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战机滑跃起飞性能初步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52:00


;P 公开论文,可看看什么样子能滑起来

;P 公开论文,可看看什么样子能滑起来
支持技术帖,认真学习ING.........飞机派老大们以后可就扎根超大了啊:victory:
算例飞机属于重型战机,本算例架设飞机在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上起飞,起飞质量25吨,舰速10米/秒(大约19节),最大起飞质量27吨,不过这时距海面只有6.77米余量太小高海情下不行,保守点25吨

这个这个,我们打算自己改进歼-11?
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34t,那说的恐怕是……某型战机;P
原帖由 游民 于 2007-2-10 01:12 发表
算例飞机属于重型战机,本算例架设飞机在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上起飞,起飞质量25吨,舰速10米/秒(大约19节),最大起飞质量27吨,不过这时距海面只有6.77米余量太小高海情下不行,保守点25吨

这个这个,我们打 ...

;P 岂是打算而已
飞机派老大们以后可就扎根超大了啊
平甲板高度15米!:D
]]
11是要改就是不知道是在什么结构上改
滑跃起飞???预警机还上舰不?
除非同一艘航母采取两种起飞模式———滑跃及弹射。
老瓦要暴了?
热烈欢迎楼主同志来超大啊
海军工程学院教基础课的教师,其研究一般与型号无关,其模型除一个空气阻力D(还是与速度无关的)外,与空气动力无关,仿真程度极低,增加一篇评职称的论文而矣,不必为此文章兴奋。
虽然这个是一个初步分析,但科学原理还是基本准确的,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极有参考意义的数据,本文主要基于动力学方面的分析,没有反应飞机本身性能对起飞能力的影响,也没有分析运动过程中,迎角实现的方式何现实意义,总体上来说,这篇文章的数据还是比较保守的,误差不算太大,飞机性能和一些改进性能可能对这个数据有10%上下的影响。

动力学分析模型方面主要是反映飞机推重比方面的关系和甲板系数方面的关系,由于滑跃起飞对速度的异常敏感,对于飞机来说,不同型号的进场速度是起飞能力强弱最直观的表现,假设上文以苏33作为蓝本分析,那么其他飞机的进场速度可以近似的以百分比来比较。有兴趣的童子可以收集一些不同型号的飞机的进场速度(同类)进行比较。
给老大们请安.:lol
楼上滴8要砸偶...;funk
建议以后不要用预警机问题作为弹射和滑跃优劣的区别,从跳板起飞理论研究中,低推重比低速飞机的起飞性能比高速飞机容易实现的多,特别是螺旋桨动力的飞机,美国的E2C2000最新的型号在裤子那个条件上起飞能力和弹射基本没有区别,毛子的教练机SU25也是一种低推重比的飞机从起飞的实际运作来看没有任何问题。假设对于中国,用于航母用的预警机都需要完全新研制,弹射和跳跃没有技术上难度的区别。
砖大的话,我理解就是,平飞好起落,跃飞也好起落。更不要说弹了。有变的,还有不变的。
原帖由 当头一砖 于 2007-2-10 13:36 发表
建议以后不要用预警机问题作为弹射和滑跃优劣的区别,从跳板起飞理论研究中,低推重比低速飞机的起飞性能比高速飞机容易实现的多,特别是螺旋桨动力的飞机,美国的E2C2000最新的型号在裤子那个条件上起飞能力和 ...


似乎确实是这样,纸上画了几下,好象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地面阻力的情况下,通过相同长度的水平跑道,推重比和终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似乎比较少见到这种在滑跃甲板起飞的低速飞机。
这只是在分析苏--33的数据,没是要说俺们的就要用这种方式.`~~~~~~~
不买苏-33,老瓦就一时没有战斗力
刚买了2架33,沈飞参考一下,然后自己改进11,然后试飞全套下来,怎么也要5年左右,再用2年生产,最快7年。就到2015年了
买33的话还有可能10年前把老瓦改出来,遗憾啊
偶们的科研部门没有睡大觉挖,终于暴了!
偶文科的,看不懂!
原帖由 当头一砖 于 2007-2-10 11:54 发表
虽然这个是一个初步分析,但科学原理还是基本准确的,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极有参考意义的数据,本文主要基于动力学方面的分析,没有反应飞机本身性能对起飞能力的影响,也没有分析运动过程中,迎角实现的方式何现实 ...

