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奇瑞向江淮抛出橄榄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04:04
20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兼并重组仍然是大家关注的要点。和以前不同,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的前一天,奇瑞汽车的董事长尹同跃向江淮汽车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19日,尹同跃在高兴“奇瑞汽车能进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四小行列”之际,首次对外提出了“奇瑞江淮合作”的概念。他认为,既然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同在安徽省,那为什么不能互相合作呢?至少双方可以先实现合作,企业合作多了自然而然就是一家人了。

尹同跃此言一出,我真有点吃惊。

第一,   这是尹同跃首次对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合作进行公开表态。其中,藏着什么更深层的意图呢?

多年来对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保持密切关注。说实在话,政府部门曾经两次希望两家合并,当然是江淮汽车并奇瑞汽车,但都被江淮汽车婉拒了。可以说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是一直有绯闻在身的企业,江淮汽车的绯闻其实也主要和奇瑞汽车相关。其它方面,江淮汽车一直是埋头做自己的事。

另外,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的故事和另一个案例——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有点类似。至少故事的前半段有点像,都是一直在传,一直没有结果,双方都不接受。但是2007年上海车展前,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突然向南汽集团公开抛出了橄榄枝。

只花了大半年时间,即2007年12月,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就正式签定了合作协议。与这个庞大的跨区域重组相比,这个速度可谓相当快,其中谁在起作用可想而知。(绝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能决定得了的)如今,南汽集团已经成为上汽集团的一部分,今年春节后名爵和荣威的营销人员多搬到了一块——上海嘉定安亭。自此,本是(英伦)同根生的荣威、名爵,和睦地相处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大旗下。

时间如此之巧!尹同跃19日对江淮汽车抛出橄榄枝,20日在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就挂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指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这一大思路的同时,将奇瑞汽车纳入了鼓励兼并重组之列。即“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简称: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简称:四小)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

按字面所言,政府鼓励奇瑞汽车进行“区域性兼并重组”。在安徽省这个区域内,能让奇瑞汽车企业迅速通过兼并重组(或者说“联合”)做大的企业有几家?除了江淮汽车,似乎找不出其它排得上号的企业来了。江淮汽车加上奇瑞汽车,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他们的产销规模就能超过100万辆,这样就跻身“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之列了。到那个时候,也许会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

江淮汽车能牵手奇瑞汽车吗?

说句实在话。我一直对江淮汽车、奇瑞汽车联手抱怀疑态度。也许我想的太简单。我看到的是只是企业联手后,是否能带来更多的效益,而不仅仅是规模有多大!

抛开管理部门的意图不说,单从我对两家企业的了解来看,从市场规律来讲——现在不是合作的良机。

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利益!奇瑞汽车能给江淮汽车带来什么呢?轿车开发技术?生产技术?还是资金?

从轿车领域来看,江淮汽车的研发技术可能不如奇瑞汽车;但从生产的严谨性、对质量的严格要求来看,江淮汽车并不输于奇瑞汽车,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强于奇瑞汽车。至于资金方面,奇瑞汽车有多少自有资金,可以支撑其未来长远的规划吗?还拿得出来为另外一家企业发展输血吗?

如果从企业文化来看,我觉得二者的差异性更大。江淮汽车的人才多是土生土长的江淮人,在内部一手培养出来了。奇瑞汽车,有创业者,也有海归和从其它企业加盟的。奇瑞汽车的人员流动性远远高于江淮汽车。这两种文化如何融合,至少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如果政府主管部门意图做强汽车业,那么就让市场自我调节。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大的汽车企业,那么无论怎样做加法都可以,至少在某一个时点,这个积木是搭得下去的。

至于未来,积木搭成的大厦会不会变成今天的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汽车,那是后话。即使明知道会重蹈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收购的覆辙,也等到了那一天再说。当地政府可以争得一个中国前五强企业的美名。

不对!更正一下,中国前五大汽车企业的美名!20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兼并重组仍然是大家关注的要点。和以前不同,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的前一天,奇瑞汽车的董事长尹同跃向江淮汽车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19日,尹同跃在高兴“奇瑞汽车能进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四小行列”之际,首次对外提出了“奇瑞江淮合作”的概念。他认为,既然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同在安徽省,那为什么不能互相合作呢?至少双方可以先实现合作,企业合作多了自然而然就是一家人了。

尹同跃此言一出,我真有点吃惊。

第一,   这是尹同跃首次对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合作进行公开表态。其中,藏着什么更深层的意图呢?

