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面板生产线投产 民族液晶突破上游瓶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06:16
国内首条面板生产线投产 民族液晶突破上游瓶颈  

2007年09月20日  来源:北京商报



  我国液晶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改变。昨日,国内电视产业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海信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专家纷纷认为,随着海信、TCL等企业有了自己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民族品牌在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大加强。

  液晶面板也称为液晶模组,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等连在一起的显示组件,占据了液晶电视60%-70%的成本,但国内企业在液晶面板生产领域中却几乎一片空白,过分依赖从日韩企业进口也使得国内液晶彩电企业失去许多话语权。

  根据Displaysearch预测,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今年预计将达到8400多万台,2008年有望突破1亿台,其中液晶电视占据巨大的份额。如果掌握了上游面板技术,民族品牌对液晶电视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也对国内彩电企业进入液晶面板表示了肯定,但他同时建议彩电企业要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进入,毕竟液晶面板的投入和风险都不小。陆刃波表示:“整机彩电企业进入模组的前提一是自身液晶的销量足够大,成本优势明显;二是技术能力足够强。”

  据悉,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而该公司液晶面板年产能也将达到300万片。与此同时,TCL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将开工。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彩电企业制造成本将会下降,而液晶电视的销售价格也将下降,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记者 李薇)国内首条面板生产线投产 民族液晶突破上游瓶颈  

2007年09月20日  来源:北京商报



  我国液晶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改变。昨日,国内电视产业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海信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专家纷纷认为,随着海信、TCL等企业有了自己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民族品牌在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大加强。

  液晶面板也称为液晶模组,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等连在一起的显示组件,占据了液晶电视60%-70%的成本,但国内企业在液晶面板生产领域中却几乎一片空白,过分依赖从日韩企业进口也使得国内液晶彩电企业失去许多话语权。

  根据Displaysearch预测,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今年预计将达到8400多万台,2008年有望突破1亿台,其中液晶电视占据巨大的份额。如果掌握了上游面板技术,民族品牌对液晶电视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也对国内彩电企业进入液晶面板表示了肯定,但他同时建议彩电企业要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进入,毕竟液晶面板的投入和风险都不小。陆刃波表示:“整机彩电企业进入模组的前提一是自身液晶的销量足够大,成本优势明显;二是技术能力足够强。”

  据悉,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而该公司液晶面板年产能也将达到300万片。与此同时,TCL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将开工。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彩电企业制造成本将会下降,而液晶电视的销售价格也将下降,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记者 李薇)
液晶面板的投入和风险都不小,长虹、康佳会买海信的液晶面板?那才叫被人掐住上游瓶颈/;funk :Q
生产线大概也是进口的. :L
生产线进口又怎么样?生产出来的面板是海信就行,至于什么长虹买不买的问题,那就是交易,只要价码合适,该买就买!
生产线是进口就意味著生产出来的东东比人家的落後最少一两代, 是人家巳淘汰的技术. 生产出来的成品除了低价还可以靠什麽和别人竟争 ? 日本人韩国人不会把生金旦的最新生产线卖给你.:L
别人OLED显示板出来了,我们的液晶显示板就出来了,总是比别人慢一拍,但有总比没有的好
国内企业真的是瞄准农村市场阿。。。。
什么时候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啊?
懂不懂什么叫有胜则无?
别人淘汰不要的面板生产线而已。
国家应有鼓励研发的实惠政策, 不然讲多少次中国创造也是空话.:L
等降价了  厕所里装备一台
看来引进 落后 再引进还得持续一些年
既然突破瓶颈.    就是在内地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中国要自主创新,大概要等到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

模仿比创造省力、安全,所以只要模仿的利润空间可以接受,企业就不会有创新的动力。

这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模仿比创造省力、安全,所以只要模仿的利润空间可以接受,企业就不会有创新的动力。

这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正解,只有没得可模仿了,才会投身创造。
我考,看了老半天,什么时候提到生产线是引进的了,不要在那里臆测好不好?自己的企业才刚开始,就在那里唱衰,你们什么意思:@
应该是液晶面板模块组装线,只是整个液晶面板生产工序中最后的那段组装生产线,没啥创新价值值得夸耀的,不过有的话对降低成本还是有帮助的
国内彩电企业基本上不太可能去投资一整条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一条5代线就超过了100亿人民币,夏普的8代线过200亿。彩电都是微利行业了,就是别人卖旧线体,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拿来做投资,
好像新闻联播也报道了的,如果是引进的生产线有什么可报道的?
OLED开始了投产,再过10年,估计又是OLED的国产化消息?

