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力量:中日两国坦克工业50年的发展对比与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00:11
<P>50年前,中日两国几乎是同时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相续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代主力坦克。重新翻阅这段历史,在对多种相关的资料加以汇总后,可以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两个不同地域国家间,在同一领域的技术发展中是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去开发展具有自己特色坦克工业的。</P>
<P>中日两国第一代坦克发展的比较</P>
<P>               T-54A的引进和59式坦克的生产</P>
<P>在朝鲜战场上,只有使用过几天日式和美式坦克"经验"(其实说是经验都非常勉强)的新中国装甲兵在接装组建仅3个月后,凭借手中装备的当时较为先进的T-34/85中型坦克和ИС-2重型坦克,在异国的土地挡住了美军装甲力量的攻击。挟抗美援朝的余威,中国陆军自50年代中期开始谋划迈向装甲机械化的进程,继已经具备了简单维修T-34/85和ИС-2"斯大林"等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的基础上,T-54A坦克的引进和仿制生产让中国首次获得了生产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的能力。和日本不同,由于新生的中国几乎找不到拥有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经验的技术人员,因此拜苏联为"老师",让"老师"手把手的传授自己制造坦克的能力成为中国唯一的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50年代中后期,包头重型机械厂(也称作617厂)的建成和投产意味着中国终于具备了自己的坦克制造能力。1956年9月,第一台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1958年底,首批仿制的T-54A(59式)中型坦克的下线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已经终结。1959年,小批量5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式,它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装甲部队拥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好景不长,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了中苏联盟的破裂,而师生分道扬镳的结果导致中国的主要国防工业几乎全部陷于瘫痪状态。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不屈的民族咬紧牙关,凭借自己的智慧继续艰难地摸索着强兵之路。由于苏联人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坦克专家,并撕毁了供应厚装甲板和镍铬材料的合同,59坦克的大批量生产也由于缺乏原需苏方提供的钢材而中断。这就迫使中国人下决心自己研制厚装甲板,传统的装甲钢生产需要大量的镍铬等金属材料,但当时中国基本上不生产镍铬材料,而1辆坦克要耗用近1吨镍,硕大的难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如果进口镍,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当时的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况且,镍在国际上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其使用和出口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可路在哪呢?迷茫之际,地质人员在包头地区发现了稀土元素矿产资源,生产坦克的617厂的科技人员根据以往见到的国外报道的稀土钢资料,建议用稀土代替镍铬,研制稀土装甲板和不用镍铬的炮塔钢,先做三五台份进行实验。这项建议得到了装甲兵和五机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知道后说,先做30台份送到福建前线进行抗弹试验。装甲兵也表示准备购买样车进行试验,这使科技人员受到很大鼓舞。后来,五机部52所和鞍钢分别展开了稀土炮钢和稀土厚装甲板的研制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无镍铬炮塔钢(601型铸造装甲钢)和稀土厚装甲板(603型轧制装甲钢板)。 </P>
<P>经靶板穿甲试验,两种装甲钢均达到了镍铬装甲钢的质量水平,中国的第一代装甲钢自此诞生。在此基础上,59式坦克的制造全部实现了国产化,1963年该坦克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质量,1966年起,五机部和冶金部共同组织进行新一代铸造装甲钢的研制。他们采用低钼加铜的技术方案,经过5年努力,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623装甲钢用于取代601装甲钢。与601钢相比,623钢中钼的含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低温韧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定型了601A、622型铸造钢和610、611中、厚型轧制装甲钢,初步形成了中国厚壁坦克装甲钢系列。另外,中国还开发研制了用于轻型装甲车辆的615和616薄型轧制装甲钢。由于其详细内容不属本文范畴,在此不在加笔。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人要感谢赫鲁晓夫,如果不是被逼急了,我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去钻,这下可好,许多可能本不该由我们过早发明的东西硬是给提前逼出来了。</P>
<P>1963年,装甲兵提出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中型坦克的要求。经组织论证后,在1964年,由五机部60所、617厂负责,展开了中国新型第一代中型坦克(以下简称新一代)的自行研制工作。后因"文革"的干扰,进展速度缓慢,直到1968年才完成了总体论证以及车体和部分零部件的设计试验工作。1969年,新一代坦克被列为反坦克武器重点研制项目,由617厂等2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会战组,再次进行总体论证,并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一些当时的新技术,使得新型一代坦克在火力、火控、夜视、观瞄以及机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P>
<P> 970年,新一代坦克的样车问世,在经过局部修改设计后于197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该坦克采用新型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以脱壳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等新型弹种,增强了坦克攻击能力。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研制配备了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机,极大地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为了提高机动性能,616厂和70研究所在59式坦克12150L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设计。在研制中,创造性地应用了深"ω"型燃烧室,在总体结构方面,加大了喷油泵柱塞直径;上、下曲轴箱改为带水腔冷却结构,并加强了传动系的轴类和齿轮零件的强度;攻克了液力耦合器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由520马力提升到了580马力。该发动机于1974年定型,命名为12150L-7型柴油机。为了提高夜战能力,还为坦克装备了炮长红外瞄准镜、车长红外夜视仪等新型观瞄仪器。作为自己独立研制的第一代坦克,69式坦克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坦克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P>
