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装81式自动步枪的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2:58:57
]]
不可行!鉴定完毕!详细等有空再来编辑!
第一条1条没有意义,03做得更好,何必抱着81不放?第2条,95、03都有缓冲器。至于第3条,不知道是不是有用。
]]
价格便宜才是硬道理.
还不如装备03呢~
一支自动步枪理论射速偏低是缺点吗???
我个人认为(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一支自动步枪的理理论射速在600发/分钟是最为合适~~~~,如果说81式自动步枪理论理论射速偏低是不恰当的,81式的理论射速已经超过了600发/分钟,~~~~
81式自动步枪 枪不错但7.62_39中间弹子弹的动能以到极限,对现代单兵防弹衣在中间距离已没有穿透能力了.81式自动步枪该退休了......
并不是81式步枪的理论射速偏低,而是恒定后座原理的自动步枪理论射速偏低。
81式的枪机最后也是要靠撞击机匣尾部来刹车的,控制行程长度的加长和理论射速的下降。
]]
]]
所谓“恒定后座原理”是个瞎说的东西,好象人突然发现猴子有尾巴比较酷一样。
]]
给81扩展附件,改改枪托什么的还行,LZ的改法国际上都很罕见,是大改,和设计新枪的难度差不多,几乎所有的试验都要重来,可操作性不高。
“基于SVD架构基础上改进和升级版”
SVD的实物是在79年对越反击时才得到的,其结构特点那么快就用在81上了?
原帖由 wuwei9909151 于 2008-1-11 12:29 发表
“基于SVD架构基础上改进和升级版”
SVD的实物是在79年对越反击时才得到的,其结构特点那么快就用在81上了?

活塞方面确实类似:L
原帖由 gustov 于 2008-1-11 12:32 发表

活塞方面确实类似:L

这种可调的活塞结构早在63就用了,抛开后来粗制滥造的因素,原来严格按要求制造的63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活塞短行程原理就更早了,56半就是,63也是.所以楼主所谓参考SVD纯属于胡扯!81更多的是继承63的成功经验.
81式的活塞结构和导气原理的确是63式的,不知道闭锁卡笋结构是否也是63式的。
从整体上看,我觉得81式与SVD的确很相似。

其他的几条我并不看重,只关心第一条是否可行:前拆枪机与匣尾固化瞄准具。
原帖由 pizzaaa 于 2008-1-11 18:20 发表
81式的活塞结构和导气原理的确是63式的,不知道闭锁卡笋结构是否也是63式的。
从整体上看,我觉得81式与SVD的确很相似。

其他的几条我并不看重,只关心第一条是否可行:前拆枪机与匣尾固化瞄准具。

63就已经是旋转闭锁了!81基本上沿用63,但是细节上还是进行了必要的改进。
原帖由 pizzaaa 于 2008-1-11 18:20 发表
81式的活塞结构和导气原理的确是63式的,不知道闭锁卡笋结构是否也是63式的。
从整体上看,我觉得81式与SVD的确很相似。

其他的几条我并不看重,只关心第一条是否可行:前拆枪机与匣尾固化瞄准具。

81没必要再大改了。因为没必要再花此冤枉钱。从理论上看,如果必须,还不如在03基础上发展7.62口径的。
好好发展一下中口径大威力步枪弹的机枪才是王道……
总想摆脱苏式,好不容易把通用机枪勉强搞个58口径,结果再看12.7的还是苏联弹:L
谢谢指教!
对于63式这个悲壮的失败者实在了解不多,只知道它是81式的前身。

不过我的第一条设想并不涉及大改,主要是枪机的拆卸方向,对整体架构也无任何变动。
这能花多少钱呢?
加长瞄准基线的意义有多大呢?81的自身精度就那样了,它的瞄准基线长度影响到射击精度了吗?

给AK47加装12倍光瞄,它也不能变成狙。射击100米靶的时候,未必就比用机械瞄准器的M16成绩好。
原帖由 pizzaaa 于 2008-1-11 20:28 发表
谢谢指教!
对于63式这个悲壮的失败者实在了解不多,只知道它是81式的前身。

不过我的第一条设想并不涉及大改,主要是枪机的拆卸方向,对整体架构也无任何变动。
这能花多少钱呢?

63式的设计是成功的!
问题出在:
A.军方提出的具体要求可能过于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比如过分强调拼刺.
B.前期严格按要求生产的质量很过硬(我原来所在企业的民兵就用的是这个时期的产品,精度和可靠性非常高),后期乱来结果导致质量低下!
改81?
很简单,让枪械加工人员练下操枪法什么都好了!
81, 95,03 都是三突笋(D总言)机头,SVD也是。不知道63是双突笋还是三突笋。。。
。。。。。81很AK结构上好像区别还是很大的,个人觉得还是借鉴63的比较多。。。。。(如果63也是三突笋)。。。。。
今天再去仔细看了看D网,关于63的鸡头:

《自动机借鉴56式冲锋枪结构,机头回转闭锁,闭锁支承面为3mm螺旋面,由两支耳闭锁.机头上的螺旋凸起与机框上的螺旋槽配合,由机框带动机头完成开、闭锁动作及前后运动。大部分结构参数与56式冲锋枪相同。63式的自动机有两点改进,一是把活塞与机框分开,二是降低了自动机质量中心距枪管轴线的距离。两者都是从减少动力偶、提高点射精度出发的,同时也保持了56式半自动步枪的能够在不卸下弹匣的情况下,通过机框前部导槽向弹匣内压装枪弹的功能。》

63是双突笋,看来81借鉴SVD不是空穴来风的哦。
]]
关于81的改进,如果动到根本,那么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改这些东西,几乎与研制新枪差不多,而获得的好处却不多。

那应该改什么呢?从目前大多数对枪的改进而言,主要集中在增加导轨来让附件容易扩展上。81的改进也应该主要从这方面着手。

现在的一些关于81上增加导轨方案,是将护木替换成带导轨护木,看上去似乎不错,但导轨精度,光学瞄具出瞳距离,都成为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在机匣盖地方增加导轨。

如果要这样增加导轨,那么必须看81的结构允许不允许。

81枪机拆卸方法是将枪机沿着机匣内导轨拉到最后,然后沿着导轨上开的缺口向上提才能卸下来。由于拉机柄固定在枪机上,所以拆卸时要为拉机柄让开空间。由于枪的右边和上面都要布置可拆卸结构。

从这个结构来看,要实现能够装导轨,一种方式是类似俄罗斯那样在机匣左侧增加燕尾槽,然后用一个L型的导轨将其增加部署在上面。这种方法算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方法,但由于81步枪的快慢机在左边,增加导轨也有可能,但似乎不是很牢靠,也不大方便。

俺提出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将现有机械瞄具去掉,在机匣后折叠枪托的地方开一个高精度的孔。在枪上布置一个导轨,该导轨前面与现有机械瞄具的连接转轴的地方进行铰接,后面通过一个销钉与机匣上新开的孔高精度配合链接。事实上这个结构类似于AK-74U的结构,只不过后面定位精度要稍微高一些。在分解枪时,先把销钉去下,让导轨向上向前饶前轴翻转,然后拆卸机匣盖,接下来拆卸方法与以前完全相同。为了进一步减少零件,还可以将机匣盖与导轨做成一个零件,这样分解方法在分解导轨向上翻转后,就可以将枪机卸下。

这样的结构,虽然结构上还是难以完全避免导轨精度在多次分解后造成瞄具不准,但已经在最大程度上有相当提高。

这样的改进,对现有枪械不会产生伤筋动骨的改变,所以基本上还是有一定可能的。另外,这样的该改进,可以用于那些拆卸上机匣盖的枪械。

对于楼主的在后端设置一个匣尾固化的觇孔式瞄准具和导轨,由于81的结构,在拆卸枪机时必须先拆卸机匣盖,然后向上提复进簧和导杆,然后将枪机拉到最后位置向上提枪。所以如何固化觇孔式瞄准具,并且如何让开空间,实在是比较困难。因为要能够让开空间可操作,那么觇孔式瞄准具和光学瞄具就比较高,附带准星高度可能也要变,而且光学瞄具的贴腮也会变化。

所以,综合考虑,还是布置一个翻转式的导轨和后端靠高精度销钉定位更有可能。然后在导轨上布置觇孔式瞄准具和光学瞄具。拆卸枪也稍微复杂,但可以接受。而觇孔式瞄准具的高度和光学瞄具的高度,也可以接受。
]]
原帖由 ppkshock 于 2008-1-11 20:06 发表
好好发展一下中口径大威力步枪弹的机枪才是王道……
总想摆脱苏式,好不容易把通用机枪勉强搞个58口径,结果再看12.7的还是苏联弹:L

12.7的规格还是比较合理的.合理的何必再改?需要花很多钱的!到是7.62x54那个有底缘弹该改掉,要么自成体系搞无底缘的7.62x54,要么靠到NATO的7.62x51,要么干脆废弃7.62x54/7.62x51,自行开发新的介于7.62和12.7之间中间弹种,比如9mm狙击枪弹/机枪弹(具体口径要么沿袭历史,要么通过严密的科学实验和分析确定).
原帖由 deathmatch 于 2008-1-13 10:14 发表
今天再去仔细看了看D网,关于63的鸡头:

《自动机借鉴56式冲锋枪结构,机头回转闭锁,闭锁支承面为3mm螺旋面,由两支耳闭锁.机头上的螺旋凸起与机框上的螺旋槽配合,由机框带动机头完成开、闭锁动作及前后运动。大 ...

你非得给81找个外国爹才甘心吗?建议你多研究研究81前后的历史!
原帖由 pizzaaa 于 2008-1-15 18:30 发表
谢谢网友的评点。

我没拆过81式,设想的时候主要参照的是03式和88式的机匣内部和枪机的照片。
翻转式导轨和定位销的方案肯定比机匣盖导轨方案好,但是还不够可靠。

我的设想是要以81式为基础打造廉价版的G36, ...

