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日本制造业带来生机《华尔街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18:12
中国给日本制造业带来生机

塞巴斯蒂安·莫菲特(Sebastian Moffett)和弗瑞德·德沃夏克(Phred Dvorak)联合报导
《华尔街日报》

在某些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居全球之冠的日本,日立建机株式会社(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居然还在雇用更多的工人来生产铲土机,真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对新建筑的需求也不断萎缩。该公司去年出现了亏损,不得不实施裁员,并把生产重心转移到了中国。

可今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日立建机位于东京东北65公里的两家工厂眼下不仅开足了马力生产,而且还加班加点,并雇了临时工。该公司的产量有可能超过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大量泡沫时的峰值水平,预计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上一财政年度的利润会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生产突然复苏的原因何在?那就是中国,就是那个把制造活动从日本和美国转移出去的中国。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使建筑业兴旺发达,而日立建机在中国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它不得不把产品从日本的工厂海运到中国。

日立建机的总裁Atsushige Ishiki说,仅在几年前,公司还深陷困境,可如今就像日本经济上次出现泡沫时那么忙。

时下,一场关于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到中国以及其他低劳力成本国家的争论正甚嚣尘上,而日立建机的复苏无疑是个重要启示。正如美国工人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外包到中国和印度那样,许多日本人一直害怕本国的工业会因转移到中国而“空心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攫取了不少日本的制造业岗位。但近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却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并为某些地区创造了制造业就业岗位。

中国的旺盛需求加上持续多年的削减成本努力使日本企业能把更多的生产活动留在本国。诸如日立建机及电子消费品巨擘松下电器产业公司(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6752.TO)等大型制造商都提高了效率,因此能以与在海外一样低的成本在国内生产高复杂产品。

去年,当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赤字飙升20%至1,240亿美元时,日本与中国的贸易赤字却缩减了24%,降至2.1万亿日圆(合190.3亿美元)。今年2月,日本对华贸易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顺差。日本近期贸易额激增的主要动因之一是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活跃,而人们原先恰恰认为这些产品会转移到中国生产。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去年出人意料地增长了2.7%,而经济学家们预计今年也将出现类似增幅。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里的平均年增幅达到了7%,成为全球消费大国。同时它也是建筑大国,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更是加强了这一趋势。这为日本创造了对华出口化学品、水泥和钢梁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日本企业在华的产量也不断上升。这些企业在中国生产从手机到服装熨斗的各种产品,位于东京的思想库UFJ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Koji Hiiragi称,其中约40%的产品在中国国内销售。在华的日本工厂所用的设备和组件大多从国内进口,使国内的产量在现阶段出现了□增长。事实上,日本经济学家当前最担心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担心这会对日本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因为中国吸纳了日本去年79%的出口增量。

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美国某些经济领域的发展。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市场调研公司iSuppi Corp称,亚洲,特别中国对晶片的旺盛需求正使美国半导体企业受益。该公司发现,去年全球40%的半导体销往亚洲,而2001年为30%,其中一半以上的晶片是由美国本土企业提供的。

像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长期以来日本的服务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而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不断减少。但日本的失业率已从去年1月份的最高点5.5%降至了5%。日立建机在国内的两家工厂已增加了约200名工人,其中大多数是短期合同工,这使本土员工的数量增至1,200名左右。UFJ Institute的Hiiragi指出,由于中国的需求上升,日本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出现净增长。

位于大阪的小公司Techno Aoyama Inc.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该公司只有18名正式员工,生产汽车组装中用于校直及紧固螺丝、螺帽的设备。此类设备能使紧螺丝的速度提高3倍左右,从而提高了汽车装配厂的生产效率。

截至2003年,Techno Aoyama每年仅向中国出口一、二台设备,主要供给货车和小型车制造商大发汽车公司(Daihatsu Motor Co. Ltd., 7262.TO),而该公司的年销量在300至600台之间。相比之下,单在今年2月份,它就向丰田(Toyota)在中国的两家新工厂提供了40台设备。

松下的子公司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也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同时它并不担心自己的业务终有一天会被廉价的海外劳力抢走。该公司是全球大型插件机制造商,插件机利用先进的自动装置把微型半导体等元件插入绿色的电路板,而电路板是手机和汽车音响等电子产品的核心。目前中国的电子产品产量不断上升。

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的插件机主要在日本南部岛屿九州生产,它包含了多达3万个部件。该公司负责行销的主管Koji Saito说,其复杂程度不亚于汽车。最受欢迎的一款插件机每秒能在电路板上插入16个晶片,而精度为二十分之一毫米,相当于几个花粉粒的宽度。

与生产规模化的汽车不同,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的昂贵机器的月销量只有50台左右。对于该公司来说,在国内生产的成本比利用廉价海外劳力更低,因为这样更接近供应商和研究中心。自从2001年以来,对华的设备销量每年都翻一倍,目前已占其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预计上一财年的对华销售额将达到1,300亿日圆左右。

