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超大首发) 原苏联海军70年代地中海行动历史 (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58:37


   原苏联海军70年代地中海行动历史


                                    

红海军70年代在地中海的行动,是冷战中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虽然已有部分著述对此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但都流于片面和简短。本文将对此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以更进一步揭示苏联在冷战中的战略思想和冷战两极对抗的实质内容。
1.宏观战略背景
为了将这一事件说清楚,有必要对之前的历史和各种背景加以回顾。
二战结束了。在这场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大战中,伟大的苏联人民和红军在斯大林同志的带领下浴血奋战,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打垮了希特勒和他的盟友以及仆从们,从法西斯手里解放了整个东欧和中国东北地区。苏联人民和红军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及至今天仍然得到着许多国家的称道。
但是,因为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在战后出现了重大变化。因为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失去了共同敌人之后,苏联和西方世界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且变得更加不可调和。也就是说,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发表“铁幕演说”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即使他不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也会在其他地方抑扬顿挫地谈到这些:“……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冷战作为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热战”的新型战争形式成为了苏联政治军事领导人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在冷战初期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虽然红军以解放者的身份成功进入多个东欧国家,并将这些国家成功地进行控制——苏联帮助他们建立和巩固了新的政权,派驻各国的最高顾问每人手中掌握着一支相当规模的武装力量和除奸队以控制局势,令外这个国家也对其中各国的工业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渗透。但是,这些显然还不够。西方国家在打垮法西斯集团之后,异常一致地将矛头转向东方的苏维埃政权。为了防止共产主义信仰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接受,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先行于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军事联盟集团,他所包含的国家基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虽然历经战争破坏,但在本土未有任何损失且大发战争财的美国大力援助下迅速恢复着本来实力(例如马歇尔计划)。而苏联则在二战中受创严重,人口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本身的恢复尚且需要时日,无法再抽出大量资源输入东欧国家帮助他们提升经济实力。而另一方面苏联需要巩固控制者的地位,必须将东欧阵营里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垄断权力紧紧抓在手中,那样一来站在苏联的立场上来看,东欧盟国们的实力就不能被提升得太高,以防止他们中具有相当实力基础的国家自立门户。(这与北约内的情况有着很大不同,但苏联的行动在其自己的立场上看也是具备相当考虑的,对此可以反向比照法国的例子)虽然华约于之后的1955年成立了,但不管怎么说,早在冷战初期,政治、经济宏观领域内西方国家本就对苏东集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是不争的事实。
更为严峻的事实是美国的军事战略优势。美国早于全世界拥有核武器,并于1945年不顾一切地使用核武器(预计为三枚核航弹,实际投放两枚),向世界昭示其所拥有的军事技术优势和恐怖的打击能力。实质上,核武器在当时由于数量少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美军主要的战略优势在于战略轰炸力量,这种力量即可以投送当年不多的核火力,又可以投送常规火力。自1945年3月9日(当日傍晚5点34分,托马斯·鲍尔准将率领334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出发对东京实施第一次夜间燃烧弹轰炸),美军即利用战略轰炸力量对日本大城市实行大规模燃烧弹轰炸。仅第一次轰炸就造成了8-10万人被烧死,其中绝大部分为平民。更早先的德国德累斯顿大轰炸死亡平民达135000人、35470座建筑物被炸毁、还有25000名德军士兵在空袭中丧生。恐怖的战略轰炸力量才是造就威慑的核心手段。而冷战初期,美国继续利用这一优势持续进行威慑和讹诈,伴以实际上仍不成熟的核力量威慑。虽然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在山米佩拉丁斯克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但是仍然缺乏对美国的核武器投放手段,也缺乏迅速增加核弹储备的技术与资源。实际上投放手段的缺乏不光是核武器的,对美国本土常规打击因为技术手段的缺失和海外基地的问题,也是极为困难的。而同时美国在实战中却可以使用部署在欧洲的轰炸机对苏东国家很方便地进行战略打击。这种能力本身就能够造成恐怖。相对而言,苏联和东欧集团对西欧的陆上常规力量威慑缺乏爆发力和即决性,而且只能威胁西欧国家(虽然这使美国必须驻兵以实现对苏联行动的慑止),对于美国本土缺乏任何直接威胁。于是即使在冷战初期的军事对峙中的苏东阵营只能处于完全守势,陷于比较大的被动。
时间进入20世纪60-70年代,西方阵营在此期间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欧洲国家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的核僵持深感厌倦,而其中的法国更是因为与美国在诸多世界事务,尤其是西方阵营之中权利结构、领导地位等等核心问题发生摩擦和分歧愤然退出北约。虽然这也许不影响其在可能的全面战争中的立场,但是西方世界内部矛盾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之相比更加主要的是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美国经济优势被削弱,在西方阵营内部取而代之的亮点是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另一方面,替代被刺杀的肯尼迪这位广受美国人民爱戴的领导人上台的约翰逊,做出了出兵越南的决定。而其幕僚团队乃至军方自始至终都没有规划出一个明确可行的战略,以指导其在越南的行动。最终越南战争被历史证明是一个战略目标和计划摇摆不定、模糊无效的,同时又是糜费巨大、得不偿失的战争行动。越南作为苏联在中南半岛上的代理人迅速崛起,成功地破坏了美国东南亚战略,使苏联所倡导的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它的各种利益迅速扩展到了该地区并形成了优势。而美国在这张战争中的表现,迅速激化了该国国内矛盾,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人的思想(不良影响很多,毫无疑问在与美国的对峙中,这些对苏联而言是重要的)。同时战争中的损失和耗费进一步拖累了美国经济,并与之后的石油一起成为全面经济危机的诱因。总之,西方阵营在这个时期总体实力呈现萎靡的状态,尤其是作为核心的美国优势被大大削弱了。
反观苏联一方。50年代经济和工业扎实的发展,成为了之后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不断迅速提升的物质基础。由于没有其他过重的财政拖累与包袱(比如在海外进行战争),加上石油(对内和对外)和重工业产品(对华约阵营和第三世界)换来的大量硬通货,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从西方获得的技术,苏联的工业力量一直在迅速发展,而军事力量的提升也有了丰厚的保障。这些力量的充实使其战略目标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
苏联的战略力量在此期间存在有两个总体性战略。一为所谓西进战略,即在欧洲大陆始终维持巨大的力量,用以挟制西欧国家,控制华约国家,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该地区的力量与影响,对这一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极为重要的地区保持长久稳定的高强度威慑。这种威慑同样也是其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保证国家安全,维持经互会和与西方有限但重要的经济技术交流最为根本和重要的基础。另外,只要保证了这些体系的确立,一等时机成熟即可进一步大举进行战略扩张,对西方形成最终的优势(这是努力的方向,虽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另一个就是南下战略。具体来说即维持欧洲方向稳定的基础上,尽力以各种手段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尤其是西方世界以外的第三世界),亦即南下。政治上,与众多国家结盟,搜罗安插代理人,将苏联的霸权和意识形态推销出去;经济上把以经互会为核心的,对苏联绝对有利的贸易及货币体系加以扩充(但实际上,这一贸易及货币体系远不够强大,这也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海外扩张行动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后文有详述),以尽可能包容进更多的国家(尤其是美、欧洲之外的第三世界国家);军事上,以提供军事装备与技术,提供后盾与支援力量,换取大量军事联盟协议和海外基地,以持续不断地扩充军队实际威慑、行动地域。此三方面的行动,持续增加在全世界各地的附庸国、代理人,也不断地将苏联乃至华约的影响和利益加以拓展。
南下战略的一个最重要的舞台,是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的地中海。地中海自古以来即为沿岸各民族、国家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其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至苏伊士运河,自东向西长2000多海里(37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000海里(1850公里)。现沿岸分布着19个国家,人口共三亿。由于紧邻东西欧发达地区和中东重要的石油产地,地缘战略价值十分重要。二战结束后,原来的老牌殖民者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日益衰微,其地位逐渐为美国所替代。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在该地区不断进行势力扩张,对相关国家持续进行渗透。而地中海尤其是其东部地区,是控制中东的关键。如果其得以在此地区占据优势,即能够有效阻绝西方对该地区的渗透,特别是对中东地区以色列等代理人的扶持。因此,苏美在该地区或明或暗的对抗已然难免。
更进一步讲,进入地中海并不仅仅代表红海军向蓝水海军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苏联的武装力量向欧洲以外做出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延伸。他建立在苏联国家经济和工业力量的持续增长,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发生在美国以及西方阵营实力优势降低,内部离心力增强的重要时刻之上。没有以上条件,类似的行动不可能发生。基于世界局势和两超权力格局,此种行动有着显而易见的必然性,一旦以上条件和基础成立或具备,这种事件一定会发生。这种直接性的,可以即刻改变力量对比的行动代表着苏联南下战略的付诸实施,是其拓展霸权,与美竞争的最为重要的实际行动之一。这个国家当然不能光靠永远置于暗处的卢比扬卡(即KGB,苏联国家安全委员,此处指其海外活动力量)和格鲁乌(即GRU,苏军总参谋部情报局)的特别行动人员来维护在海外的利益,更不能仅仅使用普列谢茨克基地储存的那些致命的货物来显示伟大苏维埃的力量,单独这些甚至不足以吓唬那些现实和潜在的对手们。只有再加上现实的、可见的、可用的大规模力量存在,才能保证足够的威慑力。在对这一行动的计划中,苏联的政治、军事领导人认为,对地中海和中东的有效控制,至少是具备某些实质性的优势,更加应该来源于那些看得见而且随时可以使用的力量,比如驻军,比如舰队。而这种力量带来的威慑将能迅速转化成其在世界格局中的力量和利益,进而能够对在世界格局中的权利利益分配带来巨大的红利。
以上这些,完全是为了给红海军在70年代在地中海的行动做一个铺垫,只有把相关历史背景讲清楚了,才能使得各位对红海军在地中海的行动意义有深入地了解。另外,就红海军的行动成功的关键——威慑的达成,没有先期的铺垫式叙述,各位也不好理解。


9346816_47927986.jpg (31.45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7-18 20:00 上传

   原苏联海军70年代地中海行动历史


                                    

红海军70年代在地中海的行动,是冷战中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虽然已有部分著述对此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但都流于片面和简短。本文将对此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以更进一步揭示苏联在冷战中的战略思想和冷战两极对抗的实质内容。
1.宏观战略背景
为了将这一事件说清楚,有必要对之前的历史和各种背景加以回顾。
二战结束了。在这场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大战中,伟大的苏联人民和红军在斯大林同志的带领下浴血奋战,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打垮了希特勒和他的盟友以及仆从们,从法西斯手里解放了整个东欧和中国东北地区。苏联人民和红军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及至今天仍然得到着许多国家的称道。
但是,因为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在战后出现了重大变化。因为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失去了共同敌人之后,苏联和西方世界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且变得更加不可调和。也就是说,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发表“铁幕演说”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即使他不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也会在其他地方抑扬顿挫地谈到这些:“……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冷战作为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热战”的新型战争形式成为了苏联政治军事领导人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在冷战初期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虽然红军以解放者的身份成功进入多个东欧国家,并将这些国家成功地进行控制——苏联帮助他们建立和巩固了新的政权,派驻各国的最高顾问每人手中掌握着一支相当规模的武装力量和除奸队以控制局势,令外这个国家也对其中各国的工业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渗透。但是,这些显然还不够。西方国家在打垮法西斯集团之后,异常一致地将矛头转向东方的苏维埃政权。为了防止共产主义信仰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接受,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先行于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军事联盟集团,他所包含的国家基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虽然历经战争破坏,但在本土未有任何损失且大发战争财的美国大力援助下迅速恢复着本来实力(例如马歇尔计划)。而苏联则在二战中受创严重,人口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本身的恢复尚且需要时日,无法再抽出大量资源输入东欧国家帮助他们提升经济实力。而另一方面苏联需要巩固控制者的地位,必须将东欧阵营里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垄断权力紧紧抓在手中,那样一来站在苏联的立场上来看,东欧盟国们的实力就不能被提升得太高,以防止他们中具有相当实力基础的国家自立门户。(这与北约内的情况有着很大不同,但苏联的行动在其自己的立场上看也是具备相当考虑的,对此可以反向比照法国的例子)虽然华约于之后的1955年成立了,但不管怎么说,早在冷战初期,政治、经济宏观领域内西方国家本就对苏东集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是不争的事实。
更为严峻的事实是美国的军事战略优势。美国早于全世界拥有核武器,并于1945年不顾一切地使用核武器(预计为三枚核航弹,实际投放两枚),向世界昭示其所拥有的军事技术优势和恐怖的打击能力。实质上,核武器在当时由于数量少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美军主要的战略优势在于战略轰炸力量,这种力量即可以投送当年不多的核火力,又可以投送常规火力。自1945年3月9日(当日傍晚5点34分,托马斯·鲍尔准将率领334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出发对东京实施第一次夜间燃烧弹轰炸),美军即利用战略轰炸力量对日本大城市实行大规模燃烧弹轰炸。仅第一次轰炸就造成了8-10万人被烧死,其中绝大部分为平民。更早先的德国德累斯顿大轰炸死亡平民达135000人、35470座建筑物被炸毁、还有25000名德军士兵在空袭中丧生。恐怖的战略轰炸力量才是造就威慑的核心手段。而冷战初期,美国继续利用这一优势持续进行威慑和讹诈,伴以实际上仍不成熟的核力量威慑。虽然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在山米佩拉丁斯克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但是仍然缺乏对美国的核武器投放手段,也缺乏迅速增加核弹储备的技术与资源。实际上投放手段的缺乏不光是核武器的,对美国本土常规打击因为技术手段的缺失和海外基地的问题,也是极为困难的。而同时美国在实战中却可以使用部署在欧洲的轰炸机对苏东国家很方便地进行战略打击。这种能力本身就能够造成恐怖。相对而言,苏联和东欧集团对西欧的陆上常规力量威慑缺乏爆发力和即决性,而且只能威胁西欧国家(虽然这使美国必须驻兵以实现对苏联行动的慑止),对于美国本土缺乏任何直接威胁。于是即使在冷战初期的军事对峙中的苏东阵营只能处于完全守势,陷于比较大的被动。
时间进入20世纪60-70年代,西方阵营在此期间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欧洲国家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的核僵持深感厌倦,而其中的法国更是因为与美国在诸多世界事务,尤其是西方阵营之中权利结构、领导地位等等核心问题发生摩擦和分歧愤然退出北约。虽然这也许不影响其在可能的全面战争中的立场,但是西方世界内部矛盾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之相比更加主要的是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美国经济优势被削弱,在西方阵营内部取而代之的亮点是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另一方面,替代被刺杀的肯尼迪这位广受美国人民爱戴的领导人上台的约翰逊,做出了出兵越南的决定。而其幕僚团队乃至军方自始至终都没有规划出一个明确可行的战略,以指导其在越南的行动。最终越南战争被历史证明是一个战略目标和计划摇摆不定、模糊无效的,同时又是糜费巨大、得不偿失的战争行动。越南作为苏联在中南半岛上的代理人迅速崛起,成功地破坏了美国东南亚战略,使苏联所倡导的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它的各种利益迅速扩展到了该地区并形成了优势。而美国在这张战争中的表现,迅速激化了该国国内矛盾,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人的思想(不良影响很多,毫无疑问在与美国的对峙中,这些对苏联而言是重要的)。同时战争中的损失和耗费进一步拖累了美国经济,并与之后的石油一起成为全面经济危机的诱因。总之,西方阵营在这个时期总体实力呈现萎靡的状态,尤其是作为核心的美国优势被大大削弱了。
反观苏联一方。50年代经济和工业扎实的发展,成为了之后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不断迅速提升的物质基础。由于没有其他过重的财政拖累与包袱(比如在海外进行战争),加上石油(对内和对外)和重工业产品(对华约阵营和第三世界)换来的大量硬通货,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从西方获得的技术,苏联的工业力量一直在迅速发展,而军事力量的提升也有了丰厚的保障。这些力量的充实使其战略目标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
苏联的战略力量在此期间存在有两个总体性战略。一为所谓西进战略,即在欧洲大陆始终维持巨大的力量,用以挟制西欧国家,控制华约国家,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该地区的力量与影响,对这一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极为重要的地区保持长久稳定的高强度威慑。这种威慑同样也是其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保证国家安全,维持经互会和与西方有限但重要的经济技术交流最为根本和重要的基础。另外,只要保证了这些体系的确立,一等时机成熟即可进一步大举进行战略扩张,对西方形成最终的优势(这是努力的方向,虽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另一个就是南下战略。具体来说即维持欧洲方向稳定的基础上,尽力以各种手段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尤其是西方世界以外的第三世界),亦即南下。政治上,与众多国家结盟,搜罗安插代理人,将苏联的霸权和意识形态推销出去;经济上把以经互会为核心的,对苏联绝对有利的贸易及货币体系加以扩充(但实际上,这一贸易及货币体系远不够强大,这也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海外扩张行动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后文有详述),以尽可能包容进更多的国家(尤其是美、欧洲之外的第三世界国家);军事上,以提供军事装备与技术,提供后盾与支援力量,换取大量军事联盟协议和海外基地,以持续不断地扩充军队实际威慑、行动地域。此三方面的行动,持续增加在全世界各地的附庸国、代理人,也不断地将苏联乃至华约的影响和利益加以拓展。
南下战略的一个最重要的舞台,是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的地中海。地中海自古以来即为沿岸各民族、国家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其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至苏伊士运河,自东向西长2000多海里(37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000海里(1850公里)。现沿岸分布着19个国家,人口共三亿。由于紧邻东西欧发达地区和中东重要的石油产地,地缘战略价值十分重要。二战结束后,原来的老牌殖民者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日益衰微,其地位逐渐为美国所替代。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在该地区不断进行势力扩张,对相关国家持续进行渗透。而地中海尤其是其东部地区,是控制中东的关键。如果其得以在此地区占据优势,即能够有效阻绝西方对该地区的渗透,特别是对中东地区以色列等代理人的扶持。因此,苏美在该地区或明或暗的对抗已然难免。
更进一步讲,进入地中海并不仅仅代表红海军向蓝水海军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苏联的武装力量向欧洲以外做出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延伸。他建立在苏联国家经济和工业力量的持续增长,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发生在美国以及西方阵营实力优势降低,内部离心力增强的重要时刻之上。没有以上条件,类似的行动不可能发生。基于世界局势和两超权力格局,此种行动有着显而易见的必然性,一旦以上条件和基础成立或具备,这种事件一定会发生。这种直接性的,可以即刻改变力量对比的行动代表着苏联南下战略的付诸实施,是其拓展霸权,与美竞争的最为重要的实际行动之一。这个国家当然不能光靠永远置于暗处的卢比扬卡(即KGB,苏联国家安全委员,此处指其海外活动力量)和格鲁乌(即GRU,苏军总参谋部情报局)的特别行动人员来维护在海外的利益,更不能仅仅使用普列谢茨克基地储存的那些致命的货物来显示伟大苏维埃的力量,单独这些甚至不足以吓唬那些现实和潜在的对手们。只有再加上现实的、可见的、可用的大规模力量存在,才能保证足够的威慑力。在对这一行动的计划中,苏联的政治、军事领导人认为,对地中海和中东的有效控制,至少是具备某些实质性的优势,更加应该来源于那些看得见而且随时可以使用的力量,比如驻军,比如舰队。而这种力量带来的威慑将能迅速转化成其在世界格局中的力量和利益,进而能够对在世界格局中的权利利益分配带来巨大的红利。
以上这些,完全是为了给红海军在70年代在地中海的行动做一个铺垫,只有把相关历史背景讲清楚了,才能使得各位对红海军在地中海的行动意义有深入地了解。另外,就红海军的行动成功的关键——威慑的达成,没有先期的铺垫式叙述,各位也不好理解。





