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日军用的38式和79式步枪想问几个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02:24
1。38式的枪身虽然很长,但是子弹初速却比较小,这也是它杀伤力不足的一个原因,这种枪的膛线长度只有240毫米,而膛线的长度应该是和子弹的初速成正比的。像中国军队当时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尽管枪身比38式短了一截,但是它的膛线长度是400毫米,子弹初速是840米,这种枪和38式比起来除了拚刺刀时因为枪身短比较吃亏以外,在杀伤力上来说绝对应该是超过38式的。我觉得枪弹的初速越高,杀伤力就越强,在子弹的装药量一定的前提下应该是枪管的膛线越长,子弹的初速就越高,初速高的话还可以增加射程,实在不明白38式为什么搞这么短的膛线,和现代步枪比起来它差的就更远了,像美国的M-16的膛线长度是600毫米,国内的95式尽管枪身短但它的膛线也有400毫米。当时的日本的步枪和别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是落后的,是不是因为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工业基础的原因?当时的八路军兵工厂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据说都能搞出400毫米膛线长度的步枪来,而38式很多年就一直没有改进,直到日本战败,网友们能不能来说说这其中的因素?

2。日军当时还装备了一种79式步枪,口径是7.7毫米,初速也高,不知道这种枪的装备量大不大?
3。资料上讲38式步枪的6.5毫米弹丸用的是黄铜作为制造原料,黄铜和钢想比是很贵的,日本作为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什么不用钢生产枪弹呢?二战结束前日本占的那些地方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都是没有多少铜矿的。1。38式的枪身虽然很长,但是子弹初速却比较小,这也是它杀伤力不足的一个原因,这种枪的膛线长度只有240毫米,而膛线的长度应该是和子弹的初速成正比的。像中国军队当时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尽管枪身比38式短了一截,但是它的膛线长度是400毫米,子弹初速是840米,这种枪和38式比起来除了拚刺刀时因为枪身短比较吃亏以外,在杀伤力上来说绝对应该是超过38式的。我觉得枪弹的初速越高,杀伤力就越强,在子弹的装药量一定的前提下应该是枪管的膛线越长,子弹的初速就越高,初速高的话还可以增加射程,实在不明白38式为什么搞这么短的膛线,和现代步枪比起来它差的就更远了,像美国的M-16的膛线长度是600毫米,国内的95式尽管枪身短但它的膛线也有400毫米。当时的日本的步枪和别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是落后的,是不是因为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工业基础的原因?当时的八路军兵工厂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据说都能搞出400毫米膛线长度的步枪来,而38式很多年就一直没有改进,直到日本战败,网友们能不能来说说这其中的因素?

2。日军当时还装备了一种79式步枪,口径是7.7毫米,初速也高,不知道这种枪的装备量大不大?
3。资料上讲38式步枪的6.5毫米弹丸用的是黄铜作为制造原料,黄铜和钢想比是很贵的,日本作为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什么不用钢生产枪弹呢?二战结束前日本占的那些地方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都是没有多少铜矿的。
是97吧,还有99。
膛线长度240毫米?应该是膛线缠距240毫米吧,否则38式的枪管就短得没谱了
三楼说的才是正解。缠距就是弹头完全在膛线限制下旋转360度时前进的距离,直接影响初速,膛压,弹头稳定性等关键性能,也影响弹头的杀伤力。
与楼主的理解几乎相反,38步枪是二战期间枪管长度相当长的步枪,弹头在枪管内发射出枪口前至少旋转两周:720度,折合前进距离等于:240毫米X2=480毫米,注意是至少,详细枪管长我懒得去查了。
38步枪使用6.5毫米有坂步枪弹,此弹好像是在20世纪初就在日本被采用了。由于口径小,为获得足够的弹头重量以提高精度和远距离性能,所以该弹的弹头相当地细长,长径比几乎比现役小口径步枪弹都高,为获得细长弹头的高稳定性所以选了240毫米的缠距,可惜由于初速低,它的杀伤力只在100米内左右很有效(应该没记错),出了这个有效距离,该弹就是速度不高,过分稳定的弹头了,穿透能力好,但是杀伤力变很差。日本人其实很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6.5毫米弹和38步枪直到二战结束前还在我国战场上大量使用。(日本当时国内后勤各成体系,海陆空三军使用三种不能通用的7.7毫米子弹系统,可见内耗之烈)
6.5毫米弹头之所以大量采用铜制背甲弹头,我估计是不得已,而且当时各国的步枪弹基本都是铜被甲,该弹头接触膛线的面积相当大,采用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铜都仍然摩擦严重,缠距又偏小,过热也就严重,采用覆铜钢被甲估计摩擦会进一步恶化。
97步枪我模糊记得是有少量进入了中国战场的,好象在日美太平洋战场用得多些。
客观上讲对生产和后勤都捉襟见肘的日本来说,在那崇尚全威力步枪弹的年代,6.5毫米弹总的来说减少了金属的消耗量。
如果当年日本人使用6.5毫米轻弹,很可能会获得更高初速的6.5毫米弹药,并成为一代有名的中威力步枪弹,在几百米内威力都可能不错。可惜!弹道学那时候诸国都不完善,历史也没有如果。
老兄那个是97式:L
;P
谁有那本书共产下好不?
膛线缠距低是不是和当时日本的工业化水平有关,具体来说就是材料和加工工艺?
那时的日本和中国相比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其发展程度比其它工业化国家差得远!
:$ :( :Q
原帖由 worker2006 于 2007-12-31 16:09 发表
膛线缠距低是不是和当时日本的工业化水平有关,具体来说就是材料和加工工艺?
那时的日本和中国相比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其发展程度比其它工业化国家差得远!


