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货币赎买特权的改革不会成功: 公车改革多陷于停滞 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39:58
http://news.163.com/09/0819/04/5H26J3RM0001124J.html
  新京报8月19日报道 根据中纪委、公安部、监察部、审计署的调查结果,截至2007年11月30日,中国公务车共5221755辆。这些车一年共消耗4000多亿元。

因计算口径不一,不同专家所采信的数据不尽相同。近4年来,见诸媒体的中国公车总开支横跨3000亿至6000亿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认为,不同的数据却可以达成相同的结论,“公车开支高得离谱”。

公车的巨大消耗,和意欲克服消耗的努力,近20年来一直交错,但至今未成正果。

当政府部门在内部自改公车待遇时,外界也在为车改能否成功而争论纷纭。一个最大的分歧是:车改是一场注定失败的特权赎买,还是官民双赢的帕累托改进?

公车不公与财政压力

7月,辽阳弓长岭区天价车补引质疑,但其官员披露,在车改前,区委书记和区长一年的公车开销,每人14万元,且不包括司机工资。

“一年14万元养车,已经背离老百姓的生活常识。”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说。周天勇曾于2004年到美国考察,在加利福尼亚,只有州长和议长有专车。

另据公开数据,被认为全球最廉洁的芬兰,全国只有5个人有公务专车:总统、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

事实上,对公车的配置及使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1989年曾下发《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等文件,进行规范管理。“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

而据北大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观察,中央部委对上述规定尚算重视,而在地方几乎已成空文。目前在全国绝大多数乡镇,书记和乡长一般都配有专车。

而配车超标同时,公车私用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2003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心公布了一份公车私用情况调查。称一些地方的公车,公务用途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趋严重。”

刘同心的结论得到了广泛采信。甚至有民众认为,公车能把三分之一用到公务,已颇为难得。

而伴随着分税制的改革和公务员队伍的膨胀,地方政府的财政日益捉襟见肘。而在财政支出中,公车的开支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节约开支,成为各地车改的共同出发点。

三次车改浪潮

1993年,广东开始公车改革的试点,莞东沙田镇等单位开始取消领导干部公车,改发交通补贴。

1998年,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部分中央部委进行车改试点。同时,黑龙江、浙江、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也启动试点。其中,最出名的当为大庆车改。此为中国车改的第一次浪潮。

到了2001年,江苏省从单个乡镇车改试点起步,扩展到300多个乡镇。此后,湖南资兴、浙江杭州、义乌,江苏的江阴等地,都相继加入。

第三次浪潮,则于2004年6月在全国掀起。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国家机关,及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20多个省市进行公车改革。

据王锡锌教授介绍,车改的形式多样,最为民众熟知的则为集中管理和货币化车补等。但这些改革基本无下文,并且让民众“没感觉”。

“公车超标采购和配置,运行中的巨大浪费,都没有得到明显控制。”王锡锌说,很多车改措施只能称为半成品,既不彻底,也显软弱。“人们唯一能看到的,是公车开支的步步飙升。”

车改的源头问题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几次浪潮中的车改试点,都是“从下至上”的路径,更多属于地方自发行为。这使车改缺乏足够强大的动力,还会遭受更多阻力。

王锡锌教授认为,车改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官员用车福利的合法性,和纳税人权益是否可不受损。

王锡锌认为,车改单位往往举出各种数据,来显示车改的必要,其实在逻辑上并无证明力。“公民如何知道你的数据是否真实?”

车改试点往往又是一刀切,又容易使官员的公车福利,“该减的没减下去,不该加的却多了一笔车补。”

更让王锡锌担心的是,车改可能将官员的非法福利合法化。

另一个事实是,车改试点地区的公车,此前没有不超标的。“既然违反中央规定的超标都无法遏制,再变花样搞改革,又能改出什么呢?”

王锡锌认为,公车其实是一种特权,而历史证明,用货币赎买特权的改革不会成功。

他认为,公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发挥人大等代议机构和媒体公众的监督权,“看好政府的钱袋子”。让财政审核制度归位,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公车乱局。

周天勇教授认为,很多车改试点的地方官员确实抱有改革的善意,但从全国角度看,只有中央加大整治力度,严格公车制度,让社会各界参与监督,车改才能改好。http://news.163.com/09/0819/04/5H26J3RM0001124J.html
  新京报8月19日报道 根据中纪委、公安部、监察部、审计署的调查结果,截至2007年11月30日,中国公务车共5221755辆。这些车一年共消耗4000多亿元。

因计算口径不一,不同专家所采信的数据不尽相同。近4年来,见诸媒体的中国公车总开支横跨3000亿至6000亿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认为,不同的数据却可以达成相同的结论,“公车开支高得离谱”。

公车的巨大消耗,和意欲克服消耗的努力,近20年来一直交错,但至今未成正果。

当政府部门在内部自改公车待遇时,外界也在为车改能否成功而争论纷纭。一个最大的分歧是:车改是一场注定失败的特权赎买,还是官民双赢的帕累托改进?