2.挺进地中海:
1964年,红海军开始在地中海执行作为和平时期海军行动最高形式的战斗勤务,当然当时对外宣传为对阿拉伯国家进行友好访问。首先苏联的司令员们为对抗地中海美第六舰队与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下达命令组建了数个作战支队。之后又开始着手建立同时包含来自北方、波罗的海和黑海舰队舰艇的混合分舰队。当年9月,黑海舰队组织舰艇进行了第一次地中海战斗勤务,期限为一个月。由“捷尔任斯基号”巡洋舰(属68-БИС级)和“愤怒”号驱逐舰组成的编队成功进入东地中海,在航行中演练了对美军一艘常规航母为核心的编队进行的搜索和跟踪,同时对目标舰实施以巡洋舰全部大中口径火炮近距离模拟炮火集中打击。当然,这样的作战方式在实战条件下达成可能性较低,故想定条件设定为在对峙跟踪中进行火炮射击。不管怎样,这次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演练舰队远洋航行、追踪、侦察和展开等基本科目,同时适应地中海海区作战环境。次年,由北方舰队和波罗地海舰队抽调舰只组成两个混合编队开赴地中海。此次行动首次在编队中混编了潜艇、驱逐舰和补给船。我们的红海军从此在东地中海的活动更趋频繁了。
之后在1967年6月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促使该地区局势迅速升温,苏联需要面对的现实性威胁骤然增加。有鉴于此,第五分舰队于当年正式成立。苏军总参谋部和海军总司令部决定在这一重要而敏感的海域长期地甚至永久性地派驻海军力量集群。同年,地中海分舰队司令部正式开始行使职能,舰队开始演练对各种舰艇兵力组织指挥,对战斗勤务兵力战备情况进行部署和检查,并执行在该地区最为重要的两项任务——跟踪航空母舰和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
随着舰队初具规模,指挥、作战、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第五分舰队编制体系也随之基本确立。为执行战役——战术任务,在分舰队全部兵力由六个作战编队组成,分别部署于战区东、中央、西三大区域。各编队装备不同种类的舰艇,分别担负不同任务。
第50作战编队:指挥舰及护卫舰艇编队,行动地点视情况及遂行任务定。
第51作战编队:潜艇6-8艘,部署于中央区及西区,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编队中包含627型N级及671型V级核潜艇,以及常规攻击潜艇)
第52作战编队:攻击型导弹—火炮舰艇,当航空母舰进入地中海中央及东部时对其实施跟踪和抵近监视。(包括56Э、57—БИС、61型驱逐舰和58、68型巡洋舰等)
第53作战编队:反潜舰艇,与航空兵及潜艇一起在中央区及西区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
第54作战编队:登陆舰2-3艘,火力支援舰若干,及部署于塞得港的部分部队。(包括一个海军陆战营及相应技术装备)
第55作战编队:保障舰艇,油轮,冷藏船,配备武器的修理船只和供应舰只。
这些执行战斗勤务的舰艇部队分别来自黑海、波罗的海及北方舰队。红海军还另外组建一个加强集群并指派一个支援战斗勤务兵力的舰艇集群。除此以外,地中海还经常保有一支飞航导弹核潜艇编队和部分岸基航空兵力量。飞航导弹核潜艇编队包括1-2艘当时最先进的北方舰队670型C级核潜艇,携带潜射飞航式反舰导弹(亦装备鱼水雷等武器)作为主要武器。该编队归红海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战时指挥权暂时移交分舰队指挥部。岸基航空兵力量包括驻扎在开罗西机场的12架TU-16P侦察机及驻扎在马鲁特地区来自北方舰队的4架IL-38螺旋桨反潜机。由此,红海军在当地的初步部署基本完成,由少数巡洋舰、导弹及火炮驱护舰、鱼雷核潜艇、飞航导弹核潜艇组成的作战舰艇集群和由登陆舰、补给船只及修理勤务船只组成的保障舰艇集群,加上由侦察机、固定翼反潜机组成的海军航空力量,构成了比较完备的海上作战体系,可以遂行基本的跟踪监视大型水面舰只、搜潜反潜和维持战斗勤务等等基本任务。
1967年“六五”战争一结束,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立即赶到开罗,同去的还有总参谋长扎哈罗夫元帅。之前自1955年以来苏联就对埃及进行了多种援助(以军事援助为主,缺乏经济援助,也不具备扎实强大的贸易联系,关于这个问题后文还会讲到),包括持续供应埃及总额过20亿美元(当时币值)的大量军事援助。借着双方此时的友好关系,苏方在此次会谈中提出埃方应给予使用埃及海空军基地的便利,并让部分力量常驻于这些基地。之后随着1970年苏军更大规模进驻埃及,其他军兵种也进入东地中海沿岸,更加有效地支援配合红海军的行动。根据1970-1972年苏埃友好互助条约的精神,不仅海军得到了亚历山大港、塞得港、马特鲁港等等埃及地中海沿岸重要港口,空军两个歼击航空兵团的(装备MIG-21歼击机)、一个运输航空兵团以及相应通信侦察部队,也被部署于埃及首都开罗以西及阿斯旺附近的两个空军基地。空军的地空导弹部队所属1个防空导弹师、4个防空导弹旅、若干独立团、11个无线电电子对抗分队和若干无线电技术分队,也进驻埃及北部地区各个要点,以保护埃及北方重要目标,尤以红海军进驻的各大军港锚地为重。除此以外,黑海舰队海军导弹航空兵师及空军远程航空兵师战时可飞经南斯拉夫至地中海,参与打击航母为核心的水面舰艇特混舰队。第五舰队此时负责确保目标指示,引导打击行动。这些部队作为舰队坚强后盾和有利支援被部署在了埃及,大大充实加强了整个地中海战区苏军总体作战体系与力量。根据该地区苏军的组织原则,一旦出现非常局势,第五分舰队也归驻埃苏军司令部指挥。这样,驻埃苏军司令部作为战区(甚至于战略方向)最高指挥决策机关将在战时发挥大脑及神经中枢的作用,指挥该地区苏军和(协调)中东代理国部队,对抗北约及其在中东代理人。
之后的1969年,在利比亚军事政变以及1970年约旦危机前后,红海军充分显示了其威慑能力。地中海分舰队拥有的舰艇数目在此期间大幅度扩充,并进行针对性极强的集结、转移和佯动牵制演练。在此期间伴以反舰防空武器开启全面戒备状态,舰队迫近北约舰艇编队,全面收集对方无线电和声纹信号并进行瞄准演练。分舰队对美英等国在该地区的行动部署产生了巨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基本符合了其部署初衷。
   
3.美军部署概况:
苏联的舰队出现在地中海,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在政治上,这样直接的力量显示方式极有利于释放威慑,为埃及、叙利亚等等阿拉伯国家提供有力支持。威慑的达成,特别是使用军事力量进行威慑,其实质必然基于实际力量对比,也就是建立在双方作战体系效能和针对性的基础之上。如果要分析威慑的效果和可靠性,必须首先分析双方的实际体系能力,这是其根本。
在叙述了红海军的部署和初步行动之后,有必要介绍一下美军在该地区的部署状况和双方作战能力。对于在当时(实质上今日也是如此)地中海上活动的北约特别是美国军事力量,其核心为战略核潜艇部队和航母特混舰队。
60年代末70年代初,部署在地中海的是美军舰队包括第六舰队(苏联称之为战役——战略水面舰艇集团)和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该分舰队实际在编制上隶属于第六舰队,因其特殊性加以单独讨论)。1972年,美国中东战区划归欧洲战区统一指挥,而第六舰队也被并入欧洲战区的编制和指挥体系之下。第六舰队经常保有2艘攻击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集群,历史上随着战备等级提高,曾经上升到四艘,而其战略核潜艇数量一直维持于8-10艘之间。第六舰队对苏联乃至于整个华约产生了巨大的战略威胁。在可能爆发的全面战争中,将由南线经由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和希腊控制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海峡,进入黑海,全面巩固该地区制海权并从海上发动对苏联境内南部腹地的战略打击。其运载的大量常规和核弹药将被用于此类打击。
除此以外,东地中海及中东地区还存在着现实性威胁,而第六舰队的实际存在加剧了这些威胁的烈度。由于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尤其是因应第三次中东战争和即将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六舰队以航母编队的编组形式持续在该地区活动。或通过大规模演习、机动演练,或进行武装护送物资,以此炫耀武力。通过进行类似行动支持以色列等代理人,对敌对国家进行威慑。同时,对可能到来的突发事件予以必要的准备,随时可对冲突和战争进行必要的介入。
第六舰队60年代末70年代初实际编制体系如下:
第60航空母舰突击编队:包括2艘攻击航空母舰,2艘导弹巡洋舰,2—3艘导弹驱逐舰,2艘导弹护卫舰,10艘普通驱护舰。
第61两栖作战编队,包括5—7艘登陆舰。
第62海军陆战队作战编队:1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营。
第63服务保障作战编队:2艘供应舰,5艘油轮,3—4艘专用船只。
第64导弹核潜艇作战编队:约8—10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第65特种作战编队。
第66反潜舰艇作战编队:1艘埃塞克斯级反潜航空母舰,6—8艘驱护舰。
第67战场反潜作战编队:约18架P-3反潜机。
第68扫雷兵力作战编队:约4艘扫雷舰。
第69鱼雷核潜艇作战编队:2-4艘潜艇。
首先是以攻击型航母为核心的水面舰艇特混机动编队。
部署于地中海的美军攻击型航母上,一般配有5-6个舰载航空中队(相当于苏军的大队):包括2个战斗机中队(F-4为主),2-3个攻击机中队(A-4、A-6、少量A-7等)和一个保障飞机中队。而在埃塞克斯级反潜航母上,则载有3个反潜机中队(部署21架S-2追踪者固定翼反潜机),2个直升机中队(16架海盗直升机),1个预警机分队(4架追查者预警机)和4架其他作战飞机。在使用常规武器时,航空母舰每昼夜可出动80-120架执行攻击任务,约可组织实施3次规模打击。单架攻击机一昼夜最大限度为飞行1.5-2架次,战斗机为2-3架次。由一艘航母搭载的30架飞机组成编队全部起飞需时间20分钟左右,另需大致相同时间进行空中编组。一个航母战斗群在不进行补给,风力8级以下,海浪5-6级以下,能见度2公里以上,云层300M情况下可持续战斗8昼夜以上。
在当时各种目标任务条件下航母作战能力特点如下:
第一,核打击能力方面。在战略核打击方面,航空母舰作用突出,其打击范围最大可致纵深800-1500公里。当时情况下一个以攻击性航母为核心特混舰队拥有144枚MK-57、61、43、28等小口径核弹药(航弹),其中50-60%的核弹药装载于配属该航母编队的专用弹药运输舰上。首轮核打击中使用80%攻击机,其中10-12架搭载核弹药,而平时则保持4架攻击机作为值班机,以随时准备使用核弹药。所有核弹药中,75%用于对陆打击,25%用于对海打击。美军自二战以来发展了A-3、A-4、A-5、A-6等等型号的舰载攻击机,配备了装配以上所述型号的核弹头的航弹,用以打击陆上和海上目标。
第二,常规对海打击方面。由于进入地中海之初苏军作战舰艇仍然数量有限,且分舰队指挥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对大群跟踪舰艇进行持续可靠的指挥协调,加之维护、保障勤务方面的问题,故而能够持续不断地跟踪航母的舰艇编队单个而言普遍较小。如航母为消灭一由1艘1134Б型卡拉级大型反潜舰和2艘56A型科特林导弹驱逐舰组成的舰艇突击群,派出6架攻击机组成的分队即可,打击持续时间约为60-70分钟。所以类似跟踪航母编队这样的战术任务因此需要冒很高风险,跟踪群舰艇必须抵近、再抵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苏军一方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平衡力量对比的劣势。
第三,常规对陆打击方面。对岸上目标实施规模打击时一般应至少派出40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其中应包括14-16架情报、协同、指挥、电子战等保障飞机(含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和侦察机等),其它为携带对地攻击弹药的攻击机。为防止对方战斗机进行拦截,还需配备护航、佯动机群进行保护和牵制任务,而打击的具体效果还要视乎岸上防空系统。不过显然,完成如此复杂且上规模的打击单一航母为核心的编队是不足的,不光是战机数量不足,指挥协同,空中编组、队形展开方面多有不便。这需要多个航母以及更多的护航兵力。
第四,防空方面。航空母舰突击群对空防御包括战斗机300公里行动区域和对空导弹90公里责任区域(当时防空导弹维持90公里责任区域并无可能,苏军也缺乏如此大射程的且作战中能够在射程的后端仍然能够可靠使用的导弹型号系统)。航母突击群对空防御结构根据面临威胁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携带射程150-450公里空舰导弹的海军导弹航空兵和空军远程航空兵部队所属轰炸机编队。当时装备部队的主要为КС-1、К-10、К-10С、КΗ-20、КΗ-22(初始型号)等反舰导弹,许多型号可靠性和精度较差,抗干扰能力弱。所幸对方技术设备当时对于这些型号拦截、干扰能力也极为有限(未能形成足够的针对性)。面对苏军的导弹轰炸机的攻击,直接部署在航母突击群对空防御区域内维持巡逻的战斗机达到8-16架,有时也要一定程度上依托岸上对空防御区域力量(驻当地的战术空军将担负起地中海区域内美海军防空支援任务),这些力量的存在使得红海军的导弹轰炸机难以圆满完成空舰导弹攻击任务。
第五,反潜方面。美航母编队同潜艇和导弹鱼类载体平台对抗时反潜防御按照相应受威胁方向及区域进行构建。近区由水面舰艇负责舰首20-50链距离扇形区域,1-2架直升机负责航线上距离舰尾40-60链的范围。远区由1-2个舰艇搜寻突击群在75-150范围内负责航线左右正侧方;S-2和P-3负责200海里纵深。在主要威胁方向还部署了核潜艇。需要注意的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这一级航母原为二战老舰,60年代初其中8艘改装为反潜航母。其标准排水量33100吨,满载排水量43000吨(“香格里拉”号数据,各舰有所不同)。此级航母专用于进行反潜任务,同时配载了固定翼反潜机(S-2)和直升机(SH-2)。虽然舰体老旧,需要延寿改装等工作,但其大排水量和大载机量带来的是良好的勤务性能和极高的作战性能,这是红海军指挥员所羡慕的。这样的舰艇的存在使得在P-3大型反潜机无法到达的海域,舰队仍然可以得到纵深巨大和持续时间长的航空反潜巡逻手段。反观之后红海军得到的莫斯科级载机巡洋舰,在吨位、载机和综合反潜能力方面而言仍不可与之相比。虽然之后的80年代美军因经济和战备需求原因未再部署专用反潜航母,但在冷战中的大部分时候,这样的舰艇在其任务领域仍然是颇有作为的。
第六,电子战方面。自1966年期所有航母舰载飞机都拥有了无线电电子侦察和无线电电子抑制手段,包括掩蔽阻塞干扰系统、偶极子反射器自动投放系统、红外探测装置、一次性干扰发射机、机载红外干扰装置、辐射预警接受器(被动雷达)和无线电测向装置。无线电技术侦察飞机和无线电电子干扰飞机另外还装备瞄准欺骗干扰发射机、机载火控系统干扰机、雷达信号分析器和导弹系统发射预警接收器。值得一提的是60年代末装备的EA-6B徘徊者干扰机。机上装备了八部用来制造密集雷达噪声干扰、模拟干扰和破坏火控系统的装置(包括吊舱),用以掩护舰载航空兵作战。这种机动灵活的电子战平台拥有极高的作战效能。当时计划的配备数量是各航母四架。可以说,美航母编队当时就拥有体系完整严密,规模巨大质量较高的航空电子战力量。
另一方面,战略核潜艇分舰队构成了美军另一支柱性战略力量,是其战略核打击急先锋。
其中,美军在该地区部署的最主要战略核打击力量为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该分舰队经常性保有8艘拉斐特级潜艇,在70年代初各艇装备16发射程2200公里威力0.6-1兆吨的北极星导弹、射程2800公里威力0.8-1兆吨的北极星A2导弹和射程4600公里威力1兆吨的北极星A3导弹。其主要驻泊地为西班牙罗塔。另外,潜艇部队使用设在希腊马拉松的通信枢纽实施指挥,并由美军通用的“正弦”、“罗伦-C”、“欧米伽”、“中天”(空间系统)等系统实施无线电导航保障。作为冷战时期美军核打击力量(尤其是二次核打击力量)关键组成部分,其核潜艇部队担负着极其重要的核打击任务。为了对苏联本土的欧洲部分重要行政、工业目标进行核突击,美国、英国、法国共四个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被部署于东北大西洋、地中海、挪威海等海区。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是常驻地中海地区北约唯一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由于处于较为特殊的作战环境,该分舰队潜艇可前出距离苏联腹地很近的发射地点进行核打击。美国核潜艇根据持航性能规定的一个战斗巡逻航次周期为84昼夜,除其中29昼夜用作潜艇保养外,另55昼夜在指定区域巡逻,并准备好在15分钟以内,于25-30米处航速2.5节状态下发射导弹。一般情况下,该分舰队潜艇三分之二在地中海东部地区进行战斗巡逻,该地区距离苏联本土纵深核心地区不过1500公里。可以说,美军核潜艇高战斗勤务状态、高反应速度和距离苏联本土核心地域较近的发射阵位,在可能的核对抗中会产生巨大的威胁和优势。


9346816_47927986.jpg (31.45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7-18 19:36 上传




2.挺进地中海:
1964年,红海军开始在地中海执行作为和平时期海军行动最高形式的战斗勤务,当然当时对外宣传为对阿拉伯国家进行友好访问。首先苏联的司令员们为对抗地中海美第六舰队与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下达命令组建了数个作战支队。之后又开始着手建立同时包含来自北方、波罗的海和黑海舰队舰艇的混合分舰队。当年9月,黑海舰队组织舰艇进行了第一次地中海战斗勤务,期限为一个月。由“捷尔任斯基号”巡洋舰(属68-БИС级)和“愤怒”号驱逐舰组成的编队成功进入东地中海,在航行中演练了对美军一艘常规航母为核心的编队进行的搜索和跟踪,同时对目标舰实施以巡洋舰全部大中口径火炮近距离模拟炮火集中打击。当然,这样的作战方式在实战条件下达成可能性较低,故想定条件设定为在对峙跟踪中进行火炮射击。不管怎样,这次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演练舰队远洋航行、追踪、侦察和展开等基本科目,同时适应地中海海区作战环境。次年,由北方舰队和波罗地海舰队抽调舰只组成两个混合编队开赴地中海。此次行动首次在编队中混编了潜艇、驱逐舰和补给船。我们的红海军从此在东地中海的活动更趋频繁了。
之后在1967年6月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促使该地区局势迅速升温,苏联需要面对的现实性威胁骤然增加。有鉴于此,第五分舰队于当年正式成立。苏军总参谋部和海军总司令部决定在这一重要而敏感的海域长期地甚至永久性地派驻海军力量集群。同年,地中海分舰队司令部正式开始行使职能,舰队开始演练对各种舰艇兵力组织指挥,对战斗勤务兵力战备情况进行部署和检查,并执行在该地区最为重要的两项任务——跟踪航空母舰和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
随着舰队初具规模,指挥、作战、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第五分舰队编制体系也随之基本确立。为执行战役——战术任务,在分舰队全部兵力由六个作战编队组成,分别部署于战区东、中央、西三大区域。各编队装备不同种类的舰艇,分别担负不同任务。
第50作战编队:指挥舰及护卫舰艇编队,行动地点视情况及遂行任务定。
第51作战编队:潜艇6-8艘,部署于中央区及西区,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编队中包含627型N级及671型V级核潜艇,以及常规攻击潜艇)
第52作战编队:攻击型导弹—火炮舰艇,当航空母舰进入地中海中央及东部时对其实施跟踪和抵近监视。(包括56Э、57—БИС、61型驱逐舰和58、68型巡洋舰等)
第53作战编队:反潜舰艇,与航空兵及潜艇一起在中央区及西区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
第54作战编队:登陆舰2-3艘,火力支援舰若干,及部署于塞得港的部分部队。(包括一个海军陆战营及相应技术装备)
第55作战编队:保障舰艇,油轮,冷藏船,配备武器的修理船只和供应舰只。
这些执行战斗勤务的舰艇部队分别来自黑海、波罗的海及北方舰队。红海军还另外组建一个加强集群并指派一个支援战斗勤务兵力的舰艇集群。除此以外,地中海还经常保有一支飞航导弹核潜艇编队和部分岸基航空兵力量。飞航导弹核潜艇编队包括1-2艘当时最先进的北方舰队670型C级核潜艇,携带潜射飞航式反舰导弹(亦装备鱼水雷等武器)作为主要武器。该编队归红海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战时指挥权暂时移交分舰队指挥部。岸基航空兵力量包括驻扎在开罗西机场的12架TU-16P侦察机及驻扎在马鲁特地区来自北方舰队的4架IL-38螺旋桨反潜机。由此,红海军在当地的初步部署基本完成,由少数巡洋舰、导弹及火炮驱护舰、鱼雷核潜艇、飞航导弹核潜艇组成的作战舰艇集群和由登陆舰、补给船只及修理勤务船只组成的保障舰艇集群,加上由侦察机、固定翼反潜机组成的海军航空力量,构成了比较完备的海上作战体系,可以遂行基本的跟踪监视大型水面舰只、搜潜反潜和维持战斗勤务等等基本任务。
1967年“六五”战争一结束,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立即赶到开罗,同去的还有总参谋长扎哈罗夫元帅。之前自1955年以来苏联就对埃及进行了多种援助(以军事援助为主,缺乏经济援助,也不具备扎实强大的贸易联系,关于这个问题后文还会讲到),包括持续供应埃及总额过20亿美元(当时币值)的大量军事援助。借着双方此时的友好关系,苏方在此次会谈中提出埃方应给予使用埃及海空军基地的便利,并让部分力量常驻于这些基地。之后随着1970年苏军更大规模进驻埃及,其他军兵种也进入东地中海沿岸,更加有效地支援配合红海军的行动。根据1970-1972年苏埃友好互助条约的精神,不仅海军得到了亚历山大港、塞得港、马特鲁港等等埃及地中海沿岸重要港口,空军两个歼击航空兵团的(装备MIG-21歼击机)、一个运输航空兵团以及相应通信侦察部队,也被部署于埃及首都开罗以西及阿斯旺附近的两个空军基地。空军的地空导弹部队所属1个防空导弹师、4个防空导弹旅、若干独立团、11个无线电电子对抗分队和若干无线电技术分队,也进驻埃及北部地区各个要点,以保护埃及北方重要目标,尤以红海军进驻的各大军港锚地为重。除此以外,黑海舰队海军导弹航空兵师及空军远程航空兵师战时可飞经南斯拉夫至地中海,参与打击航母为核心的水面舰艇特混舰队。第五舰队此时负责确保目标指示,引导打击行动。这些部队作为舰队坚强后盾和有利支援被部署在了埃及,大大充实加强了整个地中海战区苏军总体作战体系与力量。根据该地区苏军的组织原则,一旦出现非常局势,第五分舰队也归驻埃苏军司令部指挥。这样,驻埃苏军司令部作为战区(甚至于战略方向)最高指挥决策机关将在战时发挥大脑及神经中枢的作用,指挥该地区苏军和(协调)中东代理国部队,对抗北约及其在中东代理人。
之后的1969年,在利比亚军事政变以及1970年约旦危机前后,红海军充分显示了其威慑能力。地中海分舰队拥有的舰艇数目在此期间大幅度扩充,并进行针对性极强的集结、转移和佯动牵制演练。在此期间伴以反舰防空武器开启全面戒备状态,舰队迫近北约舰艇编队,全面收集对方无线电和声纹信号并进行瞄准演练。分舰队对美英等国在该地区的行动部署产生了巨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基本符合了其部署初衷。
   