膛线缠距小有助于提高子弹的稳定性
发射M193弹的M16的膛线缠距应该是12英寸,304.8毫米,改用SS109弹以后变成了7英寸,177.8毫米
]]
9楼的说法我早就见过,基本可以判定日本6.5弹只在较近距离有效。国内过去抵制装备5.8枪族,据透露与老将军们在战争年代对抗和使用三八步枪的感受有关,不会是空穴来风。
如果6.5毫米弹威力十足,那么日军就没有必要改装7.7毫米弹药,并且大量用到对付强大的美军战场上。
美军的统计并没有明确说明射击距离,但是在丛林密布的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上,没有多少远距离射击的环境。
意大利是最开始采用6.5毫米口径作为制式的国家之一,但是他们在二战时依然改用了比6.5更大的口径。
问题在于那本书谁有呢?
本人曾在战史沙龙里参与讨论的同类文章
http://www.fightersalon.net/bbs/showthread.php?t=759
弹头被甲前厚后薄的结构应该不是为了增大被甲爆裂机会而设计的,其设计的初衷据说是为了使弹头质心稳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提高弹头的穿透性能。不仅仅是6.5友坂弹的弹头结构是这样,连后来的7.7mm T99弹的弹头结构亦是如此。

下面几张图是由轻兵器论坛斑竹 liliang170做的剖面弹~~



6.5友坂~注意弹头结构~


7.7 T99~


T99弹头结构和6.5友坂弹是一样的~~

QBQ--TT-33斑竹的文章也提到国民党兵工署早年曾经做过试验,6.5弹在近距离对目标的侧压的章动效应都非常明显,甚至弹头在射入人体以后弯成钩状,由此可以印证6.5友坂弹杀伤力并非传言中那么小,至少可以说其杀伤力具有不稳定性。

其实6.5友坂弹用在三八式上杀伤力差与三八式枪管的膛线缠距有较大关系,枪弹本身也有一定因数(弹头长径比大)
枪弹的初速越高,杀伤力就越强???哪有这种道理
这是Beyer, Arima & Johnson 在美国陆军军医部二战出版的“弹道杀伤”第一章“敌人弹药”中有以下对日本38式步枪的 6.5mm 子弹有以下的描述。

6.5mm 子弹,尤其是使用铜、锌合金被甲的,射入人体内经常会爆裂。铅弹芯穿出体外遗留下金属被甲在体内。伤口内也散发不少小粒的铅碎片。这是因为其被甲前、后的厚度不一。子弹穿入人体后容易在后段较薄的位置破裂,令弹芯和被甲分离。用铜、镍合金被甲的子弹爆裂的机会则比较低。

6.5mm 子弹穿出人体的伤口也经常比入孔大,这是因为子弹本身稳定性低。
下面是美国军医从伤兵体内取出的弹头........
看到有的论坛上的帖子居然还说38式步枪弹的初速高,不知从何说起。我看过的资料有的说是740米/秒,还有的说是698米/秒,反正都不高。对于现代小口径步枪来说,初速一般都是比较高的,像国产的95的子弹初速是910米/秒,初速高别的不说至少可以提高射程吧。

上面的网友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事想问,如果想提高子弹初速的话,枪膛的膛线缠距是低一些好还是高一些为好?
原帖由 PRSOV 于 2008-1-1 00:51 发表
9楼的说法我早就见过,基本可以判定日本6.5弹只在较近距离有效。国内过去抵制装备5.8枪族,据透露与老将军们在战争年代对抗和使用三八步枪的感受有关,不会是空穴来风。
如果6.5毫米弹威力十足,那么日军就没有必要 ...


出问题的是大正11年式轻机枪,不是友阪步枪。
友阪弹用在步枪上是够了,机枪远射弹道就不行了,所以要开发新的7.7系列。而且这个7.7系列还有轻弹和重弹两种子弹,后者给机枪用。由此可见日本人是把友阪弹的远射恨到家了。
6.5  用在机枪上貌似枪管发热严重,磨损严重才是原因吧?38步枪和歪把子要求的射程应该差不多,让歪把子射400米外有些勉强。歪把子是和38步枪配合使用,如果歪把子的射程内杀伤力问题很多,那么38步枪理应也被诟病。
记得以前看网上文章时,有一个200码的测试,6.5弹在命中目标以后 弹心和被甲 分离,弹心完整,被甲变成一字型金属片!

可惜啊,美国陆军军医部二战出版的“弹道杀伤” 原书从没见过!
原帖由 t80m1987 于 2008-1-1 13:39 发表
枪弹的初速越高,杀伤力就越强???哪有这种道理



动能越大 杀伤力就越强
原帖由 worker2006 于 2008-1-1 17:55 发表
上面的网友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事想问,如果想提高子弹初速的话,枪膛的膛线缠距是低一些好还是高一些为好?

貌似初速和缠距没什么关系,要提高初速应该是增加装药量和减小弹头质量吧。
79步枪是我国当时民兵的一个通俗叫法,很混乱,大体指的是汉阳造,毛瑟M1888 7.9mm步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