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工厂”之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10:13
中国“世界工厂”之思考     



    凤凰卫视中文台《时事开讲》
    主持人:董嘉耀

    特邀嘉宾:朱文晖

    董嘉耀:各位好,紧贴时事,现在开讲。今晚我们来讨论中国经济的话题。近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说法在国际上被普遍提起,究竟中国是有什么优势,以及中国在这方面又有什么不足?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朱文晖博士。

    朱博士,你好,今天来谈一下中国经济。首先想关注的,最近关于中国披露出来的很多经济数据,看起来还不错,特别在世界整体经济不太好的时候,中国数据好象有点一枝独秀,这样就让一些国际媒体,国际经济界人士提出质疑。

    朱文晖:这个情况有点奇怪。比如主流认识都觉得中国经济不错,因为中国加入WTO了,而且中国的实力还会再继续展现。加入WTO之后很多外国公司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他们觉得预期在未来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

    这种看好的潮流下,就出现另外一股反向潮流。一个是怀疑中国的统计数据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一直都有怀疑,这次又来的特别猛,说中国大概增长只有3%左右,没有7%,没有官方统计的那么高,这是一种的怀疑。另外,有几个人写了一些书,其中一本很有名,叫做《中国经济即将崩溃》,就是说中国还是有很多内部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好的话,中国经济在未来就崩溃了。这股思潮好象在西方一些媒体炒的挺热。

    中国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出来指正说,我们的经济统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是按照国际标准统计的。其实就是我们熟悉中国经济的人也感觉的到,经济还是有那么高的增长的,比如说到沿海的一些城市去看,看到上海、北京,还有其他一些城市都是一年一个大的变样,如果说没有7%乃至10%的增长,这种变化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我们也有问题,就是内部的差距比较大,上海看来变的非常快,但是到了中部某些地区,到西部变化就没那么大,可能没有7%,这也是正常的。

    董嘉耀:在沿海一些省份,甚至我们看到经济增长率都是双位数字。

    朱文晖:对,这个确实也是存在的。我觉得对这种批评,甚至是无端的指责,还是抱一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免”的心态去小心应对,看他讲的东西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有道理的话我们就改正,以后才能取得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想这是一种态度问题。

    董嘉耀:我想到是经济统计数据,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比如说考量,但是首先一个前提应该是准确,对于国家的决策,对于各个地方城市自己做规划还是相当重要,不能够有水分,这一点应该是前提。

    朱文晖:对,所以说西方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很多东西还不是很透明。但是我们也看到另外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很强烈,就是市场的力量,特别是商业界,他并没有因为报刊或者舆论怀疑中国统计数据,或者怀疑经济增长的前景,就停止对中国的投资。我们看到头几个月外资还是在继续大举的进入中国,而这个趋势又是在全球经济继续不景气这么一个背景下发生的。

    去年不景气,去年中国吸引外资是增长,整个全球的外资都减少,但是中国是增长的。今年前五个月,美国经济没有很明确的好转,虽然增长率比较高,但是大家还是悬着口气,他未来怎么走?但是对中国的投资还是持续增长,而且前五个月增长的幅度比较大。所以我们看的很清楚,外资,而且是多个国家的外资,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的,还有一些我们邻近地区,比如像韩国、台湾的,乃至香港的资金都继续大规模的投入中国大陆。

    这种情况下就出现另外一种话题,就是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会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或者是我们以前讲的,全球制造中心,实际上是一回事情。

    现在看来这种趋势在持续发展,而且我们预计这种趋势已经慢慢要突破一个点,一个临界点。发展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叫“不可逆”。一但你过了一个点后就不可逆。有的时候是可逆的,比如东南亚九十年代初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大量外资进来,但是金融风暴实际上就是一个临界点,他没处理好,之后就出现可逆状况,后来投资就撤了,或者就开始缩小。所以,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中国能突破这个门槛,进入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五年之后中国华东地区会有很多外资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加上原来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带的生产能力就可能进入一个不可逆的阶段。

    董嘉耀:朱博士,现在对中国很多关注,也提到中国是一个“世界工厂”,包括中国的一些领导人也承认中国有这样一个趋势。中国以前来料加工或者以低层次加工为主,目前这种“世界工厂”的制造业跟以前的加工为主,两个之间有什么区别,或者说现在有什么新的特点?

