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5+DM53神话破灭——银弹的传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53:34
]]
相关公式
相关公式2
第二部分:

                  M829A1采用铝制弹托和风帽;M829A2采用复合材料弹托和铝制风帽。M829A3弹托采用复合材料,在M829A2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减小寄生质量,但为固定更长的穿甲体明显总体积更大。以射弹非穿甲体部分总质量检验, M829A3大于M829A2的3.2千克,与M829A1相当,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为了对抗爆炸反应装甲,并考虑M829A3的弹托和风帽相对M829A2增加的质量, 其穿甲体直径可能有限放大到约23毫米。
                  PRD-380棒状发射药含大约59%硝化纤维,25%硝化甘油,15%二缩乙二醇二硝酸酯,1%其它辅助成分,50克传火药(25克黑火药,25克完全燃烧传火药)。玻璃化温度-29℃,在-32℃产生裂纹。火焰温度(flame temperature)Tf~3650K,比M829A2提高200度。
                  M123A1底火与PRD-380棒状发射药配合,取消了传统的传火管结构,确保M829A3在全长比M829A1缩短2毫米的基础上,射弹长增加144毫米。
                  M829A3炮口初速仅1555米/秒,不仅低于M829A2的1680米/秒,甚至低于M829A1的1575米/秒。但更长的弹芯将炮口射弹动能从M829A2和M829A2的约11.1MJ提高到约12.1MJ,穿甲体动能从M829A1的约5.7MJ和M829A2的约6.6MJ提高到大于6.7MJ[1]。
                  根据改进安德森公式计算,M829A3穿甲威力:炮口870毫米,1000米上810毫米,2000米上750毫米,3000米上690毫米。从穿甲威力的数字上看,M829A3相当平庸,但这是挤除了宣传水分的保守数字!其实际威力高于以上数字。相对于假想敌,M829A3将俄制K5反应装甲提供的等效防护厚度从200-250毫米降低到约150毫米,确保艾布拉姆在3000米距离上击穿附加K5的T-72。

第二部分附注:
[1] 通常所说的炮口动能对脱壳的穿甲弹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M829A2采用了更轻的复合材料弹托,虽然炮口射弹动能与M829A1几乎完全相当,但对穿甲威力贡献最大的的炮口穿甲体动能提高了15%。
英文附注:
UPDATED EROSION MODELING PREDICTIONS FOR THE M829E3 ROUND, S. Sopok, G. Pflegl, C. Rickard, December 2002.
[ii] PRELIMINARY EROSION ANALYSIS FOR THE EXPERIMENTAL M829E3 KINETIC ENERGY ROUND, S. Sopok, R. Loomis, G. Pflegl, C. Rickard, February 2000
第三部分:

                     “画蛇添足”的比较

                      谁拥有最强的火力?这无疑是每个坦克爱好者所关心的话题。下面笔者就将M829A3与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豹IIA6的DM53进行对比:
                      莱茵金属的120毫米L55滑膛炮和DM53穿甲弹堪称当代主战坦克火力的神话,国外一些煤体宣称其炮口初速超过1900米/秒,最大穿深超过900毫米(甚至有炮口初速2000米/秒,最大穿深超过1000毫米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如此夸张。
                      莱茵金属在公开数据方面显得比阿里安特吝啬,只有:全弹质量21.4千克;射弹长745毫米,质量大约5千克,千米速降大约55米/秒,精度0.2密位,有效射程小于3000-4000米;多基发射药质量大约9千克;炮口初速1670米/秒(L44)和1750米/秒(L55)。
                       745毫米长的射弹质量如按大约5千克计算,则药筒质量大于7千克,明显不合理。(按阿里安特公布的数据,M829A1药筒质量为:20.9-9.0-7.9=4千克,M829A3药筒质量为:22.3-10.0-8.1=4.2千克,M829A2药筒质量为:20.8-7.9-8.7=4.2千克ii,均在4~4.2千克。)这和阿里安特将射弹长度和穿甲体长度混为一谈是同样的保密手段,大约5千克应是穿甲体的质量。另有资料显示DM53射弹质量8.35千克、发射药质量8.9千克,相应药筒质量为21.4-8.35-8.9=4.15千克,与M829系列药筒质量相当。这样,射弹穿甲体和非穿甲体部分质量分配,射弹和发射药质量,同样用L44滑膛炮发射时的初速都与M829A2有较好的可比性,说明以上数据能互相印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DM53穿甲体采用改进自WHA(Tungsten Heavy Alloy钨重合金,含W 90%,Ni 9%,Co 1%)的WHA IV,具有更好的绝热修剪能力。WHA IV化学组成同样保密,《先进穿甲材料》给出了两种优于WHA的钨合金——密度15.2克/立方厘米的W-Cu-Ni-Al纳米合金和密度17.0克/立方厘米的80%W/20%Hf基体合金。由于其射弹长度略小于M829A1,穿甲体简化为圆柱体等效长度约62厘米,同样略小于M829A1和M829A2,远不能与M829A3相比。按WHA的密度17.1克/立方厘米计算,DM53穿甲体直径为24.5毫米,下限23毫米(按纯钨计算),上限26毫米(按W-Cu-Ni-Al计算)。
                     由于绝热修剪(adiabatic shear,国内有称“自锐化”。)能力不同,对比钨穿甲弹,贫铀穿甲弹在目标上“钻”出的是一个更窄更深的洞。由于超级贫铀和WHA IV各自宣称绝热修剪能力相对U-3/4Ti和WHA有所改进,使用《先进穿甲材料》中碰撞速度对穿甲威力图近似分析(千米速降均取50米/秒[1],为简化分析,M829A3尾数5米/秒在1000米扣除。),将贫铀的速度转换成钨的速度进行对比:(此处见附表2)