<P>客观地讲,在性能上早期的69式坦克只相当于苏军T-55坦克的水平,整体性能略低于T-62坦克。由于和59式坦克相比,性能没有质的提高,只有一个团的69式坦克小批量装备部队(于80年代全部退役),然后,工业部门将其列入外贸坦克清单,并相继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数种改型坦克用于出口。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研制一种在性能上与59式坦克高不了哪去的坦克居然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呢?笔者以为,当年苏联人只是交给了我们如何去制造(确切地讲是仿造)坦克,至于这种坦克为什么要这么造?"老师"还没来得急完全教会学生就和学生翻脸了。加之"老师"授业时暗地里留了一手(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坦克的制造技术并具有独自开发坦克的能力,就得需要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检验摸索和充实自己,而这一过程可能是坎坷和漫长的。另外,"文革"的干扰因素也是导致69坦克进程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可谓是"内忧外患"。9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通过该坦克的实践终于掌握了独立开发坦克的能力。同时,以69式坦克为基础展开的第二代坦克的研发指明了走具有中国特色装甲技术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有一点很有意思,尽管69式坦克没有得到中国陆军的青睐,但是80年代中期,69坦克的外贸型却大放异彩,据国外统计,仅销往中东的69-II系列坦克就达到了2,600辆之多</P>
<P>重整军备</P>
<P>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8日,美军陆续进驻日本,开始了对日军的单独占领。为了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美对日本推行了非军事化政策。遣散了740万日军,销毁了大量武器弹药。取缔了大本营、军令部、参谋本部、海军省、陆军省等军事中枢机构,废除了兵役法、国防保安法、国防总动员法等军事法律以及战时经济控制法令。取缔秘密警察,解散了在乡军人会等军国主义团体,逮捕战犯,清除军国主义分子,禁止一切军工生产,力求使日本成为"手无寸铁"的国家。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苏对立逐渐表面化,世界进入东西方冷战时代。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企图独霸中国、并通过控制中国达到称霸亚洲的美梦。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作用突出起来,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开始发生变化,由非军事化政策变为使日本成为美国"远东兵工厂"的政策,并准备重新武装日本。1950年1月1日,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了一份"告日本国民书",声称"《日本国宪法》不意味着自卫权的放弃。"暗示将允许日本重新武装。</P>
<P>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先后于26、30日下令美军出兵干涉,从此大批驻日美军调往朝鲜战场,当时驻日美军已不足一个师,为填补空缺,使日本成为美军的兵站基地,维持日本的国内治安,美国决定加强日本的治安体系。7月8日麦克阿瑟向日本首相吉田茂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日本警察力量的信件》,指令日本在50天内,建立一支7.5万人的警察部队,增加8,000名海上保安厅人员,从而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 951年9月8日,日美两国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而建立了日美安全保障体系。8月1日,保安厅正式成立,日本首相吉田茂兼任保安厅长官。1954年3月8日,《日美相互防御援助协定》签订。日本政府允许"对发展和保持本国及自由世界的防卫力量做出贡献"。据此,1954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简称"防卫二法")7月1日,保安厅改为防卫厅,保安队和警察队改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防卫二法彻底改变了保安部队及"警察后备力量的性质",明确规定自卫队的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和平、独立与安全,使其不受直接或间接侵略"。对"防卫(军事行动)"也作了新规定。自此,变相重整军备的日军加紧了国产化武器系统的研发和装备。1式坦克的研发</P>
<P>1954年,日本刚组建自卫队时,美国提供了一大批曾在二战中使用过的旧式坦克装甲车辆,包括470辆M24"霞飞"轻型坦克和360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由于这些坦克技术性能落后,部件补给困难、操作不便,因此陆上自卫队发出了开发国产坦克以更换这些坦克的迫切呼声。当年年底,防卫厅技术本部开始了本国战后第一代新型坦克的设计工作。次年,日本防卫厅根据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计划的需要,正式决定研制国产坦克。当时,防卫厅对战后首次发展坦克的困难和有利条件进行了充分地评估。例如,尽管日本战后没有独立的坦克工业,同时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通过维修和拆修美军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术,加之战前本国曾有研制、制造坦克的基础以及拥有一批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日本防卫厅对发展国产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防卫厅对战后国产坦克的性能要求是必须能够适应日本本土作战,必须要能够与苏制的T-54/55坦克相匹敌。研制的国产坦克称之为STA(意为"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样车"),因STA的研制时间紧迫,故部件的研制与样车的研制是同时进行的。技术研究本部根据STA的设计方案,按实际尺寸于1955年10月先制成了木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从1955年12月开始到1960年1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其中,1956年完成了STA1型样车,1957年完成了STA2型样车。这两种车均采用了铸造炮塔、扭杆式悬挂、液力变矩器和新型转向装置等,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以试验数据为基础,1960年1月,厂方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制,试制出了STA3和STA4两辆样车,试验以后,于1960年4月7日交付防卫厅进行各种试验和改进,两次试制共制造出STA1、STA2、STA3、STA4等4辆样车并进行了技术与使用试验。在正式定型前,又对第二次整车试制的STA3和STA4两辆样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终于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为61式坦克。该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装备,最初优先装备一部分陆上自卫队直属部队以及北海道部队。到1975年2月,13年间总共生产了560辆(一说是559辆)。伴随日本第二代坦克74式的不断入役,自1984年12月开始,61式坦克开始逐渐退出现役。该坦克的研制总经费按照1962年货币值计算约为5亿日元,每辆坦克的价格约为7,000万日元。</P><P>50年前,中日两国几乎是同时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相续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代主力坦克。重新翻阅这段历史,在对多种相关的资料加以汇总后,可以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两个不同地域国家间,在同一领域的技术发展中是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去开发展具有自己特色坦克工业的。</P>
<P>中日两国第一代坦克发展的比较</P>
<P>               T-54A的引进和59式坦克的生产</P>
