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委员长从24年到37年一直造不出大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25:50
委员长国民党从24年起就占有广东根据地,从27年起占有长江中下游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到37年还造不出口径70毫米以上的大炮,这是为什么?

    钱应该是有的,飞机都向国外买回不少,不能买造炮技术吗?


    别人应该是肯卖技术的,24年至27年四一二前苏联应该是肯卖造炮技术的;27年至37年英美德应该是肯卖造炮技术的,特别是30年代德国肯定会卖,委员长德械师都装备起来,德国人会不肯卖技术吗?

    钱也有,别人也肯卖,问题是为什么委员长不肯买了。

    委员长一定知道自已在大陆的统治时间不长,发展造炮等重武器兵工,将来难得把这些笨重的机器搬到桃花岛啊!从这一点上看,我不得不佩服委员长的长远眼光了。委员长国民党从24年起就占有广东根据地,从27年起占有长江中下游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到37年还造不出口径70毫米以上的大炮,这是为什么?

    钱应该是有的,飞机都向国外买回不少,不能买造炮技术吗?


    别人应该是肯卖技术的,24年至27年四一二前苏联应该是肯卖造炮技术的;27年至37年英美德应该是肯卖造炮技术的,特别是30年代德国肯定会卖,委员长德械师都装备起来,德国人会不肯卖技术吗?

    钱也有,别人也肯卖,问题是为什么委员长不肯买了。

    委员长一定知道自已在大陆的统治时间不长,发展造炮等重武器兵工,将来难得把这些笨重的机器搬到桃花岛啊!从这一点上看,我不得不佩服委员长的长远眼光了。
能造,当时有几家兵工厂是能够造75山的,但是不是全部部件都要自产,像制作炮管需要的钢材就必须进口。结果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进口钢材数量大大减少,几家能生产山炮的兵工厂都干脆转产迫击炮了……后期用的基本全靠国外援助的野战炮。
在铁钉都要靠进口因而被称为“洋钉”的年代,能指望造出大炮么?
2# zetaplus
沈阳兵工厂能造100口径的火炮,太原的能造75口径的火炮。再大口径的,在中国(大陆)到60-70年代也不是容易的事,还是苏联进口的152口径火炮的天下。
沈阳兵工厂在918事变,被日本抢去,便宜了日本人。到70年左右,中国陆军的大口径火炮似乎还有很多苏联的原装152榴弹炮,比如47军在湖南道县,为了镇住当地造反派,拉出‘镇宅之宝’152炮‘试射’了几发,让造反派傻眼了,乖乖听话。那炮就是苏联原装的152。
真正国内火炮工业有大发展的,要到80年代以后,精简整编,炮兵的编制员额和装备水平都跨了一大步。超过100毫米口径的火炮似乎与特种钢的重要进展关系非常大。
主要是钢材炼不出来。
说到底还是没钢材。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那些个高科技什么的,对基础工业的依赖性非常之强。所以么,脱离了基础工业去玩儿高科技,那是。。。。。。。。找刺激。就比如现在的啊三。
大炮技术不懂,不过一战和二战属于大炮时代,能造大口径大炮就只有帝国主义国家可以。
完全是高科技,工业时代产物,我国错过工业革命。何谈工业最发达区,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地区。
特警4587 发表于 2009-5-30 15:19

