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帝国的抉择--中国封建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千年搏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16:43
 写在前面的话
  
  写军事类的杂谈,从2002年算起,大概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一直以来我总把军事杂谈当做一种爱好,从《明朝可以免于灭亡的十次机会》到《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外战争三大胜仗三大败仗》,林林总总的文章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些阅过文章的朋友建议我把这些话题可以写得细化一些,于是也就很自然的萌发了为中国历代王朝写一部反侵略编年史的想法。
  
  美国人总把“中国威胁论”挂在嘴边,俗话说的好,谎言重复三遍以上就是真理,于是某些国内的同胞也忙不迭的跟风,大有言必称美利坚之势。历史教师也总喜欢把近百年丧权辱国的历史挂在嘴边,说得多了,国人也会难免妄自菲薄。中国正在走向一个和平崛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有必要弄明白一件事情----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怎样的中国,我们又需要拥有一个怎样的中国。
  
  中国曾经是一个缔造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的国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里,中国甚至缔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当与我们同时期的文明古国相继衰落甚至惨遭灭族的情形下,中华文明却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延续到今天,无论我们的朝代和国号发生过怎样的变化,我们这个民族都如坚韧的古藤一样,代代相传,生长不息,无论经过怎样风雨的摧残都不曾毁灭,这实在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为之骄傲的事情,一个拥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民族,是任何灾难与打击都无法战胜的。
  
  以上的赞美或许屡见于教科书中,或许屡见于各类的演讲报告里,因为这样的赞美太过于冠冕堂皇,因此也无法给人以触动,闻者纵然相信,也不会生出深刻的感受。能带给我们深切感受的只有历史存在的事实,那些真实的往事,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历史永远不是枯燥的,也永远不是冠冕堂皇的,相反历史的本质是那些我们的同胞曾经拥有过的生活,那些或艰苦或趣味,或耻辱或光辉的往事,他们不仅属于我们的祖先,更属于我们今天的记忆。他们不仅是今天电视剧里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的故事题材,也不仅仅是教科书里用于考试内容的选择题或者判断题,他们是可以指引今天道路的明灯,也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
  
  于是我选择了这些特殊的断代史----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历史,从汉朝到清朝,我们无数的祖先用无数的方式作出了不同的抉择,却达到了相同的目的,即让我们这个民族免于异族的践踏,让中华文明可以茁壮成长,传承至今。他们的教训与屈辱,是留给每个炎黄子孙所承受,他们的光荣和梦想,则由今天的朋友们代代传承。
  
  写下此文,是以为序。
  
  帝国的抉择-----------汉篇
  
  1, 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在写汉篇以前,请让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个古老的话题,那就是打匈奴应该不应该。
  
  这个话题看起来很搞笑,因为答案似乎是很简单,许多的朋友一定会脱口而出---凭什么不该,人家都打到咱家门口了,咱还做缩头乌龟,那还是男人吗?也有一些饱读诗书的大儒们会慷慨陈词,云所谓胡掳入侵乃不义之战,我反侵略乃正义之战,以正义之师打不义之师,又怎有不胜之理。在历史上,这类的愤青实在不算少,过去和现在都有,将来也许会更多,美好的愿望与冲天一怒的血气,估计是个男人都会有,可这真就是解决问题的好法子吗?
  
  在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上,我们自然可以把汉打匈奴作为一场正义的战争,也同样可以把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当成一场正义的战争,可是历史的抉择不是事后的诸葛,血气和道德人人都懂,但是未必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欧洲殖民者四处扩张时,印第安人的抵抗并非不坚决,战争的性质也同样是反侵略,可是最后又是落了一个什么结果呢?
  
  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问题,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一直是困扰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难题。这个难题困扰了中国两千多年,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把几千年的大多数此类战争定义为内部民族之间的战争,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确实是国与国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而打匈奴该不该的问题,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也同样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答案,历代王朝的重臣良将们都曾就这个问题的是非展开过激烈的争论,甚至可以说,关于这个简单选择题题答案的评判,深刻的影响了两千多年来历代封建王朝的军事抉择和政治抉择。
  
   为什么要这样说?
  
   如果我们把一个封建王朝比做代代世袭的大家庭,我们或许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大家族,家里有几百亩地,上千的家丁,豪华的住宅,这样富足的生活是不是就很完美了呢。可惜的是,距离这个家族不远的地方,生活着几百个凶狠的强盗,他们不事耕种,专以抢劫为生存手段,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会到家族里搞几次免费旅游,顺便掳掠点粮食人口啥的。
  
   那这个家族咋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养一些家丁,每天辛苦的看家护院,可是这些强盗们各个都有马,来无影去无踪,变着花样给你捉迷藏,家族的地盘太大了,顾了东边就顾不了西边,那就忍痛放点血,修个长长的围墙,把整个家族的地盘圈起来,还别说这样确实有用,至少强盗们要抢劫就要多花点成本和力气了。不过强盗们也聪明,很快又发现了突破口,围墙太长,只要集中力量攻破其一点就可以得手,虽然力气花的多了,收获却也不小。家族的经济损失依然是与日俱增,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既然防不住就主动出击吧,咱不是没有人,招呼上几百个家丁拿起家伙去抄强盗的老窝去。可是强盗的老窝都在地形险要的不毛之地,地形复杂,搞不好就给反咬一口,而且强盗们都是天生属飞毛腿的,打的过就打,打不赢就跑,算来算去,出去打一仗的花费比被强盗抢劫的损失还大,实在是赔本的买卖,何况你收兵了,强盗们又转过头来再抢,打打不赢,赶赶不走,这该怎么办。
  
  于是就有一些聪明人给家族提意见,强盗们嘛,无非就爱个财,每年给他们点东西打发了不就得了,要是再不满意,就从家族里找一些漂亮点的丫鬟小姐嫁过去,两家做个儿女亲家不就相安无事了,还别说,这一招还真有用,强盗们似乎还很懂事,果然消停了一段时间。
  
  可是问题又来了,要知道着这些强盗都是属虎属狼的,胃口也一次比一次大,既然你们这么有钱,才给我这么一点东西也太不公平了吧,于是强盗们年复一年的提高价码,反正你不答应我就自己来抢。家族也只好一次又一次的提高赏赐,可是当有一天,强盗们发现家族巨大的财富已经把他们养肥了,他们已经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去霸占家族整个产业的时候,家族的赏赐他们就再也看不到眼里了,反正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不如我自己来拿好了。
  
  于是,强盗灭掉了这个家族,做上了家族的主人…………
  
  如果我们把这个家族比做封建王朝的话,那么这些强盗就是游牧民族,而那道保护家族的长墙,就是我们所说的万里长城。
  
  这么说就明白为什么打匈奴该不该的抉择如此难做了吧,拍案而起的勇气是个男人都会有,没有人愿意忍受屈辱,没有人愿意天生被欺凌,可是一个重大的抉择做出来容易,付诸实施的过程却是格外的沉重,这个牺牲之巨大,是任何伟大的预言家都不能估算的,而这个牺牲所换取的结果,也许是让这一代人承受苦痛,却令后世子孙享受安宁。
  
  于是我们有理由钦佩汉武帝的伟大,甚至我们有理由去敬佩武帝时代54年间那一代又一代的大汉国民们,面对这个难题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得出了一个理想的答案,虽然由于一些行政的错误使我们付出了更多的代价,但是他们的勇气和牺牲为整个的中华文明换取了一个长治久安的结果。他们的热血与豪情,直到今天依然唱在我们的心中。
  
  2, 华夏民族第一个耻辱时刻
  
  公元200年的冬天,是华夏民族的第一个耻辱时刻----白登之围。
  
  大汉帝国的皇帝被围困在白登山数个昼夜,天下无敌的刘邦很荣幸的成为第一个遭到游牧民族围困的中国皇帝,虽然他不是最后一个,在后来的隋朝和宋朝,无数帝王用更耻辱的方式成了他的垫背。虽然他也很幸运的逃过了活捉,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在没有时间机器和历史预言的情况下,这个结果给他带来的耻辱,远大于任何一场战争的失败。相比于楚怀王被秦国囚禁等一系列的典故,那些引发无数诗人咏叹的悲剧毕竟还是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内战造成的,与白登山之围时刘邦沮丧的心情相比,楚怀王的冤屈更象是小孩子过家家。
  