<P>在朝鲜战场上,只有使用过几天日式和美式坦克"经验"(其实说是经验都非常勉强)的新中国装甲兵在接装组建仅3个月后,凭借手中装备的当时较为先进的T-34/85中型坦克和ИС-2重型坦克,在异国的土地挡住了美军装甲力量的攻击。挟抗美援朝的余威,中国陆军自50年代中期开始谋划迈向装甲机械化的进程,继已经具备了简单维修T-34/85和ИС-2"斯大林"等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的基础上,T-54A坦克的引进和仿制生产让中国首次获得了生产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的能力。和日本不同,由于新生的中国几乎找不到拥有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经验的技术人员,因此拜苏联为"老师",让"老师"手把手的传授自己制造坦克的能力成为中国唯一的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50年代中后期,包头重型机械厂(也称作617厂)的建成和投产意味着中国终于具备了自己的坦克制造能力。1956年9月,第一台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1958年底,首批仿制的T-54A(59式)中型坦克的下线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已经终结。1959年,小批量5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式,它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装甲部队拥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好景不长,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了中苏联盟的破裂,而师生分道扬镳的结果导致中国的主要国防工业几乎全部陷于瘫痪状态。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不屈的民族咬紧牙关,凭借自己的智慧继续艰难地摸索着强兵之路。由于苏联人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坦克专家,并撕毁了供应厚装甲板和镍铬材料的合同,59坦克的大批量生产也由于缺乏原需苏方提供的钢材而中断。这就迫使中国人下决心自己研制厚装甲板,传统的装甲钢生产需要大量的镍铬等金属材料,但当时中国基本上不生产镍铬材料,而1辆坦克要耗用近1吨镍,硕大的难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如果进口镍,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当时的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况且,镍在国际上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其使用和出口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可路在哪呢?迷茫之际,地质人员在包头地区发现了稀土元素矿产资源,生产坦克的617厂的科技人员根据以往见到的国外报道的稀土钢资料,建议用稀土代替镍铬,研制稀土装甲板和不用镍铬的炮塔钢,先做三五台份进行实验。这项建议得到了装甲兵和五机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知道后说,先做30台份送到福建前线进行抗弹试验。装甲兵也表示准备购买样车进行试验,这使科技人员受到很大鼓舞。后来,五机部52所和鞍钢分别展开了稀土炮钢和稀土厚装甲板的研制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无镍铬炮塔钢(601型铸造装甲钢)和稀土厚装甲板(603型轧制装甲钢板)。 </P>
<P>经靶板穿甲试验,两种装甲钢均达到了镍铬装甲钢的质量水平,中国的第一代装甲钢自此诞生。在此基础上,59式坦克的制造全部实现了国产化,1963年该坦克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质量,1966年起,五机部和冶金部共同组织进行新一代铸造装甲钢的研制。他们采用低钼加铜的技术方案,经过5年努力,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623装甲钢用于取代601装甲钢。与601钢相比,623钢中钼的含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低温韧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定型了601A、622型铸造钢和610、611中、厚型轧制装甲钢,初步形成了中国厚壁坦克装甲钢系列。另外,中国还开发研制了用于轻型装甲车辆的615和616薄型轧制装甲钢。由于其详细内容不属本文范畴,在此不在加笔。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人要感谢赫鲁晓夫,如果不是被逼急了,我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去钻,这下可好,许多可能本不该由我们过早发明的东西硬是给提前逼出来了。</P>
<P>1963年,装甲兵提出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中型坦克的要求。经组织论证后,在1964年,由五机部60所、617厂负责,展开了中国新型第一代中型坦克(以下简称新一代)的自行研制工作。后因"文革"的干扰,进展速度缓慢,直到1968年才完成了总体论证以及车体和部分零部件的设计试验工作。1969年,新一代坦克被列为反坦克武器重点研制项目,由617厂等2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会战组,再次进行总体论证,并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一些当时的新技术,使得新型一代坦克在火力、火控、夜视、观瞄以及机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P>
<P> 970年,新一代坦克的样车问世,在经过局部修改设计后于197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该坦克采用新型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以脱壳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等新型弹种,增强了坦克攻击能力。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研制配备了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机,极大地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为了提高机动性能,616厂和70研究所在59式坦克12150L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设计。在研制中,创造性地应用了深"ω"型燃烧室,在总体结构方面,加大了喷油泵柱塞直径;上、下曲轴箱改为带水腔冷却结构,并加强了传动系的轴类和齿轮零件的强度;攻克了液力耦合器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由520马力提升到了580马力。该发动机于1974年定型,命名为12150L-7型柴油机。为了提高夜战能力,还为坦克装备了炮长红外瞄准镜、车长红外夜视仪等新型观瞄仪器。作为自己独立研制的第一代坦克,69式坦克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坦克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P>
<P>客观地讲,在性能上早期的69式坦克只相当于苏军T-55坦克的水平,整体性能略低于T-62坦克。由于和59式坦克相比,性能没有质的提高,只有一个团的69式坦克小批量装备部队(于80年代全部退役),然后,工业部门将其列入外贸坦克清单,并相继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数种改型坦克用于出口。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研制一种在性能上与59式坦克高不了哪去的坦克居然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呢?笔者以为,当年苏联人只是交给了我们如何去制造(确切地讲是仿造)坦克,至于这种坦克为什么要这么造?"老师"还没来得急完全教会学生就和学生翻脸了。加之"老师"授业时暗地里留了一手(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坦克的制造技术并具有独自开发坦克的能力,就得需要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检验摸索和充实自己,而这一过程可能是坎坷和漫长的。另外,"文革"的干扰因素也是导致69坦克进程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可谓是"内忧外患"。9式坦克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通过该坦克的实践终于掌握了独立开发坦克的能力。同时,以69式坦克为基础展开的第二代坦克的研发指明了走具有中国特色装甲技术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有一点很有意思,尽管69式坦克没有得到中国陆军的青睐,但是80年代中期,69坦克的外贸型却大放异彩,据国外统计,仅销往中东的69-II系列坦克就达到了2,600辆之多</P>
<P>重整军备</P>
<P>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8日,美军陆续进驻日本,开始了对日军的单独占领。为了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美对日本推行了非军事化政策。遣散了740万日军,销毁了大量武器弹药。取缔了大本营、军令部、参谋本部、海军省、陆军省等军事中枢机构,废除了兵役法、国防保安法、国防总动员法等军事法律以及战时经济控制法令。取缔秘密警察,解散了在乡军人会等军国主义团体,逮捕战犯,清除军国主义分子,禁止一切军工生产,力求使日本成为"手无寸铁"的国家。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苏对立逐渐表面化,世界进入东西方冷战时代。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企图独霸中国、并通过控制中国达到称霸亚洲的美梦。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作用突出起来,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开始发生变化,由非军事化政策变为使日本成为美国"远东兵工厂"的政策,并准备重新武装日本。1950年1月1日,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了一份"告日本国民书",声称"《日本国宪法》不意味着自卫权的放弃。"暗示将允许日本重新武装。</P>