对于松下的某些业务而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是把双刃剑。在过去二十年里,松下已逐步把诸如Panasonic品牌电视机和空调机等低端产品的制造转移到中国,其中的许多产品后来又返销到日本,影响了日本国内的生产。松下目前在中国拥有45家工厂,生产从电池到等离子显示器等各类产品。

松下的主管们称,他们决心在日本创造更多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以取代流向海外的岗位。松下负责工业部件在华销售策略的Yoshiaki Shigematsu表示,虽然简单的手机电路板目前在中国生产,但用于高级手机的多层电路板仍由日本生产,因此后者的销量也在上升。而目前主要在日本生产的数码相机部件很快也将在中国生产。但他表示,松下可能会把那些经常升级换代、同时制造难度高的关键部件留在日本国内生产,如半导体和镜头等。

Shigematsu说,当松下把生产活动移师海外时,它总是试图在日本国内研制生产新产品。

与此同时,日立建机正在加紧生产,以满足市场对超大型铲土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庞然大物有房子那么高,用卡车大小的铲子开采露天矿。当前,由于中国对铁、铜和煤的需求猛增,从澳大利亚到加拿大都可见到这些超级机器忙碌的身影。此类机器是焊接工人们为每个客户度身定做的。因此,日立建机并不想在海外进行生产,而打算于今年9月在公司附近租用一个原先生产电动设备的工厂来提高产量。

相比之下,用于建筑业的中型铲土机是按照标准设计大规模生产的,而且通常是在当地市场组装的。日立建机在过去6个月向中国出售了近3,000台此类机器,其中2,200台是在中国内地城市合肥装配的。在当地生产能避开全套设备出口所面临的高关税和运输费用,但每台在中国生产的铲土机中约有43%的价值来自日本。由于需求上升,该公司设在日本土浦的部件子公司估计上一财年的收入将跃升25%。

日立建机表示,公司的一贯宗旨是在国内生产关键部件,即发动机、电脑控制器以及液压阀。在一地集中生产不仅能节省工厂的投资额,还能提高产品质量:让不同部件协调一致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紧密合作。中国给日本制造业带来生机

塞巴斯蒂安·莫菲特(Sebastian Moffett)和弗瑞德·德沃夏克(Phred Dvorak)联合报导
《华尔街日报》

在某些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居全球之冠的日本,日立建机株式会社(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居然还在雇用更多的工人来生产铲土机,真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对新建筑的需求也不断萎缩。该公司去年出现了亏损,不得不实施裁员,并把生产重心转移到了中国。

可今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日立建机位于东京东北65公里的两家工厂眼下不仅开足了马力生产,而且还加班加点,并雇了临时工。该公司的产量有可能超过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大量泡沫时的峰值水平,预计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上一财政年度的利润会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生产突然复苏的原因何在?那就是中国,就是那个把制造活动从日本和美国转移出去的中国。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使建筑业兴旺发达,而日立建机在中国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它不得不把产品从日本的工厂海运到中国。

日立建机的总裁Atsushige Ishiki说,仅在几年前,公司还深陷困境,可如今就像日本经济上次出现泡沫时那么忙。

时下,一场关于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到中国以及其他低劳力成本国家的争论正甚嚣尘上,而日立建机的复苏无疑是个重要启示。正如美国工人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外包到中国和印度那样,许多日本人一直害怕本国的工业会因转移到中国而“空心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攫取了不少日本的制造业岗位。但近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却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并为某些地区创造了制造业就业岗位。

中国的旺盛需求加上持续多年的削减成本努力使日本企业能把更多的生产活动留在本国。诸如日立建机及电子消费品巨擘松下电器产业公司(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6752.TO)等大型制造商都提高了效率,因此能以与在海外一样低的成本在国内生产高复杂产品。

去年,当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赤字飙升20%至1,240亿美元时,日本与中国的贸易赤字却缩减了24%,降至2.1万亿日圆(合190.3亿美元)。今年2月,日本对华贸易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顺差。日本近期贸易额激增的主要动因之一是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活跃,而人们原先恰恰认为这些产品会转移到中国生产。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去年出人意料地增长了2.7%,而经济学家们预计今年也将出现类似增幅。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里的平均年增幅达到了7%,成为全球消费大国。同时它也是建筑大国,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更是加强了这一趋势。这为日本创造了对华出口化学品、水泥和钢梁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日本企业在华的产量也不断上升。这些企业在中国生产从手机到服装熨斗的各种产品,位于东京的思想库UFJ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Koji Hiiragi称,其中约40%的产品在中国国内销售。在华的日本工厂所用的设备和组件大多从国内进口,使国内的产量在现阶段出现了□增长。事实上,日本经济学家当前最担心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担心这会对日本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因为中国吸纳了日本去年79%的出口增量。