  今天历史书上总把轻敌冒进作为白登之耻的理由,但是从当时的情况看,刘邦不必感到耻辱,就算他没有中冒顿的圈套,等待他的也必然是一场惨烈的失败。与其说是偶然战胜了必然,不如说是必然战胜了偶然。因为这取决于两家的实力对比。
  
  在细述白登山之围前,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当时汉匈两家的实力对比,就象是今天,当某两国要开战的时候,敌国的武器装备与工业生产能力也都是要搞清楚的,否则这仗打起来只能是两眼一抹黑,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典故虽然有,但也就和中百万彩票的几率差不多。
  
  我们还是从汉朝开始。为了方便叙述,我们还是用列表的方式来完成这个对比过程吧。
  国名:汉朝
  主要兵种:步兵(约占百分之八十),骑兵(约占百分之五),战车兵(约占百分之十五)
  
  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从楚汉战争中汉军的编制表里得来的,而且我更愿意相信,在白登之围时期,汉军骑兵和战车兵的比率远达不到这个数,因为常年的内战造成了大量牲畜的死亡,在刘邦巡查地方的时候,他的车都凑不起同种颜色的马,至于王侯将相的马车,也不得不用牛车做替代了。
  
  这样的情况让汉朝上哪里去找骑兵?难道让战士们换上牛,组成牛骑兵部队吗?
  
  再看经济能力
  人口:约两千万(估计这个数量还是注水的,秦灭六国的时候,全国人口也不过两千万左右,而且这两千万里,因为常年的战争和劳役,男丁的人口是大大减少的,男女比列正处于极度不平等状况。20世纪50年代,朝鲜经过了三年内战,男女比例就变成了一比四,虽然古代武器的杀人手段远弱于美国的飞机大炮,但由于战乱的年头比较长,我们还是宁愿相信这个比例)
  
  就算人口有两千万,这两千万里男丁的人口就算是四百万,这四百万老头有多少,孩子有多少,当官的有多少,知识分子有多少,做买卖的有多少,排除来排除去,能上前线打仗的又有多少?
  
  农业生产状况:瘫痪………………
  
  汉朝是个农业国,打仗打的是经济,是钱粮,几十万大军就是几十万张嘴,天天都要吃饭,一天还不止一顿,没有丰厚的粮食储备,你拿什么去跟人家开战?
  
  而汉朝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写在前面的话
  
  写军事类的杂谈,从2002年算起,大概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一直以来我总把军事杂谈当做一种爱好,从《明朝可以免于灭亡的十次机会》到《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外战争三大胜仗三大败仗》,林林总总的文章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些阅过文章的朋友建议我把这些话题可以写得细化一些,于是也就很自然的萌发了为中国历代王朝写一部反侵略编年史的想法。
  
  美国人总把“中国威胁论”挂在嘴边,俗话说的好,谎言重复三遍以上就是真理,于是某些国内的同胞也忙不迭的跟风,大有言必称美利坚之势。历史教师也总喜欢把近百年丧权辱国的历史挂在嘴边,说得多了,国人也会难免妄自菲薄。中国正在走向一个和平崛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有必要弄明白一件事情----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怎样的中国,我们又需要拥有一个怎样的中国。
  
  中国曾经是一个缔造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的国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里,中国甚至缔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当与我们同时期的文明古国相继衰落甚至惨遭灭族的情形下,中华文明却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延续到今天,无论我们的朝代和国号发生过怎样的变化,我们这个民族都如坚韧的古藤一样,代代相传,生长不息,无论经过怎样风雨的摧残都不曾毁灭,这实在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为之骄傲的事情,一个拥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民族,是任何灾难与打击都无法战胜的。
  
  以上的赞美或许屡见于教科书中,或许屡见于各类的演讲报告里,因为这样的赞美太过于冠冕堂皇,因此也无法给人以触动,闻者纵然相信,也不会生出深刻的感受。能带给我们深切感受的只有历史存在的事实,那些真实的往事,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历史永远不是枯燥的,也永远不是冠冕堂皇的,相反历史的本质是那些我们的同胞曾经拥有过的生活,那些或艰苦或趣味,或耻辱或光辉的往事,他们不仅属于我们的祖先,更属于我们今天的记忆。他们不仅是今天电视剧里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的故事题材,也不仅仅是教科书里用于考试内容的选择题或者判断题,他们是可以指引今天道路的明灯,也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
  
  于是我选择了这些特殊的断代史----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历史,从汉朝到清朝,我们无数的祖先用无数的方式作出了不同的抉择,却达到了相同的目的,即让我们这个民族免于异族的践踏,让中华文明可以茁壮成长,传承至今。他们的教训与屈辱,是留给每个炎黄子孙所承受,他们的光荣和梦想,则由今天的朋友们代代传承。
  
  写下此文,是以为序。
  
  帝国的抉择-----------汉篇
  
  1, 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在写汉篇以前,请让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个古老的话题,那就是打匈奴应该不应该。
  
  这个话题看起来很搞笑,因为答案似乎是很简单,许多的朋友一定会脱口而出---凭什么不该,人家都打到咱家门口了,咱还做缩头乌龟,那还是男人吗?也有一些饱读诗书的大儒们会慷慨陈词,云所谓胡掳入侵乃不义之战,我反侵略乃正义之战,以正义之师打不义之师,又怎有不胜之理。在历史上,这类的愤青实在不算少,过去和现在都有,将来也许会更多,美好的愿望与冲天一怒的血气,估计是个男人都会有,可这真就是解决问题的好法子吗?
  
  在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上,我们自然可以把汉打匈奴作为一场正义的战争,也同样可以把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当成一场正义的战争,可是历史的抉择不是事后的诸葛,血气和道德人人都懂,但是未必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欧洲殖民者四处扩张时,印第安人的抵抗并非不坚决,战争的性质也同样是反侵略,可是最后又是落了一个什么结果呢?
  
  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问题,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一直是困扰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难题。这个难题困扰了中国两千多年,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把几千年的大多数此类战争定义为内部民族之间的战争,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确实是国与国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而打匈奴该不该的问题,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也同样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答案,历代王朝的重臣良将们都曾就这个问题的是非展开过激烈的争论,甚至可以说,关于这个简单选择题题答案的评判,深刻的影响了两千多年来历代封建王朝的军事抉择和政治抉择。
  
   为什么要这样说?
  
   如果我们把一个封建王朝比做代代世袭的大家庭,我们或许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大家族,家里有几百亩地,上千的家丁,豪华的住宅,这样富足的生活是不是就很完美了呢。可惜的是,距离这个家族不远的地方,生活着几百个凶狠的强盗,他们不事耕种,专以抢劫为生存手段,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会到家族里搞几次免费旅游,顺便掳掠点粮食人口啥的。
  
   那这个家族咋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养一些家丁,每天辛苦的看家护院,可是这些强盗们各个都有马,来无影去无踪,变着花样给你捉迷藏,家族的地盘太大了,顾了东边就顾不了西边,那就忍痛放点血,修个长长的围墙,把整个家族的地盘圈起来,还别说这样确实有用,至少强盗们要抢劫就要多花点成本和力气了。不过强盗们也聪明,很快又发现了突破口,围墙太长,只要集中力量攻破其一点就可以得手,虽然力气花的多了,收获却也不小。家族的经济损失依然是与日俱增,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既然防不住就主动出击吧,咱不是没有人,招呼上几百个家丁拿起家伙去抄强盗的老窝去。可是强盗的老窝都在地形险要的不毛之地,地形复杂,搞不好就给反咬一口,而且强盗们都是天生属飞毛腿的,打的过就打,打不赢就跑,算来算去,出去打一仗的花费比被强盗抢劫的损失还大,实在是赔本的买卖,何况你收兵了,强盗们又转过头来再抢,打打不赢,赶赶不走,这该怎么办。
  