没错。很多东西当时中国是能够生产的,不过与其说是生产,不如说是组装更确切一些。特殊一点的原料都需要进口。所以说,基础科学和基础工业跟不上,什么高科技都是扯淡。就冲着果粉们津津乐道的“黄金十年”里面那些面粉厂或是纺织厂,一辈子也不会有自主的国防工业。
还真是体制问题,国民党当官的都想发财,真心诚意搞发展的太少,
哪象土共,没材料想方设法搞材料造军火,
捡到点国民党不要的废弃钢材就能折腾出37\45小钢炮.
大口径火炮的技术难点主要是钢材和工艺,如果不能承受炮膛里面发射药的高压,就要炸膛。而且发射炮弹达到一定数量,炮膛内逐渐被烧蚀,口径变大了,炮弹炸点就不太准确了,需要更换炮管。
GMD的主要问题是买办太多,这个代表美国某个公司,那个代表法国某个公司,都找内部的人向上层送银子送回扣,结果自己的国防工业搞不起来。
阿三走的就是当年民国的老路
阿三走的就是当年民国的老路
晚清时期其实都已经解决大炮的技术了!民国倒退了而当时国际上又进步了而已!
造枪造炮又不能吃,投入又极大,收效也慢,哪有轻工业来钱快。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国防工业大多是只进不出的。
你让那些财阀买办把资本打水漂玩?
内战么,买点租点,再让别人买不了租不到,就能打赢了嘛。
14# xcxy
晚清时期火炮的技术水平落后多了,与民国时期的不一样。
主要是剿匪不需要重炮,有迫击炮就够了,战术就是曾国藩的深壕高垒的碉堡战术。如果用重炮(也就是山野炮级别的),再让TG缴去,碉堡战术就不work了。至于与列强开战,想都没想,列强要的是利益,作为列强在中国利益的代理-各个新旧军阀,只要出卖中国利益,则无忧矣。怎奈日冦贪心,不要代理,直接占地盘,端买办的饭碗,故只好一战,让其知难,再谈个好价钱,这就是后来抗战时买办们搞“焦土抗战“的心理基础。老百姓在其眼里都是草芥。再者,当时在中国的战争还是枪战时代,而列强已经进入炮战时代,正规战中中国军队很艰难。
老农 发表于 2009-5-31 21:47
那你说江南制造局早的那些大炮是干什么的?
清朝好歹还办了些事情的!
国府的军队按当时国际标准不能算国防军,只能算治安军,也就是民团。
19# xcxy
晚清最高水平的火炮当属江南制造局仿制德国克虏伯75毫米山炮(1905年),但初速小,射程近(4300米),被1921年汉造10年式75毫米山炮所取代,射程达到6000米了。
抗战全面爆发后,工业重镇丢得差不多了,离开炼焦煤和铁矿,没有了能生产无缝钢管的大工厂,大炮造不了,只能生产一点膛压要求低的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
转帖一段中国近代自制兵器发展概况(三):
 中国近代火炮的发展,始于19世纪60年代。晚清时期,先后生产火炮的局厂有19个。初期主要仿制各国的前装炮和旧式后装炮,其中为适应海防需要,着重仿制各种口径的要塞炮和船台炮,先用铜、铁加工制造,逐步发展为采用钢材制造。如1864年,苏州洋炮局最先用机器加手工制造出24磅子前装滑膛生铁炸炮;1878年江南制造局.仿制出国产第一门钢质英阿姆斯特朗式前装线膛炮,1884年金陵制造局制成中国最早的带车轮移动的架退克鲁森式2磅子后装线膛炮;1890年,江南制造局造出阿式800磅子后装线膛炮,炮身重50吨;1892年该局又造出中国策一门后装管退式船台快炮(又称速射炮);1905年,这个局率先造出管退式75毫米山炮。  
  这一时期主要是仿制各国的前装炮和旧式后装炮。其技术资料、样品均从国外引进,主要原材料和部分零件也是从外国购买,多数是在外国人的参与相帮助下进行生产,但品种多、产量小、性能落后、投资大、成本高。尽管如此,也为中国近代火炮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军阀封建割据,相互混战,由于作战形式的转变,各自引进了国外一些新的火炮生产技术,大大发展了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平射炮、高射炮和各式迫击炮的制造能力。  
  抗日战争时期,各地兵工厂有的沦陷,有的被迫内迁,生产的火炮品种大大减少,除战防炮外,主要仿制适于山地作战的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火炮总产量达1.54万门,相当于自洋务运动到抗战前夕70多年全国火炮总产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兵工署又加速组织各地兵工厂发展火炮生产,第二十一工厂继续生产82毫米迫击炮;第九十工厂恢复生产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75毫米山炮、榴弹炮等:西北制造厂生产75毫米山炮和重炮等。第十、二十一、五十工厂还生产60毫米、120毫米迫击炮,57毫米无坐力炮及1.36英寸火箭发射筒等,这一时期生产的火炮性能有所提高高,制造技术有所进步,火炮品种和产量比抗日战争时期大大增加,1946~1949年共生产火炮3.6万余门(主要是迫击炮),超过了自洋务运动到抗日战争结束时长达85年的火炮总产量。  
  下面按火炮的用途并沿用仿制生产时的命名,以时间先后为序,分别叙述中国近代前装炮、旧式后装炮、新式后装炮和迫击炮的发展过程。  
  (一)前装炮与旧式后装炮  1. 前装炮  前装炮(又称前膛炮),系指弹丸从炮管口部装入的火炮。在晚清,仿制生产的有前装滑膛炮和前装线膛炮。北洋政府时期发展起来的迫击炮虽属前装炮,但因在结构性能上与一般前装炮有别,并自成系列,在后面另列专题叙述。  
  (1)前装滑膛炮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从英、法等国引进并仿制的前装滑膛炮,主要是生铁短炸炮。  
