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的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26:21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对空间实验室的描述:
http://www.cmse.gov.cn/

系统概述

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的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实验室。空间实验室的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
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如果实验室发生故障,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地面,航天员工作完成后,乘飞船返回。
空间实验室任务
  空间实验室系统的主要任务有:
  (1)进一步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
  (3)验证天地往返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
  (4)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空间实验室组成和布局
 目前,我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密封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空间实验室关键技术
空间实验室阶段关键要突破飞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因此,需要进行大量试验才能掌握这一技术。
        交会对接系统通常包括跟踪测量系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对接机构系统等。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进行对接,其初始条件是两者保持对接机构的同轴接近方式和确定的纵向速度,以及在其他线坐标和角坐标上的速度为零。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实际相对运动参数总是有偏差的。一般情况下,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平动速度通常是靠主动航天器轨道控制系统和两个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来维持的,前者适用于控制质心的平动运动,后者适用于控制绕质心的转动运动。
        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未来发展计划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将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进行无人对接试验,发射5艘载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


再结合8吨重的天宫一号在2009年年底发射,神舟8、9、10号三艘飞船在2012前相继发射并建成实验性空间实验室的报道。我们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工程的概貌可以做出如下推断:

1,所谓天宫一号目标对接飞行器其实就是一个带有维生系统的载人密封舱,估计由神舟飞船轨道舱放大而来。应该有2个对接口,而没有轨道维持发动机系统(可能有小型定轨游动发动机,但是没有类似神舟飞船的主发动机进行轨道维持)。否则无法解释其只有8吨重量却要作为空间实验室本体并先后对接3艘神舟飞船。
2,神舟8号应该是一艘具备对接能力的不载人试验飞船,它首先跟TG1目标飞行器对接以试验交汇对接技术,试验完成后神8会脱离返回。
3,神舟9号是一艘经过改装的无人货运飞船,发射后与TG1对接,为其运送各种试验器材,补给消耗品,最重要的是神9的服务舱将作为TG1的轨道维持发动机保证TG1较长时间在轨飞行。
4,最后发射的神10是载人飞船(推测2人)入轨后与TG1对接组成完整的空间实验室,展开短期有人值守空间试验。前面神8,和神9的职能有可能呼唤,但是从逻辑上似乎说不通,这一点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5,2013年起中国将先后发射天宫2号和天宫3号空间实验室。如前所述,它们都应该是带有轨道维持系统,单一对接口的实用化空间实验室,具有不同功能。重量应在11吨水平,各接受两组宇航员进驻,也就是神舟11~14号飞船。每个空间实验室的留轨寿命应该是1年半左右,到2015年天宫计划和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结束。
6,TG系列空间实验室将由改进后的CZ-2F/G火箭发射。这实际就是一种去掉CZ-2F火箭逃逸系统,LEO运载能力达到11.2吨的货运型火箭,用于替代不可靠的CZ-2E火箭。TG1目标飞行器之所以只有8吨,估计一是保险起见,留出一定载荷余量,更重要的是作为轨道维持的神8飞船可以在大约半年以后再发射,留出一定时间减缓进度压力。
7,从2015年以后,中国已经基本掌握跟载人空间站有关的各种关键技术,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文昌发射基地也已投入使用,这样在用5年时间,在2020年就能建成我国长期有人值守的多舱(根据报道,推测为3舱,60~70吨级)大中型空间站。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对空间实验室的描述:
http://www.cmse.gov.cn/

系统概述

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的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实验室。空间实验室的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
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如果实验室发生故障,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地面,航天员工作完成后,乘飞船返回。
空间实验室任务
  空间实验室系统的主要任务有:
  (1)进一步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
  (3)验证天地往返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
  (4)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空间实验室组成和布局
 目前,我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密封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空间实验室关键技术
空间实验室阶段关键要突破飞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因此,需要进行大量试验才能掌握这一技术。
        交会对接系统通常包括跟踪测量系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对接机构系统等。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进行对接,其初始条件是两者保持对接机构的同轴接近方式和确定的纵向速度,以及在其他线坐标和角坐标上的速度为零。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实际相对运动参数总是有偏差的。一般情况下,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平动速度通常是靠主动航天器轨道控制系统和两个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来维持的,前者适用于控制质心的平动运动,后者适用于控制绕质心的转动运动。
        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未来发展计划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将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进行无人对接试验,发射5艘载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


再结合8吨重的天宫一号在2009年年底发射,神舟8、9、10号三艘飞船在2012前相继发射并建成实验性空间实验室的报道。我们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工程的概貌可以做出如下推断:

1,所谓天宫一号目标对接飞行器其实就是一个带有维生系统的载人密封舱,估计由神舟飞船轨道舱放大而来。应该有2个对接口,而没有轨道维持发动机系统(可能有小型定轨游动发动机,但是没有类似神舟飞船的主发动机进行轨道维持)。否则无法解释其只有8吨重量却要作为空间实验室本体并先后对接3艘神舟飞船。
2,神舟8号应该是一艘具备对接能力的不载人试验飞船,它首先跟TG1目标飞行器对接以试验交汇对接技术,试验完成后神8会脱离返回。
3,神舟9号是一艘经过改装的无人货运飞船,发射后与TG1对接,为其运送各种试验器材,补给消耗品,最重要的是神9的服务舱将作为TG1的轨道维持发动机保证TG1较长时间在轨飞行。
4,最后发射的神10是载人飞船(推测2人)入轨后与TG1对接组成完整的空间实验室,展开短期有人值守空间试验。前面神8,和神9的职能有可能呼唤,但是从逻辑上似乎说不通,这一点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5,2013年起中国将先后发射天宫2号和天宫3号空间实验室。如前所述,它们都应该是带有轨道维持系统,单一对接口的实用化空间实验室,具有不同功能。重量应在11吨水平,各接受两组宇航员进驻,也就是神舟11~14号飞船。每个空间实验室的留轨寿命应该是1年半左右,到2015年天宫计划和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结束。
6,TG系列空间实验室将由改进后的CZ-2F/G火箭发射。这实际就是一种去掉CZ-2F火箭逃逸系统,LEO运载能力达到11.2吨的货运型火箭,用于替代不可靠的CZ-2E火箭。TG1目标飞行器之所以只有8吨,估计一是保险起见,留出一定载荷余量,更重要的是作为轨道维持的神8飞船可以在大约半年以后再发射,留出一定时间减缓进度压力。
7,从2015年以后,中国已经基本掌握跟载人空间站有关的各种关键技术,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文昌发射基地也已投入使用,这样在用5年时间,在2020年就能建成我国长期有人值守的多舱(根据报道,推测为3舱,60~70吨级)大中型空间站。
这是带有轨道维持发动机,单一对接口的空间实验室想像图,天宫2号和3号应该这般模样
1.jpg
CZ-2F/G火箭参数
2.jpg
这是较早公开的空间实验室模型,注意载人密封舱和较细的推进舱已经分开了,中间有旋梯让人进入载人舱参观,可见推进舱上装有面积大于神舟飞船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翼板
3.jpg
这张图很可能表现的就是神8和TG1目标飞行器对接的场面。本人估计TG1虽然只有两个对接口,但是只有一个是可以分离的常规接口,另一个应该是改进简化后的一次性接口,神九与之对接后就不再分离。实际上TG1和神九合体后还是只有1个对接口的空间实验室。
4.jpg
]]
这是一条必须走的道路, 总体上还会参考礼炮系列
3舱是什么结构呢?是串糖葫芦那样,还是和平号球状对接舱那样?
长知识了!想象图很帅。
天宫2和3都不考虑发射货运飞船上去维持啊
等不长的寿命(主要是推进剂用尽所至)就让他自然废弃
有点不太符合TG一贯节约闹革命的习惯呀
天宫也就是中国版的礼炮了,其实能达到礼炮七号的水平,也很不错了.
也许天宫实验室将来就会演变成货运飞船:D :D
如果将几个天宫拼接起来,说不定就搞出中国版的和平了.
原帖由 提坦斯 于 2008-10-7 16:30 发表
3舱是什么结构呢?是串糖葫芦那样,还是和平号球状对接舱那样?