3.美军部署概况:
苏联的舰队出现在地中海,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在政治上,这样直接的力量显示方式极有利于释放威慑,为埃及、叙利亚等等阿拉伯国家提供有力支持。威慑的达成,特别是使用军事力量进行威慑,其实质必然基于实际力量对比,也就是建立在双方作战体系效能和针对性的基础之上。如果要分析威慑的效果和可靠性,必须首先分析双方的实际体系能力,这是其根本。
在叙述了红海军的部署和初步行动之后,有必要介绍一下美军在该地区的部署状况和双方作战能力。对于在当时(实质上今日也是如此)地中海上活动的北约特别是美国军事力量,其核心为战略核潜艇部队和航母特混舰队。
60年代末70年代初,部署在地中海的是美军舰队包括第六舰队(苏联称之为战役——战略水面舰艇集团)和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该分舰队实际在编制上隶属于第六舰队,因其特殊性加以单独讨论)。1972年,美国中东战区划归欧洲战区统一指挥,而第六舰队也被并入欧洲战区的编制和指挥体系之下。第六舰队经常保有2艘攻击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集群,历史上随着战备等级提高,曾经上升到四艘,而其战略核潜艇数量一直维持于8-10艘之间。第六舰队对苏联乃至于整个华约产生了巨大的战略威胁。在可能爆发的全面战争中,将由南线经由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和希腊控制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海峡,进入黑海,全面巩固该地区制海权并从海上发动对苏联境内南部腹地的战略打击。其运载的大量常规和核弹药将被用于此类打击。
除此以外,东地中海及中东地区还存在着现实性威胁,而第六舰队的实际存在加剧了这些威胁的烈度。由于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尤其是因应第三次中东战争和即将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六舰队以航母编队的编组形式持续在该地区活动。或通过大规模演习、机动演练,或进行武装护送物资,以此炫耀武力。通过进行类似行动支持以色列等代理人,对敌对国家进行威慑。同时,对可能到来的突发事件予以必要的准备,随时可对冲突和战争进行必要的介入。
第六舰队60年代末70年代初实际编制体系如下:
第60航空母舰突击编队:包括2艘攻击航空母舰,2艘导弹巡洋舰,2—3艘导弹驱逐舰,2艘导弹护卫舰,10艘普通驱护舰。
第61两栖作战编队,包括5—7艘登陆舰。
第62海军陆战队作战编队:1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营。
第63服务保障作战编队:2艘供应舰,5艘油轮,3—4艘专用船只。
第64导弹核潜艇作战编队:约8—10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第65特种作战编队。
第66反潜舰艇作战编队:1艘埃塞克斯级反潜航空母舰,6—8艘驱护舰。
第67战场反潜作战编队:约18架P-3反潜机。
第68扫雷兵力作战编队:约4艘扫雷舰。
第69鱼雷核潜艇作战编队:2-4艘潜艇。
首先是以攻击型航母为核心的水面舰艇特混机动编队。
部署于地中海的美军攻击型航母上,一般配有5-6个舰载航空中队(相当于苏军的大队):包括2个战斗机中队(F-4为主),2-3个攻击机中队(A-4、A-6、少量A-7等)和一个保障飞机中队。而在埃塞克斯级反潜航母上,则载有3个反潜机中队(部署21架S-2追踪者固定翼反潜机),2个直升机中队(16架海盗直升机),1个预警机分队(4架追查者预警机)和4架其他作战飞机。在使用常规武器时,航空母舰每昼夜可出动80-120架执行攻击任务,约可组织实施3次规模打击。单架攻击机一昼夜最大限度为飞行1.5-2架次,战斗机为2-3架次。由一艘航母搭载的30架飞机组成编队全部起飞需时间20分钟左右,另需大致相同时间进行空中编组。一个航母战斗群在不进行补给,风力8级以下,海浪5-6级以下,能见度2公里以上,云层300M情况下可持续战斗8昼夜以上。
在当时各种目标任务条件下航母作战能力特点如下:
第一,核打击能力方面。在战略核打击方面,航空母舰作用突出,其打击范围最大可致纵深800-1500公里。当时情况下一个以攻击性航母为核心特混舰队拥有144枚MK-57、61、43、28等小口径核弹药(航弹),其中50-60%的核弹药装载于配属该航母编队的专用弹药运输舰上。首轮核打击中使用80%攻击机,其中10-12架搭载核弹药,而平时则保持4架攻击机作为值班机,以随时准备使用核弹药。所有核弹药中,75%用于对陆打击,25%用于对海打击。美军自二战以来发展了A-3、A-4、A-5、A-6等等型号的舰载攻击机,配备了装配以上所述型号的核弹头的航弹,用以打击陆上和海上目标。
第二,常规对海打击方面。由于进入地中海之初苏军作战舰艇仍然数量有限,且分舰队指挥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对大群跟踪舰艇进行持续可靠的指挥协调,加之维护、保障勤务方面的问题,故而能够持续不断地跟踪航母的舰艇编队单个而言普遍较小。如航母为消灭一由1艘1134Б型卡拉级大型反潜舰和2艘56A型科特林导弹驱逐舰组成的舰艇突击群,派出6架攻击机组成的分队即可,打击持续时间约为60-70分钟。所以类似跟踪航母编队这样的战术任务因此需要冒很高风险,跟踪群舰艇必须抵近、再抵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苏军一方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平衡力量对比的劣势。
第三,常规对陆打击方面。对岸上目标实施规模打击时一般应至少派出40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其中应包括14-16架情报、协同、指挥、电子战等保障飞机(含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和侦察机等),其它为携带对地攻击弹药的攻击机。为防止对方战斗机进行拦截,还需配备护航、佯动机群进行保护和牵制任务,而打击的具体效果还要视乎岸上防空系统。不过显然,完成如此复杂且上规模的打击单一航母为核心的编队是不足的,不光是战机数量不足,指挥协同,空中编组、队形展开方面多有不便。这需要多个航母以及更多的护航兵力。
第四,防空方面。航空母舰突击群对空防御包括战斗机300公里行动区域和对空导弹90公里责任区域(当时防空导弹维持90公里责任区域并无可能,苏军也缺乏如此大射程的且作战中能够在射程的后端仍然能够可靠使用的导弹型号系统)。航母突击群对空防御结构根据面临威胁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携带射程150-450公里空舰导弹的海军导弹航空兵和空军远程航空兵部队所属轰炸机编队。当时装备部队的主要为КС-1、К-10、К-10С、КΗ-20、КΗ-22(初始型号)等反舰导弹,许多型号可靠性和精度较差,抗干扰能力弱。所幸对方技术设备当时对于这些型号拦截、干扰能力也极为有限(未能形成足够的针对性)。面对苏军的导弹轰炸机的攻击,直接部署在航母突击群对空防御区域内维持巡逻的战斗机达到8-16架,有时也要一定程度上依托岸上对空防御区域力量(驻当地的战术空军将担负起地中海区域内美海军防空支援任务),这些力量的存在使得红海军的导弹轰炸机难以圆满完成空舰导弹攻击任务。
第五,反潜方面。美航母编队同潜艇和导弹鱼类载体平台对抗时反潜防御按照相应受威胁方向及区域进行构建。近区由水面舰艇负责舰首20-50链距离扇形区域,1-2架直升机负责航线上距离舰尾40-60链的范围。远区由1-2个舰艇搜寻突击群在75-150范围内负责航线左右正侧方;S-2和P-3负责200海里纵深。在主要威胁方向还部署了核潜艇。需要注意的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这一级航母原为二战老舰,60年代初其中8艘改装为反潜航母。其标准排水量33100吨,满载排水量43000吨(“香格里拉”号数据,各舰有所不同)。此级航母专用于进行反潜任务,同时配载了固定翼反潜机(S-2)和直升机(SH-2)。虽然舰体老旧,需要延寿改装等工作,但其大排水量和大载机量带来的是良好的勤务性能和极高的作战性能,这是红海军指挥员所羡慕的。这样的舰艇的存在使得在P-3大型反潜机无法到达的海域,舰队仍然可以得到纵深巨大和持续时间长的航空反潜巡逻手段。反观之后红海军得到的莫斯科级载机巡洋舰,在吨位、载机和综合反潜能力方面而言仍不可与之相比。虽然之后的80年代美军因经济和战备需求原因未再部署专用反潜航母,但在冷战中的大部分时候,这样的舰艇在其任务领域仍然是颇有作为的。
第六,电子战方面。自1966年期所有航母舰载飞机都拥有了无线电电子侦察和无线电电子抑制手段,包括掩蔽阻塞干扰系统、偶极子反射器自动投放系统、红外探测装置、一次性干扰发射机、机载红外干扰装置、辐射预警接受器(被动雷达)和无线电测向装置。无线电技术侦察飞机和无线电电子干扰飞机另外还装备瞄准欺骗干扰发射机、机载火控系统干扰机、雷达信号分析器和导弹系统发射预警接收器。值得一提的是60年代末装备的EA-6B徘徊者干扰机。机上装备了八部用来制造密集雷达噪声干扰、模拟干扰和破坏火控系统的装置(包括吊舱),用以掩护舰载航空兵作战。这种机动灵活的电子战平台拥有极高的作战效能。当时计划的配备数量是各航母四架。可以说,美航母编队当时就拥有体系完整严密,规模巨大质量较高的航空电子战力量。
另一方面,战略核潜艇分舰队构成了美军另一支柱性战略力量,是其战略核打击急先锋。
其中,美军在该地区部署的最主要战略核打击力量为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该分舰队经常性保有8艘拉斐特级潜艇,在70年代初各艇装备16发射程2200公里威力0.6-1兆吨的北极星导弹、射程2800公里威力0.8-1兆吨的北极星A2导弹和射程4600公里威力1兆吨的北极星A3导弹。其主要驻泊地为西班牙罗塔。另外,潜艇部队使用设在希腊马拉松的通信枢纽实施指挥,并由美军通用的“正弦”、“罗伦-C”、“欧米伽”、“中天”(空间系统)等系统实施无线电导航保障。作为冷战时期美军核打击力量(尤其是二次核打击力量)关键组成部分,其核潜艇部队担负着极其重要的核打击任务。为了对苏联本土的欧洲部分重要行政、工业目标进行核突击,美国、英国、法国共四个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被部署于东北大西洋、地中海、挪威海等海区。第16弹道导弹核潜艇分舰队是常驻地中海地区北约唯一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由于处于较为特殊的作战环境,该分舰队潜艇可前出距离苏联腹地很近的发射地点进行核打击。美国核潜艇根据持航性能规定的一个战斗巡逻航次周期为84昼夜,除其中29昼夜用作潜艇保养外,另55昼夜在指定区域巡逻,并准备好在15分钟以内,于25-30米处航速2.5节状态下发射导弹。一般情况下,该分舰队潜艇三分之二在地中海东部地区进行战斗巡逻,该地区距离苏联本土纵深核心地区不过1500公里。可以说,美军核潜艇高战斗勤务状态、高反应速度和距离苏联本土核心地域较近的发射阵位,在可能的核对抗中会产生巨大的威胁和优势。


4.“猫抓老鼠”的游戏:
(1)与敌方航母编队对抗。
美军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集群凭借前文所述的技术、战术组织优势,在地中海地区嚣张跋扈地显示实力,维持威慑。显然苏联此时所应当做的最为重要工作,就是尽力进行对抗性力量显示,以保持对美军和他们在该地区代理人的威慑,这种在台面上的对峙较量成为支持其代理人打赢战争(至少别惨败),影响中东局势的主要方式之一。
红海军地中海分舰队指挥所发现,美军依仗其在电子战方面的优势,利用舰载大型无线电侦察设备对其所有明码信道和自动加密电台进行全面侦听,因此分舰队指挥所以及下属各舰艇位置时常暴露。尽管如此,苏军仍然成功地告知了空中的TU-16P目标航母坐标位置,并引导其飞越了航空母舰。(这种行动冷战结束后依然由SU-27和SU-24等飞机再次完成)这种赤裸裸的,火药味极强的挑衅行为毫无疑问会使得对方在海上行动中蒙羞。在类似的电子信号干扰大战的过程中,苏军尽力依靠自身舰艇所携带的干扰设备进行电子反制,同时尽力保证加密电台的使用功效,这样至少能维持在该地区的展开与部署。
在爱琴海这样岛礁密布的海区,跟踪舰队是非常困难的任务。航母编队能够夜间驶入希腊和土耳其领海并进行灯火和无线电管制。其护卫舰艇竖起角反射器装扮成大型目标,先与航母并行再分开进入别的航路,以诱骗苏方的跟踪单位追踪错误的目标。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大量岛屿地形,有效避开持续监视。因此实际上苏军不管单独使用光学侦察手段还是雷达、无线电侦察手段,效果都不理想。这样一来就难以保证对航母编队持续可靠的跟踪,也就无法避免始终保证将其纳入己方反舰导弹射击区域之内。更糟糕的是,昼间海浪4-5级时航母编队行驶至开阔海面,加速至20节甚至至24节以上,或12小时连续高速航行,以此摆脱红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的跟踪。潜艇追踪航母编队一般情况下是有困难的,而苏军的水面舰艇由于缺乏补给舰只,长时间跟踪高速敌舰也可能非常吃力。更加困难的是,由于水面舰艇单舰吨位普遍不如美方,导致在高海况条件下我舰队行动能力相比较而言极其有限。这样的情况迫使苏军始终持续增加舰艇数量,尤其还注意同时增加作战舰艇和相应支援勤务舰艇的数量。在摸透美军战术后在关键海区预置舰艇,使用多种有效的侦察手段,引导舰艇尽量抵近跟踪监视。只要保证在主要海区的持续跟踪,就可以使美军始终感受到苏联以反舰导弹为核心的海上突击能力带来的压力。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射程较短的舰舰导弹在战时发挥效用,防止美军脱离其射程。
自1971年起,由于红海军的舰艇们牛皮糖一般地粘住美舰队,实行全天候全时段跟踪,美军水面舰艇部队尤其是拥有航空母舰的编队大幅度减少了在地中海东部的活动,就算是在这一地区进行巡逻的航母编队,也基本都选择在岛屿群附近展开,利用地形进行机动与隐蔽。而苏方却在进一步加强舰艇对抗航母编队的能力。1971年,地中海分舰队组织了多个潜艇对舰打击模拟演习。其中,651型J级常规动力飞航导弹潜艇演练了按照跟踪舰提供的诸元,同导弹—火炮舰艇编队联合对航空母舰突击集群实施打击的组织工作。期间有一艘驱护舰保护其在水面上发射P-6(SS-N-3A)导弹。之后,675型E-II级和670型C级核动力飞航导弹潜艇根据分舰队指挥所(战时指挥所依据所属侦察、引导单位提供信息与诸元)给出的作战诸元,演练了对航空母舰实施导弹攻击的组织活动(未实射导弹)。演习中因为675型潜艇需要上浮到水面上发射导弹,指挥所还专门派出水面舰艇为其护航。两种潜艇分别拥有SS-N-3和SS-N-7飞航式反舰导弹,值得一提的是,前者为射程可高达300KM的远程反舰导弹,后者为射程80KM(依据苏军资料)的主动雷达末制导潜射反舰导弹。
1972年进行了又一次联合射击演习更加凸显当时红海军反舰作战的特点和能力。参演编队分为两个编组,由一艘58型肯达级巡洋舰和61型卡辛级大型反潜舰组成的第一编组,以及由670型C级飞航导弹核潜艇和61型大型反潜舰信号的中继站所组成的第二编组。卡辛舰通过本身的雷达系统获取目标并利用中继站将诸元分别发送给肯达舰和670潜艇,后两者使用P-35(SS-N-3B)导弹成功攻击了靶船(肯达舰射击距离仅为90-100公里)。毫无疑问,这样的组织协同是比较复杂的,对当时苏军拥有的指挥通信设备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次演习是首次在地中海地区带导弹射击的战术性演习,它表明由58型导弹巡洋舰和670型飞航导弹潜艇构成的突击群,有能力从跟踪状态下通过发射16枚(肯达舰及C级艇单舰各8枚)常规装药导弹攻击航母,并使其丧失战斗能力或被消灭。但薄弱环节在于航母编队20节速度以上进行高速机动时,向潜艇发送目标指示比较困难。这主要也是因为当时苏军缺乏侦察卫星和较好的空中侦察引导平台所致。如果当时就能使它后来装备的ΜΚΡЦ型海洋宇宙侦察和目标指示系统,以及高度自动化的海上指挥系统进入可靠而高效的工作状态的话,那么在地中海区向任何本方平台提供航母编队情报和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中继、引导都将十分方便。但是显然当时苏军没有这样可靠的技术力量。在此种情况下,为水面打击集群提供目标指示的重任只能落在TU-16P(当时依然缺乏TU-95RT)和IL-38,以及前置侦察—攻击编队身上。而如果要使用潜艇进行隐蔽打击,最好还是派出潜艇在60-70公里距离内对航母实施独立跟踪。670潜艇算是当时苏军装备的技术水平最高的核动力潜艇,拥有较好的静音能力(特别是远强过于675型E-II级),以及主动雷达末制导潜射反舰导弹,在大部分海区的隐蔽性已经算是红海军当时手头最好的了。当然,其单堆较低的功率造成了其只有24节最高航速的事实,另外其反舰导弹射程过于有限。不过在地中海这样岛屿峡湾充斥,深度有限,水声环境复杂的封闭海区,这样的性能特点不仅能够基本满足实际要求,而且比较适宜遂行大部分任务。航母在这样的海区许多时间无法进行持续高速机动,也无法有效使用适合深海反潜的许多设备和武器,于是670潜艇爆发出的威力即刻被体现出来了。
相对于核潜艇,常规潜艇因其天生作战性能上的劣势往往不能很好地遂行许多任务。红海军在地中海的行动中充分了解了这一点。在历次行动中,641型F级常规攻击潜艇和651型J级常规飞航导弹潜艇都担负着较多较重要的任务。两型号在当时舰队中的数量都较多,而且绝对算得上是新锐舰艇了。但面对美军航母编队,常规潜艇即使在地中海这样环境封闭复杂的海区展开行动依然困难重重,而且在北约军队岸基反潜巡逻机的支援掩护下,北约舰艇不少次都能够迫使苏联潜艇耗尽电力而浮上水面进行充电,实质上这些潜艇在美军航母特混舰队面前往往无法独立摆脱跟踪与进行反跟踪,当然更谈不上完整履行可能的攻击任务。因此,苏军海军指挥机关得出了重要的经验,即使在某些环境特殊的海区,对抗航母编队也应尽量应用核潜艇部队进行作战,常规潜艇应主要担当辅助策应任务。这也是后来红海军和军工部门改变潜艇部队服役、装备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与潜艇进行的对抗
如前所述,对抗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必须将这些隐蔽性较强,且携带大射程北极星导弹的单位驱逐出距离苏联本土较近的海区,不能让它们得以威胁密布政治、经济、人口中心的纵深地区。这样就能获得较大的防御纵深,以及较长的预警时间,符合核条件下全面战争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摄制对方在和平时期持续核威慑的基本要求。毕竟枪口抵着脑门的滋味谁都不好受。这样就要求红海军必须能够建立在这些地区长期驻存的可靠力量,有效阻止北约弹道导弹核潜艇进入导弹发射阵位。
1971年“南方”演习对苏军这种能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检验。地中海分舰队的指挥所制定了在整个地中海区域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各种方案,组织了黑海舰队反潜舰支队,北方舰队潜艇支队和其他部分舰艇,以及马特鲁机场起飞的IL-38岸基反潜机进行合同作战。毫无疑问,为了发现静音能力较强的对手,就必须使用这样的多兵种舰机联合立体反潜模式。这样一来,就需要有潜艇(柴电动力或核动力攻击潜艇)、反潜舰、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等等技术装备与单位投入这样的对抗斗争。有效组织和指挥这一体系有序运作非常重要。
利用不断加强的作战体系与在地中海的美军核潜艇对抗并不容易,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对抗的主战场从最初地中海东部地区逐渐转向中部地区。苏军在实际履行作战勤务过程中发现,IL-38不仅要担负跟踪美军潜艇的任务,还经常要遂行侦察北约在该地区水面舰艇编队的任务,勤务压力不小。而搭载有14架直升机,并能保证4架直升机同时起降的1123型莫斯科级大型反潜载机巡洋舰的加入,使得苏军的相关勤务能力大大改善,分担了许多其他单位的压力。在时有发生的对峙过程中,分舰队得以派出反潜直升机进行侦察搜索,不断投放声纳浮标以配合水面舰艇编队与敌方保持水声接触,进行持续性搜潜。有了直升机,水声对抗设备的搭载平台更加多样灵活了,另外潜艇如果加速逃逸,有直升机这样的高速单位也可以在一定距离以内保证持续跟踪,以搜集美军潜艇声纹特征,并对自身作战能力加以锻炼,增加经验。红海军指挥员们对1123型这样的舰艇强大的作战能力往往赞赏有加(虽然比之美国埃塞克斯级,其搭载的航空作战力量还颇为有限),另一方面却对其当时仅仅2艘的规模颇有微词。
除了1123莫斯科级大型反潜舰以外,红海军当时还拥有1134A型克列斯塔II型和1134B型卡拉级反潜巡洋舰(1973年3月首次进入地中海)。两者总共各造了10艘和7艘,两型舰只也都搭载了直升机(各舰一架),并拥有反潜火箭、反潜鱼雷等其他武器(SS-N-14反潜导弹投入时间较晚,70年代初未能实际进入现役)和舰壳声纳、变深度拖曳声纳等搜潜设备。专职反潜巡洋舰武器配系全面且强大,单舰作战能力强,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就可与其他单位构筑较为强大且均衡的体系,适合进行攻势作战行动。同时由于吨位较大,自持力强,故持续执行各类搜反潜任务持续时间久,可应对大强度作战和巡逻勤务。另外,61型卡辛级大型反潜舰(驱逐舰)等其他级别舰只也是重要的反潜力量。靠着这些平台型号,红海军拥有了当时基本全面而均衡的舰机联合反潜体系。
于是,苏军舰艇与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对抗越来越向西转移。更多的分舰队舰艇进入亚平宁半岛以东的墨西拿海峡和第勒尼安等海域,已经非常靠近意大利领海。在这些地方它们不断跟踪美军巡航中的导弹核潜艇,并逼近进行监视。同时大量直升机能够以较快速度搜索重点海域,并布放角状无线电声纳浮标屏障,诱使美军潜艇进入这样的埋伏圈。以此类行动进一步压迫美军水下力量退向西方,压缩其巡航区域,扰乱其勤务周期。由意大利本土起飞的北约巡逻机和附近的北约水面舰艇集群也经常与到来的分舰队舰艇发生各种形式的接触。然而,在这样的对峙中苏联已拥有的大型舰艇并不会一定吃亏。实际上,苏军舰艇此时就是在执行旨在打击弹道导弹发射平台的战略防御任务,美军第64导弹核潜艇作战编队的潜艇无法正常地展开并进行战斗巡航,此时确实已经感受到苏军强大的压力。

