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彭德怀和他的“忤逆”部属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6:03
.

        敬请注意

          缘于彭总悲剧话题的展开,我收集整理了一些比较确切的资料编成此帖。资料来源除各类书藉外,还主要参考了几个网站的相关讨论内容。在此特向参与讨论的朋友致谢。
          收集这类资料,绝非出于诋毁为创建共和国立下不朽战功的将帅先辈们,而是为了反映阶级斗争这面大旗下人性异化的一幕幕悲剧,是为警醒我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坚决拒绝此类事件重演。这是本帖开头敬请朋友们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因为本帖仅为提供参考,所以不打算特意进行编排;朋友们手上有相关资料的,欢迎跟帖补充。所有资料希望尽可能确切有据,以事直叙,少作个人感情色彩的评述。

        对毛、彭之间关系的相关话题,也请在此展开,不再另行开帖。.

        敬请注意

          缘于彭总悲剧话题的展开,我收集整理了一些比较确切的资料编成此帖。资料来源除各类书藉外,还主要参考了几个网站的相关讨论内容。在此特向参与讨论的朋友致谢。
          收集这类资料,绝非出于诋毁为创建共和国立下不朽战功的将帅先辈们,而是为了反映阶级斗争这面大旗下人性异化的一幕幕悲剧,是为警醒我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坚决拒绝此类事件重演。这是本帖开头敬请朋友们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因为本帖仅为提供参考,所以不打算特意进行编排;朋友们手上有相关资料的,欢迎跟帖补充。所有资料希望尽可能确切有据,以事直叙,少作个人感情色彩的评述。

        对毛、彭之间关系的相关话题,也请在此展开,不再另行开帖。
]]
二、反教条主义的“后遗症”

        彭德怀被旧部殴打的例子,经常被用来说明彭的人缘很差。
        “打倒”并“脚踏”彭德怀的是开国少将李钟奇。文革期间在北京卫戍区小礼堂批斗彭德怀。大会休息时,时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的李钟奇冲进关押彭德怀的小休息室,恶狠狠地将彭一拳打倒在地,而且真的踏上了一只脚,并且还叫喊道“彭德怀!你也有今天呐!”。参加批斗大会的都是部队高级干部,没有地方人员,也没有红卫兵在场。
        打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李钟奇在1958年军中的反教条主义运动吃了不少苦头,从训总一个二级部副部长,被降级降职为军副参谋长。由于“错误处分”的反差太大,李无法接受,一到文革时便以这种方式还以颜色、冤冤相报。
        李打彭一事,各种议论都有,倒是一直没有人对李打彭一事进行谩骂。
        有人同情,认为李是含冤而泄愤,因为当时训练总监部一班人确实被整得一塌糊涂。
        有人特别分析了彭德怀的性格。认为在部队里部下对老上级,尤其是有过人之处的老上级的感情一般都很深厚,爱戴有加。发生部下打上级的,在文革也是很少见。而彭德怀对手下的人不够义气,罚多赏少,部下有事需要他力挺的时候不出面,使人部下寒心;而且部下升职的少,不动的多。相反地,林彪则不拘一格,有功必赏,小过忽略。他们相信即使林彪当年没跑成回来挨批斗,也绝不会发生林的部下抽他的事。其他元帅也是如此,唯独彭有此可能。为何?彭对人太苛刻。
        也有人批评李,认为彭总为人刚正,肯定会得罪一些小人,加上他又是个“铁肩担道义,只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汉子,得罪了“红太阳”,难免会给这些小人报复的机会,正所谓虎落平阳被*欺。
        事发不久,李钟奇受到刚到任的卫戍区吴忠司令员的严厉批评。吴忠说,“彭德怀再犯错误,他也我党我军的杰出领导之一。党有政策的,不许这种行为!!!你身为一个高级干部,不丢脸吗?卫戍区是党的部队,不是哪家开的!!!”。李怀恨在心。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李到处讲吴如何镇压群众。中央在审查卫戍区及吴忠“文革”期间表现时,李又跳出来……
        不过,李钟奇1988年还是获得了红星功勋荣誉章。几年前将军逝世的时候,中央还是给了他一定的评价。这也是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看问题,他的功绩和贡献应予客观肯定,不能一笔抹杀的。
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结怨