  于是就有一些聪明人给家族提意见,强盗们嘛,无非就爱个财,每年给他们点东西打发了不就得了,要是再不满意,就从家族里找一些漂亮点的丫鬟小姐嫁过去,两家做个儿女亲家不就相安无事了,还别说,这一招还真有用,强盗们似乎还很懂事,果然消停了一段时间。
  
  可是问题又来了,要知道着这些强盗都是属虎属狼的,胃口也一次比一次大,既然你们这么有钱,才给我这么一点东西也太不公平了吧,于是强盗们年复一年的提高价码,反正你不答应我就自己来抢。家族也只好一次又一次的提高赏赐,可是当有一天,强盗们发现家族巨大的财富已经把他们养肥了,他们已经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去霸占家族整个产业的时候,家族的赏赐他们就再也看不到眼里了,反正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不如我自己来拿好了。
  
  于是,强盗灭掉了这个家族,做上了家族的主人…………
  
  如果我们把这个家族比做封建王朝的话,那么这些强盗就是游牧民族,而那道保护家族的长墙,就是我们所说的万里长城。
  
  这么说就明白为什么打匈奴该不该的抉择如此难做了吧,拍案而起的勇气是个男人都会有,没有人愿意忍受屈辱,没有人愿意天生被欺凌,可是一个重大的抉择做出来容易,付诸实施的过程却是格外的沉重,这个牺牲之巨大,是任何伟大的预言家都不能估算的,而这个牺牲所换取的结果,也许是让这一代人承受苦痛,却令后世子孙享受安宁。
  
  于是我们有理由钦佩汉武帝的伟大,甚至我们有理由去敬佩武帝时代54年间那一代又一代的大汉国民们,面对这个难题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得出了一个理想的答案,虽然由于一些行政的错误使我们付出了更多的代价,但是他们的勇气和牺牲为整个的中华文明换取了一个长治久安的结果。他们的热血与豪情,直到今天依然唱在我们的心中。
  
  2, 华夏民族第一个耻辱时刻
  
  公元200年的冬天,是华夏民族的第一个耻辱时刻----白登之围。
  
  大汉帝国的皇帝被围困在白登山数个昼夜,天下无敌的刘邦很荣幸的成为第一个遭到游牧民族围困的中国皇帝,虽然他不是最后一个,在后来的隋朝和宋朝,无数帝王用更耻辱的方式成了他的垫背。虽然他也很幸运的逃过了活捉,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在没有时间机器和历史预言的情况下,这个结果给他带来的耻辱,远大于任何一场战争的失败。相比于楚怀王被秦国囚禁等一系列的典故,那些引发无数诗人咏叹的悲剧毕竟还是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内战造成的,与白登山之围时刘邦沮丧的心情相比,楚怀王的冤屈更象是小孩子过家家。
  
  今天历史书上总把轻敌冒进作为白登之耻的理由,但是从当时的情况看,刘邦不必感到耻辱,就算他没有中冒顿的圈套,等待他的也必然是一场惨烈的失败。与其说是偶然战胜了必然,不如说是必然战胜了偶然。因为这取决于两家的实力对比。
  
  在细述白登山之围前,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当时汉匈两家的实力对比,就象是今天,当某两国要开战的时候,敌国的武器装备与工业生产能力也都是要搞清楚的,否则这仗打起来只能是两眼一抹黑,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典故虽然有,但也就和中百万彩票的几率差不多。
  
  我们还是从汉朝开始。为了方便叙述,我们还是用列表的方式来完成这个对比过程吧。
  国名:汉朝
  主要兵种:步兵(约占百分之八十),骑兵(约占百分之五),战车兵(约占百分之十五)
  
  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从楚汉战争中汉军的编制表里得来的,而且我更愿意相信,在白登之围时期,汉军骑兵和战车兵的比率远达不到这个数,因为常年的内战造成了大量牲畜的死亡,在刘邦巡查地方的时候,他的车都凑不起同种颜色的马,至于王侯将相的马车,也不得不用牛车做替代了。
  
  这样的情况让汉朝上哪里去找骑兵?难道让战士们换上牛,组成牛骑兵部队吗?
  
  再看经济能力
  人口:约两千万(估计这个数量还是注水的,秦灭六国的时候,全国人口也不过两千万左右,而且这两千万里,因为常年的战争和劳役,男丁的人口是大大减少的,男女比列正处于极度不平等状况。20世纪50年代,朝鲜经过了三年内战,男女比例就变成了一比四,虽然古代武器的杀人手段远弱于美国的飞机大炮,但由于战乱的年头比较长,我们还是宁愿相信这个比例)
  
  就算人口有两千万,这两千万里男丁的人口就算是四百万,这四百万老头有多少,孩子有多少,当官的有多少,知识分子有多少,做买卖的有多少,排除来排除去,能上前线打仗的又有多少?
  
  农业生产状况:瘫痪………………
  
  汉朝是个农业国,打仗打的是经济,是钱粮,几十万大军就是几十万张嘴,天天都要吃饭,一天还不止一顿,没有丰厚的粮食储备,你拿什么去跟人家开战?
  
  而汉朝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汉初经济的贫弱是尽人皆知的,历代封建王朝在草创阶段都面临着民生凋敝的情形,但是估计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汉初经济究竟贫弱到什么样的地步。
  
  我们先来看一笔政治帐,从秦朝统一六国到汉朝建立,这几十年间的中国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折腾。来回的折腾,打仗也好,修长城也好,中国老百姓总处于没完没了的折腾中,本来就有限的一点农业人口,十之八九都没有在从事生产工作。
  
  白登之战刘邦动用了三十万部队,我一直很纳闷这三十万人的粮食从哪里来,要知道在几十年后,继承了文景之治的汉武帝,每次出击匈奴动用的部队也不过十几万人左右,即使是这样没过几年,汉朝充盈的府库都已经空了。
  
  。《史记》里记载刘邦出巡的时候,路过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原本有五万户,而此时只剩下一万户,即使是这样,刘邦还称赞这是他见到的一个繁华的城市。
  
  在20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前,许多民主人士坚决反对与美国开战,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新中国那残破的烂摊子,不过对照看来,新中国的家底似乎比汉朝还充裕一些,即使是经过了八年抗战,从淮海战役时候老百姓用小推车载粮食支援人民解放军的情形看,当时中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也是远好于汉朝的。
  
  骑兵缺乏,经济贫弱,人口锐减,这样的汉朝你凭什么相信他能够打赢匈奴?
  
  我们再来看匈奴的情况
  
  兵力配置:骑兵为主。比率几乎占到百分之百。
  
  这个比率很容易理解,匈奴本身就是一个游牧民族,天生生活在马背上,别说是人人都是骑兵,就是一个骑兵配备两三匹马也不奇怪。蒙古民族勃兴的时候,可动用的军队不过20万,但20万士兵平均每个战士都有三匹战马。而此时匈奴人控制的区域,要远比蒙古勃兴时期大得多。
  
  人口:不下于百万。
  
  贾谊在关于匈奴的文章里曾指出,匈奴的人口大抵与汉朝一个县的人口差不多。我相信这是一个过低的估计,因为在白登战役里,匈奴出动的骑兵有四十万,请注意这四十万还都是青壮年,算上妇女,老人还有孩子,匈奴的人口当在百万以上。何况此时的匈奴已经相继征服了东胡与月氐,算上这些被征服地区的人口,这个数字恐怕是更庞大。
  
  从人口比例上看,貌似汉朝要占优势,但是如果平均一下我们就会看到,匈奴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民族,这是游牧民族的天性,可以说有多少青壮年就有多少战士,甚至可以说,如果他们的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老人和孩子也同样可以跨上马当战士,在十七世纪的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就曾完美的诠释了这个道理。
  