多年来对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保持密切关注。说实在话,政府部门曾经两次希望两家合并,当然是江淮汽车并奇瑞汽车,但都被江淮汽车婉拒了。可以说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是一直有绯闻在身的企业,江淮汽车的绯闻其实也主要和奇瑞汽车相关。其它方面,江淮汽车一直是埋头做自己的事。

另外,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的故事和另一个案例——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有点类似。至少故事的前半段有点像,都是一直在传,一直没有结果,双方都不接受。但是2007年上海车展前,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突然向南汽集团公开抛出了橄榄枝。

只花了大半年时间,即2007年12月,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就正式签定了合作协议。与这个庞大的跨区域重组相比,这个速度可谓相当快,其中谁在起作用可想而知。(绝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能决定得了的)如今,南汽集团已经成为上汽集团的一部分,今年春节后名爵和荣威的营销人员多搬到了一块——上海嘉定安亭。自此,本是(英伦)同根生的荣威、名爵,和睦地相处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大旗下。

时间如此之巧!尹同跃19日对江淮汽车抛出橄榄枝,20日在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就挂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指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这一大思路的同时,将奇瑞汽车纳入了鼓励兼并重组之列。即“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简称: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简称:四小)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

按字面所言,政府鼓励奇瑞汽车进行“区域性兼并重组”。在安徽省这个区域内,能让奇瑞汽车企业迅速通过兼并重组(或者说“联合”)做大的企业有几家?除了江淮汽车,似乎找不出其它排得上号的企业来了。江淮汽车加上奇瑞汽车,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他们的产销规模就能超过100万辆,这样就跻身“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之列了。到那个时候,也许会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

江淮汽车能牵手奇瑞汽车吗?

说句实在话。我一直对江淮汽车、奇瑞汽车联手抱怀疑态度。也许我想的太简单。我看到的是只是企业联手后,是否能带来更多的效益,而不仅仅是规模有多大!

抛开管理部门的意图不说,单从我对两家企业的了解来看,从市场规律来讲——现在不是合作的良机。

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利益!奇瑞汽车能给江淮汽车带来什么呢?轿车开发技术?生产技术?还是资金?

从轿车领域来看,江淮汽车的研发技术可能不如奇瑞汽车;但从生产的严谨性、对质量的严格要求来看,江淮汽车并不输于奇瑞汽车,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强于奇瑞汽车。至于资金方面,奇瑞汽车有多少自有资金,可以支撑其未来长远的规划吗?还拿得出来为另外一家企业发展输血吗?

如果从企业文化来看,我觉得二者的差异性更大。江淮汽车的人才多是土生土长的江淮人,在内部一手培养出来了。奇瑞汽车,有创业者,也有海归和从其它企业加盟的。奇瑞汽车的人员流动性远远高于江淮汽车。这两种文化如何融合,至少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如果政府主管部门意图做强汽车业,那么就让市场自我调节。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大的汽车企业,那么无论怎样做加法都可以,至少在某一个时点,这个积木是搭得下去的。

至于未来,积木搭成的大厦会不会变成今天的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汽车,那是后话。即使明知道会重蹈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收购的覆辙,也等到了那一天再说。当地政府可以争得一个中国前五强企业的美名。

