量的攻击(由于朝鲜地区多山,因此联合国军和志愿军的装甲部队的战斗相对来说还是较少,并且由于朝鲜人民军的装甲部队也参加了战斗。。。。而且坦克之间的正面交锋应该更少。。。。主要还是靠人。。。。。)。挟抗美援朝的余威,中国陆军自50年代中期开始谋划迈向装甲机械化的进程,继已经具备了简单维修T-34/85和ИС-2斯大林等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的基础上,T-54A坦克的引进和仿制生产让中国首次获得了生产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的能力。和日本不同,由于新生的中国几乎找不到拥有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经验的技术人员,因此拜苏联为老师,让老师手把手的传授自己制造坦克的能力成为中国唯一的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50年代中后期,包头重型机械厂(也称作617厂)的建成和投产意味着中国终于具备了自己的坦克制造能力。1956年9月,第一台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1958年底,首批仿制的T-54A(59式)中型坦克的下线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已经终结。1959年,小批量5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式,它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装甲部队拥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好景不长,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了中苏联盟的破裂,而师生分道扬镳的结果导致中国的主要国防工业几乎全部陷于瘫痪状态。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不屈的民族咬紧牙关,凭借自己的智慧继续艰难地摸索着强兵之路。由于苏联人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坦克专家,并撕毁了供应厚装甲板和镍铬材料的合同,59坦克的大批量生产也由于缺乏原需苏方提供的钢材而中断。这就迫使中国人下决心自己研制厚装甲板,传统的装甲钢生产需要大量的镍铬等金属材料,但当时中国基本上不生产镍铬材料,而1辆坦克要耗用近1吨镍,硕大的难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如果进口镍,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当时的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况且,镍在国际上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其使用和出口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可路在哪呢?迷茫之际,地质人员在包头地区发现了稀土元素矿产资源,生产坦克的617厂的科技人员根据以往见到的国外报道的稀土钢资料,建议用稀土代替镍铬,研制稀土装甲板和不用镍铬的炮塔钢,先做三五台份进行实验。这项建议得到了装甲兵和五机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知道后说,先做30台份送到福建前线进行抗弹试验。装甲兵也表示准备购买样车进行试验,这使科技人员受到很大鼓舞。后来,五机部52所和鞍钢分别展开了稀土炮钢和稀土厚装甲板的研制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无镍铬炮塔钢(601型铸造装甲钢)和稀土厚装甲板(603型轧制装甲钢板)。

经靶板穿甲试验,两种装甲钢均达到了镍铬装甲钢的质量水平,中国的第一代装甲钢自此诞生。在此基础上,59式坦克的制造全部实现了国产化,1963年该坦克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质量,1966年起,五机部和冶金部共同组织进行新一代铸造装甲钢的研制。他们采用低钼加铜的技术方案,经过5年努力,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623装甲钢用于取代601装甲钢。与601钢相比,623钢中钼的含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低温韧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定型了601A、622型铸造钢和610、611中、厚型轧制装甲钢,初步形成了中国厚壁坦克装甲钢系列。另外,中国还开发研制了用于轻型装甲车辆的615和616薄型轧制装甲钢。由于其详细内容不属本文范畴,在此不在加笔。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人要感谢赫鲁晓夫,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调侃的说,中国人应该感谢我们的毛主席,呵呵!),我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去钻,这下可好,许多可能本不该由我们过早发明的东西硬是给提前逼出来了(有点儿大国沙文主义的味道了。。。。。)