没有自己的创新,任何时候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看了老半天,什么时候提到生产线是引进的了..
=========================================================
如果是自己有完全知识产权自己做的生产线就算是落後一代也值得高庆. 但是目前好象只有日本韩国可以自己做生产线. 如果这真是中国零的突破, 这点也不提就有点奇怪, 不会简单就说投产. 高铁买回来的自主知识产权也高调宣传, 不会只说高铁投产.:L
好像新闻联播也报道了的,如果是引进的生产线有什么可报道的?
=========================================
如果人家不是有了更好的东东, 你要引进人家也不让, 中国乖乖的买成品好了.:L
OLED都投产了。
液晶电视模组全部进口现状将被海信打破

作者:话语权  加入时间:2007-9-20 7:55:53  浏览次数:33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双击滚动】【发表】【回复】【关闭



中国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启用表明——
彩电业力图逐步掌握“话语权”

  中国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昨日正式在海信启用。此间人士说,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被逐步打破,而我国平板电视也由此将逐步掌握话语权。

  根据国外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预测,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今年预计将达到8400多万台,2008年有望突破1亿台,其中液晶电视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以预见,未来的彩电市场是平板电视的天下,而作为平板电视主力军的液晶电视将大有可为。如果不想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中国的彩电制造商们就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自主研发,尽早掌握决定自己命运的平板技术。

  一台液晶电视,其显示屏占到总成本的60%-70%,所以对中国的彩电行业来说,“组装”层面的意义甚至大于制造方面的意义——不能控制上游成本,永远也不会有高端利润。因此,在彩电业处于“显示屏成本”时代,谁能够设法在显示屏方面降低成本,谁就会拥有更多的成本控制权乃至于利润增值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想在显示屏成本控制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拥有显示屏的上游技术,模组技术无疑为制造商梦寐以求。可长期以来,这一技术一直被海外彩电巨头掌控,我国彩电制造商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在平板电视业,海信一直孜孜以求,其平板产品覆盖率走在了市场前列,在更大利润追求方面,其自然有更大的追求,所以不会轻易让出自己而“听命于人”。这是海信进入平板业上游的根本目的。

  在全球8400余万台彩电的市场盘子中,海信液晶面板的生产量并不大,但对其自身来说具有相当的规模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整机厂商进入模组的前提一是自身液晶的销量足够大,成本优势明显;二是技术能力足够强,他认为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国内平板电视第一的海信上马模组生产线正当其时。尤其是去年年底,海信“低成本动态LED光源系统开发”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这是中国彩电企业首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在该领域的项目;随后在今年7月,海信大尺寸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模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又中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海信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大尺寸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也同步推出。

  海信目前还在主攻的“低成本动态LED光源系统开发”应该算做具有核心意义的技术,因此对海信来说,真正具备话语权还有相当的路要走。对此,承担此一项目的负责人刘卫东这样说: “加上海信在视频处理芯片上的优势,可实现液晶模组60%以上的组件自主开发。”显然,离完全的自主开发还有相当距离,但总是一大进步。

  早在3年前海信就着手筹备模组产业,显然海信为此做了早早的准备。目前,其项目规划和一期目标已经制定完毕: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体已经在海信建成投产。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今天开工投产的生产线仅是规划的第一步,海信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并达到年产150万片的制造能力;2009年五条生产线全部完成,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

  和此前决心自主开发芯片一样,海信决定做好模组产业,希望通过对芯片和模组这两个电视核心部分的掌握,优化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力图改变中国彩电业的现状,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行业的竞争力。“进军模组产业是海信稳健做大、规避风险的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选择。”周厚健说,整机企业介入模组的研发与制造,重新实现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将有利于双方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将具有新技术和新功能的产品推向市场。因此,伴随着整机厂商和上游供应商的紧密合作,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产品会迅速推向市场,这必将推动整个平板电视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这当然也是人们对中国彩电业的期待。
中国首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开工投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 15:43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严重阻碍了中国液晶电视产业的发展,降低了国产电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掌握液晶产业的核心技术,使国产电视在模组技术方面拥有“发言权”,许多专家与国内企业都在不断进行研究探索。9月19日海信宣布,其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开工投产。这是中国平板电视产业的又一次突破,据悉,在正式投产后,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被彻底打破,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由此诞生。



模组生产线投产仪式

  模组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显示组件。整机厂商进入模组生产不同于专业的液晶面板生产厂商,由于整机厂商与完整液晶电视生产线结合紧密,对于降低专用液晶电视模组成本、减少工序、升级液晶电视专用模组技术等方面都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整机厂商进入模组的前提一是自身液晶的销量足够大,成本优势明显;二是技术能力足够强,海信具备建立模组生产线条件。去年年底,海信就以“低成本动态LED光源系统开发”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这是中国彩电企业首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在该领域的项目;在今年7月,海信大尺寸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模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又中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海信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大尺寸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也同步推出。目前,海信可实现液晶模组60%以上的组件自主开发。