不对!更正一下,中国前五大汽车企业的美名!
作者对江淮有太多莫名其妙的好感罢了。。江淮的技术体系肯定是不如奇瑞的
双方的业务不一样,怎么比技术体系:o
作者似乎暗示奇瑞并江淮。
各有优势
人家是上市公司啊!!准备怎么搞啊
老左在位一天,江淮和奇瑞就不会合并
今天奇瑞确实在乘用车品牌是比江淮响点
可是论企业实力,奇瑞不如江淮
而且看看企业的发展史我们看到
奇瑞确实辛酸,当初偷鸡摸狗,挂上汽名下发家
可是看看江淮呢?
江淮一个无人疼的孩子,在左延安和老一辈的江淮人的艰辛努力下,从造老鼠夹子到今天的全系列车型
才有今天的JAC
谁会把养大的孩子拱手让人
合作我认为可能,合并,绝对不可能
左延安合工大出身,尹同耀也是,而且老一辈汽车人基本都是合工大出来的
就如左延安所言,1+1既然不能等于2,合并有何意义,仅仅为了合并而合并我看还是算了
要看看老左在安徽汽车界和在江淮的威信
有什么不可能的?安徽国资委要干,你老左能咋地?又不是你私人的企业,不配合上调个闲职把你挂起来。
中国的汽车企业太多太小,该洗洗牌了,该并的就并!该垮的就垮!
原帖由 jutzht 于 2009-3-23 21:00 发表
有什么不可能的?安徽国资委要干,你老左能咋地?又不是你私人的企业,不配合上调个闲职把你挂起来。


事情能有这么简单

江淮是股份制公司又是上市公司,国资委以为自己能力有大多

你这个做法,会造成股价大跌、股东间出现不信任,有可能搞垮公司
原帖由 chchc 于 2009-3-23 20:51 发表
老左在位一天,江淮和奇瑞就不会合并
今天奇瑞确实在乘用车品牌是比江淮响点
可是论企业实力,奇瑞不如江淮
而且看看企业的发展史我们看到
奇瑞确实辛酸,当初偷鸡摸狗,挂上汽名下发家
可是看看江淮呢?
江淮 ...


说不定,安徽还想让奇瑞、江淮比翼齐飞,合作但不合一,双赢阿:victory: :D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9-3-23 22:27 发表
事情能有这么简单
江淮是股份制公司又是上市公司,国资委以为自己能力有大多
你这个做法,会造成股价大跌、股东间出现不信任,有可能搞垮公司

没错,理论上是这样。
上南合作怎么样?跨省的,南汽结构复杂,上汽股份制上市公司,不一样搞定了。
]]
像南汽那样的企业有人收购它,它要偷笑都来不及咯...
奇瑞在汽车方面的专利是国内最多的,光发明专利就超过其他所有车厂专利的总和,超过第二名长安一倍多。。

发动机试车台架数量也超过全国其他车厂的总和。。

之所以这样是很多其他车厂压根就不做什么研究、开发,最多买买图纸[:a6:]
我的意思是,股份制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根本不是合并的障碍,关键是官员们怎么想。
关于上南合作,你以为南汽、上汽想整合啊?还不是国资委操办的,毕竟他们大老板再升要进政府的。
奇瑞、江淮合并也不容易,老左这个年龄也算无欲无求的诸侯了,看看奇瑞的山头能否搞得定。
国内的整合多数取决于山头利益,纯粹商业化运作很少。
这话讲得有点井底之蛙了。你知道全国有多少发动机台架?其他车厂就买买图纸?
你不相信就不相信呗。。只是事实如此嘛;P
原帖由 jutzht 于 2009-3-24 11:55 发表
我的意思是,股份制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根本不是合并的障碍,关键是官员们怎么想。
关于上南合作,你以为南汽、上汽想整合啊?还不是国资委操办的,毕竟他们大老板再升要进政府的。
奇瑞、江淮合并也不容易,老左这 ...


官员:o
股东不甩,,股价大跌,损害谁的利益,国资委就不是股东了,自己利益没受损害?

上汽整合南汽,那是因为南汽彻底歇菜了,南京不想上万人失业、不想投了十几亿的资产撂荒、流失、还想保住这个南京当地的大企业。南汽希望被整合,上汽整合也对南汽的商用车感兴趣,另外上汽收购罗夫技术上不完整,南汽恰好有部分罗夫技术+MG品牌,对于上汽推动国际化和自主品牌战略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南汽本身基地建设也不算差,政府主导只是辅助作用,如果南汽没有罗夫部分技术、没有MG品牌,上汽会收购南汽?国家整合、官员意志,那东风不是更适合整合南汽,一汽为什么不整合南汽?

