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的佛学渊源 佛门常用语盗版道家之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1:00:37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用词汇人们脱口而出习以为常,一些有心人或许了解一些词汇的出处,不过,以下这些词汇跟佛学有着莫大渊源,你知道吗?

精进

  “精进”一词,是梵语毗梨耶(Virya)的意译,有时也译为“勤”,意为勤修佛法,毫不懈怠地修善正恶,利益众生。《成唯识论》卷六指出:精进以“勇悍为性”,因此,经中亦作“勇猛精进”。如《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惓。”又如《大般若经》中有精进菩萨,名“善勇猛”。后来,以“精进”、“勇猛精进”泛指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如《朱子语类》卷43说:“‘善人’只循循自守,据见定,不会勇猛精进。”

缘起

  “缘起”是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中关于“缘起”的论证很丰富,各宗派也有不同的解释,如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一真法界缘起等。佛家很重视“缘起观智”,所谓“深入缘起,断诸邪见”(《维摩诘经·佛国品》)。概括地说,事物(有为法)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称为“缘起”。唯其如此,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称为“缘起性空”。“缘起”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也说明了没有造物主可以主宰宇宙、人生。在佛籍中,有一种阐明编述始末的书,也称为“缘起”,如《付法藏缘起》。后亦用以代称某些序言,甚至泛指一事物产生的缘由。此外,在敦煌变文中,有一类演述佛经故事的通俗文体也称为“缘起”。如《丑女缘起》、《目连缘起》。

眼界

  今以见多识广为“眼界宽”,增加见识为“开眼界”。前人用“眼界”入诗,如唐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云:“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这个词出于佛经,《心经》有:“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眼界”即“眼根”,为六根之一,大致相当今天所说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和视神经等。因为六根属于“十八界”中的一类,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够维持自相,不与他相混淆,称为“界”。眼界与色界相对,产生眼识界(视觉)。

菩萨

  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如来说法,万万恒沙;菩萨转轮,生生世界。”菩萨,乃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省音,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等。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圣者。在“三乘”中,菩萨高于罗汉而次于佛。菩萨标榜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征。我国民间熟悉的菩萨有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菩萨普渡众生,往往变现各种“化身”,如观音菩萨就有“三十三身”。《法华经·五百弟子品》谓:“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声闻,即罗汉。唐白居易《送宗实上人游江南》诗:“无妨菩萨是船师。”船师,是“凡夫”身。此外,“萨埵”(sattva)除译为“有情”、“众生”外,亦译作“勇猛”。因此,“菩萨”亦可释谓勇猛求取佛道的圣者。参阅《佛地论》卷二。

微妙

  事物关系十分复杂,超出常理,谓之“微妙”。如:他们俩的关系很微妙。“微妙”本来是道家之言,出于《老子》:“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幽隐、玄奥之意。佛教初传时借用老庄的成语“格义”,“微妙”由此而成了佛门的常用语,意谓佛法深奥,难以用常理思维,很难用常言表达。《维摩诘经·菩萨品》说:“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禅宗亦把“教外别传”的“心法”称为“微妙正法”。又,微妙有时被引申为“美妙”的意思。如苏轼《听僧昭素琴》诗云:“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用词汇人们脱口而出习以为常,一些有心人或许了解一些词汇的出处,不过,以下这些词汇跟佛学有着莫大渊源,你知道吗?

精进

  “精进”一词,是梵语毗梨耶(Virya)的意译,有时也译为“勤”,意为勤修佛法,毫不懈怠地修善正恶,利益众生。《成唯识论》卷六指出:精进以“勇悍为性”,因此,经中亦作“勇猛精进”。如《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惓。”又如《大般若经》中有精进菩萨,名“善勇猛”。后来,以“精进”、“勇猛精进”泛指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如《朱子语类》卷43说:“‘善人’只循循自守,据见定,不会勇猛精进。”

缘起

  “缘起”是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中关于“缘起”的论证很丰富,各宗派也有不同的解释,如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一真法界缘起等。佛家很重视“缘起观智”,所谓“深入缘起,断诸邪见”(《维摩诘经·佛国品》)。概括地说,事物(有为法)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称为“缘起”。唯其如此,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称为“缘起性空”。“缘起”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也说明了没有造物主可以主宰宇宙、人生。在佛籍中,有一种阐明编述始末的书,也称为“缘起”,如《付法藏缘起》。后亦用以代称某些序言,甚至泛指一事物产生的缘由。此外,在敦煌变文中,有一类演述佛经故事的通俗文体也称为“缘起”。如《丑女缘起》、《目连缘起》。

眼界

  今以见多识广为“眼界宽”,增加见识为“开眼界”。前人用“眼界”入诗,如唐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云:“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这个词出于佛经,《心经》有:“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眼界”即“眼根”,为六根之一,大致相当今天所说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和视神经等。因为六根属于“十八界”中的一类,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够维持自相,不与他相混淆,称为“界”。眼界与色界相对,产生眼识界(视觉)。

菩萨

  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如来说法,万万恒沙;菩萨转轮,生生世界。”菩萨,乃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省音,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等。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圣者。在“三乘”中,菩萨高于罗汉而次于佛。菩萨标榜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征。我国民间熟悉的菩萨有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菩萨普渡众生,往往变现各种“化身”,如观音菩萨就有“三十三身”。《法华经·五百弟子品》谓:“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声闻,即罗汉。唐白居易《送宗实上人游江南》诗:“无妨菩萨是船师。”船师,是“凡夫”身。此外,“萨埵”(sattva)除译为“有情”、“众生”外,亦译作“勇猛”。因此,“菩萨”亦可释谓勇猛求取佛道的圣者。参阅《佛地论》卷二。

微妙

  事物关系十分复杂,超出常理,谓之“微妙”。如:他们俩的关系很微妙。“微妙”本来是道家之言,出于《老子》:“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幽隐、玄奥之意。佛教初传时借用老庄的成语“格义”,“微妙”由此而成了佛门的常用语,意谓佛法深奥,难以用常理思维,很难用常言表达。《维摩诘经·菩萨品》说:“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禅宗亦把“教外别传”的“心法”称为“微妙正法”。又,微妙有时被引申为“美妙”的意思。如苏轼《听僧昭素琴》诗云:“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