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的艰难转身 民企几乎溃不成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50:00
 几十年来,浙江的民营经济表现顽强。在历次调整中,它们总能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通过自救找到生存路径。但如今,他们却表现得似乎溃不成军,惊恐地向政府呼救。是个好消息,但更多的时候似乎是个坏消息——已经过完最酷热的夏天了,温州往年常见的拉闸限电再也没有出现。

  在最后的酷热消退前,温州商人们难得消停下来的脚步,在夜色中变得缓慢。在最著名的诗岛江心屿畔,瓯江两岸灯火朦胧妩媚。新改造的最高档的娱乐街区霓虹依然闪烁,光华照人。

  但大家已无心欣赏。

  温州千家企业停工半停工或倒闭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

  白墙、空旷的厂区、紧锁的厂门,车间里散落一地的器具原料,三三两两留守的看守人员,工业园区里无精打采的卖水果和饮食的小贩,天一亮,真实景象就展示无遗。“很多工厂都停工了。”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个夏天,远远超过了年初所能想象到的困难。

  从温州沿海岸线往东北方,或直接北上,在台州、在义乌,在宁波的慈溪、宁海,绍兴的嵊州以及柯桥轻纺城,萧条宛如不能闭闸的水龙头,一泻千里。

  浙江的工业经济正“处于紧运行状态”中,“企业负重前行”,浙江省经贸委7月份的一份工业经济分析报告用少有的口吻这么写道。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个百分点;前五个月,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1%,增幅则大幅度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发展趋势严峻。”报告悲观地说。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比一季度增加2.1个百分点。

  “鞋都”的凋零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出温州城,乘火车西行,铁道两边硕大的鞋厂随处可见,“中国鞋都”的招牌每隔一段距离都在提醒着曾经创造的传奇——在温州制鞋业最鼎盛时,这里生产了全世界40%的鞋,其中60%出口国外。

  但现在,在鞋材、鞋革和制鞋厂遍布的仰义工业区,停工潮席卷了整个园区。很多厂区里只剩下看守人员,他们挂着沮丧的面孔,闲散得无所适从。“根本活不下去了。”前温州鞋材协会会长、好霸鞋材董事长林锦标说。由于原材料价格飙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利率调整、劳动力价格上涨、物流费用上涨的原因,利润空间正被进一步压缩。

  一个十多元的鞋底,以往还有1元左右的利润。在成本增加的冲击下,已几乎被全部抵消。“以前净利润5%,现在1%都算好的了。”“订单不是没有,是不敢做。”林锦标说,他的工厂一楼,5条生产鞋底的生产线已全部暂停。

  因为铁价提高,制作鞋底的模具费,从2000涨到了3000元每件;油价上涨,鞋材的一吨原料要增加3000多元(鞋材的原料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喷光油也贵了,每双鞋以前要8毛,现在最少1.5元;当然,还有运输费也上涨了。

  与此同时,工人工资也在上涨。前几年,没有任何技术要求的杂工底薪是850元,现在则要1200元。林锦标的对策就是减少合同工人的数量,从鼎盛时的一百多人,减少到了五十多人。“我们只能少招一点工人,少接几个单子,保证已招到的队伍稳定。”

  但即使不开工,光是工人的底薪也足以压垮一个没有准备的小企业。林锦标介绍说,他知道的一家规模大一点的制鞋企业,仅工人工资一项,一个月的支出就是一百多万。而温州最大的鞋企拥有员工大约20000人,每月要支付工资数千万元,“要是三个月没单子,根本没法活。”

  人民币升值加剧了困难。外贸订单多以美元计价,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近10%,如果是一年前签下的单子,现在完成后已利润全无。“不亏钱已算不错啦。”林锦标说。

  环保控制措施也是一个因素。林锦标说,同在仰义,一百多家为鞋企提供鞋面皮革的企业,由于无法承担控污成本,已全部关闭。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大面积的萧条,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即使是外贸单子,都有欠款。韩国人欠我们一百多万,三个多月了还没还。”林锦标正在为自己三百多万的应收款发愁,“工厂老是垫资金,根本垫不起”。