1963年,装甲兵提出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中型坦克的要求。经组织论证后,在1964年,由五机部60所、617厂负责,展开了中国新型第一代中型坦克(以下简称新一代)的自行研制工作。后因文革的干扰,进展速度缓慢,直到1968年才完成了总体论证以及车体和部分零部件的设计试验工作。1969年,新一代坦克被列为反坦克武器重点研制项目,由617厂等2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会战组,再次进行总体论证,并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一些当时的新技术,使得新型一代坦克在火力、火控、夜视、观瞄以及机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1970年,新一代坦克的样车问世,在经过局部修改设计后于197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该坦克采用新型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以脱壳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等新型弹种,增强了坦克攻击能力。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研制配备了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机,极大地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为了提高机动性能,616厂和70研究所在59式坦克12150L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设计。在研制中,创造性地应用了深ω型燃烧室,在总体结构方面,加大了喷油泵柱塞直径;上、下曲轴箱改为带水腔冷却结构,并加强了传动系的轴类和齿轮零件的强度;攻克了液力耦合器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由520马力提升到了580马力。该发动机于1974年定型,命名为12150L-7型柴油机。为了提高夜战能力,还为坦克装备了炮长红外瞄准镜、车长红外夜视仪等新型观瞄仪器。作为自己独立研制的第一代坦克,69式坦克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坦克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客观地讲,在性能上早期的69式坦克只相当于苏军T-55坦克的水平,整体性能略低于T-62坦克。由于和59式坦克相比,性能没有质的提高,只有一个团的69式坦克小批量装备部队(于80年代全部退役),然后,工业部门将其列入外贸坦克清单,并相继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数种改型坦克用于出口。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研制一种在性能上与59式坦克高不了哪去的坦克居然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呢?笔者以为,当年苏联人只是交给了我们如何去制造(确切地讲是仿造)坦克,至于这种坦克为什么要这么造?老师还没来得急完全教会学生就和学生翻脸了。加之老师授业时暗地里留了一手(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坦克的制造技术并具有独自开发坦克的能力,就得需要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检验摸索和充实自己,而这一过程可能是坎坷和漫长的。另外,文革的干扰因素也是导致69坦克进程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可谓是内忧外患。9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通过该坦克的实践终于掌握了独立开发坦克的能力(要说独立开发有点大了,应该是升级版或者是加强版,升级后就发现已经过时了。。。。也正是这个原因陆军没有换装。。。。。)。同时,以69式坦克为基础展开的第二代坦克的研发指明了走具有中国特色装甲技术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有一点很有意思,尽管69式坦克没有得到中国陆军的青睐,但是80年代中期,69坦克的外贸型却大放异彩,据国外统计,仅销往中东的69-II系列坦克就达到了2,600辆之多(应该说国货之所以能卖出去主要还是便宜。。。。。或者说性价比高。。。。。)

(根据国家的一贯做法,保密,因此评论不多。。。还是比较欣赏作者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比官方的资料强多了。。。。)

重整军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8日,美军陆续进驻日本,开始了对日军的单独占领。为了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美对日本推行了非军事化政策。遣散了740万日军,销毁了大量武器弹药。取缔了大本营、军令部、参谋本部、海军省、陆军省等军事中枢机构,废除了兵役法、国防保安法、国防总动员法等军事法律以及战时经济控制法令。取缔秘密警察,解散了在乡军人会等军国主义团体,逮捕战犯,清除军国主义分子,禁止一切军工生产,力求使日本成为手无寸铁的国家。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苏对立逐渐表面化,世界进入东西方冷战时代。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企图独霸中国、并通过控制中国达到称霸亚洲的美梦。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作用突出起来,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开始发生变化,由非军事化政策变为使日本成为美国远东兵工厂的政策(用兵工厂不太合适,毕竟银子是要美国自己人赚的,叫远东的军事基地或者登陆场比较合适,到现在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让日本尽量不自行研发的武器,能用美国的就用美国的),并准备重新武装日本。1950年1月1日,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了一份告日本国民书,声称《日本国宪法》不意味着自卫权的放弃。暗示将允许日本重新武装。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先后于26、30日下令美军出兵干涉,从此大批驻日美军调往朝鲜战场,当时驻日美军已不足一个师,为填补空缺,使日本成为美军的兵站基地,维持日本的国内治安,美国决定加强日本的治安体系。7月8日麦克阿瑟向日本首相吉田茂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日本警察力量的信件》,指令日本在50天内,建立一支7.5万人的警察部队,增加8,000名海上保安厅人员,从而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 951年9月8日,日美两国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而建立了日美安全保障体系。8月1日,保安厅正式成立,日本首相吉田茂兼任保安厅长官。1954年3月8日,《日美相互防御援助协定》签订。日本政府允许对发展和保持本国及自由世界的防卫力量做出贡献。据此,1954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简称防卫二法)7月1日,保安厅改为防卫厅,保安队和警察队改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防卫二法彻底改变了保安部队及警察后备力量的性质,明确规定自卫队的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和平、独立与安全,使其不受直接或间接侵略。对防卫(军事行动)也作了新规定。自此,变相重整军备的日军加紧了国产化武器系统的研发和装备。