    朱文晖:这个情况与以前的有一定的延续性。那时候,很多人都批评说这种加工是低档的,附加值是很低的,你要做研发,做其他事情。这个批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但是我们要看更多的,我们要回顾一下历史。

    这几年中国的势头,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很容易想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日本。就是跟今天情况一样,大规模的投资,并不是说仅仅局限于低端生产,而且是往高端走。我们看到中国这种投资有一个特点,跟他们不太一样的,我觉得我们这种特点比他们还要好一点。

    拿最吸引外资的华东地区来讲,上海、江苏,加上浙江北部地区,你看到这个地区很特别的,大量外资进来了,而且这些外资是多国的,有欧洲的、有美国的、有日本的,而且投资规模非常大。这个地方吸引外资是开放性的,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这些地区的外资之间开始形成一种配合,或者一种上、中、下游的互相协作关系。按照我们的理解,这种开放式、跨国式、跨文化的采购行为和交流行为,应该是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网络,这个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刚才讲到工业革命时候的英国,还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他都是自己国家,乃至后来日本和韩国都是自己国家的之间的体系在形成。但是一个国家自己的资源有限,比如土地、人口资源、知识储备、资本有限,他总得碰到一个瓶颈。但是在这种多元的东西构成的这个环境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这种开放性的跨国生产网络。

    加上中国的优势,中国现在一个重要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原来我们讲中国是低成本、低素质的劳动力,现在看来又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对很多跨国的公司来讲,他们要的并不是低素质的劳动力,而是要低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或者说相对低成本,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我们可以发现未来扮演这种劳动力供应的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对外资来讲是以大学生为主。我们看一个数据,这个数据说起来是有点吓人的,就是现在中国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纯量大概有一千万,一千万的概念你想想看,澳大利亚跟我们的面积一样大,他才两千多万人口,加拿大也就几千万人口。我们光在校大学生就有一千万。按照现在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水平来看,大概在五年左右我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会接近500万,这样的话劳工是非常充足的,而且是往高端发展。

    由于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劳动力成本又不可能长的太快,所以前几年高段劳动力长的太快有点泡沫现象,但是今年好象就明显回落。因为中国扩招大学生就开始出来了。

    第二个,中国各级政府,从中央政府往下一直到镇的政府,非常偏重商业,大家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所以他对这种投资者的服务可以说是越来越体贴,越来越到位。现在问外商,为什么他们喜欢去华东?他们说特别喜欢那个地方的政府,他们特别支持我们。

    所以,有一个很为商业服务的政府,很强的劳动力基础,加上一个很强的跨国经济的网络,我们这个网络慢慢就会把中国的东西也就卷在里面。比如中国存量很大的一些国有企业,在华东那一带的,很强的民营企业,就是在浙江这一带的,就慢慢形成这种协作。这种协作一出来以后,我们看到中国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或者是世界工厂的话,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董嘉耀: 朱博士,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是有很多优势,像廉价的劳动力,还有高素质储备的人才,不过看到内地也有一些报道讨论这个问题时谈到,中国的劳动生产力实际上在全球相当低,生产的产品层次也不高。

    朱文晖: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认识。首先,我们确实还不是在最高端的位置,我们是从低端做起的,在低端的时候劳动生产力肯定不会特别的高。但是我们看到一些评价,比如IBM,他全球都有工厂,他们就说他们在深圳的那座工厂是全世界效益最高的;日本东芝说他在大连那座工厂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我们也看到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因为中国人有一个心态,就是历来把自己摆在弱者的地位,我们是后进者,我们要追,所以我们总是要把问题说的突出一点,说的严重点,我想这个态度也是对的。