整合也讲求你请我愿,奇瑞、江淮同是安徽汽车工业的左膀右臂,一个主营业务是乘用车、一个主营业务是商用车,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一个股份有限上市公司。政府强推两家合并,为什么不是江淮合并奇瑞呢,论实力大家半斤八两,奇瑞名气大,就有资本吃掉江淮?江淮在安徽官场就没有靠山了:D

两家实力均等的企业,最后,安徽只会拿出折衷的方案即合作而非重组
江淮要搞定奇瑞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来的安徽发展轿车找老左让他在合肥办,他不干,才有了奇瑞在芜湖发展
而奇瑞的创业里面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不像江淮名片就一个老左。。
奇瑞自己内部至少伊同耀这样大将级别的,还有陆建辉(研发)、金戈波(销售)、高立新(设计)、顾镭(碰撞仿真)、朱航(发动机)、袁涛(制动、投资公司等)等等等等。。还有海外销售一大摊子。。个个是NB山头,江淮肯定摆不平。。
上南合作我还是比较清楚的,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南汽高层不想合并,很简单,寄人篱下呗,所以有抢购罗孚、舆论攻击等一些列搅局,合并前一部分人被调到江苏/南京政府,一部分先后离职到外地。上汽也不想合并,技术本来就没问题,品牌有了,车也上市了,商用车也不是没有基础。南汽的东西至多是锦上添花。
问题是08年是国企整合年的开始,上南被排成第一号,根本由不得你企业,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倒是蛮欣赏江苏官方,有眼光抢购罗孚把上汽拖进局里:不清楚中央尺度,你敢私自竞购海外企业么?上汽倒是很规矩、天真。有了罗孚剩余资产上汽就很担心别人搅局,南汽也不是没和其他主机厂接触,最终上汽苦笑着做个好人。
纵观上南合作,国企整合都是政府在操纵,地方利益为主体,企业的反抗充其量是插曲。

江淮奇瑞怎么样,主要是安徽政府怎么打算,希望不要拉郎配。从两家最近几年大力涉足对方优势领域来看,至少都在作最坏打算的准备。这种背景下,合作这种松散关系基本上就是应付朝里的。
你的解释很天真。因童谣算之类的算什么,还不是詹夏来的马仔,后者中共安徽省委秘书长。老左背后不清楚。
说到底,还不是比谁的钳子大。
恭喜,天下就您老朽一桶浆糊。。。
原帖由 ak777 于 2009-3-24 14:27 发表
原来的安徽发展轿车找老左让他在合肥办,他不干,才有了奇瑞在芜湖发展

你从哪听的?
安徽搞轿车?你知道当时国家对轿车项目的政策吗?
如果当时安徽省能搞定发改委,奇瑞何必要划归上汽名下以获得那张准生证?
原帖由 chchc 于 2009-3-24 19:59 发表

你从哪听的?
安徽搞轿车?你知道当时国家对轿车项目的政策吗?
如果当时安徽省能搞定发改委,奇瑞何必要划归上汽名下以获得那张准生证?

安徽芜湖人说的呗。。
这完全不矛盾,本来安徽上汽车项目就是省里私设的一号工程 951 工程,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那时候安徽汽车放合肥要比放芜湖有条件得多。。至少不会象芜湖从零开始。。
奇瑞最早还叫安徽汽车零部件公司呢
呵呵,我不和你挣
拜托自己去看看安徽汽车工业发展50
不用争,在论坛本来就是消遣,而且这个事情偶以前在本论坛已经说过了,属于旧的坛坛罐罐的东西,这东西本来就不好写入正史。。。。



就像王传福怎么发财,那也不好写入正史啊。。
反正目前江淮准备拿重卡钓钱补贴家用的目的,估计是黄了。
可怜的乘用车公司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