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载文称官员对“财产申报”有心理抵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34:26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3-16/1603425.shtml
2009年03月16日 14: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多名受访人士称,官员对财产申报有心理抵触可以理解,但从根本上要辨明的是官员的权利与义务。今年第四次提交官员财产申报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指出,相当一部分官员还未从心里认识到公开财产是其义务。


  多次为官员财产申报求法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曾作过一项调查,称接受调查的官员97%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

  “肯定有的官员愿意,有的不愿意。有的还想最好是不要监督。”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说。

  大部分受访人士表示,腐败的官员肯定反对公开自己的财产,即使申报也一定瞒报。这一点不辨自明。而大部分官员都是清清白白做事的,不过,出于种种考虑,也会在心理上有一些抵触。对这一“革自己命”的制度,“很难想象有多少人愿意给自己套上紧箍咒。”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在沿海地区,存在大量没有非法财产但拥有大量合法财产的官员,这些人很可能持不露富心态。财产不多者可能也不会很愿意公开,“至少填表就有点麻烦”。

  有分析人士表示,不露富是中国传统观念,除含蓄、内敛的性格外,还有一种现实的因素,即与传统的人情、面子关系相伴,“比如说,某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司长、处长财产公开出来有几十上百万,在他贫穷的家乡亲戚看来,这可是个大数目,盖房子、娶媳妇的就要跑来借钱了。”

  另有人指出,过去和当前的“红眼病”、“仇富情结”,也进一步加重了一些官员公开财产的心理负担。再者,现代权利观念的影响,尤其随着物权法的实施,私人财产权、稳私权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有官员亦以此为由难以接受财产公开。

  还有对“灰色收入”曝光的担心,比如,一些司局长们到地方、单位讲课“走穴”,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是动辄上万、数万元的“讲课费”或“咨询费”。“这里面很难讲清是靠官位、内部信息挣来的,还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得来的。”再如,一些与职务无关或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情往来,是否合理,是否该申报,这也是一个界定难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万公司总裁林铭森说:“灰色收入,就是要在阳光下让大家来评论是否合理。出来做官应当以国家、民族为重,为人民服务,要堂堂正正把财产公开,讲话做事才有说服力。”林铭森认为,没有一定程度的“牺牲”精神,就“没有资格做领导”,“也完全可以不来做领导”。

  财产公开是因为掌握公共权力。姜明安称,“阳光法案”的出台和运作须以公职人员具有相应的法治文化观念为前提条件。如果政府官员过于以管理者或“天然代表人民利益者”自居,“阳光法案”肯定是难以出台和运作的。但另一方面,“阳光法案”的出台和运作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公职人员的观念转变。
(责任编辑:赵健)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3-16/1603425.shtml
2009年03月16日 14: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多名受访人士称,官员对财产申报有心理抵触可以理解,但从根本上要辨明的是官员的权利与义务。今年第四次提交官员财产申报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指出,相当一部分官员还未从心里认识到公开财产是其义务。


  多次为官员财产申报求法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曾作过一项调查,称接受调查的官员97%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

  “肯定有的官员愿意,有的不愿意。有的还想最好是不要监督。”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说。

  大部分受访人士表示,腐败的官员肯定反对公开自己的财产,即使申报也一定瞒报。这一点不辨自明。而大部分官员都是清清白白做事的,不过,出于种种考虑,也会在心理上有一些抵触。对这一“革自己命”的制度,“很难想象有多少人愿意给自己套上紧箍咒。”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在沿海地区,存在大量没有非法财产但拥有大量合法财产的官员,这些人很可能持不露富心态。财产不多者可能也不会很愿意公开,“至少填表就有点麻烦”。

  有分析人士表示,不露富是中国传统观念,除含蓄、内敛的性格外,还有一种现实的因素,即与传统的人情、面子关系相伴,“比如说,某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司长、处长财产公开出来有几十上百万,在他贫穷的家乡亲戚看来,这可是个大数目,盖房子、娶媳妇的就要跑来借钱了。”

  另有人指出,过去和当前的“红眼病”、“仇富情结”,也进一步加重了一些官员公开财产的心理负担。再者,现代权利观念的影响,尤其随着物权法的实施,私人财产权、稳私权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有官员亦以此为由难以接受财产公开。

