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还是穷兵黩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41:45
(作者:张凌  QQ:369451031 大战略QQ群:76645393 大战略目前所在地址:http://g-strategy.5d6d.com/forum-19-1.html  本文为大战略原创,若有想转载的朋友、媒体,请与作者联系)

   2009年印度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在大量购买国外武器、自行制造大型武器装备方面动作频频。中国与印度是邻国,历史上在边境地区又曾有过军事冲突,现在两国在边境地区还有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问题存在。因此,印度最近一系列比较大的动向,不能不使国人关注。
  然而对印度的情况详加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说,印度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那就是印度在国民经济发展上的战略错误。
  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在国民经济方面,中国和印度面临的情况很相似。当时两国都面临着如何建设经济,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中国和印度的办法基本相同,都是打开国门,引进外资。然而中国首先发展农业,然后逐渐实现工业化,同时发展服务业,这样使更多的人收入从贫困逐渐过渡到中等收入水平。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是在印度,服务行业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超过了50%。对于像印度这样存在着几亿贫困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更多地关注高技能的劳动力,更多地发展了IT服务业,这意味着大量的教育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力被忽略了。虽然印度IT产业的发展很成功,但是IT行业仅能雇佣1.6%的劳动力,大多数的家庭难以提高其收入。
  中国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先发展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中国的产品到国际市场上销售,但没有与发达国家竞争。研究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区别的经济学家奎•朗格沃尔认为,“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学习,中国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地提高。中国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均高于印度。同时中印两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对比也存在差异。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要远远高于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而在印度,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要远高于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
  综观近一百多年涌现的世界大国,基本上都是以工业体系为基础而建设国力的。即使是在信息化社会来到的今天,我们依然看到,信息化社会是在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印度这几十年来更加重视发展金融、IT外包等服务行业,使得其工业发展远远不够。印度近一、二十年来,其军事工业项目屡屡遭遇挫折,国内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落后。这些都可以说是其国家大战略错误,导致缺乏先进的现代大工业体系而产生的后果。
  第二个错误,是在军事实力的发展战略上,忽略了目标与能力必须相符合的规律。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做事情都要遵循目标与能力相符合的规律。印度现在要控制印度洋,要赶超中国,这似乎与他的国力基础不相适应。至少,如果印度真的要以控制印度洋,赶超中国为目标的话,似乎应该沉住气好好地建设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工业,进而以国家现代化工业体系为依托,建设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现代化工业体系做依托,是谈不上真正的国防现代化的,更加不要去做世界大国的美梦。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看印度在陆、海、空领域大肆砸钱从多个国家购买武器装备,到底能给印度的军队实力和国家实力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根据最近媒体的报道,印度陆军买了不少T72坦克,几十万支步枪卡宾枪,还向全世界采购155毫米口径的火炮。海军连续造了不少舰艇,2009年还宣布要造航母和核潜艇。空军买了不少的苏30,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
  单纯看印度的军备扩充计划,确实能给人印度军队未来若干年内必然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军事强国,甚至已经有媒体认为印度将会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了。
  然而,现代化的军事强国是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实力作为支撑的。如果把晚近几年以来,有关印度武器装备方面的报道综合起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对印度透过媒体表达的信息恐怕会解读出不同的含义来。
  以陆军来讲,如果印度真的要以北方为作战方向,以中国和巴基斯坦为敌的话,那么他连步枪和步枪子弹都不能保证大规模供应的军工生产能力,恐怕无法保障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地面力量较量。中国的军事工业所生产的陆地兵器,不仅一代一代地装备中国军队,还出口不少型号换取了外汇。而巴基斯坦在中国的援助下,也能生产主战坦克了。印度著名的阿琼坦克搞了这么多年,到后来印度还要大规模进口苏联的T系列坦克,似乎很能说明其军工的研发、生产能力。
  海军方面,关于印度德里级驱逐舰的建造质量,世人都知道了,首制舰服役没多久就因为焊缝渗水而不得不返修。如今印度宣称要造航母了,可就连造航母的钢材都是要靠进口解决的。如今印度又宣称要制造核潜艇了。稍有常识的人们都知道,潜艇由于要下潜到水下,制造其外壳的钢材承受的压力比制造水面舰艇的钢材要大多了。因此建造核潜艇所使用的钢材要求更高。不知道印度如何解决核潜艇所用钢材这个问题呢?