BJ212再怎么改还是不可能变成SUV的.要改就应该考虑改进完善03,或者在03基础上开发新的东西!
]]
原帖由 TSQ 于 2008-1-15 16:55 发表
关于81的改进,如果动到根本,那么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改这些东西,几乎与研制新枪差不多,而获得的好处却不多。

俺提出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将现有机械瞄具去掉,在机匣后折叠枪托的地方开一个高精度的孔。在枪上布置一个导轨,该导轨前面与现有机械瞄具的连接转轴的地方进行铰接,后面通过一个销钉与机匣上新开的孔高精度配合链接。事实上这个结构类似于AK-74U的结构,只不过后面定位精度要稍微高一些。在分解枪时,先把销钉去下,让导轨向上向前饶前轴翻转,然后拆卸机匣盖,接下来拆卸方法与以前完全相同。为了进一步减少零件,还可以将机匣盖与导轨做成一个零件,这样分解方法在分解导轨向上翻转后,就可以将枪机卸下


远的不知道,不过差不多就是去年,SMG LEE拍摄的枪展图片中就有类似的AK改型了,结构细节我没记住,不过导轨向上翻转(和开盖一般)绝对是一致的。

机械瞄具后移要考虑明视距离吧。
pizzaaa:

   如果象这样的大改,总体上与新设计一个枪都差不多了。如果这样,还不如重新设计一个枪,根据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肯定有比81更合理的布局和结构。通过你的方案一改,这样的枪,其生产上许多东西都变了,所谓81的优势,根本剩下不了多少。

  俺感觉,有时候当被某个东西迷住了,总设想这个东西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81如果真的是简单改进后能够打败G36等枪械,那我们的95,甚至G36之类都应该停止发展,德国应该引进81生产线。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俺感觉你刚开始的一个初衷,即将81改造后适合模块化从而适合瞄具光学化的这个需求,是有真正的市场空间的。因为目前在非洲等地方,还大量存在使用7.62×39mm弹的地方,而发射该枪弹的枪,大多数缺少安装光瞄的导轨。改装枪械满足安装光瞄要求,比其他设想都实际。
俺感觉俺的方案用在79上说不定更合适。因为79上的枪托本身就是通过横向的轴连接到机匣上的。将机匣上的这个孔进行改造,然后安装带有机匣盖的导轨后面的固定位改到这个位置。当然,枪托肯定也要改了。那么最好的改法就是将其改成伸缩式的,将其沿着小握把上方的空前贯穿过去。这样该的79冲,说不定更合适。
我不看好79式,所以对您的方法无法评论。
与其改进79式,还不如找个更好的现有方案改进提高。

并不是我非要死抱着81式不放,用81式包打天下,而是TG近二十年来从来就没有甩开过它。
无论是95式、88式还是03式,其核心架构都是传承自81式架构。改头换面,掐头去尾而已。当然局部有技术含量的改进也很多。
当今世界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架构其实并不多,81式也算是一个,近似与SVD架构。而性价比较高的架构就更少了。
如果将发展95式和03式的技术成果应用到81式原始架构上,其效果显而易见,而且没有任何技术风险。

我个人认为81式架构(不是专指81式步枪,类似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和真正有中国特色的轻武器架构。在其基础上应当能改良发展出一种性价比极高的低档架构,能在世界市场,尤其是第三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只是看不惯TG虚伪的暴发户嘴脸、权威大佬指鹿为马和放矢画的做派和有关供应商昧着良心大赚纳税人的血汗钱并挥霍有限的军费而已。
原帖由 酒后胡言 于 2008-1-15 19:47 发表

12.7的规格还是比较合理的.合理的何必再改?需要花很多钱的!到是7.62x54那个有底缘弹该改掉,要么自成体系搞无底缘的7.62x54,要么靠到NATO的7.62x51,要么干脆废弃7.62x54/7.62x51,自行开发新的介于7.62和12.7之间中间 ...

ms以前好像开发过一个10.xmm口径的,不过好像为新12.7mm的让路了。
实际上,79改造还可以更简单。就是把现在的枪托变成导轨,并与机匣盖做在一起。与枪的连接方式与现在相同,在现有的瞄具部分设置定位销钉,然后靠卡片将导轨通过定位销在现有瞄具部分进行准确定位。这样的折转方式,对枪的影响很小,分解枪也很方便。当然,由于现有枪托被做成了导轨,那么就要设置新的枪托,新的枪托建议设计成伸缩式的。这样对枪的整个操作则比较方便。

同样,这样的将铰接从瞄具部分改到机匣后端的方案也可以用于81等采用机匣盖的枪。

将铰接改到机匣后端的主要好处是机匣后端定位准确,正好机械瞄具的设置位置基本上在这个地方;在现有瞄具部分设置定位销和进行分解比较容易,分解上也并不复杂多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