  还有对“灰色收入”曝光的担心,比如,一些司局长们到地方、单位讲课“走穴”,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是动辄上万、数万元的“讲课费”或“咨询费”。“这里面很难讲清是靠官位、内部信息挣来的,还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得来的。”再如,一些与职务无关或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情往来,是否合理,是否该申报,这也是一个界定难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万公司总裁林铭森说:“灰色收入,就是要在阳光下让大家来评论是否合理。出来做官应当以国家、民族为重,为人民服务,要堂堂正正把财产公开,讲话做事才有说服力。”林铭森认为,没有一定程度的“牺牲”精神,就“没有资格做领导”,“也完全可以不来做领导”。

  财产公开是因为掌握公共权力。姜明安称,“阳光法案”的出台和运作须以公职人员具有相应的法治文化观念为前提条件。如果政府官员过于以管理者或“天然代表人民利益者”自居,“阳光法案”肯定是难以出台和运作的。但另一方面,“阳光法案”的出台和运作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公职人员的观念转变。
(责任编辑:赵健)
]]
“吴淑珍(陈水扁妻子)条款”,正是靠民众与记者对其抛头露面与申报数据作对比而发现问题,进而由立法机构修改。陈水扁家族后来曝光之“世纪弊案”,也是部分依靠社会与媒体的强力监督、穷追猛打才得以不断推进。

  五是信用意识缺失。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提到,当前社会信用意识缺失,如果大量申报者不自觉,抱着“法不责众”心态,虚报、瞒报,将带来很大的制度运转成本,效果难彰。

  虽然有上述种种困难,北京大学法学院姜明安教授称,“瞒住组织相对容易,但要瞒住老百姓就很难,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财产申报、公开在很大程度上倚重社会监督,正可弥补技术条件之不足,亦可反过来促进社会信用意识之建立。

  “你要是在市里、县里工作,老百姓对你的情况其实很清楚。”全国人大代表、陕西铜川市市长冯新柱说,财产公开,关键是对当地群众公开,受其监督,这对官员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但他同时认为,若无清晰的财产权归属等前提,这一制度的推开也将面临较大麻烦。

  尽管“准备工作要做好,马上推出不现实”,但姜明安强调,不能光等,应当在实践当中慢慢完善。财产申报只是反腐体系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环,制度的出台无法齐头并进,“正如小平同志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可以让一部分制度先动起来,解决部分问题,又把更多问题带出来,形成制度的良性循环。”
。。。。。。。。。。。。。。。。。。。。。。。。
同志们献计献策,如何解决这5个问题。
。。。。。。。。。
以上不是灌水
“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财产?”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10/110116583.html
《财经》记者 王和岩   [2009年03月10日 12:54]     共有155条点评

某些官员在财产公示问题上,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了

  【《财经网》专稿/记者 王和岩】友谊宾馆驻扎着全国政协委员中 共 组。委员们大多是前任和现任的各省市区政协主席等。他们为官多年,阅历丰富。如今退居二线,心态、胆量都非同以往。若能访到他们,没准会问出一些东东。
  然而,我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尽管今非昔比,他们身上依然保留着往昔的派头,威严得如同盛夏的烈日。
  好在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我在宾馆守了两天,总算抓到一位人物。他,从餐厅出来,守在门口的我赶紧迎上去,一路相跟着。好在他和蔼可亲,我也就见缝插针地问:“某主席,你怎么看待官 员财 产公 示制度?”
  他笑眯眯地回答:“很遗憾,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
  我问:“新疆的阿 勒 泰、浙江的慈 溪都在搞官员财 产公 示,贵省有没有意愿搞试点?”
  他说:“我不知道。”
  “这几天大家有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又问。
    他边走边说:“没有。我们中 共组里没有人讨论。”
  我有些不甘心:“你会提这样的建议或者议案吗?”
  他看着我反问:“不会。如果要公布,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那些企业老板的利润为什么不向工人公布?”
  “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布财产?”我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赶紧问:“企业老板?你是说国有大企业的高 管吗?”
  我清晰地听到他的回答:“不是,就是那些私营企业的老板。”
  我目瞪口呆,再也问不出问题。
  “降低了要求,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老百姓。”这是一些贪官落马后反省自己的常用惯语。看来在财产公示上,部分官员又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了。■
]]
这不是很显然的么,官员不抵触才奇怪。
因为无官不贪,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楼上说的极为正确.
不知道,这个问题,就如同当年老邓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一样,绝对需要胆魄和时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温家宝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提到了解放思想,道路曲折阿

2030年以前实施还是很有希望的,不过这届政府肯定搞不定,能把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的框架搭起来,就是一件很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