                      DM53(L55):炮口1750米/秒,1000米1700米/秒,2000米1650米/秒,3000米1600米/秒。

                      M829A2等效速度:炮口1780米/秒,1000米1740米/秒,2000米1700米/秒,3000米1670米/秒。

                      M829A3等效速度:炮口1685米/秒,1000米1645米/秒,2000米1600米/秒,3000米1555米/秒。

                    M829A2穿甲体长度和(等效)速度都略优于DM53,对均制钢的穿甲威力略大于DM53,由于DM53针对双层反应装甲采用了更大的直径,对反应装甲/复合装甲的穿甲威力略大于M829A2。英国测试对比L27(L30线膛炮)和DM53(L55滑膛炮)的结果印证了这个结论。M829A3(等效)速度虽然低于DM53 45-65米/秒,但穿甲体长度长近30%,并且同样针对反应装甲进行了优化,因此,M829A3有效射程内穿甲威力比DM53高10%左右。

综合上述分析,银弹的传人——M829A3依仗美国在弹药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帮助使用L44滑膛炮的艾布拉姆斯在火力上压倒了使用L55滑膛炮的豹IIA6。

第三部分附注:
[1] 莱茵金属公布的DM53千米速降55米/秒是个相当保守的值,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已小于50米/秒
相关附表2
第四部分:   
                     东方的敌人
                     
                     豹II也许只是艾布拉姆斯在赛场上的竞争对手,再来看看东方的敌人——苏系坦克。苏系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所配转盘式自动装弹机,虽然可靠性高,但将弹药尺寸限死在73厘米[1]。弹药分装虽然可以为穿甲体节约出底火的长度,穿甲体长度还是被限制在600毫米上下。
                     在上面的分析中,细心的读者恐怕已经注意到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威力最终取决于穿甲体材料、穿甲体长径比和穿甲体与目标的碰撞速度这三个因素。
                     根据法国康·伯克兹公司提供的长径比对穿甲威力图,穿甲弹威力正比于穿甲体长径比。另一方面,为确保穿甲体在穿甲过程中不被折断,穿甲体直径不能太小。从实践来看,穿甲体直径下限被限制在22毫米。(此处见附表3)
                     对于确定尺寸的穿甲体,速度上升,虽然动能以二次方增加,但是与目标碰撞时的阻力/能量损失以更高次方增加。同样根据康·伯克兹公司提供的碰撞速度对穿甲威力图可以看到随碰撞速度增加,穿甲威力增长的趋势逐渐变缓,最后进入一个“准平台区”(可同时参考《先进穿甲材料》的碰撞速度对穿甲威力图)。贫铀穿甲材料相对钨重合金的优势就在于降低了进入“准平台区”的碰撞速度(这就是绝热修剪能力的意义)。因此,不能一味通过提高初速来提高威力。目前的实践中,穿甲弹的初速速度被限制在1700米/秒(贫铀)和1800米/秒(钨),此时穿甲威力数值上大约相当于穿甲体等效长度的110%。继续提高初速将在发射药效率和身管寿命上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即使提高到接近常规火炮和固体发射药理论极限的2000米/秒,此时穿甲威力数值上仅增加到大约相当于穿甲体等效长度的115%! (此处见附表4)
                    穿甲体长度600毫米的限制意味着苏系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穿甲弹2000米威力不可能超过700毫米!如果说面对银弹——M829A1,苏系坦克还可以选择挖潜,M829A3则彻底剥夺了这一权利。