  1863年,李鸿章建立苏州洋炮局。由受聘于该局的英人马格里出面买下了“阿思本舰队”的部分机械设备,用来装备苏州洋炮局,于1864年制造出24磅子生铁炸炮,月产量6~7门。这种炮形如怒蛙,俗名田鸡炮,发射时固定角度为45度,炮口斜昂向天,又称天炮,属前装滑膛炮。苏州洋炮局当时使用的多系以蒸汽为动力的天袖皮带传动机床。  
  苏州洋炮局生产的生铁炸炮,以生铁为原料,通过熔铁炉化为铁水,然后采用“铁模铸造法”浇铸,经过3~4天,待铸件冷却后将心轴取出,用火将铸件烧透,冷却后打磨,使管内外光滑,再钻通引火,试验演放,响亮稳固,即可合用。  
  1865年建成的江南制造局,生产炸炮的规模较大,1867~1876年共生产12磅子、16磅子、24磅子、32磅子生铁和铜质滑膛前装炮128门。  
  1875年,金陵制造局由英人马格里督造的68磅子大炮7门,在大沾炮台试验演放时,因材质低劣,当场爆炸2门,炸死士兵5人、重伤13人,李鸿章因此下令撤销了马格里在金陵制造局的督办职务。  
  此外,还有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四川机器局、兰州机器局、吉林机器局、河南机器局等都生产过前装滑膛炮。  
  (2)前装线膛炮  1878年,江南制造局在英人麦根的督导下,仿制出英国阿姆斯特朗式40磅子钢膛熟铁箍前装线膛炮,即以钢管为内管外加一熟铁箍,以增加炮身强度。制造此炮时,采用了热套工艺。该炮口径4.7英寸,炮管长为口径的41倍,有膛线,射程远,最大射程7900码,炮弹侵彻力和命中精度,均较滑膛炮有较大提高,是中国最早制造的钢质火炮,到1884年共生产23门。1880~1885年,该局又先后生产80磅子、120磅子仿英阿姆斯特朗式钢膛熟铁箍前装线膛炮50门。  
  火炮生产,由用铜铁铸造到钢材制造,炮身由滑膛到线膛,炮管加热铁箍,并采用热套工艺,炮管长度加长到口径的41倍,比老式火炮的射程和破坏杀伤力都有显著提高,说明制炮技术在不断进步。由于前装炮炮弹从前膛装入,弹径必须小于火炮炮管内径,炮弹与炮膛之间必然有一定空隙,这就使火药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必然存一部分从空隙泄出,影响射程,且炮弹不能密接膛线围绕它本身纵轴线旋转,出口后容易改变方向,影响命中精度。所以在后装炮完善其闭锁机构后,前装火炮(迫击炮除外)便被淘汰。  
  2.旧式后装炮  19世纪70年代.从德、英等国引进并仿制从炮身尾部装入弹丸的后装炮,是中国火炮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1867~1873年间,江南制造局制造9磅子后膛熟铁来复炮1门并炮架1座①,是中国最早生产的后膛炮。  
  1882年,江南制造局生产仿英阿姆斯特朗式80磅子钢膛熟铁箍炮,口径149.2毫米,炮身重4.5吨,射程7500码。1886年又生产180磅子钢膛熟铁箍炮,口径203.17毫米,有短、中、长式三种,射程分别为7000码、7700码和8400码,至1891年共生产56门。 
  1884年,金陵制造局仿造出最早的带车轮移动式德国克鲁森2磅子架退后装线膛炮,口径37毫米。此炮有完善的炮闩,装弹简便、迅速,炮弹为长形并附有弹带。1888年,江南制造局生产口径9英寸阿姆斯特朗式250磅子后装线膛炮,配有液压制退的弹性炮架。这种架退炮,有短、中、长三式,射程分别为7200码、8000码、11000码,炮身重分别为19吨、21吨和25吨②,至1898年共生产19门,用于要塞重地。弹性炮架的火炮仿制成功,克服了刚性炮架操作时间长、射击精度差的重大缺陷。  
  1890年,江南制造局又进一步仿制成功英阿姆斯特朗式12英寸800磅子后装炮,炮身长35尺,来复线36条,弹重800磅,内装栗色药饼300磅,单孔黑药饼200磅,炮身重50吨,最大射程10000码,在1000码以内,可击穿19英寸厚铁靶,到1893年,共制造4门。此炮系中国近代生产最大最重的火炮。  
  1892年,江南制造局仿英阿姆斯持朗式造出中国最早的后装线膛管退式船台快炮,口径4.7英寸,又称速射炮,最大射程为7000码,至1903年共生产56门。该炮主要用于船台和要塞重地,它有防盾板,炮架为圆锥台,制退复进机连结于摇架,炮身滑动于摇架之中,炮弹壳用生铁制成,有实心、开花和子母弹三种。管退炮的试制成功,较架退炮在性能上又大大提高了一步,增强了射击稳定性,提高了射速。1894年,江南制造局仿制出6英寸阿姆斯特朗式100磅子船台快炮。1897年,又造出9.2英寸380磅子升降地井式后膛炮2门,该炮射程11000码,炮身重25吨。  
  1895~1900年,湖北枪炮厂仿制出德克鲁森式37毫米、47毫米、53毫米、57毫米架退式后装炮290余门。    1897年起,江南制造局先后生产出2磅子、3磅子、6磅子、12磅子炮,口径分别为37毫米、47毫米、57毫米、76毫米,皆为架退式,至1904年,共生产411门。   
 生产过这种旧式后装炮的还有兰州制造局、大沽造船所、福建机器局、四川机器局、吉林机器局等。    
①《江南制造局记》卷三第8页  ②《江南制造局记》卷八第41页  ③《江南制造局记》卷八第42页  
  后装炮比前装炮具有以下特点:有完善的炮闩,装填炮弹更为简便迅速,由于后装线膛炮均采用长形弹,并附有弹带,发射时弹带嵌入炮管膛线,赋予弹丸以旋转运动,可防止火药气体泄出,弹道性能较好,造炮用材料巳由铜铁改为钢质,提高了炮管强度,因而有较高射速和命中精度。但是,由于:这一时期主要是生产架退式后装炮,除船台快炮采用无烟药外,大部分火炮仍采用黑色火药,发射后烟雾大,需待烟雾消散或移动炮位重新瞄准后方能再次射击,因此,往往会贻误战机。  