  而且这四十万战士还是百战之兵,是参加过征服月氏和东胡战役的精锐之师,要知道月氏与东胡同样是强大的游牧民族,战国时代,强悍如秦国也不得不对月氏采取防御政策,而北边的燕国更是长期受苦于东胡的侵扰,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里。能够接连战胜这两个强大的对手,此时的匈奴战士可谓是优中选优。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汉军不一样是百战之师吗?没错,汉军这三十万部队,也同样是经历了许多次恶战后存留下来的。但是请注意,汉军经历的多是中原的内战,可这次战斗的战场是塞北。也就是说,匈奴是主场作战。汉军是客场,且不说什么东道主的优势,就是北方严寒的天气就足够汉军喝一壶。
  
  何况,按照当时的情形看,匈奴所经历的战斗要比汉军高一个档次,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决胜的关键,汉军基本很少有大兵团骑兵作战的经验,如果是匈奴经历的战斗类似足球比赛里的中超的话,汉军经历的战斗最多也就是中甲级别。
  
  在后来匈奴人侵略欧洲的时候,东罗马军队不可谓不强,我们从《角斗士》等一系列大片里都领略过东罗马军阵的风采,那密密麻麻的长枪让人看着胆战心惊,可匈奴人连续几次集团冲锋,强悍的欧洲人就立刻玩完了。不是因为欧洲人人种不行,实在是战术不对头。
  
  下面就是经济能力了,匈奴人本身就不种地,畜牧业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匈奴人的畜牧储备有多少呢,恐怕当时是不下千万头。
  
  这个数据用一个事实就能证明:在白登之围时,冒顿单于可以用黑白红黄四种色彩把他的骑兵编成四个卫队,对比刘邦出巡时连马都找不到的情形,汉朝真可以算是穷的掉渣。
 比完了经济能力和生产能力,那就再比比两支军队,如果我们把军队的战斗比做足球赛的话,那么汉军和匈奴军就类似两家俱乐部,而且两家俱乐部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俱乐部的老板兼任队伍的主教练,汉军是刘邦,匈奴是冒顿。
  
  两支队伍都是不同类型联赛的佼佼者,匈奴可以说是游牧民族军队的翘楚,汉朝可以说是农业民族军队的尖子,两家的对话用今天的话说有点国家德比的味道,在当时的世界上,这场战斗的级别类似于欧洲冠军联赛的决战。
  
  如果把足球场上诸多决定胜负的因素用于这场战争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形势对于汉朝可以说是非常不妙的,按照擒贼先擒王的老道理,我们先把两家俱乐部的老板对比分析一下。
  
  可以说冒顿和刘邦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两者的区别在于冒顿是天生的皇子,百分之百的贵族出身,虽然是个不被老爹宠爱的庶出子,不过到底还是个龙种贵胄。
  
  刘邦不一样,村里的无赖汉出身,正宗的贫下中农,参加起义以前做过的最高级别的干部是亭长,负责押送劳工们去修长城,按照现在的说法,这最多只是个连排级干部。
  
  不过俩人都有过类似憋屈的经历,比如都曾经不被老爹喜爱,比如都曾经寄人篱下,比如都曾经屡战屡败,都曾经被迫向强大的敌人低头(刘邦向项羽低头,冒顿向东胡低头)。因此也造就了俩人强烈的报复心和狠毒的性格。冒顿为了夺位可以射死自己的老婆,为了打败东胡也曾牺牲了自己另一个老婆,刘邦在被项羽追的无处跑的时候也曾不止一次的扔下老婆孩子。不过俩人成功的最大区别在于:冒顿是一个兼有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统帅,他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刘邦的成功则更多的得益于他自己的政治手腕和用人的眼光。至于军事的才能,即统兵打仗的能力,刘邦的水准对比于冒顿,可以说是不敢恭维的。
  
  刘邦并非是不会打仗,否则当初他也不会率先的攻克咸阳,但是在遇到高级别的对手时,刘邦军事指挥才能的弱智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楚汉争霸的大多数时期里,刘邦与项羽的对决多是胜少败多,他胜过项羽的不是他的军事能力,而是为人处事的心计与政治谋略。虽然刘邦也曾自己承认过差距(比如对汉初三杰的评价),但是从白登之围的战斗过程看,他显然是高估了自己。
  
  韩信曾当刘邦面说刘邦最多只能带十万兵,曾因此惹得刘邦老大不高兴,不过从后来的事实看,这确实印证了韩信的判断,在楚汉战争的初期,统帅几十万大军的刘邦被项羽的几万人打的大败,连老婆孩子都给活捉了去。
  
  本身这就是一场自己占据劣势的战争,白登之战即使韩信再世也未必能打赢,何况是才能远不如韩信的刘邦?
  
  我们再来看看冒顿。在心狠手辣方面,冒顿不次于刘邦,刘邦不过虚张声势的鼓动项羽把自己老爹剐了再分他一碗肉羹,冒顿则是亲手射杀了自己的父亲,一个连自己父亲都敢于射杀的人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更不会相信所谓“汉朝天子有神明保护”之类的鬼话。刘邦在逃亡过程里不止一次扔下老婆孩子,冒顿则是亲手把自己老婆送到了东胡首领的床上,一个可以为了大业甘心戴绿帽子的男人,他的占有欲和权力欲无疑也是可怕的。因此这也让我们怀疑,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汉朝所谓的“和亲”真能换取平安吗?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匈奴在战后选择了与汉朝和平相处,其原因也不仅仅在于“和亲”这么简单。
  
  冒顿是一个天生为军事而生的将领,他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血里肉里滚出来的,匈奴所进行的大部分战役都是由他亲手指挥的。论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他无疑要比刘邦高一个档次。在这场对决里,胜利的天平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冒顿倾斜着。如果说刘邦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的话,那么冒顿就是一只残忍的狼,狐狸与狼的战斗,比的是狠勇更是心机,前者冒顿占了绝对的上风,后者刘邦也不过是略占优势而已。
  
  比完了主教练和老板,我们再比比两支军队的战略战术。


如果套用现代足球的观点,那么匈奴无疑是一支大打攻势足球的队伍,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是他们的优势,这也是让中原步兵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攻势足球并非没有弱点,而匈奴的弱点恰恰就是汉军所长
  
  同样汉军并非是没有自己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如果汉军可以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那么在白登之围时期,汉军完全有把握在局部的战斗里击败匈奴,得出这个结论并非是由于民族自尊心的缘故,事实上今天许多人闹错了一个问题,在汉民族以及欧罗巴民族同匈奴的一系列战争里,大多数的士兵不是被匈奴人的马刀砍死的,而是被匈奴人的箭射死的。
  
  当时的汉军还是以步兵为主,步兵虽然在进攻上不是游牧骑兵的对手,但是防御上的优势也是克制游牧民族的利器。匈奴人的马再快,匈奴骑兵也同样都是爹生娘养的,没人练过铁布衫金钟罩之类的神功,面对汉军密密麻麻的长戈步兵方阵,再傻的人也不会冲上来送死。
  
  事实上,在匈奴之前,中原政权也曾经和山戎,楼烦等民族发生过一系列的军事冲突,早在春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就让中原诸国恼火不已,不然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的思想也不会这么容易获得成功。但是那一系列战争的战场主要是在中原地区,也就是在汉族的主场作战,即使是这样,中原民族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并且在历次的战斗里改良了自身的战术特点,骑兵的思想和胡服骑射都是由此而来的。但是匈奴的战斗力级别显然比那些杂乱的部落高一个档次,这也就意味着汉军还将面对更大的考验。
  
  匈奴人的战术只能用四个字概括---跑,射,冲,堵。
  
  所谓跑,就是指匈奴骑兵的机动性,在战局不利的形式下,他们可以利用速度迅速的撤离战场,这样即使汉军在局部战斗里击败了他们,也无法做到全歼,除非是利用地理优势打围困战。而当对手吃不住的时候,他们又会利用速度发起迅猛的冲锋,一举冲垮对手。
  
  所谓射,就是指匈奴骑兵的骑射技术,面对汉军的步兵方阵,匈奴骑兵不会傻呼呼的冲上来送死,他们会利用持续的射杀最大程度消耗对手的力量,请注意匈奴人的射击是在马上进行的,对于死板的步兵方阵来说,他们防御的难度要大得多。
  