  据悉,三年前海信就着手筹备模组产业,项目规划和一期目标就是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体在海信建成投产,目前已经完成。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今天开工投产的生产线仅是规划的第一步,海信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并达到年产150万片的制造能力;2009年五条生产线全部完成,据海信内部人士称,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期间,海信将建成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



海信液晶模组生产线

  海信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海信自主液晶模组生产线才刚刚起步,仅供海信自身整机生产需求,短时间内不会向国内其他平板厂商供应。随着生产线完善,海信将向生产线上游进军。专家分析,一但海信自主液晶模组生产线完善国内平板电视将可以向外资平板技术“叫板”。(吴振宇)
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投产

http://tech.tom.com  2007年09月19日 17时09分 Tom 科技 关键字:海信

一向低调行事的海信又悄然完成了一次大布局。今天,设立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信信息产业园内的海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开工投产,随着首批“海信制造”的液晶显示屏从生产线上缓缓下线,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被彻底打破,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由此诞生。


其实早在三年前海信就着手筹备模组产业,相形于当年众多只是借助模组题材进行宣传而无实质进展的彩电同行,更加注重实干的海信已悄然完成了项目规划和一期目标: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体已经在海信建成投产。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今天开工投产的生产线仅是规划的第一步,海信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并达到年产150万片的制造能力;2009年五条生产线全部完成,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期间,海信将建成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


“模组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显示组件。”国家863计划LED背光源项目的担纲者、负责海信模组产业的技术带头人刘卫东博士向记者介绍说,“简单的讲,模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液晶显示屏或液晶面板”。根据Displaysearch预测,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今年预计将达到8400多万台,2008年有望突破1亿台,其中液晶电视占据巨大的份额。由于显示屏占据了液晶电视60%-70%左右成本,如果掌握了上游模组技术,中国品牌对平板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否则,中国彩电企业必将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尤其是随着上游模组功能的不断强化,中国整机产业可控成本不断降低,在全球彩电行业的话语权也将逐步丧失,“那时中国彩电‘制造大国’的称呼将徒有虚名,至多被称作是‘加工大国’”。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和当年海信决心自主开发芯片一样,海信决定做好模组产业,希望通过对芯片和模组这两个电视核心部分的掌握,优化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力图改变中国彩电业的现状,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行业的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整机厂商进入模组的前提一是自身液晶的销量足够大,成本优势明显;二是技术能力足够强,他认为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国内平板电视第一的海信上马模组生产线正当其时。尤其是去年年底,海信“低成本动态LED光源系统开发”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这是中国彩电企业首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在该领域的项目;随后在今年7月,海信大尺寸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模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又中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海信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大尺寸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也同步推出。“加上海信在视频处理芯片上的优势,可实现液晶模组60%以上的组件自主开发。”刘卫东告诉记者。

“进军模组产业是海信稳健做大、规避风险的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选择。”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整机企业介入模组的研发与制造,重新实现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将有利于双方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将具有新技术和新功能的产品推向市场。因此,伴随着整机厂商和上游供应商的紧密合作,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产品会迅速推向市场,这必将推动整个平板电视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责编:周雪峰)
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将摆脱进口依赖  

2007年09月21日 11:24 来源:科学时报



  9月19日,设立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信信息产业园内的海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开工投产。随着首批“海信制造”的液晶显示屏从生产线上缓缓下线,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被彻底打破,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由此诞生。

  国家“863”计划LED背光源项目的担纲者、负责海信模组产业的技术带头人刘卫东博士向记者介绍,模组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显示组件。“简单地讲,模组就是通常所说的液晶显示屏或液晶面板。”

  南开大学光电子研究所教授、天津市光电子显示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孙钟林介绍,中国平板电视已发展近20年,但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海信能发展成有规模、完整的模组生产线,代表我国液晶显示器或液晶产品真正完成了产业链的关键一环。随着显示器种类的多元化,液晶模组必须结合上游产品来确定如何实现模组功能,同时又为下游整机开辟新的产品创造条件,所以它在技术环节起着关键作用。尽管大学和研究所可以作很多前期研究,但如果我国没有一个模组生产基地,所有的研究只能是无的放矢,有了正式的生产线,才能反射出新技术新原理的要求。

  “液晶模组生产线的诞生将为企业谋取更大发展空间奠定很好的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介绍,据估计,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达到760万台,2008年将达到1200万台。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今年预计将达到8400多万台,2008年有望突破1亿台,其中液晶电视占据巨大份额。