  (二)新式后装炮  新式后装炮与旧式后装炮的不同特点是;管退式,炮身长,射程远;配有瞄准装置,射击精度高;重量轻,机动灵活;既可用于边防、海防,又适合于山地野外作战。1905~1949年,中国先后仿制生产的新式后装炮有山炮、野炮、榴弹炮、平射炮(含战防炮、无坐力炮)和高射炮等。  
  1. 山炮  山炮主要用于山地野外作战,以杀伤敌方人马,破坏铁丝网及其他薄弱的建筑物,也可以发射烟幕弹迷惑敌方。山炮属野战榴弹炮范畴,特点是:弹道弯曲;能挽曳或分解后马驮,宜于山地作战。中国近代生产山炮的主要局厂有:江南制造局仿德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汉阳兵工厂仿日10年式75毫米山炮;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制造的晋13年式、17年式和36年式75毫米山炮;东三省兵工厂仿日14年式75毫米山炮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近代各局厂生产的各式山炮近3000门。   
 山炮主要由炮身、炮尾、炮闩、摇架,后炮架、防盾板、驻退复进机、大小架及车轮、瞄准具等部件组成。   (1)沪造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  1905年,江南制造局仿德克虏伯式制造成功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后装管退式山炮。1913年,将该炮加以改良,改螺式炮闩为楔式,同时改进了杠炮钩套装置、表尺曲柱方座、皮垫蹲板、橇杆和插泥板等。造炮所需材料,除复进簧从外国购买外,其余钢材由本局西门子马丁炼钢炉冶炼,如炮管,采用该局特制的炮钢,由汽锤自由锻制,再经车、钻、镗、拉线等机械加工制成。该炮初速280米/秒,最大射程4300米,放列全重386公斤。江南制造局曾批量生产此炮,从1907年到1928年累计生产494门,但是,由于该炮炮身短,初速小,射程近,后被汉造10年式75毫米山炮所取代。  
  (2)汉造10年式75毫米山炮  1921年,汉阳兵工厂仿日本大正6年式75毫米山炮,称汉10年式75毫米山炮。此炮与沪造75毫米山炮相比,炮身为口径的18倍,初速加大到342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放列全重增加到610公斤。炮管仍为单层,炮门为断隔螺纹式,紧塞作用好,比沪造炮闩横楔式强度大;火药产生的应力在炮闩横截面上,分布均匀,因而炮闩不易受损,寿命较长;炮架为双轮叉脚式,比沪造双轮单脚式稳固;大架前分后合,不妨碍炮身后坐,能用较大的高低射角射击,但方向射界,仍然受炮架限制,火炮稳定性仍较差。该炮的材料大部分由湖北钢铁广和上海兵工厂供应。该炮炮身加工已经按规定的工作程序(9道工序)进行,产品质量可靠,到1928年为止,累计生产68门。  
  (3)晋造75毫米山炮  1921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筹建炮厂,一方面向外国购买机器,一方面建筑厂房。1923年正式出炮,称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炮身长600毫米,外加炮箍,用螺钉扣合,炮闩为螺体后开闩,所用材料从德国进口,1924年月产30门。该厂改称西北制造厂期间于1936年、1937年,生产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门。  
  1924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仿造成功日本41式75毫米山炮,命名为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该炮性能、结构与汉10年式75毫米山炮相同,最大射程6400米。为了大批量生产,该厂实行包工制,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每门炮由6000工日减少到1400工日,产量大大提高。1928年,该厂又对此炮进行改进,最大射程达到7000米。改进后的炮称晋17年式75毫米山炮,年产量40门。到1929年,这个厂共生产75毫米山炮700门。  
  1947年2月,西北实业公司西北机车厂仿日本94式75毫米山炮成功,称晋36年式75毫米山炮。阎锡山为表形该厂员工,曾给该厂颁奖120万元(法币)。此炮与沪造、汉造75毫米山炮相比,炮身长为口径的20.8倍,初速385米/秒,最大射程8000米,放列全重536公斤,采用水压气体式驻迟复进机,比上述两厂75毫米山炮采用弹簧驻退复进机更可靠,并增加了高低、方向射界。至1948年,该厂共生产晋36年式75毫米山炮191门,所需材料由西北育才炼钢机器厂和西北铸造厂提供。  
  此外,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功日本41式75毫米山炮,命名为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其性能、结构与汉沪两厂75毫米山炮接近,最大射程6350米,所需材料从日本、奥地利等国进口,到1931年,共生产72门。  
  1927年,太原兵工厂仿德苏罗通式试制成功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该炮初速300米/秒,最大射程5965米,放列全重853.5公斤,到1929年,共生产30门。  