公车不公与财政压力

7月,辽阳弓长岭区天价车补引质疑,但其官员披露,在车改前,区委书记和区长一年的公车开销,每人14万元,且不包括司机工资。

“一年14万元养车,已经背离老百姓的生活常识。”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说。周天勇曾于2004年到美国考察,在加利福尼亚,只有州长和议长有专车。

另据公开数据,被认为全球最廉洁的芬兰,全国只有5个人有公务专车:总统、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

事实上,对公车的配置及使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1989年曾下发《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等文件,进行规范管理。“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

而据北大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观察,中央部委对上述规定尚算重视,而在地方几乎已成空文。目前在全国绝大多数乡镇,书记和乡长一般都配有专车。

而配车超标同时,公车私用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2003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心公布了一份公车私用情况调查。称一些地方的公车,公务用途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趋严重。”

刘同心的结论得到了广泛采信。甚至有民众认为,公车能把三分之一用到公务,已颇为难得。

而伴随着分税制的改革和公务员队伍的膨胀,地方政府的财政日益捉襟见肘。而在财政支出中,公车的开支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节约开支,成为各地车改的共同出发点。

三次车改浪潮

1993年,广东开始公车改革的试点,莞东沙田镇等单位开始取消领导干部公车,改发交通补贴。

1998年,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部分中央部委进行车改试点。同时,黑龙江、浙江、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也启动试点。其中,最出名的当为大庆车改。此为中国车改的第一次浪潮。

到了2001年,江苏省从单个乡镇车改试点起步,扩展到300多个乡镇。此后,湖南资兴、浙江杭州、义乌,江苏的江阴等地,都相继加入。

第三次浪潮,则于2004年6月在全国掀起。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国家机关,及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20多个省市进行公车改革。

据王锡锌教授介绍,车改的形式多样,最为民众熟知的则为集中管理和货币化车补等。但这些改革基本无下文,并且让民众“没感觉”。

“公车超标采购和配置,运行中的巨大浪费,都没有得到明显控制。”王锡锌说,很多车改措施只能称为半成品,既不彻底,也显软弱。“人们唯一能看到的,是公车开支的步步飙升。”

车改的源头问题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几次浪潮中的车改试点,都是“从下至上”的路径,更多属于地方自发行为。这使车改缺乏足够强大的动力,还会遭受更多阻力。

王锡锌教授认为,车改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官员用车福利的合法性,和纳税人权益是否可不受损。

王锡锌认为,车改单位往往举出各种数据,来显示车改的必要,其实在逻辑上并无证明力。“公民如何知道你的数据是否真实?”

车改试点往往又是一刀切,又容易使官员的公车福利,“该减的没减下去,不该加的却多了一笔车补。”

更让王锡锌担心的是,车改可能将官员的非法福利合法化。

另一个事实是,车改试点地区的公车,此前没有不超标的。“既然违反中央规定的超标都无法遏制,再变花样搞改革,又能改出什么呢?”

王锡锌认为,公车其实是一种特权,而历史证明,用货币赎买特权的改革不会成功。

他认为,公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发挥人大等代议机构和媒体公众的监督权,“看好政府的钱袋子”。让财政审核制度归位,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公车乱局。

周天勇教授认为,很多车改试点的地方官员确实抱有改革的善意,但从全国角度看,只有中央加大整治力度,严格公车制度,让社会各界参与监督,车改才能改好。
官府视百姓为洪水猛兽,任何改变都只是内部消化,完全拒绝百姓的参与,能改得了什么?不知道政治体制的改变我辈能否看到?
不抱希望。
没有用了啦,现在中国官场的风气买车不是为了实用,而是特权的象征,越有油水,官位越高的官员公务用车就越气派,就跟过去衙门轿子的等级一个样
身患绝症的曹操想治病,华佗说病在头脑内部,必须用利斧砍开才能治。。。
曹操说:你要害俺性命耶?急命杀之。。。
曹操很快也死了。。。
只靠体制内部进行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a9:]
深圳宝安下面的镇长书记,多少人都是陆地巡洋舰滴干活...
有谁会心甘情愿放弃手中的特权 ? 不是叫老虎给你脱下虎皮麽 ?;P
“中国式民主”斗士敢叫老虎脱层皮
说好听话谁都会说,但是前几十年干部们的工资,想不用公车,关键可能么?走路、骑自行车去办事?

现在的公车改革就是因为目前的条件已经到了可以让大部分干部开自己的车干活的时代了,车的价格下来了,公务人员工资上来了,补贴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目的就是顺坡下驴。

要真的节俭,不买公车,也不车改补贴,国内轿车市场立马萎缩一大截,然后大家都舒服了!
细瓷蜥蜴 发表于 2009-8-20 14:38


这话可就不对了,办公是要用车没错,但是用的着每人一部吗?退一步说就算每人一部,用得着每人一部奥迪吗? 用得着一个人一年花12万养车吗?再说公车实际有多少时间是在公用,相信每个人都清楚,真有1/3就谢天谢地了。
不买公车,就算拿一年4000亿的一半2000亿来补贴公民买车/养路费/油价,我相信轿车市场会火一倍不止
请问衙门有多少人需要专门配车去办事的? 这配车去办的什么事情?
"他认为,公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发挥人大等代议机构和媒体公众的监督权,“看好政府的钱袋子”。"
个人认为这个主意比发车补更臭,在现行体制下的监督就是让大灰狼监督东北虎,根本就是行不通的事.
greataxe 发表于 2009-8-20 15:06


你家政府每人一部车啊?说话要不要谱啊?

当然花钱的问题很成问题,公车私用的问题就更成问题。
有媒体说杭州家庭拥有汽车的比例68%,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