5.“公牛战术”
1972年7月,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下令驱逐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宣布苏联在埃及领土上建立的一切设施和军事装备移交埃及管理,史称“反控事件”。当时在苏联国内很多人对此迷惑不解,但是某种程度上这是必然的。先撇开个中原因不谈,仅仅这件事对于海军在该地的行动和部署就造成了巨大灾难。苏联在埃及军队部门内安插的各级控制者都已消失,有效地服务、配合其在该地区的海上力量的势力几乎被消灭。TU-16P和IL-38都不能再被使用,空军歼击航空兵和防空导弹部队也被迫撤出。地中海东部的局势急转而下。红海军在此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力量体系遭受到重大破坏与打击。
但形势并不算彻底绝望。由于苏埃之间的大部分协议仍然有效,苏军舰队仍然得以在埃及附近海域进行活动,自由使用埃及较大的港口并得到补给。而1973年10月,萨达特命令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进攻西奈半岛,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萨达特认识到仅凭埃及乃至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打赢战争,故而再次向苏联发出援助要求。对于这种成熟政治家和外交家所提出的请求,苏联领导人为了能继续控制中东局势,尤其是基于控制代理国本身的原因,本着更为成熟的政治、外交家所应具备的考量,表示同意。这一事件不仅使得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更进一步地投射到中东地区,也使苏军在该地区长期经营的海上力量得到了发挥威力的机会。
10月6日战争正式打响后,分舰队舰艇活动更加频繁了。当时分舰队拥有20余艘水面舰艇(包括3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以及16艘潜艇(含核潜艇4艘)。舰队主力部署地域更加接近美军第六舰队。自10月9日起,由于陆地上埃及部队仍然在高歌猛进,向埃及和叙利亚提供装备和补给成为迫切任务。巨大的商船队开进地中海海域,而土耳其迫于阿拉伯和MSL世界的压力,以及对美国、以色列的某些反感,破天荒地允许苏联的空中运输力量取道该国上空,一个装甲团的装备很快运送到位。而为给这些运输力量护航,分舰队既有舰艇立刻全面展开实战部署,同时更多的舰艇正从各大舰队源源不断地派来充实地中海的力量。
在10月13日之后,此次战争第二阶段展开。美国军事空运司令部只能使用葡萄牙的亚速尔机场,所有其他北约国家都拒绝美国飞机在其基地加油。毫无疑问,这与此次战争的战略背景密切相关。美国力量的衰弱,直接导致其地位和影响的降低。而阿拉伯国家空前一致的行动,除了以色列的嚣张跋扈的原因之外,苏联的国家机器在背后的广泛活动运作功不可没。北约其他国家因为能源等等实际问题的牵制,竟然做出了冷战史上空前绝后的大规模反水,实在是给予苏联的一个天大的战略机遇。就拒绝提供基地本身而言,对于美军当时行动的影响就是灾难性的。第六舰队必须为天空中超负荷飞行的C-5、C-141、C-130运输机队提供导航、预警、防空和搜救任务,当然还有之后更加慢慢腾腾的海上运输船队。这也决定了其属下大量舰艇必须前出到地中海东部水域,也就必须面临苏军大量舰艇的直接威胁。而另外一些颇具实力的编队则必须从相应海区调出,去航线途经的其他地段进行海上引导、支援和巡逻,其中包括航母编队。红海军对以上动作的反应是,至10月14日分舰队舰艇总数增至69艘!
10月15日,以色列解决了戈兰高地问题后,在西奈半岛又发动全面反攻。分舰队为此分出部分舰艇对以军进行严密监视。10月17日,以军装甲部队跨过苏伊士运河,苏军总参谋部根据形势发展迅速制定了有限的“力量显示方案”:部分海军陆战队部队将在运河西岸登陆,占领部分要点以阻止以军进一步向埃及纵深发展。
10月19-22日,萨达特总统的援助请求和安理会决议一起到来。但过河的两个埃及集团军中的第三军仍然身处险境。它已被以色列包围,这迫使这个单位不顾停火协议不断进行突围作战。在停火协议已成一纸空文的情况下精明的犹太人迅速开始行动,抓住机会继续攻击西奈半岛上的埃军,同时以军一支部队已向开罗挺进。
由此战争第三阶段开始。10月24日虚弱的联合国第二次提出了同样虚弱的停火协议,在这个决议无人理睬的情况下,苏共中央主席勃列日涅夫直接向美国总统尼克松发出信息:由于以色列已经违反了安理会第一次通过的338号停火决议,建议双方联合在停火线部署维和力量。如果美方拒绝,苏方将考虑进行单边行动!
任何政治外交信息没有相应的实质经济、军事行动是没有任何效力的。在上述信息进行传达的同时,苏军已在地中海部署88艘各型舰艇,其中大半为作战舰艇。运河西岸赛义德港外也出现大量红海军舰艇,主要包括1艘58型肯达级导弹巡洋舰,2艘56M型基尔丁级导弹驱逐舰,1艘56型科特林级火炮——导弹驱逐舰,以及若干坦克/中型登陆舰(这些登陆舰艇上满载着海军陆战队成建制的人员和装备)。后经过调整部署,编队变为1艘导弹驱逐舰,数艘火炮驱逐舰,数艘里加级护卫舰以及9艘大中型登陆舰。而2艘68型斯韦尔德洛夫级火炮巡洋舰、8艘61型卡辛级大型反潜舰、57БИС型卡宁级大型导弹舰、56M型基尔丁级导弹驱逐舰、2艘56型科特林级火炮驱逐舰(长僚舰编队)被部署于克里特岛以南持续监视美军航母编队战斗群。而另外的1艘导弹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大型反潜舰已通过黑海出海口之一的达达尼海峡,日夜兼程赶来增援。除了舰艇部队的部署外,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下令集结于高加索地区的苏军当时所有7个空降师进入警戒状态,所有大型运输机停止空运任务并被立即召回,以运送空降部队随时准备直接干预战争。由苏联空军飞行员驾驶的MIG-25R也重新回到埃及东部地区,执行对以军的侦察任务(之前曾经在数年前执行过对苏伊士运河沿岸地区以军部署的侦察任务,因反控事件撤走)。
在这一千钧一发的时刻,美方的反应是空前激烈的,多少出乎苏方原先的意料。但类似反应也是符合情理的——威慑与反威慑的理论。一方面白宫立刻对以色列转告苏方意图,提供了大量侦察到的资料加以证实,要求以色列立即,接受联合国决议,实现停火以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白宫经紧急磋商,在10月25日启动第三国防状态。此状态下美军战略核力量和常规打击力量戒备状况即刻升至战后最高。根据当时苏联战略情报、侦察体系提供的情况,大量B-52轰炸机携带核弹药滑至起飞跑道旁进行值班,部分升空保持在航状态以随时履行战略核打击任务(更有甚者,当时苏联防空军的防空系统曾探测到逼近国境线的战略轰炸机规模机群);过半的洲际弹道导弹部队进入随时可发射状态;战略潜艇大部分进入预备出击状态,且美军计划派出比平时多数倍的潜艇出港驶向发射阵位。美国实质上正在进行全球战略打击系统集结与战备演练。另外驻西德、驻英、驻日、驻韩等国美军所有人员取消休假外出,下属单位立刻开始临战集结。这一情况证明其常规力量也在进行临战演练集结。这一国防状态持续时间很短,在状态持续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即宣布状态开始解除(实质并未解除)。这种姿态表明了美方的立场与决心。在该国防状态持续期间,苏方与美方通过特殊渠道一直保持接触,相互摸底,寻找对方在谈判桌上和心理上的底线。不管是在对峙的最前沿,还是在后方密室中的谈判桌上,讹诈与反讹诈,威慑与反威慑的较量贯穿始终。
回到东地中海区域。至10月26日,红海军集结于此的大量舰艇已经全面展开作战部署。对该地区美国舰队的跟踪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各有一艘巡洋舰与数艘驱逐舰的小型编队分别开始了对多艘航母的抵近跟踪监视。当然,这样的监视伴随着大量火药味极强的动作,包括大量电子信号接触,目视距离内导弹、火炮的直接瞄准。类似行动透明度极高,就在美国人眼皮底下进行。苏联领导人和各级指挥员正是希望对方能够充分了解本方水面舰艇的战备状况和针对性打击战术,以最为显著地增加对方心理上的压力,最大限度地施展威慑。五天之后,美军已有共计3艘攻击型航母和2艘反潜航母到位,而苏方导弹—火炮舰艇的目标也锁定于以上五个大型舰只之上。在10月底和11月初的这段时间内,苏方舰队包含的舰艇总数达到95艘的巅峰状态,其中包含34艘水面作战舰艇和23艘潜艇!苏军这样强大的舰艇集群的出现,在该地区是绝对空前的。
这一巨大的军舰集群,外加大量直接性的悍勇动作和针对性战术造成的心理压力不言自明。美军航母在接到撤退命令之前缺乏回旋余地和机动空间,无法发挥它们在作战距离和侦测范围上的优势,被迫在红海军舰队的武器射程内维持紧张的对峙状态。而红海军各级指挥员(起码是指挥员)也非常清楚美军的海上立体打击体系的威力,但是在这样一种突发性、特殊性、复杂性皆存且充斥的环境里,美军的打击体系并不能发挥完整的力量。由于距离太近,接触过于紧密过于频繁,美军不能在苏联水面舰艇等发动攻击之前摧毁其中的相当部分,因此不具备多少最最关键的,时间上的优势。而本来在开阔的水域,在很多情况下,航母理所当然地具备这些优势。相反,苏军舰艇上威力巨大的反舰导弹,甚至是舰炮,都能够在美军第一轮次空中打击到来之前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这样几乎以拚刺刀一般的战术与精神作逼近,换取了实际上得空间优势和均势。而空间上的优势和均势,又能换取时间上的优势和均势。况且即使损失掉了缺乏隐蔽性的水面舰艇,依然可以有效利用在该地区同样强大且早已完成展开动作的水下力量作最后一搏。
美方军政领导人有效地从前方的对峙部队中了解到了基本情况。当然,对峙威慑最终体现出了应有的威力,影响到了美方领导人和指挥员们的心理。其决策层得出结论: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双方实质上已不可能发生海战,对峙只能成为对峙。鉴于陆地上战争的进程已至尾声,维持对峙只有巨大的危险而已无完全的必要,必须回撤舰队以缓和局势。这一结论实质上也有扩大第六舰队机动空间,中和苏方导弹—火炮打击能力的用意。但是不可否认,没有地中海分舰队的作战实力和作战精神,威慑有如泡沫,结局更为空谈。
早在沙俄时代海军上将布达科夫说过:“……我们必须随时准备战斗,时刻准备迎接那战斗的半小时……”“……就是在这半小时之内我们将有机会向世人表明:俄罗斯拥有海军绝非只是充充门面!”可以说,苏联这支军队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和荣誉感,加上独特的军事智慧才能保证其成为一支超级大国控制的强大武装力量!而红海军1973年秋天在地中海也正是靠着这些,才最终将物质装备各方面都占优势的对手挤出了中近东水域,以自身的实力影响了中东战争的进程。