  所谓的冲就很容易理解了,当对方在匈奴人持续的射击下出现阵脚不稳的情况时,匈奴骑兵会迅速抓住战机,展开骑兵的冲锋,一举冲破对手的方阵。这个战术对于匈奴骑兵来说,损失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只要持续的冲锋得手,对于汉军来说,那就是一场一边倒的杀戮了。
  
  所谓堵,就是当对手崩溃并且准备撤离战场的时候,匈奴骑兵可以发挥速度的优势,迅速包抄到对手的后方,阻住对手的后路,对惊慌的敌方士兵进行残忍的屠杀。这对于步兵来说实在是噩梦一样的事实,最后的退路也不存在,这仗怎么打?
那么对比之下,汉军就没有优势了吗?并不是这样,汉军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防御。汉朝的弩兵与步兵在防御上的战斗力是值得称道的。集团的弩兵射杀和步兵戈阵是完全可以克制匈奴骑兵冲锋的,但问题在于,当匈奴人发现敌人的坚阵难以打破时,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撤离战场。也就是说,以汉军的战术特点,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在野战里获得的最好结果仅仅是“打退敌人”,而并非是“歼灭”敌人。
  
  “打退”了又怎么样?敌人既然可以退,也同样可以进,而且速度比汉军快得多。
  
  事实上在汉朝以前,中原政权做到的唯一一次大规模歼灭匈奴人的战役,是由赵国人李牧完成的。但是那次战役里有两个条件是刘邦时期的汉军所无法复制的,一是以长城为依托,二是以大兵团骑兵阻截其退路。骑兵的问题自不用说,汉朝当时就是把牛都拉上,也组不起可以与匈奴抗衡的骑兵团,至于长城为依托,在吃了那一次亏以后,匈奴人已经不再是傻瓜,他们不会再给你类似的机会。叼一口就跑的战术让汉朝人从此头疼不已。
  
  这就是白登之围前,汉匈双方力量对比的大概形势,如果再拿足球队做类比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军阵坚韧的汉军或许连打防守反击的本钱都没有,因为此时的汉军在进攻能力和速度上都处于下风,最多也只能摆个铁桶阵。这样的情形类似于后来清朝与英国人进行的鸦片战争,中国自动放弃了在海上决胜的机会(事实上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转而以海岸炮塔为依托,于是战争的主动权也就牢牢掌握在敌人手里,对比之下,汉朝的形势也一样。
  
  说到这里,也许一定会有人把刘邦出击匈奴当做一次“拍脑袋决定”,认为这是极不明智的。可是刘邦不是昏君,虽然军事才能有限,但是政治眼光却是很长远的,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打这一仗并非是一时的冲动所致,如果他是一个被冲动所支配的人,项羽就不可能败在他的手下。事实证明,尽管刘邦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但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他都可以拼命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对匈奴的战争也一样,他一定考虑到了种种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一切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因素。
  
  而在公元200年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或许都可以做为白登之围的一些注解。


 而在公元200年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或许都可以做为白登之围的一些注解。
  
  就在白登之围发生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01年,刘邦伪游云梦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了楚王韩信的兵权,贬韩信为淮阴候。这是刘邦开始清除内战功臣的一个信号。而这件事情给汉朝政坛带来的地震,也绝不仅仅只局限在事件的当事人身上。几乎所有的异姓诸侯都产生了兔死狐悲的危机感,这些久经政坛的老油条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再多做一些长远的选择,其中也包括镇守晋阳的韩王信。
  
  韩王信与韩信不是一个人,论才能和功劳,他都远远比不上功勋卓著的韩大将军,但是他明白刘邦一定不信任他,否则也不会把他封在这样一个远苦的地方。刘邦在伪游云梦泽时放过了韩信,是人都明白那并非是刘邦的仁慈,而是因为忌惮于韩信的影响力和异姓诸侯当时尚存的实力。可是对于他韩王信,如果刘邦想要他的命,也许就和压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事实上,从把韩王信封在晋阳的决定看,我们就足够看到刘邦的不怀好意,晋阳地处北部边防的要冲,也是对抗匈奴的最前线。在楚汉战争里,这位韩王信的上镜率是屈指可数的,唯一有历史记载的战绩就是他在韩信率兵击败赵军后响应起义,攻克了原韩国的属地并归附刘邦。对于当时的刘邦来说,这份意外的礼物实在是有雪中送炭的意思。然而之后的日子里,这位诸侯就似乎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不见有什么抛头露面的英雄事迹。他老实巴交的守住祖先的土地,小心翼翼的和刘邦打交道。不过从刘邦对韩信的态度看,刘邦也同样是不会放过他的。只不过是一个时机早晚的问题。
  
  所以匈奴的存在给了刘邦这样一个机会,把韩王信放在晋阳,北边是虎狼一样的匈奴铁骑,这样既加强了北部边防,又可以借匈奴之手消耗甚至消灭韩王信的力量,可谓是一举两得的谋略。韩王信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以刘邦的性格,一旦匈奴大军犯边,刘邦不会给他一兵一卒的支援,只会乐颠颠的坐山观虎斗(如果韩王信自认自己也是猛虎的话)。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这种担忧。公元前201年秋天,匈奴大军越过长城,包围了马挹。将韩王信团团围困。我们不惊诧匈奴人强大的战斗力,让我们惊诧的是,从201年秋天匈奴入寇到韩王信被困,汉王朝对于此事件的态度是极为麻木的,韩王信不是项羽,很知道自己能吃几两干饭。求救的文书象雪片一样飞往长安,然而汉军却没有动用一兵一卒来救援这个盟友,无论前线的形势多么危急,刘邦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三个字。
  
  知道了。
  
  估计那段时间刘邦做梦都能笑出声来,匈奴是要打的,韩王信也同样留不得,能除掉两个最好,不能除掉两个的话,除掉一个也是值得庆贺的。这个如意算盘打的好,马邑是北部边防的重镇,从战国到汉,无数的统治者都对这坐城防要塞做过苦心的经营。匈奴人打不下马邑还 好,就算是打下来也是师老兵疲,到时候早已经养精蓄锐的几十万汉军奋勇杀出,又怎有不胜之理?
  
  好一张如意的算盘。中国人似乎从老祖宗开始就有这个传统,同样是这片抗击过匈奴侵略的晋西北地区,抗战时期日本对八路军进行大规模围剿的时候,身为友军的国民党部队也大都选择了见死不救甚至趁火打劫。或许就是承袭老祖宗这种智慧吧。
这个帖子有意思,请继续帖
写这篇文章的人完全就没有弄明白步兵和骑兵之间的短长。从战术上来说,匈奴人的骑兵在面对有强弩长戟组成的方阵面前是没有胜算的。只有发挥速度优势,不与汉军正面交战,袭击其后勤补给,使其拖垮才能获得胜利。后世卫青在漠北之战中,依靠不输于匈奴人的骑兵和利用武刚车的坚实后勤补给,长驱直入,迫使匈奴人与其面对面的决战,最后在优势武器之下,打败了匈奴。
要说中国封建王朝之所以要与游牧民族搏斗千年,很大原因就在于没有利用自己强盛时期,进行大规模扩张。对内管理太紧。假设如汉朝击溃匈奴之后或者是唐朝臣服突厥之时,努力迁徙人口,成立类似于俄国哥萨克这样的出则为军,如则为民的军户组织,不断向西扩展,也许就能反方向占领现今俄罗斯的土地。当然这个代价也是有的,就是弄不好又会是一个安史之乱。
  然而事实证明刘邦错了,那么刘邦究竟错在哪里呢?
  