    从这个档次来看,也觉得非常值得注意。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或者是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兴起时,他的经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停留在中低档次,但是中国好象要比其他国家的经济要快的多。比如五年前我们最厉害的是劳动密集的服装、鞋类、旅行箱包,但是到了三年前我们最厉害的是家用电器,像彩电、冰箱、微波炉,这两年中国生产最厉害的已经是电子产品,手机、PDA、电脑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们看到是全世界的主流的了,是人家用的,跟我们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以前我们有个讲法,日本人把最好的留在国内用,把不太好的拿到欧美去,最次的放到中国来。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包括美国公司都是一样。他们是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营销。我们看到中国的生产,特别通过全球供应、管理体系,中国的生产已经跟发达国家的市场和他的产品研发基本上是同步的,我们是在中间生产环节,两头都在外,是这么一种情况。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国际贸易不出现重大的逆转,还按照过去十多年那种情况延续,但是我们现在比较担心有,比如说布什上台之后很多政策是一种明显的逆转,像农产品补贴、钢铁的收税,还有没有新东西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现在还不构成重大逆转,如果再有几个这样的项目可能就构成重大逆转,如果不出现重大逆转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出口或者中国的国际贸易的比重会进一步的增大。

    所以,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周围的“四小龙”也好,还有东南亚的国家也好,他们出口的绝对值没有太多的增长,有时候是负的,第二年后又反弹一下,就拉平,接着可能是个位数的增长,他们总的出口增量不会超过30%,或者是10%以下。中国是连续多年增长,我们这时候又差不多是60%—70%的增长率了,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出口总量就等于东南亚他们加起来综合还要多,我们上的非常快。

    董嘉耀:这里我又想到一点,是不是,中国幅员辽阔,而且有不同经济层次的水平,如果要进行这种制造业的话,也可以不同省份,有的省份是低档的,有的省份是中档的,有的还有高档,这种层次的比较,层次的等级也是中国的一个制造业的特点。

    朱文晖:这个就是中国的优势,这个优势有持续性。如果一个国家小,人口不多的话,他就必须要升级,你升上去就成功了,升不上去就出问题了,像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这么一个状况。但是中国的情况在于他有一个很大的腹地,他可以纵深的往里面发展,而且人口是流动的,所以我们人口的工资成本可以保持很低,同时中国的高端人才又出来了,出来之后可以不停的往这个产业台阶往上一步一步的攀升,同时又不丢掉原来还有优势的东西,这个就是他未来厉害的地方。

    董嘉耀:但是,有没有跟中国竞争世界制造中心或者世界工厂这样的国家?

    朱文晖:其实以前是有的,以前的中心是日本,所以现在日本非常紧张,害怕中国,老有中国威胁论。

    对于中国威胁论,中国人就比较难理解,说,中国怎么又威胁日本了,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日本,又不想着拿日本的领土,我们顶多跟你有个钓鱼台的争端而已,那个好象还是我们的,我们怎么又威胁你了。其实根源在这个地方,就是在制造业。

    日本看来做不过中国,因为日本那一代人老化,工资很高,他那一代人的知识结构又不适合现在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这套东西。“四小龙”现在也是明显很小的,他原来也是很强的制造中心,东南亚经过金融危机之后又受到很大的撞击,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

    到现在为止,印度跟我们差很远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一个跟我们竞争的,这就是中国未来有一个很大的空档,大概在五年左右,前提就是国际的市场不出现变化,这个是我们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这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也很值得我们研究的现象。现在中国生产的工业品是市场经济两百年以来最便宜的,而且便宜的幅度远远低于过去,所以我感觉中国真的要成为全球很强的经济体,要奠定“世界工厂”的位置,我们在出口市场上有新作为。

    以前我们都强调发达国家是主要出口市场,所以很集中看美国、日本,但我感觉未来中国是很有可能大规模进入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里面去的。因为中国企业现在做的工业制成品与跨国公司做的不一样,以前跨国公司都是向发展中国家供应,但是跨国公司习惯是往高端走,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把低端产品抛弃,继续往高端走,因为他要追求高附加值。所以我们看到经济越发达,贫困国家的老百姓越享受不到好处,只是本国的上层享受到的。所以工业文明始终没有让全世界大多数人享受到,反过来是边缘的地方越来越多。