<P>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先后于26、30日下令美军出兵干涉,从此大批驻日美军调往朝鲜战场,当时驻日美军已不足一个师,为填补空缺,使日本成为美军的兵站基地,维持日本的国内治安,美国决定加强日本的治安体系。7月8日麦克阿瑟向日本首相吉田茂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日本警察力量的信件》,指令日本在50天内,建立一支7.5万人的警察部队,增加8,000名海上保安厅人员,从而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 951年9月8日,日美两国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而建立了日美安全保障体系。8月1日,保安厅正式成立,日本首相吉田茂兼任保安厅长官。1954年3月8日,《日美相互防御援助协定》签订。日本政府允许"对发展和保持本国及自由世界的防卫力量做出贡献"。据此,1954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简称"防卫二法")7月1日,保安厅改为防卫厅,保安队和警察队改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防卫二法彻底改变了保安部队及"警察后备力量的性质",明确规定自卫队的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和平、独立与安全,使其不受直接或间接侵略"。对"防卫(军事行动)"也作了新规定。自此,变相重整军备的日军加紧了国产化武器系统的研发和装备。1式坦克的研发</P>
<P>1954年,日本刚组建自卫队时,美国提供了一大批曾在二战中使用过的旧式坦克装甲车辆,包括470辆M24"霞飞"轻型坦克和360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由于这些坦克技术性能落后,部件补给困难、操作不便,因此陆上自卫队发出了开发国产坦克以更换这些坦克的迫切呼声。当年年底,防卫厅技术本部开始了本国战后第一代新型坦克的设计工作。次年,日本防卫厅根据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计划的需要,正式决定研制国产坦克。当时,防卫厅对战后首次发展坦克的困难和有利条件进行了充分地评估。例如,尽管日本战后没有独立的坦克工业,同时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通过维修和拆修美军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术,加之战前本国曾有研制、制造坦克的基础以及拥有一批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日本防卫厅对发展国产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防卫厅对战后国产坦克的性能要求是必须能够适应日本本土作战,必须要能够与苏制的T-54/55坦克相匹敌。研制的国产坦克称之为STA(意为"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样车"),因STA的研制时间紧迫,故部件的研制与样车的研制是同时进行的。技术研究本部根据STA的设计方案,按实际尺寸于1955年10月先制成了木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从1955年12月开始到1960年1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其中,1956年完成了STA1型样车,1957年完成了STA2型样车。这两种车均采用了铸造炮塔、扭杆式悬挂、液力变矩器和新型转向装置等,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以试验数据为基础,1960年1月,厂方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制,试制出了STA3和STA4两辆样车,试验以后,于1960年4月7日交付防卫厅进行各种试验和改进,两次试制共制造出STA1、STA2、STA3、STA4等4辆样车并进行了技术与使用试验。在正式定型前,又对第二次整车试制的STA3和STA4两辆样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终于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为61式坦克。该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装备,最初优先装备一部分陆上自卫队直属部队以及北海道部队。到1975年2月,13年间总共生产了560辆(一说是559辆)。伴随日本第二代坦克74式的不断入役,自1984年12月开始,61式坦克开始逐渐退出现役。该坦克的研制总经费按照1962年货币值计算约为5亿日元,每辆坦克的价格约为7,000万日元。</P>
<P>重整军备</P><P>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8日,美军陆续进驻日本,开始了对日军的单独占领。为了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美对日本推行了非军事化政策。遣散了740万日军,销毁了大量武器弹药。取缔了大本营、军令部、参谋本部、海军省、陆军省等军事中枢机构,废除了兵役法、国防保安法、国防总动员法等军事法律以及战时经济控制法令。取缔秘密警察,解散了在乡军人会等军国主义团体,逮捕战犯,清除军国主义分子,禁止一切军工生产,力求使日本成为"手无寸铁"的国家。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苏对立逐渐表面化,世界进入东西方冷战时代。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企图独霸中国、并通过控制中国达到称霸亚洲的美梦。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作用突出起来,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开始发生变化,由非军事化政策变为使日本成为美国"远东兵工厂"的政策,并准备重新武装日本。1950年1月1日,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了一份"告日本国民书",声称"《日本国宪法》不意味着自卫权的放弃。"暗示将允许日本重新武装。</P><P>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先后于26、30日下令美军出兵干涉,从此大批驻日美军调往朝鲜战场,当时驻日美军已不足一个师,为填补空缺,使日本成为美军的兵站基地,维持日本的国内治安,美国决定加强日本的治安体系。7月8日麦克阿瑟向日本首相吉田茂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日本警察力量的信件》,指令日本在50天内,建立一支7.5万人的警察部队,增加8,000名海上保安厅人员,从而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 951年9月8日,日美两国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而建立了日美安全保障体系。8月1日,保安厅正式成立,日本首相吉田茂兼任保安厅长官。1954年3月8日,《日美相互防御援助协定》签订。日本政府允许"对发展和保持本国及自由世界的防卫力量做出贡献"。据此,1954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简称"防卫二法")7月1日,保安厅改为防卫厅,保安队和警察队改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防卫二法彻底改变了保安部队及"警察后备力量的性质",明确规定自卫队的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和平、独立与安全,使其不受直接或间接侵略"。对"防卫(军事行动)"也作了新规定。自此,变相重整军备的日军加紧了国产化武器系统的研发和装备。1式坦克的研发</P><P>1954年,日本刚组建自卫队时,美国提供了一大批曾在二战中使用过的旧式坦克装甲车辆,包括470辆M24"霞飞"轻型坦克和360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由于这些坦克技术性能落后,部件补给困难、操作不便,因此陆上自卫队发出了开发国产坦克以更换这些坦克的迫切呼声。当年年底,防卫厅技术本部开始了本国战后第一代新型坦克的设计工作。次年,日本防卫厅根据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计划的需要,正式决定研制国产坦克。当时,防卫厅对战后首次发展坦克的困难和有利条件进行了充分地评估。例如,尽管日本战后没有独立的坦克工业,同时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通过维修和拆修美军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术,加之战前本国曾有研制、制造坦克的基础以及拥有一批制造坦克装甲车辆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日本防卫厅对发展国产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防卫厅对战后国产坦克的性能要求是必须能够适应日本本土作战,必须要能够与苏制的T-54/55坦克相匹敌。