  香港假发大王刘文汉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闯荡美国时,一个美国商人就曾对他直言不讳的批评过中国商人的缺点,大体意思就是你们中国人各个精明的很,一点小亏都不吃。
  
  这句话看似是一句夸奖的话,做生意嘛,自然是要沾便宜而不是要吃亏的,不过这句话却透露出另一个道理:不会吃亏的人也同样沾不到大便宜,就好比不会挨打的人也同样学不会打架一样。
  
  刘邦这一辈子都在算计,从算计项羽到算计韩信,甚至算计自己的老婆,他其实是一个孤独的人,没有任何的朋友,人们都说他成功的原因在于会用人,可以为了人才不计前嫌,事实上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刘邦绝不是一个胸怀宽大的人,与其说是胸怀宽大,不如说是他有足够的忍耐力,他可以为了长远的利益而压抑自己的怒火,在目的达到后再实现秋后算帐的行为,心胸狭窄和多疑才是他的本性,这一点他和项羽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比项羽更成熟,更懂得装,更懂得如何用假面具示人。这也是他和后世李世民的最大区别。
  
  这一点和后世的蒋介石总统分外相似,都是胸才大略,都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但是在骨子里,他们又都是猜忌和狭隘的人,虽然他们的出身截然不同。在艰苦的八年抗战里,蒋介石的抗战态度不可谓不坚决,他痛恨日本人,也承担起了领导中国进行抗战的责任,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性格的偏差,直接造成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的局面,以及八路军在敌后游击战争里所面临的困难境地。在历次的会战里都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抗战是他的功劳,但抗战的过程里也写满了他的败笔。
  
  一个领导人真正的胸怀宽大,不在于他待人接物的态度,而在于他在外敌当前时所做出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登之耻是上苍对于刘邦的一次惩罚。
  
  而狭隘的刘邦也确实把韩王信估计错了,在他看来这个人和他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连足智多谋的韩信都被他搞掉了,小小的韩王信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他忘记了一句古话: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他更忘记了一件事情,他之所以可以轻易的搞掉韩信,绝非因为韩信白痴,而是因为知恩图报的韩信对刘邦是存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所以对刘邦还抱有希望。其实无论韩王信也好还是韩信也好,他们的要求都不高,只不过是想讨一块封地,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罢了,可这又和刘邦的权威所不容,这才是他们悲剧的本质所在。
  
  而至于韩王信,刘邦对于他没有什么恩可讲,如果楚汉战争刘邦失败,对于他而言大不了投靠项羽好了,换哪个老板不一样是打工?至于说到对刘邦的希望,在伪游云梦泽之后,这个希望也近乎破灭的差不多了,他之所以还在为刘邦卖命,并不是因为他对刘邦有多少的感情,而是因为他实在别无选择。投靠匈奴吗?这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内战里无论背叛谁,大家最多说你是叛徒而已,可是如果投靠了匈奴,这就不是叛徒的问题了,而是汉奸的问题。虽然中国历史上不乏汉奸,可是这个耻辱的名字是任何一个稍微有尊严的家族都无法承受的。
  
  但是刘邦以他的愚蠢,直接把韩王信推到了这个耻辱的阵营里,也改变了之后六十年汉朝的命运。
  公元201年秋,匈奴冒顿单于正式发动了对汉朝的进攻,兵锋直指汉朝北部边塞的重镇----马邑
  
  从当时的情形看,匈奴人的这次进攻无疑是试探性的,数十年来,尽管中原诸国吃够了匈奴骚扰的苦,但是匈奴人也始终没有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中原诸国在抗击匈奴的战争里打出了一系列的名将,蒙恬,李牧等闪光的姓名在很长时间以来曾是匈奴人心中恐怖的噩梦。
  
  而既战国之后出现的大秦帝国,更是让所有中原人都扬眉吐气了一把,蒙恬率领的虎狼之师干净利落的把匈奴人赶出了草原。贾谊《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一句正是对当时匈奴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在冒顿看来,这些都是他老爹头曼单于时代的往事了,头曼时代的匈奴算不上草原的王者,东边的东胡和西边的月氏都是他强劲的敌人,此时的匈奴正处于他们历史最强大的时期。但是面对汉朝边境重重的堡垒,匈奴人还没有真正经历过攻坚战的洗礼。
  
  所以冒顿的态度是小心翼翼的,然而当他真正抵达这片匈奴人梦想过无数次的土地时,他才发现,事实要远比他想象的好得多。经过长期的战乱,汉朝所谓的北部边防其实是有边无防,大批的军队早已经被南调投入内战了。只有空荡荡的城墙在默默的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匈奴人从长城到马邑,几乎都没有遇到过什么象样的抵抗。这不禁让生性狡猾的冒顿开始怀疑:汉朝人究竟想干什么?
  
  而此时负责北部防御重任的韩王信在做什么呢?
  
  他只在做一件事情:躲。
  
  早在匈奴入寇以前,韩王信就曾上书刘邦,言““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在刘邦的批准下把韩国都城从晋阳迁到了马邑,摆出了一副加强北部边防的样子。这个“迁”可不仅仅是搬家这么容易,他几乎带走了所有的部队,这个决定也恰恰正中刘邦的下怀。马邑为兵家必争之地,多派点兵是应该的。而且离的越远,刘邦心里也越安生,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嘛。
  
  如果事实真象韩王信所说的,即加强北部边防,那么刘邦御驾亲征的后话就不会发生了,事实证明,韩王信的军队绝不是象有人说的那样,是打不过才投降的。在匈奴大军入寇的过程里,除了小规模的军事遭遇战之外,双方并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大战。
  
  在电视剧《江山风雨情》里,崇祯在数落袁崇焕罪过的时候曾恼火的说“你摆个杀敌的样子给谁看。”这句话说袁崇焕是天大的冤枉,说韩王信是一点都不冤枉。
  
  韩王信就是在摆个杀敌的样子给刘邦看!
  
  这个事实也许冒顿不明白,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当汉军的士兵窝在堡垒里坐视匈奴人在乡村烧杀抢掠的时候,傻瓜都会明白他要干什么。
  
  何况韩王信长期担负北部防御的任务,与冒顿单于可以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匈奴骑兵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会到塞内做几趟免费的旅游,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混脸熟了。何况象冒顿这样一个高度重视情报战的军事家,他不可能不知道刘邦与诸侯之间的隔阂。他后来做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匈奴人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这对于匈奴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们是游牧骑兵,向来坚持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战略,如此大兵团的兵临马邑是不符合他们常理的。作为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冒顿选择了这样一个违反常规的办法,也必然有他更深的考虑。而他的这个考虑在之后的结局中也圆满的实现了。
  
  于是战争史上奇特的一幕出现了,韩王信避而不战,冒顿围而不打,把前来“增援”(实为监视)的汉朝军队看得纳闷。
  
  有人说韩王信之前就与匈奴有勾结,这个说法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战斗的过程看,俩家的配合就象是舞台上的男女主角一样,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一个不攻一个只守,珠联璧合的表演实在让人拍案惊奇,也让刘邦的一石二鸟之计落了空。
  
  按照北京人的俗话说:就哄你一个人呢,孙子。
偷偷转帖了一点,不好意思
;P 太精彩了,还有没有
 仗还没有开打,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第一手棋的选择上,刘邦已经输了,也许是看多了所谓“渔翁得利”的典故,刘邦也确实想做渔翁,却未曾想被鹬和蚌好好的玩了一把,相比刘邦恼火的心情是剧烈的,就好比是一个自做聪明的导演,安排好了所有的剧本情节,可是演员却创作性的照着相反的方向去演,请注意这还是舞台剧,千万双观众眼睛看着呢,导演就是想喊“CUT”也不行。
  
  玩鹰的让大雁啄了眼,这在刘邦功勋赫赫的厚黑学生涯里,确实不多见。
  
  眼下的战略态势对于汉朝是非常不利的,匈奴人长驱直入,四处烧杀抢掠,对于农村生产的破坏是严重的,这也难怪,匈奴人很少有自带军粮的习惯,几十万大军总要吃饭,汉人的村庄就是粮仓,这一通杀掠造成的损失,估计几年也恢复不过来。
  
  更为严重的是大量人口被匈奴人掳掠,他们将永远告别中国公民的身份,以奴隶为职业生活在塞北高原荒凉的土地上,做牛做马,任人驱使,在内战刚刚结束,重建工作百废待兴的汉朝,这个损失比物资财产更为让人心痛。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这一回也一样,本想让他们两虎相争,谁知道人家却在你眼皮底下打起了假球。这个算盘刘邦打的亏大了。
  
  为什么会这样,相信刘邦那些日子一定想不明白,连项羽都不怕的他居然被小小的韩王信赚了,一句阴沟里翻船是远不能总结教训,事实上根本原因在于,他根本没有明白韩王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是因为这个人一直生活在与他同姓名却比他声名大得多的韩信的阴影下,所以刘邦一直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人物。他低估了这个人的心智和能耐。
  
  那么,这个韩王信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韩王信是个怎样的人?
  
