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自我毁灭的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6:55:57
宣传研究里有一个颇令人困惑的经典问题:宣传研究本身是不是宣传?

这个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不远的冷战时代,或者现在的左派写的书里面,宣传经常以指责敌方的信息是宣传的形式出现。这是政治攻击的常用伎俩。

那么学术研究有例外吗?有些学者想以中立的面目出现,但是却发现很难为自己找一块安全的立足点。学者也是人嘛,凭什么就高于其他人(比如政客)。所以有不少学者干脆提出:宣传研究本身也是一宣传,既然如此,任何论断皆无法幸免,所以,一切传播皆宣传。因为冒充中立,很可能也是宣传;为自己辩护,很可能也是宣传。现实中,我们确实能为这些极端的判断找出许多论据。

但是这些判断总让人觉得有些别扭。难道一切研究都没有意义了吗?这不是走上反智主义吗?

幸好,这个假设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逻辑规则:逻辑不能自我毁灭。

这么说有些抽象,我们可以换一个例子。人能够说“我说的全是谎言”吗?从形式逻辑上来讲,这个说法不成立。这导致悖论,或者说这个判断没有任何意义。它无法消除任何不确定性,说与不说没有两样。同样,“宣传研究本身就是宣传”这句判断本身也是一个关于宣传的研究,那么“宣传研究本身就是宣传”这句话不也成了宣传了吗?那这句话自己的合理性不就烟消云散了吗?

类似的立场,在我们的知识领域数见不鲜。最著名的是相对主义(许多后现代主义者都有相对主义的味道),相对主义反对绝对,但是这种反对本身不就是一种绝对吗?为什么不能让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时相对并存呢?福柯的“知识即权力”也是一个例子,这句判断本身又是什么权力的产物呢?类似的困境还在自由主义那里存在。自由主义允许人们反对自由主义吗?民主制度允许人们反对推翻民主吗?这些立场让人想起一幅画面,一个人努力地拉着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凌空拔起。

因为有了这些问题,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新招——元理论。比如“我说的全是谎言”,这句话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不指涉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判断,它只对这句话以外的判断起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宣传研究本身是宣传”这句话只指除了这个研究之外的所有研究有效。但是这个自封的地位颇让人怀疑:凭什么只有你例外?“元理论存在”这个判断本身的合理性是否有待证明?令人困惑的是,证明过程本身又需要新的元理论来保证自己的合理性,又变成了拔头发的无聊举动。

所以人的自杀是一个颇为怪异的行为,当然也可以说成是体现人之高级的行为。我记得刚接触电脑时听过一个笑话,当年刚有语音控制的电脑操作系统,一群人参观一种语音控制的新系统。有人说“打开我的文档”,机器照办了。有人说“打印某某文档”,机器也愉快地完成了。这时人群里有人小声地说了一句:“format C:”。如果想增加讲故事的戏剧性,可以加上“机器一声怪响”或“机器冒出一阵青烟”之类的描述,总之机器无法判断应该干什么了。

阿西莫夫提出的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就包括不能自我毁灭的内容,因为这是最符合逻辑的规则设计。电影《I, robert》里讨论的就是这个深奥的伦理学原则。

然而,上面讨论的仅仅是逻辑或机器的“意图”不能包括直接的自我毁灭的成分。规定这样的逻辑,本身也值得怀疑。我们为了获得表面的一致性,维护人类理性的那点可怜的尊严,提出了一个新的“不能自我毁灭”的元理论。但是实际上,看不见的命运之手往往超越完美的逻辑。现实中,不论是人还是机器,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还少见吗?宣传研究里有一个颇令人困惑的经典问题:宣传研究本身是不是宣传?

这个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不远的冷战时代,或者现在的左派写的书里面,宣传经常以指责敌方的信息是宣传的形式出现。这是政治攻击的常用伎俩。

那么学术研究有例外吗?有些学者想以中立的面目出现,但是却发现很难为自己找一块安全的立足点。学者也是人嘛,凭什么就高于其他人(比如政客)。所以有不少学者干脆提出:宣传研究本身也是一宣传,既然如此,任何论断皆无法幸免,所以,一切传播皆宣传。因为冒充中立,很可能也是宣传;为自己辩护,很可能也是宣传。现实中,我们确实能为这些极端的判断找出许多论据。

但是这些判断总让人觉得有些别扭。难道一切研究都没有意义了吗?这不是走上反智主义吗?

幸好,这个假设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逻辑规则:逻辑不能自我毁灭。

这么说有些抽象,我们可以换一个例子。人能够说“我说的全是谎言”吗?从形式逻辑上来讲,这个说法不成立。这导致悖论,或者说这个判断没有任何意义。它无法消除任何不确定性,说与不说没有两样。同样,“宣传研究本身就是宣传”这句判断本身也是一个关于宣传的研究,那么“宣传研究本身就是宣传”这句话不也成了宣传了吗?那这句话自己的合理性不就烟消云散了吗?

类似的立场,在我们的知识领域数见不鲜。最著名的是相对主义(许多后现代主义者都有相对主义的味道),相对主义反对绝对,但是这种反对本身不就是一种绝对吗?为什么不能让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时相对并存呢?福柯的“知识即权力”也是一个例子,这句判断本身又是什么权力的产物呢?类似的困境还在自由主义那里存在。自由主义允许人们反对自由主义吗?民主制度允许人们反对推翻民主吗?这些立场让人想起一幅画面,一个人努力地拉着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凌空拔起。

因为有了这些问题,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新招——元理论。比如“我说的全是谎言”,这句话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不指涉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判断,它只对这句话以外的判断起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宣传研究本身是宣传”这句话只指除了这个研究之外的所有研究有效。但是这个自封的地位颇让人怀疑:凭什么只有你例外?“元理论存在”这个判断本身的合理性是否有待证明?令人困惑的是,证明过程本身又需要新的元理论来保证自己的合理性,又变成了拔头发的无聊举动。

所以人的自杀是一个颇为怪异的行为,当然也可以说成是体现人之高级的行为。我记得刚接触电脑时听过一个笑话,当年刚有语音控制的电脑操作系统,一群人参观一种语音控制的新系统。有人说“打开我的文档”,机器照办了。有人说“打印某某文档”,机器也愉快地完成了。这时人群里有人小声地说了一句:“format C:”。如果想增加讲故事的戏剧性,可以加上“机器一声怪响”或“机器冒出一阵青烟”之类的描述,总之机器无法判断应该干什么了。

阿西莫夫提出的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就包括不能自我毁灭的内容,因为这是最符合逻辑的规则设计。电影《I, robert》里讨论的就是这个深奥的伦理学原则。

然而,上面讨论的仅仅是逻辑或机器的“意图”不能包括直接的自我毁灭的成分。规定这样的逻辑,本身也值得怀疑。我们为了获得表面的一致性,维护人类理性的那点可怜的尊严,提出了一个新的“不能自我毁灭”的元理论。但是实际上,看不见的命运之手往往超越完美的逻辑。现实中,不论是人还是机器,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还少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