  2.野炮  野炮为师属炮兵之主炮,身管较山炮长,初速大,弹道低伸,射程远,属加农炮型。野炮炮管的结构是在内管上加箍或采用双层复料,因而加工较山炮难。中国近代生产野炮的局厂有: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等。据不完全统计,1913~1949年,各局、厂共生产各式野炮500余门。  
  (1)75毫米野炮  1913年,汉阳兵工厂和江南制造局均仿制成功克虏伯式29倍75毫米野炮。该炮炮身由身管及装于管外的前后两外套构成,炮管与外套结合采用热套工艺。江南制造局采用的方法是:“套箍之时,箍烧热至500度,候箍胀大,立即套上。”①该炮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为6000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野炮发展很快,在德国,1923年生产的75毫米野炮射程已达到13700米。所以上海兵工厂以增大该炮射程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设计,如将炮管长度加到口径的32倍,初速提高到555米/秒,最大射程可达到11000米,但未见投产。①《江南制造局记》卷八第4页   
 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日38式75毫米野炮生产的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炮身长度为口径的31倍,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8250米,到1931年累计生产108门。  
  (2)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  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奥18年式30倍77毫米野炮试成14年式30倍77毫米野炮,母型炮是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武器。该厂聘请奥地利技师哈德曼负责设计和指导生产,一切性能均优于该厂1924年生产的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77毫米野炮初速528.5米/秒,最大射程11000米。该炮大架中部挖空,供炮身后退,且不必掘坑仰角即可达45度,而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仰角17度以上必须掘坑。77毫米野炮大架后端为铰链式驻锄,运动时可以翻上而固定在炮尾上,方向运动时只需大架移动,驻锄不移动,且驻锄由二支杆与制转机连接,更能固定位置。当时国内不具备生产77毫米野炮的条件,该厂直接从奥地利百禄厂购进320门零部件,在厂内只进行少量加工即组装成火炮,在进口零部件用完后即停止生产。  
  (3)晋造18年式88毫米野炮  1929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仿苏罗通式88毫米野炮试制成功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初速525米/秒,最大射程10500米,性能接近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到1937年,该厂累计生产88毫米野炮150门。    
  此外,广东第二兵工厂和西北制造厂分别于1936~1937年试制成功75毫米、105毫米野炮,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迁厂未能投产。  
  在中国近代,野炮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沪、汉、辽、晋几家主要兵工厂生产,由于野炮性能落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渐被淘汰。    
  3.榴弹炮  榴弹炮的炮身短,弹道弯曲,射角45度,最大可到70度。它适用于压制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及摧毁工程设施等。在中国近代,除汉阳兵工厂1918年试制成功2门仿德克虏伯式120毫米榴弹炮和广东第二兵工厂1936年、1937年试制成功75毫米、105毫米榴弹炮外,主要是东三省兵工厂在1924~1931年生产以下几种榴弹炮:  
  1924年,生产仿奥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初速360米/秒,最大射程7700米,放列全重1350公斤,到1931年共生产300门。     
 1925年,生产仿日105毫米轻便榴弹炮,最大射程11000米,到1928年共生产16门。同年又试成仿日38式150毫米榴弹炮,初速275米/秒,最大射程5900米,放列全重1850公斤,到1931年共生产21门。东三省兵工厂还试成仿日240毫米重型榴弹炮,未正式投产。    
  此外,该厂1924年还仿制日14式29倍105毫米加农炮,该炮初速540米/秒,最大射程11000米,放列全重2594公斤,至1931年累计生产12门。      4.平射炮  平射炮含战防炮、无坐力炮。其特点是:弹道低伸,重量轻,机动灵活,属步兵用轻型火炮。   