  《史记》对于韩王信有句怒气冲冲的评价:韩王信,故韩襄王孽孙也。一句孽字足够道出汉朝人对他几十年的怨气,这也难怪,中华民族是一个宽容的民族,惟独做汉奸永远得不到宽恕,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做汉奸。
  
  不过这也点出了韩王信的身份,即韩国皇族后裔,事实上这也是拉大旗做虎皮而已,秦末大动乱时期,六国贵族纷纷揭竿而起,各国王族的后裔也纷纷割据自立,惟独韩国王室没有后裔,即使就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人所立的韩王也不是他,而是韩王成。由此可见韩王信这个所谓的王族身份也是注了水的,至多不过是个稍微挂上点血缘关系的远亲而已。
  
  远亲这个身份对于韩王信来说是倒霉的,秦朝时期,秦始皇和他的儿子对于六国贵族都进行了残忍的打压政策,作为韩国王室的族人,韩王信的生活可谓是战战兢兢,说不定哪天君王一个心血来潮,就会对这些破落户们来个满门抄斩。儒生都可以坑,修长城死几十万人也不算什么,这些破落贵族的生命又有什么保障可言呢!
  
  韩国不是楚国,在整个战国时期,楚国自始至终都是秦国强大的敌人,秦始皇灭六国的战争里,楚国的抵抗是最坚决激烈的。因此秦灭六国,最不服的是楚国人,始终图谋改朝换代的同样是楚国人,至于韩国,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韩国自始自终就是战国里的弱国,贫弱的国力使他们根本没有逐鹿天下的傻念头,历代韩国君王最美好的愿望就是安稳的守住祖先留下的这片巴掌大的土地,他们的国策也是在大国之间搞平衡政策,充当大国争霸的缓冲地带,夹缝里生存的日子不好过,却是唯一的选择,朝秦墓楚的典故就出自于此。
  
  也正是这种外交的特色,造就了历代韩国君主墙头草的特点,见人就陪笑脸,谁都不敢得罪,谁强就倒向谁,今天订的盟约明天就可以说话不算数,唯一例外的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韩国人总算在六国面前牛气了一把,不过也就仅此一回而已,吃了亏的秦国人很快就用强大的军队又把韩国人打回原形,只苦了信陵君一人亡命天涯。
  
  同样,这种代代相传的外交政策也深深影响了韩国王族的性格,甚至渗透入其血液中,这也深刻的影响了日后楚汉战争期间,韩王信所做出的一系列抉择。
  
  在诸侯争霸时代,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没有远大的志向,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想在这乱世中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可以安稳的生活下来,那么你就必须具备一个本事,那就是对于形势的判断力,也就是你能否站对队伍。在现代官场上,这叫做跟对人。
  
  韩王信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以跟对人为传统的家族里,在家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强权压迫下的深深危机感中长大,因为弱小所以担忧危机,同样因为弱小,必须要学会判断形势,很明显韩王信学会了这两样本事,事实也证明,这两样本事对于他未来的成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也正是这种外交的特色,造就了历代韩国君主墙头草的特点,见人就陪笑脸,谁都不敢得罪,谁强就倒向谁,今天订的盟约明天就可以说话不算数,唯一例外的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韩国人总算在六国面前牛气了一把,不过也就仅此一回而已,吃了亏的秦国人很快就用强大的军队又把韩国人打回原形,只苦了信陵君一人亡命天涯。





作者在这里犯了个小错误,信陵君是魏国 的:D
 帝国的抉择
  
  大泽乡起义的一声春雷,不但揭开了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也给以韩王信为代表的下岗贵族们以竞争上岗再就业的机会。一时间华夏大地群雄并起,各路豪强纷纷加入了推翻秦朝三坐大山(暴政,劳役,灾荒)的行列,真个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六国贵族迎解放。
  
  毫无疑问,韩王信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本身就出身不好,在和平年代受了太多的歧视,好不容易有了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再说了,虽说自己此时的经济状况已和贫下中农差不多,但是贵族的身份却是最好的广告,只要是振臂一呼,跟着来打工的人总是找得到的。
  
  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俗话还说,英雄不问出处,俗话又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俗话还说…………总之,俗话说了太多太多关于英雄是如何诞生的评论,总而言之一个意思,是人类就都有可能当英雄。
  
  这句话听着没有错,也蛮鼓舞人心,多少年来这些格言也激励了无数草根们前仆后继,为实现英雄梦而斗争,但是这些俗话统统都忽略了一个前提----性格决定命运。在2005年超级女声的决赛场上,评委柯以敏曾忠告参赛选手们:并不是唱的好就能成功,性格决定命运。事实也确实如此,超级女声演绎了无数草根女孩由丑小鸭变凤凰的美丽故事,但是这无数光环的背后,却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草根女孩失败的命运。唱歌跳舞尚且如此,又何况是造反这种刀头舔血的买卖。
  
  要说韩王信在造反起家一开始就抱着当英雄的念头也是冤枉他了,他造反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是赶时髦,大家都造反了,自己好歹也是个王族,不造反显得有些老土。第二当然是为了生活,虽然身为王族的日子要比普通老百姓好的多,但是二等公民的身份是任谁也受不了的。
  
  可是就算是王族,他也只不过是比较偏远的一支,六国贵族造反,楚国自然是当仁不二的西楚霸王,当时其他的五国都已经册立了自己的国王,并且获得了“中央领导”即楚国的认可,惟独韩国故地仍是乱哄哄的一锅粥,各路起义军各自拥戴自己的领袖,谁都不服谁,这个可是个大难题,要知道当时的秦国还是实力犹存,韩国故地的战略位置又极其的重要,如果被秦国各个击破的话,“革命”的形势恐怕就急转直下了。
  
  还是领导的水平高,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那就中央指定一个吧。
  
  可是指定的韩王是同为国王的韩成,而非是他这位韩信,这个可就让韩王信不满了,秦朝得势的时候,这个“韩国王族”的出身没少叫他遭罪,现在秦朝失势了,轮来轮去好事还轮不上我啊。他韩王成不就是比我早生了几天,凭什么就骑在我头上。
  
  这就是中国人一个固有的观念----不患贫,患不均。
  
  不服气也不行啊,毕竟是上级领导的任命,再说了,人家就是比你早生了几天,你怨谁都没用,又不能怨自己老娘没本事。
  
  相信存这个念头的肯定不止韩王信一个,只要是八竿子能和老韩王打上关系的公子爷们都会有点念想,不过也就仅仅是潜意识里的念想而已。而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韩王信的命运,把他从韩王成的好亲戚直接变成了对立的敌人。
  
  这个人就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张良的祖上也是韩国的重臣,爷爷和爸爸都做过韩国的重臣,与韩国王族的关系可谓是千丝万缕,“中央”任命韩王成时,张良的身份是韩国司徒。不过这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他的真实身份是刘邦派来的卧底,他的目的也不是要光复那个弱小的韩国,而是要为刘邦的将来做谋划。
  
  在汉初的三杰里,韩信长于军事,萧何长于治内,而张良呢?刘邦说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个可不是一般的本事,包括了很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正人君子们所不齿的——挖墙角。
  
  于是,在张良的忽悠下,韩王信很快火线反戈,扔下自己一干八竿子勉强打的找的亲戚们投奔了刘邦。在这点上不得不佩服张良的本事,能让一个王族贵胄投奔到平民阵营里,张良的口才不是盖的,更不得不佩服韩王信的能耐,也许他打仗不怎么地,也许他没有高强的武功和霸气,但是他识人的本领的确远在一般人之上,在当时的情形下,除了刘邦自己的老哥们外,天底下真没多少人把刘邦这个连排级干部出身的土包子放在眼里。
  