        在李钟奇殴打彭德怀的同一次批斗会,还有一位开国中将也动手殴打了彭德怀,把便纸篓当高帽子扣到了彭德怀的头上。这是当时的北京军区副政委王紫峰。事情起因据说是在“抗美援朝”期间,王紫峰所在部队由于行动迟缓延误战机而遭到彭德怀的严厉斥责,由此结下了“梁子”。
        王紫峰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第66军政委。1950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政委。入朝后,第66军在行军间与美24师、英27旅遭遇,苦战3天,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因敌军突然撤退,66军失去歼敌机会。
        第66军军长萧新槐和政委王紫峰作了检讨。认为:初战未打好,主要是全军上下思想上无充分准备,一些干部战士存在着“怕飞机”、“怕坦克”、“怕炮火”的“三怕”思想;再加上长途行军供应困难,部队情绪不稳定。在执行战斗任务中,侦察不力,判断情况不够准确,使用兵力不当,部队穿插迂回不力,行动缓慢,未能抓住战机,但也给美军一定打击。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严厉批评了第66军。责成第66军召开军党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少数干部行动迟缓,犹豫畏缩,指挥位置靠后,怕死、怕苦,指挥不力,执行命令不果断坚决的问题,严肃处理了26名干部,对情节较严重的给予了纪律处分。王紫峰说:我本人生来就不会打仗,只是仗打多了,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经验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了打仗。对于那些给予处分或提出批评的同志,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千万不要歧视他们,给他们一个机会,在战争中锻炼,在战争中学会打仗。
        第二次战役,66军第196师在开进途中与敌遭遇,该师迅速占领制高点,控制道路,歼敌一部。第198师一个团抢夺大宁江桥,歼敌一部。第197师一个团迂回断敌后路,由于侦察不细,判断失误,使用兵力过少,担任正面攻击的一个团采取平推战术,未能抓住战机,使敌迅速撤回。王紫峰认为66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虽然完成了任务,但离要求还差很远,采用平推正抗的战法,忘记了我军迂回包抄,猛插两翼,侧击敌人的传统战法。部队还存在急躁、恐美、怕死、怕苦的思想。王紫峰在66军继续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第三次战役,第66军首先突破叁八线,攻占华岳山,瓦解了敌中线防御体系。66军攻占春川、洪川,直出横城、原州,进抵三七线附近,激战5昼夜,歼敌3205人。
        1951年2月,第66军参加横城反击战,担任防御任务,毙伤俘敌5062名。第66军入朝作战近半年,歼敌15328人,战绩辉煌。彭德怀说,第66军一次比一次打得有进步,越战越强。1951年4月,第66军回国,王紫峰获授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结怨

        在李钟奇殴打彭德怀的同一次批斗会,还有一位开国中将也动手殴打了彭德怀,把便纸篓当高帽子扣到了彭德怀的头上。这是当时的北京军区副政委王紫峰。事情起因据说是在“抗美援朝”期间,王紫峰所在部队由于行动迟缓延误战机而遭到彭德怀的严厉斥责,由此结下了“梁子”。
        王紫峰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第66军政委。1950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政委。入朝后,第66军在行军间与美24师、英27旅遭遇,苦战3天,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因敌军突然撤退,66军失去歼敌机会。
        第66军军长萧新槐和政委王紫峰作了检讨。认为:初战未打好,主要是全军上下思想上无充分准备,一些干部战士存在着“怕飞机”、“怕坦克”、“怕炮火”的“三怕”思想;再加上长途行军供应困难,部队情绪不稳定。在执行战斗任务中,侦察不力,判断情况不够准确,使用兵力不当,部队穿插迂回不力,行动缓慢,未能抓住战机,但也给美军一定打击。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严厉批评了第66军。责成第66军召开军党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少数干部行动迟缓,犹豫畏缩,指挥位置靠后,怕死、怕苦,指挥不力,执行命令不果断坚决的问题,严肃处理了26名干部,对情节较严重的给予了纪律处分。王紫峰说:我本人生来就不会打仗,只是仗打多了,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经验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了打仗。对于那些给予处分或提出批评的同志,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千万不要歧视他们,给他们一个机会,在战争中锻炼,在战争中学会打仗。
        第二次战役,66军第196师在开进途中与敌遭遇,该师迅速占领制高点,控制道路,歼敌一部。第198师一个团抢夺大宁江桥,歼敌一部。第197师一个团迂回断敌后路,由于侦察不细,判断失误,使用兵力过少,担任正面攻击的一个团采取平推战术,未能抓住战机,使敌迅速撤回。王紫峰认为66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虽然完成了任务,但离要求还差很远,采用平推正抗的战法,忘记了我军迂回包抄,猛插两翼,侧击敌人的传统战法。部队还存在急躁、恐美、怕死、怕苦的思想。王紫峰在66军继续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第三次战役,第66军首先突破叁八线,攻占华岳山,瓦解了敌中线防御体系。66军攻占春川、洪川,直出横城、原州,进抵三七线附近,激战5昼夜,歼敌3205人。
        1951年2月,第66军参加横城反击战,担任防御任务,毙伤俘敌5062名。第66军入朝作战近半年,歼敌15328人,战绩辉煌。彭德怀说,第66军一次比一次打得有进步,越战越强。1951年4月,第66军回国,王紫峰获授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四、前后左右摇摆的上将