研制的国产坦克称之为STA(意为"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样车"),因STA的研制时间紧迫,故部件的研制与样车的研制是同时进行的。技术研究本部根据STA的设计方案,按实际尺寸于1955年10月先制成了木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从1955年12月开始到1960年1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其中,1956年完成了STA1型样车,1957年完成了STA2型样车。这两种车均采用了铸造炮塔、扭杆式悬挂、液力变矩器和新型转向装置等,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以试验数据为基础,1960年1月,厂方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制,试制出了STA3和STA4两辆样车,试验以后,于1960年4月7日交付防卫厅进行各种试验和改进,两次试制共制造出STA1、STA2、STA3、STA4等4辆样车并进行了技术与使用试验。在正式定型前,又对第二次整车试制的STA3和STA4两辆样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终于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为61式坦克。该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装备,最初优先装备一部分陆上自卫队直属部队以及北海道部队。到1975年2月,13年间总共生产了560辆(一说是559辆)。伴随日本第二代坦克74式的不断入役,自1984年12月开始,61式坦克开始逐渐退出现役。该坦克的研制总经费按照1962年货币值计算约为5亿日元,每辆坦克的价格约为7,000万日元。中国二代系列坦克的开发</P><P>20世纪60年代,正是战后第二代坦克发展的顶峰时期,许多国家的第二代坦克相继问世,并将以往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优点集于一身,推动了坦克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69坦克的研发基本告一段落之后,1967年4月,中国开始对新型第二代坦克的战技指标进行论证,当时的科研人员也许并没有想到,在整个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中,前前后后居然让两代科技人员消耗了近三十年的春秋。纵观二代坦克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先期样车系列、定型车系列和外贸车系列三条线,这三条线又相互穿插、互为基础,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车辆体系。 </P><P>先期样车系列(以下称为前二代)由于整车性能和部件结构存在不少问题,最终均未能定型,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第三代坦克的前期预研样车。定型车系列由69式坦克改进而成,于80年代末装备部队。外贸车系列则由定型车改进而成,有些还大量吸收了前二代样车和第三代坦克的技术,其中85IIAP坦克大量出口,后又改进成96式坦克装备中国军队。可以说中国第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坦克发展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曲折的,因此对中国今后装甲车辆的发展也最具有借鉴意义。 </P><P>仔细分析中国二代坦克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其中有许多挫折、无奈、经验及教训。如在前二代坦克的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考虑中国当时现有的工业基础和设计能力,过多的追求高新技术于一身。在前二代坦克系列中的第一台样车上(122中型坦克),就采用了许多当时的高新技术:120毫米火炮、液力传动装置、液压操纵装置和液气式悬挂装置等。从设计者的构思来看,该坦克是中国融合先进坦克设计技术摆脱苏联模式的一次尝试(没办法,当时来自老师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技术指标提得很高,反应出中国要在坦克车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愿望,但由于脱离了本国的实际工业基础和设计能力,导致许多部件过不了关,最后不得不终止研制,耽误了二代坦克发展近4年的时间。后来发现,即便是在其基础上降低了技术指标的样车仍就超出了当时中国具备的技术水平,当无情的结果再次宣告了失败之后,时间又消逝了约4年。由此可见,不考虑国情,一味追求过高的高新技术,不但不能加快,反而耽搁了坦克车辆的发展,恰得其反地拉大了中国装甲车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P><P>文革"中,由于整个装甲兵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初步形成的装甲作战理论和装备发展体系近乎土崩瓦解,导致刚刚步入正轨的中国坦克发展基本上陷入了停顿状态。这造成中国装甲兵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60年代初的5年左右逐渐拉到了70年代初的10年左右,尽管"文革"中,中国也曾经尝试过进行新型坦克(包括前二代)的研制工作,但受各种因素的阻扰,几次冲击均以失败告终。好不容易组建的设计队伍被肢解的破碎淋漓,当"文革"的浩劫结束之际,中国坦克的技术水平基本上仍踏步不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几乎整整20年70年代末,和西方关系的缓和使闭塞了多年的中国人有机会去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当许多人已经将中国看做北约第17国预选国的时候,西方的装甲兵作战理念和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随之,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技术被引进到中国,无意间中国成为东西方坦克技术的交汇点,而交汇成果推动了中国坦克技术的进步。但是这些成果同样需要时间去消化和验证,后续二代坦克的开发就是在原有的坦克设计基础上结合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的又一次尝试,可这时,时间已经到了80年代初,也就是说当世界各坦克生产大国正致力于发展战后第三代坦克的时候,中国才重新拾起搁置多年的第二代坦克系列的研发工作。</P><P>中国第二代坦克的基型车--80式坦克是在69式坦克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的坦克技术(如105毫米线膛炮、简易火控等)用了8年的时间改进而成的,后来在其基础上开发了两个分支:一支是以80-1/88、88B、88A式坦克为代表的部队定型车;一支是以80-II、85-II、85IIM/AP式坦克为代表的外贸车。在这两个分支之间,发生了很有趣的问题,这就是外贸车的发展高于定型车,反过来将外贸车又改进为定型车装备给部队。 </P><P>。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外贸车在发展中的灵活性掌握得要比定型车好得多,只要客户需要,可以为了安装先进的火力系统、动力系统而改变车体尺寸,而不是为了保证车体尺寸而改变火炮和发动机的尺寸。反过来,定型车由于在发展中受僵化的体制制约,设计人员的创造性被禁锢在上级的指令中,造成定型车的发展缺少活力。如果这种机制不能进行调整,将极大的限制定型车性能指标的提高。在研发二代坦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充分吸收已有车辆的成熟技术,做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该坦克采用直齿式传动箱、定轴变速器、二级行星式转向机、直对单齿轮减速器、扭杆式悬挂等大量的成熟技术,虽然技术层次相对较低,但解决了中国二代坦克发展的急需。同时,该坦克还采用了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90年代以后又全部改成稳像式火控系统)、液压助力式操纵装置、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等新技术,使二代坦克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比中国第一代坦克有了本质的提高,基本上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回顾中国坦克研发中走过的路,不难看出这样的问题,即使某方案因特殊情况被放弃,但在研发过程中总会有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后继者往往要么忽视前者的劳动成果,要么为保官位不敢冒险,造成许多的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珍贵经验伴随时间的消移而荒废。例如,在被放弃的前二代坦克的研制过程中,有许多新技术因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而过不了关就舍弃了。其中,有一些可大幅提高车辆性能的技术如:液力传动和液气悬挂等,这些技术已经研制了很长时间,里面有许多科研人员的心血和经验积累。对于这样的技术,放弃了非常可惜,但由于整个前二代坦克已经被束之高阁,相关的技术也随着人员和经费的裁减而被抛弃,好不容易积累的阶段成果付之东流。形成强烈对照的是,炮兵的某型自行火炮的液气悬挂也一直不过关,影响到了整车定型,可是技术人员并没有放弃对该技术的攻关,该车大量装备部队后,液汽悬挂装置才最终研制成功,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该自行火炮的性能。</P><P>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二代坦克系列中的85IIAP就是充分吸收已有车辆的成熟技术、利用二代坦克底盘和三代坦克火力技术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该坦克不但大量出口,而且还在其基础上改进为96式主战坦克成建制大批量装备中国的装甲部队(据外电报道,中国正在以每年2个装甲团的速度换装96改型主战坦克),通过96式坦克自身的不断完善,其已经具备了世界第三代坦克的特征,该坦克及其改型的入役使中国部分装甲部队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美军90年代初期的水平。</P>