印度空军方面最近的消息是,印度购买以供其现役苏-30MKI、米格-29和米格-21战斗机使用的R77导弹,有接近一半质量不合格。印度空军的LCA战斗机项目想必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与阿琼坦克一样著名的印度武器研发项目最后同样是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后以失败告终。
  从根本来讲,这都是印度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做支撑的原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其构成非常复杂,而且极其昂贵。现代战争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虽短,但消耗巨大。因此,如果武器装备全部靠进口,一则因技术封锁无法买到真正先进的武器装备,二则无法保证战时大量供应。此外,现代的武器装备结构之复杂,对维护、保养等后勤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让这些兵器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效能,需要相关的器材和人员。很难想象印度一个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能有一支高水平的军事保障力量。
  有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做支撑,不仅关系到引进的武器装备能不能很好地维护和使用,还关系到能不能消化吸收所引进的装备技术,进而真正提高本国军工的研发、生产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条件相对不足的国家,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力量来研制解决本国军队的高技术装备问题,有些装备可以通过向别国购买来解决,但是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和装备问题上,绝不能受制于人,必须立足于开发和研制。而印度如此不停的购买装备,但又无法“消化”这些装备,到头来用坏了还得继续购买。这就是印度失策的地方。
  综合以上对印度两个错误的分析,军事上的胜利当然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实力。印度在国家大战略上犯了错误,导致其发展的道路似乎是想跨过工业化建设直接进入信息化社会,由此出现了印度的工业化体系、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落后。在这个国家崛起大战略下,其军事战略的大力购买国外武器装备,自行研发的武器装备也盲目跃进的发展道路,已经被证明是于事无益的。
  如此看来,对于媒体上的印度是否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的说法,我们心中也自然会有答案了。
  观史以知今。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段历史,或许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印度有所启发。三国后期,东吴有个君主叫孙皓,在东吴的国家建设上,不抓农业生产以储备粮食,不注重提高官员素质以改善行政效率,反而是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而好战不止,从而使得资财耗费万计,士兵疲劳不堪。东吴的陆抗对君主孙皓指出,长此以往,敌人没有削弱,东吴反倒会像害了一场大病那样的虚弱。这就是穷兵黩武典故的由来。长期穷兵黩武的东吴,最后非但不能灭了敌国晋,反被晋国所灭。印度如今的国力和国家现状,如果也把国家目标定为要做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恐怕中国反而大可不必太过担心了。
  鉴人而明己。透过对70年来印度与中国走的不同发展道路的审视,中国应继续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建设,应该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不变,并以此来指导军事战略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建设。在国民经济中,要让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高技术战争所需的军事技术许多都是军民两用的,因此我们要走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道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发武器装备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进口一定的较为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这样的国防实力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也才会是可靠的。
  而在对印大战略上,一个可供中国选择的方案是,在国家防御总体态势不变的前提下,以一定的国家实力刺激印度,“顺详敌意”,让其在盲目跃进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果真如此,则印度自我崩溃的时候似乎不太遥远。
(作者:张凌  QQ:369451031 大战略QQ群:76645393 大战略目前所在地址:http://g-strategy.5d6d.com/forum-19-1.html  本文为大战略原创,若有想转载的朋友、媒体,请与作者联系)

   2009年印度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在大量购买国外武器、自行制造大型武器装备方面动作频频。中国与印度是邻国,历史上在边境地区又曾有过军事冲突,现在两国在边境地区还有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问题存在。因此,印度最近一系列比较大的动向,不能不使国人关注。
  然而对印度的情况详加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说,印度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那就是印度在国民经济发展上的战略错误。
  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在国民经济方面,中国和印度面临的情况很相似。当时两国都面临着如何建设经济,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中国和印度的办法基本相同,都是打开国门,引进外资。然而中国首先发展农业,然后逐渐实现工业化,同时发展服务业,这样使更多的人收入从贫困逐渐过渡到中等收入水平。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是在印度,服务行业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超过了50%。对于像印度这样存在着几亿贫困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更多地关注高技能的劳动力,更多地发展了IT服务业,这意味着大量的教育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力被忽略了。虽然印度IT产业的发展很成功,但是IT行业仅能雇佣1.6%的劳动力,大多数的家庭难以提高其收入。
  中国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先发展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中国的产品到国际市场上销售,但没有与发达国家竞争。研究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区别的经济学家奎•朗格沃尔认为,“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学习,中国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地提高。中国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均高于印度。同时中印两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对比也存在差异。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要远远高于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而在印度,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要远高于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