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美国某些经济领域的发展。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市场调研公司iSuppi Corp称,亚洲,特别中国对晶片的旺盛需求正使美国半导体企业受益。该公司发现,去年全球40%的半导体销往亚洲,而2001年为30%,其中一半以上的晶片是由美国本土企业提供的。

像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长期以来日本的服务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而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不断减少。但日本的失业率已从去年1月份的最高点5.5%降至了5%。日立建机在国内的两家工厂已增加了约200名工人,其中大多数是短期合同工,这使本土员工的数量增至1,200名左右。UFJ Institute的Hiiragi指出,由于中国的需求上升,日本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出现净增长。

位于大阪的小公司Techno Aoyama Inc.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该公司只有18名正式员工,生产汽车组装中用于校直及紧固螺丝、螺帽的设备。此类设备能使紧螺丝的速度提高3倍左右,从而提高了汽车装配厂的生产效率。

截至2003年,Techno Aoyama每年仅向中国出口一、二台设备,主要供给货车和小型车制造商大发汽车公司(Daihatsu Motor Co. Ltd., 7262.TO),而该公司的年销量在300至600台之间。相比之下,单在今年2月份,它就向丰田(Toyota)在中国的两家新工厂提供了40台设备。

松下的子公司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也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同时它并不担心自己的业务终有一天会被廉价的海外劳力抢走。该公司是全球大型插件机制造商,插件机利用先进的自动装置把微型半导体等元件插入绿色的电路板,而电路板是手机和汽车音响等电子产品的核心。目前中国的电子产品产量不断上升。

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的插件机主要在日本南部岛屿九州生产,它包含了多达3万个部件。该公司负责行销的主管Koji Saito说,其复杂程度不亚于汽车。最受欢迎的一款插件机每秒能在电路板上插入16个晶片,而精度为二十分之一毫米,相当于几个花粉粒的宽度。

与生产规模化的汽车不同,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的昂贵机器的月销量只有50台左右。对于该公司来说,在国内生产的成本比利用廉价海外劳力更低,因为这样更接近供应商和研究中心。自从2001年以来,对华的设备销量每年都翻一倍,目前已占其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预计上一财年的对华销售额将达到1,300亿日圆左右。

对于松下的某些业务而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是把双刃剑。在过去二十年里,松下已逐步把诸如Panasonic品牌电视机和空调机等低端产品的制造转移到中国,其中的许多产品后来又返销到日本,影响了日本国内的生产。松下目前在中国拥有45家工厂,生产从电池到等离子显示器等各类产品。

松下的主管们称,他们决心在日本创造更多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以取代流向海外的岗位。松下负责工业部件在华销售策略的Yoshiaki Shigematsu表示,虽然简单的手机电路板目前在中国生产,但用于高级手机的多层电路板仍由日本生产,因此后者的销量也在上升。而目前主要在日本生产的数码相机部件很快也将在中国生产。但他表示,松下可能会把那些经常升级换代、同时制造难度高的关键部件留在日本国内生产,如半导体和镜头等。

Shigematsu说,当松下把生产活动移师海外时,它总是试图在日本国内研制生产新产品。

与此同时,日立建机正在加紧生产,以满足市场对超大型铲土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庞然大物有房子那么高,用卡车大小的铲子开采露天矿。当前,由于中国对铁、铜和煤的需求猛增,从澳大利亚到加拿大都可见到这些超级机器忙碌的身影。此类机器是焊接工人们为每个客户度身定做的。因此,日立建机并不想在海外进行生产,而打算于今年9月在公司附近租用一个原先生产电动设备的工厂来提高产量。

相比之下,用于建筑业的中型铲土机是按照标准设计大规模生产的,而且通常是在当地市场组装的。日立建机在过去6个月向中国出售了近3,000台此类机器,其中2,200台是在中国内地城市合肥装配的。在当地生产能避开全套设备出口所面临的高关税和运输费用,但每台在中国生产的铲土机中约有43%的价值来自日本。由于需求上升,该公司设在日本土浦的部件子公司估计上一财年的收入将跃升25%。

日立建机表示,公司的一贯宗旨是在国内生产关键部件,即发动机、电脑控制器以及液压阀。在一地集中生产不仅能节省工厂的投资额,还能提高产品质量:让不同部件协调一致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紧密合作。
冗长!谁能解释一下,这样的结果对我国来说是不是有利益存在,还是只是为了他人做嫁衣?为什么就不能用德国的重型机械?
<B>以下是引用<I>情系轩辕</I>在2004-5-19 12:51:00的发言:</B>
冗长!谁能解释一下,这样的结果对我国来说是不是有利益存在,还是只是为了他人做嫁衣?为什么就不能用德国的重型机械?

<P>像盾构机这种大型施工机械,全世界都买日本的,因为最先进,中国至今还不会自行生产。
<P>所以每当看到电视上的报道,说我国又有什么什么新的科研成果,一想起盾构机,我就心凉,我是学土木工程的。</P>
不要向敌人输血,学会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放血。[em05][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