    现在,中国货不一样,中国的货是从低端蔓延上来的。国际上是恶性的价格竞争,竞争的时候价格急剧降低。所以你现在到了墨西哥、印度去看,他们的市场价格相当于我们三倍左右,包括墨西哥都是这样的。他虽然是美国的生产基地,但他的成本远远高于我们,而且墨西哥在WTO双边谈判中最后一个签字,他要求对中国的反倾销关系要保留六年,他就是害怕中国跟他竞争。

    我就讲,如果中国能够很成功的打开第三世界的市场,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就像八十年代日本打开中国市场、打开东南亚市场一样,中国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强的,真正是利于自己的优势,同时又不完全依靠发达国家市场的。因为你有发达国家市场、有发展中国家市场,有自己的市场,这个时候你这个“世界工厂”,或者你这个全球制造中心才是可持续的,也才是能够迅速往上攀升的。

    董嘉耀:对,制造中心造完产品要销往外国去,也不要过分于像美国、日本这样,因为他们现在的经济不太好。所以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领导人近期在频频外访的时候也很多去第三世界的国家,同时除了谈政治问题以外,也经常提到希望中国的商人,中国的产品能够多销往这些地方,但是我们希望民间很多商人应该对这些第三世界,包括非洲,包括相对落后的市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朱文晖:是的。

    董嘉耀:今天我们的讨论就到这里,谢谢朱博士。

    ——凤凰网中国“世界工厂”之思考     



    凤凰卫视中文台《时事开讲》
    主持人:董嘉耀

    特邀嘉宾:朱文晖

    董嘉耀:各位好,紧贴时事,现在开讲。今晚我们来讨论中国经济的话题。近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说法在国际上被普遍提起,究竟中国是有什么优势,以及中国在这方面又有什么不足?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朱文晖博士。

    朱博士,你好,今天来谈一下中国经济。首先想关注的,最近关于中国披露出来的很多经济数据,看起来还不错,特别在世界整体经济不太好的时候,中国数据好象有点一枝独秀,这样就让一些国际媒体,国际经济界人士提出质疑。

    朱文晖:这个情况有点奇怪。比如主流认识都觉得中国经济不错,因为中国加入WTO了,而且中国的实力还会再继续展现。加入WTO之后很多外国公司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他们觉得预期在未来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

    这种看好的潮流下,就出现另外一股反向潮流。一个是怀疑中国的统计数据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一直都有怀疑,这次又来的特别猛,说中国大概增长只有3%左右,没有7%,没有官方统计的那么高,这是一种的怀疑。另外,有几个人写了一些书,其中一本很有名,叫做《中国经济即将崩溃》,就是说中国还是有很多内部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好的话,中国经济在未来就崩溃了。这股思潮好象在西方一些媒体炒的挺热。

    中国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出来指正说,我们的经济统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是按照国际标准统计的。其实就是我们熟悉中国经济的人也感觉的到,经济还是有那么高的增长的,比如说到沿海的一些城市去看,看到上海、北京,还有其他一些城市都是一年一个大的变样,如果说没有7%乃至10%的增长,这种变化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我们也有问题,就是内部的差距比较大,上海看来变的非常快,但是到了中部某些地区,到西部变化就没那么大,可能没有7%,这也是正常的。

    董嘉耀:在沿海一些省份,甚至我们看到经济增长率都是双位数字。

    朱文晖:对,这个确实也是存在的。我觉得对这种批评,甚至是无端的指责,还是抱一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免”的心态去小心应对,看他讲的东西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有道理的话我们就改正,以后才能取得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想这是一种态度问题。

    董嘉耀:我想到是经济统计数据,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比如说考量,但是首先一个前提应该是准确,对于国家的决策,对于各个地方城市自己做规划还是相当重要,不能够有水分,这一点应该是前提。

    朱文晖:对,所以说西方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很多东西还不是很透明。但是我们也看到另外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很强烈,就是市场的力量,特别是商业界,他并没有因为报刊或者舆论怀疑中国统计数据,或者怀疑经济增长的前景,就停止对中国的投资。我们看到头几个月外资还是在继续大举的进入中国,而这个趋势又是在全球经济继续不景气这么一个背景下发生的。