请问砖大,如果发动机安装推力矢量喷口,在降落时向下偏转,是否能够降低飞机进场速度,幅度能有多大
学习了.:)
一片浮躁,不如抛个砖头。。。
原帖由 游民 于 2007-2-10 16:43 发表

请问砖大,如果发动机安装推力矢量喷口,在降落时向下偏转,是否能够降低飞机进场速度,幅度能有多大

那就嘴啃泥了
推力矢量确实有助于减小飞机进场速度,具体的原理是大多数高速飞机的进场速度都大大高于飞机的最小平飞速度,低速时飞机的配平操纵能力不足,容易诱发事故,推力矢量一方面提供了部分推力的升力矢量的分力,削弱了低速造成的升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使速度降低,另外,可靠的大迎角控制可以让飞机从迎角中榨取更多的升力来减小速度。

不过舰载飞机不一定能从中获得多大的利益,这是因为首先舰载机进场时下滑角和飞行员的视野限制决定了飞机的迎角很难超过12度,压榨迎角是不太现实的,速度低了安全余度也相对降低,对低速的气流也更加敏感。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舰载机的降落并不是尽量降低速度就可以解决的,他和起飞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舰载机的降落速度限制正是因为起飞的最小速度限制的,以保证降落失败的复飞是100%可行的。
]]
佛曰:舰载机早就开造啦.:D
舰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原帖由 hbsy 于 2007-2-10 20:34 发表
还是弹射好!!!弹射力、弹射速度大小可调,不管飞机大小、轻重,在指定的起飞甲板长度内,在飞机离开甲板的瞬间,它都能够使你加速到起飞速度,把你送上蓝天。
滑跃起飞有这本事吗?严重怀疑!:( :( :(

请自行阅读砖大关于航母舰载机两种起飞方式比较的文章
弹射起飞需要巨大的投入,10亿美元不一定够
滑跃起飞需要发动机技术的进步,这点无论如何都是要投入的,而且我们的发动机推比达到10的时间和航母出现的时间差不多,达到之后滑跃一样很好;而且滑跃可以支持预警机
原帖由 当头一砖 于 2007-2-10 20:24 发表
推力矢量确实有助于减小飞机进场速度,具体的原理是大多数高速飞机的进场速度都大大高于飞机的最小平飞速度,低速时飞机的配平操纵能力不足,容易诱发事故,推力矢量一方面提供了部分推力的升力矢量的分力,削弱 ...

现代战斗机安装有全向摄像机用来弥补视野的不足,舰载机如果安装有下视摄像机是否可以提高仰角?或者说通过激光/微波雷达来实现飞机的全自动降落,这样还能够减少飞行员保持起落能力而多消耗的飞行架次,歼-10采访李中华/雷强的时候有一张两人在机翼下的照片,挂架上挂着一个类似三棱镜的细长吊舱,有人说是自动进场引导装置。

拜了一下Google,苏-33的进场速度是220-240两个数值,看前面论文中的(飞机离舰后的速度历程),舰速36时起飞速度是170。如此考虑到航母本身的速度,那么装备矢量喷口后是否可以将进场速度降低到210以下?这时仍高于起飞速度
菜鸟学习中,大家请自便:lol
那就打楼上的~
摄像机不能取代飞行员的视线,苏联飞机设计有自动的微波和电子光学自动降落系统,美军也在80年代后期装备了全天候电子助降系统,2001年以后还试验了全自控自动降落系统。不过这些都不能取代正常的飞行员的操作,肉眼可视是唯一标准,这是可靠性方面固执的态度,也是比较科学的态度。

对于降落和起飞的关系,楼上的兄弟有一个地方没有能够正常理解,那就是引用的起飞速度170是来源于本贴中分析跳板起飞离开甲板的速度,这并不是飞机的起飞速度,跳板对飞机的起飞速度有个折扣率,大约在0.58左右,实际飞机的起飞速度应该在260-280以上,这才是复飞时平甲板的起飞速度,所以飞机降落的速度很难降低到210以下。
且慢抛砖头,菜菜们愿闻其详
原帖由 当头一砖 于 2007-2-11 00:55 发表
摄像机不能取代飞行员的视线,苏联飞机设计有自动的微波和电子光学自动降落系统,美军也在80年代后期装备了全天候电子助降系统,2001年以后还试验了全自控自动降落系统。不过这些都不能取代正常的飞行员的操作, ...

顶砖学霸对摄象机的观点!本来在HUD上看数据就有分神之嫌.
在人面前,再先进的机器也有弱智的一面...:victory:
原帖由 inimdhmg 于 2007-2-11 02:00 发表

亲耐滴马褂妹妹,侬素扫描底还素下载底?本穷木找到下载底,奏去拍鸟两张照片,侬底图果然比照片看起来舒服多鸟,言射言射
23不厚道啊