4.“猫抓老鼠”的游戏:
(1)与敌方航母编队对抗。
美军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集群凭借前文所述的技术、战术组织优势,在地中海地区嚣张跋扈地显示实力,维持威慑。显然苏联此时所应当做的最为重要工作,就是尽力进行对抗性力量显示,以保持对美军和他们在该地区代理人的威慑,这种在台面上的对峙较量成为支持其代理人打赢战争(至少别惨败),影响中东局势的主要方式之一。
红海军地中海分舰队指挥所发现,美军依仗其在电子战方面的优势,利用舰载大型无线电侦察设备对其所有明码信道和自动加密电台进行全面侦听,因此分舰队指挥所以及下属各舰艇位置时常暴露。尽管如此,苏军仍然成功地告知了空中的TU-16P目标航母坐标位置,并引导其飞越了航空母舰。(这种行动冷战结束后依然由SU-27和SU-24等飞机再次完成)这种赤裸裸的,火药味极强的挑衅行为毫无疑问会使得对方在海上行动中蒙羞。在类似的电子信号干扰大战的过程中,苏军尽力依靠自身舰艇所携带的干扰设备进行电子反制,同时尽力保证加密电台的使用功效,这样至少能维持在该地区的展开与部署。
在爱琴海这样岛礁密布的海区,跟踪舰队是非常困难的任务。航母编队能够夜间驶入希腊和土耳其领海并进行灯火和无线电管制。其护卫舰艇竖起角反射器装扮成大型目标,先与航母并行再分开进入别的航路,以诱骗苏方的跟踪单位追踪错误的目标。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大量岛屿地形,有效避开持续监视。因此实际上苏军不管单独使用光学侦察手段还是雷达、无线电侦察手段,效果都不理想。这样一来就难以保证对航母编队持续可靠的跟踪,也就无法避免始终保证将其纳入己方反舰导弹射击区域之内。更糟糕的是,昼间海浪4-5级时航母编队行驶至开阔海面,加速至20节甚至至24节以上,或12小时连续高速航行,以此摆脱红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的跟踪。潜艇追踪航母编队一般情况下是有困难的,而苏军的水面舰艇由于缺乏补给舰只,长时间跟踪高速敌舰也可能非常吃力。更加困难的是,由于水面舰艇单舰吨位普遍不如美方,导致在高海况条件下我舰队行动能力相比较而言极其有限。这样的情况迫使苏军始终持续增加舰艇数量,尤其还注意同时增加作战舰艇和相应支援勤务舰艇的数量。在摸透美军战术后在关键海区预置舰艇,使用多种有效的侦察手段,引导舰艇尽量抵近跟踪监视。只要保证在主要海区的持续跟踪,就可以使美军始终感受到苏联以反舰导弹为核心的海上突击能力带来的压力。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射程较短的舰舰导弹在战时发挥效用,防止美军脱离其射程。
自1971年起,由于红海军的舰艇们牛皮糖一般地粘住美舰队,实行全天候全时段跟踪,美军水面舰艇部队尤其是拥有航空母舰的编队大幅度减少了在地中海东部的活动,就算是在这一地区进行巡逻的航母编队,也基本都选择在岛屿群附近展开,利用地形进行机动与隐蔽。而苏方却在进一步加强舰艇对抗航母编队的能力。1971年,地中海分舰队组织了多个潜艇对舰打击模拟演习。其中,651型J级常规动力飞航导弹潜艇演练了按照跟踪舰提供的诸元,同导弹—火炮舰艇编队联合对航空母舰突击集群实施打击的组织工作。期间有一艘驱护舰保护其在水面上发射P-6(SS-N-3A)导弹。之后,675型E-II级和670型C级核动力飞航导弹潜艇根据分舰队指挥所(战时指挥所依据所属侦察、引导单位提供信息与诸元)给出的作战诸元,演练了对航空母舰实施导弹攻击的组织活动(未实射导弹)。演习中因为675型潜艇需要上浮到水面上发射导弹,指挥所还专门派出水面舰艇为其护航。两种潜艇分别拥有SS-N-3和SS-N-7飞航式反舰导弹,值得一提的是,前者为射程可高达300KM的远程反舰导弹,后者为射程80KM(依据苏军资料)的主动雷达末制导潜射反舰导弹。
1972年进行了又一次联合射击演习更加凸显当时红海军反舰作战的特点和能力。参演编队分为两个编组,由一艘58型肯达级巡洋舰和61型卡辛级大型反潜舰组成的第一编组,以及由670型C级飞航导弹核潜艇和61型大型反潜舰信号的中继站所组成的第二编组。卡辛舰通过本身的雷达系统获取目标并利用中继站将诸元分别发送给肯达舰和670潜艇,后两者使用P-35(SS-N-3B)导弹成功攻击了靶船(肯达舰射击距离仅为90-100公里)。毫无疑问,这样的组织协同是比较复杂的,对当时苏军拥有的指挥通信设备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次演习是首次在地中海地区带导弹射击的战术性演习,它表明由58型导弹巡洋舰和670型飞航导弹潜艇构成的突击群,有能力从跟踪状态下通过发射16枚(肯达舰及C级艇单舰各8枚)常规装药导弹攻击航母,并使其丧失战斗能力或被消灭。但薄弱环节在于航母编队20节速度以上进行高速机动时,向潜艇发送目标指示比较困难。这主要也是因为当时苏军缺乏侦察卫星和较好的空中侦察引导平台所致。如果当时就能使它后来装备的ΜΚΡЦ型海洋宇宙侦察和目标指示系统,以及高度自动化的海上指挥系统进入可靠而高效的工作状态的话,那么在地中海区向任何本方平台提供航母编队情报和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中继、引导都将十分方便。但是显然当时苏军没有这样可靠的技术力量。在此种情况下,为水面打击集群提供目标指示的重任只能落在TU-16P(当时依然缺乏TU-95RT)和IL-38,以及前置侦察—攻击编队身上。而如果要使用潜艇进行隐蔽打击,最好还是派出潜艇在60-70公里距离内对航母实施独立跟踪。670潜艇算是当时苏军装备的技术水平最高的核动力潜艇,拥有较好的静音能力(特别是远强过于675型E-II级),以及主动雷达末制导潜射反舰导弹,在大部分海区的隐蔽性已经算是红海军当时手头最好的了。当然,其单堆较低的功率造成了其只有24节最高航速的事实,另外其反舰导弹射程过于有限。不过在地中海这样岛屿峡湾充斥,深度有限,水声环境复杂的封闭海区,这样的性能特点不仅能够基本满足实际要求,而且比较适宜遂行大部分任务。航母在这样的海区许多时间无法进行持续高速机动,也无法有效使用适合深海反潜的许多设备和武器,于是670潜艇爆发出的威力即刻被体现出来了。
相对于核潜艇,常规潜艇因其天生作战性能上的劣势往往不能很好地遂行许多任务。红海军在地中海的行动中充分了解了这一点。在历次行动中,641型F级常规攻击潜艇和651型J级常规飞航导弹潜艇都担负着较多较重要的任务。两型号在当时舰队中的数量都较多,而且绝对算得上是新锐舰艇了。但面对美军航母编队,常规潜艇即使在地中海这样环境封闭复杂的海区展开行动依然困难重重,而且在北约军队岸基反潜巡逻机的支援掩护下,北约舰艇不少次都能够迫使苏联潜艇耗尽电力而浮上水面进行充电,实质上这些潜艇在美军航母特混舰队面前往往无法独立摆脱跟踪与进行反跟踪,当然更谈不上完整履行可能的攻击任务。因此,苏军海军指挥机关得出了重要的经验,即使在某些环境特殊的海区,对抗航母编队也应尽量应用核潜艇部队进行作战,常规潜艇应主要担当辅助策应任务。这也是后来红海军和军工部门改变潜艇部队服役、装备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与潜艇进行的对抗
如前所述,对抗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必须将这些隐蔽性较强,且携带大射程北极星导弹的单位驱逐出距离苏联本土较近的海区,不能让它们得以威胁密布政治、经济、人口中心的纵深地区。这样就能获得较大的防御纵深,以及较长的预警时间,符合核条件下全面战争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摄制对方在和平时期持续核威慑的基本要求。毕竟枪口抵着脑门的滋味谁都不好受。这样就要求红海军必须能够建立在这些地区长期驻存的可靠力量,有效阻止北约弹道导弹核潜艇进入导弹发射阵位。
1971年“南方”演习对苏军这种能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检验。地中海分舰队的指挥所制定了在整个地中海区域搜寻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各种方案,组织了黑海舰队反潜舰支队,北方舰队潜艇支队和其他部分舰艇,以及马特鲁机场起飞的IL-38岸基反潜机进行合同作战。毫无疑问,为了发现静音能力较强的对手,就必须使用这样的多兵种舰机联合立体反潜模式。这样一来,就需要有潜艇(柴电动力或核动力攻击潜艇)、反潜舰、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等等技术装备与单位投入这样的对抗斗争。有效组织和指挥这一体系有序运作非常重要。
利用不断加强的作战体系与在地中海的美军核潜艇对抗并不容易,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对抗的主战场从最初地中海东部地区逐渐转向中部地区。苏军在实际履行作战勤务过程中发现,IL-38不仅要担负跟踪美军潜艇的任务,还经常要遂行侦察北约在该地区水面舰艇编队的任务,勤务压力不小。而搭载有14架直升机,并能保证4架直升机同时起降的1123型莫斯科级大型反潜载机巡洋舰的加入,使得苏军的相关勤务能力大大改善,分担了许多其他单位的压力。在时有发生的对峙过程中,分舰队得以派出反潜直升机进行侦察搜索,不断投放声纳浮标以配合水面舰艇编队与敌方保持水声接触,进行持续性搜潜。有了直升机,水声对抗设备的搭载平台更加多样灵活了,另外潜艇如果加速逃逸,有直升机这样的高速单位也可以在一定距离以内保证持续跟踪,以搜集美军潜艇声纹特征,并对自身作战能力加以锻炼,增加经验。红海军指挥员们对1123型这样的舰艇强大的作战能力往往赞赏有加(虽然比之美国埃塞克斯级,其搭载的航空作战力量还颇为有限),另一方面却对其当时仅仅2艘的规模颇有微词。
除了1123莫斯科级大型反潜舰以外,红海军当时还拥有1134A型克列斯塔II型和1134B型卡拉级反潜巡洋舰(1973年3月首次进入地中海)。两者总共各造了10艘和7艘,两型舰只也都搭载了直升机(各舰一架),并拥有反潜火箭、反潜鱼雷等其他武器(SS-N-14反潜导弹投入时间较晚,70年代初未能实际进入现役)和舰壳声纳、变深度拖曳声纳等搜潜设备。专职反潜巡洋舰武器配系全面且强大,单舰作战能力强,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就可与其他单位构筑较为强大且均衡的体系,适合进行攻势作战行动。同时由于吨位较大,自持力强,故持续执行各类搜反潜任务持续时间久,可应对大强度作战和巡逻勤务。另外,61型卡辛级大型反潜舰(驱逐舰)等其他级别舰只也是重要的反潜力量。靠着这些平台型号,红海军拥有了当时基本全面而均衡的舰机联合反潜体系。
于是,苏军舰艇与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对抗越来越向西转移。更多的分舰队舰艇进入亚平宁半岛以东的墨西拿海峡和第勒尼安等海域,已经非常靠近意大利领海。在这些地方它们不断跟踪美军巡航中的导弹核潜艇,并逼近进行监视。同时大量直升机能够以较快速度搜索重点海域,并布放角状无线电声纳浮标屏障,诱使美军潜艇进入这样的埋伏圈。以此类行动进一步压迫美军水下力量退向西方,压缩其巡航区域,扰乱其勤务周期。由意大利本土起飞的北约巡逻机和附近的北约水面舰艇集群也经常与到来的分舰队舰艇发生各种形式的接触。然而,在这样的对峙中苏联已拥有的大型舰艇并不会一定吃亏。实际上,苏军舰艇此时就是在执行旨在打击弹道导弹发射平台的战略防御任务,美军第64导弹核潜艇作战编队的潜艇无法正常地展开并进行战斗巡航,此时确实已经感受到苏军强大的压力。

5.“公牛战术”
1972年7月,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下令驱逐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宣布苏联在埃及领土上建立的一切设施和军事装备移交埃及管理,史称“反控事件”。当时在苏联国内很多人对此迷惑不解,但是某种程度上这是必然的。先撇开个中原因不谈,仅仅这件事对于海军在该地的行动和部署就造成了巨大灾难。苏联在埃及军队部门内安插的各级控制者都已消失,有效地服务、配合其在该地区的海上力量的势力几乎被消灭。TU-16P和IL-38都不能再被使用,空军歼击航空兵和防空导弹部队也被迫撤出。地中海东部的局势急转而下。红海军在此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力量体系遭受到重大破坏与打击。
但形势并不算彻底绝望。由于苏埃之间的大部分协议仍然有效,苏军舰队仍然得以在埃及附近海域进行活动,自由使用埃及较大的港口并得到补给。而1973年10月,萨达特命令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进攻西奈半岛,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萨达特认识到仅凭埃及乃至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打赢战争,故而再次向苏联发出援助要求。对于这种成熟政治家和外交家所提出的请求,苏联领导人为了能继续控制中东局势,尤其是基于控制代理国本身的原因,本着更为成熟的政治、外交家所应具备的考量,表示同意。这一事件不仅使得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更进一步地投射到中东地区,也使苏军在该地区长期经营的海上力量得到了发挥威力的机会。
10月6日战争正式打响后,分舰队舰艇活动更加频繁了。当时分舰队拥有20余艘水面舰艇(包括3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以及16艘潜艇(含核潜艇4艘)。舰队主力部署地域更加接近美军第六舰队。自10月9日起,由于陆地上埃及部队仍然在高歌猛进,向埃及和叙利亚提供装备和补给成为迫切任务。巨大的商船队开进地中海海域,而土耳其迫于阿拉伯和MSL世界的压力,以及对美国、以色列的某些反感,破天荒地允许苏联的空中运输力量取道该国上空,一个装甲团的装备很快运送到位。而为给这些运输力量护航,分舰队既有舰艇立刻全面展开实战部署,同时更多的舰艇正从各大舰队源源不断地派来充实地中海的力量。
在10月13日之后,此次战争第二阶段展开。美国军事空运司令部只能使用葡萄牙的亚速尔机场,所有其他北约国家都拒绝美国飞机在其基地加油。毫无疑问,这与此次战争的战略背景密切相关。美国力量的衰弱,直接导致其地位和影响的降低。而阿拉伯国家空前一致的行动,除了以色列的嚣张跋扈的原因之外,苏联的国家机器在背后的广泛活动运作功不可没。北约其他国家因为能源等等实际问题的牵制,竟然做出了冷战史上空前绝后的大规模反水,实在是给予苏联的一个天大的战略机遇。就拒绝提供基地本身而言,对于美军当时行动的影响就是灾难性的。第六舰队必须为天空中超负荷飞行的C-5、C-141、C-130运输机队提供导航、预警、防空和搜救任务,当然还有之后更加慢慢腾腾的海上运输船队。这也决定了其属下大量舰艇必须前出到地中海东部水域,也就必须面临苏军大量舰艇的直接威胁。而另外一些颇具实力的编队则必须从相应海区调出,去航线途经的其他地段进行海上引导、支援和巡逻,其中包括航母编队。红海军对以上动作的反应是,至10月14日分舰队舰艇总数增至69艘!
10月15日,以色列解决了戈兰高地问题后,在西奈半岛又发动全面反攻。分舰队为此分出部分舰艇对以军进行严密监视。10月17日,以军装甲部队跨过苏伊士运河,苏军总参谋部根据形势发展迅速制定了有限的“力量显示方案”:部分海军陆战队部队将在运河西岸登陆,占领部分要点以阻止以军进一步向埃及纵深发展。
10月19-22日,萨达特总统的援助请求和安理会决议一起到来。但过河的两个埃及集团军中的第三军仍然身处险境。它已被以色列包围,这迫使这个单位不顾停火协议不断进行突围作战。在停火协议已成一纸空文的情况下精明的犹太人迅速开始行动,抓住机会继续攻击西奈半岛上的埃军,同时以军一支部队已向开罗挺进。
由此战争第三阶段开始。10月24日虚弱的联合国第二次提出了同样虚弱的停火协议,在这个决议无人理睬的情况下,苏共中央主席勃列日涅夫直接向美国总统尼克松发出信息:由于以色列已经违反了安理会第一次通过的338号停火决议,建议双方联合在停火线部署维和力量。如果美方拒绝,苏方将考虑进行单边行动!
任何政治外交信息没有相应的实质经济、军事行动是没有任何效力的。在上述信息进行传达的同时,苏军已在地中海部署88艘各型舰艇,其中大半为作战舰艇。运河西岸赛义德港外也出现大量红海军舰艇,主要包括1艘58型肯达级导弹巡洋舰,2艘56M型基尔丁级导弹驱逐舰,1艘56型科特林级火炮——导弹驱逐舰,以及若干坦克/中型登陆舰(这些登陆舰艇上满载着海军陆战队成建制的人员和装备)。后经过调整部署,编队变为1艘导弹驱逐舰,数艘火炮驱逐舰,数艘里加级护卫舰以及9艘大中型登陆舰。而2艘68型斯韦尔德洛夫级火炮巡洋舰、8艘61型卡辛级大型反潜舰、57БИС型卡宁级大型导弹舰、56M型基尔丁级导弹驱逐舰、2艘56型科特林级火炮驱逐舰(长僚舰编队)被部署于克里特岛以南持续监视美军航母编队战斗群。而另外的1艘导弹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大型反潜舰已通过黑海出海口之一的达达尼海峡,日夜兼程赶来增援。除了舰艇部队的部署外,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下令集结于高加索地区的苏军当时所有7个空降师进入警戒状态,所有大型运输机停止空运任务并被立即召回,以运送空降部队随时准备直接干预战争。由苏联空军飞行员驾驶的MIG-25R也重新回到埃及东部地区,执行对以军的侦察任务(之前曾经在数年前执行过对苏伊士运河沿岸地区以军部署的侦察任务,因反控事件撤走)。
在这一千钧一发的时刻,美方的反应是空前激烈的,多少出乎苏方原先的意料。但类似反应也是符合情理的——威慑与反威慑的理论。一方面白宫立刻对以色列转告苏方意图,提供了大量侦察到的资料加以证实,要求以色列立即,接受联合国决议,实现停火以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白宫经紧急磋商,在10月25日启动第三国防状态。此状态下美军战略核力量和常规打击力量戒备状况即刻升至战后最高。根据当时苏联战略情报、侦察体系提供的情况,大量B-52轰炸机携带核弹药滑至起飞跑道旁进行值班,部分升空保持在航状态以随时履行战略核打击任务(更有甚者,当时苏联防空军的防空系统曾探测到逼近国境线的战略轰炸机规模机群);过半的洲际弹道导弹部队进入随时可发射状态;战略潜艇大部分进入预备出击状态,且美军计划派出比平时多数倍的潜艇出港驶向发射阵位。美国实质上正在进行全球战略打击系统集结与战备演练。另外驻西德、驻英、驻日、驻韩等国美军所有人员取消休假外出,下属单位立刻开始临战集结。这一情况证明其常规力量也在进行临战演练集结。这一国防状态持续时间很短,在状态持续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即宣布状态开始解除(实质并未解除)。这种姿态表明了美方的立场与决心。在该国防状态持续期间,苏方与美方通过特殊渠道一直保持接触,相互摸底,寻找对方在谈判桌上和心理上的底线。不管是在对峙的最前沿,还是在后方密室中的谈判桌上,讹诈与反讹诈,威慑与反威慑的较量贯穿始终。
回到东地中海区域。至10月26日,红海军集结于此的大量舰艇已经全面展开作战部署。对该地区美国舰队的跟踪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各有一艘巡洋舰与数艘驱逐舰的小型编队分别开始了对多艘航母的抵近跟踪监视。当然,这样的监视伴随着大量火药味极强的动作,包括大量电子信号接触,目视距离内导弹、火炮的直接瞄准。类似行动透明度极高,就在美国人眼皮底下进行。苏联领导人和各级指挥员正是希望对方能够充分了解本方水面舰艇的战备状况和针对性打击战术,以最为显著地增加对方心理上的压力,最大限度地施展威慑。五天之后,美军已有共计3艘攻击型航母和2艘反潜航母到位,而苏方导弹—火炮舰艇的目标也锁定于以上五个大型舰只之上。在10月底和11月初的这段时间内,苏方舰队包含的舰艇总数达到95艘的巅峰状态,其中包含34艘水面作战舰艇和23艘潜艇!苏军这样强大的舰艇集群的出现,在该地区是绝对空前的。
这一巨大的军舰集群,外加大量直接性的悍勇动作和针对性战术造成的心理压力不言自明。美军航母在接到撤退命令之前缺乏回旋余地和机动空间,无法发挥它们在作战距离和侦测范围上的优势,被迫在红海军舰队的武器射程内维持紧张的对峙状态。而红海军各级指挥员(起码是指挥员)也非常清楚美军的海上立体打击体系的威力,但是在这样一种突发性、特殊性、复杂性皆存且充斥的环境里,美军的打击体系并不能发挥完整的力量。由于距离太近,接触过于紧密过于频繁,美军不能在苏联水面舰艇等发动攻击之前摧毁其中的相当部分,因此不具备多少最最关键的,时间上的优势。而本来在开阔的水域,在很多情况下,航母理所当然地具备这些优势。相反,苏军舰艇上威力巨大的反舰导弹,甚至是舰炮,都能够在美军第一轮次空中打击到来之前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这样几乎以拚刺刀一般的战术与精神作逼近,换取了实际上得空间优势和均势。而空间上的优势和均势,又能换取时间上的优势和均势。况且即使损失掉了缺乏隐蔽性的水面舰艇,依然可以有效利用在该地区同样强大且早已完成展开动作的水下力量作最后一搏。
美方军政领导人有效地从前方的对峙部队中了解到了基本情况。当然,对峙威慑最终体现出了应有的威力,影响到了美方领导人和指挥员们的心理。其决策层得出结论: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双方实质上已不可能发生海战,对峙只能成为对峙。鉴于陆地上战争的进程已至尾声,维持对峙只有巨大的危险而已无完全的必要,必须回撤舰队以缓和局势。这一结论实质上也有扩大第六舰队机动空间,中和苏方导弹—火炮打击能力的用意。但是不可否认,没有地中海分舰队的作战实力和作战精神,威慑有如泡沫,结局更为空谈。
早在沙俄时代海军上将布达科夫说过:“……我们必须随时准备战斗,时刻准备迎接那战斗的半小时……”“……就是在这半小时之内我们将有机会向世人表明:俄罗斯拥有海军绝非只是充充门面!”可以说,苏联这支军队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和荣誉感,加上独特的军事智慧才能保证其成为一支超级大国控制的强大武装力量!而红海军1973年秋天在地中海也正是靠着这些,才最终将物质装备各方面都占优势的对手挤出了中近东水域,以自身的实力影响了中东战争的进程。