61式坦克的研发

1954年,日本刚组建自卫队时,美国提供了一大批曾在二战中使用过的旧式坦克装甲车辆,包括470辆M24霞飞轻型坦克和360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由于这些坦克技术性能落后,部件补给困难、.作不便,因此陆上自卫队发出了开发国产坦克以更换这些坦克的迫切呼声。当年年底,防卫厅技术本部开始了本国战后第一代新型坦克的设计工作。次年,日本防卫厅根据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计划的需要,正式决定研制国产坦克。当时,防卫厅对战后首次发展坦克的困难和有利条件进行了充分地评估。例如,尽管日本战后没有独立的坦克工业,同时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通过维修和拆修美军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术,加之战前本国曾有研制、制造坦克的基础以及拥有一批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日本防卫厅对发展国产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是呀,个人认为这才是后来日本的坦克发展逐步超过中国的原因,敌人的技术实力还是很强的。。。。)。防卫厅对战后国产坦克的性能要求是必须能够适应日本本土作战,必须要能够与苏制的T-54/55坦克相匹敌。研制的国产坦克称之为STA(意为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样车),因STA的研制时间紧迫,故部件的研制与样车的研制是同时进行的。技术研究本部根据STA的设计方案,按实际尺寸于1955年10月先制成了木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从1955年12月开始到1960年1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其中,1956年完成了STA1型样车,1957年完成了STA2型样车。这两种车均采用了铸造炮塔、扭杆式悬挂、液力变矩器和新型转向装置等,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以试验数据为基础,1960年1月,厂方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制,试制出了STA3和STA4两辆样车,试验以后,于1960年4月7日交付防卫厅进行各种试验和改进,两次试制共制造出STA1、STA2、STA3、STA4等4辆样车并进行了技术与使用试验。在正式定型前,又对第二次整车试制的STA3和STA4两辆样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终于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为61式坦克。该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装备,最初优先装备一部分陆上自卫队直属部队以及北海道部队。到1975年2月,13年间总共生产了560辆(一说是559辆)。伴随日本第二代坦克74式的不断入役,自1984年12月开始,61式坦克开始逐渐退出现役。该坦克的研制总经费按照1962年货币值计算约为5亿日元,每辆坦克的价格约为7,000万日元。


61式坦克和59式坦克的技术特点比较

拿61式和59式坦克相比,其技性能反差就如同现在拿日本的74式坦克与俄式T-90坦克相比一样。周所周知,59式就是中国产的T-54A,而T-54/55坦克是苏军战后装备的第一代主力坦克,作为20世纪50年代最杰出的坦克,T-54/54先后销往近50个国家和地区,总产量达50,000余辆,直到1981年,前苏联的鄂木斯克坦克厂(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仍在生产T-55坦克,而当时其后续者T-62坦克早已停产。作为苏式坦克的经典之作,到现在仍有许多国家在对T-54/55坦克系列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其变型家族已经非常庞大,并仍在扩展。而与其同代的坦克基本上现在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了。