第四部分附注:
[1] 笔者见过70和73两个数字,有机会穿进配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的苏系坦克的读者可以亲自测量下。
相关附表3
相关附表4
《先进穿甲材料》所附绝热裁剪示意图
康·伯克兹公司的中口径炮弹钨合金核心和穿甲体及预制破片。注意中间倒放的长杆,那就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穿甲体。没有风帽和尾翼,可以清楚看出前后两部分直径缩小。
M829家族合影
2006年5月,在诺克斯堡美国陆军装甲座谈会上展示的M829A2和M829A3
终于搞完了!!!!:victory:

文章图片虽然都是人家TRYTRY的,不过我排版编辑加附件也费了不少劲哦!希望炮霸弹霸们来讨论哦!陆版的人气可真有点惨淡:L
虽然对这种资料详实的文章很感兴趣,但是原作者在http://www.war-sky.com/forum/rea ... toread--page-3.html此帖子中对德国的火炮/弹药技术不屑一顾却对英国的火炮/弹药技术大加褒奖..........在下才疏学浅,还请炮霸们解惑。

引用TRYTRY发言:“前段时间读了1981年兰德对美德在MBT70及之后坦克上合作的报告。
兰德一开始就说德国在MBT70项目上不诚心,是来偷美国技术的(哈哈)。MBT70项目的失败有一堆原因,单说技术。不考虑英国在穿甲弹和装甲技术上取得的实质性进步导致对坦克设计的根本革命,MBT70项目预见的三个技术难题,其中两个是美国负责,分别是橡树棍系统(炮射导弹)和可燃药桶;德国负责一个,自动装弹机。美国把问题解决了,德国的自动装弹机也出来了,但是无法解决可靠性问题。

MBT70项目结束后,美国又搞了一阵XM803,后来因为成本问题放弃了,于是开始XM-1。XM-1项目进行中,德国来推销他们的豹II,按照美国的要求生产了4辆豹IIAV,其中一辆用来打防护。当时美国已经从英国得到了“特殊装甲”技术,也就是经典的乔巴姆,用其装备了XM-1,而豹II没有相应的“特殊装甲”,防护达不到美国的要求,所以被毙了。

双方当时还达成了互换部件的协议,豹II使用休斯的火控,豹II改造动力舱使其能适合AGT-1500(德国没履行协议),XM-1使用120炮。120炮当时有英德竞争,美国要求提供样炮供测试,由于英国交付要晚大概一年,本来机会不大。但是,改造120滑适合XM-1的费用按最初的协议应该由德国支付,但德国开始赖账,拖拖拉拉差不多一年几乎和英国120线一起测试,测试结果居然是同样使用美国开发的120实验弹,120滑在威力上输给了酋长的老120 线。由于技术以外的原因,出于长官意志选择了德国120滑,很大原因是为了省钱的炮最终让美国人发现还不如自己研究新炮。 由于和德国无聊的合作,结果浪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搞得居然出现了美国坦克落后于苏联坦克的现象,最终还是英国坦克技术挽狂澜于既倒啊。

最后赞我大英”
辛辛苦苦弄的,居然没人看:L
赞一个,起码可以砸死舅舅坦克火力无敌那种神话。上面已经说了125炮的威力不可能超过700mm,这样就彻底否定了基于自动装弹的125炮的TG这一代坦克的全部存在意义。现在需要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会从70年代和西方大致同步的120炮3人炮塔总体方案变成老毛子炮塔的。
不过...英国和德国比造炮....这个....
L7也是很好的炮的说,其实L7全面强过好几年以后出现的老毛子115炮,比老毛子125炮也差不了多少,现在最先进的105弹和老毛子现役最强的125弹都是差不多600mm的威力,中间的差距连50mm都不到。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3-18 12:51 发表
赞一个,起码可以砸死舅舅坦克火力无敌那种神话。上面已经说了125炮的威力不可能超过700mm,这样就彻底否定了基于自动装弹的125炮的TG这一代坦克的全部存在意义。现在需要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会从70年代和西方大致 ...