肯定不可能是糖葫芦;P十字形的吧,迷你版和平号
不可能,天宫太小了,而且只有一个对接口,大型载人空间站——至少是其核心舱必须是多对接口的才行
你预计的空间实验室的寿命太短了.
另外中国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这两个工程是否会合二为一,即空间站的核心舱与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一个大的空间站.
天宫1号只是短期用来验证和训练的吧?
最近搜索了一下为天宫在轨飞控搞的计划,顺便也看了某院一并发来的资料,只能说差不多。
另外,天宫一号是根据神舟轨道舱的经验设计的,不是简单的放大。
放大当然不是简单放大;P 如果有更详细资料的话能否发上来共同参考一下?不涉密的话?:handshake
]]
礼炮系列空间实验室的参考:
礼炮1号空间实验室:单一对接口,重18.5吨,长12.5米,最大直径4米,运行6个月,共对接2艘联盟飞船。
礼炮2号~礼炮5号空间实验室:重19吨,长16米,单一对接口。2、3号基本失败,4号运行1年零2个半月不到,进驻两批宇航员。5号运行1年零1个月,也是进驻两批宇航员。
长5最大推力型号能够可靠使用之前,长期性的空间站大概不怎么现实吧。
天宫一号怎么只有两个对接口,那原来“多个对接口”的信息过时了?
神8为什么要回来?它可作为救生飞船,其轨道舱也可增加实验室的利用空间。
苏联第一代空间站,双对接口的礼炮6号和礼炮7号分别运行4年零10个月和8年,其中1982年两空间站曾有不到半年的共同运行记录。
天宫一号就是要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连接为一体,怎么会是单独运行?
专家透露中国空间实验室的寿命是5-8年。
2口不算“多口”?口开的越多密封可靠性越成问题,神十本身就是救生飞船,神8,神9中有一个要离开腾出对接口来
哪个专家?
目标飞行器就是神8,神9,神10与之对接以后合称天宫1,但是这个说法和媒体大部分宣传矛盾,当然也有可能是早期论证方案之一,后来被否定了
记得是朱毅麟说的,那篇文章我没保存,找不到了。
纠正一下,是5-10年。
天宫1号的设计寿命是2年。2011-2013年在轨原形,先后与8、9、10号对接。
2、3号肯定要延长。
1号只是验证、对接技术,结构会比较简单。

2号恐怕要到2014年才能发射。以那时的技术,运行寿命增加到4年没问题。需要进行多次对接和实用的太空行走,也需要货运飞船,以使航天员能在上面生活7天以上,达到1个月左右。

3号是目标空间站的核心舱,不会在2015年就发射,很可能2017年才发射,替代2号。然后很快发射几个20吨级的主舱段上去,在2020年以前组成一个80-100吨级的长期空间站,使用寿命不会少于10年。
而神舟1-6的留轨舱设计寿命只有半年,TG1的质量同神舟飞船接近,八吨左右,要进入300KM的圆轨道,就可能需要安装神舟飞船大小的变轨发动机,也就是其资源舱类似于神舟推进舱(燃料储存多一些?).如果假设成立,则TG1就只剩下一个对接口!

我认为戚发轫说的两个实验舱可能就是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为什么空间实验室不能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
山人这个说法的出处呢?似乎和载人航天工程网上的说法有所矛盾?:o
天宫一号两年的寿命是指其自主飞行的时间,在完成对接后,有了补给其寿命当然不只两年。
天宫一号与天宫二号、天宫三号连接为完整的空间实验室。
先发射功能舱,再发射核心舱岂不是本么倒置?空间站不论试验舱还是核心舱都要长5系列中LEO20吨以上的大级别火箭发射。这样至少发射天宫2号时是绝对不具备的,至多像山人所说,天宫3号是放大以后20吨级的空间站核心舱,2017年以后发射,然后再发射两个实验舱上去,2020年前建成空间站。寿命来说天宫系列就算8~10年,对空间站来说也是不够的。
]]
那个啥,貌似有俺一半功劳的。
原帖由 bigblu 于 2008-10-7 20:43 发表
这个说法想想其实也不矛盾,因为神舟8、9、10都有服务舱变轨发动机,跟天宫1对接上就能进行轨道维持,至于货运补给嘛,可能天宫一本身试验色彩较浓,任务安排有限,不需要专门的货运飞船吧,而且即使上人也是坐在返回 ...

     那就是说TG1与SZ8的发射间隔会非常短,如果不能实现对接,将无法维持轨道高度.而此时又必须保证SZ9也能随时补射,难度有点高了!如果TG1自己有推进舱,那么就很从容了.
]]
是呢,是呢;P;P
原帖由 bigblu 于 2008-10-7 21:04 发表
8吨啊,要有足够密封空间,还要加上推进舱,可能么?再说初始入轨改进下火箭上面级就可以了,神舟轨道舱脱离后不是还能飞半年呢么?足够

是呀,我也很疑惑!除去推进舱,只剩下返回+轨道舱大小的空间,再装些仪器,没多少地了,还要有坐便[:a7:] [:a7:]
不知道CZ-2F/G能把TG直接送上343KM圆轨道吗?  否则走椭圆轨交汇对接麻烦不说,而且很快就掉下去了呀
可能用火箭上面级最终推入轨道吧,我也不知道这么麻烦干什么,直接上个11吨级带轨道维持发动机的不就完了,一个对接口的话哪怕对一个走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