    去年不景气,去年中国吸引外资是增长,整个全球的外资都减少,但是中国是增长的。今年前五个月,美国经济没有很明确的好转,虽然增长率比较高,但是大家还是悬着口气,他未来怎么走?但是对中国的投资还是持续增长,而且前五个月增长的幅度比较大。所以我们看的很清楚,外资,而且是多个国家的外资,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的,还有一些我们邻近地区,比如像韩国、台湾的,乃至香港的资金都继续大规模的投入中国大陆。

    这种情况下就出现另外一种话题,就是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会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或者是我们以前讲的,全球制造中心,实际上是一回事情。

    现在看来这种趋势在持续发展,而且我们预计这种趋势已经慢慢要突破一个点,一个临界点。发展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叫“不可逆”。一但你过了一个点后就不可逆。有的时候是可逆的,比如东南亚九十年代初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大量外资进来,但是金融风暴实际上就是一个临界点,他没处理好,之后就出现可逆状况,后来投资就撤了,或者就开始缩小。所以,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中国能突破这个门槛,进入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五年之后中国华东地区会有很多外资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加上原来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带的生产能力就可能进入一个不可逆的阶段。

    董嘉耀:朱博士,现在对中国很多关注,也提到中国是一个“世界工厂”,包括中国的一些领导人也承认中国有这样一个趋势。中国以前来料加工或者以低层次加工为主,目前这种“世界工厂”的制造业跟以前的加工为主,两个之间有什么区别,或者说现在有什么新的特点?

    朱文晖:这个情况与以前的有一定的延续性。那时候,很多人都批评说这种加工是低档的,附加值是很低的,你要做研发,做其他事情。这个批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但是我们要看更多的,我们要回顾一下历史。

    这几年中国的势头,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很容易想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日本。就是跟今天情况一样,大规模的投资,并不是说仅仅局限于低端生产,而且是往高端走。我们看到中国这种投资有一个特点,跟他们不太一样的,我觉得我们这种特点比他们还要好一点。

    拿最吸引外资的华东地区来讲,上海、江苏,加上浙江北部地区,你看到这个地区很特别的,大量外资进来了,而且这些外资是多国的,有欧洲的、有美国的、有日本的,而且投资规模非常大。这个地方吸引外资是开放性的,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这些地区的外资之间开始形成一种配合,或者一种上、中、下游的互相协作关系。按照我们的理解,这种开放式、跨国式、跨文化的采购行为和交流行为,应该是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网络,这个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刚才讲到工业革命时候的英国,还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他都是自己国家,乃至后来日本和韩国都是自己国家的之间的体系在形成。但是一个国家自己的资源有限,比如土地、人口资源、知识储备、资本有限,他总得碰到一个瓶颈。但是在这种多元的东西构成的这个环境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这种开放性的跨国生产网络。

    加上中国的优势,中国现在一个重要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原来我们讲中国是低成本、低素质的劳动力,现在看来又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对很多跨国的公司来讲,他们要的并不是低素质的劳动力,而是要低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或者说相对低成本,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我们可以发现未来扮演这种劳动力供应的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对外资来讲是以大学生为主。我们看一个数据,这个数据说起来是有点吓人的,就是现在中国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纯量大概有一千万,一千万的概念你想想看,澳大利亚跟我们的面积一样大,他才两千多万人口,加拿大也就几千万人口。我们光在校大学生就有一千万。按照现在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水平来看,大概在五年左右我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会接近500万,这样的话劳工是非常充足的,而且是往高端发展。

    由于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劳动力成本又不可能长的太快,所以前几年高段劳动力长的太快有点泡沫现象,但是今年好象就明显回落。因为中国扩招大学生就开始出来了。

    第二个,中国各级政府,从中央政府往下一直到镇的政府,非常偏重商业,大家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所以他对这种投资者的服务可以说是越来越体贴,越来越到位。现在问外商,为什么他们喜欢去华东?他们说特别喜欢那个地方的政府,他们特别支持我们。