6.向地中海沿岸其他地区挺进
作为埃及总统的萨达特,长期一贯地致力于将苏联的影响清除出他的国家。即使后者的政治、军事力量帮助他夺回了西奈半岛,但是这位备受争议的埃及总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仍然坚持他在战前的主张。埃及政府拒绝在供应武器方面受到限制,也拒绝放弃任何领土,拒绝签署使不战不和状态得以维持的任何决议。最终,1976年3月,根据萨达特的建议,埃及人民议会废除了苏埃友好合作条约法案,并宣布取消苏军战舰使用亚历山大等等港口的一切便利。在之后的几年里,埃及全面倒向西方,并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苏联的力量在东地中海丧失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立足点。重要代理人的丧失并不仅仅直接地削弱了苏联宏观上的影响力和扩张能力,更加使得其在该地区已经存在的军事力量岌岌可危。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需要立即将立足的重心转向地中海沿岸其他国家,否则长期努力的结果将荡然无存。
地中海东北部沿岸的叙利亚是调整后的重心之一。1966年叙利亚政变之后,苏联与叙利亚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苏联在新政权成立后不久即出售交运其大量武器装备,尤其是1966年和1969年两次大规模援助。在很短的时间内,叙利亚军队就被MIG-21、SA-2、T-54、BTR-60等等由苏联生产的武器武装起来。其上千名军事教官和顾问以及数目不详的特别工作者被派到叙利亚担负情报、培训、计划和后勤等等工作,可以直接过问师以及更低级别军事编制的事务。在1972年埃及反控事件以及1976年之后,苏联尤其加大了对叙利亚的军援和顾问援助力度,并帮助他修建了拉塔基亚—卡梅什利铁路和霍姆斯化肥厂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实质上提高了苏联对叙利亚政府、国民经济部门和军队的控制能力。军事存在方面而言,叙利亚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得到了大幅度扩建,第五分舰队部分舰艇得以长期驻扎于此。
能够更方便地使用叙利亚经过扩建的港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埃及事件带来的窘迫。但是想要把苏联的军事力量存在恢复到反控事件或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的状态,仍旧困难重重。更何况,苏联的利益和影响还需要向地中海其他地区进行充分扩展。基于此,向地中海东岸之外的地区扩张实属必然。首当其冲的是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
70年代以前,作为产油国之一的利比亚并没有接受苏联的军援和经援。苏联与埃及关系恶化后,与利比亚等国关系日益密切。继1974年供应两个团先进的MIG-23歼击机之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亲自赶到利比亚,签署一批价值40亿美元的大额军火协议,以全面武装利比亚军队。另外设置数个武器制造厂和维修中心也是附带的重要内容。次年另一项重要协议承诺提供一座核子反应堆给利比亚。以上所有这些所带来的交换条件就是利比亚多个重要军事基地的使用权。
由于美英两国的军队曾经驻扎过利比亚,其境内保存有多个设施完整,规模巨大的军事基地和基地群。前美国惠莱斯海军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后改名为阿克把本纳菲基地。另外普雷加港、苏尔萨港和利埃边境上的巴尔迪亚海军基地也成为可供红海军分舰队使用的重要基地,可以支持舰艇的停靠、弹油补给、淡水补充和部分舰艇的维修。班加西也拥有一个著名良港,以及一个可供TU-16、IL-38起降的大型空军基地。而托布鲁克自二战以来就是英国要塞,前阿德姆基地拥有大片实弹训练场,油库、地下仓库和良港。虽然利比亚的经济和基础设施条件总体而言仍然难与埃及并论,但如此众多的基地、港口、补给中心已经可以比较充分地供第五分舰队以及部分空军航空兵使用了。分舰队自此又能拥有比较稳定的行动依托,继而得以维持其战斗巡逻勤务。
于是分舰队继续巡航任务。60年代初,红海军每年通过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海峡舰艇数不过30多艘。至1976年,分舰队能够有效利用叙利亚、利比亚等地的基地群之后,这一数字已经迅速增加到155艘,次年又增加到224艘。至70年代最后的一年,红海军通过海峡舰只已经达到283艘。这其中,舰种结构也有巨大的变化。至70年代中后期,大量大型舰只和专业技术舰只能够频繁地在地中海活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型舰艇当属1143型载机巡洋舰。1976年7月18日,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43500吨的基辅号自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基地起锚,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1979年,第二艘载机巡洋舰1143.2型明斯克号通过海峡。这样的舰艇是之前苏军从没有装备过的,极具威力的舰艇。其上搭载了射程巨大的P500型反舰导弹。虽然苏军当时不一定有能力保障此种导弹全射程上的目标指示与中继要求,但更短的发射准备时间、更具威力的弹头、更快的飞行速度,以及更大的升级发展空间使得红海军第二代远程反舰导弹足以作为对水面目标打击体系的核心。一旦之后强大的空间侦察体系,空中目标指示、中继体系,自动化指挥体系与数据链得到有效应用,则苏方水面舰艇和潜艇能够利用威力巨大的反舰导弹对敌方航母编队进行打击。这样的体系加上使用空射反舰导弹的中程高速轰炸机群,完全有能力将敌航母编队拒止于离岸600-1000公里以外。除了搭载重型远程反舰导弹之外,1143.1-1143.4型载机巡洋舰同时携带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歼击机,和20架KA-25反潜直升机(后期包括2架目标指示、中继引导机)。垂直起降歼击机可以承担有限的防空、对面攻击任务。这样比较有效的空中平台的出现将能够提高对方空中打击力量的作战成本,迫使其增加护航机、电子战机数目,增大指挥、引导难度。类似P-3这样基本无自卫能力的大型巡逻机再也不能在防空导弹射程之外自由活动了。另一方面,搭载了较1123更多反潜直升机的基辅级舰,也能够更好地遂行反潜任务。不仅可资调用的直升机更多,且因为载机巡洋舰本身吨位、甲板面积、内部空间更大,携带的专用保障设备和部件、弹药、燃料储备更多,直升机出动速度更快,勤务能力更好。总之这样的舰艇相比过去的型号而言,更为有效地满足了苏联海军力量在远洋作战的能力。而事实上,黑海舰队的载机巡洋舰的加入,确实使得分舰队活动能力大幅度增强,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
1978年6月和8月间,分舰队下属数艘做战舰和供应舰两次进入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撒丁岛之间的第勒尼安海,侦察北约在该地区部署的作战力量。其中第二次行动包含了卡拉级大型反潜舰和核潜艇。而在1979年的行动中,两艘载机巡洋舰基辅号和明斯克号各自率领若干艘巡洋舰、大型反潜舰、驱逐舰和部分潜艇,分别抵达突尼斯海峡以西和第勒尼安海区进行活动,试探北约组织在该地区力量的反应状况。而在当年的4月,明斯克号又参与了在西地中海葡萄牙外海举行的大规模海上演习。由此看来,载机巡洋舰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舰队航空力量的实力,以之为核心的舰艇行动编队可以更加强力地在远海活动。而大量反潜巡洋舰和导弹巡洋舰,以及核潜艇群及至此时已成为舰队的主力,舰队基干力量的增强使得整个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地中海分舰队在强大的平台、物资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了在地中海中部乃至于西部的活动。大量军事演习、巡航勤务和访问活动对于试探、侦察该地区北约力量的力量与反应能力方面情报相当必要,同时也进一步将苏军作战力量和防线前推到了北约的眼皮底下。这样显著的成果,也为苏联军事力量70年代的在地中海的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附表:每年在地中海活动的苏联舰艇数目

年份        平均舰只数目        最高舰只数目          
1964年        8        13          
1965年        12         22          
1966年        17        29          
1967年        29        45          
1968年        36        65          
1969年        43        71          
1970年        48        69          
1971年        50        66          
1973年        52        95          
1977年        55        77          
1978年        57        82          
1979年        60        96         


6.向地中海沿岸其他地区挺进
作为埃及总统的萨达特,长期一贯地致力于将苏联的影响清除出他的国家。即使后者的政治、军事力量帮助他夺回了西奈半岛,但是这位备受争议的埃及总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仍然坚持他在战前的主张。埃及政府拒绝在供应武器方面受到限制,也拒绝放弃任何领土,拒绝签署使不战不和状态得以维持的任何决议。最终,1976年3月,根据萨达特的建议,埃及人民议会废除了苏埃友好合作条约法案,并宣布取消苏军战舰使用亚历山大等等港口的一切便利。在之后的几年里,埃及全面倒向西方,并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苏联的力量在东地中海丧失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立足点。重要代理人的丧失并不仅仅直接地削弱了苏联宏观上的影响力和扩张能力,更加使得其在该地区已经存在的军事力量岌岌可危。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需要立即将立足的重心转向地中海沿岸其他国家,否则长期努力的结果将荡然无存。
地中海东北部沿岸的叙利亚是调整后的重心之一。1966年叙利亚政变之后,苏联与叙利亚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苏联在新政权成立后不久即出售交运其大量武器装备,尤其是1966年和1969年两次大规模援助。在很短的时间内,叙利亚军队就被MIG-21、SA-2、T-54、BTR-60等等由苏联生产的武器武装起来。其上千名军事教官和顾问以及数目不详的特别工作者被派到叙利亚担负情报、培训、计划和后勤等等工作,可以直接过问师以及更低级别军事编制的事务。在1972年埃及反控事件以及1976年之后,苏联尤其加大了对叙利亚的军援和顾问援助力度,并帮助他修建了拉塔基亚—卡梅什利铁路和霍姆斯化肥厂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实质上提高了苏联对叙利亚政府、国民经济部门和军队的控制能力。军事存在方面而言,叙利亚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得到了大幅度扩建,第五分舰队部分舰艇得以长期驻扎于此。
能够更方便地使用叙利亚经过扩建的港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埃及事件带来的窘迫。但是想要把苏联的军事力量存在恢复到反控事件或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的状态,仍旧困难重重。更何况,苏联的利益和影响还需要向地中海其他地区进行充分扩展。基于此,向地中海东岸之外的地区扩张实属必然。首当其冲的是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
70年代以前,作为产油国之一的利比亚并没有接受苏联的军援和经援。苏联与埃及关系恶化后,与利比亚等国关系日益密切。继1974年供应两个团先进的MIG-23歼击机之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亲自赶到利比亚,签署一批价值40亿美元的大额军火协议,以全面武装利比亚军队。另外设置数个武器制造厂和维修中心也是附带的重要内容。次年另一项重要协议承诺提供一座核子反应堆给利比亚。以上所有这些所带来的交换条件就是利比亚多个重要军事基地的使用权。
由于美英两国的军队曾经驻扎过利比亚,其境内保存有多个设施完整,规模巨大的军事基地和基地群。前美国惠莱斯海军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后改名为阿克把本纳菲基地。另外普雷加港、苏尔萨港和利埃边境上的巴尔迪亚海军基地也成为可供红海军分舰队使用的重要基地,可以支持舰艇的停靠、弹油补给、淡水补充和部分舰艇的维修。班加西也拥有一个著名良港,以及一个可供TU-16、IL-38起降的大型空军基地。而托布鲁克自二战以来就是英国要塞,前阿德姆基地拥有大片实弹训练场,油库、地下仓库和良港。虽然利比亚的经济和基础设施条件总体而言仍然难与埃及并论,但如此众多的基地、港口、补给中心已经可以比较充分地供第五分舰队以及部分空军航空兵使用了。分舰队自此又能拥有比较稳定的行动依托,继而得以维持其战斗巡逻勤务。
于是分舰队继续巡航任务。60年代初,红海军每年通过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海峡舰艇数不过30多艘。至1976年,分舰队能够有效利用叙利亚、利比亚等地的基地群之后,这一数字已经迅速增加到155艘,次年又增加到224艘。至70年代最后的一年,红海军通过海峡舰只已经达到283艘。这其中,舰种结构也有巨大的变化。至70年代中后期,大量大型舰只和专业技术舰只能够频繁地在地中海活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型舰艇当属1143型载机巡洋舰。1976年7月18日,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43500吨的基辅号自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基地起锚,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1979年,第二艘载机巡洋舰1143.2型明斯克号通过海峡。这样的舰艇是之前苏军从没有装备过的,极具威力的舰艇。其上搭载了射程巨大的P500型反舰导弹。虽然苏军当时不一定有能力保障此种导弹全射程上的目标指示与中继要求,但更短的发射准备时间、更具威力的弹头、更快的飞行速度,以及更大的升级发展空间使得红海军第二代远程反舰导弹足以作为对水面目标打击体系的核心。一旦之后强大的空间侦察体系,空中目标指示、中继体系,自动化指挥体系与数据链得到有效应用,则苏方水面舰艇和潜艇能够利用威力巨大的反舰导弹对敌方航母编队进行打击。这样的体系加上使用空射反舰导弹的中程高速轰炸机群,完全有能力将敌航母编队拒止于离岸600-1000公里以外。除了搭载重型远程反舰导弹之外,1143.1-1143.4型载机巡洋舰同时携带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歼击机,和20架KA-25反潜直升机(后期包括2架目标指示、中继引导机)。垂直起降歼击机可以承担有限的防空、对面攻击任务。这样比较有效的空中平台的出现将能够提高对方空中打击力量的作战成本,迫使其增加护航机、电子战机数目,增大指挥、引导难度。类似P-3这样基本无自卫能力的大型巡逻机再也不能在防空导弹射程之外自由活动了。另一方面,搭载了较1123更多反潜直升机的基辅级舰,也能够更好地遂行反潜任务。不仅可资调用的直升机更多,且因为载机巡洋舰本身吨位、甲板面积、内部空间更大,携带的专用保障设备和部件、弹药、燃料储备更多,直升机出动速度更快,勤务能力更好。总之这样的舰艇相比过去的型号而言,更为有效地满足了苏联海军力量在远洋作战的能力。而事实上,黑海舰队的载机巡洋舰的加入,确实使得分舰队活动能力大幅度增强,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
1978年6月和8月间,分舰队下属数艘做战舰和供应舰两次进入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撒丁岛之间的第勒尼安海,侦察北约在该地区部署的作战力量。其中第二次行动包含了卡拉级大型反潜舰和核潜艇。而在1979年的行动中,两艘载机巡洋舰基辅号和明斯克号各自率领若干艘巡洋舰、大型反潜舰、驱逐舰和部分潜艇,分别抵达突尼斯海峡以西和第勒尼安海区进行活动,试探北约组织在该地区力量的反应状况。而在当年的4月,明斯克号又参与了在西地中海葡萄牙外海举行的大规模海上演习。由此看来,载机巡洋舰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舰队航空力量的实力,以之为核心的舰艇行动编队可以更加强力地在远海活动。而大量反潜巡洋舰和导弹巡洋舰,以及核潜艇群及至此时已成为舰队的主力,舰队基干力量的增强使得整个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地中海分舰队在强大的平台、物资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了在地中海中部乃至于西部的活动。大量军事演习、巡航勤务和访问活动对于试探、侦察该地区北约力量的力量与反应能力方面情报相当必要,同时也进一步将苏军作战力量和防线前推到了北约的眼皮底下。这样显著的成果,也为苏联军事力量70年代的在地中海的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附表:每年在地中海活动的苏联舰艇数目

年份        平均舰只数目        最高舰只数目          
1964年        8        13          
1965年        12         22          
1966年        17        29          
1967年        29        45          
1968年        36        65          
1969年        43        71          
1970年        48        69          
1971年        50        66          
1973年        52        95          
1977年        55        77          
1978年        57        82          
1979年        60        96         


7.关于这段历史的评价
评价历史是一种极端复杂和困难的工作,每位研究者和当事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不能完全苛求一致。而所谓的客观真相,更是相对而言的存在。
首先从战略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扩张的本质。
苏联70年代在东地中海进行的行动,乃是其作为完全的超级大国进入冷战中战略进攻期所进行的全球战略攻势行动的一部分。从类似行动的战略意义上讲,扩张是为了输出其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在于延伸和扩展利益与影响。但是,政治行为、国家行为最终价值在于宏观的经济利益,而并不是政治本身。所以,苏联的扩张行动,本身来讲目的性有很大欠缺和偏颇。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为了政治而政治,为了外交而外交,为了扩张而扩张的行动。最终结果是仅仅满足了、保卫了安全方面的需要和利益,但是并没有转化成足以满足需要的经济成果。也就是说,这样的扩张行动,并不是为了满足在目标地区摄取资源,向其输出商品,控制其资本和物质资源并为我所用的最终需要,而只是为了保卫伟大苏维埃国家在海外的安全利益。
而当时苏联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海外安全利益么?这种安全利益本身是什么?有多重要?恐怕其中很多只能是扩大核防卫半径,提升预警时间,陈兵百万以随时入侵西欧,乃至于防范出现在哪里的北约舰队等等。如果一个国家长久地处于战争之中,这些都可以理解,更进一步讲这些都是极端必要的行动。但是,冷战毕竟不是热战,全面战争一直没有爆发,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始终基于战争即将爆发的认识,为此保持国家长期的高消耗全面战备状态。但是这在这种和平时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的确,从一方面讲,苏联武装力量的确是维系经互会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一个独立的货币和贸易体系的极端重要的力量,是推行霸权的极端重要的力量,也是控制东欧各国(在战略进攻期则是着重控制代理人国家)极端重要的力量。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军事力量在维系这些的权重过大,地位过高,不正能说明苏联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手段缺乏力量和影响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苏联领导人乃至整个国家,总是抱着全面战争即将爆发以及以武力包办一切的认识和观念,既不重视发展经济本身,甚至也极不重视使用除军事之外的手段处理问题。帝国之维系、扩张实质上完全而绝对地有赖于强大的苏联红军红海军等等,而并不在于庞大的海外贸易、资源和财富的直接使用和摄取、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福利的全面而稳固的提升(苏联国内的确拥有完善的住房、医疗、教育保障体系,但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短缺问题总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第一第二世界各个国家中这方面的问题是极为突出的,即使是在经济指标最好的时期)。
回到地中海扩张这个问题上。前面说过,作为“南下”战略(相对于“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的地中海扩张行动意义非凡。但是,这同样是仅仅基于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认识,其目的在于打压对手胜过壮大自己。如果苏联能控制中东(尤其是石油),就能控制欧洲的命脉,就能严重影响美国的力量体系。但是如果这一对抗态势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长期化,结果必然对其不有利。帝国基于世界大战的认识,秉承帝俄时期地域性蚕食体制的惯性,过度重视军事力量的使用,不重视经济本身甚至也不重视使用经济力量,扩张如何能够持久?在70年代这样的机遇期内,美国深陷越战,西方深陷经济危机,苏联当然可以一帆风顺。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苏联的优势必然式微。美国,支持以色列这样的代理人在中东北部地中海东岸立足,就能把战争和苏联的力量渗透隔绝于中东石油产地以外。而有了石油贸易的红利,有了进一步控制西欧的命脉,美国就能继续这样的行动。而苏联在这些地区的扩张,能给其自身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兑现么?苏联从始至终并没有建立起能够深切影响该地区众多国家的经济、贸易体系,也没有手段获得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或者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对苏联价值的确有限,比如说石油)。苏联在这里的所有利益均基于对西方世界的打击而非对自己的直接壮大。这样的扩张能够持续多久?
另外,苏联的观念和行动也深切地影响到该地区的代理人们。试想,如果苏联在该地区真正建立起若干有效的双边或多边经济体系,像萨达特以及他所发动的反控行动还会存在么?萨达特总统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们如果愿意,可以选择向别的国家购买武器,可以选择聘请别的国家的顾问,但是能否短时间内就随便把自己的整个国家纳入到另外一个经济体系中去呢?直白地说,这样的经济体系的存在,对该地区众多重要国家的控制将是空前的,这显然更加有利于推行苏联的霸权,巩固其扩张成果,使苏联更容易地收入实际的利益。至少不会随便出现整个地中海分舰队瞬间失去大部分补给港口、锚地、航空兵基地等等的事情,也不会出现顾问、专家、特别工作者们一夜之间被全部控制和轰走的事情。顾问、军援、驻军乃至于些许基础设施援建这些仍然远远不够,贸易体系、真正有效的经济互助条约(哪怕能够达到对东欧国家的水平),这些东西的缺失将苏联的扩张变成了跛脚巨人的蹒跚步履。一贯之努力,只换得一夕之崩溃!
其次我们从战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威慑的运用。
苏联的扩张行动在战略上可能是脆弱和不可持续的,但在军事手段的运用战术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整个帝国的海军在50年代还是一支完全的近海防御型作战力量。火炮巡洋舰、驱护舰、警戒舰和各种小艇是这支舰队所有的水面作战力量,1000-2000吨的常规潜艇、缓慢的鱼雷轰炸机和航程短小的歼击机构成了它在水下和空中的作战力量。而侦察、扫布雷、登陆、补给、运输等等军辅舰船普遍吨位小,功能单一微弱,远洋活动能力差。而至进入地中海的60年代,随着苏联工业能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红海军得到十分巨大的发展。舰艇建造的重点被放在了大型舰艇和远洋潜艇,以及可在远洋可靠执行任务的军辅舰船上。60-70年代苏联舰艇建造经费平均每年达到20-30亿美元(当时币值),在国防预算中的比率增加至30%。1964年舰艇总吨位160万吨,1978年已经增长一倍达330万吨。平均每年都有20艘左右的舰艇加入红海军的编制序列,而仅1975年一年,船厂下水新舰就达75艘。这样的提升速度是历史上各个海上强权国家之中绝无仅有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才可能有远洋海军战略的逐步完善,才能使远洋核海军最终形成以及远洋扩张的最终达成。
在地中海的分舰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样的发展和扩张进程。最初在那里活动的都是从黑海和北方舰队临时调来的火炮舰艇和排水量较小的柴电潜艇。而之后各大舰队形成了向黑海常年派驻舰艇力量的固定制度条例。至60年代末,已有一批导弹舰艇被派驻地中海,而更多的潜艇轮班在该地区长时间活动,其中包括核潜艇。及至此时,苏军在该地区对抗航母编队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能力还极为有限。但之后数年时间内,随着大批排水量较大、舰龄新、配备各型反舰防空导弹武器的巡洋舰和驱护舰进入该地区,以及空中掩护、海上辅助勤务力量的完善,苏联在地中海的力量快速地成长起来。面对舰龄老、缺乏反舰导弹和反导弹武器的航母特混舰队,苏军力图使自己有限的优势最大化,并充分发挥。在地中海这样地理上封闭,环境上复杂的海域,苏军各级指战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压抑住对对方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恐惧,想尽各种办法尽一切可能,最终保证了敌方水面舰艇不能成功脱离本方反舰导弹的射程。而当航母编队因种种原因被迫要与本方舰艇集群短兵相接的时候,美方即能充分感受到苏军战斗力造成的压力。尾随航母而行的红海军舰艇,成功地保证了临战对峙状态下的胜利,并最终彻底扰乱了航母勤务周期和计划,将北约的水面力量逼走。而当其水面力量回撤到地中海中西部的时候,美英法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显然也不能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保障自己的安全,于是北约的战略打击力量被迫让出了大量空间,而苏联的战略防御纵深大幅度提高,苏联腹地再也不能被地中海上的战略核潜艇随便威胁了。当然这还远没有结束,当更强大的载机巡洋舰和新型核潜艇大量进入地中海之时,即使是北约在地中海中西部的力量也会感受到新的压力,它们被迫看到在自己家门口的,红星标志的舰队进行的大量试探活动和联合演习。
航母编队和岸上北约力量所感受到的这种压力,与战争中消灭对方人口、进行远程战略打击(比如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和燃烧弹)所造成的威慑是同样性质的,本身并不具备根本性区别,都是使对方清楚地或夸张地明白本方力量带来的种种可能性的结果。冷战中像地中海地区发生的较量和对峙,和当时最高层次的核力量对峙本质都是一样,根本在于控制和震慑对方心理,它的有效程度完全基于对手对破坏和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不过是核力量和导弹舰艇各自针对的目标和使用层次、条件不一样罢了。是否了解威慑,如何运用威慑,是和平时期政治、军事领导人们所应当最为关注的事情。准备战争,建立威慑,是摄止战争、保障和平的唯一方法。实质上这才是和平时期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然,力量和威慑更是外交谈判桌上最为重要的筹码之一。西方的老牌殖民者们,不管是能够让米字旗24小时面对朝阳的大英帝国,还是创立海权论和门罗主义的美国,更是精于运用这样的筹码,赚得盆满钵盈。威慑,是国家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能够使用的最为重要的两大工具之一(另一大即为利益),是保障和平发展的最重要的法宝。很显然,在弥漫和厚积着尘埃的历史中,在当年黑白背景下的地中海,苏联的领导人,苏联的红海军,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错。
总之,苏联的扩张在战略上的目标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使扩张本身长期化和持续化。这种扩张在性质上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成功地使其国内真正受益,尤其是在经济等等领域内。但是,就扩张的军事手段而言,在战术层面来说,它又是极其成功的。西方此时不能真正投入足够的资源维持勤务和战争行动,苏联正是看到这一点,才采取各种果敢的措施,尽力使自己部分有限的海上优势扩大化,最终成功地压制住北约舰队,夺取了地中海相当部分的控制权。这两方的内容,也许可以还这段历史一个全貌。时过境迁,现在的俄罗斯无法回复红色力量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能再现苏维埃武装力量之荣光。但重要的是,后来者(比如我国)恐怕也可以在其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找准合适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充分分析和比较敌我各方面实力的基础上,订立适当的手段、方法和计划,并果决大胆地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保卫和拓展利益。在强权即公理的世界中,必须像这样地拥有力量,并了解如何使用力量,如何威慑对手,才能保障自己国家基本生存与持续发展。虽然为了一个并不正确的目标,苏联领导人和前线指战员们到底还是打赢了地中海那场威慑和反威慑的战斗。现在,就看后来者的了!