即便是保守估计,世界范围内的T-54/55坦克到2010年以前仍不会完全退出现役,其最新改型可能将服役期限延长至2020年左右,届时将和AK-47一道共创武器发展史上的传奇。而作为T-54/55的分支,中国59式坦克系列将会为这笔传奇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个人觉得59式要是再续写什么传奇对于我们倒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严格的讲,61式坦克其实可以说是M47坦克的缩小版或简化版,对照两者的性能对比表,无论在火力、防护力还是机动性上,61式坦克均无法与59式坦克相抗衡(是呀,就像当时M-48也不是很能和T-54/55抗衡一样,那时候的苏军的确是太NB了)。到1975年9月74式坦克装备部队之前的十几年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中国装甲力量的优势对于日军而言是无可比拟的(这也是没得说,就是隔着海过不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地反差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两国装甲兵组建的起点和定位所决定的。在组建自己的装甲力量时,中国人的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苏军模式的装甲作战理论的灌输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不用灌输,事实就是如此,苏军的坦克洪流大败德军和关东军,事实胜于雄辩,另外我们那时候除了用苏联的还能用谁的呢?)。所以,一开始从装备的选择到对有针对性目标的作战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注入给学生的,而老师的经验均是取自当年和西方最强大的装甲力量作战时的切身体会。中国地域的辽阔性又决定了其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在这一点上,老师开始的时候就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恒心和毅力。当老师摔开手的时候,失去依托的学生在迈开独立的步伐时虽然有些踉跄,但是在其蹒跚的步伐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对手,他们所看到的是世界上第三大装甲力量的崛起。曾经在中国大陆上驰骋、撒野的日军装甲兵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20年后,中国的装甲力量会发展到令其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步(这一点看出来社会主义就是比资本主义好!可以大力发展某一种东西。。。)。当获准重整军备后,其强烈的自尊心促使其竭尽全力、不惜代价的发展国产化装备。在61式坦克开始研制之时,日本完全可以选择美制的M48坦克,但是日本人仍旧选择了走自行研发的道路。纵观日本自卫队三军装备的发展不难看出,只要自己具备研发的可能性,日本人就一定会选择走装备国产化的路子,除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解决不了技术难题,否则日本人是不会放弃的(还有一点是更重要的,政治因素。。。)。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走的路子基本上是大致相同的。61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最大意义,是揭开了日本坦克发展国产化的序幕。尽管,研制之初,日本人还是比较重视坦克的技术指标的,但其精力很快被狂热的国产化思绪摆弄得迷失了方向,等冷静的凉风使高烧的脑袋降温之后,日本人才清醒地意识到61式坦克与世界级坦克拉开了技术差距(个人认为倒不仅仅是日本人头脑发热,日本和我们不一样,他有美军撑着,实在不行了还有美军的武器装备,而且美国一开始也不会让日本发展出来比美国强的武器装备来,日本人想完全国产化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他们不像我们一切是零。早期的日军坦克还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其实,比较中、日两国发展坦克出发点就再明白不过了,如前所述,中国一开始就以苏军的装甲作战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后,再展开适合于自己的主战装备的研发之路。

其装甲目标的锁定对象开始是美军最先进的M48和M60,后来被逼无奈不得不将老师最先进的T-62也锁定了进去(69式坦克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之一)。所以,中国装甲技术平台的选择,一开始就是相当高的。反观日本的61式坦克,一方面,战败后的自卑感加之岛国狭隘的防御观念束缚了其装甲力量的发展步伐(不知道为什么说日本人战败了会有自卑感,很多的小日本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失败的。。。我记得当时的一张经典的照片是日本小孩在露天瓦砾堆里面上课。。。。);另一方面,在自卑感变生出的自我感驱使下,完全国产化的迫切性凌驾于战技指标之上,这样一来,两国战后第一代坦克的发展从一开始日本就已经棋输一着(我到不这么认为,日本的坦克发展类似德国的豹I到MBT-70到豹II,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建造实验车,掌握自己的设计能力,应该说小日本还是很狡猾的。。。。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今天的90式,而中国到现在的99式怎么看怎么像T-72。。。。。。倒不是说我们不行。。。。。但是不要轻视战后的日本和德国。。。。)























您刚买了刚买了《军事力量》第一辑????旧书吧~~~~~~~
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如有言重之处请见谅。
原帖由 ss5 于 2008-1-16 18:51 发表
您刚买了刚买了《军事力量》第一辑????旧书吧~~~~~~~


是的。刚买到的。大家普遍的评论不错,就买了一本。
补充一下,T54并不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苏联正牌的第一代还是应该算T55
貌似这也是战场文集1上的第一篇文章
不是有 PDF的吗!
原帖由 kgb1059 于 2008-1-16 20:31 发表
补充一下,T54并不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苏联正牌的第一代还是应该算T55


是的。以后还会存在于兵器市场的应该是T-55的改型。
原帖由 tianye 于 2008-1-16 22:31 发表
不是有 PDF的吗!