  大部分人已抛弃了制造业的主业。一位鞋业老板以厂房和住房做抵押,贷款6000万,全部拿到四川去投资房地产。林锦标认为,这是无奈之举,“如果借款扩大生产,就是恶性循环”。几十年来,浙江的民营经济表现顽强。在历次调整中,它们总能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通过自救找到生存路径。但如今,他们却表现得似乎溃不成军,惊恐地向政府呼救。是个好消息,但更多的时候似乎是个坏消息——已经过完最酷热的夏天了,温州往年常见的拉闸限电再也没有出现。

  在最后的酷热消退前,温州商人们难得消停下来的脚步,在夜色中变得缓慢。在最著名的诗岛江心屿畔,瓯江两岸灯火朦胧妩媚。新改造的最高档的娱乐街区霓虹依然闪烁,光华照人。

  但大家已无心欣赏。

  温州千家企业停工半停工或倒闭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

  白墙、空旷的厂区、紧锁的厂门,车间里散落一地的器具原料,三三两两留守的看守人员,工业园区里无精打采的卖水果和饮食的小贩,天一亮,真实景象就展示无遗。“很多工厂都停工了。”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个夏天,远远超过了年初所能想象到的困难。

  从温州沿海岸线往东北方,或直接北上,在台州、在义乌,在宁波的慈溪、宁海,绍兴的嵊州以及柯桥轻纺城,萧条宛如不能闭闸的水龙头,一泻千里。

  浙江的工业经济正“处于紧运行状态”中,“企业负重前行”,浙江省经贸委7月份的一份工业经济分析报告用少有的口吻这么写道。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个百分点;前五个月,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1%,增幅则大幅度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发展趋势严峻。”报告悲观地说。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比一季度增加2.1个百分点。

  “鞋都”的凋零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出温州城,乘火车西行,铁道两边硕大的鞋厂随处可见,“中国鞋都”的招牌每隔一段距离都在提醒着曾经创造的传奇——在温州制鞋业最鼎盛时,这里生产了全世界40%的鞋,其中60%出口国外。

  但现在,在鞋材、鞋革和制鞋厂遍布的仰义工业区,停工潮席卷了整个园区。很多厂区里只剩下看守人员,他们挂着沮丧的面孔,闲散得无所适从。“根本活不下去了。”前温州鞋材协会会长、好霸鞋材董事长林锦标说。由于原材料价格飙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利率调整、劳动力价格上涨、物流费用上涨的原因,利润空间正被进一步压缩。

  一个十多元的鞋底,以往还有1元左右的利润。在成本增加的冲击下,已几乎被全部抵消。“以前净利润5%,现在1%都算好的了。”“订单不是没有,是不敢做。”林锦标说,他的工厂一楼,5条生产鞋底的生产线已全部暂停。

  因为铁价提高,制作鞋底的模具费,从2000涨到了3000元每件;油价上涨,鞋材的一吨原料要增加3000多元(鞋材的原料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喷光油也贵了,每双鞋以前要8毛,现在最少1.5元;当然,还有运输费也上涨了。

  与此同时,工人工资也在上涨。前几年,没有任何技术要求的杂工底薪是850元,现在则要1200元。林锦标的对策就是减少合同工人的数量,从鼎盛时的一百多人,减少到了五十多人。“我们只能少招一点工人,少接几个单子,保证已招到的队伍稳定。”

  但即使不开工,光是工人的底薪也足以压垮一个没有准备的小企业。林锦标介绍说,他知道的一家规模大一点的制鞋企业,仅工人工资一项,一个月的支出就是一百多万。而温州最大的鞋企拥有员工大约20000人,每月要支付工资数千万元,“要是三个月没单子,根本没法活。”

  人民币升值加剧了困难。外贸订单多以美元计价,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近10%,如果是一年前签下的单子,现在完成后已利润全无。“不亏钱已算不错啦。”林锦标说。

  环保控制措施也是一个因素。林锦标说,同在仰义,一百多家为鞋企提供鞋面皮革的企业,由于无法承担控污成本,已全部关闭。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大面积的萧条,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即使是外贸单子,都有欠款。韩国人欠我们一百多万,三个多月了还没还。”林锦标正在为自己三百多万的应收款发愁,“工厂老是垫资金,根本垫不起”。