 (1)37毫米平射炮  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以日本大正11年式37毫米平射炮为母型试制成功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是国产最早的平射炮。该厂在仿制中,增加了防盾,重量比母型炮略有增加,该炮高低射角为0度至+15度,炮身长为口径的29倍,初速450米/秒,最大射程3330米,超过母型炮330米,放列全重109.8公斤,至1931年,累计生产370门。1929年,汉阳兵工厂也试制成功37毫米平射炮,最大射程3120米,性能低于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      
(2)37毫米战防炮  抗日战争中,前线最大的威胁是日军频繁出动的装甲车和轻型战车。这些战车装甲厚度为16~25毫米,原有的37毫米平射炮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难以捕捉移动的目标而贻误战机。1938年5月.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试制37毫米战防炮。该厂以德国苏罗通50倍37毫米战防炮为母型,图纸资料由德国克兰公司提供,并派工务处长李式白率员赴德国克兰公司考察.签订购买100门37毫米战防炮的原材料、生产用机器设备及检测仪器合同。合同签订后,因受战争影响,外购材料到厂较迟,仿制工作于1940年7月才逐渐铺开。经该厂员工努力,于194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门37毫米战防炮,又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战术性能指标达到了母型炮的要求,产品质量较佳。兵工署技术司于1942年正式将该炮命名为30年式50倍37毫米战车防御炮。      
30年式37毫米战防炮,是当时最优良的战车防御武器,初速825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400米以内可击穿40毫米厚的钢板。但制造技术比野炮、榴弹炮复杂。该炮炮管为口径的50倍,加工精度要求高.又为双层料式,由内外两管热套而成。热套方法是:用瓦斯炉将套管加热炉内设有测量温度和测量套简内径膨胀尺寸的特殊工具。当套筒在炉中加热到规定温度时,将它放置于支架上,然后将炮管徐徐装入套筒内,完全套好后用轮状水管喷水急冷,使之配合紧密并产生预应力,以抵消发射时燃气的胀力。但是,生产37毫米战防炮的主要材料依靠德国进口,当从德国订购的100门材料运到,完成94门火炮后,因材料无来源而被迫停产。      
(3)57毫米无坐力炮  无坐力炮发射时膛内火药气体,一部分推动弹丸前进,另一部分从炮闩喷气孔内向炮后喷出,使炮弹前进时对炮管的后坐力,与气流向后喷出对炮管的前冲力,正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炮管保持平衡,不致产生后坐。该炮结构持点;炮管长为口径的27倍,管壁薄,全炮重量轻;炮闩为断隔螺纹式,具有击发和退壳作用,炮闩边缘钻有对称的喷气孔,喷气孔轴线和火炮轴线略成倾斜,倾斜方向与膛线旋转方向相同,故火药气体从喷孔喷出给予炮管的旋转力正好抵消炮弹通过膛线给炮管的旋转力。所以发射时,不仅可以使炮管不致产生后坐,还可阻止炮管产生旋转,有利于肩托射击。这种火炮结构简单、重量轻、运动灵便,特别适合于近距离山地作战,它以低伸弹道的榴弹火力,有效摧毁敌方工事、火力点以及敌军战车、坦克车辆,是步兵作战的大威力武器。      1946年7月,第五十工厂以美制T18式57毫米无坐力炮为母型炮仿制。1947年11月试制成功,兵工署将其命名为“36年式57毫米无坐力炮”,此炮初速360米/秒,射速每分钟15发,最大射程3660米,而重量仅为34公斤。此炮炮管、炮闩等主要件均系镍铬合金钢,当时国内不能自给,进口又迟迟不能到货。后来采用从德国进口的75毫米山炮和37毫米战防炮库存料代用,至1949年11月共生产95门。因质量没完全过关,末发交部队使用。      
57毫米无坐力炮的质量,据1948年7月11日第五十工厂施维吾给厂长的电报称:“大总统是日晨,在南京中训团参观57无坐力炮精度射击表演时,连射四发均能命中,甚为满意,并召见兵工署火箭科长孙世笃,面谕积极大量制造57无坐力炮。”但该炮经多次射击试验中,先后出现:扳机连杆易断,退壳钩易变形,持别是1949年4月,22号炮仅射击一发,炮管因材料不合格全部炸裂。
我问且仅问一句“800磅后膛炮”口径多少呢?
305毫米。不过别忘了这是旧式后膛炮,身管技术很低,非常笨重,射程才9000米。
蒋介石没战略眼光!那些兵工厂结果后来都便宜TG啦!试制出问题很正常!关键是要常抓不懈!
阿姆斯特朗式305毫米口径的火炮只能用做舰炮或者要塞炮,以英阿姆斯特朗式12英寸800磅子后装炮的重量和射程,到10年以后的1900年就落后了,只能当靶子。
晚清军工企业的主顾只能是清政府,如果老佛爷把家里的老本都赔给日本还不够,还要从外国银团借款,中国因为巨额的赔款和利息,导致国家财政走向崩溃,哪里还有钱发展军备?没有了海军足够大的军需订货款,江南制造局就没资金再发展大口径火炮,武功自废。而日本有了2亿多的白银的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4年的国家财政收入),85%用在军备发展上,拉动了军工生产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强国。而中国被打倒在地后,又大量抽血,在未来几十年内完全失去了当二流国家的资格。割地赔款也算晚清时期办的比较大的事情了。
顺便转贴一个甲午战争后果的东西供大家参考:

军饷本是晚清政府最大的支出项目,光绪初年以前,年约2000余万两,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此后又明显增加。到光绪十年中法战争前后,各省报部有案的兵勇各饷增至3400万两,甲午战后已近6000万两。这还只是常年军饷。除此以外,尚有新添京兵、海军、奉天、吉林、黑龙江练军以及购买枪炮船舶、修筑炮台诸费。各种军事费用合计,高达五六千万两,占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所以当时有人说,“竭天下十分之物力,八分以养兵勇”。临时的战争费用也十分庞大。光绪二至四年(1876—1878),左宗棠西征款共奏销2600万两,其后每年约需800万两。中法战争耗款3000万两。中日甲午战争的费用更超过6000万两。

甲午后,张之洞、袁世凯、荣禄等大练新军。庚子后,京师设练兵处,各省设练兵公所,定新军为三十六镇(每镇1.2万余人)。新设一镇需费100余万两,常年经费200余万两,至辛亥前夕,己练成二十六镇,计常年经费5200余万两。宣统三年财政预算,新军饷需一项即达5876万两。新军、旗绿、海军备饷和其他军事费用合计,共1.37亿两,占国家全部财政支出的36%,超过甲午战争前后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倍半。

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高得惊人,却无力守卫疆土。巨额的军费和战费开支换来的是巨额战争赔款。《马关条约》对日赔款加上赎辽费共2.3亿两,庚子赔款更高达4.5亿两。此外还有l 800余万两的教案赔款。三宗赔款合计6.98亿两。