    所以,有一个很为商业服务的政府,很强的劳动力基础,加上一个很强的跨国经济的网络,我们这个网络慢慢就会把中国的东西也就卷在里面。比如中国存量很大的一些国有企业,在华东那一带的,很强的民营企业,就是在浙江这一带的,就慢慢形成这种协作。这种协作一出来以后,我们看到中国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或者是世界工厂的话,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董嘉耀: 朱博士,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是有很多优势,像廉价的劳动力,还有高素质储备的人才,不过看到内地也有一些报道讨论这个问题时谈到,中国的劳动生产力实际上在全球相当低,生产的产品层次也不高。

    朱文晖: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认识。首先,我们确实还不是在最高端的位置,我们是从低端做起的,在低端的时候劳动生产力肯定不会特别的高。但是我们看到一些评价,比如IBM,他全球都有工厂,他们就说他们在深圳的那座工厂是全世界效益最高的;日本东芝说他在大连那座工厂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我们也看到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因为中国人有一个心态,就是历来把自己摆在弱者的地位,我们是后进者,我们要追,所以我们总是要把问题说的突出一点,说的严重点,我想这个态度也是对的。

    从这个档次来看,也觉得非常值得注意。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或者是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兴起时,他的经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停留在中低档次,但是中国好象要比其他国家的经济要快的多。比如五年前我们最厉害的是劳动密集的服装、鞋类、旅行箱包,但是到了三年前我们最厉害的是家用电器,像彩电、冰箱、微波炉,这两年中国生产最厉害的已经是电子产品,手机、PDA、电脑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们看到是全世界的主流的了,是人家用的,跟我们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以前我们有个讲法,日本人把最好的留在国内用,把不太好的拿到欧美去,最次的放到中国来。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包括美国公司都是一样。他们是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营销。我们看到中国的生产,特别通过全球供应、管理体系,中国的生产已经跟发达国家的市场和他的产品研发基本上是同步的,我们是在中间生产环节,两头都在外,是这么一种情况。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国际贸易不出现重大的逆转,还按照过去十多年那种情况延续,但是我们现在比较担心有,比如说布什上台之后很多政策是一种明显的逆转,像农产品补贴、钢铁的收税,还有没有新东西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现在还不构成重大逆转,如果再有几个这样的项目可能就构成重大逆转,如果不出现重大逆转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出口或者中国的国际贸易的比重会进一步的增大。

    所以,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周围的“四小龙”也好,还有东南亚的国家也好,他们出口的绝对值没有太多的增长,有时候是负的,第二年后又反弹一下,就拉平,接着可能是个位数的增长,他们总的出口增量不会超过30%,或者是10%以下。中国是连续多年增长,我们这时候又差不多是60%—70%的增长率了,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出口总量就等于东南亚他们加起来综合还要多,我们上的非常快。

    董嘉耀:这里我又想到一点,是不是,中国幅员辽阔,而且有不同经济层次的水平,如果要进行这种制造业的话,也可以不同省份,有的省份是低档的,有的省份是中档的,有的还有高档,这种层次的比较,层次的等级也是中国的一个制造业的特点。

    朱文晖:这个就是中国的优势,这个优势有持续性。如果一个国家小,人口不多的话,他就必须要升级,你升上去就成功了,升不上去就出问题了,像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这么一个状况。但是中国的情况在于他有一个很大的腹地,他可以纵深的往里面发展,而且人口是流动的,所以我们人口的工资成本可以保持很低,同时中国的高端人才又出来了,出来之后可以不停的往这个产业台阶往上一步一步的攀升,同时又不丢掉原来还有优势的东西,这个就是他未来厉害的地方。

    董嘉耀:但是,有没有跟中国竞争世界制造中心或者世界工厂这样的国家?