                                                     2008年7月20日于北京


7.关于这段历史的评价
评价历史是一种极端复杂和困难的工作,每位研究者和当事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不能完全苛求一致。而所谓的客观真相,更是相对而言的存在。
首先从战略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扩张的本质。
苏联70年代在东地中海进行的行动,乃是其作为完全的超级大国进入冷战中战略进攻期所进行的全球战略攻势行动的一部分。从类似行动的战略意义上讲,扩张是为了输出其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在于延伸和扩展利益与影响。但是,政治行为、国家行为最终价值在于宏观的经济利益,而并不是政治本身。所以,苏联的扩张行动,本身来讲目的性有很大欠缺和偏颇。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为了政治而政治,为了外交而外交,为了扩张而扩张的行动。最终结果是仅仅满足了、保卫了安全方面的需要和利益,但是并没有转化成足以满足需要的经济成果。也就是说,这样的扩张行动,并不是为了满足在目标地区摄取资源,向其输出商品,控制其资本和物质资源并为我所用的最终需要,而只是为了保卫伟大苏维埃国家在海外的安全利益。
而当时苏联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海外安全利益么?这种安全利益本身是什么?有多重要?恐怕其中很多只能是扩大核防卫半径,提升预警时间,陈兵百万以随时入侵西欧,乃至于防范出现在哪里的北约舰队等等。如果一个国家长久地处于战争之中,这些都可以理解,更进一步讲这些都是极端必要的行动。但是,冷战毕竟不是热战,全面战争一直没有爆发,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始终基于战争即将爆发的认识,为此保持国家长期的高消耗全面战备状态。但是这在这种和平时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的确,从一方面讲,苏联武装力量的确是维系经互会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一个独立的货币和贸易体系的极端重要的力量,是推行霸权的极端重要的力量,也是控制东欧各国(在战略进攻期则是着重控制代理人国家)极端重要的力量。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军事力量在维系这些的权重过大,地位过高,不正能说明苏联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手段缺乏力量和影响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苏联领导人乃至整个国家,总是抱着全面战争即将爆发以及以武力包办一切的认识和观念,既不重视发展经济本身,甚至也极不重视使用除军事之外的手段处理问题。帝国之维系、扩张实质上完全而绝对地有赖于强大的苏联红军红海军等等,而并不在于庞大的海外贸易、资源和财富的直接使用和摄取、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福利的全面而稳固的提升(苏联国内的确拥有完善的住房、医疗、教育保障体系,但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短缺问题总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第一第二世界各个国家中这方面的问题是极为突出的,即使是在经济指标最好的时期)。
回到地中海扩张这个问题上。前面说过,作为“南下”战略(相对于“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的地中海扩张行动意义非凡。但是,这同样是仅仅基于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认识,其目的在于打压对手胜过壮大自己。如果苏联能控制中东(尤其是石油),就能控制欧洲的命脉,就能严重影响美国的力量体系。但是如果这一对抗态势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长期化,结果必然对其不有利。帝国基于世界大战的认识,秉承帝俄时期地域性蚕食体制的惯性,过度重视军事力量的使用,不重视经济本身甚至也不重视使用经济力量,扩张如何能够持久?在70年代这样的机遇期内,美国深陷越战,西方深陷经济危机,苏联当然可以一帆风顺。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苏联的优势必然式微。美国,支持以色列这样的代理人在中东北部地中海东岸立足,就能把战争和苏联的力量渗透隔绝于中东石油产地以外。而有了石油贸易的红利,有了进一步控制西欧的命脉,美国就能继续这样的行动。而苏联在这些地区的扩张,能给其自身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兑现么?苏联从始至终并没有建立起能够深切影响该地区众多国家的经济、贸易体系,也没有手段获得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或者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对苏联价值的确有限,比如说石油)。苏联在这里的所有利益均基于对西方世界的打击而非对自己的直接壮大。这样的扩张能够持续多久?
另外,苏联的观念和行动也深切地影响到该地区的代理人们。试想,如果苏联在该地区真正建立起若干有效的双边或多边经济体系,像萨达特以及他所发动的反控行动还会存在么?萨达特总统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们如果愿意,可以选择向别的国家购买武器,可以选择聘请别的国家的顾问,但是能否短时间内就随便把自己的整个国家纳入到另外一个经济体系中去呢?直白地说,这样的经济体系的存在,对该地区众多重要国家的控制将是空前的,这显然更加有利于推行苏联的霸权,巩固其扩张成果,使苏联更容易地收入实际的利益。至少不会随便出现整个地中海分舰队瞬间失去大部分补给港口、锚地、航空兵基地等等的事情,也不会出现顾问、专家、特别工作者们一夜之间被全部控制和轰走的事情。顾问、军援、驻军乃至于些许基础设施援建这些仍然远远不够,贸易体系、真正有效的经济互助条约(哪怕能够达到对东欧国家的水平),这些东西的缺失将苏联的扩张变成了跛脚巨人的蹒跚步履。一贯之努力,只换得一夕之崩溃!
其次我们从战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威慑的运用。
苏联的扩张行动在战略上可能是脆弱和不可持续的,但在军事手段的运用战术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整个帝国的海军在50年代还是一支完全的近海防御型作战力量。火炮巡洋舰、驱护舰、警戒舰和各种小艇是这支舰队所有的水面作战力量,1000-2000吨的常规潜艇、缓慢的鱼雷轰炸机和航程短小的歼击机构成了它在水下和空中的作战力量。而侦察、扫布雷、登陆、补给、运输等等军辅舰船普遍吨位小,功能单一微弱,远洋活动能力差。而至进入地中海的60年代,随着苏联工业能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红海军得到十分巨大的发展。舰艇建造的重点被放在了大型舰艇和远洋潜艇,以及可在远洋可靠执行任务的军辅舰船上。60-70年代苏联舰艇建造经费平均每年达到20-30亿美元(当时币值),在国防预算中的比率增加至30%。1964年舰艇总吨位160万吨,1978年已经增长一倍达330万吨。平均每年都有20艘左右的舰艇加入红海军的编制序列,而仅1975年一年,船厂下水新舰就达75艘。这样的提升速度是历史上各个海上强权国家之中绝无仅有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才可能有远洋海军战略的逐步完善,才能使远洋核海军最终形成以及远洋扩张的最终达成。
在地中海的分舰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样的发展和扩张进程。最初在那里活动的都是从黑海和北方舰队临时调来的火炮舰艇和排水量较小的柴电潜艇。而之后各大舰队形成了向黑海常年派驻舰艇力量的固定制度条例。至60年代末,已有一批导弹舰艇被派驻地中海,而更多的潜艇轮班在该地区长时间活动,其中包括核潜艇。及至此时,苏军在该地区对抗航母编队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能力还极为有限。但之后数年时间内,随着大批排水量较大、舰龄新、配备各型反舰防空导弹武器的巡洋舰和驱护舰进入该地区,以及空中掩护、海上辅助勤务力量的完善,苏联在地中海的力量快速地成长起来。面对舰龄老、缺乏反舰导弹和反导弹武器的航母特混舰队,苏军力图使自己有限的优势最大化,并充分发挥。在地中海这样地理上封闭,环境上复杂的海域,苏军各级指战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压抑住对对方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恐惧,想尽各种办法尽一切可能,最终保证了敌方水面舰艇不能成功脱离本方反舰导弹的射程。而当航母编队因种种原因被迫要与本方舰艇集群短兵相接的时候,美方即能充分感受到苏军战斗力造成的压力。尾随航母而行的红海军舰艇,成功地保证了临战对峙状态下的胜利,并最终彻底扰乱了航母勤务周期和计划,将北约的水面力量逼走。而当其水面力量回撤到地中海中西部的时候,美英法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显然也不能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保障自己的安全,于是北约的战略打击力量被迫让出了大量空间,而苏联的战略防御纵深大幅度提高,苏联腹地再也不能被地中海上的战略核潜艇随便威胁了。当然这还远没有结束,当更强大的载机巡洋舰和新型核潜艇大量进入地中海之时,即使是北约在地中海中西部的力量也会感受到新的压力,它们被迫看到在自己家门口的,红星标志的舰队进行的大量试探活动和联合演习。
航母编队和岸上北约力量所感受到的这种压力,与战争中消灭对方人口、进行远程战略打击(比如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和燃烧弹)所造成的威慑是同样性质的,本身并不具备根本性区别,都是使对方清楚地或夸张地明白本方力量带来的种种可能性的结果。冷战中像地中海地区发生的较量和对峙,和当时最高层次的核力量对峙本质都是一样,根本在于控制和震慑对方心理,它的有效程度完全基于对手对破坏和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不过是核力量和导弹舰艇各自针对的目标和使用层次、条件不一样罢了。是否了解威慑,如何运用威慑,是和平时期政治、军事领导人们所应当最为关注的事情。准备战争,建立威慑,是摄止战争、保障和平的唯一方法。实质上这才是和平时期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然,力量和威慑更是外交谈判桌上最为重要的筹码之一。西方的老牌殖民者们,不管是能够让米字旗24小时面对朝阳的大英帝国,还是创立海权论和门罗主义的美国,更是精于运用这样的筹码,赚得盆满钵盈。威慑,是国家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能够使用的最为重要的两大工具之一(另一大即为利益),是保障和平发展的最重要的法宝。很显然,在弥漫和厚积着尘埃的历史中,在当年黑白背景下的地中海,苏联的领导人,苏联的红海军,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错。
总之,苏联的扩张在战略上的目标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使扩张本身长期化和持续化。这种扩张在性质上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成功地使其国内真正受益,尤其是在经济等等领域内。但是,就扩张的军事手段而言,在战术层面来说,它又是极其成功的。西方此时不能真正投入足够的资源维持勤务和战争行动,苏联正是看到这一点,才采取各种果敢的措施,尽力使自己部分有限的海上优势扩大化,最终成功地压制住北约舰队,夺取了地中海相当部分的控制权。这两方的内容,也许可以还这段历史一个全貌。时过境迁,现在的俄罗斯无法回复红色力量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能再现苏维埃武装力量之荣光。但重要的是,后来者(比如我国)恐怕也可以在其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找准合适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充分分析和比较敌我各方面实力的基础上,订立适当的手段、方法和计划,并果决大胆地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保卫和拓展利益。在强权即公理的世界中,必须像这样地拥有力量,并了解如何使用力量,如何威慑对手,才能保障自己国家基本生存与持续发展。虽然为了一个并不正确的目标,苏联领导人和前线指战员们到底还是打赢了地中海那场威慑和反威慑的战斗。现在,就看后来者的了!

                                                     2008年7月20日于北京


7.关于这段历史的评价

评价历史是一种极端复杂和困难的工作,每位研究者和当事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不能完全苛求一致。而所谓的客观真相,更是相对而言的存在。
首先从战略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扩张的本质。
苏联70年代在东地中海进行的行动,乃是其作为完全的超级大国进入冷战中战略进攻期所进行的全球战略攻势行动的一部分。从类似行动的战略意义上讲,扩张是为了输出其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在于延伸和扩展利益与影响。但是,政治行为、国家行为最终价值在于宏观的经济利益,而并不是政治本身。所以,苏联的扩张行动,本身来讲目的性有很大欠缺和偏颇。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为了政治而政治,为了外交而外交,为了扩张而扩张的行动。最终结果是仅仅满足了、保卫了安全方面的需要和利益,但是并没有转化成足以满足需要的经济成果。也就是说,这样的扩张行动,并不是为了满足在目标地区摄取资源,向其输出商品,控制其资本和物质资源并为我所用的最终需要,而只是为了保卫伟大苏维埃国家在海外的安全利益。
而当时苏联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海外安全利益么?这种安全利益本身是什么?有多重要?恐怕其中很多只能是扩大核防卫半径,提升预警时间,陈兵百万以随时入侵西欧,乃至于防范出现在哪里的北约舰队等等。如果一个国家长久地处于战争之中,这些都可以理解,更进一步讲这些都是极端必要的行动。但是,冷战毕竟不是热战,全面战争一直没有爆发,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始终基于战争即将爆发的认识,为此保持国家长期的高消耗全面战备状态。但是这在这种和平时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的确,从一方面讲,苏联武装力量的确是维系经互会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一个独立的货币和贸易体系的极端重要的力量,是推行霸权的极端重要的力量,也是控制东欧各国(在战略进攻期则是着重控制代理人国家)极端重要的力量。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军事力量在维系这些的权重过大,地位过高,不正能说明苏联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手段缺乏力量和影响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苏联领导人乃至整个国家,总是抱着全面战争即将爆发以及以武力包办一切的认识和观念,既不重视发展经济本身,甚至也极不重视使用除军事之外的手段处理问题。帝国之维系、扩张实质上完全而绝对地有赖于强大的苏联红军红海军等等,而并不在于庞大的海外贸易、资源和财富的直接使用和摄取、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福利的全面而稳固的提升(苏联国内的确拥有完善的住房、医疗、教育保障体系,但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短缺问题总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第一第二世界各个国家中我国这方面的问题是极为突出的,即使是在经济指标最好的时期)。
回到地中海扩张这个问题上。前面说过,作为“南下”战略(相对于“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的地中海扩张行动意义非凡。但是,这同样是仅仅基于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认识,其目的在于打压对手胜过壮大自己。如果苏联能控制中东(尤其是石油),就能控制欧洲的命脉,就能严重影响美国的力量体系。但是如果这一对抗态势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长期化,结果必然对其不有利。帝国基于世界大战的认识,秉承帝俄时期地域性蚕食体制的惯性,过度重视军事力量的使用,不重视经济本身甚至也不重视使用经济力量,扩张如何能够持久?在70年代这样的机遇期内,美国深陷越战,西方深陷经济危机,苏联当然可以一帆风顺。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苏联的优势必然式微。美国,支持以色列这样的代理人在中东北部地中海东岸立足,就能把战争和苏联的力量渗透隔绝于中东石油产地以外。而有了石油贸易的红利,有了进一步控制西欧的命脉,美国就能继续这样的行动。而苏联在这些地区的扩张,能给其自身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兑现么?苏联从始至终并没有建立起能够深切影响该地区众多国家的经济、贸易体系,也没有手段获得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或者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对苏联价值的确有限,比如说石油)。苏联在这里的所有利益均基于对西方世界的打击而非对自己的直接壮大。这样的扩张能够持续多久?
另外,苏联的观念和行动也深切地影响到该地区的代理人们。试想,如果苏联在该地区真正建立起若干有效的双边或多边经济体系,像萨达特以及他所发动的反控行动还会存在么?萨达特总统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们如果愿意,可以选择向别的国家购买武器,可以选择聘请别的国家的顾问,但是能否短时间内就随便把自己的整个国家纳入到另外一个经济体系中去呢?直白地说,这样的经济体系的存在,对该地区众多重要国家的控制将是空前的,这显然更加有利于推行苏联的霸权,巩固其扩张成果,使苏联更容易地收入实际的利益。至少不会随便出现整个地中海分舰队瞬间失去大部分补给港口、锚地、航空兵基地等等的事情,也不会出现顾问、专家、特别工作者们一夜之间被全部控制和轰走的事情。顾问、军援、驻军乃至于些许基础设施援建这些仍然远远不够,贸易体系、真正有效的经济互助条约(哪怕能够达到对东欧国家的水平),这些东西的缺失将苏联的扩张变成了跛脚巨人的蹒跚步履。一贯之努力,只换得一夕之崩溃!
其次我们从战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威慑的运用。
苏联的扩张行动在战略上可能是脆弱和不可持续的,但在军事手段的运用战术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整个帝国的海军在50年代还是一支完全的近海防御型作战力量。火炮巡洋舰、驱护舰、警戒舰和各种小艇是这支舰队所有的水面作战力量,1000-2000吨的常规潜艇、缓慢的鱼雷轰炸机和航程短小的歼击机构成了它在水下和空中的作战力量。而侦察、扫布雷、登陆、补给、运输等等军辅舰船普遍吨位小,功能单一微弱,远洋活动能力差。而至进入地中海的60年代,随着苏联工业能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红海军得到十分巨大的发展。舰艇建造的重点被放在了大型舰艇和远洋潜艇,以及可在远洋可靠执行任务的军辅舰船上。60-70年代苏联舰艇建造经费平均每年达到20-30亿美元(当时币值),在国防预算中的比率增加至30%。1964年舰艇总吨位160万吨,1978年已经增长一倍达330万吨。平均每年都有20艘左右的舰艇加入红海军的编制序列,而仅1975年一年,船厂下水新舰就达75艘。这样的提升速度是历史上各个海上强权国家之中绝无仅有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才可能有远洋海军战略的逐步完善,才能使远洋核海军最终形成以及远洋扩张的最终达成。
在地中海的分舰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样的发展和扩张进程。最初在那里活动的都是从黑海和北方舰队临时调来的火炮舰艇和排水量较小的柴电潜艇。而之后各大舰队形成了向黑海常年派驻舰艇力量的固定制度条例。至60年代末,已有一批导弹舰艇被派驻地中海,而更多的潜艇轮班在该地区长时间活动,其中包括核潜艇。及至此时,苏军在该地区对抗航母编队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能力还极为有限。但之后数年时间内,随着大批排水量较大、舰龄新、配备各型反舰防空导弹武器的巡洋舰和驱护舰进入该地区,以及空中掩护、海上辅助勤务力量的完善,苏联在地中海的力量快速地成长起来。面对舰龄老、缺乏反舰导弹和反导弹武器的航母特混舰队,苏军力图使自己有限的优势最大化,并充分发挥。在地中海这样地理上封闭,环境上复杂的海域,苏军各级指战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压抑住对对方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恐惧,想尽各种办法尽一切可能,最终保证了敌方水面舰艇不能成功脱离本方反舰导弹的射程。而当航母编队因种种原因被迫要与本方舰艇集群短兵相接的时候,美方即能充分感受到苏军战斗力造成的压力。尾随航母而行的红海军舰艇,成功地保证了临战对峙状态下的胜利,并最终彻底扰乱了航母勤务周期和计划,将北约的水面力量逼走。而当其水面力量回撤到地中海中西部的时候,美英法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显然也不能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保障自己的安全,于是北约的战略打击力量被迫让出了大量空间,而苏联的战略防御纵深大幅度提高,苏联腹地再也不能被地中海上的战略核潜艇随便威胁了。当然这还远没有结束,当更强大的载机巡洋舰和新型核潜艇大量进入地中海之时,即使是北约在地中海中西部的力量也会感受到新的压力,它们被迫看到在自己家门口的,红星标志的舰队进行的大量试探活动和联合演习。
航母编队和岸上北约力量所感受到的这种压力,与战争中消灭对方人口、进行远程战略打击(比如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和燃烧弹)所造成的威慑是同样性质的,本身并不具备根本性区别,都是使对方清楚地或夸张地明白本方力量带来的种种可能性的结果。冷战中像地中海地区发生的较量和对峙,和当时最高层次的核力量对峙本质都是一样,根本在于控制和震慑对方心理,它的有效程度完全基于对手对破坏和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不过是核力量和导弹舰艇各自针对的目标和使用层次、条件不一样罢了。是否了解威慑,如何运用威慑,是和平时期政治、军事领导人们所应当最为关注的事情。准备战争,建立威慑,是摄止战争、保障和平的唯一方法。实质上这才是和平时期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然,力量和威慑更是外交谈判桌上最为重要的筹码之一。西方的老牌殖民者们,不管是能够让米字旗24小时面对朝阳的大英帝国,还是创立海权论和门罗主义的美国,更是精于运用这样的筹码,赚得盆满钵盈。威慑,是国家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能够使用的最为重要的两大工具之一(另一大即为利益),是保障和平发展的最重要的法宝。很显然,在弥漫和厚积着尘埃的历史中,在当年黑白背景下的地中海,苏联的领导人,苏联的红海军,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错。
总之,苏联的扩张在战略上的目标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使扩张本身长期化和持续化。这种扩张在性质上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成功地使其国内真正受益,尤其是在经济等等领域内。但是,就扩张的军事手段而言,在战术层面来说,它又是极其成功的。西方此时不能真正投入足够的资源维持勤务和战争行动,苏联正是看到这一点,才采取各种果敢的措施,尽力使自己部分有限的海上优势扩大化,最终成功地压制住北约舰队,夺取了地中海相当部分的控制权。这两方的内容,也许可以还这段历史一个全貌。时过境迁,现在的俄罗斯无法回复红色力量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能再现苏维埃武装力量之荣光。但重要的是,后来者(比如我国)恐怕也可以在其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找准合适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充分分析和比较敌我各方面实力的基础上,订立适当的手段、方法和计划,并果决大胆地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保卫和拓展利益。在强权即公理的世界中,必须像这样地拥有力量,并了解如何使用力量,如何威慑对手,才能保障自己国家基本生存与持续发展。虽然为了一个并不正确的目标,苏联领导人和前线指战员们到底还是打赢了地中海那场威慑和反威慑的战斗。现在,就看后来者的了!