外国侵略者知道,清政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次付清如此巨额的赔款,因而直接将赔款转为借款,分期还本付息。甲午战争赔款规定七年内分八次偿还,年息五厘,本息合计2.11亿余两,加上赎辽和日本驻兵等费,共2.5亿两。庚子赔款的偿付期限更长达39年,年息四厘。这样,4.5亿两的赔款变成了本息合9.82亿余两的长期借款。上述三宗赔款也就由6.98亿两变成了12.5亿两,几乎翻了一番。

赔款数额如此巨大,即使化整为零,每年分摊的偿付额仍然远远超出清政府的财力,结果又只得举借外债。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各种赔款转化而来的外债已达14笔,共107185588镑,折银6.6亿两,占当时外债总额的74%。偿付这些赔款以及由此而举借的外债,成为清政府长期而沉重的财政负担,且有逐年加重之势。据统计各省(关)按年摊解的八项借款本息数额,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1056万余两,次年增至1746万两,二十四、二十六年又分别增为2246万两和2496万余两,二十八年已达4772万余两。宣统三年预算,是项支出更高达5641万余两,占当年岁出总额的14.8%。惜新债还旧债,债债相因,清政府在西方国家的高利贷泥淖中愈陷愈深。

如此高额的军费开支,却抵不住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如此高额的赔款和外债,又将怎样残酷的压榨和盘剥百姓。难怪辛亥革命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使维系近300年的清王朝迅速垮台。
老农 发表于 2009-6-1 19:23

为什么不能自己改进?多少年呢?1890年代到1930年代40年呐!就算改进不了维持生产也不算差,当时日军也没有多少比这个好的,GMD自己就更没有几门炮比这个强!
没有毛太祖武皇帝从苏联引进的156个工业项目 大炮就是胡扯的事情

宋晓军有个文章说了:"

买办的利益依附于列强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背道而驰的。

买办经济不能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脊梁。

一旦买办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则必有投降政治、消极军事、破产外交和殖民文化。"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809/51302.html
清末海防的要塞炮和野战使用火炮最大不同就是机动能力

要塞炮不需要机动 射程 初速 弹重不是主要问题

如果要搞大规模炮战 重炮和远程炮都需要拖拉机牵引 大炮好造 汽车和拖拉机就难了

还有就是弹药 没有海量的后勤能力 大炮这种大面积覆盖的武器有什么用?

对照日苏在诺门罕的炮战  日本哪点小本钱 见到老毛子的大本钱 最先拼光的就是炮弹
用火车拉也不错吧?不管怎么说蒋光头败光清朝的老本是真的!
毛泽东抓住了国家工业化(重化工业)这个核心,中国人应有了不挨打的基础。否则,象国民党那样来100个所谓“黄金十年”都没有用。
当然,这样搞的结果是老百姓暂时生活要苦一点,就象做生意要有一个原始积累时期一样。第一桶金的取得是要付出代价的。
29# 深蓝象棋
其实看看那个阿姆斯特朗305毫米炮在陆地上测试穿甲能力的数据,就能看出点名堂,非要在900米的距离测试,间接说明一个问题——该炮的落点散布很大,再远一点很可能打不着靶标。如果在陆地上固定炮位的准确性尚且如此,到海上作为舰炮又会如何呢,只有天晓得。甲午海战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舰炮的准确性,北洋舰队命中率太低,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这型阿姆斯特朗305炮肯定会这一时期淘汰。
如果作为要塞炮,准确性和射程都不怎么样的话,只能作为固定的岸上靶标,让敌人在9000米外用舰炮练几天靶。

最败家的还属晚清,割地赔款,搞得国家山穷水尽,一蹶不振。
蒋光头连这样的大炮都遭不了又怎么说?蒙古一下子就割掉怎么说?清末好歹也是打败了不得已断断续续割的,要是照将光头的速度黄河长江都得割掉了!
光头和那帮军阀比,也就权术小算盘上精一些.和太祖这样的战略家比那是去找死.
33# xcxy
还造阿姆斯特朗305毫米炮?这不摆明了浪费嘛。1890年试制1880年以前的产品,过5年就证明过气了,如果1920年再造这种东西都让人笑话。
30年代当时最有前途的还属东北兵工厂,150毫米榴弹炮已经投产,240毫米重榴弹炮如果不是918事变,也可以投入生产。但918事变使中国在还远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丢了东北军工重镇。日本人就是怕中国统一了,强大了;日本军部少壮派的基本企图就是先下手为强,在中国做好战争准备之前打垮中国。
甲午战争中日本的阴毒不在于把中国打败,而在于把中国恢复元气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那你有什么替代品呢?
35# 老农

偶最反感的就是为918不抵抗找种种理由的
历史发展的轨迹从不走直线。
老蒋不过一个枭雄而已。918事变抵抗也会丢东北,不抵抗也会丢,干脆拼他一家伙,或许还有胜利的可能,至少也可杀杀日本少壮派军人的气焰,对国内舆论有个交代。看看918事变的过程,只有两个字形容:窝囊。蒋和张都有资格竞选民族罪人。
39# 老农

嗯,这两个一个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