        彭德怀的一位老部下,庐山开会前私下对彭说“你是对的,说出的都是我的看法”。然后又问主席对此是怎么看的,当得知主席的态度后又说“那我们要保存有生力量了”。到了开会时候,贺龙、罗瑞卿、萧华等人批得狠,这位将军就在一旁作证。因为是彭德怀最亲信的人,在训练总监部挨整时因为“反对张宗逊就是反彭总”的理由而躲过一劫,所以此人最伤他的心!
        张宗逊很有意思,思想很前卫,调子也拔得高。在训总时曾经说学苏联“要坚持不走样地学”,后来听到老人家持反对意见又马上转向,批起军事学院的教条主义来。这下可惹恼了训总的头头,遭到四级会的批判。主席知道后,说了句“萧克在历史上一贯不老实”,继而黄克诚在彭德怀授意下展开对萧克的批判。训总不久被撤,一班人大都被整得很惨,只有该上将一直当稳了副总长。有人说这位上将就是彭总安插在训总的钉子。
        庐山会议上,因为批彭积极,张的副总长没有被拿掉。到了1962年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时候,张宗逊想讨好贺龙而找了老关系,不过又是押错了宝。文革开始后被当作罗瑞卿分子被挤到一边,连九大代表都没捞上,1971年被贬到济南军区当副司令员。据说主席曾经问起过他的事,但没有下文。
        林彪爆炸后,一批被打倒的老将重新出山,张宗逊于1973年当上总后勤部部长。也许是喜欢投机的风标鸡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他与陈士榘一样给“四人帮”写了效忠信,成了丢人现眼永远抹不去的污点。1978年退休安享晚年,1988年授勋得了个一级红星。
        值得赞许的是老将军亲手把儿子送上了对越战场老山前线,使小张的军事天赋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小张虽然年轻时有些巴顿性格的不足,但确是一员悍将良将,作战训练样样在行,而且作风踏实、关爱部下,职务也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而今的大区副司令员位置上。
        张宗逊可谓生荣死哀。1998年以91岁高龄逝世后,江总书记也送了花圈,并对其功绩和贡献作了比较高的评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有点意思,人无完人嘛,还是那句话,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
PS:想不到第一次坐了个沙发;P
原帖由 第七装甲师 于 2007-4-13 00:24 发表
有点意思,人无完人嘛,还是那句话,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
PS:想不到第一次坐了个沙发;P

彭总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他战功卓著,但下场悲惨。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怎么来看,还请各位畅所欲言。里面还掺和着其他的人和事呢,比如林彪与邓华、彭德怀与邓华。彭与黄克诚,以及其他人等。
PS:师兄别自我安慰了,沙发之类的,因为没人争,早让我自己无奈坐上了。不过无妨,还请多开金口。
我的看法,毛与彭,45年华北是诱因,59年庐山是分水岭。前因后果,大家怎么看?请多多参与。
成了丢人现眼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给四人帮写效忠信的人还有谁?
我记得似乎还有杨成武,杨得志
国人历来同情弱者(彭不是弱者,但老是挨整,怪让人同情的)。彭个性耿直,作风粗糙,人缘不会好的,许多是是非非,了只有当事人清楚,多看看,多聊聊......
彭当然不是弱者,否则怎么连“太上皇”都敢指着鼻子骂?不过一物降一物,老彭碰上老毛也是定数。
彭后来给过度“圣化”了,好像成了受害者的代名词,也不是健康的历史现象。
原帖由 dick0606 于 2007-4-26 00:01 发表
给四人帮写效忠信的人还有谁?
我记得似乎还有杨成武,杨得志