  大部分人已抛弃了制造业的主业。一位鞋业老板以厂房和住房做抵押,贷款6000万,全部拿到四川去投资房地产。林锦标认为,这是无奈之举,“如果借款扩大生产,就是恶性循环”。
海关总署:1至8月出口同比增长22.4% 我国外贸发展平稳   
2008-09-10
        海关总署10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至8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23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5.7%。其中出口9376.9亿美元,增长22.4%;进口7856.9亿美元,增长30%;累计贸易顺差151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2%,净减少100.8亿美元。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10.5亿美元,增长22%。其中当月出口1348.7亿美元,增长21.1%;进口1061.8亿美元,增长23.1%。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迅速,进口增幅显著提升。据海关统计,前8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8400.7亿美元,增长36.2%。其中,出口4379.3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021.4亿美元,增长48.5%,比去年同期提高23.3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平缓。前8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7026.8亿美元,增长14.6%。其中,出口4444.2亿美元,增长16.2%;进口2582.7亿美元,增长11.8%。
  前8个月,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2833.2亿美元,增长26.9%,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13.6个和8.5个百分点。同期,美国继续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197亿美元,增长13.3%,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日本仍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780.7亿美元,增长18.4%。此外,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九位,前8个月,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378.6亿美元,增长59.1%,增长速度位于前10大贸易伙伴之首。
  海关统计显示,前8个月,广东进出口总值4513.4亿美元,增长13.4%。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664.1亿美元和2176.5亿美元,分别增长21%和21.6%。此外,北京进出口总值1894.8亿美元,增长56.3%,比去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上述4省市进出口合计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65.3%。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据海关统计,前8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386.5亿美元,增长24.7%。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222亿美元,增长22.9%;机械及设备出口1762.2亿美元,增长2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06亿美元,增长21.3%。
  大宗商品出口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50.3亿美元,增长2.6%;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439.2亿美元,增长22.4%;鞋类194.1亿美元,增长14.3%;家具172.6亿美元,增长24.5%;塑料制品96.9亿美元,微增0.1%。
  在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主要品种进口均价快速上涨,促使前8个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达2592.5亿美元,增长70.3%。其中,进口铁矿砂3.1亿吨,增长22.6%,进口均价139.3美元/吨,上涨77.9%;原油1.2亿吨,增长8.7%,均价772.1美元/吨,上涨71.2%;成品油2872万吨,增长18.3%,均价838.8美元/吨,上涨91.7%;煤炭2868万吨,下降18%,均价75.8美元/吨,上涨64.9%;大豆2456万吨,增长24%,均价603美元/吨,上涨79.2%。
  同期,进口工业制品5264.4亿美元,增长16.5%。其中,进口机电产品3650.2亿美元,增长17%;进口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842亿美元,增长20.6%;进口汽车28.2万辆,增长45.2%
温州 台州 放高利贷的好多哦
“订单不是没有,是不敢做。”
这个我信
我们这边有很多代加工的企业,有很多老板也是如此抱怨
不做还好,一做就亏。索性干脆不做。
看那些血汗工厂哪个能撑过这轮
原帖由 ppl 于 2008-10-5 16:42 发表
看那些血汗工厂哪个能撑过这轮

血汗工厂都倒闭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原帖由 ppl 于 2008-10-5 16:42 发表
看那些血汗工厂哪个能撑过这轮

希望国家能有更和谐的产业代替,
不然只会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
呵呵。。。
原帖由 ppl 于 2008-10-5 16:42 发表
看那些血汗工厂哪个能撑过这轮


就业市场?
原帖由 e8098 于 2008-10-5 16:46 发表

血汗工厂都倒闭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南方那些小企业招工问题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原本中西部的到南方打工的人员,由于本身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很多都就近就业了
:(  制鞋的作坊原来什么百分之五的利润,扣掉环境污染其实是负利润, 早点挂才好。
那些老板们大多数就是一天净赚1个亿也不会想着如何改善工人福利待遇.养个猫啊狗啊的都几十万几十万的花
倒吧,都来炒外汇玩儿。:D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8-10-5 17:42 发表