<P>日本                   74式坦克的发展</P><P>在61式坦克批量生产之后,日本人不是着手改进已采用的坦克,而是借鉴欧洲国家的坦克研制一种全新的坦克。因为他们懂得,61式坦克的结构部件没有提高战斗效能的潜力了,而且其火力也比较弱,因此在研制74式坦克时,他们注意了这方面的改进,并在设计中参考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先进工艺技术。</P><P>作为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主战坦克,74式坦克是战后日本设计的第二代坦克,其研制年代始于1964年。1964年至1967年期间,研制部门制造了一些试验台架车用于试验。1967年完成了部件研制任务后,开始正式研制样车,样车被命名为STB(意为"第二代国产坦克样车")。在拟定基本计划之前,还就一些装备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方面认为要采用先进主战坦克不可缺少的设备,即安装多种燃料发动机、安装用以提高射击精度的激光测距仪和火炮稳定器等。另一方面认为,要采用原打算用于61式坦克上,后因各种原因放弃了的机构和设备;再就是要安装火炮的自动装填机构和同心驻退复进机等。进行上述研究中,最重要且可作为STB特征的是使液气悬挂装置实用化。采用它的最大理由在于该系统可更有效的提高火炮的俯仰角,不仅借助于炮架,而且还可通过变换车姿来实现。要知道,液气式悬挂当时虽然被瑞典的S坦克和美国的、西德共同研制的MBT-70所采用,但是对于日本而言,在还没有了解到液气悬挂的实际使用效果之前就加以采用,可说是极为冒险的大胆尝试。 </P><P>这样,从挑选必要设备和装备中开始了STB的研制工作。1965年,开始试制火炮稳定装置、自动装弹机、液气式悬挂装置以及新型的柴油发动机等;为供试验用,日本从英国维克斯公司进口了L7系列的51倍口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预定采用后在日本国内生产。同年,作为以前研究工作的总结,进行了对STB坦克基本结构的方案设计。此项工作是STB坦克基本指标的设想,即对该坦克性能的基本要求。最终的STB坦克指标要求达到了可与其他国家准备于70年代投入使用的坦克相匹敌的水平。1968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第一次整车试制制造了2辆样车,1969年6月试制出了STB1,1969年7月试制出了STB2,其中STB1安装了英国的L7A1型105毫米线膛炮并且采用了自动装弹机。在1971年2月以前,2辆样车进行了机动性、火力、防护性、潜渡、寒区和热带等广泛的技术与使用试验。STB1和STB2的车体由装甲钢板焊接而成,炮塔是用均质钢整体铸造成的,呈扁平状,防弹外形有了明显的提高。坦克的全重为38吨,装有三菱10ZF柴油发动机和M75A行星式同轴变速转向机构,最大功率750马力/2,200转/分,最大速度为50千米/小时。发动机的燃料为标准柴油、轻质汽油和JP-4航空煤油。该坦克的变速转向机构与61式坦克不同,紧靠在发动机后部,是后轮驱动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传递损失,而且对于控制战斗部分的高度和全车高度都是有利的。</P><P>按照最初的计划,采用液气悬挂装置主要是为了增大火炮俯仰角。但是,此装置的采用,不仅增大了火炮的俯仰角,而且对于可以通过降低车高而转换成的变相防护、对于在斜坡上的射击精度、对于通过水网稻田的行驶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P> </P><P>在第一次整车试制的基础上,又于1970年11月至1971年11月的1年内改进试制成STB3~STB6共4辆样车。与首批试验样车相比,第二次试验样车的主要变化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与首批试验样车区别是:由于所装部件的减少和简化,战斗全重降至37.6吨;最大速度增加到53千米/小时;出于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和提高可靠性的考虑,在这些样车上不再安装自动装弹机。从1971年12月到1973年2月,4辆样车分别进行了与STB1和STB2大致相同的技术和使用试验。此外,还进行了射击及维修保养试验。试验结果基本达到了战技性能要求。在正式定型之前,又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后该坦克于1974年9月定型,正式命名为74式坦克。该坦克的研制总费用约25亿日元1975年9月陆上自卫队开始接受首批生产型车,截止到1990年停产前,总共生产了870辆。按照1984年度的币值计算,每辆74式坦克的价格约为3.76亿日元。该坦克除火炮是按照英国专利由日本制造以及配用的脱壳穿甲弹按英国专利特许生产外,其余所有部件均由日本自行研制和制造。日本防卫厅从1990年度开始正式对该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进,最终计划将所有870辆74式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装</P><P>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技术分析</P><P>总体布局</P><P>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均采用了传统的布局方式,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驾驶室前置、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后置。车体由装甲钢焊接而成,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炮塔内都有3名乘员,但乘员布置位置不同。在88式坦克上,车长位于火炮左侧,其前方是炮长位置,装填手位于火炮的右侧。在74式坦克上,炮长和车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的前面,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 </P><P>笔者以为,88式坦克继承了自59式坦克以来的习惯布局(59式坦克的结构布局与T-54相同),而74式则继承了西方坦克的传统布局。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炮塔内装填手的位置不同,从大多数人的习惯上看,使用右手的概率要高一些,因此,如果装填手不是左撇子的话,站在炮塔内的火炮左侧从火炮尾部装填炮弹比从火炮右侧装填弹药要舒适一些。所以,74式坦克上装填手的位置要比88式坦克更加合理一些。88式坦克的车体长为6.325米,车宽为3.372米(带裙板),车高为2.29米(至炮塔顶)。74式坦克的车体长为6.7米,车体宽为3.18米,车高为2.25米(至炮塔顶)。巧合的是,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战斗全重均约为38吨。从外形轮廓看,88式坦克的正面轮廓要比74式坦克略大一点,所以就正面的受弹面积而言,在同等距离上,被同等精度的火炮命中的概率,88式坦克要稍高于74式坦克。在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上,车长均没有周视瞄准镜,但88式坦克的车长指挥塔可进行360o旋转观察目标,而74式坦克车长的指挥塔正面只有一具8倍倍率的潜望镜,炮长只能依靠调整炮塔来进行周视观察,不能迅速发现其侧面的目标。在搜索战斗地段时,他必须旋转整个炮塔。尽管车长的周视界可用几具固定的潜望镜来达到,但很难观察到近的区域,当车辆处于倾斜位置时尤甚。因此,就观察能力而言,88式坦克上的车长要比74式坦克的车长灵活一些。 </P><P> 火炮与火力的对比</P><P>中国88式坦克的主炮是一门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的技术与英国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有很深的渊源。在通过以色列获得了西方105毫米火炮的制造技术后,中国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多款的105毫米坦克炮。83式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炮采用身管自紧工艺,在炮管上装有热护套,可保护身管不会因受热不均而变形弯曲,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该炮理论射速为7发/分,方向射界360o,俯仰角-5o~+18o,配备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除能发射中国制造的弹药外,也可发射北约标准的105毫米坦克炮弹。