再查查清楚。
别不该戴帽的给戴上了,该戴的反而漏了。
否则有人跟你急的。;P
老大知道就说嘛,别遮掩,杨成武应该是有的
是有那么几个人写过,但现在的有些材料给改得不成样子,没有确证,也不好指认。另外,抛个名单出来,容易一下子把讨论带到不知什么地方去。
如果真有兴趣,就请稍等,待我开文革题材时我们再聊。行吗?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7-4-28 22:26 发表
彭当然不是弱者,否则怎么连“太上皇”都敢指着鼻子骂?不过一物降一物,老彭碰上老毛也是定数。
彭后来给过度“圣化”了,好像成了受害者的代名词,也不是健康的历史现象。

同意
事情得两头看。
彭在朝鲜战场上的三次动怒,却起码造就了一支“万岁军”。
相关情况,哪位兄弟来谈谈?
别的不说,彭德怀打仗绝对是一把好手,虽然不如林彪,但是比粟裕还是强多了。最起码粟裕也是装病没敢去朝鲜。
]]
林、粟见面,普遍是有点激情迸发。
大家就事论事的好,都别开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老军盟以前搞过一次“共军抗日十大名将”投票,据闻也是争得火花四射,狼烟弥漫。:lol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7-4-13 01:00 发表
我的看法,毛与彭,45年华北是诱因,59年庐山是分水岭。前因后果,大家怎么看?请多多参与。

梁子恐怕在彭杀袁/王时候就结下了吧?
个人感觉彭对血腥的政治斗争好象一直蛮热衷的,可惜政治智慧不够.
原帖由 hbao 于 2007-5-12 19:19 发表

梁子恐怕在彭杀袁/王时候就结下了吧?
个人感觉彭对血腥的政治斗争好象一直蛮热衷的,可惜政治智慧不够.

一般是认为毛彭分歧由袁/王开始,有篇广为流传的“毛彭六大误会”(原载于《党史文苑》)就是这么说的。但也有几篇专业论文为他翻案,认为主要责任应该由彭清泉、朱长楷、王怀来负,彭德怀有责任,但负次要责任。彭德怀本人在《往事回忆》中说:“如果朱长楷同志所反映的事实不符,那么我就犯了轻信的严重错误。”
这个事件还与后来的定性有关。杨克敏、邓乾元都把袁/王当成不可救药的“匪首”来看待,在文件里给予了明确的定性。这个就不是彭德怀的责任了。
关于杀袁/王一事,目前网上流传的帖子谬误甚多,看来有必要找时间专门整理一个专题出来,把目前已经披露的历史文献和存在的争议比较完整地提供给大家,以供各位作出比较接近事实真相的判断。

至于彭这个人,由于自己文化不高,革命理论水平更低,所以有时候表现得比其他人更为积极,在处理一些事情上面也显得过于毛躁。
所以有研究彭德怀的专家说,这是彭为故意掩盖自己的不足却过了头。从本质上看,他这个人还是很质朴的,传统农民身上的一些特有品质,至死都没有变。
原帖由 dick0606 于 2007-4-26 00:01 发表
给四人帮写效忠信的人还有谁?
我记得似乎还有杨成武,杨得志

-----------------------------------------------------------
好象是陈士榘,没有杨得志。都是老井冈山的。
“彭德怀挨过整,他过去也以同样的方式整过别人”,这是我从一本书里看到的,据说是90年代的一份中央文件上的结论。是与不是我不能肯定,哥们们先不要忙着扔砖呀!
原帖由 巡阅使 于 2007-5-12 22:09 发表
“彭德怀挨过整,他过去也以同样的方式整过别人”,这是我从一本书里看到的,据说是90年代的一份中央文件上的结论。是与不是我不能肯定,哥们们先不要忙着扔砖呀!