南方那些小企业招工问题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原本中西部的到南方打工的人员,由于本身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很多都就近就业了


这两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速,增速普遍高于东部地区。

这对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供应而言,也是一个压力。
原帖由 max2006 于 2008-10-5 18:17 发表
:(  制鞋的作坊原来什么百分之五的利润,扣掉环境污染其实是负利润, 早点挂才好。

挂了原来的产业链靠这吃饭的人就没生活着落了,还得一步步来

慈溪有个小镇,一条街望下去,我估计每3、4户人家其中就有一户做拖鞋或者相关行业。每家算他7、8个工人吧,然后可以养活一个倒卖废料的(开着三轮摩托满镇串一月三千来块),一家子也靠这个作坊,有的再养辆轿车。这还不算大点的鞋厂,一个镇本地人我估计也就1万不到,外来打工的3万有余。全关了的话没地方去啊
国家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产业升级都没用,而这次就起了前几年行政命令所没起到的作用,市场经济还是真的无情,起着大浪淘沙的作用,低层次的、没发展前途的这一次一定会死光光的,不想着升级,没有前瞻眼光的永远都是手工作坊主而成不了企业家。
产业升级是有的,起码外贸货是越来越好了....
利润率低,靠所谓的薄利多销,但是利润空间极小,
且成本构成多为可变成本,做一件要一笔成本,也就是
材料,劳工,能源等,所以一旦这三者涨价或因环保(也多为
与产量挂钩的可变成本)问题,一下子就可以让占有%多少世界市场份额
的这类企业立马从大赚到大赔。而中国产品的固定成本比较少,产量大
也起不到分摊作用,如科研,开发,设备等。

好事情,至少我的行业近来生意好了
有不少民企开始从人力转为全自动生产线。我舅就是浙江典型的民企老板,今年开始就裁员。增加了1000万投资购置了好几套全自动生产线。以前去他那里人多的不得了,现在只剩下20多人就全部搞定生产了.
广东的东莞也是如此,大批工厂关门倒闭,凤凰台还为此制作了专题节目。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一说中国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达1万亿,而CCTV新闻联播则说国家已经安排了36亿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6亿~~呵呵,还没出北京呢就没了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啊,以前那种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产业自然会被淘汰
转型在那里都是痛苦的, 总好过大洋彼岸以往靠借钱就可以过美好生活的, 突然发觉要从事生产才可以过活.;P
不经过蜕变的痛苦是长不出飞翔的翅膀的
原帖由 kaka22 于 2008-10-5 23:33 发表
有不少民企开始从人力转为全自动生产线。我舅就是浙江典型的民企老板,今年开始就裁员。增加了1000万投资购置了好几套全自动生产线。以前去他那里人多的不得了,现在只剩下20多人就全部搞定生产了.

你舅买机器的钱哪里来的,要是没有这样雄厚的资金怎么办?
还有,你舅哪里雇得到合适的人维护机器吗?我不认为这20多个人就能真正地“搞定”,
如果订单下降,机器闲置怎么办?机器的折旧是多少?换产效率高不高?
自动化,尤其是巨大投资下的自动化,并不代表着效率的提高,
还是要靠管理的提高。
垮就垮吧。有长有消,很正常。
D小平的这一套,搞了30年低端买办经济,不升级就是死

要升级就必须先踹了WTO
]]
警犬不配谈经济问题
某人先解决中学文凭问题。;P
市场经济嘛,没有永远不垮的企业垮了是好事  早该垮掉了
原帖由 曼谷 于 2008-10-8 13:57 发表
警犬不配谈经济问题


切……还真以为会骂两句改革就有水平了。
得考虑下失业问题
错误在于一直让这种低端产品的血汗工厂有利润,让它们朝此方向发展甚至规模扩大,直到今天泡沫破裂,影响重大,让事情变得两难。
根源在哪儿,对了,就是市场。有识之士早就看出这种模式的弊端了,但市场自己却选择这种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