可以砸死某些毛粉丝的毛炮无敌言论而已..............国炮与毛炮差别还是不很小的,几个炮霸年年讲、月月讲的。

不过也 证明了美帝在火炮/弹药技术上的积累还是极其惊人的。差距要正视。850/960这样的传说可以休矣。
说是差别不小,是对二机厂要预算的人来说,百分之多少的模具工装都要改,要钱肯定是不少,反应到性能上没多大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3-18 14:15 发表
说是差别不小,是对二机厂要预算的人来说,百分之多少的模具工装都要改,要钱肯定是不少,反应到性能上没多大

不清楚,不了解,不多插嘴,等学霸们评断。
TRYTRY的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讲的就是,完全毛子系列的125炮系统不可能使用穿体超过600MM的弹药。如果国125对装弹机和炮的结构进行过调整,可以容纳更长的穿体,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事实到底怎样,恐怕只有上过99车、看过火炮真实结构的山人256老大、CCNA教员能说得清楚了。如果CCNA教员和XH的东进老大是同一人,我隐约记得他讲过两种125炮结构是有相当不同的。
时间证明一切
;funk 等了这么久炮霸就这一句啊。。。。。。。。。。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3-18 14:15 发表
说是差别不小,是对二机厂要预算的人来说,百分之多少的模具工装都要改,要钱肯定是不少,反应到性能上没多大

难道某厂叫2机;P
说什么神话啊?德国美国的关我们鸟事?!我们自己的120滑当年是个什么水平有谁知道细节拿出来摆摆看?
有些东西要自己多想想, 你就问TRYTRY M1A1的防护水平是多少就知道.
然后在问问RICHARD 毛子125MM的威力是多少?
最后再问问毛版T72和T80的防护水平是多少,

以其矛攻其
分装药好哇~~~~
XH论坛的没落,两个大嘴巴要负主要责任,就是“陈SUN”和“你差的太甚”:)
这个文章和后一位可什么关系都没有。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3-18 12:51 发表
赞一个,起码可以砸死舅舅坦克火力无敌那种神话。上面已经说了125炮的威力不可能超过700mm,这样就彻底否定了基于自动装弹的125炮的TG这一代坦克的全部存在意义。现在需要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会从70年代和西方大致 ...

;P ;P ;P 立此存照,同时貌似没有哪个学霸说过99火力无敌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3-18 13:09 发表
L7也是很好的炮的说,其实L7全面强过好几年以后出现的老毛子115炮,比老毛子125炮也差不了多少,现在最先进的105弹和老毛子现役最强的125弹都是差不多600mm的威力,中间的差距连50mm都不到。

;P ;P 再次立此存照
原帖由 840206 于 2007-3-18 11:02 发表
虽然对这种资料详实的文章很感兴趣,但是原作者在http://www.war-sky.com/forum/rea ... toread--page-3.html此帖子中对德国的火炮/弹药技术不屑一顾却对英国的火炮/弹药技术大加褒奖. ...

果然是神话啊;P
好像CD也有个哈英的海龟。
是以XH之矛攻XH之盾, 文章跟谁有关系有什么问题?

就象这文章跟CD根本就没关系一样
转个文来,怎么又扯到XH、CD上来了。这个文不是里查的太甚写的。
我们125的弹芯也长不到哪里,不过肯定125要比125强很多!
我门的可以打穿 西方的摸 、
苏联的可以打得穿我门的摸 、
就这样就行了 、
至少我门也拥有过 西方的120 和苏联的125 试来试去换了我门自己的125 、西方的120  你扛得动摸 ~~扛不动 连 苏联的都打不到,苏联的125很菜摸~那不等于我门的125~就这样简单 除非LZ长得象人猿太生 那估计也不会去做坦克兵了,北京拿你去研究广东拿你去褒汤~~!长沙的拿你去做嘛辣烫~~口味猴~!!;funk ;funk :D :l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