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呼唤大国国民 中国人勿患"歧视敏感症"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4:32:20
大国崛起呼唤大国国民 中国人勿患"歧视敏感症"  

2007年11月22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面对国际纠纷,能否基于法理和普世原则而不是一腔情绪来处理与应对,是对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现代公民特征的一个重要检验

  从11月20日起,日本开始实施新的出入境管理法,要求16岁以上的外国人入境时必须摁手印留指纹,并拍摄面部照片。有日本华人警告,此举在客观上会形成某种社会性的歧视和偏见效应,在主观上会给外国人尤其是华人造成心理压力。至于流布于网络上的一些中国网民的言论,则更是旗帜鲜明,保持了一贯高调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让人仿佛以为日本这项政策单是针对中国人的,仿佛日本政府在实施这一政策前,必将中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区别开来,或予中国人以“特殊关照”似的。

  中国人的敏感

  难道国人的这种“超反应”,仅仅是因为对方是日本?“日本情结”的因素无疑是有的。在此之前,我们知道美国早已实施了这项政策,当然也引起了国际组织的抗议,但却未见我们谁有这么大的反应或“心理压力”,网上更是一片平静。这种差别,虽然不是因为对方是美国而予以特别宽容,但必然是因为对方是日本而徒生愤慨。

  不过,除了这种一言难尽的“日本情结”外,国人的这种“超反应”其实还有一贯的“歧视敏感症”的原因。所谓“歧视敏感症”,就是将个案放大至全局,将个人放大至群体;以为什么事都针对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觉得是别人欺负自己,于是就像刺猬那样,满身的毛都竖了起来。

  做优雅的“普通外国人”

  “歧视敏感症”的说法,不是替日本“摁手印”做法辩护,而是要反思一个如何表达抗议乃至如何面对纠纷的问题。

  以“摁手印”为例,假如一种抗议夹带着太多民族情绪的成分,这样的抗议其实是非理性的。全球67个民间组织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并将此声明寄送日本法务大臣鸠山邦夫,以示抗议。这样的做法足够坚定而优雅。

  因此,面对日本政府的这一规定,中国人能否将自己等同于“普通外国人”,或面对一些国际纠纷时,能否基于法理和普世原则而不是一腔情绪来处理与应对,是对全球化时代国人现代公民特征的一个重要检验。

  大国崛起呼唤大国国民

  中国人从唯我独“中”、唯我独“大”的虚枉的大国情结中走出,继之以近现代史上苦难而悲情的经历,又成功地走上了大国崛起之道,其间的毁与誉、荣与辱,使得中国的民族性格处于一个异常敏感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自信与自卑、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缠绕,难以剥离,也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一种以“受害者心理”为特征的“歧视敏感症”。

  就临床心理学而言,受害者心理绝对称不上一种健康的心理。而在全球日益关注中国崛起现象的时局而言,一个总是浸淫于“受害者心理”之中的大国,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大国崛起呼唤大国国民。但我们却很难将一种“歧视敏感症”视为大国国民应有的表现。如何更加理性和从容地面对世界,既坚定地捍卫基本价值,也恰如其分地表达自身的诉求与立场,即充分了解世界的变化,也能够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如果说国人在日本政府“摁手印”政策上有什么值得反思的东西,那无疑正在于此了。(作者:杨耕身,系《潇湘晨报》评论部主任)大国崛起呼唤大国国民 中国人勿患"歧视敏感症"  

2007年11月22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面对国际纠纷,能否基于法理和普世原则而不是一腔情绪来处理与应对,是对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现代公民特征的一个重要检验

  从11月20日起,日本开始实施新的出入境管理法,要求16岁以上的外国人入境时必须摁手印留指纹,并拍摄面部照片。有日本华人警告,此举在客观上会形成某种社会性的歧视和偏见效应,在主观上会给外国人尤其是华人造成心理压力。至于流布于网络上的一些中国网民的言论,则更是旗帜鲜明,保持了一贯高调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让人仿佛以为日本这项政策单是针对中国人的,仿佛日本政府在实施这一政策前,必将中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区别开来,或予中国人以“特殊关照”似的。

  中国人的敏感

  难道国人的这种“超反应”,仅仅是因为对方是日本?“日本情结”的因素无疑是有的。在此之前,我们知道美国早已实施了这项政策,当然也引起了国际组织的抗议,但却未见我们谁有这么大的反应或“心理压力”,网上更是一片平静。这种差别,虽然不是因为对方是美国而予以特别宽容,但必然是因为对方是日本而徒生愤慨。

  不过,除了这种一言难尽的“日本情结”外,国人的这种“超反应”其实还有一贯的“歧视敏感症”的原因。所谓“歧视敏感症”,就是将个案放大至全局,将个人放大至群体;以为什么事都针对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觉得是别人欺负自己,于是就像刺猬那样,满身的毛都竖了起来。

  做优雅的“普通外国人”

  “歧视敏感症”的说法,不是替日本“摁手印”做法辩护,而是要反思一个如何表达抗议乃至如何面对纠纷的问题。

  以“摁手印”为例,假如一种抗议夹带着太多民族情绪的成分,这样的抗议其实是非理性的。全球67个民间组织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并将此声明寄送日本法务大臣鸠山邦夫,以示抗议。这样的做法足够坚定而优雅。

  因此,面对日本政府的这一规定,中国人能否将自己等同于“普通外国人”,或面对一些国际纠纷时,能否基于法理和普世原则而不是一腔情绪来处理与应对,是对全球化时代国人现代公民特征的一个重要检验。

  大国崛起呼唤大国国民

  中国人从唯我独“中”、唯我独“大”的虚枉的大国情结中走出,继之以近现代史上苦难而悲情的经历,又成功地走上了大国崛起之道,其间的毁与誉、荣与辱,使得中国的民族性格处于一个异常敏感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自信与自卑、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缠绕,难以剥离,也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一种以“受害者心理”为特征的“歧视敏感症”。

  就临床心理学而言,受害者心理绝对称不上一种健康的心理。而在全球日益关注中国崛起现象的时局而言,一个总是浸淫于“受害者心理”之中的大国,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大国崛起呼唤大国国民。但我们却很难将一种“歧视敏感症”视为大国国民应有的表现。如何更加理性和从容地面对世界,既坚定地捍卫基本价值,也恰如其分地表达自身的诉求与立场,即充分了解世界的变化,也能够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如果说国人在日本政府“摁手印”政策上有什么值得反思的东西,那无疑正在于此了。(作者:杨耕身,系《潇湘晨报》评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