    朱文晖:其实以前是有的,以前的中心是日本,所以现在日本非常紧张,害怕中国,老有中国威胁论。

    对于中国威胁论,中国人就比较难理解,说,中国怎么又威胁日本了,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日本,又不想着拿日本的领土,我们顶多跟你有个钓鱼台的争端而已,那个好象还是我们的,我们怎么又威胁你了。其实根源在这个地方,就是在制造业。

    日本看来做不过中国,因为日本那一代人老化,工资很高,他那一代人的知识结构又不适合现在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这套东西。“四小龙”现在也是明显很小的,他原来也是很强的制造中心,东南亚经过金融危机之后又受到很大的撞击,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

    到现在为止,印度跟我们差很远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一个跟我们竞争的,这就是中国未来有一个很大的空档,大概在五年左右,前提就是国际的市场不出现变化,这个是我们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这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也很值得我们研究的现象。现在中国生产的工业品是市场经济两百年以来最便宜的,而且便宜的幅度远远低于过去,所以我感觉中国真的要成为全球很强的经济体,要奠定“世界工厂”的位置,我们在出口市场上有新作为。

    以前我们都强调发达国家是主要出口市场,所以很集中看美国、日本,但我感觉未来中国是很有可能大规模进入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里面去的。因为中国企业现在做的工业制成品与跨国公司做的不一样,以前跨国公司都是向发展中国家供应,但是跨国公司习惯是往高端走,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把低端产品抛弃,继续往高端走,因为他要追求高附加值。所以我们看到经济越发达,贫困国家的老百姓越享受不到好处,只是本国的上层享受到的。所以工业文明始终没有让全世界大多数人享受到,反过来是边缘的地方越来越多。

    现在,中国货不一样,中国的货是从低端蔓延上来的。国际上是恶性的价格竞争,竞争的时候价格急剧降低。所以你现在到了墨西哥、印度去看,他们的市场价格相当于我们三倍左右,包括墨西哥都是这样的。他虽然是美国的生产基地,但他的成本远远高于我们,而且墨西哥在WTO双边谈判中最后一个签字,他要求对中国的反倾销关系要保留六年,他就是害怕中国跟他竞争。

    我就讲,如果中国能够很成功的打开第三世界的市场,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就像八十年代日本打开中国市场、打开东南亚市场一样,中国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强的,真正是利于自己的优势,同时又不完全依靠发达国家市场的。因为你有发达国家市场、有发展中国家市场,有自己的市场,这个时候你这个“世界工厂”,或者你这个全球制造中心才是可持续的,也才是能够迅速往上攀升的。

    董嘉耀:对,制造中心造完产品要销往外国去,也不要过分于像美国、日本这样,因为他们现在的经济不太好。所以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领导人近期在频频外访的时候也很多去第三世界的国家,同时除了谈政治问题以外,也经常提到希望中国的商人,中国的产品能够多销往这些地方,但是我们希望民间很多商人应该对这些第三世界,包括非洲,包括相对落后的市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朱文晖:是的。

    董嘉耀:今天我们的讨论就到这里,谢谢朱博士。

    ——凤凰网
好!!!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加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这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的。但是,我的观点是,世界是前进与发展的,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在世界上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了。新的世纪是科学技术的世纪,谁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谁就会在新世纪中出于领先。因此,加工业只是我们现在的一时之需,而发展高技术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知道GE plastics的广东工厂,全球产量最高(每台机器),上海的工厂,生产的品种最多,竞争力最强
好~!
一千万研究身和大学生能创造的东西大概不如发达国家的一半
很快有些地区的低工资优势将不复存在了
世界加工厂是中国现阶段的实情,要做世界工厂,是将来的趋势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4-1-28 13:38:00的发言:
很快有些地区的低工资优势将不复存在了


    在传统的蓝领中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美这是事实,但在白领里呢?随着扩招大学生的大量涌入,现在本科生的起薪都只有1500元了!弄得我现在都不敢跳槽了,跳了就得和他们去血拼。[em06][em12]
     在传统的蓝领中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美这是事实,但在白领里呢?随着扩招大学生的大量涌入,现在本科生的起薪都只有1500元了!弄得我现在都不敢跳槽了,跳了就得和他们去血拼。[em06][em12]

人生如鼠,不在仓则在厕
在传统的蓝领中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美这是事实,但在白领里呢?随着扩招大学生的大量涌入,现在本科生的起薪都只有1500元了!弄得我现在都不敢跳槽了,跳了就得和他们去血拼。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