  在张良的忽悠以及刘邦的礼贤下士下,韩王信鞍前马后的卖命,辛苦的打了几年仗,直到刘邦进位为汉王,那正是鸿门宴不久后的事情,当时天下人都知道刘邦和项羽的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项羽把刘邦封在汉中更是不怀好意,摆明了要让西北的重山竣岭把这位枭雄困到老死。当时刘邦和项羽实力的差距是明摆着,很少有人愿意跟刘邦窝囊一辈子,于是在迁往封地的路上,刘邦所属的士卒与大将就纷纷的逃亡,这种风潮在他到了汉中以后仍然没有遏止,相信这个时期刘邦心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是世态炎凉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韩王信却做了一件让刘邦感动不已的事情,他不但跟随着刘邦到了汉中,而且鼓励刘邦利用士兵们思乡的心情,积聚力量打出关去,以占领三秦为根据地再与项羽争天下,这个战略与后来大将军韩信的出关战略不谋而合。刘邦虽然是个阴谋家,但总算是个感情动物,一时间真感动的不行,当口就许诺将来封他为韩王。
  
  从这个事情上看,韩王信是确有头脑的,他不是刘邦的嫡系,又是韩国的王室,若为眼前利益他大可可以选择离开,刘邦于他没有多少恩义,但是他偏偏留了下来,就象他当初背弃自己的王族一样,他的要求也不会那样低,他之所以跟随刘邦同甘共苦,为的就是那句话:封你做韩王。
  
  在那个年头,是个王族后裔都有封王的念头,有本事的自己去打,没本事的就要跟对领导,在这点上韩王信确有过人之处,就象一个精明的股票商人,总能选对潜力股一样。
  
  有了刘邦这句空头支票,韩王信更加卖命,后来楚汉相争,韩王信配合大将军韩信兵出中原,趁机攻克了原韩国属地,俘虏了韩王昌,拿自己的亲戚当做送给刘邦的晋身厚礼,刘邦也果不食言,当场封其为韩王,奋斗多年,自己这点小小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然而故事却没有结束,韩王信在大王位置上的屁股还没有做热,项羽的大军就杀来了,荣阳一战韩王信的杂牌军被楚国正规军杀得屁滚尿流,打了败仗并不是最倒霉,最倒霉的是韩王信在一战告败后就选择了投降,好不容易得到的韩国故地顷刻间全姓了楚,可见对于韩王信来说,投降也是有着不太光彩的传统的。而这个事情也为后来刘邦对他的整治埋下了伏笔,抛开刘邦个人的性格因素不谈,“不忠”很大程度上也是刘邦对他不满的原因。
  
  结合韩王信的发家史,关于这个人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这是一个精明的人,有识人的眼光,看人极准,按照现代商战的话说,这是一个善于观察投资风向的人。
  
  第二:这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可以为了利益去牺牲自己身边一切人的人,他投奔刘邦就是为了一个王位,所谓的亲族情谊都可以抛之不顾。
  
  第三:这是一个善于保存实力的人,虽然打仗的本事不怎么样,但是很善于保存自己,赔本的买卖从来不干。从跟汉到降楚再到归汉,自己的嫡系部队实力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可谓是明哲保身的典范。
  
  而这三个特点,在不久以后就决定了他的选择和归宿。
帝国的抉择
  
  马邑之围危急如此,老谋深算的刘邦也坐不住了,而且根据汉军“增援”部队的报告,他也很轻松的明白了韩王信的打算。
  
  问题是到了这个时候,明白问题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韩王信还在那里磨洋工,匈奴人还在那里烧杀抢掠,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要命的问题是,万一马邑真的失守,那么中原的大门就彻底向匈奴人敞开了。到时候晋阳等北方重镇也都将暴露在匈奴骑兵的眼皮底下。
  
  更倒霉的是,刘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闹清楚匈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敌人,他的嫡系部队别说从没有和匈奴交过手,就是严寒天气作战的经验也是一个零。局势的恶化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想,眼下最要紧的问题是,韩王信随时都有叛变的可能。
  
  刘邦该怎么办?
  
  类似的情形在中国历史上绝对不是第一次,一千八百年以后的李自成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不过对象换成了吴三桂。事实证明,作为统治者的人都因为过度迷信自己的武力和权威导致了愚蠢的处理方式,以致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直接的恶果就是把本来还有希望成为盟友的人推到了敌人的阵营里。
  
  刘邦一生英明,但是再英明的人也有弱点,刘邦的弱点很明显,就是他的无赖性格,这一点稍微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有所体会,此人就是当上了皇帝,骨子里也脱不了无赖习气,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好张口骂人,粗话连篇,逮谁骂谁,不修边幅。整个就是香港古惑仔里堂口老大的形象,这样的人做起事情来自然心狠手辣,为人处事也善于伪装,但是一旦脾气上来了,如果没有能人在旁边劝解,恐怕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派使者向刘邦提要求,请求封他为齐王,刘邦当场破口大骂,差点问候了韩信的祖宗十八代,幸亏张良急中生智,暗中踢了刘邦一脚,刘邦才转过弯来,不然韩信早就撂挑子不干了,楚汉战争的历史怕是也要另一种写法了。
  
  此时的刘邦已经是皇帝,就算张良还在他身边,借十个胆子也不敢踹他了。又有谁能制止刘邦犯错误呢。
  
  于是,这一次刘邦选择了用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处理这个事件,他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责备韩王信,这个处理方式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联系到当时的形势,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让我们打一个教育中的比方吧。
  
  假如在一个班里有一个整天出去惹祸的差生,总是给老师添堵,老师当然想骂他一顿了,可是如果真骂了呢,一两次的还好,如果骂多了,把人家骂到破罐子破摔的地步,那么这个学生估计就直接跑出去混社会了。
  
  这也正是刘邦的错误。
  
  韩王信之所以摆这个样子,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一点就是刘邦对他的不信任,在封王的问题上,刘邦已经玩了他一把,封的确实是韩王,但是封地却封到了赵地。韩王信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就算他心里不敢有什么抱怨,他那些属下的不满也足够给他巨大的压力,要知道他属下的四五万军队大多是韩国人,在中国人传统的“安土重迁”的思想下,把这些人迁移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引发的不平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一点,韩王信虽然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利益才是他根本的选择。他之所以在汉匈双方犹豫不定,并非是真心想投靠匈奴,而是想待价而估,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也许匈奴人确实给他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但是汉奸一词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把他逼到绝路上,他不会轻易做出这样断子绝孙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刘邦此时能够象楚汉战争时代对待韩信时一样,再次发挥他善于伪装的优点和貌似宽大的胸怀,事情并非没有挽留的余地,韩王信的要求很简单,不过是保住他的爵位,最好能把他封回到韩国故地,况且这样一个人也成不了大事,要是争天下,他连和刘邦交手的档次也没有。
  
  如果韩王信可以坚决的站在刘邦这一边,那么这场战争的天平或许会发生另一个倾斜。遭到沉重打击的也许是匈奴了。
  
  遗憾的是在这个时刻,刘邦的感情战胜了理智,他给韩王信写了一封措辞无比激烈的信。信中言道::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看似语气不是很激烈。事实上却暗藏杀机。
  
  这封信的恶果就是把韩王信所有的愿望都打破了,一句话,老子告诉你,要么死战,要么就给我死,你小子自己选择吧。
  
  阅信后的韩王信还能选择什么呢。
  
  于是一咬牙一跺脚,牙缝里崩出几个字
  
  那就当汉奸去吧。
有本写莫顿单于的小说,可以看一下,个人觉得说白登之围的部分比较合理——刘邦率领少数轻兵企图突击匈奴王庭,出击距离不远,大队在后增援;因为天气突变被围困,匈奴因缺乏攻城手段和汉军先锋相持,汉军主力因大雪无法增援……后来天气转好,匈奴忌惮和汉军主力会战,因此取得有利的合约退兵。
没得下文拉??
:hug: 爽,我对汉朝历史相当白痴,想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