                                                     2008年7月20日于北京


7.关于这段历史的评价

评价历史是一种极端复杂和困难的工作,每位研究者和当事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不能完全苛求一致。而所谓的客观真相,更是相对而言的存在。
首先从战略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扩张的本质。
苏联70年代在东地中海进行的行动,乃是其作为完全的超级大国进入冷战中战略进攻期所进行的全球战略攻势行动的一部分。从类似行动的战略意义上讲,扩张是为了输出其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在于延伸和扩展利益与影响。但是,政治行为、国家行为最终价值在于宏观的经济利益,而并不是政治本身。所以,苏联的扩张行动,本身来讲目的性有很大欠缺和偏颇。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为了政治而政治,为了外交而外交,为了扩张而扩张的行动。最终结果是仅仅满足了、保卫了安全方面的需要和利益,但是并没有转化成足以满足需要的经济成果。也就是说,这样的扩张行动,并不是为了满足在目标地区摄取资源,向其输出商品,控制其资本和物质资源并为我所用的最终需要,而只是为了保卫伟大苏维埃国家在海外的安全利益。
而当时苏联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海外安全利益么?这种安全利益本身是什么?有多重要?恐怕其中很多只能是扩大核防卫半径,提升预警时间,陈兵百万以随时入侵西欧,乃至于防范出现在哪里的北约舰队等等。如果一个国家长久地处于战争之中,这些都可以理解,更进一步讲这些都是极端必要的行动。但是,冷战毕竟不是热战,全面战争一直没有爆发,克林姆林宫和总参谋部始终基于战争即将爆发的认识,为此保持国家长期的高消耗全面战备状态。但是这在这种和平时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的确,从一方面讲,苏联武装力量的确是维系经互会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一个独立的货币和贸易体系的极端重要的力量,是推行霸权的极端重要的力量,也是控制东欧各国(在战略进攻期则是着重控制代理人国家)极端重要的力量。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军事力量在维系这些的权重过大,地位过高,不正能说明苏联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手段缺乏力量和影响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苏联领导人乃至整个国家,总是抱着全面战争即将爆发以及以武力包办一切的认识和观念,既不重视发展经济本身,甚至也极不重视使用除军事之外的手段处理问题。帝国之维系、扩张实质上完全而绝对地有赖于强大的苏联红军红海军等等,而并不在于庞大的海外贸易、资源和财富的直接使用和摄取、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福利的全面而稳固的提升(苏联国内的确拥有完善的住房、医疗、教育保障体系,但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短缺问题总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第一第二世界各个国家中我国这方面的问题是极为突出的,即使是在经济指标最好的时期)。
回到地中海扩张这个问题上。前面说过,作为“南下”战略(相对于“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的地中海扩张行动意义非凡。但是,这同样是仅仅基于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认识,其目的在于打压对手胜过壮大自己。如果苏联能控制中东(尤其是石油),就能控制欧洲的命脉,就能严重影响美国的力量体系。但是如果这一对抗态势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长期化,结果必然对其不有利。帝国基于世界大战的认识,秉承帝俄时期地域性蚕食体制的惯性,过度重视军事力量的使用,不重视经济本身甚至也不重视使用经济力量,扩张如何能够持久?在70年代这样的机遇期内,美国深陷越战,西方深陷经济危机,苏联当然可以一帆风顺。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苏联的优势必然式微。美国,支持以色列这样的代理人在中东北部地中海东岸立足,就能把战争和苏联的力量渗透隔绝于中东石油产地以外。而有了石油贸易的红利,有了进一步控制西欧的命脉,美国就能继续这样的行动。而苏联在这些地区的扩张,能给其自身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兑现么?苏联从始至终并没有建立起能够深切影响该地区众多国家的经济、贸易体系,也没有手段获得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或者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对苏联价值的确有限,比如说石油)。苏联在这里的所有利益均基于对西方世界的打击而非对自己的直接壮大。这样的扩张能够持续多久?
另外,苏联的观念和行动也深切地影响到该地区的代理人们。试想,如果苏联在该地区真正建立起若干有效的双边或多边经济体系,像萨达特以及他所发动的反控行动还会存在么?萨达特总统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们如果愿意,可以选择向别的国家购买武器,可以选择聘请别的国家的顾问,但是能否短时间内就随便把自己的整个国家纳入到另外一个经济体系中去呢?直白地说,这样的经济体系的存在,对该地区众多重要国家的控制将是空前的,这显然更加有利于推行苏联的霸权,巩固其扩张成果,使苏联更容易地收入实际的利益。至少不会随便出现整个地中海分舰队瞬间失去大部分补给港口、锚地、航空兵基地等等的事情,也不会出现顾问、专家、特别工作者们一夜之间被全部控制和轰走的事情。顾问、军援、驻军乃至于些许基础设施援建这些仍然远远不够,贸易体系、真正有效的经济互助条约(哪怕能够达到对东欧国家的水平),这些东西的缺失将苏联的扩张变成了跛脚巨人的蹒跚步履。一贯之努力,只换得一夕之崩溃!
其次我们从战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威慑的运用。
苏联的扩张行动在战略上可能是脆弱和不可持续的,但在军事手段的运用战术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整个帝国的海军在50年代还是一支完全的近海防御型作战力量。火炮巡洋舰、驱护舰、警戒舰和各种小艇是这支舰队所有的水面作战力量,1000-2000吨的常规潜艇、缓慢的鱼雷轰炸机和航程短小的歼击机构成了它在水下和空中的作战力量。而侦察、扫布雷、登陆、补给、运输等等军辅舰船普遍吨位小,功能单一微弱,远洋活动能力差。而至进入地中海的60年代,随着苏联工业能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红海军得到十分巨大的发展。舰艇建造的重点被放在了大型舰艇和远洋潜艇,以及可在远洋可靠执行任务的军辅舰船上。60-70年代苏联舰艇建造经费平均每年达到20-30亿美元(当时币值),在国防预算中的比率增加至30%。1964年舰艇总吨位160万吨,1978年已经增长一倍达330万吨。平均每年都有20艘左右的舰艇加入红海军的编制序列,而仅1975年一年,船厂下水新舰就达75艘。这样的提升速度是历史上各个海上强权国家之中绝无仅有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才可能有远洋海军战略的逐步完善,才能使远洋核海军最终形成以及远洋扩张的最终达成。
在地中海的分舰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样的发展和扩张进程。最初在那里活动的都是从黑海和北方舰队临时调来的火炮舰艇和排水量较小的柴电潜艇。而之后各大舰队形成了向黑海常年派驻舰艇力量的固定制度条例。至60年代末,已有一批导弹舰艇被派驻地中海,而更多的潜艇轮班在该地区长时间活动,其中包括核潜艇。及至此时,苏军在该地区对抗航母编队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能力还极为有限。但之后数年时间内,随着大批排水量较大、舰龄新、配备各型反舰防空导弹武器的巡洋舰和驱护舰进入该地区,以及空中掩护、海上辅助勤务力量的完善,苏联在地中海的力量快速地成长起来。面对舰龄老、缺乏反舰导弹和反导弹武器的航母特混舰队,苏军力图使自己有限的优势最大化,并充分发挥。在地中海这样地理上封闭,环境上复杂的海域,苏军各级指战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压抑住对对方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恐惧,想尽各种办法尽一切可能,最终保证了敌方水面舰艇不能成功脱离本方反舰导弹的射程。而当航母编队因种种原因被迫要与本方舰艇集群短兵相接的时候,美方即能充分感受到苏军战斗力造成的压力。尾随航母而行的红海军舰艇,成功地保证了临战对峙状态下的胜利,并最终彻底扰乱了航母勤务周期和计划,将北约的水面力量逼走。而当其水面力量回撤到地中海中西部的时候,美英法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显然也不能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保障自己的安全,于是北约的战略打击力量被迫让出了大量空间,而苏联的战略防御纵深大幅度提高,苏联腹地再也不能被地中海上的战略核潜艇随便威胁了。当然这还远没有结束,当更强大的载机巡洋舰和新型核潜艇大量进入地中海之时,即使是北约在地中海中西部的力量也会感受到新的压力,它们被迫看到在自己家门口的,红星标志的舰队进行的大量试探活动和联合演习。
航母编队和岸上北约力量所感受到的这种压力,与战争中消灭对方人口、进行远程战略打击(比如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和燃烧弹)所造成的威慑是同样性质的,本身并不具备根本性区别,都是使对方清楚地或夸张地明白本方力量带来的种种可能性的结果。冷战中像地中海地区发生的较量和对峙,和当时最高层次的核力量对峙本质都是一样,根本在于控制和震慑对方心理,它的有效程度完全基于对手对破坏和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不过是核力量和导弹舰艇各自针对的目标和使用层次、条件不一样罢了。是否了解威慑,如何运用威慑,是和平时期政治、军事领导人们所应当最为关注的事情。准备战争,建立威慑,是摄止战争、保障和平的唯一方法。实质上这才是和平时期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然,力量和威慑更是外交谈判桌上最为重要的筹码之一。西方的老牌殖民者们,不管是能够让米字旗24小时面对朝阳的大英帝国,还是创立海权论和门罗主义的美国,更是精于运用这样的筹码,赚得盆满钵盈。威慑,是国家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能够使用的最为重要的两大工具之一(另一大即为利益),是保障和平发展的最重要的法宝。很显然,在弥漫和厚积着尘埃的历史中,在当年黑白背景下的地中海,苏联的领导人,苏联的红海军,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错。
总之,苏联的扩张在战略上的目标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使扩张本身长期化和持续化。这种扩张在性质上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成功地使其国内真正受益,尤其是在经济等等领域内。但是,就扩张的军事手段而言,在战术层面来说,它又是极其成功的。西方此时不能真正投入足够的资源维持勤务和战争行动,苏联正是看到这一点,才采取各种果敢的措施,尽力使自己部分有限的海上优势扩大化,最终成功地压制住北约舰队,夺取了地中海相当部分的控制权。这两方的内容,也许可以还这段历史一个全貌。时过境迁,现在的俄罗斯无法回复红色力量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能再现苏维埃武装力量之荣光。但重要的是,后来者(比如我国)恐怕也可以在其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找准合适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充分分析和比较敌我各方面实力的基础上,订立适当的手段、方法和计划,并果决大胆地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保卫和拓展利益。在强权即公理的世界中,必须像这样地拥有力量,并了解如何使用力量,如何威慑对手,才能保障自己国家基本生存与持续发展。虽然为了一个并不正确的目标,苏联领导人和前线指战员们到底还是打赢了地中海那场威慑和反威慑的战斗。现在,就看后来者的了!

                                                     2008年7月20日于北京
继续等连载
LZ啊,您老干嘛呢????
版主帮忙给个标记吧,支持一下俺们原创首发
还有最后一段没发上去呢
我是代表卡皮塔涅茨同志来收资料使用费的……
60年代的航母?难道是莫斯科级的那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木有毛子。  
显然,对苏联海军的建设和战略战术运用不应评价过低。那种片面的鄙视甚至声称不值得研究是错误的。
苏联海军能够以相对弱势的力量把北约挤出东地中海,似乎与TG海军当下想要做的事类似,多少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吧
极品好文,顶的太少了
攻守之势异也。
已经看出和米帝的差距鸟
kgb1059 发表于 2011-7-18 20:55
我是代表卡皮塔涅茨同志来收资料使用费的……
红海军第一副司令同志的书很好的。

当然也不止他的书。
LZv5!肯定是未来的贵宾了
一篇经典的文章!呵呵


好文~~~~
不过没钱买NAAS……

好文~~~~
不过没钱买NAAS……
kgb1059 发表于 2011-7-18 20:55
我是代表卡皮塔涅茨同志来收资料使用费的……
其实很多老书旧书都是宝。书多了自然能成体系。

当然50年前的条令最好。
攻守之势异也。
有木有80年代的?
fdbiology 发表于 2011-7-19 09:59
显然,对苏联海军的建设和战略战术运用不应评价过低。那种片面的鄙视甚至声称不值得研究是错误的。
苏联海 ...
        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借口“维护无害通过权”而进入原苏联军港塞瓦斯托波尔以南7海里的水域,以检查苏军的反应能力,立即遭到苏联海军护卫舰的驱赶。面对比自己小很多的苏联军舰,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狂妄地发出“这里是国际自由航行通道”为由置之不理,苏联军舰上的水兵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向美国军舰发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信号,驾驶着自己的军舰向美国的军舰撞了过去,造成美国军舰的损坏, 这种勇猛、果敢和视死如归的气概,把美国佬吓的目瞪口呆,狼狈逃窜。撞击造成美国“约克城”号巡洋舰艉部和艉部的“捕鲸叉”导弹发射架受到损伤,原苏联“ 米尔卡”号护卫舰舰艏水线以上则被撞出一个大窟窿。

ladon 发表于 2011-7-20 14:33
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借口“维护无害通过权”而进入原苏联军港塞瓦斯托波尔以南 ...


1988是1988。上层建筑的腐朽不是海军本身建设的问题。
大厦将倾,风雨欲来~唉~
ladon 发表于 2011-7-20 14:33
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借口“维护无害通过权”而进入原苏联军港塞瓦斯托波尔以南 ...


1988是1988。上层建筑的腐朽不是海军本身建设的问题。
大厦将倾,风雨欲来~唉~
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借口“维护无害通过权”而进入原苏联军港塞瓦斯托波尔以南 ...
这个我舰奉命撞击你舰很出名啊
很长但是坚持看完了!很好很好
fdbiology 发表于 2011-7-20 14:36
1988是1988。上层建筑的腐朽不是海军本身建设的问题。
大厦将倾,风雨欲来~唉~
苏联海军建设真的没有问题?:o
ladon 发表于 2011-7-20 17:06
苏联海军建设真的没有问题?
个人感觉,要是战略想定是那样儿了,明天就要打核大战了~
政治局的把这点卡死,海军那帮马汉学派可以设计出来的最好思路也就如此。当然经验和教训都要汲取,就算学MD,你的战略环境跟MD一样吗?

“飞潜快”的中国海军建设真的没问题?:o
要完成政治局的任务,大概也只能这样了。

国家战略目标的问题,海军自己没有办法解决。
耐心的看完了,70年代是红海军辉煌的年代啊!
fdbiology 发表于 2011-7-20 20:31
个人感觉,要是战略想定是那样儿了,明天就要打核大战了~
政治局的把这点卡死,海军那帮马汉学派可以设计 ...
飞潜快倒是没问题

那个跑步冲刺共产主义的年代连驱逐舰都养不了几艘[:a12:]


对于这种成熟政治家和外交家所提出的请求,苏联领导人为了能继续控制中东局势,尤其是基于控制代理国本身的原因,本着更为成熟的政治、外交家所应具备的考量,表示同意
这句写得太油墨了

“苏联领导人和前线指战员们到底还是打赢了地中海那场威慑和反威慑的战斗”。。。。。。这个结论恕难苟同
美苏在海上对峙的时候,以色列正在陆地上大杀特杀,既然苏联不打算直接攻击以色列,美国又何须出手呢?美国是被吓退,还是主动撤退,这里面区别很大
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所看到的,恐怕不是“苏联敢跟美国对峙”,而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苏联不敢对以色列动武”
事实就是,埃及此后拒绝再让苏联使用军事基地,并且向美以大幅度让步以换回西奈半岛
如果非要说“苏联成功威慑到了美国”,那么最好加上一句:“美国则成功威慑到了除苏联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

对于这种成熟政治家和外交家所提出的请求,苏联领导人为了能继续控制中东局势,尤其是基于控制代理国本身的原因,本着更为成熟的政治、外交家所应具备的考量,表示同意
这句写得太油墨了

“苏联领导人和前线指战员们到底还是打赢了地中海那场威慑和反威慑的战斗”。。。。。。这个结论恕难苟同
美苏在海上对峙的时候,以色列正在陆地上大杀特杀,既然苏联不打算直接攻击以色列,美国又何须出手呢?美国是被吓退,还是主动撤退,这里面区别很大
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所看到的,恐怕不是“苏联敢跟美国对峙”,而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苏联不敢对以色列动武”
事实就是,埃及此后拒绝再让苏联使用军事基地,并且向美以大幅度让步以换回西奈半岛
如果非要说“苏联成功威慑到了美国”,那么最好加上一句:“美国则成功威慑到了除苏联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
顶了 留名先 之后细看
ladon 发表于 2011-7-24 02:56
飞潜快倒是没问题

那个跑步冲刺共产主义的年代连驱逐舰都养不了几艘
那苏联发展海军以潜艇为主也没有问题,因为潜艇是唯一能够在战时条件下在四大舰队间机动的力量。
chiefnation 发表于 2011-7-24 06:04
对于这种成熟政治家和外交家所提出的请求,苏联领导人为了能继续控制中东局势,尤其是基于控制代理国本身的 ...
这样的结果还是靠了当时的战略态势——MD处在战略收缩的边缘,所以在对抗中比较谨慎。苏联海军虽然是战略势力的一种体现,但还算不上战略博弈的主要因素。
fdbiology 发表于 2011-7-24 12:52
那苏联发展海军以潜艇为主也没有问题,因为潜艇是唯一能够在战时条件下在四大舰队间机动的力量。
苏联潜艇赢得了古巴导弹危机咩?:o
chiefnation 发表于 2011-7-24 06:04
对于这种成熟政治家和外交家所提出的请求,苏联领导人为了能继续控制中东局势,尤其是基于控制代理国本身的 ...
其实任何问题都要看到重点和本质,其他次要的东西可以不提。

就苏联先派军舰,之后作出姿态要派陆战队和空降兵参战,以及最后是否参战,这都不是主要问题。

苏联的海军也好,基地也好,空降兵陆战队也好,都只是工具,都只是显示力量促成态势、达到目标的工

具。


主要问题只有两个:

1.苏联什么都不干,中东形势会怎样?就最最基本的一点而言,美国人是否会走?

2.土耳其作为一个北约国家,向敌对苏联开放领空运送的还不是人道主义物品,而就是军火,这种态势的达

成,有什么样的政治意义?北约那么多成员,为什么几乎没有为美国提供基地参与或威慑中东,支援以色列

的国家?这在当时两极对峙的格局下有何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