是的,不过PDF的看的不过瘾。旧书2元一本就买了一本。
看了这帖说两点:
1-MOP的钻研精神着实令我钦佩.
2-王辉在陆军方面的确是有他的长处.
关于61,GP下个月就要出版这个专辑了。
原帖由 风水宝地 于 2008-1-17 13:07 发表
看了这帖说两点:
1-MOP的钻研精神着实令我钦佩.
2-王辉在陆军方面的确是有他的长处.


呵呵!原来年轻的时候看书就是图个痛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文章的结构性和逻辑性的要求增强了。。。。。。虽然不是希望文章都写成八股文,但是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层次能够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原帖由 SARUPA 于 2008-1-17 13:28 发表
关于61,GP下个月就要出版这个专辑了。


GP我只有一些介绍二战日军坦克的PDF,感觉还是不错的。。。。。。要是能看到GP对61、74,90的介绍那该多好呀。。。。
这篇文章的全文刊登在<战场文集>1上面,老弟有空可以看一下,国内的内容的确不好写,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有难度.
原帖由 风水宝地 于 2008-1-17 14:32 发表
这篇文章的全文刊登在1上面,老弟有空可以看一下,国内的内容的确不好写,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有难度.


我看过了。呵呵!
原帖由 mop1818 于 2008-1-17 14:25 发表


GP我只有一些介绍二战日军坦克的PDF,感觉还是不错的。。。。。。要是能看到GP对61、74,90的介绍那该多好呀。。。。

等偶下月收了,扫描出来共赏。:lol
原帖由 SARUPA 于 2008-1-17 17:03 发表

等偶下月收了,扫描出来共赏。:lol


呵呵!这书多少钱一本?
一个月2本,正刊+别册。一起买的话算上关税,按目前比价300元不到可买一本。
其实挥戈才是21世纪初中国陆军最大的HKC,后来出来混得久了也跟所有大佬一样慢慢洗白了,所以现在挥戈看待事物稳健了,写飘红的文章自然少了;P
能生产大口径火炮并不代表火炮的研制水平就高。同时期,日本火炮方面的技术是跟不上欧美的水平。:D 坦克炮么,可以看看日本人自己写的关于日本二战时期坦克炮的文章。舰炮,鬼子就是因为身管加工和材料等技术的缺陷,才会不断地搞大口径试图拉开火力优势。但是跟美国那些406比,也不是强悍到那去了。要是那天美国人发狠也搞个更大口径的,大和只能更加郁闷。当然罗,那要蒙大拿的主炮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的作为前提。

另外,那些大口径主炮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如果离开了德美的技术转让,鬼子只能更加郁闷。
]]
原帖由 bigblu 于 2008-1-17 20:19 发表
其实挥戈才是21世纪初中国陆军最大的HKC,后来出来混得久了也跟所有大佬一样慢慢洗白了,所以现在挥戈看待事物稳健了,写飘红的文章自然少了;P


请问什么叫HKC?
原帖由 兵熊 于 2008-1-18 04:43 发表
能生产大口径火炮并不代表火炮的研制水平就高。同时期,日本火炮方面的技术是跟不上欧美的水平。:D 坦克炮么,可以看看日本人自己写的关于日本二战时期坦克炮的文章。舰炮,鬼子就是因为身管加工和材料等技术的缺陷, ...


咱也不是说人家水平就高。至少自研还不是什么问题。呵呵!至于二战时期的坦克炮不好这个我也知道,我想这和日本主要发展海军兵器的关系比较大。如果日本是大陆国家,相信坦克炮会比舰炮强。
原帖由 mop1818 于 2008-1-18 14:05 发表


请问什么叫HKC?

HKC的全称是红裤衩,类似的还有BKC,即白裤衩。白裤衩指的是投降派吧。那么HKC......
groundpower3月有关61式的内页预览
斯洛伐克语(Slovensk&yacute; jazyk / Slovenčina)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西斯拉夫语支,同波兰语和捷克语以及索布语相近,【特别是】跟捷克语的使用者可以无障碍的交流.斯洛伐克语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中欧国家斯洛伐克及其周边国家及地区,诸如捷克和(塞尔维亚和黑山境内的)伏伊伏丁那.

不懂。。。。。。。
发错了!多谢楼上的发的图。。。。。。。就是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