  陆刃波说,由于显示屏占了液晶电视60%~70%的成本,如果掌握了上游模组技术,中国品牌对平板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否则,中国彩电企业必将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尤其是随着上游模组功能的不断强化,中国整机产业可控成本不断降低,在全球彩电行业的话语权也将逐步丧失,“那时,中国彩电‘制造大国’的称呼将徒有虚名”。

  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介绍,早在3年前,海信就着手筹备模组产业,目前已完成模组的项目规划和一期目标: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体已在海信建成投产。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3步完成5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9月19日开工投产的生产线仅是规划的第一步,海信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年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并达到年产150万片的制造能力。

  2009年5条生产线全部完成,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其间,海信还将建成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介绍,和当年海信决心自主开发芯片一样,海信决定做好模组产业,希望通过对芯片和模组这两个电视核心部分的掌握,优化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力图改变中国彩电业的现状,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行业的竞争力。

  “进军模组产业是海信稳健做大、规避风险的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选择。”周厚健说,整机企业介入模组的研发与制造,重新实现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将有利于双方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快速作出反应,将具有新技术和新功能的产品推向市场。因此,伴随整机厂商和上游供应商的紧密合作,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产品会迅速推向市场,这必将推动整个平板电视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刘卫东介绍,海信已连续3年稳居国内平板电视第一,2006年底,海信“低成本动态LED光源系统开发”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这是中国彩电企业首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在该领域的项目;随后在今年7月,海信大尺寸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模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又中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海信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大尺寸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也同步推出。“加上海信在视频处理芯片上的优势,可实现液晶模组60%以上的组件自主开发。”(记者 张巧玲)


【编辑:周丹】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介绍,和当年海信决心自主开发芯片一样,海信决定做好模组产业,希望通过对芯片和模组这两个电视核心部分的掌握,优化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力图改变中国彩电业的现状,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行业的竞争力。
海信电器7亿大投资 打造上游产业链拓展核心技术
睿商在线 【转载】 作者: 2007年09月20日 10:36



第1页:打造上游产业链拓展核心技术第2页:海信电器(600060) 今日开盘走势第3页:网友分析:海信电器近日将涨停
打造上游产业链拓展核心技术
  9月18日,海信电器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项目的议案”。海信电器今天刊登公告说,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年产50万片的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即将投产,为进一步向上游产业链和核心技术拓展,海信电器拟投资7亿元建设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项目。
  海信电器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项目将建设5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具体来说,2007年建成1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年产能为50万片;2008年建设2条模组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50万片;2009年再新增2条模组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同时,还会建设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海信电器表示,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厂房建设、购置有关生产设备、有关动力设施、环境保护、消防、节能和职业安全卫生等设施的建设费用,以及作为相关的流动资金使用。本项目的所需资金通过自筹、市场融资等方式解决。

  海信电器表示,上述项目利用先进技术开发、生产电视液晶模组产品,符合我国发展TFT-LCD产品的产业政策,可提升我国TFT-LCD液晶显示器研制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特别是近年来在平板电视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方面的积累,为模组项目的开展准备了较好的条件。海信的模组关键技术开发已获得政府重大项目支持,海信称,公司的模组项目有能力不断推出低成本和高性能的新产品,提高模组产品附加值。上述项目的实施,公司可以实现从15寸到42寸的电视液晶模组的规模生产,以及大尺寸TFT-LCD模组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以及售后维护服务。

  海信电器表示,公司将通过强化与国际面板厂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提升自身开发及质量控制能力等措施,降低和控制投资运营风险。
我国彩电液晶显示技术获重大突破


2007-09-20 07:02:54   来源:新华社稿件
   
【 字号: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纠错 】 【 Email推荐:   】   
     
  新华社青岛9月19日电(记者徐冰、董振国)19日,我国第一条彩电液晶模组生产线在青岛海信集团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专家称,此项技术的重大突破,将改变我国液晶电视显示器大规模依赖进口的局面,从而大大降低液晶电视制造成本。

  近年来我国彩电制造业开始进入平板时代。据专家预测,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在2008年有望突破1亿台。但作为液晶电视核心技术的模组技术成为一大制约,使得我国不得不依赖大量进口。

  作为国内最大的平板电视生产企业,海信集团一直致力于电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继国内首款视频芯片技术研发成功后,早在3年前海信就开始液晶模组技术的研究,并成为首家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的彩电企业。

  据此项技术的负责人刘卫东博士介绍,液晶模组就是通常所说的液晶显示屏或液晶面板的组件,主要由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线路板、背光源和结构件等组成。由其组装成的液晶面板占了液晶电视成本的60%至70%。此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可大大降低液晶电视制造成本。

  据了解,海信集团将在2007年至2009年间,投资7亿元建成5条模组生产线,届时可形成300万片的年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