当发射中国新型的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570米/秒,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约为550~570毫米,千米立靶精度为0.2米×0.2米。</P><P>在88式坦克上备有44发105毫米坦克炮弹,其中前组油箱弹架有19发、中组弹架有18发、右侧甲板4发、左侧甲板1发、炮塔内壁上2发。   </P><P>日本74式坦克的英制105毫米火炮是英国国防部技术研究所研制、维克斯(Vickers)公司生产的,在引进一部分维克斯公司生产的L7A3式105毫米火炮后,从1978年度开始由日本制钢所特许生产。该炮带有一个同轴式反后坐装置,与原来的L7A3不同,日本生产火炮采用了与美国M68火炮相同的立楔式炮闩。火炮理论射速为9~10发/分,方向射界360o,俯仰角-6o~+9o,手动操作时可增加±0.5o,借助液气悬挂调节射界可增大±6o。火炮身管长为口径的51倍,即5.34米,没有炮口制退器和热护套,火炮身管中部有抽烟装置。炮重心位于炮耳轴附近,因而没有弹簧补偿装置。更换炮管十分方便,可在10分钟内完成。炮管寿命理论值为250发,可实际上只有150发。为了提高射速和减轻装填手的工作强度,设计人员在74式坦克上配备了半自动供弹机,该机构能自动提取炮弹并将炮弹输送至炮尾。日本曾经考虑过自行研制坦克炮,但由于没有技术上的把握,为了提高74式坦克的火力、节省科研费用以及考虑到与美国M60坦克炮的通用性,因此决定采用北约标准的坦克炮。</P><P>日本特许生产的105毫米火炮可发射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从英国购买的脱壳穿甲弹的弹丸重6.12千克,初速为1,490米/秒,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约为400毫米均质钢装甲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74式坦克的火力,从1983年度开始,在日本特许生产美国的M735型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该弹全长为930毫米,其中弹芯长484毫米,弹芯直径为35毫米(弹径比约为13.8:1),初速为1,501米/秒。碎甲弹是日本自己历时4年研制而成的,1975年度开始批量生产。该弹的初速为730米/秒,弹重11.26千克。防卫厅从1976年2月开始采购了4批共计24,700发碎甲弹,实践证明,该弹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在实弹射击中多次发生炸膛事故,虽然在查明原因后进行了必要的改进措施,但是仍对剩余的弹药采取了禁用措施。</P><P> 74式坦克的弹药基数为51发,由于弹药存放在火炮左侧的炮塔吊蓝里和炮塔的尾部,这样一来,装填手在取存放在车内的炮弹时,需要将炮塔旋转到4~6点钟方向(120o~160o),因此,对于74式坦克来说,重新装弹是特别困难的;如果把驾驶员安置在车体右侧,就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上所用105毫米火炮的有着很近的血缘关系。可是,88式坦克上105毫米火炮的炮闩仍旧采用了与59、69系列坦克相同的横楔式炮闩,有别于74式坦克上继承的和大多数西方国家贯用的立楔式炮闩,那么这两种炮闩各有什么特点呢?是这样的,使用立楔式炮闩和横楔式炮闩取决于在火炮的整个高低射界内装填作业所需要空间的大小。立楔式炮闩通常能为装填作业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因为它活动的平面影响装填的机会很少。横楔式炮闩只需要较小的操作力,而且不管身管高度如何所需的操作力是一样的。从目前两种炮闩普遍使用的事实看,尚没有出现两者择一的趋势。</P>
<P>火控系统的比较</P><P>74式坦克的火控系统采用扰动式控制方式,弹道计算机的功能比较简单,仅计算距离、药温、静态倾斜角、炮膛磨损、视差、两种弹种对火炮的高低角修正,只配用了距离传感器、距离数据由测距仪自动测定并输入计算机。其他弹道修正数据均不用弹道传感器测定,而由人工估测,然后手动输入计算机。对于运动目标的射击依靠车长目测提前量,因此命中率较低,所以该系统只适合于从静止状态射击固定目标。虽然74式坦克配用了火炮稳定系统,可保持坦克在行进间跟踪目标,但稳定精度不高,无法支持作战。</P><P> 该火控与德国的豹1A4坦克比较相近,其激光测距仪的测距速度较豹1A4块。但它是一个放射性装置,使用时必须采用安全措施。模拟式计算机安装在炮塔内右前部,位于车长和炮长之间,一般情况下由车长使用,炮长也可进行控制。当不使用激光测距仪时,也可手动输入距离数据。计算机输入的参数还有炮耳轴倾角、风速、风向、气温、湿度;而炮膛磨损、发射药温度、弹药类型等相关数据均由人工输入。解算出的火炮高低角和方向角显示在车长和炮长瞄准镜内,但不包括射击提前角。随后火炮移动,炮长只需将瞄准十字线对准目标按下激光按钮,再按下火炮击发装置即可射击。74式坦克的射击提前角是车长凭经验和感官能力,根据一个提前角以5个密位为单位进行估算的。该火控系统在设计思想上突出了车长的作用,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主要供车长操作使用,因为在坦克中的位置最高,便于快速和准确的捕捉目标,确定和执行战斗方案。这不同于由车长担任搜索和指挥决策,炮长负责对目标跟踪、瞄准和射击的德国豹1坦克。 </P><P> 74式坦克上的车长潜望式瞄准镜为单目式,与火炮和计算机联动,为观察、瞄准、激光测距三合一型,即可由车长也可由炮长操纵。作观察用时,视场40°,放大倍率为1×。炮长潜望式主瞄准镜为炮长观察、瞄准两用单目式潜望镜,同样与火炮和计算机联动。作观察用时,视场28°,放大倍率为1×;作瞄准用时,视场9°,放大倍率为8×。还有1具作为炮长辅助瞄准具的昼夜红外瞄准镜,装在防盾内,并列安装于火炮右边,夜间观察距离约在1,000米以内。在中国的88式坦克上,炮长有一具光点注入式瞄准镜,有7×和3.5×两个放大倍率,测距范围为200~8,000米,测距精度为±10米。</P><P>在夜间作战时,74式坦克使用一个效率好但尺寸较大的红外/白光探照灯,白光氙气灯的照明距离为3,000米,红外探照灯为1,200米。豹1和AMX-30坦克的探照灯在不使用时存放在炮塔后部,而74式坦克的探照灯总是固定在火炮防盾左上方,这样在白天很容易受损。现在,几乎所有的74式坦克上都取消了红外/白光探照由于采用了低矮的炮塔外形,88式和74式坦克上的火炮射界范围均小于西方的坦克火力射界。74式坦克火炮的高低射界只有-6o~+9o,而中国88式坦克的高低射界是-5o~+18o,74式坦克的高低射界之所以小,是因为其炮塔低矮和整车的高度比88式坦克低造成的。但其可通过液气悬挂装置调节车姿(前后倾斜),射界能增大±5o。并且借助液气悬挂装置,可使坦克的高度由2.25米降至2米。所以,当74式坦克的高度调节到2米时,在降低被命中几率的同时,74式坦克的负射角可达到-11o,这对隐蔽在坡地后面射击的坦克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P><P> 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先后开发了多种型号的火控系统。这些火控系统都是从本国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储备等现实情况,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经验,走出了一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术到综合技术的发展之路。最初的88式坦克采用了光点式简易火控系统,火控系统主要由带光点注入的炮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火控计算机及控制面板、光点电源、光点驱动器、目标角速度跟踪传感器和炮耳轴倾斜传感器以及双向复合控制稳定器组成。其工作程序是:当炮长发现目标后,利用操纵台使光点注入式炮长瞄准镜中的分划大箭头对准中心目标(即第一次瞄准)。当大箭头压住目标时,炮长按下测距按钮并对目标进行跟踪,跟踪约2秒钟后松开测距按钮,即发射激光进行测距,炮长瞄准镜视场中便出现目标距离数字指示和代表提前量的光点;与此同时,火炮也自行赋予提前量。待火炮稳定后,利用操纵台使视场中的光点压向目标中心(即精确瞄准),一旦对准目标中心,炮长便可以进行射击。系统反应时间为静对静不大于7秒,静对动不大于10秒。88式坦克的炮控系统具有手动和机动两种操作方式,高低向和水平方向稳定器均采用复合控制,因此稳定精度较高,低速性能好。 </P><P>大家知道,简易式火控不能使坦克在行进间对运动目标进行射击,而且采用了扰动式的控制方式会相对的增加射击反应时间。所以自70年代起,国外为了解决新一代坦克在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问题,开发了指挥仪控制方式的瞄准线稳定的火控系统(即稳像式火控系统)。中国在80年代初也开始了稳像式火控系统地研制工作,并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中国在88A和88B上均换装了新型的稳像式火控系统。与国外同类性的火控相比,88A、88B坦克上稳像式火控中的瞄准镜是用一个光学元件使瞄准线直接在高低和方位两个方向上都能稳定。结构简单,原理新颖,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此种原理结构的火控系统,且该系统技术成熟、工艺性好,无技术难点,特别适用于国内的生产水平,因此造价低廉。新型火控系统经过多次实弹射击试验及其考核后,证明该系统功能比较稳定、工作比较可靠,操作简单。炮长只要瞄准并平稳地跟踪目标2秒钟,即可发射激光,按下射击按钮,只要瞄准线进入射击门限,火炮即可自行击发。这一特点非常适用于中国装甲部队的实际水平。经检测,该火控系统在2,000米距离上对2.3×2.3米大小目标的首发命中概率约为87%,而德国的豹2坦克在行进间对同等目标的首发命中概率也不过才80%。所以,就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火控系统而言,前者要优于后者。