  综观近一百多年涌现的世界大国,基本上都是以工业体系为基础而建设国力的。即使是在信息化社会来到的今天,我们依然看到,信息化社会是在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印度这几十年来更加重视发展金融、IT外包等服务行业,使得其工业发展远远不够。印度近一、二十年来,其军事工业项目屡屡遭遇挫折,国内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落后。这些都可以说是其国家大战略错误,导致缺乏先进的现代大工业体系而产生的后果。
  第二个错误,是在军事实力的发展战略上,忽略了目标与能力必须相符合的规律。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做事情都要遵循目标与能力相符合的规律。印度现在要控制印度洋,要赶超中国,这似乎与他的国力基础不相适应。至少,如果印度真的要以控制印度洋,赶超中国为目标的话,似乎应该沉住气好好地建设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工业,进而以国家现代化工业体系为依托,建设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现代化工业体系做依托,是谈不上真正的国防现代化的,更加不要去做世界大国的美梦。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看印度在陆、海、空领域大肆砸钱从多个国家购买武器装备,到底能给印度的军队实力和国家实力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根据最近媒体的报道,印度陆军买了不少T72坦克,几十万支步枪卡宾枪,还向全世界采购155毫米口径的火炮。海军连续造了不少舰艇,2009年还宣布要造航母和核潜艇。空军买了不少的苏30,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
  单纯看印度的军备扩充计划,确实能给人印度军队未来若干年内必然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军事强国,甚至已经有媒体认为印度将会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了。
  然而,现代化的军事强国是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实力作为支撑的。如果把晚近几年以来,有关印度武器装备方面的报道综合起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对印度透过媒体表达的信息恐怕会解读出不同的含义来。
  以陆军来讲,如果印度真的要以北方为作战方向,以中国和巴基斯坦为敌的话,那么他连步枪和步枪子弹都不能保证大规模供应的军工生产能力,恐怕无法保障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地面力量较量。中国的军事工业所生产的陆地兵器,不仅一代一代地装备中国军队,还出口不少型号换取了外汇。而巴基斯坦在中国的援助下,也能生产主战坦克了。印度著名的阿琼坦克搞了这么多年,到后来印度还要大规模进口苏联的T系列坦克,似乎很能说明其军工的研发、生产能力。
  海军方面,关于印度德里级驱逐舰的建造质量,世人都知道了,首制舰服役没多久就因为焊缝渗水而不得不返修。如今印度宣称要造航母了,可就连造航母的钢材都是要靠进口解决的。如今印度又宣称要制造核潜艇了。稍有常识的人们都知道,潜艇由于要下潜到水下,制造其外壳的钢材承受的压力比制造水面舰艇的钢材要大多了。因此建造核潜艇所使用的钢材要求更高。不知道印度如何解决核潜艇所用钢材这个问题呢?
印度空军方面最近的消息是,印度购买以供其现役苏-30MKI、米格-29和米格-21战斗机使用的R77导弹,有接近一半质量不合格。印度空军的LCA战斗机项目想必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与阿琼坦克一样著名的印度武器研发项目最后同样是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后以失败告终。
  从根本来讲,这都是印度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做支撑的原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其构成非常复杂,而且极其昂贵。现代战争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虽短,但消耗巨大。因此,如果武器装备全部靠进口,一则因技术封锁无法买到真正先进的武器装备,二则无法保证战时大量供应。此外,现代的武器装备结构之复杂,对维护、保养等后勤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让这些兵器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效能,需要相关的器材和人员。很难想象印度一个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能有一支高水平的军事保障力量。
  有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做支撑,不仅关系到引进的武器装备能不能很好地维护和使用,还关系到能不能消化吸收所引进的装备技术,进而真正提高本国军工的研发、生产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条件相对不足的国家,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力量来研制解决本国军队的高技术装备问题,有些装备可以通过向别国购买来解决,但是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和装备问题上,绝不能受制于人,必须立足于开发和研制。而印度如此不停的购买装备,但又无法“消化”这些装备,到头来用坏了还得继续购买。这就是印度失策的地方。
  综合以上对印度两个错误的分析,军事上的胜利当然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实力。印度在国家大战略上犯了错误,导致其发展的道路似乎是想跨过工业化建设直接进入信息化社会,由此出现了印度的工业化体系、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落后。在这个国家崛起大战略下,其军事战略的大力购买国外武器装备,自行研发的武器装备也盲目跃进的发展道路,已经被证明是于事无益的。
  如此看来,对于媒体上的印度是否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的说法,我们心中也自然会有答案了。
  观史以知今。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段历史,或许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印度有所启发。三国后期,东吴有个君主叫孙皓,在东吴的国家建设上,不抓农业生产以储备粮食,不注重提高官员素质以改善行政效率,反而是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而好战不止,从而使得资财耗费万计,士兵疲劳不堪。东吴的陆抗对君主孙皓指出,长此以往,敌人没有削弱,东吴反倒会像害了一场大病那样的虚弱。这就是穷兵黩武典故的由来。长期穷兵黩武的东吴,最后非但不能灭了敌国晋,反被晋国所灭。印度如今的国力和国家现状,如果也把国家目标定为要做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恐怕中国反而大可不必太过担心了。
  鉴人而明己。透过对70年来印度与中国走的不同发展道路的审视,中国应继续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建设,应该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不变,并以此来指导军事战略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建设。在国民经济中,要让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高技术战争所需的军事技术许多都是军民两用的,因此我们要走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道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发武器装备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进口一定的较为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这样的国防实力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也才会是可靠的。
  而在对印大战略上,一个可供中国选择的方案是,在国家防御总体态势不变的前提下,以一定的国家实力刺激印度,“顺详敌意”,让其在盲目跃进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果真如此,则印度自我崩溃的时候似乎不太遥远。
其它问题说的不错。

但说“印度自我崩溃”还为时过早,它自有维持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念。
  印度毛主义游击队什么的多如牛毛。
印度军费确是高点,不过还算正常。

TG的军费严重偏低了,财政收入大部给FB了。
高不高谁知道。都是媒体说的。
世界上军费第二的好像是中国吧。。
低质量的穷兵黩武  都是靠买   低烈度的局部战争还行  大规模常规战争就是个菜
   被虐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