不错,彭决不是省油的灯,比如对刘帅领导下的军事学院,对粟将的总参谋部,打击起来也是毫不留情,直接造成了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的恶果,一批将帅被贬。
]]
老彭整的人也不少啊。
原帖由 紫气东来 于 2007-5-13 20:19 发表
尤其那个徐,当年西路军的惨败给他留下了终身的阴影,他甚至听不得"西路军"三个字,而"西路军"究竟是败在马匪的刀下,还是败在党内的斗争上,至今似乎还没有明晰的结论,只是留下了"在乡红军失落人员"这个称呼,而他们的待遇远远不能同那些"老红军"们相比~~~~~~~~~~~~~~~这就是历史!

西路军问题,现在给搞得复杂化了,一班军史专家还在纠缠不休。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西路军都是四方面军的主力,所以,我倾向于党内路线斗争的观点.
原帖由 紫气东来 于 2007-5-30 20:47 发表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西路军都是四方面军的主力,所以,我倾向于党内路线斗争的观点.

董振堂的红五军又怎么说
如果在一个相互整人的环境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而相反,坏人也会做一些收敛.
追求完人是爱史者永远的痛.
主要是四方面军的主力”。因为其编成内还包括一方面军的董。
楼上的照片是哪儿来的 ?军人怎可如此对军人
原帖由 hu_bird 于 2007-5-31 10:06 发表
楼上的照片是哪儿来的 ?军人怎可如此对军人

照片当然是KMT照的。历史就是如此残酷
原帖由 紫气东来 于 2007-5-30 20:47 发表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西路军都是四方面军的主力,所以,我倾向于党内路线斗争的观点.

综合起来分析,把西路军问题说成是毛泽东的阴谋一说,站不住脚。
不过,话题也偏得太远了些。
原帖由 勇闯夺命岛 于 2007-5-30 21:10 发表

董振堂的红五军又怎么说


董振堂的红五军在长征路上的一次殿后任务中就被打得所剩无几了,西路军的红五军是红五军与四方面军的31军合并而成。

当年红五军被安排殿后,一般认为与红五军是国民党起义部队有关。
用百度搜的

红五军团

  由原国民党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后改编而成。二十六路军原为冯玉祥西北军的一部分。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刘志丹、刘伯坚等曾在该军担任过政治工作,因而这支军队有着较深的
革命基矗1931年初,蒋介石调二十六路军到江西进攻红军。在江西期间,二十六路军受新的革命形势、革命根据地以及红军的积极影响,开始酝酿起义。在中共中央军委的同意下,12月14日,
由赵博生、董振堂等领导发动了宁都起义,并获得成功。起义军共1.7万余人,由中共中央军委编为十三、十四、十五共3个军,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由季振同任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肖劲光任军团政治委员,刘伯坚任政治部主任,十三军军长由董振堂兼任,政委何长工;十四军军长赵博生,政委黄火青;十五军军长黄仲岳,政委左权。红五军团成立后,随即开往中央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红五军团与红三十三军合编
为红五军,归属红四方面军建制。
1934年10月10日,红五军团开始长征,此时各级主官为: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李卓然、中央代表陈云、参谋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曾日三,下辖两个师,第十二师师长陈伯钧(兼任)、政治委员谢良;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参谋长王光道。在长征期间,红五军团主要负责中央红军的后卫战斗,因而损失在各支部队中数一数二。1934年12月26日黎平会议后,红八军团撤销,全部部队编入红五军团。1935年2月9日遵义会议后,红五军团撤销师一级编制,缩编为三个团。

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五军团改称红五军,军长董振堂、代理政治委员曾日三、代理参谋长曹里怀。1935年11月一、四方面军分裂后,红五军随红四方面军行动,与原属红四方面军的红三十三军合编为新的红五军,归红四方面军建制,后随四方面军北上。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红五军随同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作为西路军的一部分进军甘肃,在战斗中损失殆尽。
原帖由 tianmingzhe 于 2007-5-3 13:36 发表
别的不说,彭德怀打仗绝对是一把好手,虽然不如林彪,但是比粟裕还是强多了。最起码粟裕也是装病没敢去朝鲜。


粟裕不是装病,他死后,骨灰用筛子筛出三个弹片。

其中一片据说是从脑袋打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