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88A和88B服役之时,日本人的精力都集中到了90式坦克上,其对74式坦克的火控改进并没有投入多大的心思。所以,如果低估日本人在可能的情况下改进74式坦克火控系统的先进性将是错误的。防护性能</P><P>在防护性能上,88式坦克的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首上甲板与水平面夹角设计成22o,增大了甲板的水平厚度。由于受总体设计因素的限制,38吨的88式坦克在抗击现代105和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时显得有些脆弱,因此,在其车体的首上甲板上加挂了683型复合装甲。据《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一书中介绍,70年代初,上海硅酸盐所、52所、53所、201所、256所等单位,研制成功了非金属--金属薄复合装甲,为提高坦克防护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P><P>在此技术上,52所和617厂等单位又相继研制成功了681和683型复合装甲,使中国坦克的抗弹性能有了质的提高。88坦克的炮塔为装甲钢铸造结构,外形低矮,流线型好,正面装甲防护能力较59式坦克有了一定的提高(车体首上甲板150毫米/22o、首下120毫米/22o、侧甲板80毫米、顶甲板30毫米、后甲板53毫米,底甲板25毫米。炮塔前部230毫米(弧形)、两侧为180毫米、后部80毫米、顶部40毫米。此数据根据T-62推测而来,仅供参考)。根据需要,也可在炮塔的正面加挂FY系列双防反应装甲。据说,中国的双防反应装甲已经发展了四代,最新一代双防反应装甲对穿甲弹和破甲弹防护效果为防穿400毫米、防破400毫米。</P><P>在88式坦克外表,涂有防红外迷彩漆。炮塔内还装有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这些把坦克的防护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P><P>  在日本的61式坦克上,炮塔部分首次采用铸钢,在造出有利于防弹外形(使装甲表面具有倾斜角,以造成跳弹,提高抗弹性)方面,为了灵活设计壁厚,形成复杂的形状,采用了最佳成型加工法。但是不利的一面是,由于是浇铸到模具里使之成型,所以为了避免变形和铸钢里产生气泡而进行的热处理非常困难。另外,对于冷却后的铸块磨削加工也十分不易。统管日本坦克生产现场的三菱重工特殊车辆部部长井上宣昭为特殊钢的铸造费尽了苦心。铸件的加工要经过转炉二次精练,此过程中一方面排除形成钢材脆性的杂质:一方面控制决定钢材硬度的含碳量。这样炼成的特殊钢,其纯度(请注意,不是硬度)比普通钢高10倍以上。到74式坦克的时代,铸造技术更进步了,日本掌握了高纯度特殊钢的制造技术。井上宣昭曾自信地说:"可以认为在钢材的抗弹能力方面,我们越过了美国的数据"。另外,74式坦克上使用了铸钢和防弹钢,铸钢用的是三菱广田炼钢厂的,防弹钢是三菱长崎机械厂生产的。74式坦克的外形轮廓低矮,所以具有非常好的防弹外形,不易被炮弹击中。其炮塔侧壁倾斜,又没有采用光学测距仪,所以对炮塔外形有利。车体和炮塔前部装甲厚均为130毫米、两侧厚75毫米、后部厚度为50毫米。从装甲的厚度看,74式坦克与88式坦克有一定的差距,我想这是由于日本的设计人员受当时西方(特别是豹1)的影响的缘故吧。在西方第二代坦克的发展中,均将火力和机动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并且认为通过提高机动力来达到间接增加防护的效果。所以,在装甲防护上西方的第二代坦克均比同代的苏式坦克要弱一些。这也就可以理解74式坦克在防护上为什么存在与88式坦克的差距了(尤其是在88式坦克加装了双防反应装甲后)。由于车高较低,车内空间必然狭小,为此日本人采用了相应措施,将车体上部两侧扩展到履带上方,以满足对车内空间的需要。车体下部采用整体铸造,这种结构在防护性、强度和重量等方面有很多优点,但是,在生产上却需要高技术和大型设备,因而成本较高。从炮塔的驱动方式看,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美国和西德的液压式;英国和日本的为电气式。这是根据各国的工业水平自行选择的。日本由于依赖本国的电子工业的生产技术,采用了电气式的。也是日军陆军部从安全出发所考虑到的,如果炮塔周围装上液压导管,一旦中弹时,会形成大的火灾。由于取消了电-液式方向机,日本也借此宣称如何如何提高了乘员的生存能力。可另一方面,在战斗室内布置了液气悬挂部件,约50~60升液压油处于局部的高压和高温之下,再加上备用弹药存放在炮塔防护最弱的环节--尾部,其安全系数能有多高?我想理智的人们都会明白的。</P><P>再看看74式坦克的人机工程,由于74式坦克较窄和低矮,其乘员的空间也自然不会宽敞到哪里去,就装填手而言,其最大身高可能只允许在1.60米左右(豹1是1.78米),由于日本坦克乘员一般都不高,这种可勉强忍受的空间紧张状况是可以得到缓和的,但不会排除。同时,坦克乘员还会受到战斗室内液气悬挂系统排放出的热量和臭气的侵扰。看来驾驶和操作74式坦克作战决不是件轻松和愉快的工作。相比较而言,88式坦克炮塔内的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这是由于炮塔的尺寸和轮廓所决定的。但反过来说,88坦克炮塔的受弹面积要较74式坦克大一些。幸好,88式坦克在设计时,作为提高防护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以减小坦克轮廓来尽可能的降低被命中的概率,而是一旦被击中后,怎样避免被摧毁的概率。 </P><P>谈88式坦克的防护,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1987年,中国根据外贸的要求在二代坦克的另一分支--85-II坦克的基础上开发了"风暴"系列坦克,与80-II和88式坦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风暴"坦克一改中国传统的铸造炮塔结构,采用了焊接式复合装甲炮塔和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从理论上讲,该坦克要比2年以后才能服役的88式坦克高出一个技术等级,然而,2年以后装备中国装甲部队的第二代坦克却仍是88式坦克,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当时完全可以在"风暴"坦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即可达到列装要求。 </P><P>但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却没有发生。90年代以后,中国装甲部队中又出现了88式坦克的改型--88B和88A坦克,尽管这两种坦克改装了新型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和最先进的105毫米坦克炮弹,但是假如最初在选择二代坦克时,被选中的是"风暴"的改型的话,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安装有焊接式复合炮塔(实现了炮塔尾舱的弹药隔舱化)并配有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再加上稳像式火控的88式坦克于89年装备中国的装甲部队。 </P><P>几年以后,换装了120毫米坦克炮(身管与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相同),并采用了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的88A坦克投入现役,不久(应该是在97年左右),换装了1,000马力发动机、强化型炮塔(还加装了反应装甲)和猎歼式火控系统的88B也投入现役。这并不是什么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做到的。如果按照上述假设来发展的话,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不会被消磨和牵扯太多,我们的路也不会兜那么大的圈子。实践证明,一些曾经正确但不被重视的路又在被迫和无奈中被认可,只不过在回到这条路上时,时间的风蚀已经让这条路失去了最初的模样。(鼎盛军事专供文章,转载请说明出处)</P><P> </P>
<P>首顶</P>
好文!顶~~!
<P>看过此文,首先要肯定作者掌握的资料、分析能力。但也有几处值得商榷:</P><P>1、74式坦克火控系统的射击过程的描述,与稳像火控系统的射击过程相同,这是不对的。74式坦克的火控是扰动式火控,需要二次瞄准,而不是一次瞄准、测距后就可击发。该火控系统中没有解算射击提前角,而是由车长“根据一个提前角以5个密位为单位进行估算”,不知这是从哪里而来的做法。射手人工判定提前量时,可以以密位为单位,也可以以目标体形为单位,但上述以5个密位为单位的判断方法实在难以理解。</P><P>2、立楔式与横楔式半自动炮闩的区别,理由并不充分。二者所占空间区别并不大,但是立楔式炮闩勤务作业时对炮尾上部空间的需求比横楔式炮闩要大得多,而且需要强力机构以保证炮闩关闭和在关闭状态时将闩体支撑在关闩位置。</P><P>3、74式坦克是将车体上部扩展到履带上方,还是将炮塔下部扩展了,似乎有不同的说法。</P><P>4、关于我国88A、B坦克火控系统的描述中,“瞄准线进入射击门限”肯定是错误的,应该是火炮轴线进入射击门限,而不是瞄准线,其实射击门限的基准就应该由瞄准线及其他因素确定;“这一特点非常适用于中国装甲部队的实际水平”,不是作者是出于什么理由得出此结论;“操作简单”,国内外的稳像火控系统操作都比较简单,相互之间大同小异,没什么明显差别;“炮长只要瞄准并平稳地跟踪目标2秒钟,即可发射激光”,该火控操作顺序有很多,并非仅此一种,先跟踪再测距和先测距再跟踪都是允许的。</P>
资料很详细啊`~~好文~
好象是《兵器》介绍过了
7楼的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